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即將到來的地緣戰爭(白金典藏版)(簡體書)
滿額折

即將到來的地緣戰爭(白金典藏版)(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59.8 元
定價
:NT$ 359 元
優惠價
87312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歷史是在北緯20°與北緯60°之間創造出來的”一說有何依據?斯拜克曼為何在60 年前就能準確預見中國的崛起?
同為金磚國家,中國比巴西更有成為世界性大國的發展潛力,是地理位置決定的?中國在向中亞心臟地帶施加影響的同時,對大陸邊緣地帶的東南亞和東北亞產生了怎樣影響?
為何說海洋是自由主義和西方民主紮根的自然條件?陸權代表蘇聯在與海權代表美國的終極對決中,為何敗下陣來?崛起中的中國和印度格外推崇馬漢的海權論是否受此啟發?
麥金德準確預見了北約與蘇聯的對抗以及蘇聯的解體?德國的中心地理位置及其內在文化態度將怎樣決定歐洲的走向?
在本書中,卡普蘭以地理為主線,通過地圖匯出地緣政治,並將地理作為手術刀,結合其畢生的觀察、發現和相關理論來剖析國際關係和全球化中無法解釋的衝突。同時,他將地理與歷史完美融合,生動詮釋地理如何塑造人類歷史,並對當前世界地緣政治熱點進行深入解析,預測未來全球事件的演化。
通過考察各地方的氣候、地勢和所處地理位置,卡普蘭回顧了世界歷史上發生的熱點事件,並將他的研究所得用以分析各地的危機,如歐洲、俄羅斯、中國、印度、土耳其、伊朗和中東,全面地預測了歐亞大陸的下一次衝突週期。
而最為重要的是,卡普蘭為我們展示了展示了應如何通過地圖和人口學研究等工具,進一步解讀各國的外交政策,從而找到更深層和更強大的方式來看待世界。

作者簡介

羅伯特•D.卡普蘭
《外交政策》雜誌:“100 位全球頂 級思考者”之一
湯瑪斯•弗裡德曼:後冷戰時期至關重要、值得受到廣泛關注的四位作家之一
美國前國防部部長羅伯特•蓋茨第一幕僚
全球首屈一指的戰略預測公司STRATFOR 首席地緣政治分析師,資深國際事務記者。他是第一個在20 世紀80年代就對巴爾幹即將來臨的劇變發出警示的美國地緣政治家。
2006-2008 年,他是美國海軍學院的特聘教授。2008 年,他擔任華盛頓新美國安全中心的高級研究員。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和小布希更是卡普蘭的忠實讀者。小布希認為卡普蘭對世界局勢的諸多觀點與他本人的世界觀頗為吻合。
卡普蘭遊歷了70 多個國家和地區,論著頗豐,包括《季風》(Monsoon)、《巴爾幹鬼魂》(Balkan Ghosts)、《大國威懾》(Hog Pilots,Blue Water Grunts)等。

名人/編輯推薦

地緣政治學熱銷作品(白金典藏版)
亞馬遜政治類暢銷書榜首
美國前國防部部長羅伯特•蓋茨第一幕僚、全球首屈一指的戰略預測公司STRATFOR首席地緣政治分析師心血之作
詳解世界地緣政治的歷史脈絡 預測未來全球事件演變的開創性巨著
一部全面分析地緣對人類歷史、政治影響的集大成作品
比較分析歐洲、俄羅斯、中國、印度、伊朗、墨西哥、前奧斯曼帝國地區的地理條件優劣和歷史演變,展望21 世紀全球地緣戰略格局
繼《季風》後卡普蘭的又一本顛覆性巨著,獲得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湯瑪斯•弗裡德曼,鳳凰衛視資深評論員邱震海,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員曹景行,香港著名軍事評論員馬鼎盛,資深軍事評論員宋忠平,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何帆,新加坡前外交部長及常駐聯合國代表馬凱碩,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王緝思,《現代國際關係》期刊主編林利民、《出版人週刊》《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書評》連袂推薦

 

地緣政治是人類永恆的話題。作為政治地理學中的一種理論,地緣政治學把地理因素視為影響甚至決定國家政治行為的基本因素之一,並從國家利益出發,將具體國家的安全納入全球背景之中,從地理的角度考察國家間的政治關係。
在《即將到來的地緣戰爭》中,羅伯特•D.卡普蘭作為著名的地理學者和地緣政治研究者,全面而系統地回顧了世界歷史上的重大轉捩點,並通過各地氣候、地勢和所處地理位置預測未來全球事件的演化,特別是歐亞大陸的下一次衝突週期。
作者在書中特別講到了中國的地緣政治,並對中國面臨的地緣政治挑戰進行了深入分析。中國歷史上與周邊國家關係複雜,加上當今崛起過程中在能源、資源等方面的巨大需求,使得中國如今的地緣政治格局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從南海到東海,從東亞到中亞再到東南亞,從歐洲到非洲,中國將如何在其地緣政治佈局中找到切入點並實現百年復興,世人正拭目以待。對於中國讀者而言,本書是我們認識自身問題的一面鏡子,對地緣政治及國際關係研究人員,對關心地緣政治、國際關係和時事熱點的大眾讀者,本書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當然,由於作者卡普蘭的身份、立場和角度的限制,本書中的某些觀點和論述不可避免地會以美國的利益為出發點,在談及中國的政治經濟發展道路和未來軍事戰略時有失偏頗。對於在全球各領域扮演著關鍵角色的中國來說,未來充滿機遇和挑戰,而改革和完善也將是恒久不變的主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模式”會得到更多認同,並在世界政治經濟領域內發揮更多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2013年6月

目次

前言地球不是平的
第1章地圖上的地緣戰爭寧死不屈的地理
誰來拯救“中歐”?
