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沉思錄,讀了一百年還要再讀一百年的書
滿額折

沉思錄,讀了一百年還要再讀一百年的書

定  價:NT$ 270 元
優惠價:90243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7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這部鉅著是古羅馬皇帝奧理略自我反省與心靈探索的精華,是他對人類有史以來所進行的最偉大的心靈交流記錄。他是一個比他的帝國更完美的人,然而,他的勤奮工作並沒有挽救古羅馬,但是他的《沉思錄》卻成為西方歷史上最感人的偉大名著。
透過樸素而又發人深省的睿智話語
讀《沉思錄》可以吸取先賢的智慧,感悟反省。
讓《沉思錄》洗滌沾滿塵埃的心靈,引領人生。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品之一,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英國前首相布雷爾,法國前總統密特朗,二戰時期英國首相邱吉爾等國際領導人都在看的枕邊書。
本書共分12卷,所談論的思想中心為:生活圈的品質、人只能活在當下、別讓肉體控制靈魂、不要盲目行動、思想滋養心靈、生命的果實、從大自然汲取偉大力量、不做愚昧之事、鞭策自己、做一個有價值的人、用最好的方式生活等人生重要主題。
這部不朽鉅著是馬可·奧里略一份對人類有史以來所進行的最偉大的自我心靈交流的記錄。他是一個比他的帝國更完美的人,然而,他的勤奮工作最終並沒有能夠挽救古羅馬,但是他的《沉思錄》卻成為西方歷史上最感人的偉大名著。

作者簡介

馬可·奧里略Marcus Aurelius(西元121~180年),古羅馬帝國皇帝、最重要的斯多葛派哲學家之一。他是西方歷史上唯一的「帝王哲學家」,從小接受過希臘文學和拉丁文學、修辭、哲學、法律、繪畫等方面的良好教育、他生命最後的十年歷經戰亂、災難和帝國的衰落,卻在鞍馬勞頓之中,創作了這部寫給自己的沉思之書。


