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基於類型學視角的明清漢語交互表達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基於類型學視角的明清漢語交互表達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89 元
定價
:NT$ 534 元
優惠價
87465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文以明清漢語的交互詞語為研究物件,在吸收國內國外語言交互現象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分析考察語言表達交互範疇的各級語法結構,發現交互事件中參與者之間“相互依存”的共性,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有可操作性的判定標準,厘清一系列相關概念。上古時期漢語單音詞占優勢,交互關係的表達建立在單音詞(字)的基礎之上。明清漢語雙音詞占優勢,表達交互義的詞語大多以上古漢語單音交互詞(字)為核心構成要素,並且將其交互義融入新詞。有鑒於此,本文從明清漢語交互標記、指代交互、言語交互、空間交互和行為交互等幾個方面著手,以核心交互表達要素為線索,探究顯性和隱性交互義的來源,描寫交互詞語在明清時期的使用現狀,闡述其認知機制,揭示相關詞語交互義隱現的原則和制約因素。

作者簡介

劉云峰,男,漢族,江西省峽江縣人,江西豫章師範學院古代漢語教師,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1項,主持省部級項目2項,在《語言研究》、《湖北大學學報》(哲社版)和《新疆大學學報》(哲社版) 等CSSCI期刊發表論文數篇。

名人/編輯推薦

本書可能是國內漢語史研究中部關於漢語交互表達的專題性著作,從一個較新的角度揭示了近代漢語的語言現象,比較全面地描寫了明清時期漢語交互表達的諸多方面。

“明清漢語語法研究叢書”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類型學視角下的明清漢語語法研究”(項目編號:15ZDB098)的結項成果,由《基於類型學視角的明清漢語連動式研究》《基於類型學視角的明清漢語交互表達研究》《基於類型學視角的明清漢語焦點結構研究》《基於類型學視角的明清漢語並列標記研究》《基於類型學視角的明清漢語“V得”致使構式研究》《明代南方官話語法研究》《漢語歷時語法與詞匯研究》七部著作組成。《基於類型學視角的明清漢語連動式研究》通過對明清時期大規模歷時語料的調查、分析,從類型學的角度考察了漢語連動式的性質和範圍,探討了明清漢語連動式的跨語言共性特徵及個性特徵,對明清漢語連動式的使用情況與歷時發展進行描寫,進而分析和討論其發展趨勢與動因機制。本書從類型學的角度重新考察了漢語連動式的屬性特徵和界定範圍,提出了類型學比較概念下漢語連動式的定義,並從類型學的視角探討了明清漢語連動式的跨語言共性特徵及個性特徵。從使用面貌來看,明清漢語連動式的發展已較為成熟,結構形式和語義表達豐富多樣,主要由兩個連動項連用構成,*多可以由五個連動項連用構成。邏輯語義關係則有六類,即承接類、方式類、“行動—目的”類、因果類、補充說明類和解釋說明類。其中,承接類占據主體地位。從區域特徵來看,明清時期北方官話連動式比南方官話連動式在結構形式上更為複雜,分布態勢更為成熟,南北區域存在各自特有的句式。總體來說,相較於上古和中古時期的漢語連動式,明清時期漢語連動式在表達上更加精密,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句法結構的複雜化;二是連動共賓句式的衰落。明清漢語連動式還處於進一步語法化的過程中。《基於類型學視角的明清漢語交互表達研究》以表達交互義的核心要素為線索,從交互標記、指代交互、言語交互、空間交互和行為交互五個方面,全面綜合地描寫了明清交互詞語的使用情況。通過廣泛細致分析各核心要素的交互表達理據,本書發現普遍存在的交互範疇可以從施受關係、共事關係和客觀時空關係三個方面進行描寫和判定,並依次制定了與以往不同的更全面的交互判定標準。通過細致的考察,本書揭示了“相”與“互”交互義的來源差異以及由此帶來的用法上的差異,發現並揭示了比較範疇中的交互表達的典型性斜坡,發現並揭示了“彼此”的交互表達功能源於它的指代性。交互範疇是語言中的顯性範疇,本書力圖通過對明清漢語交互詞語的描寫與解釋,以期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從而推動更多相關研究的出現。基於類型學視角的明清漢語交互表達研究總序《基於類型學視角的明清漢語焦點結構研究》以明清漢語焦點結構為研究物件,考察了明清漢語焦點結構的使用情況與整體特徵,重點探究了明清漢語中特有的“×的是、×便是”以及“是、只、就、才、連”字結構、“重動句和分裂結構”在這一時期的使用,對它們的句法和語義特徵進行了詳盡的描寫。本書在共時層面上提出了全新的焦點結構分類方法,根據焦點結構所處的邏輯位置將焦點結構分為前置型焦點結構、後置型焦點結構、連接型焦點結構以及背景標記型焦點結構。前置型焦點結構句法上具有浮動性,語義上表示排他或者限定;後置型焦點結構句法上常位於句末,語義上暗含取舍;連接型焦點結構在句法上連接兩個成分,語義上則存在多種類型;背景標記型焦點結構存在提示句中某項作為背景的成分。在歷時層面上探討了各類焦點結構的來源及其演變,前置型焦點結構*早產生,連接型焦點結構隨後,後置型焦點結構在元明漢語中產生並出現了結構替換,背景標記型焦點結構則是在近代漢語中產生。