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橫掃中原的女真:速興驟亡的東北霸主(簡體書)
滿額折

橫掃中原的女真:速興驟亡的東北霸主(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6 元
定價
:NT$ 276 元
優惠價
87240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千百年來,中原王朝如走馬燈般興衰絕滅,而在北方草原上,也上演著同樣的劇情,遊牧民族如風一般襲來,又如風一樣消失。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契丹、女真、蒙古,這些遊牧民族在中國歷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與華夏民族歷史同樣悠久的肅慎人,在華夏先民不斷地將自己的文明推向一個又一個新高峰的時候,卻在遠離中原的東北群山中,無聲無息地沉寂了兩三千年之久。但就在契丹帝國如日中天的時候,出自肅慎族系的女真人各部正在默默地走出大山,以其鮮明的民族特性隆重登上歷史舞臺,如出山猛虎一般橫掃各方勢力,建立起以女真族為主體的帝國政權――金國。綿亙百年的女真金國為中華文化注入了別樣風采。 本書從肅慎族系的女真人走出大山的歷史開始,以詳盡的史實與流暢的筆觸,講述了女真帝國從興起到衰亡的全過程,生動再現了百年女真金國的傳奇霸業。

作者簡介

孫昊,吉林省長春市人。1981年生,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博士畢業於吉林大學文學院歷史系,著有《遼代女真族群與社會研究》,主要研究領域是遼金史、9—13世紀東北與草原民族關係史。在《史學理論研究》《中國邊疆史地研究》《文史》《史學集刊》《史林》等刊物發表論文若干篇。


楊軍,遼寧省朝陽市人,1967年12月7日生,回族。1989年畢業於遼寧師範大學歷史系。1992年畢業於吉林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碩士學位,並留吉林大學歷史系任教。1997年於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獲博士學位。2004年晉升教授,2005年任博士生導師。現任吉林大學文學院副院長,中國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史學集刊》主編。已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出版學術著作30余部,譯著5部,主編教材2部。已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一般項目1項,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1項,省級以上科研項目3項。


名人/編輯推薦

 曾被華夏民族視為邊區夷狄的女真人,最後竟成為大遼帝國和北宋王朝的掘墓人。

 女真的勃興憑借的是他們極具戰爭力的軍政組織,實行民兵合一的制度,在勵精圖治的帝王指揮下可以所向披靡,而當他們功成名就、建立起一個漢文化為主導、帝王專制的傳統農耕政權之後,隨著原來政權組織形式的變化,制度的缺陷也日漸凸顯。本書展示女真民族迅速崛起、滅遼吞宋的傳奇霸業。


序篇

3000年韜光養晦的山林人

與華夏民族歷史同樣悠久的肅慎人,在華夏先民不斷地將自己的文明推向一個又一個新高峰的時候,卻在遠離中原的東北群山中,無聲無息地沉寂了兩三千年之久。當他們在東北建立的“海東盛國”渤海國滅亡以後,肅慎人又一次幾乎被歷史所遺忘。但就在契丹帝國如日中天的時候,出自肅慎族系的女真人各部正在默默地走出大山,在松花江流域建立起新的家園。誰也不會想到,這批被視為邊區夷狄的野蠻人,最後竟成為大遼帝國和北宋王朝的掘墓人。

當我們把歷史的鏡頭由紛繁的古代文明轉向東北這片林海河流交織的土地上時,也許會驚嘆於自然的壯美秀麗。東部廣袤的高山地帶,有綿延千裡的長白山、小興安嶺等山脈縱貫南北;西部則有大興安嶺橫亙在東北向西的通道之上。這樣與東南的長白山脈一起,勾勒出東北地區的輪廓。茫茫林海之間,洶涌的歷史波濤在這裡變成山谷間的涓涓細流,沉重的歷史記憶則成為山林中的清風鳥鳴。

在這裡,獨特的環境成為多個古代民族的搖籃,他們在這裡從事漁獵畜牧,刀耕火種。在社會規模發展到超出當地自然資源的承載度時,他們往往會向外遷移,遷移的方向則受到環境的制約。東南的長白山脈險峻陡峭,不利於古代人們的遷徙。發源於東南長白山脈與大興安嶺的河流向東傾斜而下,匯成今天的松花江、嫩江、黑龍江、牡丹江等幾大河流,最後都在黑龍江下遊匯聚,東流入海。跟隨河流向東延伸的衝積平原像楔子一樣插進了東部的群山之中。大興安嶺經過數萬年的歲月滄桑,其山體大多是緩和的,阻擋不了人群的遷徙與流動。所以群山中的古代民族或通過河流衝積平原,或通過低緩的大興安嶺不斷地向西向南遷徙,參與到中國歷史的洪流之中。

涓涓細流匯成歷史的波濤在近千年的時間裡不斷重復著。每一次的主角往往不同,故事也就有所差異。而有這樣一支民族,他們曾經是散居山谷、河邊的“邊緣人”,他們是東北乃至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但在歷史上先後兩次從東北的山林走出,成為創造中國歷史的主角。這個民族在歷史上留下太多的腳印,有著多個名稱,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便是“女真”。

