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現代體外循環學(簡體書)
滿額折

現代體外循環學(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48 元
定價
:NT$ 2088 元
優惠價
871817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現代體外循環學》的作者大多數為全國的知名的學者專家,也有年輕有為學者。他們從全方面多視角系統深入地介紹了體外循環學所包含的方方面面。
《現代體外循環學》分為六篇,共57章。第1篇介紹了體外循環歷史,特別是中國體外循環歷史,展現了一些鮮為人知,激動人心的史料。第二篇著重介紹了新的體外循環材料與設備。第三篇從基礎醫學的視角出發介紹了體外循環對機體的影響和調控。第四篇和第五篇從臨床的角度出發介紹相關的體外循環技術,特別是對體外循環的新技術、新概念、新方法的介紹。第六篇從管理的角度介紹體外循環的質量控制。
《現代體外循環學》文字精練,圖片精美,圖文並茂,分級條目清晰,使人一目了然。具有較強的指導性及可操作性,適合於各級醫院的灌注師、心外科醫師,麻醉醫師等相炎醫師的閱讀參考。

時光荏苒,在這個變化迅速的時代,體外循環從臨床誕生至今已有63年。我從事體外循環工作也將近30年,轉眼就快到退休的年齡。回顧過去,感慨萬千。此時我最大的心願是再寫一本學術著作,以此獻給培養我的胡小琴老師,培育我的阜外醫院,以及支持我的同仁和家人。
這是一個通過刷屏獲得信息的年代,但多數情況下讀者通過這種渠道獲得的是大量碎片化的知識,因此本書的另一目的,就是向讀者展現全面系統的體外循環知識。
近年來雖起早貪黑忙於此書的編輯和撰寫,但還是比原計劃晚出版1年。主要是不想辜負大家的期待,將此書盡量完美。我確為此書釋出了洪荒之力,交給出版社時已對全書進行了5次審校,但就在最後出版的這一刻,我還是發現書中有些地方需要改進或完善。此時我更真切感到學術的廣闊無邊及我自身能力的有限。慶幸我們趕上這個互聯網的時代,如果讀者您發現什麼問題,可直接和我聯系,我們一起溝通。如有必要我會通過網絡宣布新的共識或改進。本書使用的一些圖片難以聯系到版權擁有者,請見到後及時與作者聯系。
參與本書編寫的作者大多數為全國知名的學者、專家,也不乏年輕有為的翹楚。他們全方面、多視角、系統、深入地介紹了體外循環學所包含的各個方面。
本書分為六篇,共57章。第一篇介紹了體外循環歷史,特別是中國體外循環歷史,展現了一些鮮為人知,激動人心的史料。第二篇著重介紹了最新的體外循環材料與設備。第三篇從基礎醫學的視角介紹了體外循環對機體的影響和調控。第四篇和第五篇從臨床的角度出發介紹相關的體外循環技術,特別是對體外循環的新技術、新概念和新方法做了詳盡介紹。第六篇從管理的角度介紹了體外循環的質量控制。
在本書出版之際,我的感激之情難於言表。此時此刻的我,忘不了各位作者在百忙之中仍抽出時間辛勤寫作;忘不了我和本書的另外兩位主編及各位副主編忙裡偷閑,見縫插針認真對各章節進行審校;忘不了呂琳和姚婧鑫同學對本書的後期核對付出的極大努力。在此我向您們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謝。希望此書能為中國體外循環事業發展盡一份綿薄之力,更希望對大家今後的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有所幫助,謝謝大家!

目次

第一篇 體外循環發展簡史
第一章 體外循環的產生
第二章 中國體外循環發展史

第二篇 體外循環材料與設備
第三章 體外循環生物醫用材料
第四章 體外循環機
第五章 體外循環管道、插管和濾器
第六章 氧合器
第七章 體外循環監測設備
第八章 體外循環的其他裝置
第九章 輔助循環裝置

第三篇 體外循環對機體的影響和調控
第十章 體外循環中的體溫變化與調控
第十一章 體外循環中氧代謝的變化和調節
第十二章 體外循環中的藥代動力學與藥效學變化
第十三章 體外循環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
第十四章 體外循環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第十五章 體外循環相關肺損傷與肺保護
第十六章 體外循環對腎臟的影響
第十七章 體外循環對消化系統的影響
第十八章 體外循環血液稀釋與預充
第十九章 體外循環對內分泌系統的影響
第二十章 體外循環免疫與炎癥反應
……

