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小學讀整本書教學實施方略(簡體書)
滿額折

小學讀整本書教學實施方略(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55 元
定  價:NT$ 330 元
優惠價:87287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特級教師李懷源以十年“讀整本書”研究之功,提供小學整本書閱讀教學整體解決方案,引領一線小學教師成為值得信賴的教讀者。全書共分為六章,前兩章講圖書的選擇、閱讀的評測、讀整本書教學的設計及課型等讀整本書教學中的操作要點;後四章選取作者帶不同年級的學生讀整本書的12堂教學實錄,分別指向閱讀經驗、閱讀策略、閱讀能力、閱讀素養四個維度,為培養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素養,提供可複製的案例示範。

作者簡介

李懷源,北京教育學院副教授,特級教師,齊魯名師。獲評《中國教育報》“2015年度推動讀書十大人物”。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三五”規劃課題“基於核心素養的小學‘讀整本書’課程實施與評價體系研究”,主持的“小學單元整體課程實施與評價體系”獲首屆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撰著《兒童閱讀的力量》、《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理論與實務》、《每個孩子都能學會閱讀》(與常青藤爸爸合著)、《小學生如何閱讀一本小說》(合著)等。

名人/編輯推薦

·作者研究“讀整本書”已有十年之久,並主持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三五”規劃課題“基於核心素養的小學‘讀整本書’課程實施與評價體系研究”,一直活躍在教學一線,是教育研究與教學實踐“雙棲型教師”。
·既闡述了讀整本書的教學理念與實施要點,又分主題、分層次呈現了12堂教學實錄,真正實現了理念與實踐相結合,既指明行動方向,又提供可複製的範例。
·提供完整解決方略,小學讀整本書教學一本通,引領教師成為值得信賴的教讀者。
·作者系《中國教育報》“2015年度推動讀書十大人物”,對於推動兒童閱讀,有基於教育實踐的理性思考與獨到見解,帶領孩子與真正的好書相遇。

序 言
序一:漫長閱讀歷程的新探索
前些天,剛剛拿到懷源新出版的《每個孩子都能學好語文》一書。沒過幾天,懷源告訴我,他關於“讀整本書”的著作又要出版了,希望我能夠寫個序。他告訴我,請我寫序是一件“蓄謀已久”的事情。
懷源是我的老朋友,是我們新教育學科書目的重要研製專家,也是民進會員和葉聖陶研究會的理事,這些身份讓我和他有著很多接觸。同時,關於整本書閱讀,新教育實驗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我的確也有一些話要說。
中國的整本書閱讀,從思想到行動,從個體探索到大規模推動,迄今有著漫長的歷程。整本書閱讀的思想,早在上個世紀我們民進的老前輩葉聖陶先生就已經提出。整本書閱讀的研究,也日趨風起雲湧,比如2009年4月懷源就以“葉聖陶‘讀整本書’思想研究”為題完成了碩士學位論文,新教育實驗則為推動整本書閱讀的規模化實踐,進行了長達十餘年的努力。
在我發起新教育實驗之前,早在1993年擔任蘇州大學教務處長之際,就因深切感受到整本書閱讀的重要,在蘇州大學率先推出了學生必讀書計劃,取得了良好反響。2002年,在第一所新教育實驗學校掛牌啟動之際,我們就把“營造書香校園”作為十大行動之首,整本書閱讀就已經成為實驗的基石。其後,在2007年山西運城的新教育年會上,我們提出了“共讀共寫共同生活”的閱讀主張,推出了促進兒童整本書閱讀的“小學生閱讀包”等,進一步把整本書閱讀科學化、課程化、規範化。可以說,在整本書閱讀的探索上,新教育實驗取得了極其豐富、卓有成效的經驗,也留有許多缺憾,無數新教育同仁還在進一步耕耘。