女真又被稱為“朱理真”,是在他們西邊的古老的東胡系民族對其的稱謂,意思是“東部人”。如果讓我們追尋著這個民族的腳印上溯到先周時代,會發現,他們被稱為“肅慎”或者“息慎”。在先秦的典籍中,肅慎往往是東部極其邊遠的代名詞。據研究,“肅慎”也是“東部人”之意。

肅慎的形象在人們的記憶中神秘而又模糊,據傳,舜、禹時代就與中原王朝建立了聯繫。禹定九州時,周邊各族來貢方物,其中就有肅慎。周武王時,他們曾經向西周天子進貢過一種名為“楛矢石砮”的石箭。而下至兩漢魏晉時代,史籍中又出現“挹婁”這一稱謂,也是東胡系民族對他們的稱呼,意思是“地穴人”。第一次以自稱的形式出現是在《魏書》中的“勿吉”,以及後來隋唐時期的“靺鞨”,大體意思是“林木中人”。這群處於邊緣的人群長期作為文明的他者而存在於史籍的記載之中,歷代中原史家用極其相近的語言來描述這些山林中人。

這一族群散居於山林之中,依靠森林中豐富的自然資源為生。其土產有人參、蜜蠟、松果、生金,又飼養牛、羊、麋鹿、豬、馬等家畜,其主要的經濟來源是漁獵活動,而且生活多集中於河谷地帶,居住方式以半地穴為主。這種地穴是在地下挖出長方形土坑,再立起柱腳,架上高出地面的尖頂支架,覆蓋獸皮、土或草而成的穴式房屋,裡面搭上木板,鋪上厚草和獸皮褥子即可住人。冬季寒冷或雨季潮濕的時候,在舍內正中攏起火堆取暖,支起吊鍋做飯。這種地穴一直延續到今天,一般被稱為“地窨子”,成為寶貴文化遺產。

“楛矢石砮”是中原人士辨別這群山林中人的主要辦法,楛矢石砮是一種以楛木(也有一說為樺木)條為桿、尖石為鏃的箭。中原史籍在提到這個民族時,往往都會首先說他們善使“石砮”,箭法精良,勇猛彪悍。其他臨近的人群不敢輕易招惹他們。由於單位面積內漁獵采集經濟所供養的人口有限,所以聚落群體一般規模不大,往往眾多聚落散居山谷間,史書上記載,他們各有首領,彼此間不存在隸屬關係,常常互相征伐。這些山林裡的族群世世代代就過著這樣的生活。


目次

序篇 3000年韜光養晦的山林人
第一章 一鳴驚人:橫掃大漠的東北虎
頭魚宴上的“寬宏”:契丹人永恒的痛
“任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發明人
直搗黃龍:一個傳奇帝國的誕生
契丹內訌:女真帝國崛起的助推器

第二章 北南變奏曲:金宋兩強的角力
誰動了宋人的奶酪——海上之盟的意外收獲
孤軍南下撲東京:擒賊擒王的經典實踐
從張邦昌到劉豫:堅持不懈的代理人政治
以土地換和平:狂飆突進式征服後的急剎車

第三章 君帥之爭:困擾兩代皇帝的難題
東朝廷,西朝廷:帝國艷陽下的陰影
多頭政治的終結者:漁翁得利的完顏宣
斗爭旋渦中的悲情皇帝

第四章 夢碎江淮:功過參半的海陵王
血雨腥風中走出的“溫情”皇帝
遷都燕京:帝國盛世的奠基者
桃色新聞:貶損對手的上佳武器
禍起蕭墻:狂吞熱豆腐後的悲慘結局

第五章 大定之治:是輝煌,還是回光
接收舊臣:險中求勝的完顏雍
為海陵王收拾爛攤子
漢化治國:大定治世的興奮劑
女真本位主義:維系帝國血脈的無奈選擇

第六章 盛極而衰:走向定居的苦澀後果
女真進士教育出來的文治皇帝
北方征塵的陰霾
回光返照式的最後大捷
帝國斜陽:積重難返的漢化“惡果”

第七章 陰霾中的黃昏:內外交困的金王朝
近侍權重:章宗時代的遺產
蒙古人的鐵蹄:另一個馬上民族的興起
南遷偏安:尋找鐵蹄下的世外桃源
封建九公:保衛河北的最後努力

第八章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被南宋最後-根
稻草壓垮的女真帝國
兩場錯誤的戰爭:精神紊亂後的狂躁
不爭氣的鄰居:被迫南北兩線作戰的金哀宗
汴京攻守:一場沒有懸念的戰鬥
唇已亡,齒不知:南宋大軍的最後一擊

