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哈耶克的維特根斯坦傳:文本及其歷史(簡體書)
滿額折

哈耶克的維特根斯坦傳:文本及其歷史(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52 元
定  價:NT$ 312 元
優惠價:87271
領券後再享88折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弗裡德裡希·馮·哈耶克和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是遠房表親,兩人同樣來自奧地利,同樣在英國生活並開啟他們的學術之路。維特根斯坦比哈耶克年長十歲,以其古怪和天才著稱。1951年維特根斯坦去世不久,哈耶克就開始為他寫傳記。由於維特根斯坦家族成員的反對,這部傳記最終沒能完成和出版。但哈耶克的這個文本依然獲得了它的“地下”讀者群,後來的維特根斯坦傳記作者也廣泛使用了這份隱秘的文本。

時過境遷,這部沉寂多年“秘傳”終於可以公開呈現於公眾面前。哈耶克以研究者的嚴謹,搜集了當時力所能及的書信、日記等第一手資料,不動聲色地構建起了維特根斯坦的肖像,傳達出一種獨一無二的人格和思想魅力。本書盡可能接近原貌地完整呈現了哈耶克的傳記文本,同時收入編者克裡斯蒂安·艾爾巴赫所寫的詳盡導讀和學者艾倫·賈尼克的評論文字,為研究哈耶克和維特根斯坦的學者提供了一個特殊視角,也為普通讀者接近兩位大師奉上珍貴的歷史文本。

作者簡介

作者 | 弗裡德裡希·馮·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1899-1992),奧地利裔英國著名經濟學家、政治哲學家,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被譽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家及社會思想家之一。曾任教於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美國芝加哥大學以及德國弗萊堡大學。主要代表作包括《通往奴役之路》《致命的自負》《自由憲章》等。

 

編者 | 克裡斯蒂安·艾爾巴赫(Christian Erbacher),錫根大學合作研究中心學者。

  • 譯者介紹

劉楠楠,畢業於北京大學日耳曼文學系和藝術系。德國美因茨大學翻譯學博士。譯著有《友誼的辯證法:阿多諾、本雅明通信集1928—1940》。

名人/編輯推薦

哈耶克筆下的天才哲人維特根斯坦是什麼樣?

哈耶克為什麼會為維特根斯坦作傳?

這部未完成的傳記,其歷史價值何在?

哈耶克在20世紀50年代末所寫作的維特根斯坦傳記,集中反映了早期維特根斯坦的生活和哲學探索。在維特根斯坦1929年返回劍橋並憑借《邏輯哲學論》獲得哲學博士學位之前,這位天才已經歷了傳奇般的人生:與羅素和摩爾的師生交往、與品生特的友誼、隱居挪威、戰時經歷、戰後放棄家族財產去偏遠山村任小學教師等,也許正是這樣一種獨特的人生旅程深深吸引了哈耶克。

維特根斯坦比哈耶克長一輩,去世時在名氣上也遠超哈耶克,但維特根斯坦離世後,圍繞著他產生了許多傳聞,影響著這位哲學家的聲譽和真實形象。哈耶克和馮·賴特等學者都感到有必要撰寫嚴肅的傳記來響應謠言和誤解。哈耶克以文獻為依據,不過度闡發,形成了這樣一部獨特的簡傳,以探究維特根斯坦何以成為維特根斯坦。

這部未能最終完稿的簡傳,其寫作、流傳和出版過程也頗具波折和故事性。編者克裡斯蒂安·艾爾巴赫和學者艾倫·賈尼克在本書中通過詳盡的文本和歷史背景研究,將許多秘密一一揭示。

對哈耶克或維特根斯坦感興趣的人或其研究者,以及對20世紀思想和文化感興趣的人,都可以從這本書中找到有用、有趣的內容。本書不但是一份珍貴且有價值的史料,也是能夠吸引普通讀者閱讀的傳記性讀物。

目次

編者前言與致謝

導言 / 克裡斯蒂安·艾爾巴赫

編者說明

譯者說明

未完成的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簡傳 / 弗裡德裡希·奧古斯特·馮·哈耶克

家族關係與家族相似性:哈耶克與維特根斯坦(跋) / 艾倫·賈尼克

書摘/試閱

導言(節選)

乍一看,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1889—1951)與弗裡德裡希·奧古斯特·馮·哈耶克(1899—1992)的人生軌跡有驚人的相似之處:這兩位來自維也納的思想家都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奧地利軍隊服役過;他們兩人均在20世紀30年代移民英國,並在1938年希特勒吞並奧地利時加入英國籍;而且二人後來都成為改變他們各自研究領域的重要思想人物。然而,若仔細觀察,便會發現他們在成長經歷、戰爭經歷和戰後學術生涯方面的巨大差異。

