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從易經解金剛經
滿額折

從易經解金剛經

定  價:NT$ 480 元
優惠價:90432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8元
庫存:4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金剛經》直指本心,言簡意賅,文字不但美且具深厚意涵。
●劉君祖夾敘夾議,一一解析,還借用易占參考印證,有很大的啟發。
●劉君祖講解深奧的《易經》和《金剛經》,深入淺出易懂,而且具足了現代嚴密的邏輯思考與先進的科學知識。
●以深廣之《易經》解析《金剛經》,佛易會通,開創了一種以易解佛的特殊路徑。

王立文(前元智大學副校長、佛學與科學期刋主編)
林安梧(前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姚仁喜(建築師、大元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游祥洲(前佛光大學教授、世界佛教大學執行理事)
賴賢宗(台北大學中文系教授)
龔鵬程(前佛光大學校長)
歡喜推薦

新書簡介

《金剛經》是大乘佛教重要經典之一,也是出家或在家佛教徒經常持誦與抄寫的佛經。它是釋迦牟尼在世時與須菩提等弟子的對話,傳入中土之後,以鳩摩羅什的譯本最為通行,整部經五千多字,通篇討論的是空性智慧,因為漢譯佛典都是飽學之士,文句不但美而且別具深意。

劉君祖學易四十餘年,擅長將深奧難解的易理,結合時事和生活化的實例佐證,近年更以易經為根柢,遍及群經和佛經。劉君祖以易參佛、佛易參證的講經計畫,最先講的就是金剛經,因為它不繞遠路,直指本心,還可以消業力。很多人認為《金剛經》是佛經第一經,《易經》則是華夏第一經,兩個第一的經典如何對話?這也是本書最特別的地方。劉君祖還借用易占,用天算,從中得到很大的啟發。有趣的是,曾有學生占卦問《金剛經》說甚麼?《易經》給的答案是〈震卦〉第四爻,爻變是〈復卦〉,只用「震遂泥」三個字,就涵蓋了金剛經的主旨,就是「剝極而復」,就是將層層假象通通都給剝光,自然就會明白了。而劉君祖在講經計畫之前,誠心以易占問各經的主旨,《金剛經》是復卦初爻,爻辭:「不遠復,無祇悔,元吉。」妙的是伏羲老祖還能因材施教,給的答案既簡單又直接,就是〈復卦〉第一爻。顯然老師智慧比較高,不必講遂泥,省卻了中間的過程。或許有讀者會問:若是大家同時占卦呢﹖劉君祖說《易經》都能回答的井井有條,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真是不可思議。

《金剛經》有別於其他佛教經典的地方是,既沒神通,也不放光,更沒有大到匪夷所思的佛像出現,不僅融入平實自然的生活,還要我們既不著有也不著空。《金剛經》掃除一切執著,隨說隨掃,了無罣礙。須菩提也代替大家提出許多重要的問題,像「布施功德」,「應云何住」和「應無所住」的差別等等。

上經離相,下經離念。《金剛經》的上半段很多否定句,一切皆無,一切皆空。進入下半段,師生之間的問答,則是正面的肯定,一切皆是,一切皆有,最後都不執著,把所有的見地都掃乾淨。《金剛經》的般若智慧之所以難懂、難行、難修,是因為它超越世俗凡情太多,「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不要我們產生執著罣礙依賴的心,空有兩不住,此岸就是彼岸。

劉君祖雖是理工背景,但有一代鴻儒毓鋆老師的薰陶,象、數、理三全,在當代是特別難得的。他講解深奧的《易經》和《金剛經》,十分生活化,深入淺出易懂,而且具足了現代嚴密的邏輯思考與先進的科學知識,對於現代知識菁英更具有四兩撥千斤的說服力。

作者簡介

劉君祖
祖籍湖南寧鄉。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
曾任牛頓出版公司總經理兼總編輯,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創會理事長,台灣中華孫子兵法研究學會副會長。現任中華奉元學會理事長,咸臨書院山長。

