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巫者的世界
滿額折
巫者的世界
巫者的世界
巫者的世界
巫者的世界
巫者的世界
巫者的世界
巫者的世界
巫者的世界
巫者的世界
巫者的世界
巫者的世界
巫者的世界
巫者的世界
巫者的世界
巫者的世界
巫者的世界
巫者的世界
巫者的世界
巫者的世界
巫者的世界
巫者的世界
巫者的世界
巫者的世界
巫者的世界
巫者的世界
巫者的世界
巫者的世界

巫者的世界

定價
:NT$ 600 元
優惠價
79474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52元
庫存 > 10
可得紅利積點:14 點

電子書同步在下列平台販售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作者林富士教授逝世兩周年紀念,精粹之作重磅上市 

★撕掉巫者「迷信」、「荒誕」、「瘋狂」標籤,全面剖析巫覡信仰的今昔流變
 

|專文推薦|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李貞德

|齊聲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列)

王汎森|中央研究院院士

康 豹|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瀟湘神|妖怪小說家

 

★《巫者的世界》一書,是富士多年來爬梳史料、尋訪考掘、反覆思辨之後,對傳統中國和近代臺灣巫覡信仰的精道剖析。……雖然,富士已在2021年遠颺,但他留給學界的遺產豐厚,我們將透過他的著作,和他,以及他所探討的巫者世界繼續對話。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李貞德

 

★本書是故摯友富士兄三十餘年研究精髓之作。他以宗教、醫療的視角,加上田野調查的成果,使得本書成為巫覡研究最傑出之著作。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康豹


◆古代的巫者,曾經是權力核心的代表?

官方對巫者的禁令越多,代表巫風越盛?

古代巫者以醫療見長,今日巫者竟被當成病人?


咒法祭儀、占卜吉凶──古代巫者肩負溝通天、地、人、鬼的職責,以「神靈代言人」的身分接近政治權力核心,甚至能為人們消災解厄、醫病除疾。然而,隨著時代進展,巫者卻因技能奇巧、神秘難測,漸被貶斥為怪力亂神,還遭到宋代官方嚴令禁止,成為社會邊緣人。為何巫者的地位與角色會歷經如此翻天覆地的轉變?是政治因素或社會變遷造成?還是巫者的本質已然扭曲?

【從政治、社會地位到儀式變遷,全面剖析巫者的世界】

本書由巫者的政治、社會地位與其形象切入,分析巫者自傳說時代到隋唐盛世,地位曾歷經四次重大轉捩點,中間雖有起伏,但其重要性逐漸減弱,及至宋代甚至全面禁巫,最終由遠古時期的政治核心,轉變為社會邊緣人物。作者以豐富的文獻、嚴謹的學術考證與多元角度,從政治、社會地位、形象、信仰特色與地位變遷等方面,為相關研究主題另闢蹊徑,深度刻畫巫覡信仰在漫漫歷史中的起落無常。


【認識歷史上的巫者,理解當代臺灣童乩】

童乩是臺灣民間信仰常見的宗教人物,更是早年醫療不發達時,民眾常求醫的對象。但隨時代變遷,進入日治時期後,行為難以被科學解釋的童乩,往往被貼上「迷信」、「瘋狂」等標籤,形象逐漸從「醫者」變為「病人」。作者透過考察史料及人類學、心理學、民俗學等各方觀點,加上實際田野調查,辨析童乩的儀式結構、裝扮形式與社會角色,由多面向梳理童乩百年來的發展脈絡,帶領讀者穿過奇幻詭譎的迷霧,一探巫者的世界,重新認識這群人類文明中最古老卻鮮活的角色。


|本書特色|

★林富士教授為臺灣史學界著名學者,畢生致力於宗教史、醫療史與文化史研究,學術底蘊深厚且文采斐然,本書內容嚴謹具專業性,文字邏輯連貫性強,兼具學術性與可讀性。
★市面上關於道教、巫術的著作繁多,但少有能系統性地解說中國古代巫覡傳統的書籍,本書不僅清楚梳理中國上古到宋代巫覡傳統,更透過考據史料及田野調查,討論童乩在臺灣社會的意義,兼有研究廣度及獨創性。