近年來,整本書閱讀一下子“火爆”了起來。除了包括新教育人在內的諸多同好在理論和實踐上的探索行動之外,最重要的“推手”無疑是2017年新出臺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這個課程標準開宗明義提出的第一個學習任務群,就是“整本書閱讀與研討”。此任務群的學習,貫穿高中語文課程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三個部分,在高中語文中,整本書閱讀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課程標準雖然是高中的,但是由於與高考息息相關,必然倒逼初中和小學語文課程的改革,中小學的整本書閱讀就此火了起來。
雖然整本書閱讀正在逐漸成為大家的共識,但在具體推進的過程中,還有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厘清與完善。
比如,關於整本書閱讀,究竟應該讀哪些書?讀什麼,是閱讀首先必須回答的問題。閱讀的高度決定了精神的高度。我們應該讀什麼,雖然本身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但在原則上,我們還是要有根本性共識。即使是教育部新課標推出的書目,也存在“沒有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來相應推薦書籍,特別是低年級沒有繪本必讀書目”等方面的缺陷。新閱讀研究所研製的《中國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中國初中生基礎閱讀書目》和《中國高中生基礎閱讀書目》,是目前相對公認的權威書目,也有一個需要不斷完善更新的問題。
整本書閱讀的實際操作層面,也存在不少問題,比如不同角色在閱讀中的自我定位。懷源希望立體解決整本書閱讀的問題,這樣的構想是有必要的。我認為,在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教師的職責與其說是“教”,不如說是“領”:教師就像一個優秀的導遊,為學生補充適當的背景知識,又讓學生享受自己探索的快樂;教師就像一個成熟的領跑者,陪伴學生奔跑一段路程,讓學生超過自己跑得更快。當然,除了教師之外,學生乃至父母在整本書閱讀中的定位問題,也需要進一步厘清與界定。
又如,整本書閱讀的評價問題。整本書閱讀備受青睞,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高考指揮棒的關係。但是,如果整本書閱讀缺乏可操作的科學指標和評估方法,就會發生評價的偏差,評估導向就容易應試化,就容易側重某些具體的知識點。如何推動整本書閱讀的評價優化,促成對理解力、思維力乃至創造力的提升?這仍需要深入細緻地研究。
真正的閱讀,是一個頗有些神秘的建構過程。新教育的十大行動之首“營造書香校園”,在新的背景下,已經有了新的內涵。我們希望結合學校的文化傳統,關注每個人閱讀之前的經歷與儲備,關懷閱讀過程中生髮的不同感受,關心閱讀何以才能激發出更多創造。通過整本書的共同閱讀,把最美好的童書給最美麗的童年,真正創造共同的價值與願景,這是我們的夢想。
懷源結合多年的探索,希望為小學“讀整本書”提供全方位、立體化的解決方案。從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的探索是有效的。對教師而言,如何進行教學設計,如何把課進行功能定位,懷源都做了回答,並且提供了12本書的教學案例,每一個案例都增加了和讀者互動的部分――不只是聽懷源講,而且要建構自己的整本書閱讀體系。
