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新文化的位置:“五四”文學與思想論集(簡體書)
滿額折

新文化的位置:“五四”文學與思想論集(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3 元
定價
:NT$ 318 元
優惠價
87277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文學理論。"五四"已過去百年,但"五四"提出的問題不僅沒有過時,在當下反而變得更加迫切了。本書旨在以一系列個案研究的形式,回到思想激蕩的"五四"歷史現場,打破長期以來形成的固化的"五四"敘事和想像,深入"五四"內部不同的話語、觀念和潮流的縫隙中,在辨析它們的各自脈絡和理路以及相互間的複雜關係的同時,激活被單一的"五四"敘事板結化的歷史能量,重新體認"五四"為現代中國奠定價值地基的意義。本書大致分為四輯,第一輯從語言和文體問題入手,探討"五四"語言改革運動的不同側面,揭示其思想史和文學史意義;第二輯側重於對"五四"時期"文學"觀念的考察,跳出概念史的思路,在具體的歷史語境中分析"文學"作為一個論域如何在"五四"時期的媒介轉型、翻譯實踐、文類重塑和思想運動的彼此激蕩中脫穎而出;第三輯聚焦於"五四"的思想史圖景,從地方和跨文化的多重視角,揭示新文化運動內在的張力和動力;第四輯則以問題史的梳理的形式,在更長的時段中思考"五四"作為現代中國之重要節點的意義。

作者簡介

季劍青,安徽肥東人。200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曾任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文化所研究員,現為北京大學長聘副教授。主要從事民國北京都市文化和中國近現代文學與思想研究。著有《北平的大學教育與文學生產:1928-1937》、《重寫舊京:民國北京書寫中的歷史與記憶》,編有《傳燈:當代學術師承錄》(與張春田合編)、《北平味兒》,譯有《中國現代女性作家與中國革命:1905-1948》、《趙元任早年自傳》。在《文學評論》《近代史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讀書》等刊物上發表各類文章數十篇。

【前言/序言】:

自序


“五四”曾經是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中最引人注目也最具活力的課題,如今似乎已風光不再。就學術工作自身的倫理而言,任何物件都不應要求得到比其他物件更多的關注,在這個意義上,也許“五四”的祛魅代表了現代文學研究的某種進步。一門學科擺脫了前提性的價值判斷的干擾,可以看作它走向成熟的標誌。然而,與之伴隨的代價是,現代文學研究日漸失去了介入當下思想論爭和響應現實關切的能力與興趣,成為學院體制內部一個規範化的知識生產的門類。“五四”在學科內部的邊緣化與這門學科在整個人文思想界的邊緣化幾乎同步發生,這或許不是偶然的。無論我們是否願意接受,一個無法否認的歷史事實是,這門學科最初得以成立的根據,就基於對“五四”新文學的性質的認定和價值的判斷。這種特殊的共生關係曾經給現代文學的研究者帶來很大的困擾,上世紀80年代的前輩們在掙脫意識形態束縛的同時努力尋求著學科的自主性,但兩者之間的緊張也賦予現代文學研究以活力,至少經由“五四”這一頻道,現代文學的研究者可以理直氣壯地對歷史和現實發言,而今天我們已經很少聽到這樣的聲音了。

二十年前,當我還是現代文學的門外漢時,把我引入這門學科的是這樣一種樸素的感受和由此引起的疑問:為何從“五四”發端的新文學,在中國的現代轉型過程中,在現代中國人的精神生活中,佔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似乎只有在現代中國,文學才被賦予超出文學自身的意義,扮演超出文學自身的角色。當然,這也許只是我的主觀認識和想像,在嚴格的學術意義上,它是無法被證實和證偽的,但它卻成為我投身這門學科的最初動力。考入北大中文系以後,在系統的學術訓練過程中和之後學術研究的起步階段,我必須選擇具體的個案和課題作為研究物件,但最初的困惑仍縈繞在我的心頭,等待著被表達和清理的時機。

而在另一方面,最近二十年正是現代文學學科走向規範化和成熟的時期,宏觀地表達對“五四”的看法不再受到鼓勵和提倡,對初學者就更是如此。北大中文系的現代文學研究傳統歷來重視史學的訓練,強調原始文獻的梳理和解讀,要求我們盡可能地回到歷史現場,從具體的材料中生髮出有意義的問題,並通過邏輯綿密的論證來處理和解決這些問題。這是有效的歷史研究應該採取的工作程式,也是學術成果的質量的基本保證,我從中受益匪淺。但與此同時我也在思考和追問,當“五四”被拆解成一個個片斷的時候,“五四”之為“五四”的那種整體性還存在嗎?失去了對這種整體性的把握,還能理解“五四”之於現代中國的意義嗎?我相信“五四”仍舊是現代文學研究者無法回避的歷史座標,任何研究者在進入“五四”時,都不可避免地攜帶著自己對“五四”的某種價值判斷和立場,無論他對此是否有充分的自覺。我也相信,那種脫離了歷史語境的、泛泛而論的“五四”敘事除了標榜某種姿態外,在今天也沒有什麼意義。問題在於,如何以有效的學術工作的方式,來重新認識和理解作為政治實踐和文化運動的“五四”,進而釋放出被單純的學院化知識生產和意識形態表達所凍結的、“五四”本身所蘊含的歷史能量?