德國的鐘擺與巴爾幹的靈魂
“慕尼克陰謀”的類比
理想主義對美國的禍害
第2章分裂的地理,報復的邏輯地圖的力量
現實主義與地圖的價值
地理的邏輯
人類活動軌跡的前戲
從未降格的地理
地理將會以怎樣的方式報復人類?
第3章地理的歷史輪廓希羅多德和他的繼承者
動盪的美索不達米亞
古代文明的起源和發展
地理對伊斯蘭教的偏見
霍奇森——伊斯蘭的冒險
希羅多德的猜想
第4章歷史的地理樞紐麥金德的地緣政治劇本
亞洲的“附屬”——歐洲文明
世界島的心臟地帶決定人類的未來?
一個世紀前的地緣政治劇本
第5章納粹德國的地理扭曲地緣政治空間競爭
被納粹曲解的“生存空間”理論
德國地緣政治的本質
“心臟地帶”理論的末日?
第6章被邊緣的邊緣地帶“權力均衡”的挑戰
邊緣地帶與心臟地帶,孰輕孰重?
美國的後院——起火的“南錐體”
大陸邊緣地帶導致“遏制”戰略的形成?
遏制中國的邏輯
第7章海權的誘惑霸權野心
第8章從“緩衝墊”到監獄擁擠的地圖
人口膨脹在地緣政治上的反映
群體心理作祟下的民族主義
殺傷性武器和大眾傳媒帶來的地理報復
第9章歐洲分裂的地理根源被割裂的“大歐洲”
歐洲的地理與未來的命運
亞洲仍然支配著歐洲?
希臘債務危機決定歐盟的未來?
第10章摒棄歷史的地理中心地帶的俄羅斯
地理決定的集體主義?
歐洲的“外省人”
“不安全感”造成的無休止擴張?
在地緣政治中迷失的俄羅斯
“北極熊”的中亞棋局
第11章巨龍崛起中國實力的地理優勢
虎虎生威的中國
中國的大陸強國之路
中國面臨的地緣政治挑戰
臺灣——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
中美世紀博弈的必然性
第12章“阿育王’’的困惑印度的地理困境
“德里”的歷史變遷
上帝創造的敵人——巴基斯坦
阿富汗在印度地緣政治中的角色
中印的全方位博弈
第13章攪動世界的波斯伊朗的地理樞紐
阿拉伯半島的核心——內志
地理將怎樣報復伊朗?
波斯帝國的最終出路
……
第14章“荒野腰帶”的“和事佬”前奧斯曼帝國
第15章“山姆大叔”的歷史羅盤墨西哥的挑戰

書摘/試閱

要問有關未來的問題,最 好的立足點其實就是大地,要盡可能放慢腳步去旅行。
驅車穿越伊拉克北部沙漠後,第一道穹頂般的渾圓山丘突然躍出地平線,群巒疊嶂起伏,最 高處可達10 000 英尺(1 英尺約為0.3048米),密佈著橡木林和火山灰。身後廣袤的平原,如同一張張大餅,我的庫爾德司機回頭望了一眼,不屑地咂咂嘴,哼了一聲:“阿拉伯斯坦。”
再向山上看去,他喃喃地說:“庫爾德斯坦。”臉泛出光亮來。那是1986 年,當時正值薩達姆•侯賽因統治巔峰時期,氣氛令人窒息。然而,只要我們走進深如地牢的山谷,或行人罕至的豁口,城區無處不在的薩達姆巨幅畫像就會突然消失,伊拉克士兵也不見蹤影,取代他們的是庫爾德自由戰士。他們身背子彈帶,頭戴包巾,身穿寬鬆的長褲,系著寬大的腰帶。
從政治版圖來說,我們並沒有離開伊拉克。但是,這裡卻不是薩達姆統治的地盤,因為即使是薩達姆,也不可能戰勝山脈天險。
持久的“自然”邊界
大山具有強大的守護力,它保護著本土文化,防止其受到激進現代化的意識形態侵蝕。同時,在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大山又為遊擊隊和販毒集團提供庇護所。耶魯大學人類學家詹姆斯•C. 斯科特(James C. Scott)寫道:“最 好把山民理解為流離失所、孤立無援的群體。兩千多年來,他們不斷逃離平原河谷地帶,那裡有政權機構的各種剝削與壓迫。”比如說,正是在平原上,尼古拉•齊奧塞斯庫建立起他的政權,把爪牙安插到人民中間;然而,20 世紀80 年代,我幾次登上喀爾巴阡山脈,卻很少看到集體化的蹤跡。這些山脈號稱“中歐的後門”,山上到處是原始樹林和天然石料壘成的房屋,很少見到羅馬尼亞統治者所鍾愛的鋼筋混凝土。
喀爾巴阡山脈環繞羅馬尼亞,正如山脈包圍著庫爾德斯坦一樣。喀爾巴阡山脈西部,是遼闊而空曠的匈牙利平原,點綴著煤褐色的土壤與綠色海洋般的草地。從這裡開始,我離開奧匈帝國的歐洲部分,漸漸進入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這一帶在經濟上相對貧瘠得多。喀爾巴阡山延伸出來的平地,為齊奧塞斯庫的專制主義的形成創造了可能,相比之下,匈牙利的古拉什共產主義,強制性則要小得多。然而,喀爾巴阡山脈並非與世隔絕。幾個世紀以來,牽著牲口的商人們在古道上絡繹不絕,將貨物和文房雅玩販至此處,由此,中歐的文化特徵遠遠走出了本土,在像布加勒斯特和魯塞這樣的城市和鄉鎮紮下了根。但大山依然層次分明,第一層余脈向東南方向延伸,消失在阿拉伯和卡拉庫姆沙漠之中。
1999 年,我乘夜班渡輪,從裡海西岸的阿塞拜疆首都巴庫出發趕往東岸土庫曼斯坦的克拉斯諾沃茨克。西元3 世紀波斯帝國薩珊王朝時期所說的突厥斯坦,發源地就在此。一覺醒來,眼前是人煙稀少的海岸,一排白色帳篷背靠著死灰色的峭壁,如同抽象畫一般。儘管室外溫度高達38 攝氏度,所有旅客還是被命令在一扇油漆剝落的大門前排成一隊,由一名員警逐一檢查護照;然後,我們又進入一個空蕩蕩的、熱得像烤箱一樣的大帳篷進行隨身物品檢查,另一名員警翻到了我的胃藥佩托比斯摩片,竟指控我走私毒品。
