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翻轉資治通鑑
滿額折

翻轉資治通鑑

定價
:NT$ 450 元
優惠價
79356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9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為人君而不知《資治通鑑》,則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惡亂而不知防亂之術;為人臣而不知《資治通鑑》,則上無以事君,下無以治民;為人子而不知《資治通鑑》,則謀身必至於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後。《資治通鑑》流傳至今,雖過千年,仍經久不衰,它為什麼有這麼大的魔力呢?

晚清著名思想家龔自珍曾經說過:「欲知大道,必先為史。」一部《資治通鑑》,既包括社會的進退得失之道、政治的興衰治亂之道,又包括個人品德的善惡美醜之道。參照這面歷史的鏡子,可以練就看破成敗的眼光,養成敏銳的世情嗅覺,讓我們跳出人性的盲點,不再重蹈歷史的覆轍。

歷史是最不該被忽視的智力資源。關於今人面臨的競爭、成敗、取捨、抉擇等生存問題,過去的時空中早就有過相關的案例。破解爾虞我詐的政治權謀,領略對抗性的精英思維,悠悠青史無疑是最寶貴的閱歷。

司馬光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賜碑「忠清粹德」。他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是傑出的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宋陝州夏縣涑水鄉人。哲宗初,入朝為相,罷王安石新法,恢復舊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死後追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世稱為「涑水先生」。

作者簡介

歐陽翰,鍾情於中國古典文學的熱血青年,致力於打破大眾對古典文學僵硬、過時的刻板印象,
主張若能從經典中汲取養分,就像「即山而鑄銅,煮海而為鹽」,是一座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寶庫。

序言

《資治通鑑》是中國歷史著作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由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主編,劉恕、范祖禹、劉攽分撰,共花了十九年的時間編寫而成。全書分為二百九十四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四〇三年),下迄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西元九五九年),前後跨越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宋神宗聽司馬光講讀了該書部分內容之後,認為它「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欣然改書名為《資治通鑑》。《資治通鑑》向來被視為輔佐統治、提供政治智慧的「帝王之學」,是中國自宋代以來歷代皇帝的必學科目,也是今日許多從政者案頭必備的歷史參考書。

為人君而不知《資治通鑑》,則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惡亂而不知防亂之術;為人臣而不知《資治通鑑》,則上無以事君,下無以治民;為人子而不知《資治通鑑》,則謀身必至於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後。《資治通鑑》流傳至今,雖過千年,仍經久不衰,它為什麼有這麼大的魔力呢?晚清著名思想家龔自珍曾經說過:「欲知大道,必先為史。」一部《資治通鑑》,既包括社會的進退得失之道、政治的興衰治亂之道,又包括個人品德的善惡美醜之道。參照這面歷史的鏡子,可以練就看破成敗的眼光,養成敏銳的世情嗅覺,讓我們跳出人性的盲點,不再重蹈歷史的覆轍。歷史是最不該被忽視的智力資源。關於今人面臨的競爭、成敗、取捨、抉擇等生存問題,過去的時空中早就有過相關的案例。破解爾虞我詐的政治權謀,領略對抗性的精英思維,悠悠青史無疑是最寶貴的閱歷。但對於今天的讀者來說,想要順暢地通讀《資治通鑑》,仍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因為司馬光是按歷史編年的寫法將其撰寫成書的,許多歷史事件被分割成瑣碎的條塊散落在不同的章節中,同時原著又是文言文,更使廣大讀者無法一親其芳澤,領略其神韻。

有鑒於此,我們在忠實於原著的基礎上,以「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為宗旨,從原著瑣碎的敘述中擷取百餘個完整的故事,用白話文予以敘述。然後,再逐一配以生動絢麗的歷史畫面,用具有當代氣息的新觀念加以審視,從有利於形成讀者大智慧格局的角度加以評論。在評論中,力求能夠使數千年前成功者所運用的智慧、失敗者所提供的教訓一一躍然紙上,力求使我們從浸潤著司馬光十九載心血的《資治通鑑》中聽到、看到那些震撼千古的歷史聲響和畫面,能夠給讀者朋友有益的影響和啟迪。

