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零基礎!看故事,懂中醫:研究《傷寒論》超過50年的權威中醫,讓你從好玄改口「原來如此」。
79折

零基礎!看故事,懂中醫:研究《傷寒論》超過50年的權威中醫,讓你從好玄改口「原來如此」。

定  價:NT$ 499 元
優惠價:79394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95折,單本省下20元
庫存:10
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在中醫眼中,人有兩個器官會思考,一是腦,一是心,所以養身要先養心。
◎眼睛有問題,竟是肝出毛病?《黃帝內經》:人的五臟其實和五官連一起。
◎四個病人都說自己頭痛,中醫卻開不同的藥,這就是中醫獨有的「同病異治」。
◎你聽過五音療法嗎?這可是中醫界有名的靈丹妙藥。

作者郝萬山在北京中醫藥大學任教行醫超過50年,
更是中國《傷寒論》示範教學主講人,
經常到世界各地講授中醫,深受中外學生推崇。

這次他用說故事的方式,比較傳統中醫和現代西醫的差異,
再搭配中醫聖典《黃帝內經》、臨床科學《傷寒論》的精髓,
讓你看故事,就理解了看不見的陰陽、五行、氣、經絡的運作奧祕,
讓你從好玄改口「原來如此」。

◎有些中藥,用錯了是毒,用對了就是藥
用來治療關節炎的生附子,其實有毒,但煮過後就變成藥。
毒物為何會變良藥?原來中醫的治療就是「以偏糾偏」,
當健康出現偏差,就用「毒」(古文是偏性的意思)來治療。
所以很多中藥都來自原始生藥,甚至是藥食同源。

◎《傷寒論》很早就講,對抗病毒,關7天就會好
遇上病毒性感冒,即使不治療,只要沒有併發症,7天就會好;
這就是現代人至今弄不懂、古人早有答案的7日節律:
女人經期28天一個循環、懷孕280天就會生出小孩,
人類最好的養身之道,名中醫說,得順應自然節律來調養。

◎養身先養肺、養心,病痛遠離你
.呼吸要順,從養肺開始,偏偏肺很嬌,不耐寒、熱、燥、溼
怎麼養肺,學學老中醫的腹式呼吸法:細、靜、勻,就會長壽。
不只肺,皮膚、鼻腔,都有呼吸的功能,這兩個器官要如何保養?

.情緒失調會損害內臟,所以養身要先養心
《黃帝內經》認為,不良情緒會導致氣機紊亂,
目前最多人患的7大類疾病,都跟「心」有關,
因為心掌管神智,心理要先健康,其他器官的運作才會正常。
老中醫傳授「7大養心法」,幫你擺脫情緒病。

還有,肝藏魂,如果你很容易分心,可能是肝血不足,怎麼判斷?
別小看「吞口水」,常常練習就能健脾養胃又長壽,
作者獨創的「吞津養生法」,只要3個動作,面色紅潤又健康。

研究《傷寒論》超過50年的權威中醫,
從陰陽、五行、經絡的運作原理,讓你從好玄改口「原來如此」。

作者簡介

郝萬山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醫經典著作全國示範教學《傷寒論》主講人。講學足跡遍及亞歐美澳四大洲。
世界知名中醫,對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的難治病症,以及抑鬱症、焦慮症、恐懼症,和婦女月經病與圍絕經期前後諸症等的治療,尤有獨到經驗。
主編或合著專業書籍三十餘部,專著《郝萬山傷寒論講稿》、《傷寒論理論與臨證》、《郝萬山話中醫》、《郝萬山說健康》等,影響深遠。
為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健康之路》、《文明之旅》、北京衛視《養生堂》、山東教育電視臺《名家論壇》、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養生大講堂》等數十個節目,講授健康養生知識和中醫文化,深受觀眾喜愛。