【楊照談書】1121129 林富士《巫者的世界》第1集



【楊照談書】1121130 林富士《巫者的世界》第2集


作者簡介

林富士(1960-2021)
 

出生於臺灣雲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士、碩士,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召集人。學術研究領域為宗教史、醫療史、文化史、數位人文學。著有《小歷史──歷史的邊陲》、《疾病終結者──中國早期的道教醫學》、《孤魂與鬼雄的世界──北臺灣的厲鬼信仰》、《紅色印象》與《漢代的巫者》等。

名人/編輯推薦

 

|專文推薦|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李貞德

|齊聲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列)

王汎森|中央研究院院士

康 豹|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瀟湘神|妖怪小說家

 

★《巫者的世界》一書,是富士多年來爬梳史料、尋訪考掘、反覆思辨之後,對傳統中國和近代臺灣巫覡信仰的精道剖析。……雖然,富士已在2021年遠颺,但他留給學界的遺產豐厚,我們將透過他的著作,和他,以及他所探討的巫者世界繼續對話。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李貞德

 

★本書是故摯友富士兄三十餘年研究精髓之作。他以宗教、醫療的視角,加上田野調查的成果,使得本書成為巫覡研究最傑出之著作。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康豹

 出版緣起  

林富士教授為臺灣史學界的著名學者,畢生研究以身體為軸心,致力於宗教史、醫療史與文化史,以做一個現代薩蠻為自我定位,透過文獻進入異域,瞭解另一個世界的現象,不僅探究歷史發展的脈絡轉折,也關注於「邊緣」的小歷史。教授自2000年起,擔任三民書局「文明叢書」編輯委員,並出版《小歷史──歷史的邊陲》(2000年)及《疾病終結者──中國早期的道教醫學》(2001年)等作品,透過教授的研究,我們得以看見庶民歷史的精彩與活躍。  

教授2021年辭世後,各界無比悵然,但其所遺留的豐碩研究成果,仍持續影響著相關學術主題的發展。《巫者的世界》是教授多年來針對巫者歷史的研究總結,對於臺灣常見的宗教人物「童乩」亦多所關注,曾以簡體中文出版,但始終未曾以繁體中文版呈現給臺灣讀者,甚為可惜。源此若能出版以饗讀者,將有助開拓讀者對於臺灣宗教文化的理解,為學界之福,想必也是富士教授所願。  

出版本書,對與教授有多年淵源的三民書局而言,責無旁貸,幸得其家人林雅蘭女士促成,及陳藝勻博士協助審閱、校訂,特此致謝。亦希盼本書的出版,能將教授嚴謹的研究精神與學者風範永傳後世。

三民書局編輯部謹識

 

推薦序   

李貞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1978年秋進入大學,歷史系班上人才濟濟,其中一位同學特別出色,不僅善詩能文,還很會說故事。他來自雲林濱海的村莊,講述兒時見聞,童乩降神附體,活靈活現,常令生長於城市的我感覺匪夷所思。他是林富士。

之後十多年,富士以自幼熟悉的巫者為題,陸續完成碩、博士論文,先談漢代、後論六朝,為當時幾乎無人涉獵的領域拓邊開新。普大畢業後,重返史語所,他持續關注巫者的世界,對帝制中國的巫覡研究,下探至宋代和清末。更重要的是,他跨出文字史料的框限,進行田野考察,跑遍臺灣大鄉小鎮,普查記錄童乩與信眾,又遠赴韓國,拍攝巫女在喪禮中牽亡的儀式影片。他的研究室和我比鄰,不論在講論會、工作坊,或走廊上、茶水間,聽他分享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的經驗,總是他說得興高采烈,我聞言莫名感佩。

