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藍夜(簡體書)
滿額折

藍夜(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5 元
定價
:NT$ 270 元
優惠價
8723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藍夜將盡,夏日已去。

本書是瓊.狄迪恩的代表作,為了紀念逝去的女兒,她寫就此書。

狄迪恩在書中探尋生與死、情感與自我之間的關聯:是否我們從根本上無法互相了解,甚至對彼此一無所知?是否因為我們的不同,使我對你的痛苦甚至離去的預兆置若罔聞?是否即便沒有生死的阻隔,我們也不曾真正親密?

關於失去,關於悲傷,關於幸與不幸,關於婚姻、孩子和記憶,關於人們願意或不願面對的一切……她說,我們需要學會接受失去,就像接受偶爾的急流旋渦和每日的潮起潮落。


作者簡介

瓊.狄迪恩

美國女作家、記者。生於1934年,20世紀60年代步入文壇。她在小說、雜文及劇本寫作上都卓有建樹,在美國當代文學領域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05年,瓊•狄迪恩獲美國國家圖書獎。2007年,她又獲得了美國國家圖書基金會為對美國國家文學做出卓越貢獻的作家頒發的年度獎章。2013年,美國政府授予瓊•狄迪恩美國國家人文獎章。

她的寫作風格慣用獨特的角度審視人生,以簡約細膩的筆法刻畫人物,她敘述故事時從不巨細靡遺,扭捏作態,而是幹凈利落、突出關鍵細節、斷裂文句,在字裡行間留出一片片空白,留給讀者遐想的空間,回味的余地。

主要作品有《藍夜》《向伯利恒跋涉》《奇想之年》等。



何雨珈

自由譯者,求學北外與港大,囿於書籍、縫紉機與爐灶之間,自詡“野生生活藝術家”。譯有《看不見的美國》《伯納黛特,你要去哪》《魚翅與花椒》《當呼吸化為空氣》《和孩子一起讀的藝術史》《權力之路》《不抓狂人生指南》《再會,老北京》《東北遊記》《丹麥女孩》《紙牌屋》等三十余部作品。


名人/編輯推薦

為了生存,我們講述。

——瓊.狄迪恩



@ 美國國家圖書獎、美國國家人文獎章得主,當代現象級女作家瓊.狄迪恩——她在精神上塑造了當代的美國女性!

奧巴馬總統親自為她頒發“國家人文獎章”,稱她是“美國政治和文化至為尖銳和值得尊敬的觀察家”。她的文字鼓舞了幾代美國女性的思想與精神。



@ 蔣方舟微博力薦:“她讓我知道,真實是抵御逆境最好的方式,能讓人在混亂中依然保持清醒。”



@ 《紐約時報》重磅推薦;《紐約時報》書評人、普利策獎得主角谷美智子力薦的十大好書。

讀來令人心碎。這是對失去的熱切追索,跟死亡與時間的悲傷斡旋。——《紐約時報》



@ 《魚翅與花椒》《當呼吸化為空氣》譯者何雨珈,歷時一年精心譯作。“讓思緒宣泄,去表達感情,如此大概就是對身邊人蕞好的愛。”



@ 美國版《我們仨》,《奇想之年》姊妹篇,一本獻給摯愛的告別之書。

瓊.狄迪恩僅有的女兒因病突然離世,悲痛之余,她以文字記錄與女兒的點滴回憶,以此與摯愛道別,獲得走出悲傷的力量。她說,我們需要學會接受失去,就像接受偶爾的急流旋渦和每日的潮起潮落。



@ 圖書裝幀 “金衣獎”設計師山川操刀,雅致雙封,隨書贈送波普主題大幅海報。


譯序

愛是肝腸寸斷

認識狄迪恩,是在《奇想之年》。

我被她驚嚇到。

是的,是驚嚇。她寫丈夫猝然離世、女兒接連昏迷這些密集的重大打擊,細微至極,讀者尚心痛不忍,難以想象作者是如何回憶起那些點滴細節,再大悲大痛一場的。但她就能毫末不遺卻又冷靜克制,還能讓你心中時時涌動著一股肆虐的暗流,看到那洶涌的深情。

