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道德經說義
滿額折
道德經說義
道德經說義
道德經說義
道德經說義
道德經說義
道德經說義
道德經說義
道德經說義
道德經說義
道德經說義
道德經說義

道德經說義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50 元
優惠價
9022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5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作者精研佛學義理三十餘年,對於佛理知見、修行生活等頗具心得,以此疏解《道德經》,並印證佛道本一家。
◎道德經的原典、譯文、釋義三者具備,內容深入淺出,顯示了真實法義。
◎儒、釋、道互通於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本書以通俗白話的文字帶你入門!

道德經與佛理能互相印證:人若沒有好的道德,其所造業力即是惡氣,由此自己造作之氣為因,四大元素為緣,即生種種狀相態貌的果報。這就是道生萬法的德行,是不變的因果現象,同時這也是唯識不變的真理,符合了唯心所造的銘言。

般若佛學的中觀思想,是佛教導菩薩尋求真理,依無為法修行,並不計較自我地幫助眾生脫離苦海,即此為大乘菩薩所觀行之「道」也!

天地養育滋長萬物而不求回報,恆時不斷其功德,聖賢以此為「道」,說名「無為而為」。中華民族本有的中心思想就是聖賢教導國王及人民如何效法天地之「道」,心存仁義而「無為而為」。

般若經中所說「無住生心」與道家「無為而為」其意相同,思想無異,所以自然而然能夠融合在一起,形成中華民族之文化思想。今就《道德經》一書,解說其義,令人融會貫通。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5526689.pdf

作者簡介

葉無知

一九五三年出生於台灣中部鄉下,初中畢業後,北上半工半讀,於慈航高中完成學業,後來考上政府機構,當上公務人員。
生活有些拮据,但不失悠閒,是故業餘喜好各類宗教,最終選擇佛教,作爲終身信仰。雖因福德不足以剃渡,但時刻依教奉行,三十幾年無有間斷。老來欲將所學分享心得,是故作者本是無名小卒,雖文筆粗俗,但求人人易懂,雖言詞未登大雅,但求顯示真實佛法,由此祈盼能與有緣之人,早日登上彼岸,其他並無所求。

作者目前在YouTube平台另以「無知行者」的名號陸續發布視頻,内容為其對於佛理知見、修行生活等獨闢之見解,非常歡迎讀者上網訂閱並來函交流,共同探討佛學義理以及人生路途上的各種疑惑。

【作者序】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除五族共和之外,並將儒、釋、道三家的學說,揉合而成為眾所共識的思想觀念。其影響力貫穿百千年而不移,皆因我中華民族崇尚忠孝節義的道德觀念所致。
忠孝節義者,即古先賢所教說之仁義道德也!
老子講道德,孔孟講仁義。故有四書五經流傳後世,而令今人效法瞻仰。
後人稱孔孟為儒家思想之代表;老莊則為道家思想之代表。即此二者,有密切關連,且是我本有之民族文化思想。釋迦牟尼的佛學思想,是後來從印度傳入中國的外來思想。
佛學的釋家思想雖是外來的觀念,但其本質及寓義,與儒家、道家思想並不相違,所以立刻能夠融入中華文化的思想體系,令流傳至今。
依歷史記載,中華文化之起源,是炎、黃治理天下之際,距今已有五千年之久。
爾時,為助益眾生故,多有能人出世教導維生之計。例如:
螺祖教人養蠶抽絲,搓繩結網,乃至服飾……。
燧人氏教人鑽木取火,燃脂生光,乃至熟食……。
有巢式教人架樹造屋,遠離猛獸,乃至安居……。
神農氏教人耕作漁獵,擇物而食,乃至醫療……。
伏羲氏教人觀天運行,辨測方位,乃至占卜……。
此中以伏羲氏所創陰陽八卦,最為民族文化之根。傳說上天為幫有德之人教化眾生,使龍馬背一圖象現出於黃河之中,後稱「河圖」。又令神龜負一文書現出於洛水之中,後稱「洛書」。易經中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伏羲氏依「河圖」及「洛書」內容而繪制陰陽八卦,並教人民觀察天象,訂定節氣,理制方位、宮數……。
依此從事生活,經營農、漁、牧等業。
伏羲氏的八卦學理傳至周朝時,周文王姬昌依八卦學理,著作《周易》一書,即今《易經》本源。
周文王對於八卦學理作了評述,在他的易經中曾說:「通神明之
德,類萬物之情,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返終,故知死生之說。」
又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從觀察天地萬物的現象上,去深究原因,終於明白了生死的道理。
進而發覺人應效法天地滋養萬物不求回報的仁厚精神。就此,依「伏羲卦」衍申的《易經》,注入了「仁義」的內涵,教說君子應有道德的觀念。
周文王之子姬旦─周公,依易經道理,作「爻辭」。並身體力行,仁德勤政,並作禮制樂,令孔子佩服不已。
由「八卦」到《易經》,然後傳至春秋戰國時,老子精研其中「作人處事」之道理,並由此「人道」、「天道」互輔的運行中,思惟出一套偉大的哲學觀,並著寫了一部《道德經》問世。
同時,孔子在鑽研《易經》之餘,亦曾請教老子無為而為之道,增益其「天倫」及「人倫」之綱常,並著作《倫語》等書。
孔子受《易經》影響甚深,他喜好《易經》的程度,可從《史記》一書窺見一斑,史記說:「夫子老而好(易),居則在席,行則在囊。」意思是說「孔子一生到老都喜好《易經》,睡覺時把書放在枕邊,出門時把書放在行囊之中。」
如是「八卦」衍申的傳承,奠定了文化哲學觀念。時間、人物、朝代的變遷,並未影響中華民族對仁義道德的背離。
這是中華文化的本有,佛法的思想是在秦漢時,才由印度傳入中土的。
但大乘般若的佛學思想,應說是在唐代時,藉由玄奘菩薩之西天取經後,始傳入我國並發揚光大的。
般若佛學的中觀思想,是佛教導菩薩尋求真理已,依無為法修行,並不計較自我的幫助眾生脫離苦海, 即此為大乘菩薩所觀行之「道」也!
中華民族本有的中心思想,是聖賢教導國王及人民如何效法天地之「道」,心存仁義而「無為而為」。
天地養育滋長萬物而不求回報,恒時不斷其功德,聖賢以此為「道」,說名「無為而為」。即此「無為而為」與般若經中所說「無住生心」,同乎?異乎?
以上二者觀念相同,思想無異故,自然而然能夠融合在一起,形成中華民族之文化思想。今就《道德經》一書,解說其義,令讀者將之與佛法相較,嘗試能否看出端倪。特此為序。