大學時期深受滿清皇族愛新覺羅毓鋆老師的啟迪,從浩瀚的中國經典中汲取養分、反覆辨證,奠定大易思想之基礎。爾後以發揚中華經典文化薪傳為職志,沉潛研修、著述、講學四十餘年;學生上自總統,遍及政商名流各界賢達。他擅長將深奧難解的易理,以生活化的實例佐證,並切合世局現況、經營挑戰,從變易中找出不變的法則,解讀以簡御繁的道理。近年更以易學為骨幹,將四書五經及諸子書貫串為一思想整體,旁通於佛、道等演繹發揮。

著有《天道驚險人驚艷:易經的第一堂課》、《易經密碼1-8輯:易經六十四卦的全方位導覽》、《易經之歌:易經繫辭傳》、《一次看懂四書》、《易斷全書1-4輯:理解易經斷卦的實用寶典》、《從易經看孫子兵法》、《從易經看鬼谷子》、《從易經看冰鑑》、《從易經看黃帝陰符經》、《從易經解心經》(繁體)。《易經與現代生活》、《劉君祖易斷全書》、《詳解易經繫辭傳》、《易經與管理》、《孫子兵法演義》、《新解論語》、《新解冰鑑》、《新解鬼谷子》、《新解黃帝陰符經》、《憂患》、《乾坤》、《道德經新解》(簡體)等書。

自序:天地之心

《金剛經》全文不到六千字,由古梵漢譯引介入華夏以來,風靡士林與廣大信眾,有般若經王之稱。修持消業,信受奉行,卓有神效,影響深遠。《易經》自羲皇畫卦,聖經賢傳相續推衍數千年,理氣象數具備,允為中夏文明化成天下之源,亦稱定論。

我大學及研究所專業原在理工,逢意外機緣薰習中華經典,感應殊勝,導致生涯重大轉折,而今以《易》為核心的教學研行忽焉竟已數十年。接觸佛法雖早,驚其哲思浩瀚高明,悲心憫眾感人肺腑,卻始終未入佛門。人生緣法,冥冥中或有定數,依理順勢而行,頗得自在。

約莫十多年前,系統性地整理佛典,嘗試以《易》信解行證梵土高慧,並選了六部佛經與書院諸生講授,首部就是《金剛經》。本書依當時講錄刪訂贊修而成,還保留了課堂上的應機答問,流光逝水,世變日劇,俯仰字裡行間,仍感法喜充盈,敬謹付梓出版與天下朋友共。

當時的講授次序是《金剛經》起始,《六祖壇經》承繼,《心經》小結,接著是成佛的《法華經》、居士說法的《維摩詰經》,最後終結於開智慧的《楞嚴經》。無論篇幅長短,悟理難易,一概以易理易數融通互證。嚴格而論,以易觀佛與以佛觀易確有不同,我也謹守分寸,無意逾越。基本信念一是源自〈繫辭傳〉孔子所言:「一致而百慮,殊途而同歸。」二是《金剛經》裡〈淨心行善分〉的啟發:「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講經之前,還誠心以易占探測各經的主旨,《金剛經》就是復卦初爻動,爻辭稱:「不遠復,無祇悔,元吉。」〈小象傳〉:「不遠之復,以修身也。」修身需誠意正心,不遠即近,人人各具佛心自性,不假遠覓外求。爻變為坤卦,廣土眾民盡皆如是。坤取土申之義,深根入土為甲,順勢伸枝展葉為由,上下接合為申。巽卦為風,視之無形,〈大象傳〉稱:「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人生在世,欣逢天命潛移默化,又與《中庸》之教相合:「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隨風巽,隨順機緣而不拘執,金剛法門隨說隨掃,了無罣礙:「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復卦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彖傳〉讚稱:「復其見天地之心乎!」初爻動於內中,正是含藏自性能生萬法之象。世運剝極而復,剝卦上爻「碩果不食」,果皮果肉爛盡,果仁種子落地又可新生不息。宋儒張載膾炙人口的四句教:「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即由此出。《禮記‧禮運》進一步明示:「人為天地之心。」儒稱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歎人身難得,妙法難聞;道重致虛守靜,吾以觀復。三教奧旨,於此契合。

