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花朵與漩渦(全2冊):細讀狄金森詩歌。哈佛大學教授海倫‧文德勒手術刀般精準解剖狄金森150首詩歌代表作(簡體書)
滿額折

花朵與漩渦(全2冊):細讀狄金森詩歌。哈佛大學教授海倫‧文德勒手術刀般精準解剖狄金森150首詩歌代表作(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28 元
定價
:NT$ 768 元
優惠價
8766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是哈佛大學詩歌教授文德勒,“最好的詩歌讀者”(希尼語),對美國女詩人狄金森詩歌的細讀之作。150首詩歌經文德勒挑選,有深受讀者喜愛的代表作,也有鮮為人知的佳作,借助她剝繭抽絲的細讀功夫,從封存的詩箋裡復活,如花朵,如漩渦,以鮮活有力的形體,躍然紙上。作為一個無與倫比的詩歌嚮導,文德勒的細讀讓我們放慢了腳步,小心翼翼地沉入狄金森詩歌獨具匠心的形式裝置――突兀的詞語、不規範的標點、顛倒的句法、古怪的韻律、迅疾的隱喻等,跟隨她探測愛情、自然、思想、死亡、宗教的本質。本書以機智而嚴謹的詮釋,立體化展現了狄金森冰火交織的詩歌演變歷程,她眼中豐富而深邃的世界,以及她隱秘的內心生活;文德勒向我們證明,狄金森是一位當之無愧的“革命性的詩歌語言大師”,也是一位“棲居於可能性”的古怪精靈的天才。

作者簡介

海倫.文德勒(Helen Vendler)

美國文學評論界的領軍人物,被稱為當代極為優秀、敏銳的詩歌評論家之一。1933年出生於馬薩諸塞州,1960年獲得哈佛大學文學博士學位,先後在康奈爾大學、波士頓大學等大學任職。1984年開始在哈佛大學英語系任教,兼任美國藝術與科學研究院院士。1990年,被任命為哈佛大學亞瑟.金斯利.波特講座教授。文德勒專注於詩人和詩歌作品的細讀,被譽為具有“鐵血戰士般的戰鬥力”,是一位“力量型的詩歌讀者”。她多年來筆耕不輟,推出多部關於英美詩人的專著,因為卓越的貢獻,獲得了代表美國人文成就的國家人文基金等無數榮譽和獎項。
??在《巴黎評論》上,她解釋了她科學家一般精確的詩歌細讀法和批評實踐原則:“你必須以非常清晰的方式為你的假設提供證據;你的方程式必須是均衡的;左側必須與右側保持平衡。一件事必須導致下一件事,所有事情加起來必須成為一個整體。我認為這在文學中也是一件極其自然的事情。我強烈認為,你所說的任何話都應該有文本的證據支持,這樣你就可以在歸納和證據之間遵循一個恆定的循環。”

譯者簡介

王柏華

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復旦大學中文係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教授,“奇境譯坊復旦文學翻譯工作坊”主持人,艾米莉.狄金森國際學會(EDIS)理事,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詩歌研究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上海翻譯家協會理事。獨立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狄金森的實驗詩學及其詩學影響》,與艾米莉.狄金森國際學會合作組織“狄金森國際合作翻譯項目”。出版專著《中外文學關係論稿》,譯著《多元文化時代的比較文學》《中國文學思想讀本》《重複》《心愛的》等;主編《棲居於可能性:艾米莉.狄金森詩歌讀本》“北極光詩叢”“時光詩叢”“世界詩歌批評本”叢書等。

名人/編輯推薦

●美國傳奇天才女詩人狄金森的精品呈現

艾米莉.狄金森被譽為20世紀現代主義詩歌的先驅,是美國最偉大的三位詩人之一,地位和影響力可比肩惠特曼。除莎士比亞之外,狄金森是但丁以來西方詩人中顯示了最多認知原創性的作家,這是400年來西方詩人中傑出代表。

●詩歌批評大師文德勒精心選編150首詩

狄金森一生創作了1800多首詩歌,本書是美國藝術與科學研究院院士,被稱為當代極為優秀、敏銳的詩歌評論家之一海倫.文德勒,從批評的角度、以最嚴苛的態度精挑細選出的150首代表性作品,對於向讀者整體展示狄金森的創作風格提供了極大便利。

●極為專業的詩歌讀者文德勒細讀代表作品

本書作者海倫.文德勒是美國文學評論界的領軍人物,當代極為優秀、敏銳的詩歌評論家之一。被稱為極為專業的詩歌讀者。這本書是繼1997年文德勒《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藝術》以來,第二部詩歌細讀作品,它將“為狄金森造就一大批更有準備的讀者”(王敖語)。