《巫者的世界》一書,正是富士多年來爬梳史料、尋訪考掘、反覆思辨之後,對傳統中國和近代臺灣巫覡信仰的精道剖析。2016年曾以簡體字出版,今依原稿補正更新,以正體字刊印。其中收錄八篇專論,涵蓋巫者的社會形象與地位、他們和統治政權弛張交錯的關係、巫覡作為醫療者與病人信徒的互動, 以及這些角色功能對歷代巫俗巫風的影響。篇篇皆反映史語所鋪天蓋地蒐羅史料的傳統, 也展現富士不畏艱難勤跑田野的毅力。即以 〈臺灣童乩的儀式裝扮〉一章為例,雖短小卻精悍,透過細究巫者的外貌、服飾、法器,以及在儀式中的作用與意義,綜論古今、反思學史,並且圖文並茂,充分顯示他調度各種資訊、推進論題的志氣與功力。

早期宗教史研究,多從經典教義入手,也有分析教團組織的。上世紀末,宗教經驗的考察風生水起,學者對信仰所涉及的儀式、物品、活動,乃至其中個人的身體、情感及其意涵,皆興趣大增。富士自學涯之始,便立志追尋巫者在歷史上的足跡, 藉由掌握宗教人物來認識更廣大的社會文化, 可謂慧眼獨具。巫覡信仰非組織型宗教,巫者在帝制時期屬底層人物,史料分散,載論隱曲,研究者除了廣事蒐羅的耐性,還需有觸類旁通的機敏,而富士以溝通者自期,這些正是他作為歷史學者最在乎的能力。

是的,富士研究歷史,正是以上古絕地天通,巫者溝通人神自況。他致力於穿越古今、進出知識異域、梳理紛紜眾說,再以流暢的文筆傳達轉譯。瀏覽本書,不論是宗教史、中國史或臺灣文化的專家學者,相信都能因其中豐富的資料、寬宏的論述而受益。初入門者,即使僅僅閱讀他的長篇自序,也能受到啟發。〈序:吾將上下而求索〉彷彿一篇學術自傳,始於「摸索」,終於「未央」,循循善誘,引領年輕學子一窺士林堂奧。

確實未央!雖然,富士已在2021年遠颺,但他留給學界的遺產豐厚,我們將透過他的著作,和他,以及他所探討的巫者世界繼續對話。

 


序──吾將上下而求索 

 一、摸索 (1982-1984) 

1982 年夏天,我從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 立刻面臨人生的第一個重大抉擇:繼續升學或當兵。後來,我選擇入伍擔任預備軍官,但仍保留了歷史研究所的入學資格。

當兵是無可逃避的「義務」,也是體魄與心智的鍛鍊。在文學院浸泡了四年,心靈自由而奔放,生活隨意而自在,因此,在入伍之後,格外難以忍受講求權威、服從、標準、齊一的軍人文化。而且,當時還在「戒嚴」時期,言論、思想與行動幾乎都戴上了手銬與腳鐐。役期一年十個月,苦悶慢慢煎熬。所幸我是少尉經理官,擔任補給和管理的工作,較為輕鬆,而且還有獨立的臥室,在半是禁閉的狀態下,讀書成為最好的解脫。 

那時,我帶了王守仁 (1472-1529) 的《陽明全書》和葛洪(約284-363)的《抱朴子》到部隊。我特別挑沒有標點的版本,一個字一個字點讀,在斷句的過程中,彷彿吐納一般,呼吸著儒、道二家的思想。我先是讀王陽明,因為我大學時代的志業是彬彬的儒者。但是,越讀越無聊,紙面上充斥著天、人、性、命、道、理、心、良知、格物這一類的字眼,以及一篇又一篇的問答、書信、序文,反覆纏繞著仁義道德與學問事功。我非常佩服,但如墜五里霧中。後來讀《抱朴子》,一看,眼界大開,驚愕連連。葛洪所描述的道教世界實在太有趣了,有煉金、房中、辟兵、禁咒、長生、神仙、隱形、分身、變形等法術,提供了各種慾望的滿足方法。對於神仙之說,我雖然不敢置信,但仍被勾引起一絲富貴不死、法力無邊的貪念。更重要的是,童年時期在鄉村的一些經驗突然醒覺,我恍惚又聽見了道士在喪禮中的搖鈴聲、吹角聲、唱誦聲,看見了三清道祖、十殿閻王、地獄鬼怪的圖像。在閱讀、冥想的過程中,我逐漸找到當下與往昔的聯繫,也找到自己歷史研究的方向。 