目次

序言
第一章 識人用人之術
 魏文侯施仁政而獨霸諸侯
 雞鳴小技助孟嘗
 趙高李斯輔佐,少子胡亥篡位
 用長棄短,陳平歸漢
 梁王受寵思非分
 受驕寵劉長自取滅亡
 跋扈將軍梁冀
 董卓入京為亂
 失街亭孔明斬馬謖
 司馬氏專權弒帝
 王敦陰謀奪位
 魏徵直言勸諫
 密告酷刑苦臣民
 王叔文結黨弄權
 劉季述政變廢昭宗
 張氏兄弟恃寵亂內廷
第二章 統率全局之法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項羽兵敗垓下
 叔孫通制禮儀
 匈奴和親
 七國之亂
 為社稷霍光廢帝
 拓跋宏易俗改姓推漢制
 庾亮專權反蘇峻
 唐太宗勵精圖治
 唐太宗割愛立太子
 張柬之驅武復李唐
 禍亂起梁太祖嘆餘生
第三章 下屬工作之道
 鄒忌巧諫齊威王
 樂毅攻齊重賢士
 聖人之後孔伋
 觸龍說趙太后
 茅焦冒死諫秦王
 韓信謀反被殺
 公孫弘受重用
 功高震主周勃辭相
 周亞夫獲罪含冤死
 石顯弄權邀寵
 狄仁傑冤案昭雪
 李泌力爭德宗家內事
 陳元達鎖腰諫劉聰
 觸龍顏吉頊遭貶
第四章 政治權力之謀
 韓康子、魏桓子韜光養晦,欲擒故縱
 死吳起智報生仇
 張儀巧言破合縱
 趙高專權殺李斯
 劉邦、項羽智鬥鴻門宴
 除心患呂后

書摘/試閱

唐太宗割愛立太子
唐太宗是歷史上少有的開明帝王,但遺憾的是,他選擇性情懦弱的晉王李治做接班人,結果釀成武后專權,改唐為周的悲劇。李唐皇權旁落十幾年,幾乎斷送了李唐王朝的前程。唐太宗明知李治懦弱,難當大任,為什麼偏偏要選李治當接班人呢?

西元六四三年,太子李承乾因為謀反獲罪,被幽禁起來。唐太宗廢了李承乾的太子位以後,魏王李泰天天跟在他身邊服侍,太宗答應立他為太子,中書侍郎岑文本、侍中劉洎等人也表示支持,而司徒長孫無忌卻堅持要立晉王李治為太子。唐太宗答應立李泰為太子後,李泰躺在太宗懷裡說:「我今天才成為陛下的兒子,這是我再生的日子啊。我只有一個兒子,以後等我死的時候,一定把他殺掉,把皇位傳給晉王。」太宗把李泰的話說給大臣們聽,並說:「誰不愛自己的兒子?我看到他能這樣,很喜歡他。」諫議大夫褚遂良說:「陛下說的話不合情理,請仔細考慮,不要鑄成大錯。陛下萬歲以後,如果魏王有了天下,怎麼可能殺掉心愛的兒子,傳位給晉王呢?陛下當初既然已經立承乾為太子,又寵愛魏王,給他的待遇超過承乾,所以才釀成今天的事故。臣希望陛下能以此為鑒。陛下如果今天立魏王為太子,請先處理掉晉王,這樣才能讓大家安心。」唐太宗流下淚來說:「我做不到。」說完,起身回宮。

當時太宗的第五子李祐因為發動叛亂被賜死,太宗的弟弟漢王李元昌因參與太子的陰謀也被處死,太宗心情極為不好。李泰擔心太宗立李治為太子,就對李治說:「你一向跟漢王友好,如今他出了事,你不憂愁嗎?」李治恐懼不安,整天愁眉苦臉,太宗看到後感到奇怪,追問他什麼原因,李治把李泰的話講出來,太宗感到很意外,開始後悔不該說立李泰為太子的話。當太宗責問李承乾為什麼謀反時,李承乾說:「我已經當了太子,還有什麼要求?只是因為受到魏王的逼迫,才跟手下人商議如何保住自己,結果受壞人唆使,做了越軌的事。如果立他為太子,就正好中了他的圈套。」太宗因此對李泰更不放心。