《奇想之年》裡的狄迪恩,總讓我想起身上有優美花斑的母豹,受了傷,蜷在角落,深邃的眸子裡是黑漆漆的傷痛;她的文字就是她痛苦壓抑的低吼,也是她醫治傷口的良藥。講完了,她站起來,放手,作別。豹子,還要奔跑。她還要履行對女兒的承諾,“我在你身邊”。

《藍夜》來臨的時候,女兒也走了。

我認識的狄迪恩,變成一頭母鹿。她就站在我面前,美麗的眼睛裡全是幽藍的哀傷。她的憂鬱,她的情緒,全是脆弱的,易碎的。她不再勇敢了。

她不能勇敢了。她訴說的一切,仿佛喃喃囈語,仿佛綿長憂傷的夢境。既然是夢囈,盡管有時模糊難辨,卻也不需要什麼克制,不需要什麼遮攔,所有的思緒都是那麼坦白直接,讓有心的人來聽來哭。(只有在最後寫自己暮年的孤獨與病痛時,是平靜的,克制的。而這種平靜克制,卻更讓人心碎。)《奇想之年》帶給我驚詫的傷痛,像刺入胸口的匕首;《藍夜》則是久病之人血管上密密的針眼,疼痛慢慢浮上來,反反復復,無計可消;終於,你面對這無望根除的傷,想著漫長的時光都要與此相伴,淚水終於決堤,一潰千裡。

有一首小詩說:“從來沒有歡樂的結局,結局總是最悲最傷。”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何況永別。

我看狄迪恩在書中重復藍夜到來的光景,重復關於孩子的語句,重復女兒寫過的詩,重復金塔納婚禮那天發辮中的千金子藤、雞蛋花文身,重復地反思自己在她童年與少女時期扮演的母親角色,重復著“時光流逝”。

其實滿篇都是四個字:肝腸寸斷。

愛的結局,不就是這四個字嗎。就像《奇想之年》中寫的,稀松平常的日子裡,“破曉的天空萬裡無云,空氣溫暖而濕潤。”“然後——就沒了。”

面對離別,我們所有的掙扎與抵抗,都是那麼無力。唯有接受,唯有想念,唯有傾訴。

C.S.劉易斯在悼念亡妻,討論信仰的作品《卿卿如晤》中寫,自己經歷了掙扎與悲慟之後,最終目送妻子“回眸一笑,轉身歸向那永恒的清泉”。

我們自然希望亡親釋然而笑,而悲痛則留給依然掙扎的生者。余生,我們懷念;我們用眼淚、夢境、畫筆、文字、語言,千方百計想留住他們。

也許,我們的舉手投足,已經變成了他們。也許,在他們離世的那一瞬間,就從人間搬進了我們心裡。

《奇想之年》的最後,狄迪恩說要放手;《藍夜》的最後,她卻說,我沒有一天不看見她。

固執地活在回憶裡,未嘗不是一種救贖。

我無意去分析她的文字風格、遣詞造句,我只想用盡全身的力氣去擁抱這只憂傷的鹿。她孱弱的血管中流動的全是眼淚;她像風中之燭,焰心裡跳動的全是奔涌澎湃的悲慟。你很好,你多麼坦誠,多麼熾熱,金塔納沒有兀自走向那永恒的清泉,她住進了你心裡。

幾年前,我翻譯過一本書,講的是自己的疾病和生死。那之後我便不再避諱“生死”這個話題。狄迪恩更教會我,讓思緒宣泄,去表達感情,如此大概就是對身邊人最好的愛。

所以,帶著這依然感染我的夜之灰藍,趁時光尚好,我要熱情感謝我的家人,我要你們生命長久,要你們常伴左右;謝謝我的伴侶,聽我傾訴與狄迪恩共度的藍夜,謝謝你給我溫暖美好的愛,讓我勇敢前行。

