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加拿大華僑移民史1858-2001:文教卷(全二冊)(簡體書)
滿額折

加拿大華僑移民史1858-2001:文教卷(全二冊)(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28 元
定價
:NT$ 768 元
優惠價
8766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該套學術著作以扎實的史料和全球化視野敘述了加拿大華人的百年歷史,文教卷涉及華文文學、華文教育、華文報刊、華文戲劇、華人建築和墓葬、華人宗教、加華史學、華人文化藝術、中醫中藥發展歷史等內容。

作者簡介

丁果:加拿大著名評論家、華人專欄作家、資深媒體人。在卑詩大學維真學院任教。

黎全恩:加拿大杰出的華人學者和唐人街問題專家,被譽為“加拿大唐人街研究之父”,在維多利亞大學地理系任教,專門研究加拿大及美國的華埠發展。

賈葆蘅:加拿大華人移民史研究學者、華文作家。


後記

本套書的領銜學者黎全恩教授,是加拿大著名的華人歷史研究專家。他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學術素養,以及地理學與歷史學的交叉優勢。在過去近50年的時間裡,黎教授專門研究加拿大及美國的華埠發展,幾乎走遍全加拿大華埠,實地考察和拜會各華埠僑領,贏得了華人社區的信任,由此取得了大量第一手翔實而又極其珍貴的資料。他親手繪製的唐人街地圖,更是唐人街沿革的鐵證,迄今無人能出其右。黎全恩教授以實證研究為主,遍查中西英文歷史檔案、典籍和早期華人歷史文獻,實地調查與文獻資料考證相結合,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對華僑華人史的研究提供了基礎框架,他的唐人街研究成為本書上卷最重要的史實基礎。因為早期的加拿大華人史,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唐人街的發展史。黎教授除了長期從事唐人街、華僑移民史研究之外,還關注與華僑華人有關的其他方面,如華人參政、華文教育、華人墓地美化等,本次撰寫我們也把黎教授精心收集的相關資料納入相應章節。黎教授擁有的中英語言和中西文化背景優勢,對本書全面把握加拿大華人移民史之精髓,可謂是重要的基石。

另一位領銜作者、全球華文媒體著名的時事評論家和專欄作家丁果,是報紙、電臺、電視臺三棲資深新聞人。他是史學科班出身,很早就涉及全球化與海外華人相關課題,其博古通今的知識架構,以及對北美華人歷史現狀及其所處的國內外環境的精湛把握,為本書突破以往同類移民史敘述的窠臼,並試圖在理論上推陳出新,奠定了扎實的基礎。他在戰前華人社會的華文教育、宗教、戲劇,以及戰後加拿大移民政策的變遷、華人參政和“假紙案”等重大歷史案件的書寫過程中,采取了個案調查與整體分析相結合、現狀梳理與歷史邏輯相印證的考據手法,去偽存真,開創了華人移民史研究的新領域。而在《加拿大華僑移民史1858—2001》下卷的寫作中,丁果在自己身體多病的情況下,對全書進行最後定稿,可謂對本書一字一句加以斟酌思考,使辛苦得到的文獻與深度的理論探索和嚴謹的學術分析有機結合,主觀上力爭使本著作達到史論俱佳的最高學術境界。他在加華文學、加華史學、華人參政、華人傳媒、華文教育等領域,都有推陳出新的觀點,予後來的研究者以重大啟發。總之,正是因為丁果敏銳地把握了各個時期華人移民史的脈搏,才把我們的華人移民史研究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在本書的最後整合階段,尤其是理論與文字敘述的整合上,丁果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

近十年來才踏入史學領域的賈葆蘅,思維活躍、勤奮踏實。在本書的啟動和與出版社、作者之間的溝通中,她發揮了重要的橋梁作用。在自本書寫作開始至最終脫稿的十年裡,賈葆蘅曾前往加拿大各大華埠進行實地考查,接觸當地華人社團和僑領,並建立起長期聯繫,陸續收集和篩選華文文學、華文教育、華文參政、華人社團等多方面的資料作為本書的依據和補充,她還采訪、搜集了一些有價值的口述材料。與此同時,她將歷時跨越數十年的《大漢公報》《醒華日報》《洪鐘時報》和《世界日報》等11份報紙加以收集和分類整理,為客觀呈現歷史提供翔實的依據。賈葆蘅還廣泛查找了早期原始文獻和加拿大政府相關部門的英文檔案原件,充分運用各學術機構和社團的網絡資源,使得書中的史料準確到位並具有公信力。另外,為了讓華人移民歷史資料呈現出時代的全貌,她努力向黎全恩教授和丁果學習,並在撰寫移民史近十年的時間裡得到了兩位不辭辛苦的教誨。賈葆蘅還多次向權威專家和學者請教,為確認事件的原委,以避免某些史學著作中的誤區出現在本書中。


