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卑南學資料彙編第四輯:換個姿勢再來一次-解構你的卑南族,建構我的卑南族
滿額折

卑南學資料彙編第四輯:換個姿勢再來一次-解構你的卑南族,建構我的卑南族

定  價:NT$ 400 元
優惠價:90360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0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卑南學:卑南族群研究與部落調查資料彙編》簡稱《卑南學資料彙編》,其目的是希望藉由「卑南學學術研討會」的常年舉行,整理過往各領域先進的研究成果,並結合引進當代社會各領域專家與研究機構,協助建立Pinuyumayan「卑南族」族群知識的資料,培養族內同胞研究各自部落議題的興趣與能力,進而促使「卑南學」未來成為一個學界研究的專門領域。
本輯內文有:
仿學焦慮?認識原住民新興的學術活動∕消失的卑南語輔音〜以初鹿社為例∕消逝中的卑南語∕Arekamelri族語奇幻旅程
∕Sareedran tu ngai kan nanalri思念母親的話∕a lralrak i tu ciyosinbo dra maidraidrangan子女是父母的成績單∕tu turu kan mulri babay外婆的叮嚀∕變與不變:Kasavakan小米田的文化實踐∕重返祖先發祥地∕卑南族生命禮俗除喪祭與喪葬習俗之探究 以利嘉(Likavung)部落為例∕bini:一個宇宙觀的建立過程從神話傳說到當代社會∕卑南族儀式執行者使用的植物∕卑南族巫師的當代跨族群經驗 以建和(kasavakan)部落為中心∕與Puyuma的「美」對話 當傳統文化遇見當代藝術與社會∕從紀錄者到檔案人–互為主體的卡大地布部落影像行動∕2018卑南族部落歌謠田野採集:版圖歌bulay nanta Pinuyumayan ∕第一線的L3 對Pinuyumayan卑南族民族教育的想像與建構∕去臺東田野工作:實踐以民族主體性為本位的非體制內卑南族教育發展。

作者簡介

作者群
陳政瑋、陳貴蘭、鄭玉嬌、陳昱君、陳冠年、陳美齡、林和君、卓幸君、王勁之、斯乃泱、陳韋協、潘昱帆、張至善、林幸福、陳登財、陸浩銘、黃薇蓁、黃雅鴻、然木柔‧巴高揚

目次

目 錄

導論 王勁之
1.仿學焦慮?認識原住民新興的學術活動∕林志興
2.消失的卑南語輔音-以初鹿社為例∕陳登財

3.消逝中的卑南語∕陳韋協 Rahay Ruvulren Raera

4. Arekamelri族語奇幻旅程∕Alan kulas 陳貴蘭、Dahalimang Tamasuxong 陳政瑋

5. Sareedran tu ngai kan nanalri思念母親的話 ∕鄭玉嬌

6. a lralrak i tu ciyosinbo dra maidraidrangan子女是父母的成績單∕陳昱君 Sungdru Katadrepan

7. tu turu kan mulri babay外婆的叮嚀∕陳昱君 Sungdru Katadrepan

8.變與不變:Kasavakan小米田的文化實踐∕卓幸君

9.重返祖先發祥地Ruvuwa'an∕Senayan

10. 卑南族生命禮俗除喪祭與喪葬習俗之探究 以利嘉(Likavung)部落為例∕林幸福

11. bini:一個宇宙觀的建立過程 從神話傳說到當代社會∕陳美齡
12.卑南族儀式執行者使用的植物∕張至善163
13. 卑南族巫師的當代跨族群經驗 以建和(kasavakan)部落為中心∕林和君
14. 與Puyuma的「美」對話 當傳統文化遇見當代藝術與社會∕陳冠年

15. 從紀錄者到檔案人–互為主體的卡大地布部落影像行動∕Uki Bauki(潘昱帆)
16. 2018卑南族部落歌謠田野採集:版圖歌bulay nanta Pinuyumayan∕陸浩銘、黃薇蓁
17. 第一線的L3 對Pinuyumayan卑南族民族教育的想像與建構
然木柔•巴高揚 Lamulu Pakawya∕267
18. 去臺東田野工作:實踐以民族主體性為本位的非體制內卑南族教育發展∕黃雅鴻