作為新教育的參與者和實踐者,懷源的書雖然沒有更多展示新教育的相關探索,但我相信,這本書會進一步豐富、完善整本書閱讀的理論和實踐,我也相信,懷源會以此為新的起點,為新教育實驗整本書閱讀的理論創造和實踐探索,做出新的貢獻。
朱永新
2019年5月14日晨寫于瀋陽

序二:我看讀整本書教學
懷源在新書出版之前,將全文電郵給我過目,並邀我寫篇序文,當然義不容辭,卻也勾起了幾許的思緒。
在上個世紀末期,因應時代的變化,興起了教育改革的浪潮,所謂教育是一切的根本。從佐藤學、薩爾曼·可汗(Salman Khan)、麥爾荀伯格(Viktor Mayer-Schönberger)、肯·羅賓森(Ken Robinson)、保羅·塔夫(Paul Tough)、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彼得·聖吉(Peter M.Senge)等人的論述與實踐可以發現,課堂教學已逐漸轉化為以學生為中心――所謂的翻轉教室。更由此演化出所謂國際性的“核心素養”教育。核心素養的教育,最重要的三個因素是:以學習者為中心、注重個別差異化、生活中的實踐及運用。
而在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課程當屬語文,因為語文學習是各科的基礎。語文的內容包括聽、說、讀、寫,而又以讀(閱讀)為主,教學的重心經歷了從“學科知識”到“基本能力”再到“核心素養”的轉變。目前,義務教育的小學課程中,除必修的基礎型課程中的語文課(課內閱讀課),還有拓展型課程和研究型課程(選修的課外閱讀),更有學童自主的課外閱讀。
在教育改革與閱讀教育的推波助瀾之下,基礎教育界的語文教師可以說人才輩出,在教學實踐中更是結出了豐碩成果,而懷源即是其中之一。
與懷源可以說是忘年之交,自認識以來,交談皆以語文、閱讀為主。本人自1971年以來,亦是以語文、兒童文學為專業,因此相談甚歡。懷源除致力於現場教學外,更著力於教學背後理論的建構。這本書,主題是讀整本書教學,是他繼早期“單元整體教學”之後的教學理論與實踐的成果,前後花了13年,也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一般課題“基於核心素養的小學讀整本書課程實施與評價體系研究”(BHA160150)的成果。本書自成體系,可以說理論與實務兼具,頗具開創性,其間或許仍有所不足,有待後續者。
個人認為,就閱讀而言,可注意者有二。第一,必須瞭解課內、課外之別。課內閱讀是課程之必須,學生無所選擇,而課外閱讀則是學童自主閱讀與發展天賦的契機,千萬別課內、課外不分。第二,閱讀不只是語文老師的事,也是其他各科老師的事。懷源在此二者皆有突破,一是規範閱讀與自由閱讀並重,二是自2012年以後就把閱讀推廣到小學的各個學科。
就教學而言,必須落實于課堂與學生。常見名師教學演示,不是流於做大就是做細,有時更是炫才與炫技。教學演示要有課時的設計,使觀摩者看到流程,所謂“鴛鴦繡出憑君看”,要把金針度與人。否則只用一個課時教完,只顧炫才與炫技,觀者霧裡看花,無濟於教學。至於做大、做細,更是教學的大忌,教學的基礎在於保底,至於上不封頂則主要依賴學生的自主學習,不是老師的職責,否則陷多少學生于泥淖。懷源致力於各種課型的建設,就是希望學生能夠自主閱讀。
孩子是學會的,而不是教會的,教育的意義在於:
學會學習,學會生活。
更要瞭解的是: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林文寶
台東大學榮譽教授

序三:讀整本書教學再出發
我和懷源認識將近20年了。這些年來,不管別人在做什麼,他一直堅持做他認為值得做的事情。我所知道的有單元整體教學、讀整本書教學、葉聖陶思想研究,他在這三方面都小有成就,讓我們看到了持續研究產生的效果。
懷源一直說,在讀整本書教學方面,我是他的老師。老師顯然不敢當,但是,確實在讀整本書教學方面和他有過很多次的探討,可能對他產生了影響。