不只《金剛經》如此,另五部經典殊途同歸,都指向復卦,確立生命主體,應天行道。了然於此,一切法皆是佛法,皆是易法,儒法道法亦復如是。

目次

推薦序/生生者無生,有為即無為,略論佛易交參三重抉擇 游祥洲
自序/天地之心
以易參佛的講經計畫
直指本心的《金剛經》
殊途同歸,回歸真理的大海
借由易占,有所啟發
何謂金剛心?
兩部經典如何對話?
要用自己的生命去體悟
六部經書主旨皆同
從佛的觀點看《易經》
繼往開來,永續的卦象
儒釋道三教同源?
以經釋義,須融會貫通
末法時期如何解脫?
契入金剛法門
易解金剛經
「如是我聞」揭開序幕
還至本處,觀我生
要下工夫,不要因復成迷
萬法唯心
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易經論生死問題,犀利且通透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從易經看「破四相」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金剛經三段論
金剛心不執空有,隨說隨掃
一切現象都是因緣合和
渙王居,渙汗其大號
隨時隨地宣講是經
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心無妄想分別執著
具足清淨,得證實相
菩薩應離一切相
從易占看三家祖師成就
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
借用〈隨卦〉,了解金剛語式
金剛經是智慧布施
功德果報不可思議
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應云何住與云何應住,境界不同?
一切法,皆是易法、佛法
三心不可得
既不著有,也不著空
上經離相,下經離念
留惑潤生
功德遠大於福德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離一切諸相,得見如來
開發自性,含藏無量
無有高下是什麼境界?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講經說法的功德
於法不說斷滅相
不受不貪,要能若無其事
破除迷障,見真我
如如不動,契入真如
〈總結〉易佛參證的績效

書摘/試閱

以易參佛的講經計畫
《易經》與佛經參證的講經計畫,是日、夜兩班同步進行,日間班先講過一遍,夜間班在後,本書主要是夜間班的講錄稿。每堂課大約有三小時,但今天還講不到任何一部佛經,這裡有兩頁講綱,預定今天講完概要的部分,其中有幾個占象很有意趣,跟大家分享。夜班的老同學較多,前面剛結束《春秋》課程,約有三十個人,日班大概二十個人。
經過多方考量,我們決定先講《金剛經》,講完後,再看下一部經要講什麼。我們想以《易》參佛,所以這個課跟一般課不一樣,每次上課前要先禮佛。選在這個時候開始講,是因為我們過去用《易》通兵法、通老莊道家、通中醫養生,每年兩次研習營的論文就以此為題。到了二○一○年的春研營,就是「《易》與佛的對話」,大家經過半年的薰習思考,才不會談得太荒腔走板。
一兩個月以前,我們要講佛經的消息很早就放出去了,本來想老老實實把一部經吃透,從《易經》出發去貫通《法華經》,有位同學上課中休時跑到我房間,給了我幾本《法華經》,然後就開始指教,他說講佛經不是不能收錢嗎?我一聽,大夢初醒,就說:「對,是不能收錢的。」當下陷入天人交戰,馬上各種煩惱都來了,因為他講的對。雖然當時我還跟他說,我們跟一般講佛經不大一樣,但心裡總是有個疙瘩,不容易料理清楚,就訴諸易占。這樣要占三個卦,才能搞定。第一個卦是問:如果還是照既定方案,由學會承辦,收錢好不好呢?結果是〈困卦〉,當然不好。我講佛經,法施還遭困,實在划不來。困裡雖然有爻動,不易脫困,所以就再問:如果照正常講佛經的道場,不收費怎麼樣?卦象當然很好,但是我不大好啊,這下陷入兩難。最後一想,一定是沒有聽清楚我的意思,所以第三次問:按我們這個講綱,思考脈絡跟一般講佛經不大一樣,簡單講就是佛易參證,如果一定要收錢,可不可以呢?我佛慈悲,說可以可以。所以我們還是這麼做了,很有意思,那位同學不過是放了兩三本《法華經》,就害我算了三個卦,才勉強過了這個關。