從五行、陰陽到養生,原來如此

在中華傳統文化的長河中,有一條源遠流長的支流,它不僅對中華民族以及世界人民的防病治病、養生保健發揮重要作用,也與中華傳統文化的各方面交融滲透,成為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就是中醫學。
其實在中國歷史上,原本沒有「中醫學」這個名稱,就叫做「醫學」,比如以下幾本中醫書名:《醫學發明》、《醫學啟源》、《醫學入門》、《醫學心悟》、《醫學真傳》、《醫學集成》……只是到了現代,伴隨著現代自然科學而誕生的現代醫學,在中國發展起來以後,為了和中國原有的傳統醫學相區別,於是才有了「中醫學」和「西醫學」這兩個相對的名詞。
在日本、韓國,人們把中醫學叫做「漢醫」或「漢方醫學」,因為這是發源於以漢民族為主體的醫學。而在一些西方國家,人們發現中醫藥學和針灸學在很多方面能夠 彌補現代醫學(西醫學)的不足,於是又把中醫學(包含針灸學、中藥學等),歸屬於互補醫學(complementary medicine)或者是替代醫學(alternative medicine)的範圍,不過仍然叫「中醫學」。
中醫學是在中華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醫學,而西醫學則是在現代自然科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醫學。兩者在研究方法、認識思路、治療方法、語言表達等各方面都不同。由於近百年來,在世界各地推行的是現代自然科學教育,所以人們容易理解和接受西醫的理念和術語,但對中醫的理念和術語,卻不太容易理解、接受。這就為中醫的傳承、弘揚造成了一定的困難。
我謹以我的學習體會和認知,以說故事的方式,把中醫學中的一小部分理念,以及中醫學與中華傳統文化相互滲透的影響、在中醫理論指導下衍生出來的一些養生保健思想和方法,奉獻給讀者。其中的內容,有我學習中醫由困惑、思考到理解的心路歷程、在亞洲、歐洲、美洲、澳洲講授中醫的經歷和感悟,和多年臨床診療的歷練和體會,更多則是我應對中外學生問答的回憶。希望藉此讓大家了解中醫、理解中醫、熱愛中醫和應用中醫。
這不是一本中醫的教材或講義,但能幫助你理解中醫的理論,讀懂中醫的著作。這不是一本專門的養生書籍,但你可以從中了解養生的理念,學到養生的方法。這更不是一本講述中華傳統文化的專門著作,但你可以從中看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思維方法和一個小小的角落。

推薦序
連臨床中醫師也受用的中醫入門書

「Ovi’s中醫日常」社群經營版主╱吳奕璇中醫師


在我得知郝萬山老師的著作《零基礎!看故事,懂中醫》即將在臺發行,並且有機會為這本書撰寫推薦序時,我內心激動了好多天,因為郝老師之於中醫學習者來說,就如同巨人般偉岸的存在。即便我還未能親自瞻仰大師風采,但拜網路發達所賜,我也曾透過線上資源向郝老師學習《傷寒論》,所以對郝老師一直有很親切、可愛,講課內容很引人入勝的印象。
郝老師過去的著作大多偏向中醫學理或是臨床經驗的分享,這次則是從中醫最基礎的理論開始談起,帶領讀者了解看似艱深的中醫名詞。
我們都知道,中醫聖典──《黃帝內經》是以黃帝與岐伯(按:古時醫學家,是黃帝的臣子及老師)一問一答的對話形式,所匯集而成的經典之作。而這本書也是由從小在美國長大、主修西藥藥理學,對中醫毫不了解的青年李超與郝老師的對話所寫成,讀起來可說是十分流暢。
李超就代表著對中醫不熟悉、從小受現代醫學教育長大的大眾,而他在書中提出的許多疑問,其實也是許多人在學習中醫,甚至成為一名中醫師仍常會有的困惑。但郝老師的講解非常淺白易懂,而且善用許多比喻,與現代醫學的理論互相結合,讓中醫名詞一下子與生活有了連結。
對於從事臨床工作的我來說,不僅重新複習了中醫基礎,也重新梳理了我對中醫的邏輯,並且從中獲得一番新體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禁頻頻拍案叫絕!因此,我認為,這本書不僅限於中醫小白、新手,對臨床中醫師也能有不少啟發。
尤其是書中郝老師初學中醫的歷程,令我很有共鳴。因為,我從小除了看過中醫之外,對中醫的了解幾乎等於零,也曾有許多的懷疑與不確定,直到真的浸淫其中──在日常生活中,不斷觀察中醫理論與實際的應用,才見識到它的博大且完全臣服於它之下。作為中醫的實踐者,郝老師除了耕耘華語圈,同時也致力於把中醫帶到世界各地,因此在書中,我們也能看到他在各地交流的特殊經驗。此外,郝老師也提出了不少養生調理方法,如果你只是對中醫有興趣,或是想吸收養生知識,一定也相當受用。
我認為,中醫是古人不斷透過觀察與歸納,所得出的一套世界萬物運行的道理,而這項真理永遠都不會過時,隨著時間只會淬鍊、純化,因此我真心推薦這本書,希望透過郝老師淺白又幽默的筆調,能讓各位讀者更了解中醫──這位我們都很喜歡的好朋友。