2005年12月,曾經在懷源所在的德州躍華學校舉辦“全國首屆班級讀書會”。在這次會議上,我執教《我有友情要出租》,蔣軍晶執教《草房子》,懷源執教的是《親愛的漢修先生》,作家王一梅、閱讀推廣人蘿蔔探長分別做了演講。這是國內第一次以整本書的“班級讀書會”為主題進行的教學研討活動,無疑對後面的懷源的讀整本書教學的探索產生了奠基作用。
這個作用在懷源的碩士論文《葉聖陶“讀整本書”思想研究》中也可以看出,他的這篇論文成於2009年4月。當時,他在首師大讀書,我在人教社,我們多有交流。當時一個網站要做圖書的分類工作,很多書就放到懷源的宿舍裡去,由他分類,填寫關鍵詞,確定所對應的年齡階段。其間,他把葉老的讀整本書拿出來寫碩士論文,是因為之前已有幾年的實踐探索,據我所知,他先後實施過《活了100萬次的貓》《特別女生薩哈拉》等多個年段的讀整本書教學。那段時間,我想組織大家編寫關於整本書教學的指導用書,劉芬負責低年級,懷源負責中年級,蔣軍晶負責高年級。我們打磨了編寫框架、體例樣張,懷源帶領學校的老師組織編寫。雖然這套書最終沒有出版,但因為在實踐中的探索,懷源對讀整本書教學的理論產生了興趣,才有了他後面的碩士論文。
後來,我也多次邀請他在“中國兒童閱讀推廣人論壇”“中國兒童分級閱讀研討會”上上課或演講,瞭解了他在學校進行讀整本書教學的探索路徑。2009年7月,我和趙鏡中教授、宋旭老師在浙江千島湖舉辦首屆“兒童閱讀研習營”,懷源作為首屆學員參加了此次研習活動,從臺灣老師的讀整本書教學經驗中獲益匪淺。這個活動共舉辦了10屆,後面9屆懷源都是以導師的身份參與,要麼上課,要麼講座,每一年都能帶來他的一些新思考。
所有的研究一定是不斷思考與實踐的過程,是向他人學習,也自我建構的過程。懷源當然也不例外。可貴之處在於,在實踐的基礎上他總試圖去探索一點兒規律,希望給更多的老師以借鑒。這和他多年在教學一線的工作有密切的關係。
現在擺在我們眼前的書,是懷源努力把教學實踐與理論建構融合在一起的作品,同時又希望把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轉化成可以推廣使用的“解決方案”。希望每一個和閱讀有關的人,都能清晰定位,也要有自己的角色擔當。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過去我們更多強調大人的作用,希望通過教師和家長的努力,讓兒童會讀書,愛讀書;懷源希望學生自己會讀書,愛讀書,充分發揮主動性,運用自己的智慧,勤奮地閱讀,實現“自能讀書不待他人推”的境界。這是閱讀推廣的目的,也是閱讀推廣的智慧。
書中既有他多年積澱的讀整本書教學範例,也有他在實踐的基礎上總結提煉的讀整本書教學經驗。書中增加的互動部分,讓讀者很有角色感:可以和作者互動,不能只聽作者說,也要有自己的思維參與、價值判斷。從這個角度來看,懷源展開了一種新的教學過程,希望讀者能夠深度參與,並且學有所得,學有所成。讀者在讀書的時候,千萬不要抱著信從的態度,而應該抱著自我建構的信念,讀懷源的書,修自己閱讀的路。我想,這也是懷源想看到的。
這本書,歷時幾年,源自實踐,但是還有探索的空間,不一定適合每所學校、每位教師、每個家長、每名同學。我希望,大家於其中看到的是一種實踐思路,而不是照學照搬。我希望讀者都在站在懷源的研究基礎上,以自己的實際情況為思考點,不斷地研究實踐,超越懷源,我認為這也是他希望看到的。
我相信,這本書不是懷源探索的終點,而只是他研究和實踐的新的起點。我相信,他在未來的實踐中,仍然會不斷探索,不斷超越,實現新的目標。我聽說,他帶領團隊,按照整體的學習情境、具體的學習任務、可見的學習成果等要素,編寫了統編教材推薦的相關書目的讀整本書學習手冊,他希望通過學生端的產品,改善讀整本書教學。
讓我們共同期待懷源在讀整本書教學領域探索出更多的成果。
王 林
人教社少兒讀物編輯出版中心主任
兒童文學博士

前 言

讀整本書教學的價值與意義