有一天,太宗對身邊幾個大臣說:「我的三個兒子、一個弟弟竟做出這些事情,朕心裡真是痛苦極了!」於是轉身撞向床頭,大臣們都上去阻攔。太宗又抽出佩刀來想自殺,褚遂良奪下刀交給李治。長孫無忌等人問太宗有何不快,太宗說:「我想立晉王為太子。」長孫無忌說:「遵命!誰敢反對,讓我去砍他的頭!」太宗對李治說:「你舅舅已經同意了,你應該拜謝他。」太宗又說:「你們幾位已經同意,不知外面輿論如何?」長孫無忌說:「晉王仁慈孝順,天下人早就歸心了。請陛下去問百官,如有人反對,就是我對不起陛下,罪該萬死。」太宗就登上太極殿,召集六品以上的文武官員,對大家說:「承乾大逆不道,魏王居心不良,都不能當太子。我想在其他兒子中選一個接班人,誰最合適?請大家公開表態。」大家異口同聲地說:「晉王仁孝,應當接班。」太宗很高興。當天,李泰率領一百多名騎兵到永安門,太宗敕令守門的官員攔住他的騎兵,帶李泰進入肅章門,把他幽禁在北苑。四月,太宗下詔,立李治為太子。太宗對身邊的侍臣說:「今後凡是太子無道,而藩王想取代的,就把他們一齊罷免,這要成為子孫後代的一個制度。況且如果立了李泰,承乾和李治都保不住;立了李治,承乾和李泰都能平安無事。」

從唐太宗這段話看,唐太宗立李治為太子的原因已經很清楚了,他是出於不得已,他自己為了當上皇帝,兄弟之間兵戎相向,結果導致兄弟被殺,父子關係不和,他不希望自己身上發生過的悲劇在兒子們身上重演。

楊貴妃受寵終喪命
武惠妃死後,唐玄宗一直鬱鬱寡歡。後來,他聽說其子李瑁的妃子楊玉環豔麗無比,就設法把她接到宮中,冊為貴妃,對她恩寵有加,楊家的姐妹兄弟也都因此封官受爵。西元七五五年,重臣安祿山以反楊國忠為名起兵叛亂,兵鋒直指長安。次年,唐玄宗帶著楊貴妃與楊國忠逃往蜀中,途經馬嵬驛時,將士一致要求處死楊貴妃和楊國忠。唐玄宗言國忠當誅,然貴妃無罪,本欲赦免楊玉環,無奈六軍皆認為貴妃乃禍國紅顏,安史之亂乃因貴妃而起,不誅之難慰軍心,難振士氣。不得已,唐玄宗為了國家社稷,賜死楊貴妃。

唐玄宗寵愛的武惠妃死後,玄宗心裡懷念不已。後宮女子幾千人,沒有一個合他心意的。有人對玄宗說,壽王李瑁的妃子楊氏的美貌舉世無雙,玄宗見了以後,十分喜歡。唐玄宗讓楊妃假稱是皇帝的意思,請求做女道士,號「太真」,然後偷偷把她接到宮中。楊妃體態豐滿,容貌嬌豔,通曉音律,生性機警,善於逢迎玄宗的心意。不到一年,寵愛就如武惠妃一樣,宮中都稱她為「娘子」,對待她的禮儀與皇后相同。

