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星務小衛星技術(簡體書)
滿額折

星務小衛星技術(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19 元
定價
:NT$ 714 元
優惠價
87621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基於我國小衛星事務管理技術(簡稱星務技術)二十多年的成功經驗和創新內涵,將其推廣到整個小微衛星的設計、製造和運行應用中,建立另一種新型衛星體系架構,稱之謂“星務小衛星”。目前,國內許多小衛星都是依據它,在星上建立了星務系統。由於它的存在,使得複雜的衛星製造可以簡化,使得星上的許多分系統“虛擬化”,部分硬件功能被軟件功能替代,設備的功能可以軟件定義,帶來衛星運行管理的靈話性。同時,基於星務管理技術,使得衛星分系統、星上設備容易模塊化,使其與衛星總體的接口和信息交換方便,帶來總體與分系統的協調融合,整星運行有序無衝突。此外,本書還提出了一些企圖在小微衛星工程中採用的部分新技術的不同設想或猜想,藉以“抛磚引玉”促進小微衛星工程的進步。

作者簡介

李孝同,
研究員,小微衛星總體設計專家,任職于中科院衛星設計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總體部、東方紅衛星公司等科研院所。首次提出小衛星星務管理系統的概念,並在我國**顆現代小衛星上建立統一的信息系統;在多顆衛星的電源系統、測試設備、星務系統等設備工作中獲得多項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獎。


施思寒,
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研究員,先後在公司總體設計部、研發中心、科學與技術試驗項目辦等部門工作,參加小微衛星的總體設計工作。主持開發了“希望一號”“希望二號”“珠海一號”等衛星的研製工作。在預研、星務系統方面獲得多次國防科工委的獎項。


李捷,
工程師,任職于航天五院總體部,參加過各種衛星、飛船、火星著陸車的設備試驗工作,先後攻克離心狀態下瞬態衝擊信號採集、產品供油/供氣等關鍵技術,完成多項特殊試驗任務,在國內離心試驗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名人/編輯推薦

1.展現了我國在小微衛星星務系統領域的眾多原創性科研成果
2.反映“互聯網+”與航天技術的融合發展
3.體現我國空間探索和空間應用的科技創新能力
4.力圖為研究和設計的人員提供新的設計思路和方法

