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國法學會部級課題成果要報彙編 2016-社會法、環境法與國際法卷(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法學會部級課題成果要報彙編 2016-社會法、環境法與國際法卷(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0 元
定價
:NT$ 240 元
優惠價
87209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為了加強課題研究成果的應用轉化,推進中國法學會新型智庫建設,更好地為中央決策和法治中國建設服務,中國法學會建立了課題成果要報制度。凡承擔中國法學會部級法學研究課題,應在申請結項鑒定前至少撰寫1份成果要報,針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法治建設中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從法學理論和法治實踐的角度提出對策建議。
課題成果要報制度實施的效果非常明顯,2016年共收到課題成果要報228份,較2015年的192份增加了18.75%。部分選題重要且具有較強應用價值的成果要報,推薦作為中國法學會《要報》報送中央有關部門。同時,分“憲法與行政法卷”、“民商經濟法與知識產權法卷”、“刑法與訴訟法卷”、“社會法、環境法與國際法卷”和“十八屆四中全會專題卷”共五卷,結集出版《中國法學會部級課題成果要報匯編(2016年)》。

目次

社會法篇
社會救助立法與社會保險法的銜接問題研究
國外弱勢群體與我國特殊群體的法律保護之比較——兼議我國有關弱勢
群體保護法律規定的缺失及補足
失獨家庭特殊保障問題研究
以生存權視角看宅基地騰退或征收中應如何補償宅基地使用權人利益
深入推進我國就業促進立法
改革完善我國積極就業政策
集體勞動爭議的預防與分類處理機制研究
我國反就業歧視立法的缺失及完善路徑——以英國(歐盟)反就業歧視
法律規制的環節和依據為鑒
西北民族地區勞動保障監察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
“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海外勞工權益法律保護
我國養老機構準入制度研究
公共租賃房的準入、使用和退出法律制度研究

環境法篇
京津冀霧霾天氣區域治理機制的立法推進
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法律保障機制
我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機制的不足與完善
構建環境侵權受害者權益司法保護的特別程序
擬制型污染侵權應回歸過錯責任
中國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實施機制研究
中國試點碳排放交易市場化法律保障機制的不足及對策
環境侵權受害者權益保護研究
積極探索建立環境損害案件智能登記立案系統
生態資本語境下環境法之拓展研究

國際法篇
中國國際人權話語權的現狀與對策
完善我國海洋維權巡航執法法律問題的建議
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的國際機制以及我國的應對
國際條約在我國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分析與制度設計建議
《東京公約>議定書及其國內化研究
關于加強中國與中亞國家國際司法協作的建議
中韓兩國間貨物陸海聯運法律問題研究
論國際能源領域直接投資征收爭議的解決
Analysis on the Standards of Indirect Expropriation i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應對《多德一弗蘭克法案》、科學安排《證券法》域外適用