且不論這一課題對研究者的要求,“五四”作為物件自身的豐富性和複雜性就構成了巨大的挑戰。今天我們會大致區分1919年5月4日發生的“五四”學生運動和此前此後的思想文化潮流,姑且不論兩者間剪不斷理還亂的糾葛,把“政治”的五四放在一邊,僅就“五四”新文化而言,內部就包含了諸多思想和文學的脈絡。今天已有研究者指出,“新文化”本身就是一種後來者的命名和建構,將其視為不言自明的實體是很危險的。但僅僅把新文化歷史地還原為具體的個別的思潮和脈絡仍然是不夠的。如果我們不想落入後結構主義或唯名論的陷阱,就需要努力去辨析,新文化內部那些不同的脈絡各自的來源和去處,以及它們是如何在“五四”這個的歷史節點上相互關聯和彼此糾纏起來,並釋放出巨大的歷史能量的。為此我們需要在一個更開闊的時空範圍內,在上下左右的參差對照中,來觀察新文化及其內部諸多脈絡的位置和軌跡。

這本小書就是這項工作的初步嘗試,它也是我十多年來圍繞“五四”展開的一系列研究和思考的小小總結。收入書中的各篇文章或長或短,都帶著年輕學者學徒期的稚拙痕跡,但至少對我本人而言,它們是我獨立進入“五四”新文化這片土地時留下的一連串腳印,是我摸索著樹立起來的一系列路標,幫助我勘測新文化的地形,理清它內部縱橫交錯的溝壑的走向,以及它在中國現代文化版圖中的位置。這同時也為自己認識當下身居何處,提供了某種歷史的參照系。

書中的文章按照主題的相關性,大致分為四輯。第一輯從語言和文體問題入手,嘗試探討“五四”語言改革運動的多重面向。《近代散文對“美文”的想像》是我的碩士論文的一部分,論文的主旨是考察“散文”作為現代文學的文類,如何在“五四”新文學運動中得以成立並獲得某種文類自覺。與小說、詩歌等具有形式規定性的文類不同,散文的文類特徵必須參照主流書面文體及其變遷才能得到認識。在梳理近代書面文體的流變過程中,我認識到“五四”白話文與其說接續的是晚清模擬口語的白話文,毋寧說更接近近代以來日益淺近的報章文體。另外,與晚清白話文運動專注於開啟民智不同,“五四”的語言改革運動包含了更嚴肅更深切的文化層面上的思考。《語言方案、歷史意識與新文化的形成——清末民初語言改革運動中的世界語》一文選擇世界語為個案,重點卻在於透過世界語作為一種語言方案在清末無政府主義者和“五四”新文化人那裡的不同意義,來揭示內在於五四語言改革運動之中的獨特的文化批判的維度。“五四”白話文不只是一種語言工具而已,它與新文化人對現代中國人主體狀態的探索緊密相關,這一點也體現在魯迅的語言選擇上。《“聲”之探求:魯迅白話寫作的起源》試圖從魯迅對“聲”的持久的敏感和探求出發,把握“五四”時期魯迅幾乎是毫無阻礙和徵兆地從文言轉向白話的選擇背後的內在動力。這三篇論文前後跨越十餘年的時間,但貫穿其中的思考方向似乎仍有跡可循。

第二輯側重對“五四”時期“文學”觀念的考察,我試圖跳出概念史的思路,在具體的歷史語境中分析“文學”作為一個論域如何在“五四”時期的媒介轉型、翻譯實踐、文類重塑和思想運動的彼此激蕩中脫穎而出。《胡適與<新青年>的相遇:從文學翻譯到文學革命》一文追溯胡適早期的文學翻譯實踐,這一段文學革命的“前史”,為我思考新文學運動的發生打開了一個新的視野,那就是“文學”在民國初年文化場域中的位置的變動,為文學翻譯推動本土文學變革提供了契機。帶著相近的問題意識,我在《思想如何進入“文學”:<新青年>與新文學的思想性》一文中,試圖更深入地分析造成“文學”的這種結構性的位移的機制和條件。我從“文學”觀念的變遷入手,指出《新青年》上關於文學革命的討論,由於引入“白話”這一因素,鬆動了晚清時期即已成型的自律性“文學”觀念的邊界,從而開闢了“文學”與思想界交流和互動的管道。文學革命能夠與思想革命匯流,成為新文化運動的組成部分,端賴於此。《從文類視角看現代“文學”的構造》雖然是一篇書評,其主旨則是借助具體“文類”的視角,重新思考“五四”時期“文學”概念的整體性及其包蘊的能動性。這三篇文章都聚焦於新文學的發生,我不想滿足於史實的考辨,而是努力去感受和體會新文學發端時那種創造性的能量。