我選擇宗教作為主戰場。原本打算從中國道教史入手,但是,當時我所能讀到的只有許地山 (1894-1941)、傅勤家、孫克寬 (1905-1993)、李豐楙(1947-) 四人的著作,而他們在討論道教起源的時候,都提到道士與巫覡有緊密的關係,這讓我想起小時候所碰到的童乩。  

1960年代,我所生長的濱海村莊(雲林縣臺西鄉五港村瓦厝)還相當「落後」,沒有象徵「現代文明」的自來水、汽車和醫生,多的是蒼蠅、流氓和砂眼。病痛的時候,通常會求助於童乩,降神、問卜、畫符、唸咒、收驚、叫魂、祭解、驅邪,無所不致。而我的表姨丈就是村裡最神氣的童乩。事實上, 我還有一位姨丈、兩位表哥、一位堂哥,也都是童乩。我對於這樣的人並不陌生,他們應該就是傳統文獻所說的巫者。  

可是,根據《國語‧楚語》的記載,巫者在古代是聖、智、聰、明的才藝之士,是統治集團的一分子,而童乩在當代社會卻受人輕賤,被人打壓。官方與主流媒體不斷宣稱他們是低級、野蠻、邪惡的神棍,應該予以禁斷。在知識的殿堂中,他們更是毫無立足之地,很少人願意碰觸或討論這樣的人。因此,我很快就決定要探索巫者的古今之變。我的終極關懷,不是陌生巫者的往日光輝,而是我所熟識的童乩的當代困境。

(完整內容請見內文)

 

 

 


 

 

目次

出版緣起
推薦序
序──吾將上下而求索

中國古代巫覡的社會形象與社會地位
一、引言
二、神話與傳說中的古代巫覡
三、先秦時期的巫官、官巫及其職事
四、先秦時期的民巫與營業之巫
五、先秦諸子對巫覡的態度
六、禁巫與抑巫
七、秦漢時期的巫覡
八、結語

中國中古時期的巫者與政治
一、引言
二、三國時期(220-265)
三、兩晉十六國時期(265-420)
四、南北朝時期(420-589)
五、隋朝(581-618)
六、帝王崇信巫者之緣由
七、結語

「舊俗」與「新風」──試論宋代巫覡信仰的特色
一、引言
二、祀神的改變
三、儀式的新貌
四、結語
附錄 陳淳,〈上趙寺丞論淫祀〉

清代臺灣的巫覡與巫俗──以《臺灣文獻叢刊》為主要材料的初步探討
一、引言
二、「童乩」與巫覡釋義
三、巫覡的信仰對象
四、童乩的儀式特質
五、童乩的社會角色
六、士人對於童乩的態度
七、結語

醫者或病人──童乩在臺灣社會中的角色與形象
一、引言
二、「童乩」釋義
三、童乩的醫療者角色
四、童乩的疾病觀與醫療法
五、精神異常與人格解離
六、巫病與成乩
七、另一種病人
八、結語──另一種醫者

臺灣童乩的儀式裝扮
一、引言
二、童乩的服飾與法器
三、傳統文獻對於「童乩」裝扮的描述
四、近代學者對於「童乩」裝扮的觀察
五、童乩儀式裝扮的特點
六、童乩儀式裝扮的宗教與社會意涵
七、結語

中國的「巫醫」傳統
一、引言──「獵巫」的醫學史?
二、巫為醫先
三、「巫醫」考釋
四、巫醫同職共事
五、病人巫醫兼致
六、信巫不信醫
七、不用巫醫與巫醫無用
八、結語──在批判與禁斷之下