目次

推薦序 連臨床中醫師也受用的中醫入門書╱吳奕璇中醫師
前言 從五行、陰陽到養生,原來如此

第一章 中醫,是菜餚,也是處方
1. 中國「咖啡」的神奇療效
2. 複方就像多味食物組成的菜餚
3. 中藥是原始生藥,西藥是合成的單品
4. 抗生素vs.細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第二章 推開中醫之門──從理論走向臨床
1. 初學者的通病: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2. 證驗之路,抗生素失靈了
3. 治同一種病,用方、用藥都不相同

第三章 致命毒物,也是治病良藥
1. 生附子,是毒,煮過就是藥
2. 神農氏試百草──藥食同源
3. 野生動物的神奇自療
4. 誰說食療迷信?這些都是試驗出來的
5. 是藥三分毒,毒物如何變良藥?

第四章 古方、經方、驗方,形成最強大處方
1. 方劑就像炒菜,用料要搭配、用量要適宜
2. 藥物與藥物如何配伍?用藥的最高藝術
3. 換一味藥,從致命變救命
4. 排泄毒熱:給邪氣一條路
5. 《傷寒論》中的抵當湯:海陸空聯合作戰

第五章 脾胃不單是器官,更是循環系統
1. 胃,圍也;腸,暢也;脾,就是輔助
2. 中醫的臟和解剖學的臟,不一樣
3. 嘴脣發炎還冒水泡,要補脾
4. 長壽之道:吞津養生法
5. 人體的最強免疫力,自我調節機能
6. 吃冰淇淋,有人傷胃,有人傷脾
7. 相思病真的會讓人茶不思飯不想

第六章 腎,主管生長與生殖
1. 腎,引也,泌尿系統最主要的器官
2. 長不高、頭髮少,都和腎有關
3. 只有一顆腎的人,比較短命?
4. 恐傷腎,90%的病都是「驚」出來的

第七章 《傷寒論》很早就寫,對抗病毒7天就會好
1. 《黃帝內經》裡的生命起源
2. 晝夜節律與7日節律
3. 天地萬物皆由氣構成,包括人
4. 「天人合一」是現代中醫才有的說法

第八章 陰陽是化育生命的本源
1. 沒有陰陽,就沒有生命
2. 任何自然科學,都擺脫不了哲學
3. 中醫,得從文字、自然現象說起
4. 陰陽的特性:陰靜陽躁
5. 陰陽有時對立,有時依存
6. 重陰必陽,重陽必陰──陰陽會互相轉化
7. 陰陽失衡,疾病就產生
8. 哪個時段陽氣最弱、陰氣最強?
9. 最好的養生之道,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第九章 五行就是自然的規律
1. 金木水火土,這是五材不是五行
2. 五行,就是氣的升降出入運動
3. 氣的運動,看不見摸不著,怎麼驗證?
4. 金木水火土,按季節相生、相剋
5. 五行也是化育生命的本源
6. 方位是相對,而非絕對
7. 顏色會影響心理,帶動氣的運行
8. 五味:生什麼病,就忌什麼口
9. 五音療法是靈丹妙藥
10. 五行在中醫的臨床應用

第十章 養生先養心,病痛遠離你
1. 心和大腦一樣,都會思考
2. 古今中外,養生都是從養心入手
3. 4個健康標準,只有一條是生理的
4. 情緒失調會損害內臟
5. 7大類疾病,都和心身症有關
6. 心主神智,就像一個國家的總統
7. 面部,是心功能的外部表現
8. 7大養心方法,擺脫情緒病

第十一章 呼吸要順,從養肺開始
1. 肺很嬌,不耐寒、熱、燥、溼
2. 只有肺,是人的意念可控制的
3. 我的養生功夫:腹式呼吸
4. 心肺的疾病常常互相影響
5. 皮膚、鼻腔,都有呼吸的功能
6.
第十二章 肝臟好,人生從黑白變彩色
1. 肝藏魂,注意力就是歸肝臟管理
2. 肝血不足,容易分心、手麻、憂鬱
3. 肝好不好,看指甲、眼睛就知道

第十三章 亞健康的自我調理
1. 亞健康不是病,只是不健康
2. 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3. 拍打、搓揉、拔罐,自我調理法
4. 哪裡痛就按哪裡,氣血通了就不痛

第十四章 看不見的經絡真的存在嗎?