第四篇 圍體外循環期管理
第五篇 臨床體外循環各論
第六篇 體外循環的質量控制與教育教學
附錄一 臨床常用膜式氧合器
附錄二 體外循環常用藥物簡表
附錄三 體外循環常用用品技術參數
附錄四 常用人體檢查正常值和體外循環紀錄單
索引

書摘/試閱

《現代體外循環學》:
(一)心臟——外科醫生的禁區
血液循環必須周而復始,心臟必須不停地跳動。否則意味著生命的終止。18世紀末19世紀初,Stenon Bichat及一批生理學家在動物實驗中發現腦、脊髓、神經、肌肉等器官和組織,若有血流通過則可維持其活性。基於這些實驗觀察,法國Le-Gallois在1812年提出一個設想:“如果能用某種裝置代替心臟注射動脈血就可以成功地長期維持機體的存活”。這一思路堪稱為離體器官體外灌注的先河。19世紀許多研究者為此目的進行了艱苦的探索。要達到離體器官體外灌注必須解決3個問題:一是血液的抗凝;二是要有某種裝置代替心臟驅動血液灌注;三是設法使靜脈血氧合成動脈血,即代替肺進行血液體外氧合。在這3個問題沒有解決之前,實行心臟心臟手術是不可想象的。19世紀末,被稱為外科之父的奧地利醫生Theodor Billroth對心臟手術寫下這樣的名言:“對心臟實施手術,是對外科藝術的褻瀆。任何試圖進行心臟手術的人,都將身敗名裂。”
應該指出,19世紀有關心臟的病理生理狀態人們所知甚少,手術器械與技巧也處於初級階段,基本沒有高級生命支持手段,甚至連輸血技術也未成熟,進行心臟手術的危險性不言而喻。心臟畢竟與其他多數器官不同,它不能長時間停止運動,否則患者必將死掉。19世紀的醫生很難設想在心臟上做手術的可能性,而那時對其他器官進行的外科手術則已取得巨大進展。
(二)外科醫生對心臟的挑戰
1.心表面手術德國法蘭克福的外科醫生Ludwig Rehn(1849-1930)便成功地為1例心臟外傷的患者進行了縫合。1896年9月7日凌晨三點半,警察送來一名重患:一名22歲的小伙子被刺中心臟,面色蒼白,呼吸困難,脈搏不規則,衣服被血浸透,傷口位於胸骨左緣三指第4肋間處,出血已經停止。也許Rehn正是顧忌到了心臟手術的危險性,也許是患者自身的情況暫不允許做手術,總之,直到9月9日,患者已近瀕死狀態,Rehn才下決心冒險一搏。此時,假如Rehn仍舊遵循大師的訓誡,為不使自己身敗名裂而不予施救,這個年輕人當然必死無疑。Rehn打開了患者的胸腔,清理了胸腔和心包內的凝血塊,發現心室壁上有一個1.5cm的傷口,血液仍在汩汩而出,心臟也仍在跳動,他決定用絲線縫合這個傷口。可如何在一個跳動的心臟表面進行操作呢?Rehn選擇只在心臟舒張的時候進行進針與出針的操作:在心臟舒張時於傷口的一側進針,然後待收縮期過後,在下一個舒張期於傷口的另一側出針,打結……就這樣,謹小慎微地縫合到了第三針,出血得到了控制,心率呼吸改善。Rehn用鹽水衝洗胸腔之後,關閉了手術切口,患者得救了。在這次手術後的第14天,Rehn在德國外科學會上報告了這一病例,證明了心臟是可以縫合修補的。
2.低溫停循環心臟直視手術美國醫生John Lewis(1916-1993)在前人關於低溫研究的科學成果的基礎上,利用動物模型證明,通過麻醉,消除因寒冷引起的肌肉張力的增加和震顫,發現氧耗的下降幾乎與體溫的降低呈線性關係。通過計算,20CC的體溫可使體循環中斷15分鐘,這也許足夠在直視下修補房間隔缺損。
John Lewis在對狗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實驗研究之後,1952年9月2日首次應用腔靜脈阻斷和全身中度低溫的技術,直視下對一位5歲女孩成功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1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