目次

文教卷上共有12章:

第一章、華文教育。

第二章、華文報刊和華文文學。

第三章、戲劇和建築。

第四章、宗教、醫療衛生、華人墓葬及其他。

第五章、華文教育。

第六章、華文報刊和華文文學。

第七章、戲劇、音樂、選美。

第八章、宗教活動、醫療衛生、華人墓葬。

第九章、華人參政的先聲。

第十章、華文教育。

第十一章、華文報刊和華文文學。

第十二章、戲劇、音樂、舞蹈、電影、選美。

文教卷下共有11章:

第一章、華文報刊。

第二章、 華人電臺和電視。

第三章、加華文學。

第四章、加華史學。

第五章、中文教育及文化研究機構。

第六章、文化藝術與牌樓和紀念碑。

第七章、中醫中藥和針灸的發展。

第八章、多元文化政策和華人參政。

第九章、宗教與墓葬。

第十章、華僑華人在科技和經貿領域的狀況。


書摘/試閱

耶魯鎮華工紀念碑

耶魯鎮是加拿大太平洋鐵路西段經過的重鎮。當年修建鐵路時,從穆迪港至耶魯等最艱險的路段,全部由華工來承擔。位於耶魯的鐵路華工紀念碑是由卑詩省政府撥款建成,為銅質紀念碑,於1982年9月25日下午一時,舉行了揭幕儀式,前加拿大國會議員李僑棟[1]主持了紀念碑揭幕。該紀念碑由加拿大歷史遺跡及紀念碑委員會設計,安置在耶魯博物館外。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紀念碑是在華工參與修建加拿大太平洋鐵路100年後,加拿大第一座鐵路華工紀念碑,也是加拿大第一座用中、英、法三種文字刻寫的紀念碑,因而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鑲在溫哥華唐人街中華文化中心內墻壁上的華人鐵路工人紀念碑浮雕,為銅質浮雕牌匾,設計者為司徒杰。是由中華會館和中華文化中心聯合僑社籌款建立。1987年7月,司徒杰與溫哥華各界人士商議浮雕之事,並在中華文化中心介紹開會介紹華人鐵路工人紀念碑浮雕的意義,得到各界贊同和捐款資助。1988年7月1日在溫哥華華埠揭幕。加拿大三級政府都有代表參加。牌匾其文字用中、英、法三種文字刻寫。中文碑文如下:

華人鐵路工人及早期來加華人之先驅者,為建設加拿大,流盡血汗,歷盡艱辛,貢獻力量殊多。僅立此浮雕銅匾永志紀念。

位於多倫多市天虹體育館旁的鐵路華工紀念像,也被稱為天虹紀念像。它是1988年10月,經加拿大鐵路華工基金會等多方努力,由加拿大聯邦政府文化部、安大略省政府和多倫多市政府撥款,並經加拿大華僑華人集資建成的。設計者為加拿大藝術家艾登•加尼特。紀念像在多倫多市中區唐人街斯巴丹那(Spadina)東的Blue Jays Way夾Navy Warf CT廣場處。1989年9月24日舉行揭幕典禮。

這座紀念像的橋上有一名工人用滑輪吊起一根承受鐵軌的枕木,橋下另外一名工人用手托住枕木。橋墩上用中、英文刻寫有紀念文字,中文碑文如下:

加拿大鐵路華工紀念像

本像為紀念鐵路華工協助建築加拿大太平洋鐵路,使其橫貫亞伯達及英屬哥倫比亞兩省間的落基山脈,以完成加拿大地理上和政治上的統一。

1880年至1885年期間,來自廣東省參加建築穿越落基山險惡地區每段鐵路的勞工,達17000名。他們離鄉背井,甘冒惡劣環境,超時辛勤工作,使這條鐵路在當時的人力及財力困難情況下,得以建成。因工喪生者達4000名。鐵路竣工後,他們的勞力再無需要,數以千計貧困無依,無力返回中國國土,沿著新建成之鐵路線流落,在加拿大歷史中,全部湮沒無聞。

對這些為加拿大開發有功的鐵路華工,誠建此像,永志紀念。一九八九年九月

在早期華人歷史中,“落葉歸根“是一種常態。不少華工“客死”異鄉,就會通過“拾骨”的方式,一般7年後讓遺骨漂洋過海,路徑香港回歸廣東故裡,這種情況在太平洋沿岸的卑詩省很常見。但是,到了東部,山高水遠,不少人去世後,其遺骨根本無法歸去故裡,只能就地安葬,無親人掃墓,死後都是孤寂落寞。為了紀念這些先僑,甚至不少還是無名的先僑,東部華人社區在一些先僑安葬的墓園,建立起紀念碑,以示不忘“前人栽樹“之恩。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66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