目次

第1 章 緒 論…………………………………………………………………… 001

1.1 小微衛星的出現……………………………………………………… 002

1. 2 小微衛星需求分析…………………………………………………… 005

1. 3 國外小微衛星發展概況……………………………………………… 008

1. 3. 1 美國小微衛星發展現狀…………………………………… 008

1. 3. 2 歐洲小微衛星發展現狀…………………………………… 016

1. 3. 3 亞洲小微衛星發展現狀…………………………………… 023

1. 4 我國小微衛星發展概況……………………………………………… 028

1. 4. 1 “ 希望一號” 衛星………………………………………… 029

1. 4. 2 “ 希望二號” 衛星………………………………………… 030

1. 4. 3 “ 珠海一號” 衛星………………………………………… 032

1. 4. 4 “ 創新一號” / “ 向日葵一號” 衛星…………………… 034

1. 4. 5 “ 皮星一號” / “ 皮星二號” 衛星……………………… 035

1. 4. 6 “ 天拓” 系列衛星………………………………………… 036

1. 4. 7 “ 紫丁香” 系列…………………………………………… 037

1. 5 小微衛星的特點……………………………………………………… 038

第2 章 小微衛星工程系統概論……………………………………………… 043

2. 1 小微衛星的航天任務工程系統……………………………………… 044

2. 1. 1 航天任務工程系統………………………………………… 044

2. 1. 2 小微衛星的航天任務的特點……………………………… 047

2. 1. 3 小微衛星的航天任務的目標……………………………… 049

2. 2 小微衛星自動化技術………………………………………………… 050

2. 2. 1 衛星自動化技術的內容…………………………………… 050

2. 2.2 衛星自動化系統的發展階段……………………………… 053

2. 2. 3 小微衛星自動化系統的進展……………………………… 058

2. 3 小微衛星工程及其進展……………………………………………… 061

2. 3. 1 小微衛星工程……………………………………………… 061

2. 3. 2 小微衛星的發展…………………………………………… 061

2. 4 小微衛星在航天任務中可承擔的角色…………………………… 067

2. 4. 1 作為空間的觀察平臺……………………………………… 067

2. 4. 2 作為空間的中繼站………………………………………… 067

2. 4. 3 作為空間基準點…………………………………………… 067

2. 4. 4 作為無人空間試驗室……………………………………… 068

2. 4. 5 作為空間星群組合體……………………………………… 069

2. 5 小微衛星總體設計…………………………………………………… 071

2. 5. 1 小微衛星是一個複雜系統………………………………… 072

2. 5. 2 小微衛星總體工作的基本方法…………………………… 077

2. 5. 3 總體部的設計工作: 總體設計…………………………… 085

2. 5. 4 小微衛星總體設計過程的流程再造……………………… 095

第3 章 近地空間環境對小微衛星的影響…………………………………… 101

3. 1 地球引力場…………………………………………………………… 103

3. 1. 1 地球引力場對運行軌道的影響…………………………… 103

3. 1. 2 地球引力場對衛星姿態的影響…………………………… 109

3.2 地磁場………………………………………………………………… 113

3. 2. 1 地磁場模型…………………………………………………… 113

3. 2. 2 地磁場對航天器的影響…………………………………… 116

3. 2. 3 地磁場在航天器姿態測量和控制方面的應用…………… 118

3. 2. 4 減少航天器剩磁矩的控制方法…………………………… 124

3. 3 地球大氣……………………………………………………………… 125

3. 3. 1 標準大氣……………………………………………………… 126

3. 3. 2 地球大氣對航天器飛行軌道的影響……………………… 127

3. 3. 3 地球大氣對航天器姿態的影響…………………………… 131

3. 4 電離層環境…………………………………………………………… 132

3. 4. 1 電離層及其對航天任務的影響…………………………… 132

3. 4. 2 短波電磁波在航天任務中的應用猜想…………………… 136

第4 章 星務小微衛星概述……………………………………………………… 139

4. 1 星務小微衛星的體系結構…………………………………………… 141

4. 1. 1 星務小微衛星的硬件體系結構…………………………… 141

4. 1. 2 星務小微衛星的軟件體系結構…………………………… 145

4. 2 星務小微衛星的元技術……………………………………………… 147

4. 2. 1 內嵌式技術…………………………………………………… 147

4. 2. 2 封裝技術……………………………………………………… 155

4. 2. 3 網絡技術……………………………………………………… 157

4. 2. 4 虛擬化技術…………………………………………………… 158

4. 2. 5 核心芯片技術……………………………………………… 161

4. 3 星務小微衛星組成之一: 星務系統……………………………… 161

4. 3. 1 星務系統的定義…………………………………………… 161

4. 3. 2 星務系統的基本設計思想………………………………… 163

4. 3. 3 星務系統的發展階段……………………………………… 165

4. 3. 4 星務系統的組成…………………………………………… 170

4. 3. 5 星務系統的功能…………………………………………… 172

4. 3. 6 星務系統的技術特點……………………………………… 174

4. 3. 7 星務系統的標準文件……………………………………… 179

4. 4 星務小微衛星組成之二: 星體系統……………………………… 185

4. 4. 1 星體系統的定義…………………………………………… 185

4. 4. 2 星體系統的基本組成……………………………………… 186

4. 5 星務小微衛星組成之三: 載荷系統……………………………… 192

4. 5. 1 載荷設備的總體架構……………………………………… 193

4. 5. 2 光學遙感衛星的載荷系統………………………………… 198

第5 章 星務小衛星的製造技術和軟件定義方法…………………………… 201

5. 1 引言…………………………………………………………………… 202

5. 2 星務小衛星( XWSat) ……………………………………………… 206

5. 2. 1 概述…………………………………………………………… 208

5. 2. 2 基於星務的新型小衛星( XWSat) 的架構……………… 214

5. 2. 3 XWSat 的技術特點………………………………………… 218

5. 2. 4 XWSat 的關鍵技術方法…………………………………… 225

5. 2. 5 XWSat 的生產過程………………………………………… 229

5. 3 即插即用衛星與星務小衛星的對比……………………………… 230

5. 3. 1 主要目的基本相似: 快…………………………………… 230

5. 3. 2 製造的技術路線不同……………………………………… 231

5. 3. 3 基本組成結構相同: 計算機系統+ 網絡………………… 232

5. 3. 4 集成生產的基本元素( 硬件) 來源不同………………… 232

5. 3. 5 星上基本元素( 硬件) 的架構基本相同:

