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千古大變局(精裝典藏本)(簡體書)
滿額折

千古大變局(精裝典藏本)(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88 元
定價
:NT$ 528 元
優惠價
87459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時至晚清,老邁昏聵、日薄西山、風燭殘年的老大帝國,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本書即以影響近代中國的關鍵人物洪秀全、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嚴復、慈禧、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袁世凱、宋教仁為載體,兼及林則徐、魏源、徐繼、郭嵩燾等人,敘述國門在西方列強堅船利炮的進攻下被迫打開,歷經血與火的碰撞,中華文明逐漸走出幾千年自成一體的封閉怪圈,與世界融為一體的艱難歷程,從而對近代中國歷史進行多側面乃至全方位的探究與反思。

作者簡介

曾紀鑫 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福建省傳記文學學會副會長,廈門市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早寫作文化散文的代表性作家之一。出版專著三十多部,多次獲國家、省市級獎勵,進入全國熱書排行榜。作品被報刊、圖書廣為選載或連載,並入選《大學語文》教材,受到全國媒體廣泛關注、評論,匯為《萬年寫入胸懷間·曾紀鑫作品研究》《被照亮的歷史·曾紀鑫歷史文化散文研究》等五部論著、論文集、評論集出版。代表作有《千秋家國夢》《歷史的刀鋒》《千古大變局》等。

名人/編輯推薦

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下

中國精英的彷徨與苦斗

著名作家曾紀鑫代表作精裝典藏版

鍾叔河、丁東、謝泳、謝有順等文史名家推薦

千古大變局

 

暴風驟雨就要來了,可屋內的人渾然不覺。自古以來,號稱曾經“出產”過那麼多通天達靈、先知先覺的巫仙神怪,如今,卻沒有一人產生哪怕一星半點兒的預感。真的沒有,一個也沒有!

由多子多福之家、三世同堂之家,到家族宗族之家、家國同構之家,經家庭而家族到國家,終形成“家天下”的大一統模式——一間伸張無際的“屋子”,一個龐大無比的“家國”,便是囊括一切的“天下”了。“天不變,道亦不變。”盡管“天下”之人一代又一代、後浪推前浪生生不息,卻始終依照固定不變的模式,循著一以貫之的軌道,保持從容不迫的淡定。不知不覺間,幾千年的光陰就這樣轉瞬即逝。幾千年呵,什麼天災人禍、驚濤駭浪、艱難險阻、坎坷挫折沒有經歷過?可大家就這麼過來了,不僅過得挺好,而且形成了綿延不絕的悠久歷史與熠熠生輝的燦爛文化。因此,安之若素、泰然處之、遊刃有余、傲視天下,不僅是一種自我陶醉的天朝心態,也是一種一個老邁昏聵、日薄西山、風燭殘年的老大帝國,除了鳳凰涅、脫胎換骨、死而復生外,難道還有別的出路與選擇嗎?自適自足的理想境界。“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什麼都不必擔心,不必憂慮,不必張皇,後人循著前人的足跡,前人依著先人的傳統,先人傍著古人的經驗,盡管走下去就是了。哪怕少有的“先天下之憂而憂”,也並非是當下人們視野裡的憂患意識,並非是追尋美好的社會制度、探索理想的發展之路,而是如何求取“居廟堂之高”與“處江湖之遠”的為官從政之道,如何保持統治者與人民之間的平衡、穩定與和諧,如何因循過去的推力與慣性維護舊有的傳統範式……

然而,“狼”來了,說來就來,來得那樣迅猛凌厲,出人意料!

昔日之“狼”,源於邊關陸地——西南不足慮,只要防著鐵騎奔突、為患烈的北狄西戎即可。

而今之“狼”,卻來自大海,乘著高大的鐵甲堅船,由東南沿海奔襲而來。漫漫千裡海岸,軍力有限,捉襟見肘,防不勝防; 即使布陣對壘,八旗綠營使用的大刀長矛,又怎能抵擋英軍的洋槍洋炮?原始與現代抗衡,過去的經驗不靈了,傳統的模式不行了,幾千年不變的“天”說變就變,剎那間烏云密布、狂風勁吹、飛沙走石。而“道”呢?“道”一下子失卻根基,突然間眼花繚亂、莫名其妙、找不著北……

