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大清有個自貿區(簡體書)
滿額折

大清有個自貿區(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8 元
定價
:NT$ 348 元
優惠價
87303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隨著1757年乾隆關閉了康熙於1684年和16853月成立的閩、粵、江、浙四個海關中的三個,廣州便成了南方獨有的海上通商口岸。正是由於這個原因,長久以來,廣州成為人們眼中獨有的開放口岸,成為了大清帝國對外開放的代名詞。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在中國和俄國之間,有一條“萬里茶道”,這兩個當時世界上大的國家共同經營著一個黃金口岸——恰克圖。這個口岸是由一對橫跨中俄兩國的“姊妹城”組成。作為對俄貿易的前沿,恰克圖口岸就如同一個巨大的磁場,使長城沿線的所有關口都無一例外地嵌入到了國際貿易的齒輪中,形成了有清一代活躍的“漠南經濟圈”。

 

1757年,當廣州當仁不讓地坐上了寶座的時候,萬里之遙的恰克圖口岸已經整整開埠30年了。廣州與恰克圖這兩個一南一北、一海一陸左右著大清帝國對外開放格局的口岸,二者之間不僅有著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繫,恰克圖還是一個比廣州開放等級更高的口岸。恰克圖貿易,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都應該在世界貿易的史冊上留下令人難忘的一筆。畢竟,那個由生活在兩個大洲腹地幾十個民族共同參與的國際貿易口岸,是歷史老人留給中蒙俄三國和中亞諸國共同的遺產和財富,在今天“一帶一路”倡議中,有著極為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作者簡介

杜迎貞,海關作家,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山東甯津人。

 

199712月參軍入伍,2002年畢業于國防科技大學政治學院。200712月轉業,現就職於呼和浩特海關。

 

150余萬字各類紀實作品散見於《人民日報》《解放軍報》《海關文學》等。榮獲第三屆“軍旗.軍嫂”徵文三等獎,海關總署“金鑰匙文學獎”。

目次

自序

 

引子

 

1683年,康熙大帝的“南北戰爭”,奠定了大清帝國的對外開放格局;閩、粵、江、浙四個海關機構的設立是中國有海關之始”,恰克圖口岸則為“中國有商埠之始”。

 

第一章 風雲際會

 

從交兵到交易,中俄兩國走過了漫長的歷程,而兩國對貿易模式的探索之路則更加漫長;恰克圖口岸是如何形成,並最終成為兩個超級大國合法貿易口岸的,恰克圖貿易的歷史功績和地位又如何,這些都值得後世關注。

 

中俄貿易“第一城”/“京師互市貿易”登上了歷史舞臺/薩瓦東來/自貿區橫空出世/延伸閱讀:古代陸路貿易的幾個要素

 

第二章 驚人同一

 

大清帝國為管理恰克圖貿易設置了“兩套班子”;三個“報關地”可以到恰克圖進行貿易;恰克圖口岸實行“市場准入制”;大清帝國推行人性化的通關做法。

 

“關長”的來歷/來自天朝的改革福利/“吉祥”大臣遭遇了麻煩事兒/延伸閱讀:“建”出來的自貿區

 

第三章 萬里茶道

 

恰克圖口岸穩定的體制機制,使長途販運貿易成為可能;茶葉是“萬里茶道”上的主角,雖然這一過程非常漫長;茶葉將恰克圖這個一體化的區域經濟,帶入全球貿易一體化的進程中;戈壁草原、驛站、寺廟構成了商道上獨特的人文景觀;商道上的生存邏輯。

 

戈壁草原的奇觀/一路茶香的背後/驛站的訴說/“廟商”奇葩/延伸閱讀:“道”與商品的“聯姻”

 

第四章 壁壘消弭

 

恰克圖口岸貿易的壁壘如同一面鏡子,折射出兩個王朝價值取向的差異;大清帝國用茶葉和大黃制裁俄國;俄國初級工業品的“入市”,使口岸第一次出現失衡;貿易壁壘的消弭實現了恰克圖貿易的最大自由化。

 

閉關,複關/大黃,大棒/農業,工業/流通品,禁限品/延伸閱讀:“陣痛”過後的深度融合

 

第五章 波詭雲譎

 

三十年的漠北連環走私案震驚了乾隆皇帝;西伯利亞總督嘎嘎林“貼著海關發財”;庫倫(烏蘭巴托)成為俄國私商走私貿易的“避風港”;發生在恰克圖貿易中的繞關走私和通關走私故事。

 

關口浪尖/風雨大庫倫/繞關走私——驚心動魄的“暗房子”/通關走私——由“沒奈何”引出的話題/延伸閱讀:大清“緝私警”

 

第六章 如膠似漆

 

制約國際貿易的語言、宗教和文化;多民族和氣生財、和諧共融;“國子監俄羅斯學”與“內閣俄羅斯學”;“買賣城方言”與恰克圖語言學校;“俄羅斯館”是商館、學館、喇嘛館,還是俄國的“領事館”。

 

“外國語學院”面面觀/從關公與上帝做“鄰居”說開去/亞洲腹地鋪開“清明上河圖”/女大帝的“中國情調”/恰克圖不輸浪漫都/延伸閱讀:文化——國際貿易的潤滑劑

 

第七章 帝都往事

 

京師互市貿易是游離于崇文門稅關之外的對外貿易;京師互市貿易共存續了69年,與恰克圖貿易共存了34年;京師互市貿易出現了海關“郵局辦”的雛形。

 

人傻,錢多,快來/俄國商隊的北京見聞錄/貿易中心再次選擇了邊關/延伸閱讀:一個另類的“國賓館”

 

第八章 長城內外

 

對蒙貿易是對俄貿易的基礎和前提;1644年清軍入關當年便開鑿出的“大境門”,是大清帝國的“開放之門”;1691年多倫會盟,“旅蒙商”制度正式形成;1696年康熙御駕親征噶爾丹,蒙漢貿易全面放開;殺虎口是晉商的出關地;恰克圖“綱舉”,長城內外“目張”。

 

草原腹地大口岸/雄關以“門”揚天下/氣吞八荒歸化關/虎關“轉型”/延伸閱讀:阿勒坦汗的心願

 

第九章 殊途同歸

 

18世紀50年代末期,大清帝國正式開啟了“南粵北恰”新時代;毛皮與茶葉,是廣州和恰克圖貿易的商品大宗;“十三行”與“六大幫”的體制模式,折射出大清帝國南北“開放”等級的差異。

 

南粵北恰/彼以皮(呢)來,我以茶往/南有“十三行”,北有“六大幫”/延伸閱讀:被侵略戰爭“拽”入近代的中國

 

第十章 在水一方

 

不平等條約使大清帝國開放了大海、大河、大江;俄商懷揣“護身符”來到了華商“後院”;俄商漢口—上海—天津—恰克圖貿易路線的形成,使恰克圖貿易的實質由“自貿”轉型為“自運”。

 

江漢關講述的對俄貿易傳奇/津海關的退與讓/江海新關正式開啟半殖民地海關時代/延伸閱讀:帝國的鄰居

 

第十一章 乾坤逆轉

 

1868年,華商假道恰克圖口岸首次走出國門,並將商號開遍了俄國;華商與俄商展開的是一場“長矛對火槍”的貿易戰。

 

一個短暫的春天/悲壯的史詩/“清政府”淪為形容詞/延伸閱讀:“俄茶倒灌”敲響的警鐘

 

尾聲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