●全面呈現精湛的詩歌分析藝術和細讀技巧

文德勒針對選取的每一首詩歌,從詩歌的韻律、用詞、標點、隱喻、語調和典故等角度,一絲不苟、全方位、多層次地解讀狄金森的詩歌,不添加任何時髦和冗雜的理論,簡練易懂,全面呈現了詩歌細讀的藝術,為中國讀者詩歌閱讀呈現了全新的方法。

●一部體現女性視角洋溢女性氣質的作品

這是一部由美國傳奇天才女詩人狄金森寫作,哈佛大學女教授、世界著名詩歌評論家文德勒解讀,復旦大學女翻譯家、學者王柏華翻譯,廣西人民出版社女編輯劉艷共同傾力打造的純粹的女性視角的經典女性作品。

●大雅品牌“文德勒詩歌課”新力作

本書系廣西人民出版社人文子品牌“大雅”出品,在專注推動世界有名詩人的詩歌作品的基礎上,“文德勒詩歌課”是在詩歌解讀方面的重磅發力,現已出版《打破風格》《我們隱秘的法則》等作品,取得了較大的影響力,未來將不斷推出新的系列作品。

---------------

精彩而又充滿活力的150首新詩和探究性的評論……文德勒在這些詩中發現詩人是一個雄心勃勃的人,有時是權威的藝術家,有著非凡的界限和語言控制能力。在我看來,文德勒對狄金森成就的全面重新評價,是自詩人埃德里安娜.里奇的傑出散文《維蘇威在家中》(1975年)以來對狄金森挑戰性的創新解讀… …文德勒也許是那一代最熟練的和最有學問的抒情詩歌的讀者,恢復了對狄金森神秘而深思熟慮的圓滿的藝術技巧的注意力,用一種新的方式去解讀神秘的詩歌… …

——克里斯多夫.本非,《布爾克斯的紐約評論》

這本新書就像1997年文德勒對《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藝術》的評論一樣一絲不苟。除了他們神秘的內心生活,這些詩人都有一種將大的能量壓縮成最少的文字的能力。在狄金森的案例中,她的手稿顯示,她留下的單詞和短語的多種變體,有時多達十幾種,但沒有任何偏袒某一種的跡象。她聲稱她最親密的伙伴是她的詞典。

——珍妮.瓦納斯科,《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艾米莉.狄金森永遠都不是一個容易理解的詩人,但多虧了文德勒的解讀,她那晦澀而辛辣的詩詞現在對普通讀者來說就容易理解得多了。如果你要讀狄金森的作品,你可以從《花朵與漩渦——細讀狄金森詩歌》開始。

——邁克爾.迪爾達,《華盛頓郵報》

如果這是一段你和狄金森坐下來的時光,現在是一個最好的時間:海倫.文德勒的新書,《花朵與漩渦——細讀狄金森詩歌》,既是選集(它包含狄金森的近1800首詩中的150首)又是解釋介紹,包含短文和每一首詩的解釋。文德勒幾乎可以肯定是美國最好的詩歌評論家,她發現了一種寫詩的好方法。讀每首詩,加上文德勒的評論,感覺就像在自己的私人詩歌課上。

——喬什.羅斯曼,《波士頓環球報》

這些對狄金森詩選的評論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精彩絕倫。在狄金森去世近125年後,有些懷疑論者可能會質疑,是否有人對她的全部作品有什麼新的看法。他們會發現,這個問題的答案是響亮的“是”。文德勒對狄金森的幽默、她的痛苦、她的形而上學的抽象和她的句法顛倒進行了獨到而深刻的觀察。

——DD 騎士,《選擇》

文德勒的評論是對狄金森難以捉摸的含義的一種富於啟發性和愉悅的揭示:她也是一位技術大師,始終關注詩人的韻律技巧和創新。文德勒為《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的藝術》所做的,她又為狄金森的詩做了一次,展示了她精湛的技巧和罕見的天賦。當我們這個匆忙和汗流浹背的時代威脅到細讀時,文德勒幫助我們放慢腳步,進入韻律、用詞、標點、隱喻、語氣和典喻。她巧妙地揭示了形式和內容一樣都是有意義的載體。

——克里斯托弗.本森,《第一件事》

這位美國詩歌批評界的當世元老是一位出類拔萃的寫作者。文德勒非常鍾愛她最喜愛的詩人。她似乎用他們的語言去思考和感受——透過他們的作品去思考和感受,就像透過一層膜。《花朵與漩渦——細讀狄金森詩歌》完全發揮了她的長處,她1997年出版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藝術》也是如此。我最喜歡文德勒的“狄金森”的一點是它的積極進取的態度。它向讀者保證,這首詩說的就是你認為它說的:相信你自己的眼睛、經驗和聽到的……她並沒有試圖消除詩歌的神秘感;她注意到了它們的含混之處,但總的來說,還是留給那些人去做他們的工作——讓我們更接近一位我們還只是剛剛開始了解的權威詩人。