譯序
西元一二一年四月二十六日,安東尼出生於羅馬。他的父親安尼烏斯.維勒斯(Annius Verus)在當執政官時死於任上,母親是多米西婭.卡爾維拉(Domitia Calvilla),也叫露希拉(Lucilla)。皇帝安東尼.皮烏斯和安尼烏斯.維勒斯的妹妹安妮婭.蓋利娜.福斯蒂娜(Annia Galeria Faustina)結婚,因此成了安東尼的姑父。在哈德良(Hadrian)收養安東尼.皮烏斯並宣布其為帝國繼承人時,安東尼.皮烏斯也收養了兩個兒子,一個是埃琉斯.凱撒(Aelius Caesar)的兒子盧齊烏斯.凱奧尼烏斯.康茂德(L. Ceionius Commodus),另一個就是安東尼。安東尼原來的姓氏為安尼烏斯.維勒斯,後來用埃琉斯.奧勒留.維勒斯(Aelius Aurelius Verus)作為姓氏,在西元一三九年又被冠以凱撒頭銜,埃琉斯(Aelius)屬於哈德良家族,奧勒留(Aurelius)是安東尼.皮烏斯的姓氏,在安東尼成為奧古斯都即羅馬帝國皇帝以後,就不再使用維勒斯(Verus)作為姓氏,代之而來的就是安東尼。因此,他的名字是奧勒留.安東尼,或簡稱為安東尼。
安東尼在少年時代便受到精心照料。他感激上帝讓其擁有善良可親的兄弟姐妹和親朋好友,以及幾乎一切美好的事物。他慶幸自己親眼目睹了他的姑父兼養父安東尼.皮烏斯所樹立的榜樣,並在他的作品中記錄了這位偉大君主的高尚美德。像許多羅馬年輕人一樣,安東尼努力學習研究詩歌和修辭。
希羅德.阿提庫斯(Herodes Atticus)和康涅留斯.弗龍托(M. Cornelius Fronto)是他的修辭學老師。在現存的弗龍托與瑪克斯之間的通信中不難看出,安東尼毫無掩飾對其老師的熱愛,老師也對其學生抱有極大的希望。安東尼曾說他受惠於弗龍托的教育。
當安東尼十一歲時,他穿上了那種樸素、粗糙的哲學家裝束,成為一個勤奮用功的學生,且過著極為勤儉節約的生活,甚至到了有損健康的地步。
最後,他放棄了詩歌和修辭學的學習,投身於斯多葛學派,但他並沒有放棄研習法律,這為其日後坐上高位和執掌權柄打下了有用的基礎。他的老師沃倫修斯.麥西安努斯(Volusianus Maecianus)是一位傑出的法學家。我們一定可以猜想到他還學習過羅馬軍隊紀律,這是一個今後領導他的軍隊抗擊一個好戰種族的人所必需的教育。
安東尼在他的第一本書中記載著他老師的名字和自己所例行的義務,如果我們未能仔細觀察他的表達方式,可能會認為他所說所學似乎有點空洞或自誇的味道,得出如此結論,是大錯特錯的。
安東尼的目的是為了頌揚老師們的功績,為了說明老師所教以及作為學生所應該學的。
另外,這本書和其他十一本一樣,是為己所用的,如果我們相信第一本書結尾的注釋的話,它是寫於安東尼攻擊誇地人(Quadi)的一次戰役期間,在那時,對老師美德的頌揚時刻提醒他注意關於老師所教的課程及其實際作用。
他的哲學老師是察洛尼亞的塞克圖斯(Sextus of Chaeroneia),即普魯塔克(Plutarch)的孫子,他親口述說了自己從這位優秀的人身上所學到的東西。他最喜歡的老師是哲學家優尼烏斯.盧斯提庫斯(Q. Junius Rusticus),此人也是處理公共事務的高手。
在安東尼成為皇帝之後,盧斯提庫斯是他的顧問。那些注定要身居高位的年輕人通常在自己的同伴和老師這些方面都沒有多少運氣,我從沒有發現哪個王子接受的教育能與安東尼相比,除他之外,老師們的學識和品格再也很難聚集在一人之上。
對於學生,從那之後也不可能再有誰像安東尼那樣。
哈德良死於西元一三八年七月,安東尼.皮烏斯繼承了皇位。大約西元一四六年,安東尼與自己的堂妹也就是皮烏斯的女兒福斯蒂娜(Faustina)成婚。他繼承了繼父凱撒的封號,並管理國家政務。因此,父子得以在一起友好和睦、相互信任地生活。安東尼是一個孝順的兒子,皇帝皮烏斯也愛護並尊重安東尼。
安東尼.皮烏斯於西元一六一年三月去世。據說,當時參議院急切建議安東尼獨自管理帝國,他沒有採納,於是和皮烏斯的另一個養子盧齊烏斯.凱奧尼烏斯.康茂德,通常被稱為L.維勒斯(L. Verus)聯合執政。
因此,羅馬第一次有了兩位皇帝。維勒斯是一個慵懶享樂之人,並不在乎自己職位如何。然而,安東尼容忍了他。據說,由於性格方面的原因,維勒斯異常敬重其同僚。就這樣,一個品德高尚的皇帝和一個放任的合夥人和平相處了,後來安東尼把自己的女兒露西拉嫁給了維勒斯,進一步加深了兩人之間的關係。
安東尼統治期間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就是帕提亞戰爭,在這次戰爭中,維勒斯任總指揮,但是他毫無作為,而居住在亞美尼亞、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地區的羅馬人取得的勝利,這些功勞歸於他手下的將軍們。
西元一六五年,帕提亞戰爭結束。西元一六六年,奧勒留和維勒斯在東部地區取得了一次勝利。但是,恰在此時,一場瘟疫席捲了羅馬、義大利和東部歐洲,奪去了無數人的生命。
從高盧邊境到哈德里亞(Hadriatic)東部,翻越阿爾卑斯山脈的野蠻人,也時刻威脅著義大利北部。這些野蠻人就像三百年前的日爾曼人一樣,企圖攻破義大利。除了短暫的閒暇,安東尼的後半生大部分時間都用來驅逐侵略者。西元一六九年,維勒斯突然逝世,安東尼開始獨自掌管國家政權。
在日爾曼戰爭期間,安東尼在多瑙河畔的卡爾圖姆(Carnuntum)生活了三年。其間,馬可曼尼人被驅逐出潘諾尼亞,在他們撤退藉由多瑙河時幾乎被全軍殲滅。西元一七四年,皇帝取得了針對誇地人戰爭的偉大勝利。
西元一七五年,一個智勇雙全的亞洲軍事指揮官頭目阿維狄烏斯.凱西烏斯(Avidius Cassius)發動叛亂,並宣稱自己是奧古斯都。但是,凱西烏斯被他的部下所暗殺,叛亂也告中止。安東尼對凱西烏斯家族及其黨羽的處理,顯示了極大的人性關懷。他的寬恕和仁慈,從寫給參議院的信件中可窺見一二。
在得知凱西烏斯叛變的消息後,安東尼便朝東部進發。之前他曾經於一七四年返回羅馬,旋即又回去繼續與日爾曼人作戰,很有可能他是直接從與日爾曼人的戰鬥中前往東方平叛的。他的妻子福斯蒂娜,陪同安東尼進軍亞洲時,在托羅斯山下突然逝世,安東尼異常悲傷。撰寫安東尼傳的卡庇托林努斯(Capitolinus),還有迪奧.凱西烏斯(Dion Cassius)都指責皇后對其丈夫不忠,但卡庇托林努斯說,安東尼要麼真不知道皇后的不忠,要麼就是假裝不知道。
在所有的年代,不懷好意的披露比比皆是,羅馬帝國的歷史充斥著此類事件。安東尼深愛著自己的妻子,他說:「她溫順、熱情、儉樸。」同樣的醜聞也發生在福斯蒂娜的母親,也就是安東尼.皮烏斯的妻子的身上,但安東尼.皮烏斯依然對妻子愛護有加,滿意非常。妻子死後,皮烏斯在給弗龍托的一封信中寫道,他寧願與他的妻子一起被放逐,也不願在羅馬宮殿中而沒有妻子的陪伴。