二○一六年 無知 寫

目次

作者序一
作者序二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九章
第七十章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五章
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七章
第七十八章
第七十九章
第八十章
第八十一章

書摘/試閱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不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疏:
從古以來,對「道」能有所瞭解的人,都知道其細微奇妙深刻玄遠,深邃而難知難懂。不只是這樣深奧難懂,且只能勉強來形容它。
因此瞭解道的人,待人處事會小心翼翼有如冬天走在有薄冰的水面;時時警惕自己,像保衛國家不受鄰國侵犯一樣;待人恭敬鄭重,有如去赴宴作客一般;處事灑脫自在,有如冰塊緩緩消融一般;純樸厚道有如未經加工的原料一般;心胸廣闊有如深幽的山谷一般。
如果處在雜沓像濁水的環境時,能否靜靜等待混濁慢慢清朗下來?能否安定下心來,靜靜等待生機的來臨?
獲得並保有這箇「道」的人,不會自滿高傲。也只有不自滿高傲的人,才能除去障礙,並改善而自新。

解:
「古」者,以前,從前。「善為道」者,有道德、有德行的人。「微妙玄通,深不可識」是說德行高深、並且不露鋒芒。
「強為之容」是說以上這種人,勉強可從外表上來形容,因為其深不可測、不露鋒芒故。

本篇所說待人處事之「道」:若冬涉川、若畏四鄰、若客、若凌釋、若朴、若谷等皆屬外門功夫。
靜之徐清、靜之徐生則屬止觀、禪定之內門功夫。
如是依自然法則,身心內外兼修而不自滿,才能除惡改善,達到微妙玄通、深不可識的境界。


第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疏:
盡力令心靈虛寂並達極至,堅守住身心的清淨不變,如此我們就能觀察到萬物一起蓬勃生長及循環生滅往來。
世間萬物繁雜眾多,最終會恢復到原本。回復到原本謂之寂靜,寂靜之後會再重生,如是生滅往來就是自然不變的道理,知道這箇道理叫智慧。不知道這箇道理,就會輕舉妄動,引來不好的果報。
明白道理的人心胸會廣大,心胸廣大才能坦然公正,坦然公正則能事事周全,事事周全則符合大自然,大自然就是道,道才能恒常不變,如是善為道者,終身都不會受苦受害。

解:
老子說道是常,令萬物之生息不絕故。
致虛極守靜篤謂定、謂止。
萬物并作吾以觀復謂禪、謂觀。

知常者悟也!
道是常,悟常者悟道矣!終身受用。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疏:
最好的治國方式是人民不知有統治者的存在;其次是人民會親近並稱讚他;最後是人民害怕他,並且輕蔑他。
因為統治者的誠信不夠,所以人民才會不信任他。有能力的統治者應當很悠閒的,因為他不輕易發號施令。這樣做起事來很容易就完成了,人民也會認同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我們本應如此。

解:
老子有顆仁義之心,為天下眾多百姓故,認為統治者能影響到百姓的生活,所以本章說明君主的政治方式要處無為之可,行不言之教。並說最高上的治國方式,是人民不知君主的存在。

《帝王世紀》一書中提到:
帝堯之世,(百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
帝堯之世,其政無為,其治不言也!太上矣!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25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