——勞瑞恩斯坦,《哈珀斯》

艾米莉.狄金森是魔法石。她的詩歌包含了英語最基本、最激情的使用,以及英語語言和自然(我們的自然,鳥類和蜜蜂的自然,上帝的自然)之間最基本,最激情的聯繫……狄金森的“用詞不當”只是冰山一角;水下蘊藏著如此多的秘密,如果有個嚮導能指引你去了解韻律、神話和夢的線索,那將會很有幫助。如果你打算僱傭一名導遊,你最好聘請最好的,文德勒就是最好的。

——蘇珊.索爾特雷諾茲,《洛杉磯時報》

文德勒是美國最受尊敬的批評家之一。這本書裡的評論見多識廣,時而詼諧幽默,時而深思熟慮,而且果斷易懂,遵循了文德勒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藝術》的藝術模式;150首艾米莉.迪金森的詩與解釋如何閱讀每首詩的短文一起出現。文德勒解釋了狄金森錯綜複雜、變化迅速的隱喻,她情感上的極端,她古怪的韻律。與人們的刻板印象相反,狄金森在這裡與其說是古怪,不如說是野心勃勃,在尋找恰當的詞語、恰當的藝術作品、恰當的精神生活時不願妥協……這本詩集的讀者會隨意打開,悠閒地通讀,或者尋找一首特定的詩:它可能會讓那些試圖直接通讀的人不知所措。然而,這種深度和對一首又一首詩的專注,是它力量的源泉:謎語般的、獨特的、靦腆的、異常聰明的,狄金森的詩幾乎完美地回應了文德勒最擅長的分析。

——《出版人周刊》

 

目次

導言:作家狄金森001

23奉蜜蜂- 032

32清晨比往日更柔順- 035

90一副變化的表情在山巒周邊- 039

122這是鳥兒回歸的日子- 043

124安臥在他們的漢白玉捨- 048

129我們的生活是瑞士- 055

134若是藍鈴花對戀人蜜蜂058

138高聲戰鬥,是多麼英勇- 060

165我從未見過“火山”- 064

181受傷的鹿-跳得最高- 068

187穿過磨難的筆直關口071

194神聖的頭銜-屬於我!075

204我來告訴你太陽如何升起- 081

224一場可怕的暴風雨搗碎了空氣- 085

232他忘了-而我-記得- 088

236有人-守安息日-去教堂- 092

238那卑微的雙腳蹣跚了多少回- 096

240限定一個麻煩-眾生就能忍受它- 100

243恐懼過後-就是我們- 108

256知更鳥是我評判樂曲的標準111

259一座鐘停了- 114

269暴風雨夜-暴風雨夜!120

276文明-唾棄-豹子!123

279自所有創生的靈魂- 127

……

譯後記696

書摘/試閱

314

“希望”是有羽毛的事物

它棲息於靈魂裡

唱著沒有歌詞的曲調

從不停息

狂風中聽來最甜美

那風暴一定太兇猛

竟讓這隻小小鳥兒受挫

它守護著多少熱情

我聽到它,在最寒冷的土地

還有最陌生的海域

可是在絕境中它從未

向我索求過一點一滴。

狄金森對詞語“thing”(事物)的使用值得思考。根據狄金森的語料庫,她曾115次使用這個詞,主要具有7種不同內涵。我們可以有把握地說,這是她筆下的一個大的精神範疇,包含被命名的或未被命名的行為、造物、概念、場合等。她似乎每次都以一般疑問句開始:“這是何種事物?”隨後對其進行更加精細的分類:(這是)一個重要的事物或一個次要的事物,一個在場的事物或一個缺席的事物,一個鮮活的事物或一個死去的事物——這個詞適用於所有的細分。然而,由於“thing”(在年齡、性別、身份、地點等方面)是中性的,加之它是一個相當冷酷的​​詞語,因此被它囊括的所有名詞都變成了可以被察覺但又與我們保持了一定距離的對象。狄金森有一種堅定的智力上的需要——將經驗進行分類和定義,這使她傾向於把行為和感覺置於醒目的“thing”一詞之下,進而通過各種內在的問題追溯“thing ”的線索,以便找出它的特徵。