結語

書摘/試閱

中國「咖啡」的神奇療效

一位在美國居住了近六十年的長輩,有個小孫子,中文名字叫「李超」,大學畢業了,學的是藥學專業。
這位長輩對李超說:「你出生在美國,從小生活在美國,從來沒有去過中國,對中國的傳統文化一點都不了解。現在你已經大學畢業了,就回去看看吧,去北京找一位中醫老師,了解一下中醫的基本知識,同時也看看當地的風光。」
他所說的中醫老師,就是我。
那是2008年的夏天,那一天,北京的天氣悶熱異常,我到機場接李超到旅館下榻,告訴他,明天先帶他在北京市區,後面再安排其他活動。
沒想到第二天一早,李超就打電話給我說,他從凌晨開始就感到發冷、發燒、頭痛,全身痠痛,噁心、嘔吐,肚子脹滿,腹痛腹瀉,還有一點咳嗽。
李超的中文程度並不高,我聽了半天,才明白他的意思。我趕到旅館,發現他房間空調的溫度設定在18度,這已經是最低溫,如果還可以再往下設定的話,他可能會調得更低。垃圾桶裡有多個冰淇淋的空盒子。
我摸了摸他的額頭和皮膚,還在發燒。脈象滑數,舌面上布滿了白厚而膩的舌苔。我立刻明白,他這是夏天過度貪涼飲冷,從而外感風寒之邪,內傷生冷溼濁。
於是我就開了兩劑中藥,基本是藿香正氣散和三仁湯的合方。方子裡有藿香15克、法半夏10克、厚朴10克、紫蘇葉10克、白芷10克、茯苓15克、炒白朮10克、桔梗10克、杏仁10克、炒薏仁15克、白蔻仁10克、生薑10克,炙甘草6克。
當我中午把煮好的湯藥送到旅館時,李超的體溫已經到39度了。我讓他馬上把藥喝下去。
他一聽到喝藥,立即問我:「伯伯,這藥裡的成分是什麼?」
我把處方拿給他看,他說這些字除了數字,其他幾乎都不認識,我就唸給他聽。他聽完後說:「這些可能都是植物的名字,不是成分,成分應當是化學名詞。」
我意識到,要一個從小生活在美國,又是美國藥學專業的畢業生,認可中藥是「藥」,需要費很多口舌。於是改口說:「這是我們特有的『咖啡』,可以退熱、止瀉,很多人夏天貪涼飲冷,造成感冒、發燒、吐瀉,經常喝,很有效,你就喝下去吧。」
他說:「既然大家都喝,那我就喝吧。」於是勉強把大半杯湯藥喝下去,又喝了一些溫水漱了漱口。李超對我說:「我長這麼大,從來沒有喝過這種味道的『咖啡』,爺爺告訴我,這裡有很多好吃的東西,可是我還沒有機會品嚐,就先喝到這麼難喝的東西。」
我說:「你今天晚上再喝一次這種『咖啡』,明天病就好了,我就帶你去吃好吃的。」
他說:「我在美國感冒發燒,吃藥打針,最少也要四、五天才能好,在這裡感冒發燒,不打針、不吃藥,明天怎麼能好呀?」
他並不認為我給他喝的是「藥」,因為在他看來,只有人工提取、能說明化學成分、清楚在體內代謝的單品(按:指單一的化學成分),才叫「藥」。
當天晚上,我又讓李超喝了一次「咖啡」,並告訴他明天早餐吃完要再喝一次。原本第二天遊玩北京的計畫也先取消,等他身體好了之後再安排。
第三天臨近中午,我到旅館接他,他說夜裡已經不再發燒和拉肚子了,只是渾身無力,早晨他還在旅館吃了一點自助餐,又喝了一次「咖啡」,現在感到肚子很餓。
「這咖啡真管用,就是味道太怪了。這到底是什麼成分呀?」李超再次問我成分的問題。
我說:「依照你對於成分的概念,我告訴你,我不知道。」
他吃驚的看著我,說:「你這不是害我嘛!你不知道是什麼成分,就給我喝?」
我笑著說:「走,我們先去吃飯。」
我帶李超到北京中醫藥大學西門旁邊的一家飯莊。這家飯莊的菜色繁多,清淡可口,價錢適中。這是我第一次帶李超來吃飯,因為他的中文表述能力有限,中文聽力也一般,如果聊天的時候涉及西醫的專業術語,我擔心溝通困難,於是打電話叫來了在讀的博士生張怡娜。張怡娜是個女孩子,英語很棒,和李超又是同年齡,溝通起來可能更方便一些。