那位粗暴的員警還一把奪去了我的手電筒,把1.5 伏電池倒在髒兮兮的地板上。他那冷酷又野蠻的表情,簡直是此處環境的絕佳詮釋。除了這間帳篷以外,整座城鎮幾無半點遮陽蔽蔭之處,平坦空曠得讓人感到壓抑,很難看到物質文明留下的建築遺存。我突然懷念起巴庫來,那裡畢竟還有西元12 世紀的古波斯城牆,以及第一代石油大亨的夢幻宮殿裡精美的壁畫和石雕。在喀爾巴阡山、黑海、高加索地區,這些西方文化特徵竟能頑強地保留下來,而再向東行進,歐洲的印跡便在我眼前一步步淡去,裡海的自然邊界成為歐亞的最後分界線,隨後即進入更加荒蕪的卡拉庫姆沙漠。
當然,從地理上講,土庫曼斯坦並非毫無希望。相反,它體現了智慧的開啟,見證了人類探索歷史格局的進程。帕提亞人、蒙古人、波斯人、沙皇俄國、蘇聯以及突厥餘部,不斷入侵這塊光禿禿又不設防的地域,但這塊土地不容任何人在此永久紮根,這裡幾乎沒有可以讓文明存活的基本條件。這也印證了我對這裡的第一印象的確沒錯。
再來講講另一次經歷。我駕駛著汽車在沙漠中前行,地形表面開始逐漸升高,突然間,一馬平川的戈壁大漠在我眼前分崩離析,取而代之的是迷宮一般的地貌,時而是早已乾涸的河床湖底,時而是疊加起伏的山坡,滿眼盡是灰色和土黃色。惟有山頂上披著一抹夕陽紅,映射著紅赭色的霞光。從不同的角度看,太陽似乎只能照在更高更陡的山坡上。一股冷空氣吹進汽車裡,原來已到達巴基斯坦西北邊境省,經歷過白沙瓦的熱浪薰蒸後,我終於呼吸到第一口山間的清新氣息。
開伯爾山口規模不大,本身並沒有給我留下什麼深刻印象。它的最 高峰不到7 000 英尺,很少有陡峭的山坡。然而,1987 年,在一個小時之內,我穿越陰曹地府般的火山岩構造帶,通過尖削的峭壁和蜿蜒的峽谷,從印度次大陸誘人的熱帶平原,到涼爽的亞洲中部,最終踏上被廢棄的戈壁灘。這邊是黑土地、純棉布、濃厚辛辣的菜肴,那邊是大沙漠、粗羊毛、手抓肉,完全是兩種世界兩重天。
在這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交界處,一代又一代商販像在喀爾巴阡山脈一樣踏出連綿古道,但這裡的地理環境卻能給後人提供別樣的經驗教訓。按照哈佛大學歷史學教授蘇嘉塔•柏瑟(Sugata Bose) 的
說法,這個所謂的“西北邊境”,首先是英國人叫出來的,其實在“歷史上根本沒有界”。但是,印度波斯和印度伊斯蘭板塊的“心臟”是不可分割的,這就是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能形成一個有機整體的原因;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直接導致它們各自作為國家時,在地理疆域上喪失了內聚力。
接下來,再讓我們看看更多“人工”邊界。

智慧的開端——地理
1973 年和1981 年,我先後兩次越過柏林牆,進入東柏林。頂部安裝著粗管的混凝土幕牆足有12 英尺高,橫亙在東西德之間。西德這一側,混居著土耳其和南斯拉夫移民的貧民社區,看起來如同薄薄的黑白膠片一樣,而東德一側則殘存著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炮火洗禮的建築。在西側,你可以順牆行走,觸摸任何地方,牆上到處是塗鴉亂畫;但在東側,你卻能發現到處都是雷區和崗樓。
在當時,城市地面上突兀地出現監獄大院這種離奇事兒,幾乎沒人會質疑,因為那個時代最重要的假設就是“冷戰永遠不會結束”,對於像我一樣在冷戰期間成長起來的人來說尤其如此。由於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沒有任何記憶,我們難免會覺得,柏林牆不管多麼殘酷和武斷,似乎都與山脈一樣永恆。然而,真理其實一直存在于書本和德國歷史地圖上。1989 年初的幾個月,我滯留波恩,為了完成一本雜誌的約稿而查閱資料,偶然間發現了這些文字:
德國處於歐洲的心臟地帶,夾在北海、波羅的海與阿爾卑斯山之間,正如歷史學家戈洛•曼(Golo Mann)所形容的,就像被關在一座“大監獄”裡,四面大門緊鎖,內心蠢蠢欲動,希望打破封鎖,沖出牢籠。但因南北兩面為山水阻隔,向外擴張就意味著只能東擴和西進,因為這兩個方向沒有地域的障礙。
戈洛•曼認為,100 年以來,“毫無章法”和“不可靠”這兩個詞可以概括德國人的特性,他指的是從19 世紀60 年代到20 世紀60 年代這段動盪時期,尤以俾斯麥的擴張和兩次世界大戰為主要標誌。然而,縱觀德國歷史,這兩個詞也可作為德國版圖的大小和形狀的最佳詮釋。