是的,而今之“狼”初來乍到之時,從上到下,誰也不知其本性與厲害。

事情得從道光十八年(1838 年)說起。

其時,古老的中國已進入集權專制末世,一股衰朽的氣息彌漫開來,深入、滲透於社會的內在肌理。而表面呈現的,仍是平安無事,一片祥和。道光皇帝並非此後某些書中描寫的那樣乏善可陳,集邪惡與昏聵於一身。他雖然平平庸庸,無甚大才,但也算得上忠於職守,勤勉有加。道光的執政總原則就是守成——守住祖輩傳下的龐大產業。一般而言,開國皇帝意氣風發勇猛精進,而繼承者能留住先人的輝煌與夢想,就相當不錯了。因此,我們無須苛求道光帝旻寧,況且,他是清朝所有皇帝中為節儉的一位,有“小氣鬼”之稱。道光怕花錢,盡可能地將一應開銷節省到限度,有時簡直達到了吝嗇的地步,與皇帝的身份極為不符。道光規定“宮中歲入不得超過二十萬”,“宮中用膳,每日不得超過四碗”。有人戲言,如今規範官場鋪張浪費的“四菜一湯”,其始作俑者便是道光皇帝。他“極崇儉德,平常穿湖縐,褲腿膝上穿破一塊,不肯再做,命內務府補之。”堂堂皇帝穿補丁褲子,不唯清朝,恐怕在中外所有皇帝中,也算得上極其少見的典型與模範了。只是後來被一批馬屁精弄得扭曲走樣,他們揣摩“聖意”,上行下效,以穿補丁褲子為榮。普及開來,當時朝中大臣,人人都穿一條打補丁的褲子。本是一件節儉好事,結果卻以一種滑稽的方式流傳於世。

國人心中,當皇帝是天下美的差事,三宮六院、綾羅綢緞、山珍海味,享不盡的榮華富貴,統馭天下,號令一出大地震顫,誰敢不從?皇帝,簡直就是為所欲為的同義詞。因此,國人的潛意識裡,都有一個想弄個皇帝當當、玩玩的欲望與念頭。其實,皇帝也有皇帝的苦衷,受制於無形的傳統、家法、諍諫不說,僅每天上朝聽取大臣匯報、批閱公文、處理重大事務,這一馬拉松似的無休止勞役就夠受罪一輩子的了。風光無比的康熙皇帝就曾訴苦似的寫道:“皇帝的責任沉重不堪,簡直無法規避……臣吏如願侍奉則侍奉,如願息止則息止,而為人君者則終生碌碌不已,無處可以休息。”並且有人做過統計,皇帝是所有職業中風險的一種,隨時都有掉腦袋的可能,善終者的比例微乎其微。這不,道光帝就被國人大量吸食鴉片這一長期無法解決的事情困擾,而寢食不寧心力交瘁。

自乾隆初年起,吸食鴉片成為一種流行的時尚,拖著長辮、邁著裹腳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趨之若鶩。鴉片,這一源於西方的黑褐色凝結物,猶如吸血魔鬼,只要你染上它吸食成癮,就會耗盡家財變得萎靡不振形銷骨立。因此,早在道光之前的一百多年,即雍正七年(1729 年),清廷便頒布了禁煙律令。頗具諷刺意味的是,朝廷越是嚴加查禁,百姓越是吸食成風。雍正七年初禁時,西方輸入鴉片兩百箱; 近百年後道光執政之時,也即道光元年(1821 年),輸入鴉片四千七百七十箱; 道光七年(1827 年),達到一萬零二十五箱; 道光十八年(1838 年),數字為二萬八千三百零七箱!據有關資料統計,全國吸毒人數超過四百萬,其中就有政府文官二十萬,清軍官兵二十萬(清軍總計八十萬)。因鴉片而造成的國民身體素質之低下,精神之衰疲,道德之敗壞,到了不忍正視的程度。對一位節儉皇帝來說,為擔憂與寒心的,更是白銀的大量流失,國庫空虛,入不敷出。

事已至此,道光皇帝不得不痛下決心,徹底禁煙!