沒有多少人能比這兩位皇帝給予自己妻子如此的寬容與愛護。卡庇托林努斯撰寫安東尼傳時,是在戴克里先(Diocletian)統治時期,他可能是有意講述真相,但他只是個貧窮虛弱的傳記作家。而出了名的不懷好意的歷史學家迪奧.凱西烏斯總是披露醜聞,或許他相信任何醜聞都能對人產生攻擊作用。
安東尼繼續他的敘利亞和埃及之行,在經過雅典返回義大利的途中,他首次參加了埃琉西斯祕儀。這是皇帝針對古老莊嚴的宗教儀式和宗教慶典的一次身體力行。如果書中未有表明他是否是一個迷信之人,我們就不能因此認定他是一個迷信之人。這只是統治者公開行為的一個例子,不足以說明他的真實意圖。一個明智的君主不會粗暴地鎮壓迷信的臣民。安東尼希望臣民們都是智慧之人,但是他知道自己無法悖逆臣民的意願。
西元一七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安東尼和他的兒子康茂德取得針對日爾曼人的勝利,並回到羅馬。第二年,康茂德和他的父親聯合執政,取名為奧古斯都。在基督教會的歷史上,這一年是值得紀念的,阿塔羅斯(Attalus)和其他一些人由於堅持信奉基督教,在里昂被處死,這次宗教迫害的證據是尤比烏斯(Eusebius)保留著的一封信,是維也納和高盧里昂的基督教徒寫給亞洲和普里吉亞教眾的,信件保存非常完整,並特別描述了對基督教徒的嚴刑拷打。
信中還注明,在迫害的過程中,平民要求把身為基督教徒和具有羅馬公民身分的阿塔羅斯帶到競技場。但是在收到皇帝命令之前,執行官必須把他投放在監獄裡。
因此,執行官在向安東尼申請之前,許多人受到嚴刑拷打。
信上說,皇帝的公告明示,基督教徒應該受到懲罰,但是如果他們能夠放棄基督信仰,就可以釋放他們。結果,具有羅馬公民身分的基督教徒被砍頭,剩下便被競技場的野獸所吞噬,基督教會史的一些現代作家在引用這封信時,對遭到宗教迫害的殉道者們的奇蹟故事一言不發。
信中提到的賽脫司(Sanctus)被烙鐵灼傷,直到身體變成了一塊焦炭,完全沒有了人形,但當再次被放到烤架上時,他恢復了先前的容顏,因此他便把懲罰當成了療傷。後來,他被野獸撕扯得四分五裂,並架到烙鐵椅燒烤,最終死去。
這封信只是一面之辭。寫信者自稱是高盧的基督徒,無論他是誰,他都為我們提供了關於這個事件本身的尋常和非尋常方面的證據。
我們不能只接受他的一面之詞而拒絕另一面。如果我們相信一件事情的發生是比較有可能的話,那麼有時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證據,我們也會接受它;反之,如果一件事情看起來幾乎是不可能的話,雖然是同樣的證據我們也會拒絕它。這樣的求證方法是錯誤的。有些現代的學者還是這樣做,他們從一個故事中挑選他們喜歡的部分,而拒絕承認其他的部分;或者即使他們不斷然拒絕,也會不誠實地將這樣的證據壓制起來。
人們要保持先後一致就得承認這封信的全部內容,或是全部予以否認,這樣我們才不會怪他。但是有些人拒絕這封信的真實性,卻又承認其中有些事情是真實的,因為只有這樣才可能解釋這封信的存在,而他又認為這封信的作者捏造了部分事實,可他自己也說不出這封信到底哪一部分值得相信。
在安東尼訪問東部期間,北方邊界戰事連連,因此安東尼回到羅馬便開始與野蠻人交戰。西元一七九年,日爾曼人在一次激戰中被打敗。就在這次戰爭中,皇帝感染疾病,死於下潘諾尼亞(Lower Pannonia)地區薩瓦河邊的希爾米烏姆營地,不過根據其他權威查證,他於西元一八0年三月十七日死於維也納,時年五十九歲。
當時,他的兒子康茂德陪伴著他。皇帝的遺體或骨灰被運到羅馬,並受到神靈般的尊敬和崇拜,人們為其建造塑像或半身像,在卡庇托林努斯撰寫傳記時期,許多人仍把安東尼的塑像當作門神或財神供奉著。
因此,在某種意義上,他就是一個聖人。康茂德在現在的羅馬科隆納廣場為其父親立碑以示紀念。安置在碑柱上的螺旋形淺浮雕是為了紀念安東尼發動針對馬可曼尼人和誇地人戰爭的勝利和一場神奇的鼓舞士氣、挫敗敵銳的傾盆大雨。安東尼的塑像建造在了首都雲柱上,後來被轉移到其他地方,於是教皇西斯都五世就把聖保羅的銅像安置在此。
在安東尼時代,歷史方面的證據是非常不完備的,一些證據根本就不可信。
最令人驚奇的是發生在西元一七四年與誇地人戰爭期間的一個故事: 當時羅馬軍隊處於饑渴的危險邊緣,突然一場暴風雨來臨,落在敵人身上的則是火和冰雹,羅馬軍隊於是大勝。那些權威著作在提到這次勝利時都必然會提到這次神蹟。異教的學者們將其歸功於他們的神靈,基督徒們則聲稱這是奧勒留軍中的基督徒軍團的功勞,基督徒們為了證明這一點還提到皇帝曾經授予這個軍團以「雷擊」的頭銜。
但是達西耶(Dacier)以及其他的學者們在維持了基督徒關於這次神蹟說法的同時,也承認,這個軍團得到「雷擊」的頭銜並不是因為誇地人受到了雷擊,而是因為這個軍團的戰士的盾牌上有一個閃電的標記,而這個軍團其實是奧古斯都時代的。
在安東尼統治之前,斯卡利熱爾(Scaliger)就已經知道了一個叫「雷擊」的軍團,我們是從迪奧.凱西烏斯得知的,他列舉了所有的奧古斯都軍團。「雷擊」或「閃電」的字眼也在圖拉真統治時期的一個碑銘上出現過,這個碑銘是在的里雅斯特發現的。尤西比烏在提到這一神蹟的時候提到了希拉波利的主教阿波里那留(Apolinarius)的名字,說正是因為他們的祈禱皇帝才取得了這樣的勝利,因此馬拉提亞軍團被授予「雷擊」的稱號。由此我們或許可以估測阿波里那留的證詞的價值。
尤西比烏並沒有提到阿波里那留在他所著的哪一部書中敘述了這一事件,迪奧說「雷擊」軍團在奧古斯都的時代駐紮在卡帕多啟亞(Cappadocia)。沃爾什(Valesius)也注意到羅馬帝國官名名冊中提到亞美尼亞的道德監察官指揮的第十二軍團被稱為「馬拉提亞的雷擊」,而亞美尼亞也正位於迪奧所說的卡帕多啟亞,因此沃爾什斷定馬拉提亞並不是軍團的名字,而是軍團的駐地的名字。這一地區也叫馬拉提亞,因此他說軍團的名字並不是來自於他們執行任務的地方,而是他們被招募的地方。
因此,尤西比烏所說的恐怕不太可能,不過沃爾什還是因為阿波里那留和特土良(Tertullian)權威的緣故,相信是因為軍團中基督教士兵的祈禱才帶來這次的神蹟。沃爾什說魯斐納(Rufinus)並沒有給這個軍團命名為馬拉提亞,或許他是有意不要這樣做,因為他知道馬拉提亞是亞美尼亞的一個小鎮,那時這個軍團駐紮在那裡。
據說皇帝曾向參議院報告了戰爭的勝利,我們可能認為這只是例行公事,但是我們並不知道國書的內容,因為已無法得到考證。達西耶認為皇帝的國書要麼被參議院故意損壞,要麼被基督教的對頭毀壞,因此真實可靠的證據可能已經不存在了。然而,當他說國書已經被毀,甚至連尤西比烏也無法找到時,這個評論家卻沒有看到矛盾所在。
在戰爭勝利後的希臘,安東尼確實向羅馬人民和參議院發表了一份國書,是在賈斯丁(Justin)第一次道歉後,但是,這與道歉沒有絲毫關係。不過這封國書是最愚蠢的偽造證據之一,不可能在安東尼向參議院的報告中被發現。如果國書是真實的,皇帝就可以免受被迫害的基督徒的指控,因為皇帝曾在偽造的國書中說道,如果某人因是基督徒而受到控告,被告人能坦白,就能獲釋,無知之人還補充道,告密人會被活活燒死。