事實的確如此。西元800 年,由查理曼大帝建立的第一帝國,是一次重大的領土重組,其疆域範圍不斷變化,同時或先後囊括了奧地利和瑞士的一部分,以及法國、比利時、荷蘭、波蘭、義大利和前南斯拉夫;後來,馬丁•路德宣導宗教改革,導致西方基督教分裂,接著重大事變紛至遝來,點燃了三十年戰爭,戰鬥主要在德國土地上打響,中歐自此衰敗;18 世紀,普魯士和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奧地利之間交叉重疊;19 世紀早期,各個德語國家之間結成關稅聯盟;19 世紀末,奧托•馮•俾斯麥以普魯士為中心完成統一。書讀得越多,我越發現,原來德國領土一直經歷著重組易手的過程,柏林牆只不過是其中一個階段性插曲而已。柏林牆倒塌後不久,制度也垮塌了。我常年在前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以及其他地方工作和旅行,對這些制度早已明瞭在胸。近距離看,它們似乎堅不可摧,令人望而生畏,然而對我來說,它們突然解體的教訓是一個信號,不僅說明所有獨裁政權的基礎並不穩定,還預示著在目前看似固若金湯、壓倒一切者,實際上稍縱即逝。唯 一持久的,是人民在地圖上的位置。因此,越是在動盪年代,地圖就越顯得重要,它雖然起不了決定性作用,卻是智慧的開端。腳下的政治版圖瞬息萬變時,只要認真思考歷史的邏輯,你就能推測出下一步可能出現什麼。
再來看看朝鮮半島。南北雙方緊張對峙,暴力在邊境的非軍事區(DMZ)無處不在,這是我對這一地區的主要印象。2006 年,我看到韓國士兵在與朝鮮士兵對峙時擺出待令出擊的跆拳道姿勢,一動不動地僵立著,握緊拳頭,繃緊小臂,眼睛死死地盯著敵人的臉。兩邊都挑選了個頭最 高的士兵執行任務,目的是讓對手看著就心驚膽寒。但是,這種形式化的仇恨,雖然目前陳列在鐵絲網和地雷陣前供世人觀瞻,但在可預見的未來,很可能會被廢棄,成為歷史遺產。看看20 世紀其他分裂國家的地圖,例如德國、越南、葉門,很明顯,不管分裂多久,堅持統一的力量終將勝利,沒有例外。
這種分久必合的進程,大多是在計畫之外一舉完成的,有時還會訴諸暴力。非軍事區就像柏林牆一樣,是一個沒有地理邏輯的任意邊界,把一個民族國家肆意劃分為兩個對立的軍事集團。一個統一的朝鮮半島,正如統一的德國一樣,是我們應該期望的,或者至少應該有這樣的打算。文化和地理的力量,可能在某個時刻戰勝一切;而一個人為的邊界是不符合自然的,所以也特別脆弱。
我也曾從約旦和以色列之間、墨西哥和美國之間的陸地邊界經過,諸如此類的邊界還有很多。現在,我更希望跨越幾十年甚至幾個世紀的鴻溝,從歷史和政治學的角度經歷一段截然不同的旅程,通過對地理的著重研究,從地圖中看出更多玄機,從而模糊地管窺到未來的政治輪廓。正是因為跨越了這麼多的邊界,我對它們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感覺這些地方的命運與我息息相關。我做記者已超過30 年了,在這噴氣式客機數小時即可飛越大洋和大洲的資訊爆炸時代,一些精英輿論塑造者們高唱著所謂“世界是平的”,這使我確信,當下的人們都需要恢復對於時間和空間的敏感性,這些能力我們已失去了很久。
我絲毫沒有“世界是平的”的感覺。相反,我將向讀者介紹一些貌似“不合時宜”的思想家,以便打消人們的錯誤觀念,使他們不認為地理不再重要了。在這次旅程的前半段,我將深入挖掘和闡釋這些思想家的理論基礎,以便後半段運用他們的智慧,帶領讀者橫跨歐亞大陸,瞭解從歐洲到中國,包括大中東和印度次大陸,這些地區歷史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未來有可能發生什麼事。我要檢視我們對現實的看法,尋找到底缺失了什麼,檢討一下我們是如何把它弄丟了的,然後試圖恢復它。要放慢我們的旅行腳步,還要慢慢地觀察,同時借鑒和援引一些著名學者的豐富學識。這就是我此次旅行的目標。
地理(Geography)在希臘語中的本意是“對於大地的描述”,常常與宿命論相關,意味著限制人的選擇,因此含有貶義。但對於我來說,只希望通過地圖和人口學研究等工具,為傳統的外交政策分析作多一層解讀,從而找到更深層和更強大的方式來看待世界。你沒有必要成為“地理決定論者”,但必須記住:我們越是對當前的事件疲于應付,個人及其選擇就越顯得重要;而當我們跨越百年歷史審視問題時,地理則會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中東地區就是一個恰當的例子。

中東何以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
就在我撰寫此書之際,整個中東地區,從摩洛哥到阿富汗,所有專制政權都處於危機之中。寡頭統治的舊秩序已難以為繼,而通往民主化的道路卻又艱難曲折,整個社會動盪不安。在這個大動盪時期的第一階段,新通信技術的力量似乎打敗了地理學派。衛星電視和社交互聯網站已經使整個阿拉伯世界成為抗議者社區,始自突尼斯的變革使得埃及、葉門和巴林等地的民主人士都受到了激勵。這些國家的政治局勢存在共性,不過,每個國家的事態發展方向都受到自身歷史和地理特徵的深層影響。因此,越是對這些方面有所瞭解,越會對有關事件表現出更少驚詫。