附錄:略論占卜與醫療之關係──以中國漢隋之間卜者的醫療活動為主的初步探討
一、引言
二、卜者與治病者
三、漢隋之間卜者的治病事例
四、占卜的醫療功能
五、結語

書摘/試閱

〈臺灣童乩的儀式裝扮〉
童乩儀式裝扮的宗教與社會意涵

那麼,童乩為何要做如此裝扮呢?關於這個問題,由於童乩並不隸屬於組織性的宗教,也缺乏共同的經典,而且,他們多數不曾替自己的信仰或儀式留下隻字片語,因此,我們只能憑藉「他者」對於童乩的觀察、紀錄、批判、詮釋或想像,以及數量有限的科儀書和極少數的童乩訪談錄,[1]進行嘗試性的解釋。

首先,我們發現童乩裸露軀體的目的,似乎是為了便於以刀、劍等利器自傷或展示神異(如袒臥釘床、跣足過火、「爬刀梯」等),讓信徒相信或知道神明已經附體,因此,能夠「創而不痛」、不畏流血,也就是傳統文獻所說的「以示神靈」。而「操五寶」以流血這一類的動作,也可視為是童乩向廟中主神的獻祭或禮拜,同時,其鮮血有時也被用來替其信眾除煞、淨化、治病。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動作基本上都和所謂的「調五營」、「安五營」、「拔五營」儀式連結在一起,因此,其鮮血似乎也有淨化其「兵馬」行經之處或駐紮之地的功能。[2]此外,我們甚至可以從「科學」或「比較宗教」的角度看待這樣的動作,因為,具有節奏性的揮擊兵器的動作、規律性的跳躍(又稱「跳童」)、「自傷」所造成的疼痛,再加上以點燃的香柱灼燙胸腹,或是猛烈嗅吸爐香的濃煙,或許可以催化童乩進入精神迷離(trance)的狀態。[3] 

不過,這樣的儀式裝扮似乎還有另外一層的社會意涵。童乩「披髮」(散髮)、「裸體」(袒裼)、「露臂」、穿戴布巾或圍兜等物的裝扮,以今日的社會習尚來說,似乎並不足為奇。但是,在傳統社會中,尤其是在對於「髮式」極為敏感的清代社會,「披髮」而不辮髮,若不被視為反叛也會被當作瘋子。[4] 同樣的,以當時的標準來看,裸露身軀、穿著兒童式的肚兜或婦人式的褻衣,也不合「禮教」,至少是一種異常的行為。至於持拿兵器(再加上聚眾、遊行、神轎、儀仗等),更容易引發官方的疑慮,被視為治安的隱憂或是對統治權威的挑戰。而使用兵器自傷的行為,在清代士人的眼中,無異違反「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聖人教訓。從日治時期之後,這也常被政府官員及知識分子視為野蠻、瘋狂的舉動,事實上,童乩也因而被視為精神病患。[5] 

結語

上述的儀式裝扮並不是臺灣童乩獨有的特徵或創發。事實上,無論是在臺灣、福建,還是在東南亞的閩南語族群中,「童乩」這種人都不罕見。[6] 而這樣的裝扮似乎是起源於閩南一帶,例如,根據十九世紀末年荷蘭學者高延(J. J. M. de Groot, 1854-1921)所做的調查,[7]福建當地的童乩在儀式中通常是披散頭髮、赤腳、裸露上身,穿著圍兜(繡肚),手中持拿劍和刺球,並且能以粗針(或大椎)貫穿兩頰或舌頭。他所留下的童乩照片,也很清楚的表現了這樣的特徵。[8] 

而這種裝扮的起源至少還可以前推至十八世紀。例如,《福建省例》〈雜例〉中有一案名為「禁迎神賽會」,其中提到:

乾隆三十二年(1767)十一月,奉巡撫部院崔示諭:……查閩省向有迎神賽會惡習。本部院自幼親泛澎臺外海,還經八閩地方,每見誕妄之徒,或逢神誕,或遇令節,必呼朋引類,旗鼓喧鬧,或擡駕闖神,或迎賽土鬼。更有一種私巫馬子,妄降假神,用大椎貫穿口內,茨毬摔擊其背,血肉糢糊,竟立駕上,繞市號召,竟同兒戲。且若與他迎神相遇,則又彼此爭途。稍有不讓,群起互甌,反置神駕於道旁,每致滋生事端,身蹈刑法。是求福而反得禍者,總由狎褻不敬之所致也。近年法禁森嚴,此風或亦稍息。第恐法久禁弛,愚頑之輩,或有仍蹈故轍,擾害地方,亦未可定。合行明白示禁。[9]

