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中國美術五千年(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美術五千年(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168 元
定價
:NT$ 1008 元
優惠價
87877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為中國美術史普及讀本,以時間為緯線,跨越中國5000年藝術長河,講述中國美術發展歷程,從大的歷史環境講起,解讀中國美術發展的來龍去脈,從史前洞窟壁畫到中國近現代藝術,橫跨24個歷史朝代,收錄100多位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藝術家的300幅傳統名畫。作者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有名藝術理論家楊琪,其長期致力於大眾藝術普及工作,在各大媒體開展藝術課堂,專業性和普及性並存。現將其藝術生涯中所見、所知、所學付諸筆端,打造一本人人都能讀得懂的,兼具知識性和趣味性的藝術讀物。在展現中國傳統名畫的同時,激發讀者對傳統藝術的興趣,喚醒中國人的傳統藝術記憶,讀懂中國畫,讀懂中國人自己的審美觀。

作者簡介

楊琪,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資深教授。

獲得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學貢獻獎,嚴謹不乏幽默的授課風格廣受好評。在教學之余長期從事大眾藝術普及工作,曾擔任中央電視臺《世界文化廣場》藝術顧問,北京電視臺《名師講壇》《中華文明大講堂》欄目主講。出版著作有《藝術學概論》《敦煌藝術入門十講》等。


目次

前言:中國美術的靈魂、精髓和目的

發端:從史前藝術說起

夏商周

魏晉

隋唐

五代十國

近代

後記 中國繪畫的來處和歸路


書摘/試閱


前言:中國美術的靈魂、精髓和終極目的



中國美術史就是中國美術作品的歷史。正確理解中國美術史的前提之一,就是對中國美術作品有正確的感知。

中國幾千年的美術創造,傳承有序,琳瑯滿目,美不勝收。那人面含魚的彩陶,那古色斑斕的青銅器,那稚拙飽滿的畫像磚、畫像石,那氣韻生動的吳道子人物畫,那栩栩如生的趙佶工筆花鳥畫,那寓意深厚的八大山人寫意花鳥畫,那輝煌燦爛的王希孟青綠山水畫,那古淡荒寒的倪瓚水墨山水畫……一直到近現代徐悲鴻的中西合璧和齊白石對傳統繪畫的新創造。這些作品,博大精深,幾乎成為中外藝術理論家的共識。

英國藝術理論家蘇立文向西方讀者介紹中國繪畫時指出: “我已經設法指出中國山水畫的豐富性、持續性以及它的廣度和深度,但這裡存在一個困難。當人們寫到歐洲風景畫時,可以不涉及政治、哲學或畫家的社會地位,讀者已有足夠的歷史知識來進行欣賞……然而在中國,這就不行了。

中國山水畫家一般都屬於極少數有文化的上層人物,受著政治風云和王朝興替的深刻影響,非常講究自己的社會地位。他們對於歷史和哲學十分精通,就連他們選擇的風格,也常常帶著政治的、哲學的和社會的寓意。”

中國美術作品的特徵,內容豐富,一言難盡。擇其要者,有如下幾點:


從寫實到寫心


中國美術的發展,就其對情感的表現而言,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追求形似。

早期的所謂“畫”,就是對事物外形的描繪。 “畫者,畫也”“畫,類也”“畫,形也”,凡此種種,說明“畫”側重形貌。“畫者,華也”,說明“畫”側重色彩。“存形莫善於畫”“以形寫形,以色貌色”,就是中國早期繪畫理論的綱領。

《韓非子》中有一個故事。有一個人為齊王繪畫,齊王問,畫什麼最難?那人說,畫犬馬最難。又問,畫什麼最容易?那人說,畫鬼魅最容易。齊王又問,為什麼是這樣呢?那人說,犬馬從早到晚都在我們面前走來走去,不能隨便畫,所以難;沒有人見過鬼魅,可以隨便畫,所以容易。在這個故事裡,所謂“畫”就是對事物形貌色彩的如實描繪。

那麼,後來人們為什麼放棄了對“形似”的單純追求呢?因為人們感到,藝術的魅力不在於 “形似”。漢代劉安在《淮南子》中說:“畫西施之面,美而不可說;規孟賁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這就是說,把西施畫得很美,可 是不能夠打動人;把孟賁(戰國時的武士,傳說他水行不避蛟龍,陸行不避虎兕,發怒吐氣, 響聲震天)的眼睛畫得很大,可是不能夠使人 覺得威武。為什麼呢?因為失去了“君形”。君 形,即人物的精神。可見,對人物外貌的單純 追求,反而使藝術失去了迷人的魅力。