始於突尼斯的動盪,可能只是個意外。古董級的舊地圖顯示,今天的突尼斯過去只是一個集中定居點,相比之下,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在那時反而顯得地廣人稀。突尼斯向地中海突出,與西西里隔海相望,不僅在迦太基、羅馬帝國時期是北部非洲的人口中心,在汪達爾、拜占庭、中世紀阿拉伯人、土耳其人統治時期也很繁華。西部的阿爾及利亞和東部的利比亞從地圖上看只是模糊的地理概念,相對而言,突尼斯更像一個古老文明的集群。
在長達2 000 年的歷史進程中,與迦太基(其範圍與現在的突尼斯大致相當)離得越近的地方,發展水準越高。由於城市化進程在2000 年以前就已開始,突尼斯建立在遊牧基礎上的部落特徵相對薄弱,研究中世紀歷史的阿拉伯學者伊本•哈勒敦(Ibn Khaldun)也認為,這一特徵對政治穩定非常不利。西元前202 年,羅馬將軍小西庇阿在突尼斯週邊擊敗漢尼拔後,挖了界河戰壕或稱為“羅馬地宮”,用以標誌文明的領土範圍。這個地宮與目前的中東危機仍然有關。它從突尼斯西北海岸的塔巴卡向南延伸,然後折向東,直到另一個地中海港口斯法克斯,至今仍然清晰可見。
在這條壕溝之外的鄉鎮較少有古羅馬遺跡,今天仍然是貧困和欠發達地區,歷史上失業率較高。2010 年12 月,西迪布宰德鎮一名果蔬販子採取了自焚行動抗議當地員警的苛待,就倒在離西庇阿防線不遠的地方,這成了阿拉伯革命過程中的重要事件。
這不是宿命論,我只是提供相關時事的地理和歷史背景。阿拉伯民主變革從歷史上看,正好發端於阿拉伯世界最 先進的區域,也是在地理上最接近歐洲的地方。更具體地看,它又肇始於這個國家最窮困的地區,這裡自古代起就長期被忽視,此後也一直沒發展起來。這種歷史知識可以增加對其他地方的理解深度。比如另一個古老文明集中地埃及,像突尼斯一樣有著悠久的歷史;葉門,作為阿拉伯半島的人口核心,一直懷有謀求統一的雄心,但因龐大的山區地形而備受困擾,這樣的地形削弱了中央政府的勢力,助長了部落和分裂主義組織的氣焰;或者還可以看看敘利亞,那縮成一團般的地形,使基於種族和宗派身份的分裂狀態得到了庇護。
地理學證明,突尼斯和埃及具有天然的凝聚力,而利比亞、葉門、敘利亞的凝聚力就沒有這麼強。因此,突尼斯和埃及只需要溫和的專制形式即可維持統治,而利比亞和敘利亞則需要更強硬些;至於葉門,從地理上講一直就很難統治。20 世紀的歐洲學者,如歐尼斯特•蓋爾納(Ernest Gellner)、羅伯特•蒙塔涅(Robert Montagne),一直把葉門稱為“條塊分割的社會”,這裡集中體現了中東的山地和沙漠地形。葉門,在中央集權和無政府狀態之間徘徊,用蒙塔涅的話說,就是一種典型的“顛沛流離”的制度,“其本身十分脆弱”,因此不能建立起持久的政權。這裡的部落強大,中央政府則相對薄弱。我們越是重視地圖的價值,就越不容易造成失誤。我們將不僅可以決定何時干預、何時不干預,還可以規劃我們該怎樣干預。
當前,全球性的政治動盪屢見不鮮,這個世界似乎越來越難以管理,美國及其盟國應該如何應對,成為備受關注的問題。地理至少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應對的方法。通過翻查研究舊地圖和求教於早期地理學家、地緣政治思想家,我想在21 世紀搞清地球的真相,相關的前沿性工作我早在20 世紀中後期就開始做了。即使我們可以發送衛星到太陽系外,即使網路沒有國界,興都庫什山這樣的山脈仍然構成無法逾越的強大屏障。任何旨在這些地方搞什麼重建自由秩序的意圖,都不能脫離這樣的現實。

中國面臨的地緣政治挑戰
儘管中國在中亞、東亞地圖上的位置有巨大優勢,但在其他方面,21 世紀的中國是不完整的,而且充滿潛在危險。北有蒙古(地理上的“蒙古”)的例子:這個巨大領土板塊的南、西、東部與中國接壤,看起來就像把中國咬掉一口一樣。
蒙古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之一,面臨歐亞大陸最新歷史大遷移和中國城市文明北移的威脅。在中國內蒙古地區已經由漢族居民占主導的情況下,蒙古擔心他們未來也會面臨同樣的情況。蒙古有著豐富的石油、煤炭、鈾和其他戰略性礦物,以及空曠肥美的草場,那裡還曾為清朝所擁有。因此,與蒙古的關係於中國而言具備戰略性意義,從其積極打通到蒙古的道路,可以看出端倪。
中國作為最 大的發展中國家,正積極地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不可避免地成為了世界領先的鋁消費國,對銅、煤、鉛、鎳、鋅、錫、鐵等礦物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20 世紀90 年代後期以來,中國在世界金屬消費量中所占的份額已經從10% 上升到25%。