 

崔應階是在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七月代莊有恭為福建巡撫,[10]上任才三、四個月,便有這道禁令,可見閩(臺)一帶的「迎神賽會」的「惡習」是他上任後急欲處理的要務。[11] 他嫌惡「迎神賽會」,一是擔心民眾「滋生事端」,二是無法認同「私巫馬子」在迎神賽會中的種種舉止。他認為,這種人「妄降假神」,「用大椎貫穿口內,茨毬摔擊其背,血肉模糊」,「竟立駕上,繞市號召」,簡直是「兒戲」。這是崔應階的親自見聞,而他在「示諭」中針對「私巫馬子」儀式展演所做的描述,基本上和臺灣(及福建)童乩的儀式場景及特點幾乎沒有差異。事實上,童乩或乩童在傳統文獻中大多被稱作巫覡或巫者,兩者應該沒有不同。[12]事實上,在世界各地的「巫俗」(shamanism)之中,童乩這種「自傷」的儀式可以說相當獨特,罕見於其他社會。[13] 


總之,當代臺灣童乩的儀式裝扮,可以說相當成功的形塑了獨特的宗教形象,充分展現其「入神」狀態和神靈「代言人」身分,而其基本元素和特質則至少可以遠溯至十八世紀,而且和閩南地區的童乩(巫者)有高度的相似性,應該屬於同一宗教文化區(信仰圈),甚至有一脈相承的關係。不過,我們也不能忽略一些時代和地區的變異,尤其是近年來臺灣地區童乩在服飾穿著上的「隨意性」,以及部分童乩操持法器的「多樣性」。



[1]從1999年歲末開始,我和一群年輕的學生展開一項名為「臺灣童乩基本資料」的調查工作,截至2003年12月底為止,共計完成五百九十六個童乩的初步訪談工作。在這過程之中,不少童乩對於訪談都抱持排拒的態度,因此,工作並不是進行得很順利,但也大致完成其社會背景和主要宗教歷程的資料收集。可惜的是,除了少數例外,訪談的場合都不是在廟會,因此,較少對其儀式裝扮和演示進行詢問,即使提問,也很少獲得回應。


[2]臺灣民俗認為廟宇、村落的五個方位(東、西、南、北、中)都有神將及其兵馬鎮守,平時擔任守衛的工作,當廟中神明及村落民眾到異地「進香」時,則會擔任隨從及護衛的工作。當村落遭逢外面的鬼怪入侵、攻擊時,也能發揮禳妖除邪的功能。因此,在某些特定的場合,法師或童乩便會舉行「調五營」(或叫「召五營」)的儀式,調動神將及其兵馬相助,進香時更會請祂們隨行,到達目的地則必須舉行「安五營」(或叫「放五營」)的儀式,讓神將及其兵馬安駐、休息。進香之後,還必須舉行「拔五營」(其實也就是「調五營」或「召五營」)的儀式,請神將及其兵馬起身,護衛神明及其信眾返回村落。關於「五營」的信仰及相關科儀,參見黃有興、甘村吉,《澎湖民間祭典儀式與應用文書》(澎湖:澎湖縣文化局,2003),頁83-94。

 

[3]根據一些神經生理學家和心理學家的說法,當巫者被鬼神所「憑附」(possession)時,其精神狀態往往會進入所謂的「迷離」(trance)的境界,也就是「意識的變異狀態」(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這種精神狀態的改變主要是由腦部一種叫做安多芬(endorphin;腦啡)的化學物質所主導。至於促使腦部分泌這種物質的原因則包括:規律性的肢體動作(諸如顫抖、晃動、和舞蹈)、節奏性的聲音(尤其是鼓聲和各種反覆不斷的敲擊聲)、極端恐怖或痛苦的經驗、夢(尤其是惡夢),以及服用「精神藥物」(psychedelic drugs) 或「致幻劑」(hallucinogens)等。這也就是說,經由上述方式,即使是一個平常人也可以進入「迷離」的精神狀態。而大多的巫者則特別精擅於這些技能,並且具有比較特殊的體質,更容易變異其意識而造成所謂「鬼神附身」或「魂遊」(ecstasy)的現象。相關的研究,參見Raymond Prince, “Shamans and Endorphins: Hypotheses for a Synthesis,” Ethos, 10:4 (Winter 1982), pp. 409-423; Jeanne Achterberg, Imagery in Healing: Shamanism and Modern Medicine (Boston and London: Shambhala, 1985), pp. 11-51, 113-141.