願我傳達了狄迪恩心中的藍夜。

願捧讀狄迪恩的你們,赤誠地相信愛,付出愛,也收獲愛。

雨珈

二〇一八年冬夜


書摘/試閱

她出生於一九六六年三月三日的第一個小時,在聖塔莫尼卡的聖約翰醫院裡。我們得知,可以在當天下午晚些時候去收養她。我們當時還住在葡萄牙彎,與聖塔莫尼卡沿海岸線相距六十多公裡。三月三日,為她接生的助產士布萊克•沃森給我們家打電話,我正在洗澡;約翰走進浴室,向我轉述布萊克•沃森的話。“我在聖約翰接生了一個漂亮的小姑娘,”布萊克的原話如此,“我得知道你們想不想要她。”我的眼淚奪眶而出。布萊克說,寶寶的媽媽是圖森人,為了生孩子,一直借住在加州的親戚家中。一小時後,我們就站在聖約翰醫院育嬰室的窗口,看著這個頭髮漆黑、容貌如玫瑰花蕾一般的嬰孩。她的腕帶上沒寫名字,只有兩個字母“N.I.”,意思是“信息不詳”。對這種要被收養的孩子,遇到任何問題,醫院的回答都是如此。一位護士在她漆黑的頭髮上系了個粉色蝴蝶結。“不是那個寶寶……”此後多年,約翰會向她不斷重復這句話,重現育嬰室中的一幕,用專家建議的說法,說我們“選擇”了她;講述那重要的一刻,育嬰室裡那麼多的寶寶,我們找到了她。“不是那個寶寶……是那個寶寶,戴了蝴蝶結的寶寶。”

“說一遍那個寶寶。”她會如此回答。我們會為此備感慶幸,證明我們用專家建議的說法,說我們“選擇”了她,是多麼明智啊。現在,育兒專家們早已不再建議使用“選擇”這個說法了。但當時是一九六六年啊。“再說一遍。說那個戴蝴蝶結的寶寶。”

後面她又說,“再演一下沃森醫生打電話來的時候。”布萊克•沃森早已是這場獨角戲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接著又說,“演一下洗澡的時候。”

就連洗澡那個部分,也成為專家推薦的“選擇”說法的一部分。

一九六六年三月三日。

那天晚上,我們離開聖約翰醫院,去了貝弗利山莊 ,把好消息告訴約翰的哥哥尼克和他妻子倫妮。倫妮請我早上去薩克斯百貨跟她見面,給孩子買嬰兒裝。她從透明的冰桶裡取冰,要做“慶祝飲品”。做慶祝飲品是我們家的傳統,凡是有什麼大事(或者尋常小事)發生,都要來上一杯。現在回想一下,我們那天都喝多了,但一九六六年的我們,誰能顧及這麼多呢。當我重讀自己早期寫的小說,裡面有一個人總是在樓下衝飲品,唱著“從溫內特卡來了個大明星”。那時我才驚覺,那天我們都喝了多少啊,根本都沒怎麼過腦子。倫妮往我酒杯裡又加了些冰,然後拿著冰桶去廚房弄更多的冰塊。“去薩克斯比較好,你消費滿八十美元,他們就能給你一輛嬰兒車。”她一邊走向廚房,一邊說。

我接過酒杯,放下來。

我沒想過還需要嬰兒車。

我沒想過還需要嬰兒裝。

那天開始的連續三個晚上,那個頭髮漆黑的寶寶都住在聖約翰的育嬰室裡。而那三個晚上,我每次都會從葡萄牙彎的房中驚醒,感到同樣的寒意,聽到浪花打在下面巖石上迸裂的聲音。夢到我把她拋在腦後,讓她在抽屜裡睡覺,自己去城裡吃飯或者看電影,沒有為那個嬰孩做任何安排。她可能會獨自一人從抽屜中醒來,饑腸轆轆,孤獨地守在葡萄牙彎。

換句話說,就是夢見我失敗了。

被賜予了一個寶寶,卻沒能保證她的安全。

我們想收養孩子,或者說想擁有一個孩子的時候,總會強調這是“福祉”。

我們絕口不提那突如其來的寒意,各種各樣的“萬一”,那向某種失敗迅速墜落的感覺。

萬一我沒能照顧好這個寶寶呢?

萬一這個寶寶沒能茁壯成長,萬一這個寶寶不愛我呢?