在安東尼.皮烏斯和瑪克斯.安東尼統治時期,賈斯丁曾做過第一次道歉,並且在安東尼時期,他提安(Tatian)反對希臘的演說,是對宗教最為激烈的攻擊。亞他那哥拉代表基督教徒向安東尼做出書面道歉,梅利都也致歉,薩爾迪斯主教和阿波里那留也向皇帝寄去書信。
賈斯丁第一次向安東尼.皮烏斯和他的兩個兒子安東尼和維勒斯做出書面道歉,但是我們不知道他們是否看到。第二次道歉信是致羅馬參議院的,但是收信人姓名和地址卻是抄寫員。
信件的第一章是對羅馬人的演說,第二章講述了在安東尼和維勒斯聯合執政期間所發生的事件,他還向皇帝提到了一個女人,「她向皇帝遞交請願書,皇帝同意了她的請求」。在其他章節,主要是對兩位皇帝的進言。
從上所述,道歉信是直接呈給兩位皇帝的。尤西比烏說第二次的道歉信是給安東尼.皮烏斯的繼任者,也就是安東尼的。在第二封道歉信其中的一章中,賈斯丁寫道,信奉斯多葛教義的人們,由於道德原因選擇自己的生活時,都會受到詛咒和謀殺,比如,同時代的海拉克利特斯、穆索尼烏斯(Musonius)等等。對於那些按照理性生活、藉由工作來試圖避開邪惡之人,他們總會受到詛咒,這正是魔鬼們所做的。
據說,由於拒絕向神靈做出犧牲,賈斯丁在羅馬被處死。據權威查證,此事不可能發生在哈德良統治時期。如果第二封道歉信是寫給安東尼的,此事也不會發生在安東尼.皮烏斯統治時期。有證據表明此事發生在安東尼和維勒斯當政期間,當時汝斯提古是羅馬城的長官。
一封信件表明,波利卡普(Polycarp)是在安東尼統治時期的士麥那遭到迫害,這封信件後來被傳到非羅美林(Philomelium)的教堂和其他基督教堂,由尤西比烏保管著。但是一些批評家對波利卡普死去的時間並沒有取得一致意見,分歧大約有十二年。波利卡普的殉道伴隨各種奇蹟的發生,其中一個是尤西比烏所忽視的,這個奇蹟出現在一個古老的拉丁版本的信件中,是由烏雪主教(Usher)出版的。據推測,這一版本的出版離尤西比烏時代不遠。
這封信的結尾注明,其來自於波利卡普的門徒愛任紐(Irenaeus)的手抄,由凱烏斯(Caius)翻譯而成。後來由在科林斯灣的蘇格拉底再次翻譯:「我,庇沃紐(Pionius)在波利卡普啟示並且引導下,終於使我找到上面的版本,並重新謄錄了一次。」波利卡普殉道的事蹟中有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很多現代研究教會史的專家們都有意識地將其忽略了。
為了對安東尼統治下的基督教徒狀況有一個正確的瞭解,我們必須回到圖拉真時代。當時比提尼亞在年輕的普林尼統治之下,基督教徒為數眾多,舊宗教的信奉者慢慢減少,廟宇被廢棄,節日被淡忘,沒有人肯為受害者做出犧牲。致力於保留舊有宗教的人們發現他們的利益已到了危機的邊緣。於是,基督教徒男女老少被帶到長官面前,但是長官們不知道該怎樣處理他們,對他們做的只能是坦白從寬抗拒從嚴。
對於基督教徒的頑固,他們無能為力。只能把信奉基督教定義為墮落和極端迷信,如果給與這些人放棄信仰的機會,應該有可能阻止這個宗教的蔓延。於是,普林尼寫信通知圖拉真。
在哈德良統治時期,羅馬政府開始注意到基督教徒的增加和普通民眾對他們的敵意。如果各省長官對基督徒放任不管,就不能抵抗他們對狂熱異教的盲從,於是便把基督徒當作無神論者。定居在羅馬帝國的猶太人對基督教異常敵對。在哈德良時代,基督徒便開始道歉,這清晰地表明基督教是多麼流行。哈德良向亞洲各省長官米紐修斯.豐達努斯(Minucius Fundanus)發號施令,指示長官們不能對無辜百姓百般刁難,控訴者不能敲詐勒索,對基督教徒的指控必須合理公正,而無需理會多數人的喧鬧。基督教徒因非法行為受到起訴、判刑,必須依據所犯罪行而受到應有的懲罰。
為了達到同樣的效果,據說安東尼.皮烏斯也頒布了一些法令。哈德良所頒布的法令條款好像對基督徒有利,但是如果我們明白基督徒像其他人一樣在犯法時才受到懲罰,那這條法令又有何意義呢?法令真正的意圖是,如果基督徒堅持信奉基督教或者不能證明自己已經放棄基督教,他們就會受到懲罰。我們沒有任何理由相信哈德良給予基督徒的權利比圖拉真給的要多。
在賈斯丁第一封道歉信的末尾,還印有安東尼.皮烏斯頒發給亞洲公社的法令,也由尤西比烏保存著。法令的日期是在安東尼.皮烏斯的第三個任期內,法令宣稱只要基督徒們不試圖擾亂反對羅馬統治,他們就不會受到懲罰。但是這個法令是偽造的,熟悉羅馬歷史的人在看到法令的形式和要旨時都會明白這是多麼笨拙的偽造。
在安東尼統治時期,新老信仰的對抗甚至更加激烈,異教徒們督促政府來抵制基督教信仰的入侵,梅利都寫給安東尼的道歉信代表了在新帝國條令下被迫害的亞洲基督教徒。
他說到,貪婪無恥的告密者擁有其他人的財富後,便開始運用這些條令對那些毫無惡意之人進行搶劫。他懷疑一個公正君主是否能做出公正之事,最後的法令是否是皇帝頒布的,基督徒懇求皇帝不要向敵人低頭。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至少皇帝的法令或安東尼的憲法是存在的,並且都是以迫害為基礎的。除非基督教徒否認他們的基督教,否則就是犯法,並將受到懲罰。
一些現代批評家記錄,在西元一六七年,士麥那的迫害活動就開始了,十年後,迫害活動綿延至里昂。此時,安東尼政府下的各省長官才完全明白圖拉真的法令是用來保護自己、懲罰基督徒的,因此即使基督徒們情非所願,他們也不得不面對被迫害的下場。但是,除了基督徒們反對所有的異教慶典外,我們不能忘記他們眼中的異教都是虛假錯誤的。
因此基督徒開始向異教儀式宣戰,宣稱除了基督教之外其他一切都是虛假的,所有輝煌燦爛的慶典都是對邪惡的崇拜。毋庸置疑,這是在向羅馬政府宣戰。羅馬政府可以容忍任何形式的迷信活動的存在,卻不能容忍一個宗教派別。
如果我們對宗教史有真實的瞭解,就應該知道羅馬皇帝曾怎樣試圖阻止新宗教的誕生,怎樣實施壓迫基督教徒的政策,賈斯丁在他的道歉信中曾對此加以確認,我對此也毫不懷疑;還應該知道喧鬧和暴亂是多麼的受歡迎,有多少狂熱無知的基督教徒一方面致力於教義的信仰,一方面還要忍受羅馬政府和新教的爭吵。現存的宗教史有虛假的成分,真實常被誇大。
但是,安東尼時期,異教徒公開對抗基督教徒,人們因是基督教徒而被處死,這一事實是毋庸置疑的。尤西比烏在其第五本書的序言中曾寫到,在安東尼統治的第十七年,在世界上一些地區,對基督教徒的迫害已經變得異常暴力,首先遭殃的是各城市的平民。
並且,在其誇張的敘述風格下,我們可以推測出曾有一個國家無數教眾死於非命。他所暗指的國家是高盧國。然後他異常小心地給維也納和里昂的教堂去了一封信,信件的內容可能就是說明引發迫害的真實原因,講述平民對基督教的狂熱,及長官們和皇帝在處理暴亂方面所面臨的巨大麻煩。
瑪克斯到底知道多少殘酷的事實,我們並不知道,因為歷史對安東尼統治時期的紀錄是殘缺不全的,這一時期,安東尼沒有制訂法令來反對基督教,因為圖拉真已經為其鋪好了路,即使我們認為他願意讓基督教自由成長,也不能確定這是否在他能力範圍內,因為我們猜測安東尼像現代的君主一樣,權力被憲法條例、參議院和前任的先例所限制。