第二階段:以形寫神。

東晉大畫家顧愷之提出“以形寫神”,在中國藝術和藝術理論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形與神的關係是:神是形的靈魂,而形是神的基礎。

神”有兩種:一種是藝術家的“神”,我們就叫作主觀的“神”;第二種是藝術表現物件的 “神”,叫作客觀的“神”——比如畫關公就是表現關公的忠義,畫張飛就是表現張飛的勇猛。

顧愷之所說的“神”是客觀的“神”。試舉一例:郭子儀的女婿趙縱,請畫家韓幹和周昉分別給自己畫了一張肖像,大家都說畫得很像。郭子儀就把這兩張畫像掛起來,不知道哪張更好。有一天,趙夫人回來了,郭子儀問:“你知道這兩張畫像畫的是誰嗎?”趙夫人回答:“畫的是趙郎。”郭子儀又問:“哪張像畫得更像呢?”趙夫人說:“兩張都很像。但是,後畫的那張像更好。因為它不僅畫得很像,而且能夠表達趙郎的精神性格。”

顧愷之的“以形寫神”理論,實際上是“形神兼備”的理論,或者說,是一種深刻的、全面的寫實理?論。

第三階段:心畫。

唐宋的繪畫,不管是範寬的山水畫、趙佶的工筆花鳥畫,還是張擇端的風俗人物畫,都成為寫實繪畫發展頂峰的標志。人世間一切事物的發展,達到了頂點,便向反面轉化。北宋中後期,郭若虛提出“畫乃心印”,蘇軾提出“不求形似”,成為從寫實走向寫意、從模仿走向心畫的開始。

在中國美術發展史上,蘇軾第一次提出,繪畫中的“神”是藝術家的主觀精神。蘇軾的表兄文同是大畫家,以畫竹著名於世。蘇軾說,文同的《墨竹圖》,不僅僅是對客觀的竹的反映,而且是畫家人格的表現。蘇軾本人的《枯木怪石圖》,也是自己精神世界的表現。在《枯木怪石圖》中,那怪石筆意盤曲,好像凝聚著一團耿耿不平之氣;那古木扭曲盤結,掙扎向上,好像衝天的浩然之氣。這幅作品最可貴之處就在於不求形似,直抒胸臆,意趣高邁,畫如其人,堪稱文人畫之典範,也是寫意花鳥畫開山之作。

蘇軾是第一個對形似提出尖銳批評的人,但他反對的形似是畫工那樣離開神似的形似,而不是一切形似,他對離開形似的作品也提出尖銳的批評。而他提出“論畫以形似,見於兒童鄰” 這個批判形似的理論,一直到了元代,才在繪畫作品中得到普遍的貫徹。元代,心畫成為繪畫的主流。

如此,中國的繪畫,以元代為分水嶺。在元代之前,追求形似,師法造化;在元代之後,追求神似,表現心靈。

元朝由蒙古人統治,在漢族畫家看來,無國可愛,無君可忠,生活是痛苦的,精神是悲觀的,前途是絕望的。但是,在元代的繪畫作品中,沒有殺戮,沒有死亡,沒有流血,只有清風明月、平山秀水、梅蘭竹菊。著名畫家王冕筆下的《墨梅圖》《南枝春早圖》,竟然是繁花似錦,千朵萬朵,競相怒放,生機盎然。在不明就裡的人看來,這哪裡是“天翻地覆”的元朝,分明是漢唐盛世;哪裡是國亡家破的畫家身世,分明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應當怎樣理解元代的繪畫呢?元代湯垕在《畫鑒》中說:“畫梅謂之寫梅,畫竹謂之寫竹,畫蘭謂之寫蘭,何哉?蓋花卉之至清,畫者當以意寫之,不在形似耳。”什麼叫作“寫梅”?“寫梅”與“畫梅”?有什麼區別?寫者,瀉也,瀉自我之情也。王冕筆下的梅花,不是對國家命運的憤慨、對人民災難的嘆息、對前途迷茫的無奈,而是對純潔心靈的宣泄。只有繁花似錦、生機盎然的梅花,才能夠表現畫家那蔑視權貴、不慕名利、耿介拔俗、瀟灑出塵的純凈心靈。軍隊可以被征服,土地可以被占領,但是,有一個領域既不能占領,也不能征服,那就是畫家的心。

總之,心是中國繪畫的靈魂。明代董其昌說 “一切惟心造”。畫中的氣象氤氳,原是心中的靈韻磅礴;畫中的古木蕭疏,原是心中的高逸耿介;畫中的一輪寒月,原是畫家照耀萬物的心。