蒙古以北和中國東北三省以北是俄羅斯遠東地區,在貝加爾湖和符拉迪沃斯托克之間是綿延無邊的樺樹林。這片浩瀚沉寂的土地相當於歐洲的兩倍大小,卻只有670 萬的稀薄人口,還在進一步下降到450 萬人。俄羅斯是在19 世紀末20 世紀初擴展到這一地區的,當時帝國主義盛極一時,而大清正處於羸弱時期;但俄羅斯對任何地區的統治,都不像對東部的三個地區那麼力不從心,尤其是它接近中國的這一部分。
在俄羅斯邊境另一邊的中國東北,生活著1 億中國人,人口密度是西伯利亞東部的62 倍還多,因此已有許多中國移民跨越了這條邊界。西伯利亞城市赤塔(Chita)的華裔人口規模就已十分龐大,並且還在不斷增長。獲取資源是中國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標之一,俄羅斯遠東人煙稀少,天然氣、石油、木材、鑽石和黃金儲量巨大。《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記者大衛•布雷爾寫道:“俄羅斯和中國有可能結成戰術聯盟,但它們之間在遠東地區仍很緊張……莫斯科擔心中國移民大量遷入這一地區,隨即在此地興建木材和礦業公司。”這個問題已在別的毗鄰國家出現過。例如在蒙古,雖然並不存在軍事侵略或吞併的問題,但中國的人口和企業顯然已悄然控制了大部分曾在明、清兩朝屬於中國的地區。
冷戰期間,蘇聯和中國之間的邊界糾紛曾引發軍事衝突,1969 年,蘇聯軍隊第53 師部署在漠河和烏蘇里江俄方佔領一側,中國則在毛澤東領導下作出強硬回應,在中國邊境一側部署百萬大軍,並在各大城市建設防空洞。為了減輕蘇聯西側壓力以集中對付遠東,時任蘇聯領導人的勃列日涅夫提出與美國緩和政策。中國四面受敵,除了與蘇聯直接對壘外,還受到蘇聯的衛星國蒙古及親蘇的越南、老撾和印度的威脅。緊張的局勢導致中蘇分裂,尼克森政府因此抓住時機,在1971 - 1972 年採取向中國開放的政策。
現在,俄羅斯和中國可能因地緣政治分歧再次陷入衝突嗎?他們目前的聯盟,主要是一種戰術。美國可以像過去那樣坐收漁人之利嗎?這一次,因為中國擁有更強大的力量,美國可能會與俄羅斯結成戰略聯盟,對其形成牽制,迫使其注意力從目前的太平洋第一島鏈轉向陸地邊界安全。事實上,為了阻礙中國海軍的發展,美國必須從中亞基地向其施加壓力,特別是與俄羅斯保持友好關係。從陸地上施壓,可以幫助美國阻撓中國在海上的力量。
其實本可以有另一種更為樂觀的情況,也更有利於中國東北三省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這個版本可回溯到1917 年前,中國貿易和人口在阿莫爾和烏蘇里江流域融合發展,促進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經濟復興,如果莫斯科當時有更開明的政府接受這一情況,就會借此促進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口發展成為東北亞地區的全球樞紐。進一步推動該方案,我幾乎可以斷定,朝鮮也會出現更溫和的政府,有利於以日本海為中心,形成一個開放邊界、充滿活力的東北亞地區。
中國與中亞地區蘇聯加盟共和國的邊界,不像任意劃定的那麼不完整,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非歷史”邊界。中國雖已延伸到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但延伸得還遠遠不夠。
中國最西部的省份新疆,直譯為“新的疆域”,為多個民族共同的居住地,由於戈壁沙漠的阻隔,離中國的人口腹地更顯偏遠。18世紀中葉,大清乾隆皇帝征服了叛亂,統一了巨大的西部領土,與俄羅斯劃定了“穩定的西部邊境”,因此中國疆域規模翻了一番。英國外交官和遊記作家菲茨羅伊•麥克倫爵士(Fitzroy Maclean)寫道,此後,這個地區的歷史充滿曲折。到20 世紀40 年代為止,不斷有反叛和短暫的地方割據;1949 年,毛澤東的共產主義力量進疆,它與中國其他地區才強有力地結合起來。維吾爾族人約有800 萬人,不到中國人口的1%,但他們占新疆的45%,這是中國面積最 大的省區,相當於德克薩斯州面積的兩倍。
事實上,中國的人口大量集中於靠近太平洋沿岸的河流低地以及中心沖積河谷,廣大西部和西南部乾燥的高原則普遍比較空曠。遠古時代,中國作為文明的概念一出現,就有意識地沿大江大河發展,河流對於中國的作用正如道路對於古羅馬一樣重要。在這個中國文明的壁畫上,阡陌縱橫交錯,“無數的河流、運河和灌溉水渠,繁華的市場,花園和稻田,季節性洪水……帶回耕作需要的肥沃土壤”。中國可能是世界上最巨大的淡水庫,但到2030 年預計供水量相對于水需求而言將會短缺25%。由於西部和西南部的土壤下面還儲藏著數十億噸的石油、天然氣、銅,為了確保這些地區的安全,中國幾十年來從全國人口中心地帶遷移了為數眾多的漢族居民來作為填充。