設備本體+ 計算機系統…………………………………… 233

5. 3. 6 軟件生產方式不同………………………………………… 233

5. 3. 7 星上網的類型不同………………………………………… 235

5. 3. 8 星上網運行管理原則基本相同: 發佈/ 訂閱模型……… 235

5. 4 星務小衛星的軟件定義方法………………………………………… 236

5. 4. 1 軟件無線電的硬件架構…………………………………… 236

5. 4. 2 軟件定義衛星的硬件架構………………………………… 243

5. 4. 3 星務小衛星( XWSat) 的軟件定義方法………………… 245

5. 5 小結…………………………………………………………………… 247

第6 章 虛擬( 軟件) 化測控管技術………………………………………… 249

6. 1 虛擬遙測分系統及其技術…………………………………………… 252

6. 1. 1 小衛星星務系統的遙測技術……………………………… 252

6. 1. 2 統一遙測……………………………………………………… 257

6. 1. 3 可控遙測……………………………………………………… 267

6. 1. 4 虛擬遙測分系統…………………………………………… 269

6. 1. 5 頂層標準文件之三: 遙測數據格式約定………………… 272

6. 2 虛擬遙控分系統及其技術…………………………………………… 277

6. 2. 1 遙控分系統的組成………………………………………… 277

6. 2. 2 PCM 遙控…………………………………………………… 280

6. 2. 3 分包遙控和統一遙控……………………………………… 294

6. 2. 4 虛擬遙控系統……………………………………………… 306

6. 2. 5 頂層標準文件之四: 遙控數據格式約定………………… 307

6. 3 虛擬程控技術………………………………………………………… 314

6. 3. 1 虛擬程控分系統及其技術………………………………… 314

6. 3. 2 衛星自主管理……………………………………………… 336

6. 3. 3 全星運行架構與工作流管理……………………………… 350

第7 章 虛擬姿控分系統及其技術…………………………………………… 353

7. 1 概述…………………………………………………………………… 354

7. 2 姿態確定工作從姿控過程中分離出來…………………………… 356

7. 2. 1 單週期順序流程姿態控制………………………………… 357

7. 2. 2 快慢雙週期姿控並行工作流程…………………………… 358

7. 3 網絡姿態控制系統…………………………………………………… 362

7. 3. 1 虛擬姿控分系統的架構及其軟件可定義方法…………… 362

7. 3. 2 網絡姿控系統的組成和關鍵問題………………………… 366

7. 3. 3 TECAN 協議………………………………………………… 369

7.. 3.. 4 TECAN 協議調度算法及其在小衛星姿態控制

中的應用……………………………………………………… 372

7. 4 衛星姿態的邏輯控制………………………………………………… 380

7. 4. 1 從姿態控制的推力器系統談起…………………………… 381

7. 4. 2 衛星姿態的邏輯控制方法………………………………… 389

7. 5 小結…………………………………………………………………… 401

第8 章 電源管理………………………………………………………………… 403

8. 1 概述…………………………………………………………………… 404

8. 1. 1 電源分系統的組成和性能提升的方向…………………… 404

8. 1. 2 工作原理和發展…………………………………………… 406

8. 2 數字分流調節器……………………………………………………… 409

8. 2. 1 傳統衛星電源的分流調節器……………………………… 409

8. 2. 2 數字分流調節器的組成…………………………………… 413

8. 2. 3 數字分流調節器的工作原理……………………………… 415

8. 2. 4 三餘度信號表決器的功能………………………………… 415

8. 2. 5 數字分流調節器的好處…………………………………… 417

8. 3 自主充放電管理的蓄電池模塊……………………………………… 417

8. 3. 1 概述…………………………………………………………… 417

8. 3. 2 雙向DC/ DC 變換器………………………………………… 419

8. 3. 3 蓄電池控制管理器………………………………………… 432

8. 4 太陽電池陣的兩個極值跟蹤問題…………………………………… 438

8. 4. 1 問題的提出…………………………………………………… 438

8. 4. 2 自尋優峰值功率跟蹤……………………………………… 443

8. 4. 3 太陽電池陣對日跟蹤……………………………………… 456

8. 5 蓄電池的過充過放電保護、蓄電池充電的安時控制和

鋰離子電池組的均勻充電控制……………………………………… 464

8. 5. 1 蓄電池的過充過放電保護………………………………… 464

8. 5. 2 蓄電池充電的安時控制…………………………………… 465

8. 5. 3 鋰離子電池組的均勻充電控制…………………………… 466

8. 6 帶管理總線的電源母線技術………………………………………… 468

8. 6. 1 問題的提出…………………………………………………… 468

8. 6. 2 帶電源管理的星上電網實現技術………………………… 472

8. 6. 3 電源母線管理執行單元: MEUp ………………………… 474

8. 7 分布式電源系統……………………………………………………… 478

8. 7. 1 問題的提出…………………………………………………… 478

8. 7. 2 光熱發電系統……………………………………………… 479

8. 7. 3 廢熱發電系統……………………………………………… 480

參考文獻…………………………………………………………………………… 481

索 引……………………………………………………………………………… 489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62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