本書對部分結構的來源及演變提出了新的看法,其中包含了前置型焦點結構“是”的產生歷程,前置型焦點結構(限定副詞)“就”來源於縱予連詞“就”等相關研究。《基於類型學視角的明清漢語並列標記研究》以明清漢語為研究時段,以“並列聚合”下的並列、承接、遞進、選擇四類連詞為具體切入點,在系統描寫的基礎上,著重從歷時性角度對漢語並列標記的來源、發展、演變及其內部動因進行了系統性的探討。明清時期單語素並列連詞仍占重要地位,主要承擔句內連接的作用。這一時期,框架式並列連詞集中出現並臻於成熟,填補了漢語句際並列連詞的缺失。明清時期單語素承接連詞衰萎,雙音承接連詞占主導地位,並且單語素雙音節兩類連詞語法功能上的分工更加明顯。單語素承接連詞主要用於句內連接,沒有句際分句或句子之間的用法,雙音承接連詞則一般用在句際分句,基本沒有句內用法。明清時期通過同義復合、詞組凝定、詞匯黏合等方式新生一批雙音遞進連詞,否定詞和限止副詞跨層黏合而成的“不但”類與否定詞和言說動詞黏合而成的“不說”類,在這一時期表現出強大的能產性和類推性。明清時期新生選擇連詞構成這一時期選擇連詞系統的主體,結構式的連詞化是選擇連詞生成的重要方式。本書較為完整地描寫了明清時期並列結構的概貌,並通過與共同語乃至其他地區的方言進行比較,從而弄清共同語和不同方言區之間並列標記的共性和個性,為更準確、科學地勾勒近代漢語語法提供了材料及理論支撐。《基於類型學視角的明清漢語“V得”致使構式研究》以明清漢語“V得”致使構式為研究物件,在類型學視角與構式語法框架下,從構件特點、各子構式的形式與語義特點、構式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特徵等角度對該構式進行了全面、詳盡的描寫。同時基於構式層級互動與構式網絡理論,研究了該構式內部、外部的互動,構建其所在的漢語致使構式網絡,並從歷時演變角度探討了該構式在網絡中作為節點的出現及其演變路徑。基於相關研究,本書得出了主要結論:明清該構式各類子構式在形式結構、語義特徵上都存在明顯區別;該構式處於致使連續統的*右側,是間接致使;其構式內部和構式外部存在互動關係和承繼鏈接,其與英語into-致使構式存在特殊聯繫;從明清到現代漢語,該構式謂詞性致使者趨多,無生命致使者趨多,特殊子構式種類增多,多結果類“V得”致使子構式趨少;該構式在南北官話中存在不同特徵。本書提出了漢語“V得”致使構式新的分類方法,並基於構式語法層級互動理論,探討了“V得”致使構式內部、外部的互動。此外,本書結合語義地圖與致使連續統理論,簡略繪製出了漢語致使構式網絡,分析了其在漢語致使構式網絡中的地位及作用,考察了該構式與英語into-致使構式的異同,為完善世界語言致使構式網絡提供了類型學支撐。《明代南方官話語法研究》以《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二拍》)作為“明代南方官話”的代表語料,立足於《二拍》的文本語言事實,從語言類型學理論的思路和視角,對《二拍》的詞類和句法現象進行描寫和解釋。由於涉及“明代南方官話”這個比較大的概念,《明代南方官話語法研究》採用了點面結合、以點帶面的撰寫原則,既關注描寫範圍的廣度,也對重要的語法點進行專題闡釋,關注描寫內容的深度。本書堅持的基本研究價值觀是描寫出明代南方官話語法的基本面貌和重點語法現象的語言學特徵,並進行合理的解釋。本書的詞類部分,主要描寫了代詞、數量詞、介詞、連詞、助詞等語法問題。本書的句法部分,主要闡釋了動補結構、雙賓語結構、被動結構、疑問句、“比”字比較句、致使結構、處置式等七個重要的句法現象。本書對明代南方官話句法部分的闡釋,兼顧了已有的相關研究,同時根據語言類型學的基本原理和理念,結合現代語言學跨學科的價值取向和數據人文研究方法,在對句法現象和句法特徵進行具體描寫的過程中,融入了新的思考。《漢語歷時語法與詞匯研究》基於典型、可靠的文獻語料,借鑒語法化、認知語言學等的理論方法,重點對一系列明清時期的語法、詞匯現象進行了研究,分析語言成分的典型意義、擴展功能和邊緣功能,討論其歷時來源、演變過程和相應的機制與動因。本書所涉及的研究物件,大多是方所詞或與方所詞有歷史關聯的語言成分。全書的主要內容包括:樣態(或情態)助詞“家”的來源和形成以及後續變化;派生語素“家”的類型及其來源與形成;“裡”由方位詞到語氣助詞和情貌助詞,以及詞綴成分“裡”的演變;方位詞“後”是怎樣變化為假設助詞和語氣助詞的;方位語素“頭”表示時間的類型、來源與形成;“×間”“×/中間”表達時間和事件的類型及其關係;情狀助詞與詞綴“生”的來源;指物名詞“東西”的來源及形成;清代以來北京話副詞“左不過”“左不是”的來源與構成;約量助詞“許”與數量形容詞“少許”的來源和形成;量詞“合”與“盒”之間的關係及其形成;“多”“多麼”的來源與形成;明清時期南方方言問數詞“許多”和問數詞“幾化(×)”的來源以及功能變化等。結論是基於各章對問題的研究做一些理論或綜合性的思考。“明清漢語語法研究叢書”的出版,不僅得到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資金的資助,也得到了湖北大學文學院“雙一流”學科建設經費的支持。在此,對支持本項目立項和結項的各位匿名專家表示衷心感謝,感謝你們一直以來關心和支持本項目的研究工作,並對本項目結項成果提出了寶貴的修改意見。同時,還要感謝湖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和文學院領導對本項目的重視,並提供了部分資金支持。*後,感謝本叢書各位作者的努力研究和辛勤付出,以及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各位領導和周曉方、宋焱編輯對本叢書出版的大力支持。2022年11月於湖北大學文學院