哈耶克與維特根斯坦是遠親:哈耶克的曾祖父輩與維特根斯坦的祖母輩有兄弟姐妹關係,這讓二人成了遠房表親。然而在那個年代,一家十個孩子不算罕見,所以他們之間的這種親戚關係也不足為奇。哈耶克與維特根斯坦在度假或者探親時偶爾會遇到對方,但二人卻從未有過真正的友誼。此外,盡管哈耶克的家庭相當富裕,但其生活條件是無法與維特根斯坦家比的,後者是奧地利帝國最富有的家族之一,約翰內斯·勃拉姆斯和約瑟夫·拉博是維特根斯坦家的常客。盡管如此,哈耶克與維特根斯坦之間的泛泛之交足以讓他們在1918年夏末去往義大利前線的火車上認出彼此,對此,哈耶克回憶道:

 

我的第一個記憶可以追溯到服役期間休探親假的一天。在奧地利的巴德伊舍火車站,兩名身穿制服的年輕炮兵少尉對視了一下,說:“你看起來很面熟。”接著我們互問對方:“你是維特根斯坦家的嗎?”“你是哈耶克家的嗎?”我現在知道,彼時他重返前線,包裡肯定背著《邏輯哲學論》的手稿。但我當時對此一無所知。不過他這個人的許多心理特徵倒是在這列從巴德伊舍去往因斯布魯克的夜車上顯露無遺:他對車廂裡重返前線的年輕軍官報以鄙視的態度,他們趁著酒興大吵大鬧;還有他對世界的某種鄙視。

 

二人在火車上交談了起來,但他們並沒有進行學術思想交流。在《邏輯哲學論》1921年發表以前,哈耶克對維特根斯坦的哲學寫作一無所知。這一實際情況同時也暗示了二人之間的另外一個主要差異:當他們在火車車廂裡偶遇時,維特根斯坦已經師從伯特蘭·羅素學習邏輯多年,並寫下了後來發展成《邏輯哲學論》的哲學筆記;他已經服役四年,在東線經歷過戰鬥,失去了像大衛·品生特這樣的摯友。與之相比,哈耶克當時剛中學畢業,戰爭結束前夕才被征召入伍。的確,盡管兩人年齡僅差十歲,但維特根斯坦與哈耶克從本質上屬於兩個不同的時代:戰爭的一代與戰後的一代。

哈耶克的學術生涯在戰後蒸蒸日上。1921年——也就是《邏輯哲學論》首次問世那一年——哈耶克完成了大學學業,其導師是弗裡德裡希·馮·維塞爾,奧地利經濟學派的創始人之一。維塞爾把哈耶克引薦給了路德維希·馮·米塞斯,於是後者便成了哈耶克的精神導師。通過米塞斯在維也納的研討班,哈耶克成了自由主義學派的一員,他們在思想上與後來被稱為維也納學派的哲學運動相通。實際上,據說路德維希·馮·米塞斯的兄弟理乍得在一戰後的那幾年裡,決定性地推動了後來衍變為維也納學派的那些聚會。通過這些學術關係,哈耶克進入了一個新的學術環境,在那裡,《邏輯哲學論》已經得到了廣泛熱烈的討論。因此,盡管哈耶克在20年代沒有見過維特根斯坦,但他顯然已經意識到後者是大家崇拜的重要知識分子:《邏輯哲學論》的作者儼然已成為他的導師們和當時維也納學派中堅力量的偶像,這些人普遍認為此書奇跡般地為他們自己的科學世界觀奠定了基礎。然而,維特根斯坦自己卻對哲學討論不再感興趣,事實上,他對任何學術生涯都不再感興趣。他已在戰爭結束時完成了自己的著作,三年後這本書問世,在哲學界聲名鵲起,但維特根斯坦卻認為他已經為哲學貢獻了自己所能做的一切。同許多其他退伍軍人一樣,1919年他在維也納就讀於一所師範學院。從1920年開始,他在下奧地利的偏遠山村當小學教師——先是在特拉騰巴赫,然後在普希貝格,最後在奧特塔爾。因此,在這十年裡,維特根斯坦與哈耶克的軌跡沒有交集,盡管兩人大部分時間都在奧地利度過。他們的人生分道揚鑣:維特根斯坦放棄了舊秩序下維也納上層階級的生活,而哈耶克則成為即將到來的一個嶄新世界的學術精英。

為米塞斯工作了兩年後,哈耶克離開奧地利前往紐約攻讀博士學位。在那裡,他學到了經濟學實證研究的統計新方法,這讓他在重返奧地利後成為米塞斯最寶貴的合作伙伴。1927年初,米塞斯任命他為奧地利商業周期研究所首任所長。當時的哈耶克年僅27歲。他那時開始專攻貨幣史與經濟理論,並於兩年後發表了一篇題為《儲蓄有不合理之處嗎?》的論文。這篇文章引起了英國經濟學家萊昂內爾·羅賓斯的注意,他那時剛被聘為倫敦經濟學院的教授。羅賓斯邀請哈耶克到倫敦講學,結果他的講座大獲成功,並為他帶來了在該學院工作的機會。哈耶克接受了這個工作機會,他的講學內容為其後來的名作《價格與生產》奠定了基礎。在這之後,即在英格蘭,哈耶克與維特根斯坦才再次相遇。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71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