我們也不能確認他是否是一個積極的迫害者,因為沒有證據表明他對基督教徒出言不遜,儘管他對基督教徒沒有好感。除了知道基督教徒對羅馬宗教的敵意外,他便一無所知了。儘管一些護教士真真假假地遊說,他仍認為基督教徒對國家構成了威脅。
我已經說得夠多了,但是如果不能充分解讀一個人的優缺點,對其個人是不公平的。如果所有的材料都是真實無誤的,他就可以消除所有的指控,但是,我在尋找真實的時候,證實一些材料是杜撰的,因此他不得不承擔對其的指責。另外,我還確定他沒能從一無所知的宗教中得到任何道德準則。
毫無疑問,皇帝的「反思」或「沉思」 是一項真實嚴肅的工作,在其第一卷中,介紹了自己、家庭和他的老師。在其他書卷中也提到了自己,《蘇達辭書》注意到安東尼在其十二卷書中所做的工作,把其稱為「規範自己的生活」,並且《蘇達辭書》還引用了書卷中的幾句話,還注上皇帝的名字,不過沒有注上作品的名字,引用的幾段話,也沒有注上皇帝的姓名。作品的真正標題無人得知,克胥蘭德(Xylander),出版他第一個拉丁版本,是手稿,包含十二卷,但是現在手稿已不知去向,其他現存比較完整的手稿藏在梵蒂岡圖書館。
不過,其中幾卷已經沒有標題、沒有碑銘了,第十一卷僅留有刻著星號的碑銘,其他的梵蒂岡手稿摘自皇帝的書卷。
所有的摘錄標題與克胥蘭德首碼標題幾乎一致。所有後來的版本都是用這一標題。我們不清楚安東尼或者其他人是否把他的作品分類成卷,如果第一卷和第二卷末尾的碑銘是真實的,那他就做了分類。
眾所周知,奧勒留皇帝在閒暇時間寫下了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因為要留給自己所用,所以可以推測他留下一個完整的手稿是完全有可能的,一個勤奮刻苦的人不可能讓別人代手,並且他也不願意自己祕密的思想暴露在別人的眼皮之下。他還打算把自己的作品留給兒子康茂德,但他的兒子卻沒有機會飽覽先父的智慧與哲思。一些仔細認真的人保存了這一寶貴的書卷。除了《蘇達辭書》外,後來的許多作家都提到過這一偉大作品。
許多評論家都對這本書的文字做過許多工作。其中最完整的是一六五二年的版本,由湯瑪斯.蓋特克(Thomas Gataker)出版。第二個版本是一六九七年的,由喬治.斯坦霍普(George Stanhope)監製。還有一個是一七○四年的版本。蓋特克在這些版本中做了許多有益的修改,他還印製了一個拉丁文的版本,雖然不是過於完美,但也表達了原有的意義,要好過現在的一些翻譯版本。在每段對面的頁面空白處,他還為其他平行段落加注了說明。他還寫了一個評論,是古代作家中寫得最完美的,這個評論包括針對晦澀難懂段落的編者說明和為說明文章而引用希臘和羅馬作家的語言。
這是一個完美的學習材料,沒有英國人曾這樣做過。在序言的末尾,編者說他在位於倫敦附近的羅瑟希德撰寫這個序言,那是一個異常寒冷的冬季,當時是一六五一年,他已七十八歲高齡。那時,彌爾頓、塞爾登和其他聯邦時代的偉人都在世。當時,偉大的法國學者薩爾梅歇斯(Saumaise)和蓋特克一拍即合,並協助蓋特克編輯安東尼手稿,在一八○二年,希臘版本由舒爾茲(J. M. Schultz)在萊比錫(Leipzig)出版, 希臘語版本由學識淵博的阿塔曼迪努.克萊(Adamantinus Corai)於一八一六年在巴黎出本,也是八卷,後來由陶赫尼茨(Tauchnitz)在1821年再版。
安東尼的作品有英語、德語、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版本,還有其他翻譯版本。我沒有見過所有的英文版本,不過由傑瑞米.科利爾(Jeremy Collier)在一七○二年翻譯的版本最為粗糙庸俗,夏邦泰(Charpentier)保存的由亞力克西斯.皮埃爾(Alexis Pierron)翻譯的法語版要優於達西耶的義大利語版(一七七二年烏迪內),我沒有見過這個由樞機主教翻譯的義大利版本,樞機主教佛朗西絲.巴貝里尼(Francis Barberini)是一個非常出名的人,是教皇烏爾班八世的外甥,他為了散播信仰的種子,耗盡餘生用母語去翻譯羅馬皇帝的思想結晶。他致力於用心靈去理解與翻譯異教所留下的高尚品德和思想精髓。
在使用這本書很多年之後,我利用空餘時間將其譯出。為完成譯著,我參閱了一本希臘版的著作,但是我從來不會僅參考一本書,我還經常與其他版本去比較。我翻譯是為自己所用,所以值得為此而工作。
不過,考慮到對別人可能也有用途,所以才決定出版。原著晦澀艱深,很難翻譯,因此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錯誤。但是,我相信,自己不會漏譯。如果那些與我意見不和的,拿原著與譯著進行比較,找麻煩的人不應該匆忙做出結論:那是我的翻譯錯誤。
乍一看,一些段落未顯其意,其實意思已包含其中了。我不同於其他翻譯家,我認為一些地方他們確實是翻譯錯誤,用「+」號標出的部分表明意思的不確定。我儘量讓語言輕鬆流暢,但也不忘符合原著的表達方式。
版本中出現的模糊不清是源於希臘語的不達意,是再正常不過了。關於語言,我已經竭盡所能。同時在正文中同一個單詞我會給出相同的譯法。
我所注意到的斯多葛哲學最後一次體現是在辛普利修斯(Simplicius)的《埃比克泰德手冊評論》。辛普利修斯不是基督徒,在基督教大規模腐化的那種時刻,他不可能改變其身分,但他確實是一位宗教人士。他向神靈祈禱的評論並沒有為基督教帶來改觀。從芝諾(Zeno)到辛普利修斯,大約有九百年的時間,斯多葛哲學的輝煌達到頂點,形成了以偉人為特色的哲學形式,但最終煙消雲散了。
直到一些義大利信件的出現,我們才再一次聽到它的聲音。波利齊亞諾(Poliziano)見到兩本模糊殘缺的埃比克泰德手冊的手稿,於是把它翻譯成拉丁文,獻給發現並保護此書的羅倫佐.德.梅迪奇(Lorenzo de’Medici)。波利齊亞諾版本在一五三一年第一次以合集的形式出版。波利齊亞諾把這本書推薦給羅倫佐,因為它很適合他的性格,期望在困難纏身時能對他有些用途。
埃比克泰德和奧勒留的作品在第一次出版以後就擁有很多讀者。奧勒留的這本小書曾伴隨許多偉大的人物。約翰.史密斯船長在其年輕年代經常閱讀的兩本書就是馬基雅維利的《戰爭的藝術》和奧勒留的《沉思錄》,他再也找不到其他的兩本書更適合於形成戰士加君子的性格。史密斯在他的祖國英國沒沒無名且幾乎被遺忘,但是在美洲他卻拯救了年輕的維吉尼亞殖民地。
他的英雄氣概和他在軍事上的成就都很偉大,但最偉大的則是他的高貴的品格。因為一個人的高貴絕不如一般的粗鄙的想法那樣是來自於財富和地位,也並非來源於人的知識,相反知識反倒經常與那些最卑劣的人性相連,它使得人們對那些位居高位的人極盡諂媚,對處在貧窮的底層的人則傲慢無禮。
一個人真正的偉大來源於對一種以誠實為目的的生活方式的認知,它建立在對自己和對一切都公正的評價的基礎上,建立在經常的自我反省上,堅定地遵守他認為是正確的原則而不讓自己陷入煩惱。正如皇帝所說的那樣,他不應該根據別人怎樣想、怎樣說,或是別人做與不做,來決定自己的思想、言語和行為。