直指本心的《金剛經》
接下來要談的是講綱提出的幾個重點。首先,《金剛經》非常精簡,篇幅比《孫子兵法》少一點,比《道德經》、《易經》的經文及〈繫辭傳〉又多一些。因為譯本不同,有五千四百字的版本,也有五千八百字的版本。原則上我們上課用一般的通行本,不用玄奘的譯本。整部經雖才五千多言,卻很豐富,也很高超。所以到底要講多久,我們也不知道,何況還要從《易經》的理氣象數做一參證。原則上先預定二十堂課,等《金剛經》順利講完,接著就講《六祖壇經》。大家都知道《金剛經》跟《壇經》的因緣,所以這是從印度講到中國。禪宗六祖的故事大家都很清楚,惠能解釋《金剛經》的版本雖然不知真假,但也值得一讀。
我們《壇經》講完就講《心經》。《心經》就要用玄奘的譯本了,連後面的咒語在內共二百七十個字。這三部經都需要全講,接下來的幾部經可能摘要講,因為篇幅太大。下面可能是講《法華經》,本來我也打算整部講,後來生變。這次為了講經,又把早已參過的《法華經》請出來,那是我老師為了還願印製的,封題《妙法蓮華經》用的是王羲之的字。結果參了一遍之後,決定修改計畫,因為我讀了不夠感動。如果我都不感動,怎麼講給大家聽呢?可能是因為裡面神通太多,可能我不甚契合,所以我們就摘要講。因為《法華經》是講成佛的經典,佛教很多重要觀念都在這部經裡。雖然我們不會全講,但是你們仍然要整部看、整部參。
《法華經》之後準備講《楞嚴經》。《楞嚴經》篇幅更多,就過去的經驗,大家對這部經是又愛又怕,因為它雖然最晚傳到中土,但譯筆極好,文辭非常優美,境界也很高,就是太難了,很多地方涉及實際修行的體驗,沒有相同經驗就沒法懂。我跟《楞嚴經》有很特殊的因緣,它是我接觸的第一部佛教經典,那是一九七四年暑假吧!就在早已不存在的第一百貨公司樓上,聽當時還是中年僧人的淨空法師講《楞嚴經》。那時候因為是慘綠少年,入於坎窞,陷入失戀的高潮,所以聽《楞嚴》感應很強。那時候聽的人很多,有時候還得在隔壁間聽轉播。聽講的第一天,現場有跟大眾結緣的佛經免費發送,那時候拿到的《首楞嚴正脈科會》,我現在還保留著。
 最近一次是跟「華夏研學旅行計畫」去河南到山西那一趟,我隨身帶著一部《楞嚴經》,感應很強很強,也看得很細。但它對一般人確實有一定的難度。其實那個難要看怎麼講了,像我們現在要講的《金剛經》,也是難得不得了,難參難證、難真懂、難真行。但不管怎麼講,《楞嚴經》的篇幅還是非常大,內容也非常不同,既然普遍認為它難,我們也不必有太高的期望,還是把《楞嚴經》裡面一些精彩的部分,摘著講、揀選著講,再用《易》參證。
排在第六的是《維摩詰經》。如果前面幾部經典能消化到一定程度,這部經讀起來就比較簡單。《維摩詰經》的趣味性頗高,在過去是很受傳統知識分子歡迎的。一方面它是「末法時期,居士說法,菩薩來聽」的代表,而且又不一定要接受嚴格的佛門戒律,對中國文人來講,等於是兩頭都有了。不管怎麼講,這時候講《維摩詰經》,也有一定的參考性,它也不很難,不需要全講。至於之後要不要往下講《圓覺經》或其他幾部名相很多的經書,到時候再說了,大致如此。
最後還要提一提的是,大家有這麼一個機會一起好好把這幾部經典讀完,那是不得了的功德。不管是哪一家的經典,能夠流傳幾千年,絕對有很多東西是遠遠超過我們凡夫俗子的見識,經典裡面確實是有寶藏。所以上課還是得用點心思,不能說上課聽一聽,回家把書一扔就不讀了,那就枉費了辛苦修來的因緣。
為什麼首先要講《金剛經》呢?第一是它直指本心,不必繞路。第二《金剛經》可以消業力,包括我在內,身口意每天都在造業,我們兩個禮拜講一次《金剛經》,多多少少可以消掉一點,等消完了下課再去造,然後看看是不是慢慢會有一點效果。基督徒是一個禮拜上一次教堂,上教堂的時候謙卑恭敬,一出教堂又原形畢露,我們凡夫俗子大概也差不多,但好歹還是希望可以為道日損,消業障,那就先從這裡開始打掃打掃,接著再按我們規劃的脈絡往下走。
「如是我聞」揭開序幕