1941年,葉聖陶在《論中學國文課程的改訂》中提到:“把整本的書作主體,把單篇短章作輔佐。”1949年,葉聖陶在《中學語文科課程標準草稿》中這樣表述:“中學語文教材除單篇的文字而外,兼采書本的一章一節,高中階段兼采現代語的整本的書。”由此可見,葉聖陶早在20世紀40年代就提出了“讀整本的書”的觀點。
順著這條線再梳理,發現顧黃初先生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經注意到葉聖陶“讀整本的書”的思想,發表了題為“提倡讀點整本的書――葉聖陶語文教學思想研究”的論文,且作為葉聖陶語文教學思想研究九篇文章的第一篇,可見他對這一命題的重視。
2001年頒佈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在教學建議部分有這樣的表述:“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可見,讀整本書已引起語文課程標準制定者的重視。
在今天,閱讀已經成為全世界範圍內都在討論的主題,閱讀活動也已經從嬰幼兒階段就開始了。小學階段進行整本書閱讀不但成為可能,而且成為必須做的事情。因此,重新審視讀整本書思想的理論和實踐意義,並做進一步的理論和實踐探索,將對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發揮積極作用,對於整個民族文化的理解與傳承也至關重要,可以促進整個社會文化水平的提高。
研究讀整本書是我們今天應當承擔的歷史使命。順著讀整本書的脈絡做一番探索,顯然是一件有意義而且有意思的事情。讀整本書在中國已有很長的歷史,因此,需要在中國文化這個大背景下研究讀整本書。討論中國文化背景下的讀整本書,就一定要和中國哲學、中國美學、中國傳統教育、漢語的構成特點、學生的學習方式等聯繫起來進行細緻的研究,這樣才能夠瞭解讀整本書對一個學習者的文化意義和生存意義。
讀整本書的意義只有在教學實踐中被激活才能充分發揮其能量。這種教學實踐應該是在學校中進行的,是師生共同參與的,應該從整本書的選擇、如何指導閱讀等方面進行系統的梳理。讀整本書教學的實踐,一定是先從教師開始的,能從一本書中收穫一些意義,收穫一些教育的元素,這是教育者的一項重要能力。語文教師要善於把一本書帶進教室,和學生共同閱讀,共同探討。不支持、不引導學生閱讀的語文教師肯定不是一個好的語文教師。
讀整本書教學的實踐,需要經歷從“人物分析”“情節研究”到“閱讀策略指導”“閱讀能力培養”再到“閱讀素養提升”的過程。
我進行讀整本書的教學實踐已經13年了,在大大小小的研討活動中,執教過20本以上的整本書。慢慢地,我被“大同小異”的教學方法所困擾:不同書籍的班級讀書會,只是人物不同、情節不同、討論的問題不同;拘泥於整本書的角色、情節,只會讓每一本書成為一個故事,學生記住的只是故事情節和人物特點,對學生的作用是相同的。隨著閱讀能力的提高,學生對千篇一律的班級讀書會的方式也會產生“厭倦”,不能真正地做到有所思考。我的讀整本書教學總是單向循環的原因是目標不清,且總被書的內容所限制。如何進行突破?我認為需要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1.教學目標指向閱讀素養
教師設計班級讀書會的時候,要有清晰的目標。這個目標是指向學生的閱讀素養的。國際閱讀素養分為以下五個方面:能夠理解並運用書寫語言的能力;能夠從各式各樣的文章中建構出意義;能從閱讀中學習;參與學校及生活中閱讀社群的活動;能夠由閱讀獲得樂趣。有了目標,就能跳脫出書的內容,不局限於書中人物性格的討論,不局限於主題的提煉與生髮。
對學生而言,也要有清晰的目標,要知道怎樣閱讀,怎樣通過閱讀進行思考和學習。學生有了目標,就會經常反思閱讀過程,總結閱讀經驗。
2.教學內容指向學生活動
教師有了清晰的閱讀素養目標,學習內容就不再是一本書了,而是完成一個或者多個學習任務。教師需要把一本書的內容演變成學習活動,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可能性。學生喜歡的是學習活動,參與活動才能產生切身的體驗。教師可以設計做“人物卡”、繪製“故事地圖”等活動,讓學生能夠在親身參與的過程中獲得發展。