禁煙禁煙,說說容易,真要徹查嚴禁,實在難之又難。不然的話,何以禁了一百多年,卻越禁越泛濫,越禁越猖獗?道光明白,要想禁煙成功,非得有一位辦事精幹、堪當大任的重臣不可。道光雖然才德平庸,可長於深宮的他挑選人才的眼力卻半點也不差,一下子就選中了時任湖廣總督的大臣林則徐,並下旨緊急召見。

林則徐由武昌匆忙啟程,12 月26 日抵京,27 日一大早就被召入皇宮,可見道光心情之迫切。在京逗留十三天,林則徐八次被召見密談磋商。第四次召見時,道光特地下了一道手諭,給林則徐以少有的恩典——“紫禁城賜騎”。當林則徐騎在飾滿彩纓的高頭大馬上,緩緩進入皇宮之時,這一被稱為“國初以來未有之曠典”的場面,就連道光本人也未曾見過,不由得早早候立殿外,觀賞這一由自己親手導演的稀世奇觀。

皇上越是重視,林則徐就越是感到肩頭責任的重大。受命臨行前夕,林則徐拜訪座師沈鼎甫侍郎,面對禁煙任務的艱難、複雜與嚴峻,師生倆談至動情之處,不由得“相顧涕下”。林則徐道:“死生命也,成敗天也。茍利社稷,敢不竭股肱以為門墻!”只要有利於國家社稷,他已將個人生死榮辱置之度外。

盡管林則徐意識到了禁煙危難並決心拼盡全力以報效皇帝的知遇之恩,但怎麼也沒想到,他所面對的再也不是過去隸屬於天下範疇之內的所謂蠻夷,而是一種聞所未聞的新型異質文明,一個早進入世界資本主義先進文明行列的大不列顛帝國。古老而封閉的中國將由他的禁煙運動而進入一個陌生時代,在血與火的洗禮中以極不情願的角色與迫不得已的姿態,被納入世界一體化秩序之中重新定位。這一不可預測的變數誰也沒有料到,林則徐本人沒有料到,林則徐摯友、學界文壇比肩而立的兩顆巨星魏源、龔自珍沒有料到,道光皇帝更是不可能預料得到——他對林則徐的要求是既達到禁煙之效,又不可輕啟邊釁,作為一個吝嗇守成的皇帝,穩定壓倒一切,他可不願因此而爆發一場動亂或戰爭。

目次

《千古大變局》目錄

 

楔子:千古大變局

一個老邁昏聵、日薄西山、風燭殘年的老大帝國,除了鳳凰涅、脫胎換骨、死而復生外,難道還有別的出路與選擇嗎?

 

洪秀全:“天國”的實驗與失敗

一位名叫洪秀全的落第書生在廣州街頭獲得了一本傳教士的布道讀物《勸世良言》。正是這基督教的通俗冊子,不僅改變了一個書生的命運,而且改變了大清帝國的發展走向,加速了它的崩潰與滅亡,甚至差點改變了一個民族的命運。

 

曾國藩:天降大任的自覺擔當者

不得不特別提及的是,曾國藩臨死前一天,還在閱讀《理學宗傳》,並寫下了後一篇日記。他死時也不像常人那樣躺臥在床,而是端坐椅中而逝。

 

李鴻章:國破山河在

在一部屈辱的百年近代史上,李鴻章孤獨而寂寞的身影映照在寬大的天幕前,幾乎受盡了上自朝廷高官,下至普通百姓,來自方方面面的天底下多的唾沫與罵名。

張之洞:逸軌的新政

面對慈禧太后的沉默,洞悉清廷底蘊、善於揣摩人心、“深知西太后好惡”的張之洞感到事情極為不妙,他似乎聽到了咬牙切齒與磨刀霍霍的可怕聲音,看到道道殺機與股股血光直逼而來。

 

嚴復:弱肉強食的危機與適者生存的圖強

林紓所能擔當的,僅僅是一個翻譯家的角色而已。“藥治不了的,用鐵。鐵治不了的,用火。”只有嚴復,才將西學變成了照亮古老中國沉沉黑夜的衝天火炬。

 

慈禧:悲劇時代的悲劇人物

頗有意味的是,慈禧留下的遺命,其中一條卻是“以後勿再使婦女與聞國政,此與本朝家法有違”。

 

康有為:傳統“烏托邦”

康有為一個的失誤,就在於不懂得中國黑暗的官場學,看不到事情的實質,抓不住問題的關鍵。他以為只需打動光緒皇帝,改革大業就可一帆風順了。

 