我們開始看《金剛經》吧!最前面的〈開經偈〉大家都知道是武則天的手筆。「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這不是天風〈姤〉嗎?「我今見聞」,誦詩三百沒有用,「見聞」之後一定要「受持」。「持」,就要修、要落實,不然多聞是沒有用的;「若不修行與不聞等」,所以要「解如來真實義」,還真不容易,〈中孚〉之後還要〈小過〉,才得〈既濟〉,絕沒有背幾句經就成佛的。前面也講了,《金剛經》是「剛健中正純粹精」,這是核心的核心,它可以幫你斷一切惑。這跟《易經》的〈彖傳〉是天下第一傳一樣,「彖」就是「斷」的意思,「彖」是傳說中的一種野獸,牙齒很利,所以用牠來象徵當機立斷。把整個卦爻的結構分析完,做出最好的判斷,就是〈彖傳〉。它跟〈大象傳〉、〈小象傳〉的風格不同。大象雖然體積龐大,但個性平和、溫馴,是素食者,所以〈大象傳〉講的都很雍容,教你怎麼修德,怎麼在逆境之中包容因應。通篇都是「君子以」、「先王以」、「上以」、「后以」、「大人以」,什麼境界都可以修行。彖就不是了,所以〈彖傳〉很多是教我們怎麼突破萬難、怎麼成功,在錯綜複雜的卦爻結構中怎麼當機立斷,該斷就斷,不斷則亂,是斬釘截鐵的。
《金剛》能斷一切惑,而我們難斷的東西太多了。般若是指佛家的妙智慧,跟一般的世俗智慧不一樣。這個名詞確實是不要翻譯比較好,也沒法翻。般若波羅蜜,大智慧渡彼岸,涉大川,〈既濟〉〈未濟〉的「濟」,慈濟、道濟的「濟」,但慈濟是慈濟的概念,道濟是《易經.繫辭傳》的概念,「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濟」就是齊水而過,不會滅頂。管它什麼水,我都能過,表示能夠成功渡彼岸。「未濟,征凶,利涉大川」。不戒葷有沒有前途?抱著一個〈鼎〉的肉桶,心齋坐忘,不在乎口齋,那是「酒肉穿腸過,我佛在心頭」。等到〈未濟〉最後一爻:「有孚於飲酒」,是抱著一個酒桶。《易經》這些象的酒肉人生,很有意思!
《金剛》要大掃除,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易經》偏偏搞這麼多象,會不會有衝突?《易經.繫辭》上傳最後一章說:「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聖人立象以盡意」,「象」是立的;「設卦」,那是假設的。「設卦以盡情偽,繫辭焉以盡其言」,是不是?然後呢?「變而通之以盡利」,那是指行動的境界,才談得上變通,通變之謂事;然後還是群體行動,不是一個人行動,「鼓之舞之以盡神」。不是要得意忘象,得象忘言嗎?誰叫我們去執著那個象?怎麼會衝突呢?
那就開始了,首先是〈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如是我聞」,以前講佛經的,這一句就可以講幾個月。這跟學《尚書》一開始就講「曰若稽古」一樣。在東漢鄭玄的時代,因為在秦始皇焚書之後,《尚書》遭劫嚴重,後來漢武帝獨尊儒術,一直到東漢,道家也壓下去了,佛教還沒正式進來,講儒家經典很受重視。鄭玄不只有千二百五十常隨眾,他一開講,經生就有兩三萬人,束脩收不完。「曰若稽古」這四個字就可以一連講幾個月,寫文章談「曰若稽古」,一寫就是十數萬言,就像現在很多學術論文一樣,寫了半天不知道在講什麼。「曰若稽古」的「曰」也有寫成「粵」的。這是尚書開章,就像佛經一開章就是「如是我聞」。因為堯舜的時代太遙遠了,一定要提出考古查證,要不然誰會相信呢?所以「曰若稽古帝堯」、「曰若稽古帝舜」,就是告訴我們是有憑有據的。就像阿難為了取信於人,也要經得起同儕和後世人不斷的嚴格檢驗,所以每部佛經一開頭就講:「如是我聞。」表示他是真的聽過佛講,不是偽造的,也沒有摻雜自己的想法。