3.教學實施指向課型劃分
改變千篇一律的狀態,除了選擇閱讀不同類型的書外,還需要在目標明確的前提下把閱讀課進行課型的劃分。我把閱讀課分為閱讀思維課、閱讀策略課、閱讀實踐課、閱讀分享課、閱讀欣賞課、閱讀體驗課和自由閱讀課等。閱讀思維課是培養學生多角度思維的課型,如從多個角度評價一個人物、為故事設計不同的結局、從不同人物的立場敘述同一個故事。閱讀策略課是教學生閱讀策略的課型,如對於怎樣閱讀一本書,可以從看封面、讀目錄、讀細節等方面來組織教學。閱讀實踐課是讓學生實踐閱讀策略的課型,讓學生運用學習過的閱讀策略讀一本新書,然後進行交流討論。閱讀分享課是以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收穫為主的課型。閱讀欣賞課是從不同角度對一本書進行賞析的課型,如人物塑造、情節架構、語言特色等。閱讀體驗課是讓學生相互交換圖書,體驗不同性別、不同性格的人的閱讀喜好的課型。自由閱讀課是學生從自己的實際需要出發,進行自由閱讀的課型。
在這些課型中,自由閱讀課應該是閱讀課的主體,這樣能保證學生在閱讀實踐中不斷提高閱讀能力。
4.教學評價指向學生發展
從教師的角度而言,應該評價學生的閱讀素養和閱讀能力。那麼,如何進行評價呢?一是在閱讀的過程中,考查學生對問題的理解程度。二是通過一定的紙筆測試來實現,如:通過“找一找……”的題幹,考查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通過“為什麼……”的題幹,考查學生整合解釋的能力;通過“我認為……”的題幹,考查學生反思評價的能力。三是學生自主分享,通過完成項目作業的形式,如設計一本書的推薦海報、寫一本書的書評等,來考查學生閱讀素養的發展水平。
從學生的角度而言,應該能夠對自身的閱讀進行反思和評價。一是能夠評價書中內容;二是能夠評價自己的閱讀過程;三是能夠評價自身的發展。
閱讀素養的教學對我而言是確定的一個美好的方向,如何把閱讀素養落地,變成學生身上可以看得見的實際獲得?經過不斷探索,我把讀整本書教學集中于學生的“思維”和“表達”這兩個方面的能力培養上。
本書中,我只列出了自己閱讀教學實踐的“個案”,希望大家在看到我的實踐路徑的同時能夠有所啟發。本書選取了12個典型課例,時間跨度為8年,最早的一篇是2010年4月的,其他都是2014年以後的。這些課例反映了不同時期我的思考和實踐,也在反復表達著同一個主旨,那就是在讀整本書的過程中不斷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表達能力。
在選取的12個課例中,《不老泉》的導讀課是我從關注閱讀內容向關注閱讀策略轉型的關鍵課例,為我以後從研究閱讀策略向研究閱讀素養的教學發展奠定了基礎,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這12個課例並沒有按照時間進行排列,而是按照“指向閱讀經驗”“指向閱讀策略”“指向閱讀能力”“指向閱讀素養”四個角度來編排的,“指向”的意思是向著這個目標,是有所側重的,但它們並不是截然分開的。
在十幾年的讀整本書教學實踐中,我一直試圖突破,希望通過讀整本書給學生帶去更多的思考。這個過程是極有意義的,讓學生在班級讀書活動中學會閱讀,並且通過閱讀去學習,這才是讀整本書教學的價值所在。
李懷源
2019年9月10日

書摘/試閱

讀整本書教學的指導
“略讀教材若是整部的書,每一堂略讀課內令學生報告並討論閱讀那部書某一部分的實際經驗;待全書讀畢,然後令作關於全書的總報告與總討論。”c討論是整本書閱讀指導中的重要環節,不但能深化學生對書籍的理解,還能培養學生持久的閱讀興趣。組織學生進行整本書的討論,應該從情節入手,關注學生的興趣,關注情感的薰陶。讀整本書,關鍵是整體,在討論交流的時候,不能因為個別地方的處理而忽視了整體,既要關注學生的個性體驗,又要挖掘細節,加深學生對整本書的理解。