梁啟超:“少年中國”的呼喚者

當任公先生全盛時代,廣大社會俱感受到他的啟發,接受他的領導。其勢力之普通,為其前後同時任何人物——如康有為、嚴幾道、章太炎、章行嚴、陳獨秀、胡適之等等——所趕不及。

 

孫中山:民國之父

提及功名,我們不得不特別指出的是,作為一名學貫中西的飽學之士,孫中山可能是中國近代史上沒有陷入科舉怪圈的人物。他沒有參加過一次科舉,就連這樣的念頭也不曾有過。

 

袁世凱:揮之不去的專制與皇權

正是從他編練的新軍中,走出了四個民國總統(袁世凱、馮國璋、徐世昌、曹錕),六個民國總理、陸軍總長(段祺瑞、王士珍、段芝貴、唐紹儀、張懷芝、靳云鵬),三十四個督軍,這不能不說是袁世凱的功勞,也是他創造的一個不大不小的近代奇跡。

 

宋教仁:走向民主的挫折

由直接殺手、間接殺手、幕後殺手、真正殺手等一系列大的小的、明的暗的、有形的無形的、偽善的猙獰的殺手們所組成的龐大的殺手集團,殺死的不僅僅是宋教仁個人,而是中國的民主政治!

 

跋:歷史的杠桿

無論個人,還是群體,乃至一個民族,只有冷靜客觀地正視自身,正視歷史,才是一種成熟的表現,才能扔掉包袱很好地走向未來。

書摘/試閱

袁世凱:揮之不去的專制與皇權

 

袁世凱稱帝自為,固然打上了個人的烙印,與其性格、心理等密不可分,但主要的還是當時的社會環境與傳統的文化土壤所致。

一股鼓噪、擁戴、勸進、支持、慫恿的民意,如潮水般從四面八方洶涌而來,似乎他袁世凱不稱帝,國家反而就要動亂不堪了。過去的袁世凱十分清醒,並非那麼好糊弄,以辦實事著稱的他,除了自己的判斷外,還會進行一番認真的調查研究。比如了解下情,他會派出兩批互不相同的人前往調查,這兩批人要麼時間錯開,要麼互不認識。如果他們匯報相同,與他的個人推測、分析不甚離譜,他才確信獲知了真實消息。如果兩方的信息有出入,或是截然相反,他會再行派人調查,直到他認可為止。可自從進入中nan海後,袁世凱的耳目就閉塞了,辦什麼事也不像以前那樣派人實地考察了。況且這稱帝的呼聲是那樣高昂激烈,那樣眾口一詞,就是有人造假,也造不了那麼多,維持得那麼久呵!

就在這時,又傳來消息,遠在河南項城的袁世凱親生父親袁保中墓旁,長出了一條長達一丈多,形似龍狀的紫藤。袁世凱速派袁克定回鄉查看真偽,袁克定到達項城,很快寫了一封回信:“藤滋長甚速,已粗逾兒臂,且色鮮如血,或天命攸歸,此瑞驗耶!”天命所歸的遠不止於此,各地呈送的關於袁世凱乃真龍天子的各種祥瑞,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就連京城的一位天文學家,也呈文給袁世凱,說他夜觀天象,發現一顆帝星高照某緯度,經勘測研究,帝星高照之地正是河南項城。今帝星正向北移,不久將抵達北京上空,照臨袁大總統的皇帝寶座……

民意難違,天意更是難違!事情到了這種份上,袁世凱就是不稱帝,也不行了!當然,也有反對他稱帝的,只是這樣的聲音過於微弱,簡直可以忽略不計。既然稱帝成了他所面臨的選擇,於是乎,袁世凱只有稱帝。嚴格說來,是我們腳下這塊土地生長出來的各種動物,還有植物的共同努力,多方合謀,迫使袁世凱走了一步“臭棋”。只因這是他人生中的後一步棋,所以連“翻盤”的機會也沒有了。

一旦袁世凱稱帝,革命黨人就及時有力地喊出了《同盟會宣言》中的一句名言:“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而首先發難的則是袁世凱倚為棟梁的蔡鍔。

而且後院起火,過去的親信、北洋部下紛紛倒戈……

所謂墻倒眾人推,樹倒猢猻散,恢復帝制轉瞬間成為一場鬧劇,由眾口一詞、潮水般涌來的勸進,突然轉為夜以繼日的來自全國各地的勸退、迫退、乞退乃至斥退。彌留之際的袁世凱,算是真正體會到了一種無以言說的悲哀與凄愴,什麼奮斗、名譽、金錢、權力等等之類的東西,此時此刻,已變得全然沒有意義。

