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科學創新理論與應用(簡體書)
滿額折

科學創新理論與應用(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18 元
定價
:NT$ 708 元
優惠價
87616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從歷史與現實發展的視角闡述了“科學”與“創新”的內涵與外延,揭示了人類從事科學研究活動的本質,給出了新的“科學”定義。通過多維度空間的廣義詮釋,揭示了創新的特徵與本質。在定義了“創新”概念的基礎上,闡述了創新的時空限域、級別、價值、衍生能力、派生能力、影響力和難易程度等問題,進而給出了評價創新活動的準則;提出了對創新進行分級的依據和方法;定義了創新因子等多項創新評價指標;提出了評價創新的方法和操作步驟;闡述了創新的產生機制和過程;論述了教育創新和建立人類空間網絡映像的問題。

目次

目錄
名詞與術語
前言
第1章 緒論 1
第2章 科學與科學研究 5
2.1 科學的內涵與外延 5
2.2 科學研究的任務 8
2.3 不同學科科學研究的特徵 8
2.4 本章小結 9
第3章 一個自然科學研究的例子――關於圓的科學研究 11
3.1 一個簡化了的研究事例 12
3.2 圓周率π的故事 13
3.3 拓展空間的維度 16
3.4 原創性研究結果 17
3.5 無創新性或低創新性的人類活動 20
3.6 本章小結 21
第4章 萬維空間 22
4.1 單素與複素 22
4.2 事物 24
4.3 萬維空間的定義 24
4.4 抽象我們的世界 26
4.5 子空間 27
4.6 個體空間和人類空間 28
4.6.1 個體空間的特徵 28
4.6.2 人類空間的特徵 30
4.7 態、態函數與態分析原理 30
4.8 萬維空間中蘊藏的知識 33
4.9 萬維空間中科學研究的任務 37
4.10 本章小結 37
第5章 創新的走義 38
5.1 創新的廣義內涵 38
5.2 重新定義創新 41
5.3 基於中華文化定義“知識” 41
5.4 改革與創新 43
5.5 在萬維空間中論創新 44
5.6 原始創新=創新 45
5.7 創新的時空限域 46
5.8 本章小結 48
第6章 創新評價、評價指標和方法 49
6.1 衡量創新程度的標準 50
6.2 知識的質與量 51
6.3 創新因子與知識量化 57
6.4 創新的價值 61
6.5 創新的影響力 63
6.6 創新的衍生能力和派生能力 64
6.7 創新衍生因子 65
6.8 創新衍生因子的客觀性與衍生能力的變化規律 66
6.9 現行科研評價體系的弊端 68
6.10 創新指數的定義 70
6.11 創新檢索 72
6.12 本章小結 74
第7章 創新分類 76
7.1 維度創新 76
7.2 遞推創新 77
7.3 複合創新 78
7.4 組合創新 79
7.5 參量創新 79
7.6 數量創新 81
7.7 遞進創新 81
7.8 變形創新 82
7.9 類比創新 83
7.10 模仿創新 83
7.11 本章小結 83
第8章 創新的分級原則及創新等級劃分 85
8.1 分級原則 85
8.2 創新等級劃分 86
8.3 創新等級與創新價值的關係 89
8.4 創新的難與易 90
8.5 創新成果的體現形式 94
8.6 本章小結 95
第9章 創新的產生過程 96
9.1 創新產生的心理過程 98
9.2 創新產生的行為過程 103
9.3 能力在創新過程中的作用 104
9.3.1 身體狀況在創新過程巾的作用 107
9.3.2 智力因素在創新過程中的作用 107
9.3.3 非智力因素在創新過程中的作用 111
9.3.4 行為能力在創新過程中的作用 112
9.4 本章小結 114
第10章 創新產生的心理機制 116
10.1 自發創新和自覺創新 118
10.2 創新產生的心理線索 128
10.3 創新產生的動機 129
10.4 產生創新的靈感之源 130
10.5 好奇心與追求卓越 132
10.6 本章小結 134
第11章 創新方法簡述與創新實例簡析 135
11.1 創新的兩種基本方式 135
11.2 邏輯推理與創新 137
11.3 難題驅動型創新 138
11.4 類比發現與創新 139
11.5 翻越障礙與熟能生巧 142
11.6 穿越萬維子空間 145
11.7 突破極限 147
11.7.1 轉基因技術 147
11.7.2 廣義相對論與時空彎曲 148
11.8 符合實際 150
11.9 打哪指哪方能百發百中 151
11.9.1 宇宙大爆炸與宇宙背景輻射 151
11.9.2 光學雙穩態、光致黑體輻射與七光子上轉換發光的實現 152
11.9.3 二價釤離子(sm2+)上轉換發光與3個鐿離子(Yb3+)的合作發光 155
11.10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157
11.11 組合創新 159
11.12 本章小結 161
第12章 創新理論在創新評價中的應用 163
12.1 創新性判別 163
12.1.1 整體評判 166
12.1.2 局部評判 167
12.2 判斷成果的創新級別 168
12.3 創新因子、創新衍生因子計算實例 170
12.4 本章小結 171
第13章 創新理論在學術評價中的應用 172
13.1 學術期刊的影響因子 172
13.2 對學術成果的引用 175
13.3 七種典型期刊論文被引情況統計 176
13.4 引用數量分佈的數學模型 179
13.5 本章小結 183
第14章 創新檢索 184
14.1 學術論文的創新檢索 184
14.2 學術論文創新檢索實例 185
14.3 創新檢索的意義 195
14.4 如何選擇創新主題詞 196
14.5 應用實例 198
14.6 本章小結 204
第15章 創新檢索的合理性分析 205
15.1 相同的統計規律性 205
15.2 檢出文章數統計 208
15.3 SCI引用次教統計 210
15.4 創新總引次數統計 212
15.5 創新因子統計 214
15.6 創新影響因子統計 220
15.7 七種期刊論文的創新級別統計 222
15.8 期刊的創新指數 225
15.9 期刊的創新權重指數 227
15.10 統計與分析結論 228
15.11 創新衍生因子計算及分析 229
15.12 本章小結 239
第16章 創新理論在創新教育中的應用 240
16.1 創新教育的目的 240
16.2 創新人才及其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 241
16.2.1 比較三個空間異同的能力 242
16.2.2 抵近萬維空間己知區域的邊緣 244
16.2.3 心理過程的運行能力 250
16.2.4 行為過程的運行能力 253
16.3 創新教育 255
16.3.1 建立什麼樣的個體空間 256
16.3.2 個體空間是如何建立起來的? 261
16.3.3 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與個體空間的關係 265
16.4 教育創新 267
16.4.1 教育創新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267
16.4.2 改變現行的“一次性考察”機制 269
16.4.3 用現代化、信息化手段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學質量 270
16.4.4 改革後可能解決的問題 270
16.5 本章小結 271
第17章 知識操控教育 273
17.1 知識操控教育的提出 273
17.2 知識操控教育的必要性 275
17.3 開展知識操控教育的原則和方法 276
17.4 在知識操控教育中把握知識積累 278
17.5 知識操控教育可能達到的效果 281
17.6 檢驗知識操控教育效果的方法 282
17.7 本章小結 283
第18章 人類空間計劃與中國腦工程 284
18.1 人類空間的網絡映像 284
18.2 中國腦工程 288
18.3 中國腦的主要功能 289
18.4 如何建設中國腦 293
18.5 本章小結 295
參考文獻 296
附錄 300
索引 388
後記 396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61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