西元七四五年八月,玄宗冊封楊太真為貴妃,賜她父兄很高的官職。楊貴妃的三個姐姐,也都賜予京師的宅第,待遇非常。民間有歌謠傳唱:「生男勿喜女勿悲,君今看女作門楣。」楊貴妃深受玄宗的寵愛,每次騎馬,高力士都為她拿馬鞭牽轡頭,專門為楊貴妃織繡衣服的工匠有七百人,朝廷內外爭著進獻器物、衣服和珍寶。嶺南經略使張九章與廣陵長史王翼因為進獻的物品精美,張九章加封三品,王翼入朝任戶部侍郎,天下人都紛紛效仿。楊貴妃喜歡吃新鮮荔枝,玄宗就命令嶺南每年都用驛馬飛奔送來,到了長安,荔枝顏色味道都還沒有改變。

西元七四六年,楊貴妃因為嫉妒潑悍,對玄宗無禮,玄宗非常惱怒,就下令把她送回她哥哥家裡。結果一整天,玄宗都很不高興,到了中午還不吃飯,左右侍從總是不合心意,屢屢被鞭撻懲打。高力士想試探玄宗的心意,就請求把貴妃院中儲備的器物送給貴妃,總共裝了一百多車,玄宗又把自己吃的食物賜給貴妃。到了晚上,高力士跪下上奏,請求迎接貴妃回來,於是打開宮門讓貴妃入宮。從此楊貴妃所受的寵愛更深,後宮沒有人能比得上。西元七五〇年二月,楊貴妃又違背了玄宗的心意,被送回楊家。戶部郎中吉溫讓宦官對玄宗說:「婦道人家見識短淺,違背聖上的心意,陛下何必吝惜宮中一席之地,不讓她死在宮裡,而忍心讓她在宮外受辱呢?」玄宗也後悔了,就派宦官把自己吃的食物賜給貴妃。楊貴妃哭著對宦官說:「我罪該萬死,陛下不殺我,讓我回家。現在要永遠離開宮闈,金玉珍寶玩物,都是陛下賞賜的,不值得獻給陛下。只有頭髮是父母給我的,獻給陛下,表達我的真誠。」於是,剪下一束頭髮獻給玄宗。玄宗立刻派高力士把她接回宮中,從此更加寵愛她。

西元七五六年六月,漁關失守,通往京師長安的門戶被打開。玄宗得知後,驚慌失措,與楊貴妃等逃往蜀中。十四日,到達馬嵬驛,將士們饑餓疲勞,都很憤怒。陳玄禮認為災禍是由楊國忠造成的,想殺了他,於是讓東宮宦官李輔國告訴太子李亨,太子猶豫不決。恰好有吐蕃的二十幾名使者攔住楊國忠的馬,對他抱怨沒有吃的。楊國忠還沒來得及回答,士兵們都大聲喊道:「楊國忠與胡人謀反!」有人用箭射他,射中了馬鞍。楊國忠逃到馬嵬驛西門裡,士兵追上他,把他殺了,將屍體肢解,把首級掛在矛上,懸在西門外示眾。又殺了他的兒子戶部侍郎楊暄與韓國夫人、秦國夫人。御史大夫魏方進說:「你們怎麼敢殺宰相?」士兵們把他也殺了。韋見素聽到外面混亂,跑出去看,被亂兵捶打,頭破血流。有人喊:「不要傷了韋相公。」把他救下才免去一死。

士兵們又包圍驛站。玄宗聽到喧譁聲,問外面出了什麼事,左右侍從回答說楊國忠謀反。玄宗走出驛門,慰勞士兵,讓他們撤走,士兵們不聽。玄宗讓高力士問他們,陳玄禮回答說:「楊國忠謀反,楊貴妃不應當再侍奉陛下,希望陛下割愛,把貴妃正法。」玄宗說:「我自會處理。」旋即走入驛門,拄著拐杖,低著頭站在那裡。過了很久,京兆司錄參軍韋諤上前說:「現在眾怒難犯,安危在頃刻之間,希望陛下趕快決斷!」於是跪下叩頭,血流滿面。玄宗說:「楊貴妃一直住在禁宮裡,怎麼知道楊國忠謀反呢?」高力士說:「貴妃確實無罪,但將士們已經殺了楊國忠,楊貴妃還在陛下左右侍奉,他們怎麼能安心?希望陛下慎重考慮,將士們安心,則陛下安全。」於是,玄宗命令高力士把楊貴妃帶到佛堂裡,用繩子把她勒死,把屍體抬到驛站的庭院裡,叫陳玄禮等人進來察看。陳玄禮等人脫下鎧甲,叩頭謝罪。