一、按照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指導
對於低年級的學生,教師應當先讀給他們聽。當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能夠借助拼音閱讀的時候,教師要及時放手,讓學生感覺自己可以像大人一樣進行閱讀了,從而產生成就感,維持持久的閱讀興趣。閱讀討論的重點應該是情節、人物、閱讀興趣等,可結合作品聯繫生活,話題有“從書裡找生活的影子”“從書裡找自己或別人的喜好”“找出書中人物特別的地方”“聊一聊送禮物的想法”等;或者進行語文學習延伸,話題有“把故事加長”“從閱讀中學習新字詞”“找出書的特點”“好書介紹”等d。
中年級的學生完全能夠自己閱讀。教師應該設計讀書報告單,幫助學生把握讀物的主要內容,同時引導學生發現讀物中的細節,讓學生能夠關注到人物的心理變化等。討論的重點在於細節和從中體會到的情感,如“聊故事裡好笑的情節”“談一些與眾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看書中的人物”等。也可以談論語文學習,如“從兩個不同的角度看一本書”“瞭解自己的閱讀策略和閱讀困難”“談描寫聲音和色彩的語詞和比喻”“談兩種不同的擬人法”“談論描寫老人或一個特別的人的方法”“討論描寫做事過程的寫法”“談作者特別的語氣”等e,讓討論變得角度多樣,使閱讀活動豐富多彩。
針對高年級的閱讀,教師可以設計稍微複雜的讀書報告單,也可以讓學生自行設計讀書報告單。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深層次的問題進行討論,如“比較同一個作家的不同作品”“探討一些與眾不同的作品”“比較自己的童年和作者的童年”“談飲食文化以及相關的語詞”“談老人與小孩的關係”“探討奇幻小說和魔法小說的特色”等c。
二、按照讀物的特點進行指導
小學階段的讀物的主要體裁有圖畫書、童話、兒童詩、散文、小說、科普作品等。圖畫書、小說一般是整本書,而童話、兒童詩、散文和科普作品往往以“集”的形式出現。不同的體裁有不同的特點,教師要根據體裁的特點進行閱讀指導。
圖畫書並非只有低年級的學生才可以讀,整個小學階段的學生甚至成人都可以從圖畫書中獲得啟發。圖畫書可以分為無字圖畫書和有字圖畫書。無字圖畫書可以直接讓學生閱讀,讓學生通過讀圖讀懂故事,受到感染。故事情節比較曲折的有字圖畫書,像《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教師可以邊出示圖邊講故事,在故事的緊要處可以停下來,讓學生進行想像和思考。而像《我的爸爸叫焦尼》這樣情感性比較強的圖畫書,如果停下來就會破壞故事的氛圍,教師可以從頭至尾講完,然後設計活動讓學生進行討論。
《安徒生童話》《“下次開船”
港》等童話集編選了同一作者不同的童話,而有些童話集則選編了不同作家的作品。教師可以有重點地選取經典的部分進行討論,也可以選擇學生感興趣的童話進行討論,其他的由學生自己閱讀。童話的閱讀,要引導學生進入童話的情境,在閱讀的過程中儘量不要把學生拉回現實的場景。設計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站在童話中人物的角度進行充分討論,然後聯繫學生的現實生活。
兒童詩以兒童的語氣表現兒童的所思所想,看似簡單的語句卻能營造出一個個新奇的世界。閱讀兒童詩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詩歌帶來的快樂。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好下面的工作:讀懂詩的意思;想像詩的畫面;領悟詩的情趣;欣賞詩的意境;品味詩的語言。兒童詩帶有濃厚的兒童情趣,語言富有特點,學生往往讀上幾遍就可以進行背誦,教師要根據這些特點進行指導,要讓學生感受到兒童詩的情趣,瞭解和學習兒童詩的語言。