還有更壞的,壞得多的,壞到無法想象,而我卻想了所有等著要帶一個寶寶回家的人都會想的問題:萬一我不愛這個寶寶呢?

一九六六年三月三日。

在倫妮說要買嬰兒裝之前,一切都發生得太快。一切都好像非常隨意,甚至輕鬆愉快;和那年我們都在穿的賈克斯運動衫與莉莉•普利策 純棉印花直筒裙並無不同。一九六六年新年假期的周末,約翰和我去了卡塔利娜島的貓港,上了莫蒂•霍爾 的船。莫蒂•霍爾是戴安娜•林恩的丈夫;戴安娜是倫妮的好朋友。那個周末,在船上的某個時刻(也只能推測一個時間,因為那真是一次放縱的短途旅行,我們要麼在喝酒,要麼在想著喝酒;要麼在調酒,要麼在想著調酒),我對戴安娜提過,我想要個孩子。戴安娜叫我去找布萊克•沃森。她和莫蒂的第四個孩子就是布萊克•沃森接生的。布萊克•沃森還接生過霍華德 與露•厄斯金收養的女兒。這兩個人是尼克和倫妮的老朋友(霍華德曾和尼克一起去過威廉姆斯),恰巧那個周末也在船上。也許是因為厄斯金夫婦也在船上,也許是因為我提到自己想要個孩子,又或許是因為我們都喝了想喝的酒,就借著酒勁說起了領養這個話題。原來戴安娜自己就是被收養的,但父母一直瞞著她,瞞到二十一歲,因為一些經濟上的問題,不得不告訴了她。養父母處理這件事的方式,就是把這個秘密告訴了戴安娜的經紀人(當時這好像是很尋常的事)。戴安娜的經紀人處理這件事的方式,就是帶戴安娜去貝弗利山莊酒店吃午飯(這種事感覺也不奇怪)。戴安娜在酒店的保羅酒廊得知了這個秘密。她還記得自己尖叫著飛快逃到別墅之間的三角梅花叢中。

就是這樣。

然而,接下來的那個星期,我就去見布萊克•沃森了。

他從醫院打來電話,問我們要不要這個漂亮的小姑娘,我們毫不猶豫:要。到了醫院,那些人問我們,要給這個小姑娘取什麼名字,我們毫不猶豫:我們會叫她金塔納•露。幾個月前,我們在墨西哥,在地圖上看到這個名字,於是彼此承諾,如果以後能有一個女兒(當時還像個白日夢,有個女兒並不在我們近期的規劃中),就給她取名叫金塔納•露。地圖上那個叫金塔納•露的地方,還不是一個國家,只是一個地區。

當時,地圖上那個叫金塔納•露的地方,常客依然還只是考古學家、爬蟲學者和強盜土匪。還沒有那個叫坎昆的春日度假勝地,也沒有絡繹不絕的遊客和討價還價的商家,更沒有地中海俱樂部 。

當時,地圖上那個叫金塔納•露的地方,還是一片未知之地。

聖約翰醫院育嬰室裡的那個嬰孩也是如此。

L'adoptada,家裡有人這麼叫她,被收養的孩子。

M'ija,也有人這麼叫她,我的女兒。

盡管我沒能立刻認識到,之後卻明白了,收養是很難一帆風順的。

就算是當時普遍被認可被推崇的說法,聽上去也像很糟糕的概念:如果有人“選擇”了你,這說明什麼?

難道不正說明你能“被選擇”嗎?

最終,這難道不是說明,這世界上其實只有兩個人嗎?

選擇了你的人?

和另一個沒選擇你的人?

我們是不是逐漸發現,在這個語境下,越來越會聯想到“遺棄”這個詞?我們難道沒有努力去避免這樣的遺棄嗎?我們的努力難道不能形容為“瘋狂”嗎?我們願意問問自己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嗎?我們需要捫心自問接下來會出現什麼字眼嗎?難道不是“恐懼”?難道不是“焦慮”?

未知之地,在那之前,我都以為未知之地的意思,就是沒那麼多複雜的狀況。

我從來沒想過,未知之地,也有屬於自己的複雜狀況。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3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