「曰若稽古」的「曰若」是發語詞,四千多年前的事情,沒錄音,沒錄影,怎麼知道堯舜那個時候幹什麼,而且還有對話呢!當然要慎重其事、認真考實,所以光是「曰若稽古」就可以講很久。「如是我聞」就是「我聞如是」的倒裝句。「聞」不是只用耳根聽,從這個耳朵進來,那個耳朵出去,就是口耳之學了。而且那個時候沒有錄音錄影設備,也沒有紙筆,書寫工具絕對不像我們現在這麼方便,可是四書五經也傳下來了,佛經也傳下來了,所以那時候的人是很花工夫、很認真的。等到佛涅槃之後佛經集結時,還得召集同門師兄弟,大家討論討論,最後才有一部部佛經出現。據說老佛在世時就交代過阿難,因為他多聞,將來寫經書,怕人家不信,就寫「如是我聞」四個字,就好像蓋了一個認證章。佛經要闡述那麼深奧的哲理,文學性又很高,譯筆很美,負責漢譯佛經的大德,漢學的底子確實很好,很不簡單。「聞」是「知」的境界,不只是「聽」的境界。我們看新聞、聽到傳聞,那只是聽,但是這裡的「聞」是聽了之後悟了、懂了,所以佛教講「聞思修」。「聞一知二」,這是子貢的本事,所以他一定精通錯綜的關係,看到這個卦,馬上知道另外一個卦,舉一反三。顏回更厲害,聞一知十,錯綜交互變都會了,觸類旁通,這是好學生。我們的學生只能聞一知半,還有一半要老師提,這就很辛苦。另外,社會上不是有很多聞人嗎,諸葛亮說什麼?「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聞」是有名望,大家都知道;「達」是通達。
兩千五百年前沒有錄音錄影,連記筆記都很麻煩。千二百五十人俱,那麼多學生,假設每個人都記筆記,或者有的記、有的不記,最後大家聚集討論,能夠完全百分之百復原嗎?佛當時講的每一個字都會一樣嗎?是不是很難?所以最後的定稿,一定要經過切磋討論勘訂,但絕對不會每一個字都完全對。因為真懂了之後,道理就活了,道可道非常道,文字不必拘泥,但是,我聞如是,絕對都把佛的意思講出來了。
佛教講真如,講如如不動,「如」的境界可不得了。《易經》也常用「如」,「屯如邅如,乘馬班如。」「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賁如皤如,白馬翰如。」⋯⋯,雖然不像佛教的「如」有「究竟」的意思,但《易經》的「如」特別美,也叫我們不要執著,不一定很精確,或一定是什麼樣子,它只是一個象,而且這個象最後會不會落實,還看我們怎麼應對?君子就吉,小人就凶。佛教的「如」就涉及到本體了,如法不如法,不能亂講的。然後「是」也不得了,「日正為是」,真理的基準,大是大非,都有究竟。〈未濟卦〉第五爻就顯現了那個境界,「君子之光,有孚,吉。」太陽的中心,已經遠離坎水了,所以爻辭才那麼雍容、那麼究竟,因為那就是「是」的境界,日正當中,還發光,像天堂,像極樂世界。然後「君子之光,其暉吉也。」可是日正當中能有多久?馬上就太陽西斜,變成〈未濟〉最後一爻,抱著一個大酒桶,最後「有孚失是」,因為飲酒濡首,「亦不知節也」。《易經》最後一爻講的不就是「是」嗎?這個東西好容易有了,但無法常保,所以又引起沒完沒了的因果循環。《易經》從「是」談到「是」。〈文言傳〉就告訴我們,〈乾卦〉第一爻「潛龍勿用」,在開天闢地的時候,「是」所象徵的真理、自性就已經存在了,只是它隱藏不顯,必須加緊用功,把它挖掘出來,讓它「見龍在田」。所以「見龍」是從「潛龍」來的,「不見是而無悶」。什麼時候才能讓「潛龍勿用」的「是」變成「見龍在田」的「是」,讓它發光呢?如果〈乾卦〉第二爻「見龍在田,利見大人」爻變,下卦就變成〈離卦〉了,整個六劃卦變成天火〈同人〉,那個「是」就顯現出來了。而且〈同人〉〈大有〉,真理是人人所共有的,那是「見龍」;原先沒有開發出來,那個潛藏的自性、真理,就是「潛龍」的狀態。