內文簡述
Book One
卷 一
來自私人生活圈的品質傳承
1從我的祖父維勒斯那裡,我學到美好的品德和控制自己情緒的重要性。

2從我父親①的聲名和對他的追憶中,我懂得了謙遜和男子漢氣概。

3從我的曾祖父那裡,我懂得了不要經常出入公立學校,而要請優秀的家庭教師,懂得了在這些事情上是不能吝惜金錢的。

4從我的母親那裡,我濡染了虔誠、仁愛和克制,不僅戒除惡行,甚至戒除邪惡念頭的產生;而且,我還學會了簡單的生活方式,摒棄富人奢侈的生活習俗。

5從我的老師那裡,我明白了不要介入馬戲中的任何一派,也不要陷入角力戲中的黨爭;從他那裡我還學會了吃苦耐勞、清心寡欲、事必躬親,不要干預他人的私事,不要聽信誹謗之言。

6從戴奧吉納圖斯那裡,我學會了不使自己忙碌於瑣碎之事,不要相信術士巫師之言,驅除妖魔鬼怪之類的東西;學會了不挑撥離間,既不熱中也不畏懼抗爭;學會了讓人自由發言;學會了親近哲學。我先是巴克斯,然後是坦德西斯、馬爾塞勒斯的一個傾聽者;我年輕時寫過對話,嚮往厚木板床和粗毛皮衣,以及其他一切屬於希臘文化的東西。

7從拉斯蒂克斯那裡,我懂得了我的性格需要改進和訓練;從他那裡我還學會了不要誤入詭辯和競賽的歧途,不要寫作投機的東西,不要進行繁瑣的勸誡,不要炫耀自己是一個訓練有素的人,或者為了譁眾取寵而行善;學會了避免華麗的辭藻、構思精巧的寫作;不穿外出的衣服在室內行走,以及諸如此類的事件;以簡潔樸素的風格寫信,就像拉斯蒂克斯從錫紐埃瑟給我母親寫的信一樣;對於那些以言語冒犯我或者對我做了錯事的人,只要他們表現出願意和解的意思,那就樂於與他們和解;仔細地閱讀,不要滿足於對書籍的膚淺理解;不輕率地同意那些夸夸其談的人;我感謝他使我熟悉了埃比克泰德的言論,那是他從自己的收藏中傳授給我的。

8從阿珀洛尼厄斯那裡,我懂得了意志的自由,和目標的堅定不移;懂得了在任何時候都要依賴理性,而不去依賴其他任何東西;即使在失去孩子和久病不癒的劇痛中,依然鎮定如常;從他身上,我清楚地看到了一個既果斷又靈活,在教導別人時毫不焦躁易怒的活生生的榜樣;看到了一個清醒地不以他解釋各種哲學原則時的經驗和藝術自傲的人;從他那裡,我學會了如何從值得尊敬的朋友那裡贏得好感,既不使自己在他們面前顯得卑微,又不對他們視若無睹。

9從塞克斯都那裡,我看到一種樂善好施的品質,一個以父愛的方式去管理家庭的榜樣和合乎自然地生活的觀念;莊重嚴肅而不矯揉造作,細心地顧及到朋友的利益,原諒那些無知的人、那些不經思考就發表意見的人。他有一種使自己迅速融入所有人的能力,所以與他交往的愉快勝過任何阿諛奉承;同時他最能贏得與他交往的人的最高尊重。

他有能力以一種明智而系統的方式發現和整理生活所必需的原則;他從未對任何人表示憤怒或者其他激烈情緒,而是完全心平氣和而又最寬厚仁愛;他能夠表示嘉許而毫不張揚,他擁有淵博知識而毫不驕矜。
從文法家亞歷山大那裡,我學會了避免挑剔,不要苛責那些表達上有粗俗、欠文理和生造等毛病的人們;而是巧妙地藉由回答或者提供資訊的方式、探討事物本身而非語言的方式,或者給出恰當的意見,來引出那應當運用的正確表達。
從弗朗特那裡,我學會了觀察存在於一個暴君裡的嫉妒、偽善和表裡不一;懂得了我們中間那些被稱為上流人士的,一般都缺乏仁慈之情。
從柏拉圖派學者亞歷山大那裡,我懂得了無需經常但又不是沒有必要對人說話或者寫信,懂得了我沒有空閒;懂得了我們並不是總能以緊迫事務的藉口來推卸對與自己一起生活的那些人的義務。
從克特勒斯那裡,我懂得了當一個朋友抱怨時,即使他是無理取鬧也不要漠不關心,而是試圖撫平他的情緒;懂得了要隨時好言相勸,正像人們所說的多米蒂厄斯和雅特洛多圖斯一樣;懂得了要真誠地愛我的孩子。
從我的兄弟西維勒斯那裡,我懂得了愛親人、愛真理、愛正義;從他那裡,我懂得了思雷西亞、黑爾維蒂厄斯、加圖、戴昂、布魯特斯;從他那裡,我接受了一種法律對所有人都平等、實施權利平等和言論自由的政體思想,和一種最大範圍地尊重被治者的所有自由的王者之治的觀念;從他那裡,學會了對於哲學的從一而終和堅定不移的尊重,學會了一種行善的品質,為人隨和,抱以善望,相信自己為朋友所愛,我也看到他從不隱瞞對他所譴責的人的意見,因此他的朋友不必臆測他想做什麼、不想做什麼,他的意願是相當明顯的。
從馬克西默斯那裡,我學會了自制,不為任何東西所左右;學會了在一切情況下都保持樂觀,即使患病了也是如此;學會了在道德品質方面形成一種甜美和尊嚴的恰當配合;學會了做任何擺在我面前的工作而毫無怨言。
我看到每一個人都相信他所說即他所思,相信他所做的一切從來都無惡意;他從未表現過奇怪和驚愕,從不慌忙,從不拖延,從不會不知所措或灰心喪氣;他從不以笑臉來隱藏自己的惱怒,另一方面,他也從不狂熱或者多疑。他習慣於行善,隨時寬恕別人,並遠離一切虛偽;他給人的印象與其說是一貫公正,不如說是不斷改善。
我還注意到任何人都不會認為自己受到了他的蔑視,或者敢於自認比他還好。他也具有一種令人愉快的幽默感。