初學者的通病: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我對李超和張怡娜說:「我並不是從小就認識並喜歡中醫。我的高中生活是在父母身邊度過,當時父母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是一個美麗古樸而且歷史悠久的山城,在太行山的中部,隸屬山西省,叫『和順』。
「高中的最後一個學期,父親問我:『你很快就要考大學了,你喜歡哪一科?想好要考的科系了嗎?』我說還沒有想好,所有的科目都喜歡、都有興趣,考什麼都可以。
「父親看我沒有想法,就到學校問老師,想聽聽老師們的建議。結果國文老師建議我學中文,數學老師建議我學數學,化學老師建議我學化學……父親回來對我說:『看來你是一個各科均衡發展的學生,沒有偏科,但是你也沒有特別的專長,既然這樣,那你就學中醫吧。如果你在某一個學科上有特殊的才能,或者特別有興趣,我硬讓你學中醫,就有可能埋沒一個人才,但你現在並不具備這樣的特殊專才,所以我也不必擔心了。』
「於是我高考第一志願報了北京中醫學院中醫學系,這所學校,就是今天的北京中醫藥大學。當時中醫專業的學制是六年。當我從青山碧水的寧靜山城,來到這車水馬龍的繁華首都時,那種興高采烈、特別新鮮的感覺,直到今天都難以忘懷。
「可是等到進入課堂,我才感到中醫學和我們由小學到中學所學的一般自然科學,實在是大不相同。一般自然科學學科多有實驗依據,有公式定理遵循,資料精確,說理明晰,看得見、摸得著、想得出、用得上。而中醫學說既無實驗觀察,也無精確資料,什麼陰陽五行、臟腑經絡、氣血津液,寒熱虛實、風熱燥寒、痰飲水溼,看不見、摸不著,聽起來玄妙,想起來抽象。這東西是不是有科學性,能不能指導臨床治療和養生保健,我滿腦子疑惑。進而就聯想到,我選擇學中醫是不是走錯了路?是不是像某些往屆中醫學院的畢業生所說的──誤上了賊船?
「聽不懂課的挫折感和諸多問題的困惑,使我感到度日如年。漫長的第一學期總算過去了。放寒假的當天,我迫不及待的回到了家裡。一見父親的面,第一句話就說:『老爸,中醫我既聽不懂,也想不明白,可能我不適合學中醫,我想退學,重考其他大學,考其他專業!』
「你父親對你的想法有什麼意見呢?」李超問。
我說:「我父親從事中醫臨床治療工作多年,還曾在省城的中醫學校裡教過幾年書、帶過幾年學生,這所中醫學校後來升級為中醫學院。他對中醫學的執著和熱愛,常常使我感到不可思議。白天臨證、晚上讀書,幾十年如一日,節慶假日從不休息。當我把憋了一個學期的話,一股腦說給他聽時,我看到他有一些意外,臉上露出詫異的表情。足足過了幾分鐘,他才慢慢的說:『不要著急,你先跟我看看臨床,以前你讀中學,我很少跟你談中醫的事,怕影響你的課業,現在你上中醫學院了,只要放假回來,你就跟著我看病,慢慢的,你就會理解中醫了,只要理解了、懂了,你就會感興趣,就能學進去了。』」