散文集,如《遠方的小星星》,開始讀的時候,學生讀到的只是一篇篇的文章,讀完之後教師再引導學生看看這些文章是放在什麼主題下的,根據主題進行討論,學生的認識就會豐富而深刻,所感受和獲得的就會比讀單篇文章更深厚,思考問題的角度也會變得多起來。每一篇散文都有它的特色,有的簡練明白,有的寓意深刻,有的充滿兒童情趣,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其語言特色。
小說是真正意義上的整本書,是整本書閱讀的主體。兒童小說可以分為成長小說、幽默小說、動物小說、科幻小說等。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類型進行指導:成長小說關注“心靈”;幽默小說關注“語言”;動物小說關注“情節”和“形象”;科幻小說關注“想像”。因為小說有完整的情節、典型的人物,因此設計要討論的話題比較容易,既可以討論人物的性格,又可以討論語言的特點。通過交流,學生會發現還有很多未曾發現、沒有體驗的細節,從而產生繼續讀下去的興趣。對現實問題進行追問和思考是交流的重點。
科普作品一般是說明文體裁,如《昆蟲記》。教師指導科普作品的閱讀時,一是讓學生讀懂內容,二是讓學生把握說明文的特點。重點如下:把握事物特徵,領悟思想內容;理清說明順序,掌握結構特點;研究說明方法,學習習作技巧;體會語言特點,增強表達能力。
三、按照閱讀本身的規律進行指導
“六層次閱讀能力系統”認為閱讀能力包括六種能力元素:複述、解釋、重整、伸展、評鑒、創意。複述、解釋、重整是“客觀性理解,對原篇章進行分析、概括等,緊扣原篇章,準確理解,還原作者的思想的過程”。伸展、評鑒、創意是“主觀性理解,通過推論、想像、推測、批判性思維、創意,有依據地引申、拓展篇章內容,以及評鑒篇章內容與表達,提出獨到的見解,對篇章進一步加工。基於原篇章又超離原篇意”。f教師可以根據閱讀層級採取不同的閱讀策略。
初讀一本書後,可以讓學生複述內容,教師出示一些句子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解釋詞語和表面句意。而對理解全書或章節起重要作用的詞語、短語進行提問,對包含不易理解的詞匯、結構複雜的句子設計問題,則屬￿解釋的範疇。
重整,可以通過讀書報告單等形式讓學生分析篇章內容關係,抽取篇章重要信息,概括整本書的主要意義。可以從書的某處或多處攝取特定信息,如概括整本書的內容、發現整本書的主要表達技巧等。還可以向學生推薦作者其他的書,或者和本書相同類型的書。
伸展,是在理解篇章表層意義的基礎上,找出隱含信息,如推斷句子的深層意義,推斷篇外信息,想像篇章未闡述而又有理據可推得的內容,推出篇章隱含的主題、主旨、寫作意圖等,從而培養學生深度挖掘文章內涵以及拓展、想像的能力。
評鑒,是在理解意義的基礎上,評說人物與思想內容,鑒賞語言表達,如評說書中的人物、思想內容,鑒賞精妙的字詞、語句,鑒賞表達技巧等,從而促使學生領會文章的表達形式,從閱讀中有意識地學習寫作方法。
創意,是在理解篇章意思後,找出解決問題的新想法,提出文章的新寫法,或運用所讀的信息解決實際問題。
讀整本書教學應按照閱讀的層次,逐層培養,階梯上升。這就需要在教學中把握發展規律,讓閱讀成為學生成長的有效路徑。閱讀過程中,在“複述”“解釋”“重整”的基礎上,有意識地進行“伸展”“評鑒”“創意”的訓練,才會實現從讀懂他人到發展自我。高階的閱讀能力只是方向,如何培養,還要找到恰當的方式,更要結合作品和活動過程,教給學生可以實踐、可以體驗、可以總結提煉的方法。明確的方向、恰當的方式、具體的方法,才能讓讀整本書教學成為學生和教師都喜歡的教學組織形式。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8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