養父安東尼.皮烏斯給我的教誨
從我的父親②那裡,我看到一種溫和的脾性,他對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所做的決定抱有不可更改的決心;對於那些人們稱之為功勳的東西毫無驕傲之感;熱愛勞動,持之以恆;樂意傾聽對公共福利提出的建議;毫不動搖地根據每個人的貢獻來分配;並擁有一種從經驗中獲得的辨別精力充沛和軟弱無力的行動的知識。
我看得到他戰勝了對孩子的所有激情;他把自己視為與其他任何一個公民沒有差異的公民,他解除了他的朋友陪他一起喝茶和出國時必須覲見他的所有義務,那些由於緊急事務無法陪伴他的人,總發現他對他們一如往常。我還看到他仔細探討一切所需考慮的事情。
他堅持不懈,從不因初次印象的滿意而停止探究;他有一種保持友誼的性情,不會很快對朋友感到厭倦,也不會浪費自己的感情;對一切環境都感到滿意和樂觀;以一種長遠的眼光預測事物,能不誇張地見微知著;他可以立即阻止一切流行的讚美和阿諛奉承;他對管理帝國所需的事務保持警惕,妥善管理支出,耐心地容忍由此帶來的一切指責;他既不迷信神靈,也不以賞賜、娛樂或奉承大眾而對人們獻殷勤;他對一切事情都保持清醒和鎮定,從未有過任何卑鄙的想法或行為,也不好新騖奇。
對於幸運所賜的豐富的有益於生命的東西,他既不推辭也不炫耀,所以當得到這些東西時,他就毫不虛偽地享用,當得不到時,他也並不想得到。沒有任何人說他是一個詭辯家,一個能說會道的家奴,或者賣弄學問的人;但每個人都承認他是一個成熟、完美的男人,不受奉承的影響,能夠管理自己和他人的事務。除此以外,他尊敬真正的哲學家,不譴責那些自稱為哲學家的人,也不輕易地被他們迷惑。他在社交方面也平易近人,使自己顯得和藹可親而不帶有任何攻擊性的虛偽。他適度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既不過分依戀生命,又不像那些對個人形象毫不在乎的人。但藉由自己日常的留意,他很少需要看醫生、吃藥和進補。他非常樂意為那些擁有特殊才能的人開啟道路而不帶絲毫嫉妒之心,比如具有雄辯口才或者擁有法律、道德等知識的人;他給予他們幫助,並根據每個人的長處使他們享有聲譽;他總是愉快地根據自己國家的制度行事,而不帶任何個人的感情。
而且,他不喜歡改變或不穩定,而喜歡待在同一個地方,並專注於同一件事情;他在頭痛病發作過後,立即精神抖擻、精力充沛地繼續他一貫的工作。他的祕密不多也不少,這些祕密都是有關公共事務的;他在公眾觀瞻之物和公共建築的建設,以及對待人民的捐獻等方面表現得審慎而節約,因為他關注的是是否應該這樣做,而不是藉由這些事情獲得名聲。他不在不恰當的時間洗澡;他不喜歡興建豪宅,也不關注自己的飲食、衣物的質地和顏色,和自己僕人的美貌。他的衣物一般是從他在海濱的別墅羅內姆來的,是從拉努維阿姆來的。
我們知道他是如何對待那個在塔斯丘佗請求他寬恕的收稅人的,這就是他總的行為方式。在他身上沒有什麼是嚴厲的,不可饒恕的或是暴力的。他對一切事物分別進行考察,就像有用不完的時間一樣,而且井井有條,毫不含糊,精力充沛,始終如一。那對蘇格拉底的紀錄也適用於他:他既能夠克制,又可以享受,而這些東西是很多人太過軟弱而難以克制的,他們很容易無節制地享受。而既能夠足夠強健地承受,又可以保持清醒的品質,是具有一個完美而不可征服的靈魂的人的標誌,正如他在馬克西默斯的疾病中所表現的一樣。
我感謝神明讓我擁有好的祖輩、好的父母、好的姐妹、好的教師、好的同伴、好的親戚和好的朋友,幾乎一切都是美好的。而且,我還要感謝神明的是,我從不冒犯他們之中的任何一個,儘管我的性情是只要有機會允許就可能做這樣的事情。但是,在他們的幫助下,還沒有這種機緣湊巧使我經受這種考驗。
另外,我還要感謝神明的是,我很早就不是由祖父的妾撫養,這樣我可以保留我的青春之美,直到合適的時節甚至更晚的時辰才證明我的男性精力;我隸屬於一個統治者、一個父親,他能夠剔除我身上所有的驕傲,教會我這樣的知識,即一個人在皇宮裡生活是可以不需要衛兵、華麗服飾、火炬和塑像這類東西的;但一個人是有能力過自己喜歡的私生活的,並不因此而思想低劣、行動懈怠,因為他重視藉由一種適合於統治者的方式去作為公眾謀利所必須做的事情。
我感謝神明給了這樣一個兄弟,他能夠將自己的道德品質喚醒我的警戒意識,同時用他自己的尊重和愛心來使我愉悅;感謝神明使我的孩子並不愚蠢或是有生理缺陷;感謝神明使我對華麗辭藻和詩詞歌賦和別的學問並不十分精通,如果我看到我在這些方面取得進步,那我可能將沉迷於其中;
感謝神明使我很迅速就能夠給予那些撫育我長大的人應得的、他們願意得到的榮譽,而不延遲他們所對我給予的以後這樣做的期望,因為他們那時候還很年輕;感謝神明使我認識了阿珀洛尼厄斯、拉斯蒂克斯、馬克西默斯,使我對按照自然而生活,依賴神明及他們的賞賜、幫助和啟示留下了清晰而鞏固的印象,沒有什麼能夠阻止我立刻按照自然而生活,儘管還是因為自己的過錯,因為我沒有注意到神明的勸誡(我幾乎可以說是神明的直接勸誡)而沒有達到這個目標。
感謝神明使我如此長久地處在這樣一種生活中身體仍然保持健康;我從未達到本尼迪克特或希歐多爾圖斯的高度,但陷入熱戀之後,我還是被治癒了;雖然我常常達不到拉斯蒂克斯的那種氣質,但是我從來不做能讓我有機會後悔的事情;雖然我母親的早逝是命運使然,但她在生命的最後一年中陪伴我度過;無論何時,我幫助任何需要幫助的人,或者在別的情況,我從不感到自己缺乏這樣做的手段;而我自己卻從來沒有這樣的需要,或者說從他人那裡得到任何東西。
感謝神明讓我擁有一位這般溫柔、神情和樸素的妻子;感謝神明讓我有許多優秀的教師來教導我的孩子;感謝神明藉由夢和其他方法,讓我發現了各種治療咳血和頭暈的藥方……而且,當我傾心於哲學之時,我並未落到任何一個詭辯家之手,沒有浪費時間去書寫歷史作品,研究三段論法的解決方法,或是探究天國的表面現象;而以上這些都需要神明和命運的幫助。
寫於阿奎,當時正在與誇地族人進行作戰。

 


 

目次

Book One 卷 一
來自私人生活圈的品質傳承
養父安東尼.皮烏斯給我的教誨
Book Two 卷 二
把每一天當作生命的最後一天
人只能活在當下
Book Three 卷 三
別讓肉體控制你的靈魂
再寶貴的榮譽也不過是過眼雲煙
Book Four 卷 四
不要沒有目的地盲目行動
不斷觀察萬物的變遷
Book Five 卷 五
用思想滋養你的心靈
做本性要求的事
Book Six 卷 六
履行你自己的職責
塵世的生命只有一個果實
沒有人能阻止你按本性生活
Book Seven 卷 七
要自己挺起腰桿,不要被迫挺直身軀
善待那些做錯事的人
擁抱你自己的生活吧
Book Eight 卷 八
按照本性生活你才會找到幸福
從大自然汲取偉大的力量
快樂在於保持自己的原則
Book Nine 卷 九
不要遠離與你有共同原則的人
別讓他人的惡行影響你
不要和愚昧的人做無意義的談話
Book Ten 卷 十
挖掘你本性所渴求的東西
一早醒來就要開始鞭策自己
Book Eleven 卷 十一
我為大眾利益出過什麼力嗎
以最好的方式生活
Book Twelve 卷 十二
做萬物中一個有價值的人
人生就在瞬息變化之間