〈乾卦〉的「潛龍勿用」爻變,下卦就是〈巽卦〉,〈巽〉無形,是「申命行事」,當然看不見了。「不見世而無悶」,要怎麼才能開發出來呢?是不是要有緣法、要有機緣?所以〈乾卦〉初爻爻變,六劃卦變成天風〈姤〉,不是要有機緣嗎?要「有隕自天」,「姤之時義大矣哉」;不然「潛」的東西永遠是「潛」,無法「見」。一旦「見」了,就像六祖歡欣鼓舞:「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因為他的「潛」已經「見」了,我們的「潛」還在「潛」,沒有「見」。所以《易經》的「是」是貫徹終始的,真理只是看得見或看不見,絕對不會沒有。「道不可須臾離,可離非道也。」沒有碰到、沒有看到,不代表它不存在。
「如是我聞」的「是」,意義是很深的。如是如是,實事求是,開國是會議,開完了全部歸檔,大家又各行其是。「是」並不容易。
「我」呢?「童蒙求我」的「我」,這個是真我,不只是阿難的肉身,「觀我生」的「我」,也是「觀民」、大我小我真我,不是我執我障的假我。〈蒙卦〉啟蒙不是要找到真我嗎?佛教「常樂我淨」的「真我」,不是我執的假我。「如是我聞」,為什麼佛經能夠永恆?因為每個人內在都有真我,只是在「潛龍」狀態,所以要應機、要心心相印,各方面都對了,還得真心去求;「童蒙求我」,真我迷失了,如果不求,它不會自己實現。所以是「童蒙求我,非我求童蒙」。「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就是那個「我」。
正因為我們還在「蒙」,所以「如是我聞」,接觸佛經或參加法會,就是要挖掘那個還沒出來的「我」。假定有些人已經開發出來,那個「我」能不能把我們也引導出來?能不能心心相印?「志應」也,我心跟佛心、道心、跟金剛心相應,它才能啟發出來。所以《金剛經》就講,當我們在「蒙」的時候,真我尚未彰顯,真的苦死了,像罪人一樣,身上背了很多桎梏。所以〈蒙卦〉第一爻就要我們「用說桎梏」,還得「利用刑人」。所以有個目標、典範很重要。第二爻就藉著「包蒙,納婦,子克家」把它挖出來,再不然就用「擊蒙」,當頭棒喝,把它打出來,然後第五爻就得「童蒙」去求。要是第四爻「困蒙」,我們的「獨」就「遠實」了,它出不來。到第三爻,那就糟糕了,「見金夫」就「不有躬」,看到錢、被美女所迷,缺乏反躬自省的能力。所以要求把丟掉的東西找回來。但《金剛經》說,人都會執著、著相,如果「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要求的是真我、如來、自性——以色相、音聲是求不到真我的,所以「世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如是我聞」,四個字就揭開了金剛法門的序幕,每一個字都有千鈞之重。然後「一時」要怎麼翻譯?這不是歷史上某一個特定時間,它是永恆的,這個「一」就是「道生一」的「一」、「萬法歸一」的「一」,「王侯得一以為天下貞」的「一」,是任何時間,沒有說固定哪一個時間。印度人本來也不習慣記事,也沒說是哪一個王,那時候小國林立,是西元前的哪一年也不知道,佛誕也沒有精確的歷史記錄,所以就說「一時」。我們現在其實也是一時知道嗎?「如是我聞,一時⋯⋯」;如果別的地方在講,那邊也是「一時」,可以很多地方同時都是「一時」。這就是「渙王居」的概念,沒有固定的時間,也不是一個歷史事件,而是一個具有永恆意義的法會,會一直在講,遍虛空、盡法界,千年萬年,這就叫「一時」。所以這個機緣十分難得,何況剛好佛在,又是「姤」,有隕自天,而且是聚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大比丘眾,算是將官班,大概至少羅漢以上的資格。如果真的「萃」,用心聽法,大家的境界通通提升,每一個都往上升格。