張承業諫晉王稱帝
張承業是唐末五代時宦官,昭宗時,被派往晉王李克用處任河東監軍。李克用死後,他盡力輔助其子李存勖,李存勖與梁夾河交戰十餘年,軍國之事多以委之。後聞李存勖欲自立,苦諫不從,不食而卒。

李克用曾對晉王李存勖說:「從前天子巡視石門時,我派兵去誅滅了亂臣賊子,威震天下。如果我在那時挾持天子,占據關中,自己起草禪讓的文告,誰能阻止我?但是我家世代效忠皇帝,常為朝廷立功,我誓死不能這樣做。你以後應當全心全意恢復唐朝社稷,千萬不要效法別人反叛稱帝。」前蜀主、吳主曾多次寫信勸晉王稱帝,晉王把這些書信讓他的僚屬們看,並說:「從前王太師也曾給先王書信,勸先王說唐室已經滅亡,應該自己稱帝,占據一方,但先王說不能這麼做。先王對我講的話好像還在耳邊,所以他們的這種建議我聽都不敢聽。」

不久,將領幕僚和各路藩王們又不停地勸晉王稱帝,晉王無奈,於是下令主管部門購買玉石製作傳國的寶物。黃巢當年攻破長安的時候,魏州和尚傳真的師傅獲得了一塊傳國之寶,收藏了四十年,準備賣掉,有人認出這塊寶玉來,就對他說:「這是傳國之寶啊!」於是,傳真就到行台把傳國之寶獻給了晉王,將領幕僚們都舉杯向晉王祝賀。唐朝宦官張承業在晉陽聽說這件事後,到魏州勸晉王說:「大王世世代代效忠唐朝,解救了唐朝的不少患難,所以老奴我三十多年來為大王收集財物,招兵買馬,誓死助大王消滅叛逆之人,恢復唐朝的宗廟社稷。現在黃河以北剛剛安定下來,朱氏還存在,大王就急急忙忙想要稱帝,和你當初奮力作戰的初衷大不一樣,這樣天下的人心怎麼能不離散呢?大王何不先滅掉朱氏,報了各位先王的深仇,然後再訪求唐宗室的後裔擁立為帝,向南攻取吳國,向西攻取蜀國,掃清海內,統一九州,到那個時候,就是高祖、太宗起死回生,又有誰的地位能在大王之上呢?謙讓的時間越久,那麼將來所得到的也就越牢固。老奴我沒有別的意思,只是因為我曾經受過先王的大恩大德,想為大王建立萬年不朽的基業啊!」晉王回答說:「這樣做本來也不是我的本意,但是群臣們的意願我也不好拒絕。」張承業知道說服不了晉王,痛哭著說:「諸侯們浴血奮戰,本來都是為了恢復唐朝天下,現在倒好,大王自己就攫取了帝位,簡直是欺騙了老奴我啊!」隨即動身回到晉陽,一病之下再也沒有起來。

晉王決定稱帝後,就開始訪求唐朝舊臣,打算任命朝廷百官。朱友謙派前禮部尚書蘇循到行台,蘇循到了魏州,進入牙城,看到官府就下拜,這叫做拜殿。見了晉王就高呼萬歲,手舞足蹈,邊哭邊自稱臣下。第二天,蘇循又獻給晉王三十支大筆,叫做「畫日筆」。晉王十分高興,馬上就恢復蘇循的原職,任命他為河東節度副使。張承業對蘇循極為厭惡。西元九二二年十一月,張承業逝世。曹太夫人親自到張府致哀,並身穿子姪輩的喪服恭行喪禮,李存勖聽到這個噩耗後,幾天不吃東西,心情十分沉痛。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35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