中國與俄羅斯在西伯利亞東部有分歧,同樣也會在中亞展開激烈競爭。中國和蘇聯統治區內中亞各國的貿易額已經從1992 年的5.27億美元上升到2009 年的25.9 億美元。主要的貿易方式是通過兩大油氣管道進行的,一條從裡海海域橫跨哈薩克斯坦運送石油到新疆,另
一條運送天然氣,從土庫曼斯坦穿過烏茲別克斯坦邊境和哈薩克斯坦到達新疆。這再次證明,隨著中國向麥金德的歐亞大陸腹地延伸,能源的需求將永不滿足。
在所有這一切活動中,中國並不避諱風險,它想盡辦法開採世界上最後一部分未開發的銅、鐵、金、鈾和寶石礦藏。現在,中國已經在喀布爾以南進行銅的開採,其目的是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作為安全通路和能源管道,把天然資源通過印度洋港口轉運過來。中國一直是“異常活躍”的道路建設者,目前正計畫連接新疆與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在阿富汗,一家名為“中鐵十四局集團”的國營鐵路公司在瓦爾達克省承攬公路建設工程。中國正從幾個方向改通往阿富汗的鐵路基礎設施,在美國出兵擊敗基地組織和塔利班時,中國正忙著提高其地緣政治地位。確實,軍事部署是暫時的,公路、鐵路幹線、管線則幾乎是永久性的。
正像新疆塔克拉瑪幹沙漠一樣,青藏高原山區的銅和鐵礦石含量占中國境內的很大一部分,因此中國對這些自治區分外重視。如果沒有西藏,將大大減少中國的面積,同時也相當於擴大印度次大陸面積,這是中國加快青藏道路和鐵路專案步伐的一大原因。
如果說巴基斯坦境內有中國修建的道路和印度洋港口專案,因此可能作為未來大中國區的一員,而緬甸等相對弱小的東南亞國家也是如此的話,那麼擁有十多億人口的印度,將是插入中國勢力範圍的一根生硬的地理楔刺。布熱津斯基《大棋局》中的大中國地圖,生動地說明了這一點。事實上,印度和中國都擁有巨大的人口數量,文化傳統豐富多彩,廣受尊重又各有特點;儘管貿易關係可以互補,但地理上的接近和一觸即發的邊界爭端,仍使兩國註定要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競爭對手。
當然,有人可能會爭辯說,這些動盪的邊界會制約中國力量,因此地理自身就可以成為阻礙中國發展的一大因素。但是,鑒於中國近幾十年來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持續經濟增長的合理前景預期,即使有少數嚴重的顛簸,在可預見的將來,中國的許多陸地邊界仍將發揮巨大的作用。中國用它自己的方式開發了這些人口較少地區的活力。也有人認為,中國邊境上有一些不穩定國家存在,比如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對北京來說是危險因素。那些國家的邊境線我去過,他們處在海拔極高的偏遠地區,人跡罕至;中國邊境一側幾乎沒有任何人活動,因此巴基斯坦可以完全放開。
過去,中國在東南亞地區有著重要影響,東南亞國家是相對較弱的國家,這裡的地理版圖歷來是不完整的。西元後第一個千年內,中國統治過越南;到13 世紀末期,中國元朝也曾將緬甸、泰國和越南收歸麾下。
中國移民到泰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許多世紀以前。正如美國著名漢學家歐文•拉鐵摩爾(Owen Lattimore,1900 - 1989)所說,中國西南地區沒有長城,不僅因為那裡山峰崎嶇,森林茂密,中緬之間山壑陡峭,還因為中國在這個地區擴大邊境比北方更容易。沒有什麼自然屏障能把中國與緬甸、泰國、老撾和越南交界處分離開來。中國雲南的省會昆明完全可以成為湄公河繁榮圈的中心,通過公路和河流連接印度支那半島的所有國家,那裡的水壩將提供電力供圈內所有國家消費。這裡好比世界人口的駕駛艙,因為東南亞地區有5.68 億人,中國13 億人,印度次大陸1.5 億人,都紮堆聚集在這裡。
緬甸是東南亞首屈一指的國家,也處於大國爭奪的最前沿,它在該地區規模最 大,土地面積最廣闊。和蒙古、俄羅斯遠東地區以及中國邊界上其他領土一樣,緬甸是一個弱國,但蘊藏著豐富的金屬、石油、天然氣和其他自然資源,這些都是中國迫切需要的。從緬甸的印度洋海岸到中國雲南省,距離不足500 英里,中國和印度競相爭取在此地發展的機會。
泰國以前本是個強大的國家,然而現在它越來越無法發揮其地區錨的作用了。泰國政治面臨深刻的結構性問題,體弱多病的國王與王室難以成為一支穩定的力量,泰國軍方忙於派系鬥爭,公民從思想上分裂成城市中產階級和嶄露頭角的農村階級兩部分。中國利用其洪第11 章 巨龍崛起 中國實力的地理優勢水般的資金優勢發展與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雙邊軍事關係,而美國的精力已轉移到中東戰爭,因此對這一區域不甚重視。在東南亞更遠的地方,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正經歷民主過渡的自我挑戰,他們的兩位老牌強勢領導人馬哈蒂爾•穆罕默德和李光耀相繼從舞臺上退去。由於馬來族人均是穆斯林,伊斯蘭教在馬來西亞種族化,導致馬來人、華人、印度人社區之間分化明顯。伊斯蘭化的蔓延也在過去20 年間導致7 萬華人離開馬來西亞,國家經濟嚴重下滑,不得不大量依靠中國進口。
