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世界遺產在中國:歷史城市(簡體書)
滿額折

世界遺產在中國:歷史城市(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148 元
定  價:NT$ 888 元
優惠價:87773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是“世界遺產在中國”叢書之一種。本叢書旨在將中國的世界遺產進行分類研究,對其突出普遍價值進行分類研究,使廣大讀者了解中國世界遺產在全球視野中的地位和價值,是一套科研與普及相結合的世界遺產叢書。本冊《歷史城市》詳細介紹了我國列入世界遺產城市名錄的平遙、麗江、澳門、鼓浪嶼,作為活態的文化遺產,針對其歷史發展與變遷、城市空間、建築群體、居住環境、人文特徵、保護實踐等進行了生動闡述和分析,幫助讀者深入了解世界文化遺產中的歷史城市的價值和意義。

本書作者均為在這一領域耕耘多年的專家,不僅熟悉材料,且深入參與過這些項目的具體實踐,對這一專題有獨到的研究。書稿總體架構清晰,層次遞進有序,內容安排較合理。作者在恪守專業準確的前提下,能面向非專業的讀者,行文明白流暢,圖文並茂,具有相當的可讀性。


作者簡介

叢書主編 杜曉帆

復旦大學國土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博導,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東亞文化遺產保護學會副會長、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副理事長、中國紫禁城學會副會長、中國文物學會世界遺產研究委員會副會長等。曾任日本奈良國立文化財研究所特別研究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文化遺產保護專員。 出版《文化遺產價值論探微》《從歷史走向未來-亞太地區遺產與文化景觀保護之路》《東亞紙質文物保護與傳統造紙》《鄉村文化遺產的未來:堂安論壇紀實與貴州實踐》等著作。

本冊編著

邵甬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鄉土建築科學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歷史文化名城規劃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建築學會城鄉建成遺產學術委員會理事會理事,《建築遺產》與Built Heritage編委,法國文化部“藝術與文學騎士勛章”獲得者。長期從事世界文化遺產、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與發展、城市更新等研究、教學和實踐工作。著有《法國建築•城市•景觀遺產保護與價值重現》《鄉土未來》《上海,行走的肖像》等。

周儉

同濟大學教授,長年從事城鄉文化遺產保護、城市更新和城市設計研究、教學與培訓。組織並參與了亞太世界遺產地的風險評估、管理規劃、歷史性城市景觀和遺產地能力建設等多項培訓和研究項目。主持完成了江蘇同裡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上海衡山路-復興路歷史文化風貌區保護規劃、四川北川國家地震遺址保護規劃、四川都江堰西街歷史街區保護規劃與災後重建保護工程、侗族村寨保護規劃等項目。


序一

世紀70 年代以來,世界遺產保護及其相關問題成為國際社會十分關注的事情,鑒於這一體系的先進性、普適性和規範性,此事很快得到了國際社會普遍認同,並獲得日益擴大的影響。

自1972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以來,以西方文化背景為主體的世界遺產保護理念、方法逐漸形成並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隨著全球戰略研究將人與環境、自然與文化之間的有機關係置於核心位置,遺產的保護與管理不僅僅是專業領域探討和研究的問題,也受到了普通大眾的關注。1987 年中國的明清故宮等6 個遺產地首

次進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當時很多人包括進入名錄的遺產機構都不清楚這究竟意味著什麼、會對未來產生什麼樣的影響。2000 年首次中國世界遺產地工作會議在蘇州的召開,標志著中國世界遺產事業的全面展開。對今天的中國人來講,世界遺產已經不再是一個陌生的詞語,它已經走進了大眾的生活,甚至深刻影響著一個地區的社會和經濟

的發展。國家對世界遺產的重視,媒體對熱點問題的報道,以及大眾輿論對世界遺產的討論,都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對世界遺產的認識不單單停留在走馬觀花地遊覽名勝古跡這個層面,而是有更多的人願意花時間和心思深入地探究世界遺產更深層次的內涵。人們從文化的膜拜者到傳承者,這種轉變恰恰為“世界遺產在中國”叢書的出版打下了很好的社會基礎。

這套叢書匯聚了中國的遺產人對中國加入世界遺產公約以來的回顧與思考,通過科學、直觀地展現中國所擁有的眾多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不僅有助於中國人了解自己的寶貴財富和經驗,也有助於外國讀者全面而具體地認識中國作為世界文明古國的價值和地位。編著者匯聚了數十位來自同濟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東南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他們常年活躍於中國世界遺產事業的第一線,經歷著中國世界遺產事業的起起伏伏,見證過中國申請世界遺產的酸甜苦辣。他們用真實的文字記錄著中國遺產保護的發展歷程,並以職業的洞察力分析著世界遺產國際化動向。

