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滿額折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定  價:NT$ 480 元
優惠價:95456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50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分析的時代橫跨解嚴後1990至2010三個時代,亦是臺灣媒體從解嚴開放到市場競爭,再到數位匯流後環境劇變、尋求轉型的發展歷程。在此歷程中,媒體由盛轉衰、新媒體不斷挑戰既有的新聞常規與定義。

本書以1994、2004及2014年三個年度大規模的新聞工作者量化調查為比較分析基礎,同時訪談在此時期三個世代的記者共41人,及自新聞界出走的「前記者」20人。除提供量化資料的深度詮釋之外,亦企圖從質性資料分析中,更立體地呈現解嚴後的新聞工作者所面對社會變遷的種種課題。包括:身處於變遷時代中的新聞工作者,其工作狀況、倫理價值、新聞專業受到何種影響?他們如何因應環境變遷?如何反思新聞對社會的意義及對未來新聞業的想像?

本書分成三大部分:三個時代的比較分析、數位匯流的衝擊、及世代差異的新聞想像。經由作者的提問與細緻分析,具體呈現解嚴以來新聞工作者的面貌,故此,它不但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學術著作,也是分析臺灣新聞工作者最全面、完整的一本書。

作者簡介

劉蕙苓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博士。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教授;於政大新聞系兼任教授電視新聞二十餘年。

研究領域:新聞工作者研究、數位匯流與新聞產製、文化創意產業、文化公共領域溝通、社區營造與地方創生。

從事電視新聞工作二十一年,曾任中視記者、主播、製作人、新聞企畫室主任及公廣集團華視研究員。擅長深度報導、紀錄片及大型新聞節目製作。新聞工作生涯中獲獎無數:曾獲金鐘獎最佳採訪獎,四度獲曾虛白新聞報導獎、中國文藝協會電視類文藝獎章、新聞評議會「傑出新聞人員出國研究獎」。

著有《家在蘆竹湳》(共同作者)、《新聞多少錢?探索置入性行銷對電視新聞的影響》、《重建家園:回首崎嶇路》、《重見家園:社區再造的故事與省思》。
長期關心社區營造、地方創生與地方文化,紀錄片作品有:《家在蘆竹湳》、《蛻變~三峽老街傳奇》、《集集復集集~集集車站重建全紀錄》等。

目次

推薦序
自序 不畏風雨向前挺進的新聞人
第一章 新聞工作者的研究脈絡與意義
第二章 本書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解嚴後三十年的臺灣社會變遷
第一篇:1994、2004與2014比較研究
第四章 三個時代的新聞工作者輪廓
第五章 新聞工作環境變遷:滿意度與新聞自主
第六章 媒體角色的變與不變
第七章 新聞人對爭議性編採手法的態度
第八章 新聞人不可承受之重:置入與業配
第九章 新科技、新工具的使用及影響
第二篇:數位匯流時代的新聞工作者
第十章 記者的3L人生:數位時代的工作狀況與趕工儀式
第十一章 我累了!記者的工作倦怠及其影響
第十二章 自新聞業出走的抉擇:數位時代的記者離職歷程研究
第三篇:尾聲:世代交織與未來想像
第十三章 世代異同的新聞工作形貌
第十四章 結語:想像未來
參考書目
附件一:深度訪談者資料
附件二:1994年新聞從業人員研究問卷
附件三:2004年新聞從業人員研究問卷
附件四:2014年新聞從業人員研究問卷

書摘/試閱

新聞工作者(journalists)是新聞組織生產新聞內容的守門人,他們所思所想、經驗喜好、背景與價值觀,在在都影響了其如何守門,如何產出大眾所見的新聞內容(Shoemaker & Reese, 1996)。Schudson(1978)指出,新聞工作者乃在1880 年以後才成為正式的職業,美國的重要媒體都已聘用正式的人員負責採訪、編輯,成為新聞組織建制內重要的內容生產者與守門者。在此之前,「新聞工作者」(journalist)這個名詞顧名思議就是為期刊(journals)工作的人,以歐洲為例,Nerone(2015)指出,早在1780 年代末期法國大革命時,就有此職業專門為政治機構(political agencies)服務,因而廣為人知。誠如Schudson(1978)所言,在1880 年之前美國已有報紙與新聞記者,但大都為私人利益與商業利益服務,公正客觀與公共性不是這個行業的共識。直到19 世紀「專業的新聞」(professional journalism)被社會廣泛倡議,新聞工作者的角色定位才明確地以追求公共利益為目標。
1970年代起新聞學的研究開始關注大眾傳播的社會學取徑研究,其中,關於媒介內容與媒介內容效果的研究相當多,可想而知,當時的美國社會歷經了越戰、女權運動,傳播學的研究十分關注媒體如何報導這些社會重大的事件,建構了何種真實(Gans, 1979; Tuchman, 1978);但對於「誰」中介了內容生產的研究較少,因此,開展了伊利諾大學研究中心的幾位學者Johnstone、Slawski與Bowman(1976)的新聞工作者研究。這也成為新聞工作者系統性研究的起始。