 

[4]詳見林富士,〈頭髮的象徵意義〉、〈披髮的人〉,收入氏著,《小歷史──歷史的邊陲》,頁165-170,171-179。


[5]詳見林富士,〈醫者或病人──童乩在台灣社會中的角色與形象〉,頁511-568;林富士,〈清代臺灣的巫覡與巫俗:以《臺灣文獻叢刊》為主要材料的初步探討〉,《新史學》16:3(臺北,2005),頁23-99。

 

[6]詳見J. J. M. de Groot, The Religious System of China (Leiden: E. J. Brill, 1892-1910), vol. 6, pp.1269-1294; Alan J. A. Elliott, Chinese Spirit-medium Cults in Singapore (London: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1955); 陳潤棠,〈巫術、童乩與降頭〉,收入氏著,《東南亞華人民間宗教》(香港:基道書樓,1989),頁162-198;佐佐木宏幹,〈東南アジア華人社會のシャーマニズム〉,收入關西外國語大學國際文化研究所編,《シャーマニズムとは何か:國際シンポジウム.南方シャーマニズム》(東京:春秋社,1983),頁18-30;佐佐木宏幹,《シャーマニズムの人類學》(東京:弘文堂,1984),第3部,〈東南.南アジアのシャーマニズム〉,頁279-367;藤崎康彥,〈童乩〉,收入植松明石編,《神神の祭祀》(東京:凱風社,1991),頁294-419。

 

[7]有關 J. J. M. de Groot(1854-1921)的生平及著述,參見Leonard Blussé, “Of Hewers of Wood and Drawers of Water: Leiden University's Early Sinologists (1853-1911),” in Willem Otterspeer ed., Leiden Oriental Connections, 1850-1940 (Leiden: E. J. Brill, 1989), pp. 317-353; Wilt L. Idema, “Dutch Sinolog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in Ming Wilson and John Cayley eds., Europe Studies China: Papers from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European Sinology (London: Han-Shan Tang Books), pp. 88-110 (pp. 91-92).

 

[8]詳見J. J. M. de Groot, The Religious System of China, vol. 6, pp.1274-1278.

 

[9]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福建省例》[《臺灣文獻叢刊》本],卷34,〈雜例〉,頁1201-1202。

 

[10]詳見趙爾巽等,《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6-1977),卷13,〈本紀〉,頁476。

 

[11]事實上,這並不是崔應階的創舉,在乾隆年間,不少地方首長曾多次針對類似的「迎神賽會」下達禁令,但卻屢禁屢復;參見木津祐子,〈赤木文庫藏《官話問答便語》校〉,《沖繩文化研究》31(東京,2004),頁543-657(550-553)。

 

[12]詳見林富士,〈清代臺灣的巫覡與巫俗──以《臺灣文獻叢刊》為主要材料的初步探討〉,頁23-99。

 

[13]詳見Mitsuo Suzuki, “The Shamanistic Element in Taiwanese Folk Religion,” in A. Bharati ed., The Realm of the Extra-Human: Agents and Audiences (The Hague and Paris: Mouton Publishers, 1976), pp. 253-260; Ruth-Inge Heinze, Trance and Healing in Southeast Asia Today (Bangkok, Thailand: White Lotus Co., Ltd., 1988); Donald S. Sutton, “Rituals of Self- Mortification: Taiwanese Spirit-Medium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Journal of Ritual Studies, 4:1 (1990), pp. 99-125.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474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