“世界遺產在中國”叢書全面、系統地反映了中國最新的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與自然混合遺產的現狀,並對中國世界遺產保護的未來趨勢進行理性的預期,將保護遺產的理念貫穿於始終,相信一定會讓讀者在汲取權威、前沿的世界遺產知識的同時有所受益。

中國文物學會會長 單霽翔

序二

在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之後,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意識到世界各國許多人類寶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受到了來自戰爭、自然災害、環境惡化、工業化以及人類社會發展等各方面的威脅。在多方努力下,1972 年11 月16 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7 屆大會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之後不斷修訂的《實施保護世界遺產公約操作指南》為世界遺產保

護工作提供了指導和科學依據。

中國在1984 年成為《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締約國,截至2021 年已經有55 項世界遺產,與義大利並列世界第一。“禮制中庸”和“天人合一”等哲學思想以及千百年來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使中國的世界遺產蘊含有獨特的魅力。

今天,世界遺產的保護面臨著戰爭、旅遊、城市化等方面的新挑戰,對文化多樣性的尊重也同樣使我們必須面對新的課題,因此更需要各國從文化角度汲取靈感,共同探索新的保護政策和機制,開展適合本國、本地區的保護實踐。

這套叢書匯聚了中國同濟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東南大學等高校眾多專家學者在世界遺產保護領域多年研究和實踐的成果,它不僅向人們展示了中國世界遺產的突出普遍價值,同時也反映了中國為保護世界遺產所作的不懈努力。

這套叢書所介紹的中國經驗將為全球的世界遺產保護提供有益的參考,期望這套叢書的出版對東西方遺產保護方法的交流與融合,對《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推廣產生積極的作用。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前主任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文化助理總幹事

威尼斯建築大學城市規劃系教授

弗蘭西斯科·班德林

Foreword

After two world wars, more and more people have realized that a number of precious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of various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re under constant threats of wars, natural disasters,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ies.

Thanks to a series of joint efforts, the 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was f inally adopted by the 17th General Conference of UNESCO on 16 November 1972. The Convention, together with its Operational Guidelines, which have been subject to constant revisions, has served as guidance and as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rotection of world heritage.

As of 2021, China has so far 55 items listed as World Heritage sites, ranking first in the world with Italy in number. The nation, along with the philosophies from its very old history such as“ the set of etiquette”,“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and“ the unity of man and nature”, and with the country’s centuries-long relationship with its traditional cultures, have been endowed with unique world heritage sites of distinctive charms and characters.

Today, with a new range of challenges faced by world heritage from war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urbanization, and with the new awareness of the need to respect cultural diversity, it has become even more necessary for all nations to act together to develop protection policies and mechanisms inspired by cultural approaches, and to opt for methods and measures suited to their own national and regional conditions.

This series of publications, as a collection of the results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s in the field of world heritage protection conducted by many experts and scholars from Tongji University, Peking University, Fudan University and Southeast University in China, is on one hand, a vivid demonstration on the 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s of the Chinese world heritage sites, and on the other, a demonstration of the tireless efforts made to protect of world heritage by the country.

The Chinese experience presented in the books will def initely provide a good reference for the protection of world heritage around the globe. It is my earnest hope that the publication will contribute to the exchange and integration of protection approaches of the east and the west, and to the promotion of the Convention.

Francesco Bandarin

Former Director of the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Former UNESCO Assistant Director-General for Culture

Professor of Urban Planning at the Universit y Institute of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in Venice (IUAV)


目次

序 一 …………………………………… 單霽翔

序 二 …………………………………… 弗蘭西斯科·班德林

第一章 概 論

一 活態的文化遺產

二 持續變化中的保護

三 地方化的保護策略

第二章 中國的歷史城市

一 中國歷代城市的發展與特點

二 中國歷史城市的類型與保護

三 中國歷史城市的世界意義

第三章 中國的世界遺產城市

一平遙古城

二 麗江古城

三 澳門歷史城區

四 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

第四章 中國的世界遺產城市保護

一 中國世界遺產城市的保護思想

二 中國世界遺產城市的保護實踐

後 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77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