西方繪畫的基本理論就是繪畫是對自然的模仿,他們爭論不休的問題是:繪畫究竟是自然的“兒子、孫子還是老子”呢?中國繪畫表現心靈,對於西方畫家爭論不休的問題,做出了自己全新的回答:繪畫既不是自然的“兒子”“孫子”,也不是自然的“老子”,繪畫就是我自己。畫如其人,畫就是我,我就是畫,畫我同一。西方繪畫追求真,中國繪畫同樣追求“真”。西方繪畫的“真”,是真實地反映了外部世界;中國繪畫的“真”,是真實地表現了心靈世界。西方繪畫的“真”,靠形似;中國繪畫的“真”,不求形似而求神似。西畫“真”的表現方式,要靠筆,筆不到就沒有“真”;國畫“真”的表現方式,不僅僅靠筆,主要靠“意”,是“意到筆不到”的“真”。被譽為西方藝術史泰斗的貢布裡希發表了中肯而深刻的意見:“任何藝術傳統都超不過遠東的藝術。中國的藝術理論討論到了筆墨不到的表現力。”


氣韻生動


氣韻生動是中國繪畫的精髓所在。可以說,不懂得“氣韻生動”,就不懂得中國繪畫。

何謂氣韻生動?最簡單地說,就是“活”,就是生命。國畫最大的特點,最迷人的魅力,就是表現活的生命。

這個特點源於中國哲學。《易經》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裡的“天”,不是指大氣層,而是指世界。世界的運動,剛強勁健,因此,君子要像“天”一樣,自強不息。《易經》又說:“天地之大德曰生。”?

世界究竟是什麼?西方人說,世界是物質,或者說,世界是精神。中國古人說,世界是一個活生生的、不斷流轉、生生不息的生命。所以, 繪畫就是要表現活的生命。明代董其昌說:“畫之道,所謂宇宙在乎手者,眼前無非生機。”中國藝術的生命就叫作“生意”,古人說的“氣韻”“生機”“生趣”“生氣”,都是生命的意思。

也許您會問,人物畫、花鳥畫是有生命的,山水畫也是有生命的嗎?

是的。中國人是以生命的精神看待大千世界的, 中國的山水畫,不論是深山飛瀑、蒼松古木還是幽澗深潭,都不是冷冰冰的、沒有生命的死物,而是活潑潑的生命。郭熙、郭思說:“山以水為血脈,以草木為毛發,以煙云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華,得煙云而秀媚。水以山為面,以亭榭為眉目,以漁釣為精神。故 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漁釣而曠落。”

你看,山水像一個人一樣,有血脈,有毛發, 有神采,有秀媚,有精神。一句話,那就是活的生命。


中國繪畫的終極目的


中國繪畫的顯著特徵就是與哲學的密切聯繫。中國的哲學寓於藝術之中,中國的藝術又是哲學的延伸。傅抱石先生說:“中國繪畫是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也是中國哲學思想最親近的某 種形式。”中國繪畫是中國古代哲學培育的絢麗 花朵。

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最大的不同就在於:西方 哲學的研究物件是外部世界的本質,其目的就 是教人如何正確地認識和改造外部世界,而中 國哲學研究的物件是人的內部精神世界,其目的就是教人如何做一個好人。儒釋道的道理, 千頭萬緒,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 做一個靈魂純凈的好人。

西方哲學影響了西方繪畫,西方繪畫重再現、重模仿、重典型,繪畫追求的目標是真和美, 西方繪畫的終極目的是使人獲得審美愉悅。

中國哲學影響了中國繪畫,中國繪畫重表現、重抒情、重意境,中國繪畫的終極目的就是教 人做一個靈魂純凈的好人。

人物畫的終極目的就是戒惡勸善,畫一個好人,供人敬仰;畫一個壞人,使人切齒。山水畫的終極目的就是教人淡紛爭之心,啟仁愛之性。花鳥畫(例如梅蘭竹菊)的終極目的,是教人具有崇高道德和純凈心靈。

幾千年來,中國繪畫創造了無數名垂青史的佳作,在這些佳作背後,往往有藝術家純凈善良的靈魂。

魯迅說:“美術家固然需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需有進步的思想與高尚的人格。他的製作,表面上是一張畫或一個雕像,其實是他的思想與人格的表現。”正是畫家純凈的靈魂,感染著、陶冶著、影響著、凈化著我們觀者的靈魂。

做一個靈魂純凈的好人,這就是中國繪畫的終極目的,也是這本書的終極目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87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