第三輯轉向“五四”的社會史和思想史圖景,我嘗試從新文化運動前後在不同層面上活躍的各種社會力量和思潮彼此互動的角度,把握新文化發生和再生產的內在動力。《地方精英、學生與新文化的再生產——以“五四”前後的山東為例》是為紀念“五四”運動九十周年而寫的論文,我引入當時還算新鮮的地方視角,試著去考察新文化在山東一地被接受和再生產的過程,發現在其中起到主導作用的並非青年學生,而是晚清以降形成的地方精英群體。《國家與道德:民初共和危機與新文化人倫理關切的發生》則在民國初年共和危機的大背景下,考察新式知識份子圍繞“國家與道德”論題展開的一系列論述,指出正是在與這些論述的對話和論辯中,新文化人的“倫理覺悟”才得以自覺地發生,並發展為對包括儒家道德在內的中國傳統的整體否定。輯中的另外兩篇文章都不是正式的論文,借此我得以放言表達對新文化運動的一些宏觀性的思考。《新文化運動是啟蒙運動嗎?》有感於理解新文化運動的“啟蒙範式”的長期支配地位,嘗試在更寬廣的比較思想史的視野中,澄清歐洲啟蒙運動和新文化運動之間的歷史關聯。我的觀點是,新文化面向未來的開放性,它內部諸多脈絡的多元性和豐富性,以及它們彼此間的論辯和相互激蕩所釋放出的巨大能量,都是“啟蒙”這個概念無法概括和窮盡的。《啟動歷史的方法》一文是為業師陳平原教授的新作《作為思想操練的五四》寫的書評,通過對陳平原教授“五四”論述的問題意識和方法論的體悟,我對新文化運動作為一場大型的思想論爭的特質亦有了更深切的認識。

最後一輯的兩篇論文都不是直接討論“五四”的,但結尾都歸結到對“五四”新文化之歷史意義的重新認識。這兩篇論文實際上是以學術史和問題史梳理的形式,在更長的時段中思考“五四”作為現代中國之重要節點的意義。《什麼是“現代文學”的“現代”?——中國現代文學起點問題的歷史考察和再思考》考察上世紀三十至四十年代以來、尤其是建國後有關現代文學起點的表述,辨析其背後的意識形態和知識立場,最後試圖重新闡釋“五四”新文學作為現代文學之開端的合法性。《“早期現代中國”論述的譜系與可能性》關注的是近四十年來歐美中國學研究界湧現的“早期現代中國”論述,它體現了從長時段和全球視野中探索中國現代性的起源與路徑的努力。我在整理其譜系的過程中,也在思考所謂“早期現代”與“現代”之間的關係以及“五四”在其中的位置,並將自己並不成熟的觀點附於文後。對我來說,學術史的清理在知識生產的意義之外,更是自我反思和定位的一種方式。

懷特海寫過這樣一段話:“一個迷路的旅行者不應該問:‘我在哪兒?’他真正想知道的是,別的地方在哪兒?他自己沒丟,但他找不到其他地方了。”列文森引用來闡明他的思想史研究的方法論:一個觀念總是在它與其他觀念相對的關聯中才能被把握(見《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第一卷《導論》),對“五四”新文化的認知,大概也可借鑒這樣的方法,在新文化與其前後四旁的關係中來探測其位置。這本小書或多或少地實踐了這一思路,不敢奢望它勝任指南的角色,但它或許可以看作一位在那段歷史中漫遊的經驗不足的旅人,為了不讓自己迷路而努力求索的行跡的記錄,對其他旅行者也有一些參考的價值吧。

是為序。



2019年7月23日於京北風雅園


目次

自序


第一輯 語言和文體

近代散文對“美文”的想像

語言方案、歷史意識與新文化的形成——清末民初語言改革運動中的世界語

“聲”之探求:魯迅白話寫作的起源


第二輯 文學之觀念

胡適與《新青年》的相遇:從文學翻譯到文學革命

思想如何進入“文學”:《新青年》與新文學的思想性

從文類視角看現代“文學”的構造——讀張麗華《現代中國“短篇小說”的興起》


第三輯 社會互動的圖景

地方精英、學生與新文化的再生產——以“五四”前後的山東為例

國家與道德:民初共和危機與新文化人倫理關切的發生

新文化運動是啟蒙運動嗎?

啟動歷史的方法——讀陳平原《作為思想操練的五四》


第四輯 長時段的視野

什麼是“現代文學”的“現代”?——中國現代文學起點問題的歷史考察和再思考

“早期現代中國”論述的譜系與可能性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7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