只因下了一步復辟“臭棋”,當了八十三天皇帝,袁世凱便身敗名裂,英雄頓時成為奸雄與狗熊。在一部中國近代史上,他也是挨罵多的一個,幾與古代被視為惡貫滿盈的秦始皇、曹操、隋煬帝等人“比肩而立”。

於是,他生前的業績被淹沒,缺點被放大,成為千夫指,成為“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腳,永世不得翻身”的敗類,成為近代歷史上壞得不能再壞的人物。如果說當年投票選舉臨時大總統時,其得票數超過孫中山,贏得一個“大滿貫”,那麼在挨罵這一點上,他也超過了挨罵挨得厲害的“老妖婆”慈禧太后,幾乎可以拿一個“挨罵冠軍”了。因為至少清朝的那些遺老遺少,不會痛罵慈禧,只有他袁世凱,哪一方都不討好,得遭受所有人的斥罵:被他逼退的清室要罵,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黨人要罵,孫中山及他身後的國民黨要罵,普通老百姓在他人的宣傳鼓動下得跟著罵,就連那些一手栽培起來的曾經跟著他風光不已、獲利多多的親信部下、北洋將領在表白自己的時候也會跳腳大罵……

袁世凱就這樣被人罵著一直罵到今天,估計一時難有翻身出頭之日,往後還得繼續被罵下去,遺臭萬年。這可真是應了老祖宗留下的一句話——一失足成千古恨。

 

李鴻章:國破山河在

 

曾國藩長期教導李鴻章為人做事要講“誠信”,李鴻章表面唯諾,可內心深處對這一被理學家視為精神動力的道德規範不以為然。做幕僚時想多睡一會兒懶覺,竟謊稱頭疼。剛到上海,曾國藩就寫信要他恪守孔子的忠、信、篤、敬四字,“篤者,厚也。敬者,慎也。信,只不說假話耳,然卻極難,吾輩當從此一字下手”。後李鴻章接替曾國藩出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了結天津教案,曾國藩問他:“你與洋人交涉,打配何主意呢?”李鴻章道:“門生也沒什麼主意,我想與洋人交涉,不管什麼,我只同他打痞子腔。”曾國藩捋著胡須沉思良久道:“呵,痞子腔,痞子腔!我不懂如何打法,你試打與我聽聽。”李鴻章見勢不妙,趕緊改口,稱他是信口胡說,還望老師多多賜教。曾國藩送給他的“法寶”還是一個“誠”字:“誠能動物,我想洋人亦同此人情……老老實實,推誠相見,與他平情說理,雖不能占到便宜,也不至過於吃虧。”

李鴻章自稱繼承了老師衣缽,可實際上未能真正理解、吸取、傳承曾國藩作為一位真正理學家的精髓,缺少一種內在的精神貫注與嚴格要求,無論對己對人,都顯得相當實際而實惠。他“好以利祿驅眾”,重用人才著重謀略幹練,將文章道德放在其次; 也曾露骨坦陳:“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耳,我無利於人,誰肯助我”; 還對部下以實利相誘,只要事情辦成,論功行賞,封官加爵,決不含糊。他緊緊抓住軍權不放,以強大的軍事實力作後盾。他對手下公然宣稱:“一切小錯都不用過問,一切大錯都由我李鴻章承擔!”此言一出,人人願為他效命,但也因此而魚目混珠、泥沙俱下,時間一長,勢必影響士氣,敗壞風氣,造成“一代不如一代”的混亂局面。這也是由他以降,袁世凱及其他北洋軍閥不顧國家利益、人民死活,相互搶占地盤、爭權奪利、你打我殺的內在根源……

曾國藩對他的兩個得意門生俞樾與李鴻章,曾恰如其分地評價道:“俞樾拼命著書,少荃拼命做官。”李鴻章一生執著官場從未言退,認為只有做官才能成就一番事業——上可忠君報國,下則為民謀利,“安能不熱衷耶?”這也是他與老師曾國藩的區別之一。