第一節 新聞工作者研究的脈絡
一、美國的里程碑式研究
守門人的研究其實在1950 年代即已有White(1953)以The“Gate Keeper”: A Case Study in the Selection of News 為題的個案研究中,將一群為新聞內容把關的人稱為「守門先生」(Mr. Gate),這個研究關心的是報紙的編輯如何選擇?其選擇與放棄的標準為何?可以注意的是,作者使用了男性的稱謂,似乎也暗指了當時的守門者是男性的天下。不過,這終究是個案研究,不足以一窺全美新聞工作者的全貌。雖然1960 年代起,亦不乏記者的研究,例如Cohen(1963)針對美國華府外交記者的研究;但Johnstone、Slawski 與Bowman(1976)的研究卻是較全面、且開啟了後續歷史性研究的先河。他們在1971 年的秋天向全美新聞工作者進行了問卷調查,共獲得了1,313 份成功樣本(回收率84.7%),並將其研究結果書寫成The News People: A Sociological Portrait of American Journalists and Their Work一書,在這本書中作者特別指出,1971 年正值美國總統尼克森政府與媒體處於緊繃局面,媒體角色為何備受矚目,他們希望藉此系統性研究,來瞭解這群為美國社會建構事實、報導真相的記者的基本輪廓及其對自我的角色定位。
Johnstone 等人(1976)調查的對象涵蓋了全美的報紙、雜誌、通訊社、廣播與電視等新聞組織中全職且負責編務與採訪的工作者,而將較屬於技術支援的工程人員、音效人員等排捈在外。有趣的是,作者在書中提到,如何形容這群人?新聞人(journalist)在過去的歷史脈絡中,較常用來形容印刷媒體(print media),在1970年代廣電媒體的工作者較不常以此名詞來稱呼自己,作者在進行訪談時發現,有三分之二的受訪者都同意,新聞人(journalist)是最好的稱呼,也代表了某種專業程度的象徵。
這本書中共分十個章節,每個章節的討論亦依循問卷調查的主題而來,此十個主題分別是:新聞人的歷史發展、基本政經背景、教育訓練、職涯(careers of journalism)、勞動、專業、專業責任的界定(definitions of journalistic responsibility)、工作滿足與回饋、另類媒體中的新聞人(journalists in the alternative media)及結論。這也是第一次如此全面地讓外界瞭解,美國新聞工作者到底是一群什麼樣的人?他們在做什麼?他們如何看待新聞工作?
根據這份調查,1970 年代的美國新聞工作者有超過七成(75.1%)任職於印刷媒體,其中55.8% 任職於每日發行的報紙;電視和廣播各占一成,通訊社只有4.7% 。在這個研究中,也發展了媒體角色的理論概念和量表,成為後續研究的重要基礎。Willnat、Weaver 與Wilhoit(2017)認為,當年三位作者對於記者到底是參與者?或中立者的研究討論,在歷經越戰、五角大厦文件(The Pentagon Papers)事件案後,美國新聞界與尼克森政府的關係緊張,美國社會對於新聞工作者的期待甚高,新聞工作者的角色認知極具重要意義。本書將於後面的章節再詳細討論。
1982-1983 年印地安那大學的Weaver 與Wilhoit(1986; 1991)在既有的基礎上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電話調查,取得了1,001個樣本,並將研究結果集結成The American Journalists: A Portrait of U.S. News People and Their Work一書,此書在第二版時又將1971年的調查資料與十年後的資料進行比較。在十年後的調查中,Weaver 等人將Johnston 等人的研究主題重新歸類、調整形成下列主題:新聞工作者的基本社經背景、教育與訓練、工作狀況(job conditions)與工作滿足、專業性(媒介角色、價值與倫理)、新科技與新聞工作等。鑑於新聞媒體角色的重要性,此次的研究也重新將1971年Johnston等人所發展的兩種角色加以重新梳理成三類:調查詮釋(interpretive/ investigative role)、資訊傳布(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role)及對立(adversary role)。在本書第二版中還增列了女性新聞工作者及媒體類型的比較研究,此乃美國社會經歷了女權運動後,女性進入新聞界的比例增加,其勞動形式亦深受重視。這些調整也成為後來全球跨國研究的主要問卷題項與研究基礎。此後,每隔十年,Weaver與不同的學者合作,進行一次全美的新聞工作者調查,1971年迄今已進行了五次(含1970 年代),分別是1971、1982-1983、1992、2002及2013年。每一次的調查都集結成相關書籍出版,最新的一本為2017年出版的The American Journalist in the Digital Age,為美國的新聞工作者與社會變遷留下最珍貴的資料。