眼睛出毛病,可能是肝脾有問題

「找父親看病的人很多,他每天都不能按時下班。一天傍晚,外面十分寒冷,街燈早已經大亮,父親看完最後一位病人,站起身來要脫掉醫師袍準備下班時,有一位四十歲左右的農村婦女因異物眼睛睜不開,眼瞼腫脹,在家人的攙扶下,推開了診室的門。
「患者姓劉,我看到她的左眼紅腫,像一顆桃子,眼胞(中醫稱眼瞼為『眼胞』)緊合,淚流不止。家屬不斷的說,她在篩蓧麥時,有東西跑到眼睛裡,不到一個小時就腫成這個樣子,疼得很厲害,還特別癢。
「我立即對病人和她的家屬說:『這個問題,中醫處理不了,趕快到眼科看看吧。』家屬說:『眼科醫生早就下班了。』我說:『那就去看急診吧。』家屬說:『去過了,急診室說沒有眼科醫生值班,處理不了。』」
李超聽到這裡,焦急的問:「找不到眼科專業醫生,異物取不出來,這可怎麼辦?」
我繼續說:「當時我父親也問我,應該怎麼辦。我說,應該翻開眼瞼,取出異物。父親說:『你試試看,能不能翻開眼瞼。』我洗了手,走近病人,試圖翻開她的上眼瞼。不料她的眼瞼又腫又硬,用力分開,僅僅露出一條細縫,眼瞼根本翻不起來。這個方法失敗了,我感到束手無策。父親說:『你可以用中醫基本理論治療。』我信口答道:『從理論上講,肝開竅於目,眼睛的疾病應當從肝論治,眼胞為肌肉組織,脾主肌肉,眼瞼疾病應當從脾論治。』
「我嘴上一邊說,心裡一邊暗暗發笑,異物在目,腫痛難忍,並且伴有過敏現象,從肝脾論治,這怎麼能達到去除異物、脫敏消炎、退腫止痛的目的呢?這樣的理論,對去除眼中異物,能起什麼作用?」
「眼睛和肝脾一點關係都沒有呀,我也覺得這個理論可笑。」李超說。
「先聽老師說完!」張怡娜對李超的插話有點不耐煩。
「父親當時並沒有答話,卻取出三棱針,在病人背部的左右肝俞、脾俞四個穴位上用酒精消毒後,各點刺了一針,然後拔了4個火罐,每個罐裡都拔出了一些汙紫的血液,並留罐觀察。5分鐘後,病人說,眼睛疼痛和癢的感覺減輕一些了。留罐11分鐘至12分鐘起罐,父親告訴病人回家靜養。」
「伯伯,什麼是肝俞、脾俞?」
張怡娜立即答道:「肝俞、脾俞是穴位的名字,都在背部,你以後學到經絡腧穴的時候,就知道了。」
我接著說:「第二天上午,病人獨自來門診複診。她說,昨晚回家一個多小時後,疼痛的感覺幾乎就消失了,但還有脹和癢的感覺,紅腫也逐漸有所消退,壓上去已經軟了一些,仍然不能把眼瞼翻過來。安穩的睡了一夜,今天早晨起來,紅腫全都消退了,只是眼裡還有異物感。」
「我看到昨天腫脹如桃的眼瞼,已經完全消腫,留下的是許多細碎的皺紋,順利翻開上眼瞼,我吃驚的看到,上結膜穹隆處,有近半釐米長的纖細的麥芒(這裡稍稍有點誇張),於是用棉簽輕輕拭出。病人眼內的異物感隨即消失。

只有一顆腎的人,比較短命?

「關於腎的生理功能,除了主水液代謝、生長發育、生殖外,還有一個功能,就是主納氣。人的正常呼吸有一定的深度,也就是有良好的腹式呼吸。有的人,比如有肺氣腫或肺纖維化的人,呼氣容易,吸氣困難,總是感覺氣吸不到丹田,也就是呼吸表淺,這是怎麼回事?在中醫裡就把這叫做腎氣虛,腎不納氣。怎麼治療這樣的病症?
「中醫用補腎氣、納氣歸根的方法,用了這樣的方法,症狀就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於是就得出了腎主納氣的結論,以致《難經》認為『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後世的醫學家也認為,『肺出氣也,腎納氣也,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本』、『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肺主出氣,腎主納氣,陰陽相交,呼吸乃和,若出納升降失常,斯喘作焉』。我們今天在臨床上遇到慢性心肺功能不全、肺纖維化一類的病人,呼吸表淺,呼吸困難,常常用到補腎納氣的中藥來治療,有一定的效果。關於腎主納氣的理解,我只能解釋這麼多了。」
李超聽了我的講述,搖搖頭說:「我還是不懂。」
我說:「這沒關係,以後再慢慢思考。」
「我接著要談的是關於腎的生理聯繫。腎在體為骨,也就是說腎和骨骼有關係;其華在髮,就是腎氣的盛衰在頭髮上可以顯現;開竅於耳和二陰,『二陰』指的就是前陰和後陰。」