書摘/試閱

導論
王勁之

「卑南學」學術研討會創始於2013年,當時是由一些關心卑南族文化發展的族人及各界人士所發起。為了持續推動這項工作,2016年正式成立了「卑南族研究發展學會」來推廣「卑南學」的學術研究。
2019年籌辦第四屆研討會時,首先回頭檢視了前面幾年的推動成果。我們認為在前三屆的研討會中,來自卑南族人的論文發表比例仍是少數。因此重新思考如何讓更多人瞭解推動「卑南學」的意義,同時也促進族人們的認同與參與,是籌備小組特別著重的目標及方向。
第四屆「卑南學」學術研討會,將主題訂為「換個姿勢,再來一次:解構你的卑南族,建構我的卑南族」。意思便是希望可以有個新的姿態,讓更多的卑南族人能夠加入研討會的發表,同時也首度將以卑南族語書寫的文稿獨立成為一個專題。希望藉著「卑南學研討會」這個學術討論平台,讓卑南族耆老們所擁有的在地知識,能以學術研究的格式被紀錄及保留下來,並有正式發表的舞台。另一方面,也讓部落文史工作者或是習慣用口述方式的耆老們能有機會參與及檢視過去那些主要來自學術界的所謂「學術研究」,讓他們有表達評論的機會。
經過公開徵搞,通過第四屆研討會「摘要投稿審查」的稿件共有22篇,在2019年10月19日的研討會正式發表的則有19篇及1場邀請專題。而最終完稿並收錄在論文集出版的則有17篇作品。
這本論文集收錄的首篇文章是林志興的〈仿學焦慮?認識原住民新興的學術活動〉。他提出近年來臺灣社會中以族群為對象、以學為名的新興學術運動,可能是源自於臺灣原住民族對於「自己歷史文化落入他人之手」的焦慮,而鼓勵族內族人自我書寫及詮釋,並建立主體性的知識體系。這篇邀稿的觀察,部分程度上也是回應了本次的主題:「換個姿勢,再來一次:解構你的卑南族,建構我的卑南族」,同時提醒著我們,持續回顧「卑南學」從開始至今的發展過程,並省思未來的走向及格局。
接下來的5篇文章包含了「當代族語研究」及「族語文學」。〈消失的卑南語輔音:以初鹿社為例〉是陳登財對於初鹿卑南語的語言學探討。陳韋協〈消逝中的卑南語〉及陳政瑋、陳貴蘭〈tu kakawangan zanta ngai na marekamelri〉(族語奇幻旅程)為語言學習的紀錄及心得。鄭玉嬌〈sareedran tu ngai kan nanalri〉(思念母親的話)及陳昱君〈a lralrak i tu ciyosinbo dra maidraidrangan〉(子女是父母的成績單)、〈tu turu kan mulri babay〉(外婆的叮嚀)則是嘗試邀請耆老以卑南族語所書寫的投稿文章。
「信仰、祭儀與當代的實踐」始終是備受關注的議題,卓幸君〈變與不變:Kasavakan小米田裡的文化實踐〉、賴秀珍〈重返祖先發祥地Ruvuwa'an祭祀〉、林幸福〈利嘉部落的除喪儀禮〉、陳美齡〈bini,一個宇宙觀的建立過程:從神話傳說到當代社會〉這4篇文章,都是作者書寫自己居住部落的祭儀紀錄,分別呈現了卑南族社會文化在當代的實踐、轉化與復振。另外2篇來自張至善的〈卑南族pulingaw的植物〉及林和君〈卑南族巫師的當代跨族群經驗:以Kasavakan部落為中心〉,則以不同的視角,以比較研究的方式呈現與探討。
陳冠年〈與Puyuma的「美」對話:當傳統文化遇見當代藝術與社會〉、潘昱帆(Uki Bauki)〈從紀錄者到檔案人 From Authorship to Archivist〉、陸浩銘、黃薇蓁〈2018卑南族部落歌謠田野採集:版圖歌 bulay nanta Pinuyumayan〉這3篇文章共同的屬性是有關部落文化的紀錄與應用,但分別帶出了藝術、轉化與技術等不同層面的探討。
最後2篇的作者然木柔 巴高揚(Lamulu Pakawyan)及黃雅鴻2人都曾經親身從事民族教育工作。〈第一線的L3:對Pinuyumayan卑南族民族教育的想像與建構〉及〈去臺東田野工作:實踐以民族主體性為本位的非體制內卑南族教育發展〉不但是關於民族教育的反思,同時也在回應當代的國家語言及教育相關政策。
文化來自在土地上生活的人群。這本論文集中包含了族語文學、文化復振、祭儀記錄及當代對於知識、產業及教育的回應,在此向各位投稿的作者們致謝。另也特別感謝林進星、鄭玉妹、蔣斌、譚昌國、林建享、洪志彰等師長們提供了評論及指導。期望這些內容都能連結卑南族群的生活與開展,成為眾人所共同持續關心的議題。
第四屆「卑南學」研討會及論文集的推動與順利完成,歸功於本屆編輯委員:呂宏文、陳美齡、林娜鈴、林娜維,以及頌恩、Senayan、姵妏的協助及學會理監事們的支持。期待能有更多不同領域、視角的觀察、記錄與詮釋的資料的累積,持續豐厚「卑南學」的研討園地。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60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