每有高封,曾國藩總是警警惕惕、如履薄冰,一旦事不可為,就主動請辭,決不戀戰。李鴻章從來沒有像曾國藩那樣上過一道辭呈,即使要挾清廷、以退求進也沒有過。他太怕失去頭頂的頂戴花翎了,只要有官做,能得到朝廷的加封,哪怕拼著身家性命,損害個人聲譽,也會義無反顧、勇往直前。兵敗日本議和歸來,李鴻章成了人人喊殺的“賣國賊”,有人勸他引退,李鴻章極力強撐道:“於國實有不能恝然之誼,今事敗求退,更誰賴乎?”因此,盡管陷入人生低潮之極,他仍保留幾項官職,擁有幾頂官帽,並期望有朝一日東山再起,重握大權實權。李鴻章“自壯至老,未嘗一日言退”,從1862年擔任江蘇巡撫到1901 年病逝,除因奔母喪離職數月,在近四十年的時間裡,哪怕病重期間,也從未離職。當然,如果從另一角度視之,也算得上一種擔當與氣概——不畏險阻勇於任事,面對困境從不退縮。

為了官位,他幾乎不擇手段,有時連自己的恩師曾國藩也不放過。當曾國荃部久攻南京不下時,清廷曾命李鴻章“迅調勁旅數千及得力炮隊前赴金陵,會合曾國荃相機進取”,李鴻章念及恩師情誼沒與曾國藩兄弟爭搶頭功,而是耍滑頭找借口主動避讓。可當南京攻下不久,清廷擔心曾國藩尾大不掉,便有意調開,命其前往皖鄂交界督兵,圍剿太平軍余部及小股捻軍,由李鴻章暫署兩江總督時,他便迫不及待地趕到南京接署。而此時的曾國藩雖主動裁撤湘軍,卻為弟子從長計議,上疏朝廷保留淮軍,面對李鴻章這一多少帶有“逼宮”味道的舉止,曾國藩大為不快。其實,皖鄂交界處的小股敵軍根本用不著曾國藩親往督軍指揮,剛一接旨,他就上了一道辭官奏折。曾國藩不想立時交出兩江總督的印篆,而是等到朝廷回復的諭旨再說。可李鴻章恨不得立時將曾國藩擠走,便在南京秦淮河邊的一艘船上靜候交接。等了半個多月沒有動靜,李鴻章憤然不已,欲與恩師斷交。曾國藩得知弟子心情急迫,即刻交出印信。誰知過了兩天,廷寄諭旨到達:“曾國藩無須交卸督篆,仍駐扎金陵,妥籌調度。李鴻章仍回江蘇巡撫本任。”

後曾國藩正式奉旨剿捻,李鴻章還是接過了兩江總督的印信。因湘軍大部已裁,曾國藩不得不倚重李鴻章的淮軍。李鴻章將淮軍視為命根子,有兵即有權,有權就有官,為了青云直上,哪怕對大力栽培自己的恩師,也不肯放權。軍隊調至前線,名義上歸曾國藩指揮,可李鴻章卻一直暗中遙控干預,淮軍所有行動須經他點頭認可。曾國藩無法調度,常常貽誤軍機,弄得他勞而無功,受到六次廷旨嚴責,四次御史彈劾。於是,他極力讓賢,奏請李鴻章接任。李鴻章從曾國藩手中接過剿捻大任,實授欽差大臣,遵循曾國藩原來制定的戰爭方略,李鴻章很快取得一舉蕩平捻軍的決定性勝利。

處置天津教案,曾國藩更是惹得一身臊,連他自己也認為“吾此舉內負疚於神明,外得罪於清議”。又是李鴻章接替曾國藩出任直隸總督,處置未能完全了結的天津教案,坐上封疆大吏的頭把交椅,此後在這個位置一坐就是二十五年。接到新的任命,李鴻章自然大喜過望,可這次,他不僅沒像上次暫署兩江總督那樣急煎煎地“逼宮”,反而在到達河北保定後就逗留不前了。

李鴻章為了爬上高位,可謂孜孜以求、全力以赴,哪怕對恩師曾國藩,在做官這一“大是大非”問題上,也是“步步緊逼”,寸步不讓。而曾國藩卻總是為門生大有出息、薪火不斷而感到欣慰。

直到曾國藩逝世之後,李鴻章這才陡然覺得少了一座靠山、一根支柱、一種依托,日後艱難的危局,唯有獨自支撐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5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