尾聲 山林中續寫傳奇
主要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這時遼軍內部卻發生了重大變故,就在天祚帝躊躇滿志要徹底解決女真問題時,前鋒耶律章奴卻偷偷地折返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附近),要廢掉天祚帝,立耶律淳為帝。天祚帝聞訊後被迫秘密撤退,可能遼軍保密工作做得不錯,女真人在天祚帝撤退的兩天後才知道遼軍的變故,眾人無不歡呼雀躍,紛紛要求乘勝追擊。阿骨打卻罵道:“敵人來時都不敢迎戰,撤退的時候都要追擊,這就是勇敢嗎?”他告誡眾人作戰要謹慎,敵眾我寡,需要集中兵力攻擊遼天祚帝所在的核心之處,女真人戰勝遼軍的法寶,就是集中兵力,以快打慢。
在阿骨打親自率領下,女真軍很快就在護步達崗追上了天祚帝,雖然金軍只有2萬人,但人人奮勇作戰,又上演了一幕以少勝多的精彩戰鬥。天祚帝怎麼也沒有想到,遼軍與女真人的決戰會敗得如此狼狽。天祚帝一口氣跑了500裡,退到了長春州。
此役之後,遼帝國再也無力平滅金朝,被迫采取守勢。同時,由於遼帝國內部耶律章奴的叛亂,大部遼軍被牽制住,這又給了金朝攻占東京道的機會,鯨吞遼帝國的時機終於顯現出來了。
1116年年初,由於遼朝內亂,遼內部各地方勢力也都蠢蠢欲動,變亂紛起。而在東京發生了渤海人高永昌的叛亂。東京是遼在遼東半島的統治中心,該地是漢人、渤海人交錯居住的地方。由於連年與金國作戰,契丹人總是讓渤海人充當炮灰,社會動蕩,當地的渤海人早就對遼朝的統治心生怨恨。更嚴重的是,遼東京留守蕭保先對渤海人實行暴政,渤海人苦不堪言。一系列的矛盾積聚起來,促成了這次叛亂。
高永昌,原是遼渤海軍中的一名將領,當最初東京城內發生動亂時,他馬上帶人圍攻東京遼陽府,並得到城內外渤海人的廣泛響應,很快就攻占了東京城,高永昌在此自立為大渤海國皇帝。在立國的同時,為了抵御遼人的進攻,高永昌也派人聯繫阿骨打,希望得到金朝的支持。處於強勢地位的阿骨打回復得很幹脆:“一同攻打遼國,很好,但是你必須歸附於我!”但是高永昌拒絕臣附阿骨打,而且還要阿骨打歸還投附金國的渤海人,這促使阿骨打最終決定利用高永昌與遼軍混戰的時機攻占遼東。
這年四月,阿骨打派遣斡魯古率閣母、蒲察、迪古乃揮軍南下,與正在遼東作戰的遼宰相張琳軍、高永昌軍隊混戰在一起。斡魯軍首先和遼宰相張琳的軍隊相遇,當時張琳軍夾在高永昌控制的東京與金朝控制的咸州之間,斡魯古將其擊敗,占領沈州(今遼寧沈陽老城區)。這樣東京就完全暴露在金軍的面前了。
高永昌得到消息後大驚失色,自知不能與金軍抗衡,急忙假意派人表示願意稱臣,但被金人識破,雙方在遼河附近鏖戰,高永昌大敗,東京城內的居民捕獲高永昌的妻子並開城投降,很快,整個遼東半島落入了金國的控制之中。阿骨打任命斡魯古為南路都統,經營遼東。一面廢除遼制,減輕賦稅,一面將新占領的土地、人口按照猛安謀克重新編制。至此,金國幾乎控制了全部東北地區,女真民族也都歸於金國的統治,由此金對遼帝國轉為戰略攻勢。
金滅亡遼帝國的行動是圍繞遼的五京進行的。遼帝國的行政區劃有五京之制,五京是所在地區的統治中心。遼代的五京分別是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赤峰巴林左旗)、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赤峰寧城縣大名城)、東京遼陽府(遼寧省遼陽市老城)、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城西南隅)、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
在1116年以前,金國已經攻占了東京,與遼在黃龍府以西、南抵遼河一線對峙。1117年年初,金對上京通往金的統治中心(今天的阿城地區)的戰略要地長春州展開攻擊,拉開了進攻上京的序幕。阿骨打派遣弟弟斜也為都統,率近1萬人圍攻長春州與附近的泰州,並很快攻占了這兩個地方,這樣,金軍就可以長驅直入直指上京城了。
在北路對長春州用兵的同時,在南路遼東半島方面,金軍也繼續對遼施加壓力,不斷向遼西推進。遼為了抵抗金軍的西進,在遼寧一帶組織饑民2萬多人,號稱“怨軍”,以渤海人郭藥師為主將,鎮守顯州一線,以圖抵御女真人的進攻;同時以耶律淳為都元帥,負責遼西一帶的戰事。金軍在蒺藜山擊敗耶律淳,轉而圍攻顯州、乾州及周邊地區。這樣一來,女真人已基本打通了向遼中京的通道,金軍直接威脅到在中京的遼天祚帝,嚇得天祚帝不知所措,連忙準備日行三五百裡的好馬若干,隨時準備逃跑。但金軍咸州路都統斡魯古在占領上述地區後沒有乘勝攻打中京,而是停止進攻,等待太祖阿骨打的命令,這成為斡魯古被免職的直接原因。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40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