書摘/試閱

《中國法學會部級課題成果要報匯編:社會法、環境法與國際法卷》:
一、我國就業促進立法面臨新挑戰
一是靈活就業帶來的挑戰。靈活就業是在20世紀70年代后,伴隨著國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產業形態不斷更新,科技發展以及文化理念變化等就業方式發生重大變化而出現的,是指在勞動時間、勞動報酬、工作方式、工作場地等方面具有靈活性的就業形式,其具體形態包括非全日制就業、階段就業、臨時工、小時工、勞務工、承包工等不同的就業形式。在靈活的就業背景下,勞動者單位就業不斷弱化,單位人向社會人、固定人向流動人、正規就業向非正規就業轉變力度不斷加大,社區化、小型化、自我就業等比重日益增大,就業形態多樣化,帶來就業關系多樣化。特別是隨著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和運用,市場分工不斷深化,就業形態日趨多樣化,就業關系日趨復雜化。然而,現有就業促進立法是以傳統的、一般的、典型的勞動關系為規制對象而誕生和發展起來的,面對當代社會發展中呈現的就業與用工的多元化、靈活化趨勢,①傳統就業法已在諸多方面顯得力不從心。靈活就業興起帶來最直接的挑戰是就業法如何確認各種勞動用工關系,如何回應就業法調整中勞動法的價值承載與勞動效率之間的關系。
二是就業“雙軌制”帶來的挑戰。目前,以戶籍制度為核心隔離的就業體制即“老雙軌制”尚未根本性破除,以標準用工和非標準用工并存的“新雙軌制”問題日漸突出,形成新的路徑依賴。雙重雙軌制就業模式是中國經濟社會轉型與就業制度改革的一大特色,成為就業立法改革的一大難題。其中,較為突出的問題有:國有企業勞動用工依然存在“能進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多軌制用工問題;事業單位用工制度并軌改革進程依然緩慢,核心是績效工資改革尚不能有效推進事業單位用工的高效發展,市場化的招聘與退出用工機制尚未真正建立起來;公務員用工制度改革有被異化的跡象,核心是在公務員分類管理基礎上的用工機制、激勵機制、留人機制與保障機制等尚未系統建立,導致公務員用工改革中一度出現人不好進、在崗人員心不在焉、一些優質人才流失的“并發癥”現象。
三是城鎮化與經濟轉型帶來的挑戰。城鎮化是實現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戰略步驟,其關鍵是人的城鎮化,而人的城鎮化的一大根本則是推動實現進城人員創業和就業。現有就業法針對的就業群體主要是單位就業、長期就業和標準就業中的勞動者,有其特定性和狹隘性,還無法全面覆蓋國際社會普遍保護的各種靈活就業人員。同時,受國際經濟形勢和國家實施新經濟政策的雙重影響,產業結構與形態不斷調整,不僅一些傳統的制造業面臨轉型升級,而且新經濟催生的新的產業關系和新的勞動就業形態也不斷涌現。就業立法如何回應經濟轉型帶來的這些變化,如何在堅持勞權保障的同時充分發揮就業立法的促進功能,實現公平與效率的最佳平衡,是當下及未來必須認真對待的又一重要課題。
四是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挑戰。在經濟全球化縱深發展與后金融危機背景下,國際經濟競爭日益關注產品背后的勞工權益保障、環境保護等問題,把這些作為跨國企業能否進入國際市場的一道“門檻”。在中國的當下,產業提振、經濟滯脹、基尼警戒和環保底線等之間的抵牾顯現相當程度的“蝴蝶效應”,不僅作為世界工廠的許多企業正面臨諸如環境公害、損害勞工合法權益等發展陷阱,而且政府一貫以降低勞動用工標準來換取發展的探底競爭策略也正在“囚徒困境”中反思并積極轉型。較為明顯的例子為:國家近年來提出一系列包容型發展理念,明確要求經濟社會發展要與廣大勞動者的“體面就業”協同推進。黨的十八大報告更是進一步明確指出,要實現更高質量就業。如何使這些來之不易的新政觀念與理念最終落地并為廣大勞動者帶來改革福祉,一個關鍵措施是密切關注國際勞工標準發展,深入推進就業促進立法的法治化和現代化轉型,全面提升勞動者權益的法治化保障水平。
五是就業促進的激勵機制尚未有效建立健全。就業促進的重心在于促進本身,而促進的關鍵則是依法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就業促進法》盡管規定了若干政策支持與就業服務內容,但對就業促進中如何準確定位政府與市場關系及作用邊界、如何發揮市場機制的主導作用、如何破解中小微企業吸收就業的優惠及豁免難題、如何建立健全勞動者自我責任意識與就業能力自我提升制度體系、如何解決通過創業帶動就業中的市場主體與權利義務等問題、如何與社會保險政策協調配合并全面構建以激勵就業為主導模式的社會保險制度等重要問題規定不足,使就業促進的激勵機制尚未真正有效建立。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