「一時,佛在舍衛國」,舍衛國應該在北印度偏西邊,這倒是有歷史可考的。「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給孤獨是一個長者,因為樂善好施,專門賑濟鰥寡孤獨廢疾者,時間久了,人家就叫他「給孤獨」。總會有些人要財施,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然後跟政治勢力也有結合。最後這個園子就變成釋迦牟尼二十幾年的道場了。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這就不是一般的凡夫俗子了,是受過比丘戒的比丘。比丘是翻譯詞,原意是要乞食、化緣的,上要乞求佛法,自求口食,下要眾生供養,因為他不能花太多時間去謀食,要全心全力去謀道,這就發展出幾千年來托缽化緣,需要眾生供養的傳統。千二百五十人俱,大家都在場。這裏講的東西都很平易,不像《法華經》或其他佛教經典,動不動就有無量神通,天上下蓮花,六種震動,大光明⋯⋯等等。《金剛經》從頭讀到尾談的就是一般常民生活,也要吃飯,化緣,洗腳,打坐,謀食完了要謀道。我們看到佛講經也要吃飽飯,要帶著大家去化緣,到城裡遛一圈再回到給孤獨園。所以這是《金剛經》難得之處,等於〈易經.繫辭傳〉第一章,他沒有神通,最大的法完全用在日常生活之中,平常心就是道,挑柴打水都一樣。佛領著大家這麼辦,沒有炫耀神通,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所以用《金剛經》和易簡的標準,去看那些炫耀神通的,就知道那絕非高境界,甚至是魔道;要是受到神通的迷惑,那就完蛋了。修道絕不是為了神通,神通算什麼!《金剛經》很平易,而且很從容!「世尊」,為世所尊,就是指佛。中國道家叫什麼「元始天尊」,就是受到他們的影響。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國。」不是要到城中去嗎?因為給孤獨園大概就像雍正奶媽的園邸一樣在城郊外,要進到城裡才討得到飯。「於其城中,次第乞已。」僧團是有序的,而且也隨緣。「乞已」,大家都要到了,「還至本處」。這不是〈復卦〉嗎?回到道場,就像是回到心靈的故鄉。「復,德之本也」,流浪到紅塵十丈的城裡,還要跟人家討飯,我們現在在外面工作,不就是為衣食奔波,跟老闆討飯嗎?「次第乞已」,謀食完了,然後謀道,回到本處。這都不要著相,不必一定要去考古研究到底是回到哪個園子,他就是「回到本處」。繞了一圈,不就是「復」嗎?大家都安心吃完飯,把衣缽收了,洗腳、行腳,〈震〉為足。我們以前碰到張三豐第七代的法脈東北居士,在休士頓辦了如是禪中心。東北居士就是修金剛法門,認為金剛是至大之法,所以他把早年學的道家道教全部拋掉不要。他的如是禪中心特別推崇走路的修行方式,而且他認為這個修行方式是從佛經中出來的。〈震卦〉是「帝出乎震」,我們內在的生命主宰,跟怎麼走路有關。「震為足」,這個道理跟《易》理可以通,〈震卦〉另一面就是〈艮卦〉的止欲修行,所以走路的方法很重要,但是我實在懶得學,學也學不會,我走個半天也不像一回事。所以老實走路也能成佛,也是個修練法門。出門繞一圈回來,不是染了塵嗎?當然要先把腳洗乾淨。「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現在要謀道了,腳洗乾淨,才能安坐;「敷座而坐」,把自己的坐墊仔細鋪好,就盤起腿坐下。
而這個千二百五十人俱,這能把孔老夫子羡慕死了,大比丘眾就有一千二百五十個,孔子搞了一輩子才有七十二個大弟子,三千個飯桶裡面有七十二個大比丘眾,二.四%的成功率,後來還死了兩個,這表示釋迦確實有福德。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32
庫存:4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