二、全球的新聞工作者比較性研究
(一)美國主導的跨國研究
由於前述兩個里程碑式的研究,引起了其他國家學者的重視及研究興趣,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進,國際交流與比較性研究愈發容易進行,Weaver 等人在1990 年代結合了全球各地的新聞學者,共同以1980 年代研究的量表為基礎,進行當地的新聞工作者研究,隨後集結成The Global Journalist: News People Around the World一書(Weaver & Wilhoit, 1998),這也是第一本以結合全球21個地區、超過20,000個記者樣本的研究成果。全球性的比較性研究在Weaver等人的主持下,於跨入千禧年之後,又進行了一次。此次共有全球31個地區參與,記者樣本高達29,000 多個,全球五大洲中,除了非
洲之外,各洲均有研究團隊參與,亞洲的中國大陸、香港、臺灣、日本及韓國均參與其中。此時,正是網際網路發展影響全球媒體之際,工作滿意度下降似乎在不少國家都成為趨勢(Weaver & Wilhoit, 2012),此研究成果收錄在The Global Journalist in the 21st Century一書中。
綜觀歷年來的相關研究,各國的研究大致來說包括了以下幾個面向:
(1) 新聞工作者的人口學及其他背景。
(2) 新聞工作者的教育與訓練。
(3) 新聞工作者的工作狀況(含工作滿意度)。
(4) 新聞工作者的專業性:媒介角色、價值與倫理。
此外,各國的研究會針對當地特性或研究者特別關心的議題而有所增減,例如,原來Weaver 與Wilhoit(1986; 1991)在1982年代所發展出來的「對爭議性新聞編採手法的態度」(attitudes toward important reporting practices),並不是所有參與學者都納入研究題項,但有些國家的學者會把女性新聞工作者、少數族裔新聞工作者、新科技使用等議題也納入其中。

(二)由歐洲主導的跨國研究
當美國學者持續以歷時性研究關心新聞工作者之際,大西洋對岸的歐洲學者也發起了全球新聞學研究(Worlds of Journalism Study,簡稱WJS),這是由德國慕尼黑大學媒體與傳播系主任Thomas Hanitzsch 主導,自2007 年起開始與全球各國合作進行記者研究。2007 至2011 年的第一期計畫共有包括美國的21國參加,以調查法訪問了400 個新聞組織中的2,100 位新聞工作者,他們關心的重點與Weaver 等人略有不同,問卷內容包括:角色認知、認識論取向(epistemological orientations)、新聞倫理及新聞對社會的影響力與社會信任等。看起來兩個不同研究團隊都關心媒介角色,但在題項發展與收斂命名上則並不相同,而且這個研究較側重在比較性研究,例如,以西方與非西方的文化差異,新聞工作者在新聞角色、倫理觀所展現的差異。
第二波的研究在2012 至2016 年進行,共有67國參與,共收集了27,500個新聞工作者樣本,主要的調查重點有以下幾項:
(1) 新聞工作者的人口學及社經背景。
(2) 新聞工作者在新聞室的工作狀況。
(3) 編輯自主權。
(4) 對於新聞影響力的認知。
(5) 記者角色認知。
(6) 報導實務(reporting practices)。
(7) 對於環境變遷的認知。
(8) 機構的公信力。
目前正在進行的是第三波,預計在2021至2023年完成,已經有超過110個國家或地區加入此研究,可以預料規模相當大。值得一提的是,WJS所召集的跨國研究並不像Weaver 等人,最後以編輯成書展示研究成果,該組織將所有參與者收集的資料集結成一個大的記者資料庫,參與的學者可以任意和他國學者合作,使用資料庫中的資料進行跨國比較研究,也可以用主題式的方式完成專書。從WJS的會員網站中可以看出,自2007年以來,以此資料所撰寫的研究論文非常多,而且以各國不同的語言撰寫,近期較具代表性的專書則是2019年出版,由Hanitzsch、Hanusch、Ramaprasad 與de Beer(2019)主編,多位學者合力完成的Worlds of Journalism: Journalistic Cultures around the Globe。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5 456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