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社區培力中心:理論與實務
滿額折

社區培力中心:理論與實務

定  價:NT$ 420 元
優惠價:90378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2元
庫存:3
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以培力中心為中心概念,以專業者的專業服務行動為架構。在以培力為目的或行動方法中,則涉及一個未明示的行動者。即誰是培力活動中的行動者、進一步延伸到:行動者從何而來(是社區中的人員幹部或外來專家)、行動者的培力知識為何?培力行動是否是一種專業而具有權威性或有效性?又培力行動者與社區居民的關係為何?培力行動者是否為支薪人員、是否受雇於特定社區組織?而這些一連串的問題是社區行動中的基本問題,但少有培力倡議者將之明言。相對地,在外來專家的專業服務架構下,或對這些議題提出系統性的架構回覆。但外來專家的專業服務架構中,也涉及到專業社區培力者的任職機構或組織歸屬。社區培力中心或制度是此類機構的代表、即可視為是此一系列議題的解答。
本書乃編輯自諸多學術及實務工作者在培力中心的運作中經驗,方便關心此議題的讀者或專業者的參考。我們將這十五篇文章組成為「理論與培力組織機制」、「組織性的培力實務方法」、「培力中心組織運作」,以及「展望」四大部分。

作者簡介

主編 李易駿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博士,法國里昂第二大學東亞研究所學人研究
台南護理專科學校老人服務事業科教授兼副校長,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會主任編輯、秘書長,曾任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科長(社區發展)
長期及投入社區工作理論研究及實務工作方法建構。著有「當代社區工作:計畫與發展實務」等書,及於國內外學術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節錄自〈序言〉/李易駿
 
在持續關心培力中心多年之際,諸多學者及研究者對培力中心的發表已累積到相當的規模,適合集合成冊以供相關人員參考及提供專業者使用,而邀集各作者同意編輯成為本專書。
基本上,如同書名及各篇標題所示,本書以培力中心為中心概念。之所以以培力中心為主軸,乃係以專業者的專業服務行動為架構的。蓋,在以培力為目的或行動方法中,則涉及一個未明示的行動者。即誰是培力活動中的行動者、進一步延伸到:行動者從何而來(是社區中的人員幹部或外來專家)、行動者的培力知識為何?培力行動是否是一種專業而具有權威性或有效性?又培力行動者與社區居民的關係為何?培力行動者是否為支薪人員、是否受雇於特定社區組織?而這些一連串的問題是社區行動中的基本問題,但少有培力倡議者將之明言。相對地,在外來專家的專業服務架構下,或對這些議題提出系統性的架構回覆。但外來專家的專業服務架構中,也涉及到專業社區培力者的任職機構或組織歸屬。社區培力中心或制度是此類機構的代表、即可視為是此一系列議題的解答。
正如本書乃編輯自諸多學術及實務工作者在培力中心的運作中經驗,即書本中之章節除第一章及第十四章是主編為本書所新作的,其他諸章節均為業經發表的論文,或將原已發表的研究成果進行編寫,而將之編輯成冊,乃為方便關心此議題的讀者或專業者的參考。我們將這15篇文章組成為「理論與培力組織機制」、「組織性的培力實務方法」、「培力中心組織運作」,以及「展望」四大部分。

目次

序言/李易駿
 
一、理論與培力組織機制
社區培力中心的理論與在台灣的實踐
/李易駿
 
探究社區根本的價值與能量:從英國的社區培力與發展經驗探討台灣的社區培力機制
/蔡弘睿、張菁芬
 
社區充權:台灣與英美經驗的對話
/黃彥宜
 
弱勢社區培力與輔導機制之探索性研究:三種CSW模式之分析
/吳明儒
 
二、組織性的培力實務方法
我國社區培力中心運作類型之分析:社區能力建構觀點
/李易駿、鍾武中
 
社區培力中心的任務與運作
/許雅惠、鍾武中、李易駿、賴兩陽
 
從陌生人到工作夥伴:新北市培力中心社區紮根歷程
/黃珮玲、呂佳蓓
 
透過培育分享共榮:彰化縣社區發展資源中心的策略行動
/許雅惠、林佳屏
 
台北市的社區組織培力行動與策略
/張菁芬、蔡弘睿、賴湘絜
 
三、培力中心組織運作
形塑任務導向團隊辦理旗艦計畫:彰化縣輔導社區執行衛生福利部大旗艦計畫之實務歷程
/許雅惠、謝文婷、陳君威
 
行動團隊導向的社區能力提升:彰化縣社區幹部訓練的行動研究
/許雅惠
 
共識團體作為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之輔導策略:老五老基金會輔導新據點之方法
/張美淑
屏北區社區照顧服務支援中心經驗初探
/黃彥宜、蕭淑媛、侯莉玲、陳冠雄、楊惟方、林奕雯、劉興光
 
四、展望
熱情之外,我們更需要專業
/李易駿

書摘/試閱

節錄自〈社區充權:台灣與英美經驗的對話〉/黃彥宜
 
在台灣,社區組織和國家之間存在著微妙的相互依賴關係,多數社區組織的經費主要依賴國家的補助,因此,國家可能在資源的分配及模塑社區方案上扮演一個強力的角色。台灣部分社區組織因為面臨競逐政府經費而失卻主體性,因而萌生拒絕公部門經費,然而許多大型的社區方案和結構議題需要政府的政策規劃與經費投入,社區組織仍須建立與政府對話的位置與空間。重視改造取向的充權策略被視為是社區反轉與政府權力關係的重要策略之一。權力是充權的核心概念,也是一個多面向的過程,協助社區居民參與決策、維持自主和主體性。
本文主要討論台灣社區輔導團隊的充權經驗,首先探討充權概念在歐美發展的社會脈絡和意涵,繼而訪談六個輔導團隊,討論他們如何理解社區充權及運用充權策略,以及他們在運用政府經費的同時如何能維持自主與協商空間,最後則將台灣的經驗與英美充權概念作一比較。
 
節錄自〈共識團體作為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之輔導策略:老五老基金會輔導新據點之方法〉/張美淑
 
台灣高齡人口不斷的在創新高,預計2025年將到達20%。1997年老五老基金會看到台灣人口愈來愈老,我國面臨人口結構的斷層,老人面臨更大的困境,故成立老五老基金會,期待透過五老五寶的推動(讓老人享有老身、老伴、老友、老本、老居),提供老人更多支援系統與獨立能力,因應人口老化的危機(楊志良,2012)。也因為推動老五老寶,老五老基金會成立的二大願景:促成國人(一)越老活得越好。(二)社區可以提供溫馨互助的網絡。因這樣社區工作成了老五老基金會最基本的工作方法。
行政院2005年5月18日核定通過「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實施計畫」,推動目標之一:結合有意願團體參與設置,由當地民眾擔任志工,發揮社區自助互助照顧功能,並落實在地老化及社區營造精神,建立社區自主運作模式(衛生福利部及家庭署,2015)。這樣的目標剛好也符合老五老基金會願景,故在2005年老五老也進入社區在社區裡成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直到2011年台中縣市合併,原縣社區關懷據點皆有縣府承辦自行輔導,縣市合併後委有二家輔導單位輔導社區關懷據點,而老五老基金會開始由直接經營社區關懷據點轉而開始以培力角色進入社區輔導社區照顧關懷據點。
如何讓舊有的社區關懷據點持續維持服務,並且提升服務品質;如何讓新的社區關懷據點願意進來,並且以陪伴、評估、教育為主,讓社區關懷據點穩定提供服務,成為培力的主要目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78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