頭髮稀疏、骨骼發育不良,小心是腎虛

「腎為什麼可以與骨骼有聯繫呢?」李超問。
我說:「腎生精,精生髓,髓養骨,所以腎就與骨骼聯繫起來了。有意思的是,先天性腎病的孩子都有骨骼發育不良,而骨折的病人用補腎藥會癒合很快。有一次,我接到一個老朋友的電話,他說摔倒了,腳骨折,用石膏固定幾個月了,到醫院去複查,骨折卻沒有癒合。因為是老朋友,我很了解他的身體狀況,知道骨折癒合緩慢的原因是由於腎虛。所以,我給他開了補腎的藥。吃了幾個星期後,他再拍X光(X-ray),骨痂已經開始形成,不久骨折就癒合了。在治療骨折時,加用補腎的中藥,真的可以加快骨折癒合。
「腎和頭髮是什麼關係呢?髮為血之餘,因為頭髮是血的餘氣所化生的。而腎藏精,精血互化互生,也就是說精生血,血化精。所以,頭髮的榮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腎氣的盛衰。如果兒童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頭髮稀疏、乾枯,中醫常常用補腎養血的方法來調養。成年以後頭髮早禿,也可用補腎的方法來治療。不過,脫髮的原因也是各式各樣,比如遺傳、心理情緒因素等,還需要具體分析問題,不能一概而論。
「按照李超所說的話,口腔是脾的天窗,那麼耳朵就是腎的天窗,也就是說,腎在竅為耳,腎開竅於耳。老人聽力下降是腎氣虛衰的表現。對腎有毒害的某些藥物,如某些抗生素,對聽神經(按:耳蝸神經)同時也有毒害。美國有人做實驗,在動物胚胎的早期種植上,成年動物的腎細胞能很快誘發胚胎耳泡(按:脊椎動物內耳的原基)的發生。所以他們很好奇,腎的細胞怎麼和耳泡的生長有關係?這都值得進一步研究。遠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古代並沒有現代科技,卻能精準的把腎與耳朵,把腎與聽神經聯繫了起來,我們不得不感嘆古人的智慧。關於腎與前陰的關係……。」
李超說:「這個好理解,前陰的功能一是排尿,二是生殖,排尿當然和腎有關係,我們前面已經說過,腎陰虛和腎陽虛都會導致排尿障礙。腎主生殖,所以生殖功能也和腎有密切關係。」
我接著說:「男性的陽痿、遺精、精子品質差,大多從腎論治。女性的月經紊亂、性冷淡、不育、圍絕經期前後諸症,也多從腎來論治。」
「可是,腎與後陰的關係我就不明白了。後陰就是直腸、肛門,應該和脾胃有關係,因為它是消化系統的末端。」李超說。
我說:「後陰是直腸和肛門,自然與消化系統有關,因為它本身就是消化系統的一部分。但任何一個局部器官,都可能受多個系統的支配。比如腎陽虛的病人,由於脾陽失去了腎陽的幫助,脾陽也就虛了,就會出現拉肚子,而且拉的都是消化不了的食物。這在中醫學裡叫『腎陽虛衰,火不暖土,腐熟無權』。中醫把腎中的陽氣當作煮飯用的火,把脾胃當作煮飯用的鍋,當鍋底下的火焰不足時,鍋裡放上米和水是煮不熟飯的。所以,當脾腎陽虛時,拉肚子拉出的都是消化不了的食物。這在《傷寒論》裡叫『少陰下利』,少陰就是腎,少陰下利的特點就是下利清穀,完穀不化。用溫補腎陽的四逆湯一類方劑來治療,就有很好的效果。
「從這個角度來看,能說腎與後陰沒有關係嗎?還有一些年高體弱的老人出現便祕,就屬於腎陽虛衰,會出現陽虛冷祕的現象。也就是說腎中陽氣不足,溫度太低,水被凍住成冰,於是就停滯了,當然這只是一種比喻。
「對於這種陽虛冷祕,中醫採用溫腎陽的方法來治療。腎陰不足,滋潤的功能低下,腸道失去了滋潤,也會造成大便祕結,這種情況就要用養腎陰的方法來治療。」
李超說:「我明白了,原來這些理論都是從臨床實際中推導出來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394
庫存: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