新加坡則用行動清楚地表明瞭對中國無聲的擔心。這個城邦國家的戰略地位極為重要,位置接近於麻六甲海峽的最窄處。新加坡的主體民族是華人,與馬來族分占77% 和14%。最近退休的部長內閣資政李光耀,曾公開敦促美國在該地區保持軍事和外交存在。新加坡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其獨立地位,就像蒙古的發展一樣,將對北京的區域影響力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而印尼則是在夾縫中求生存,既需要美國的海軍力量存在以對抗中國,又擔心看起來太像美國的盟友,會在伊斯蘭世界激起憤怒。
最近中國與東南亞國家聯盟即東盟(ASEAN)正式成立自由貿易區,這表明中國與南部鄰國之間正在發展一種新型貿易關係。中國採取分而治之的策略,每個東盟國家分別與中國談判,而不是作為整體交往。中國城市勞動力相對便宜,東盟國家成為其生產的工業產品的銷售地,這導致中國的貿易順差。事實上,在21 世紀第一個10 年,中國與東盟之間的貿易差距擴大了5 倍。
看看最近的歷史記錄:1998 年至2001 年,馬來西亞和印尼出口中國的商品“增長近1 倍”,2003 年至2004 年,菲律賓對中國的出口也是這樣。從2002 年至2003 年,東盟國家對中國的出口總共增長51.7%,到了2004 年,“中國已經成為該地區領先的交易夥伴,超過了美國”。然而,中國也在東南亞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現代化發動機的作用,對於這些國家來說也是有益的。
在這種情況下最複雜的因素是越南的立場。這個國家歷史上曾與中國為敵,擁有一支龐大的軍隊和海軍基地,戰略地理位置優越,與印度和日本都是中國潛在的緩衝國。不過,即使越南對於這個巨大的北方鄰居心存恐懼,也只能別無選擇地與其朝夕相處。中國仍然處於擴大影響力的早期階段,因為它只是剛剛掌握周邊部分區域,未來幾十年形勢發展的脈絡,將決定中國實現這一目標的方式。即使政治邊界不變,蒙古、俄羅斯遠東地區、中亞以及東南亞
都一直是中國的影響力擴張範圍,這是由自然條件決定的。朝鮮對東亞局勢有著重要影響,它的開放,可能會影響到整個地區幾十年後的命運。朝鮮半島是東北三省的天然地理附屬物,控制著中國東北地區所有的海上交通線,更特別的是,渤海緊裹在其腋下,那裡有中國最 大的海上石油儲備。
朝鮮接近俄羅斯並有通向太平洋的額外出海口。在那裡,中國、朝鮮和俄羅斯遠東利益交匯,有很多太平洋沿岸良港面向日本。中國的目標,必然是將朝鮮建成一個更現代、權威、戈巴契夫式的緩衝帶,以隔開更活躍的、中產階級民主的韓國。
但是,就連中國也不能完全預計朝鮮的事態發展。在過去幾十年裡,其他分裂國家如越南、德國、葉門,統一的力量最終都取得了勝利。但是,沒有一次統一是在深思熟慮下取得的。相反,它往往一蹴而就,並不尊重所有主權的利益。一個統一的朝鮮半島,最有可能是在首爾的控制之下復興的,而中國則是韓國最 大的交易夥伴。這個民族主義國家對於比其更強大的鄰國一直抱有敵對情緒的暗流,特別是中國和日本這兩個歷史上曾試圖控制或佔領它的強國。
當然,韓國對日本抱有很大的戒心,日本從1910 年到1945 年間佔領了朝鮮半島。首爾和東京之間圍繞獨島問題糾紛不斷,韓國稱那片海域為東海,日本則稱之為日本海。同時,中國經濟的拉動作用比日本強。統一的朝鮮半島將略向中國傾斜而與日本疏離,美軍將在此無用武之地,並轉而增加在日本的軍事基地建設。換句話說,韓國的未來很可能屬於大中華圈,這甚至會影響並減少美國在東北亞地區的地面駐軍存在。綜上所述,中國在向麥金德所謂的中亞心臟地帶進取的同時,也可能對斯皮克曼所謂的大陸邊緣地帶施加重要影響。其中包括東南亞和朝鮮半島。
中國的陸地邊界,蘊含的機遇肯定大於危險。這使我想起美國著名國際關係學者約翰•J. 米爾斯海默(John J. Mearsheimer)在《大國政治的悲劇》(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一書中的評論,“在國際體系中,最危險的國家是擁有大規模軍隊的大陸強國”。然而,中國只是部分符合這樣的描述。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12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