這裡,為了描述“希望”的內涵(她給“希望”加上引號表明她意在提起它而非使用它),狄金森的第一步是思考它翱翔的天性:它擁有翅膀。“希望”是“有羽毛的事物”。只有一種“事物”擁有羽毛:小鳥。她為什麼不直接說“希望是一隻小鳥”?畢竟,在第2詩節,她確實稱其為“這隻小小鳥兒”(the little Bird)。不過,那是由於在沒有給出命名的第1詩節,她已經對它做了概述,所以她能以定冠詞來準確地描述它[而不是說“一隻小鳥”(a little bird )]。非命名的修辭法製造了一個虛設的謎語:希望是什麼物種?從詩歌第一句“有羽毛的事物”延宕到“事物的”位置(於靈魂裡),然後是它的表達方式(一段沒有詞的旋律),直至時間上的伸展(它從不停息)。這種謎語式的定義甚至持續至第2節的開頭兩行。“這種事物”可以同時在平靜和狂風中歌唱(當然,因為它從不停息),但它一貫甜美的聲音,在狂風中聽來“最甜美”(sweetest)。最高級是狄金森筆下讚美之詞的最高形式;而現在我們看到,咆哮的風暴之所以在倒霉的水手聽來是甜美的,是因為那種“事物”對他唱的不是別的,而是它最甜美的歌曲。

只是因為那個最不祥的想法——“但是否會有風暴兇猛到令那最甜美的歌唱也變得寂靜無聲?”——狄金森才引入了“這隻小小鳥兒”。“讓……受挫”意味著“摧毀”某個人的“沉著或自信”,並且,通過承認希望的堅韌可能無法抵擋某些致命的狂風,詩人也得以處理那個與希望相關的、潛藏於先前充滿自信的斷言中的問題:它“從不停息”被威廉·布萊克命名為“白痴提問者”威廉·布萊克(1757—1827),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白痴提問者”,見他1810年的作品《彌爾頓》。的人類理智,對此提出了一個疑問:“你是怎麼知道的?”(其實這位提問者一點也不“白痴”,因為在面對論爭中最可疑的假定時,他總是一如既往地直截了當;而此處的詩句之所以顯得站不住腳,是由於生命還未停止,沒人能斷言說希望是否會永遠存續。)詩人只能用希望的過往去進行反駁——它曾在過去保持著那麼多的熱情,同時,詩人還以自身經歷去反復重申它的無所不在,無論是在充滿了壓抑和失望的極地,還是在擁有著未知的孤獨的“最陌生的海域”。

讓我們暫且不去考慮一個人是否能夠聲稱“希望”“從不停息”,因為除此之外,狄金森還描繪了希望所給予的崇高饋贈,如何讓她跳出了那種傳統的互惠模式:無論她是否曾因希望的支持給它以回報,它都留在她的屋簷下。即使是“在絕境中”——在她索取最多之時——它也從未要求回報,哪怕是一點點。在這樣的結尾裡,狄金森讓感恩與諷刺相伴:她試圖索取的那種力量是否有可能存在於一種只靠空氣過活的“事物”中?[哈姆雷特向克勞狄斯說:“我整天吃空氣,肚子讓甜言蜜語塞滿了。”(第3幕第2場)參考《莎士比亞全集》,朱生豪譯。]

“storm”(風暴)和“warm”(熱情)這組含義對立的押韻詞中譯本的韻腳沒有做到押完全韻,只是押了半韻。,突出了蘊藏於希望的歌曲裡矛盾的(但含糊不清的)力量。關於希望的旋律(也許源於濟慈因夜鶯而生髮的類似反思),有趣之處在於它是純粹的抽象,適用於任何事物。濟慈筆下的夜鶯之歌現在是一陣“狂喜”,一段“安魂曲”,取決於詩人在思考什麼或在感受什麼。音樂的抽象句法——不依靠概念性的語言抒發情感——令詩人羨慕,因為他只能依靠長久以來一直被使用的、種種陳詞濫調式的詞語來建構出一套新的相互關聯。詩人的努力可以被看作是一種對人間語言的淨化(馬拉美的《埃德加·愛倫·坡墓》:“賦予人間字眼最純真的意義”)《埃德加·愛倫·坡墓》是由法國象徵主義詩人馬拉美創作於愛倫·坡逝世25週年之際。,或者相反,是在常見用法的基礎上添加一層新的沉澱物(史蒂文斯的《兩個例子說明世界取決於你如何理解》:“言語不是骯髒的沉默/被澄清。是沉默使平靜變得更骯髒”)見華萊士·史蒂文斯的詩集《岩石》。詩歌開頭的第一個音步以顛倒的方式強調了詩人意圖去定義的概念(“Hope”),此後,狄金森在餘下所有詩行的每一個音步都回到了純粹的抑揚格,以展示時光流轉中希望之歌那平和穩定的低音部。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66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