目次

第1章緒論(1)

1.1研究物件、現狀及選題來源(1)

1.2研究目的、意義及方法(12)

1.3結構安排及語料來源(15)



第2章交互的特徵(18)

2.1交互的相互依存性(18)

2.2交互的判定標準(24)

2.3交互相關概念的辨析(27)



第3章明清交互標記(38)

3.1交互標記“互”(38)

3.2交互標記“相”(58)



第4章明清指代交互詞語(75)

4.1交互代詞“彼此”(75)

4.2交互短語“廝 Pred.”(88)



第5章明清言語交互詞語(95)

5.1“商”類交互詞語(96)

5.2“議”類交互詞語(105)

5.3“談”類交互詞語(114)



第6章明清空間交互詞語(上)(124)

6.1“分”類交互詞語(125)

6.2“離”類交互詞語(131)

6.3“挨”類交互詞語(142)

6.4“連”類交互詞語(147)



第7章明清空間交互詞語(下)(164)

7.1“比”類交互詞語(164)

7.2“並”類交互詞語(178)

7.3“通”類交互詞語(185)

7.4“聯”類交互詞語(194)



第8章明清行為交互詞語(201)

8.1“交”類交互詞語(201)

8.2“錯”類交互詞語(222)

8.3“換”類交互詞語(226)

8.4“對”類交互詞語(234)



第9章結語(257)

9.1明清交互表達的層級(257)

9.2構形核心義素與交互關係的表達(261)



參考文獻(264)基於類型學視角的明清漢語交互表達研究目錄

書摘/試閱

交互範疇是語言中一個重要的語法範疇,以往學界對該範疇的研究往往重在考察其形式標記的形式、功能等問題,研究方法大多採用類型學上的比較研究法,且研究大多為現代的共時研究。明清時期是漢語語法史研究的重要時期,目前尚未發現有學者對這一時期的交互表達進行研究。對於漢語來說,除了“相互”“互相”等交互標記外,還有許多沒有標記的隱性交互詞語,這些隱性交互詞語的交互表達機制、交互義隱現的原則以及使用的句法語用環境等長期被人們忽視。

本書以單音節交互義表達要素(上古漢語單音交互詞)為線索,將明清漢語交互表達的詞和短語串接起來作為考察研究的物件,從漢語交互標記、指代交互、言語交互、空間交互和行為交互等幾個方面出發,考察和描寫顯性交互和隱性交互要素交互義起源、交互詞語的句法現狀、交互認知的機制、交互義隱現的原則及制約因素等,力求從新的角度揭示明清交互詞語的面貌。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6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