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國犛牛(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犛牛(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8 元
定價
:NT$ 2388 元
優惠價
872078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商品簡介

犛牛(Bosgrunniens)主要分佈在海拔高、氣壓低、冷季長、暖季短、嚴重缺氧,飼料短缺,生態環境極其嚴酷的高寒草原。養牛業是我國畜牧業的傳統產業,而犛牛飼養業在我國高寒畜牧業中佔有重要地位。中國是繁育犛牛歷史悠久、擁有犛牛數量最多的國家,現有犛牛2000萬頭左右,占全國牛總頭數的16,主要分佈在青海、西藏、四川、甘肅、新疆、雲南等省、自治區。由於不同的自然生態環境、品種形成歷史、生態適應性、外貌特徵、生產性能等形成了各具特點的犛牛遺傳資源,包括17個優良的不同生態類型的犛牛地方品種。犛牛業產品包括犛牛肉、犛牛奶、犛牛皮和犛牛毛等,犛牛由於生活在高海拔,無污染的高原地區,其生產的產品備受人們的青睞,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犛牛為其分佈地區的人們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在高寒牧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犛牛產業的發展,不僅關係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而且關係到藏區社會的穩定。犛牛是一個古老的牛種,而犛牛科學卻是一門年輕的學科。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開展了畜禽遺傳資源調查、收集整理、品種遺傳關係研究、活體和冷凍異地保護、保護和開發利用方案等方面工作。20世紀90年代末,開展了“畜禽種質資源收集、整理、評價、保存”項目,新發現了一批畜禽遺傳資源,收集了畜禽種質資源動態變化信息,並且建立了畜禽遺傳資源數據庫。2002年建立了畜禽遺傳資源網絡信息系統,收集500餘個畜禽品種的信息資料,初步實現了網絡查詢和共享。在犛牛科研領域,在遺傳育種方面,利用現代生物新技術,在現代遺傳理論指導下,進行了犛牛遺傳理論和方法的研究。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和青海省大通種牛場共同培育的“大通犛牛”新品種獲得成功,是大家畜育種領域的一個創造。2005年3月8日農業部發佈公告(第470號)並頒發了新品種證書。填補了我國乃至世界上犛牛沒有人工培育品種的空白,更為重要的是以我國獨特遺傳資源為基礎依靠自己獨創的技術培育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犛牛新品種,確定中國獨特青藏高原的優良犛牛品種的國際地位,為我國犛牛的改良提供制種和供種來源和基地。在犛牛遺傳資源方面,基本查清了我國優良地方犛

作者簡介

閻萍,女,漢族(1963-),博士,三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12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中國農業科學院三級崗位傑出人才,甘肅省優秀專家,甘肅省“555”創新人才,甘肅省領軍人才,現任研究所副所長。國家畜禽資源管理委員會牛馬駝品種審定委員會委員,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牛業分會副理事長,全國犛牛育種協作組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繁殖學分會常務理事和養牛學分會常務理事等。現為國家肉牛犛牛產業技術體系犛牛選育崗位專家,甘肅省犛牛繁育工程重點實驗室主任。主要從事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研究,先後主持和參加完成了20余項省部級項目。培育國家犛牛新品種1個,填補了世界上犛牛沒有培育品種的空白。培養研究生15名,發表論文180餘篇,出版著作6部。先後獲得2003年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03年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成果獎二等獎,2005年甘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07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9年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10年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農業技術推廣成果獎二等獎,2014年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7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