書摘/試閱

序 言:《政府論》 
約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天資聰穎、興趣廣泛,青年時期就讀於牛津大學,深入學習了哲學、自然科學、醫學等課程。
洛克34歲那年,為莎夫茲伯里伯爵(當時英國輝格党的著名領袖)醫好了久治不癒的怪病,從而與伯爵結為好友,並以伯爵私人秘書的身份開始介入英國政壇的核心,親歷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風雲變幻。《政府論》彙集了洛克的主要政治哲學思想,不僅使洛克成為古典自由主義思想的集大成者,而且對於後世的現實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政府論》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主要是針對英國當時一位非常有名的作家菲爾默所持「君權神授論」的論戰,帶有很強的針砭時弊之意味,可歸之為「破」;洛克在下篇的重點是「立」,闡釋了他主要的政治思想。歷來人們在探討洛克政治思想時,主要是針對《政府論》的下篇。
1689年,洛克開始撰寫《政府論》,1690年出版,旨在為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的正當性辯護。
該書一經出版立即引起了轟動。圍繞其主題,洛克在《政府論》下篇提出統治者的權力應來自於被統治者的同意,建立國家的目的,乃是為了保障社會的安全以及人民的自然權利。當政府的所作所為與這一目的相違背的時候,人民就有權利採取行動甚至以暴力的方式將權力收回。
其實,和霍布斯一樣,洛克在試圖解決政治權力的產生以及來源這一問題的時候,也是從人的「自然狀態」出發,圍繞「自然法」、「自然權利」、「契約」等範疇展開論述的。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他和霍布斯並無二致。然而,洛克在論證伊始,即在對於「自然狀態」描述中,便和霍布斯產生了比較大的分歧。洛克所描述的自然狀態是一種「完備無缺的自由狀態」,在自然法的範圍內,人人都可以按照自己認為合適的辦法,決定他們的行動,處理與他人之間的關係,無需聽命於任何其他人的意志。
儘管這種狀態並非美好的世外桃源,但相對於霍布斯所描述的「人對人就像是狼對狼一樣」、「一切人對於一切人的戰爭」這一陰森恐怖的景象而言,卻是「一個和平、善意、互助和保全的狀態」。


政府論上

第一章 試述奴隸制和天生的自由
1與我們整個民族的渾厚個性和勇猛氣魄相比,奴隸制完全與之相反,甚至於無法想像,它在本質上是一種存在於人類之中的可憎而又不幸的制度,意料之外的是一個「英國人」——毋庸說是一位「紳士」——居然會因為它進行辯解而著書立說。原本我會將這篇論文視作是那個為尼祿編寫頌詞的人對其才智的再次炫耀,便如同對待其他意圖讓人們對自己的奴隸身份深信不疑的論文一般,然而羅伯特爵士作品的名稱、題詞與封面圖,以及他的作品在出版後所獲得的各種讚賞,卻不得不讓我堅信作者與出版人全都是一絲不苟的,正因如此它在我眼中才會是一部嚴謹的、一板一眼的作品。於是我滿懷期許地拿起羅伯特•菲爾麥爵士創作的那本《先祖論》,從頭至尾聚精會神地看了一遍。讀完這本打算為所有人套上枷鎖的作品後,我務必要對自己所感受到的驚訝坦誠公佈,這是由於我在書中僅僅看到一根由沙粒構成的繩子,或許它可以在那些擅長蠱惑人心的人手中發揮作用,將他們的雙眼遮擋起來,同時將他們引入歧途,然而對那些瞭解內幕以及見多識廣的人來說,卻絲毫無法讓他們坐以待斃,這是由於他們深知這種枷鎖無論歷經如何細緻的打磨,始終只不過是一種卑劣的物品。

2由於像我這樣的人,縱然是在看完羅伯特爵士的作品以後,也依然會自詡為一個不受法律控制的自由自在的人,因此倘若有人覺得我是在對一個知名的絕對權力的追捧者的榜樣妄加評述,那麼我便懇請他對我略施寬容;並且我覺得如此行事並無絲毫的不妥之處,除非存在比我更加熟知這部作品命運的人可以向我證明:一旦這篇被淹沒許久的論文公之於眾,便可以憑藉其中的論據來將人世間的所有自由全部掠奪,而且自此以後,這位作者的大概形式就會變成如同基督登山訓眾似的楷模,同時會被當作完美無缺的政治標準而永垂不朽。他在一個非常狹小的範疇中確立了自己的體系,也就是說:
所有的政府全都是絕對的君主制;他所參照的依據是:毫無一人是生來就擁有自由的。

3這世間存在一群為了博得君主們歡心的人,他們對人們生而就有的自由權進行了否定,無論君主是依據怎樣的法律來進行創建與管理,無論君主是透過怎樣的條件來獲取權力,也無論君主所承諾堅守的這類法律的莊重誓言是以怎樣的海枯石爛的方式得以確立的,在他們看來君主全都擁有神權所賜予的絕對權力,於是這群人不僅竭盡全力地對所有臣民施以暴政與欺壓,與此同時也對君主們的榮譽與寶座造成了威懾(這是由於依照這群人的理論,君主僅有一位,其餘的同樣都是生而為奴的,並且依照神權,他們同樣全是亞當繼承人的臣民),便如同他們決意要對所有的政府發起挑戰,妄圖推翻人類社會的本原一般。

4然而當我們從他們口中得知,我們全都生而為奴,並且除了將這奴隸的身份延續下去而別無他法時,我們唯一能做的便是聽信他們。在我們誕生的那一刻便同時擁有了生命與奴隸的身份,在我們的生命還未逝去之前,絕對無法逃脫奴隸的宿命。儘管我無法從《聖經》或者理性之中找出諸如此類的言論,然而這群人卻非要讓我們相信自己早已因為神權的威嚴而處於他人無窮意識的控制之下:這實在是一種存在於人類之中的奇異形態,而對於這種形態,以他們的聰穎智慧也只不過是在近些年才有所察覺。這是由於羅伯特•菲爾麥爵士雖也會對這類獨樹一幟的反對意見有所責備,然而我卻依然堅信,他無法在這個時期、這個國家之外,找出其他確信君主制來自神權的時期或者國家。並且他同樣認可,「諸如海華德、克拉克伍德、巴克萊等曾在許多領域勇敢地為君權進行辯解的人,並未預料到這一點,但卻不約而同地認為人類生來享有自由與平等」。

5到底是什麼人率先提倡這個學說,而且讓它在人群之中得以流傳開來,它到底造成了什麼樣的慘痛結局,我全都交由歷史學家去加以論述,抑或是讓那些與西托普以及曼惠靈處於同一時期的人去追憶罷了;如今我的任務僅僅是針對羅伯特•菲爾麥爵士(人們認可他將此種論點闡述得淋漓盡致,同時覺得他早已達到十全十美的境地)在這個領域所表述的觀點進行查證;這是由於他曾為每個渴望如同法國王宮人士一般時尚的人樹立了學習榜樣,這些人四處宣傳他所創立的疏淺的政治理論體系——具體內容便是人類並非是生來就擁有自由,所以必然無權對他們的統治者或者政府樣式進行選擇;君主擁有神所賜予的絕對權力,而奴隸卻根本無權進行立約或者表示贊同;由於亞當曾是一位專制君主,因此在他之後的所有君主同樣如此。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43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