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亞瑟王‧卷一:凜冬王(簡體書)
滿額折

亞瑟王‧卷一:凜冬王(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3.8 元
定價
:NT$ 383 元
優惠價
87333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我要書寫的,是很久很久以前,在這塊名為不列顛的土地上,我的主君亞瑟的故事。他是戰神,是無冕之王,是上帝之敵。你們大都聽說過他的名字,卻未曾像我一樣為他傷心淚流……
故事始于一個嬰兒的誕生。
他是德莫尼亞王國的新王儲,亞瑟的侄兒,也是一個孱弱的瘸子。
他承載了祖父至尊王烏瑟的希望,在瘋子聚集的阿瓦隆接受庇護,是上帝和王國的寵兒。然而亞瑟,偉大的亞瑟,德莫尼亞真正的守護者,卻得不到應有的公正對待。
直至撒克遜人大舉入侵,法師梅林為尋求十三神器消失於俗世,失去指引的不列顛諸王這才驚覺他們早已親手葬送了退路……
不列顛,拋卻信仰、罪孽深重的不列顛,在亞瑟和梅林的努力之下,能否重獲諸神榮寵,回歸昔日統一盛景?

作者簡介

伯納德•康威爾(Bernard Cornwell)

英國歷史小說家,代表作包括《理查夏普的冒險》《撒克遜傳說》。他的作品題材多以各個時期的重大戰爭為背景,以複雜的人性和深邃的故事構架見長。在他筆下,真實與虛構交織,消逝的歷史重新躍然紙上。截止2015年,其全球作品累積銷量已達3000萬冊以上,《冰與火之歌》作者喬治•R.R.馬丁更公開表示康威爾是他最喜歡的歷史小說家。

孟匯一

英國東英吉利大學傳媒專業碩士,曾從事出版行業數年,目前就職於上海的一家影視公司。熱愛文學、歷史,曾譯有《擁王者的女兒》。

名人/編輯推薦

熱播英劇《孤國春秋》原作者扛鼎之作,走近黑暗年代的不列顛,還原一個沒有魔法光環的亞瑟王! •古不列顛永恆之王的傳奇,喬治•R.R.馬丁最推崇的歷史小說家!
•《孤國春秋》原作者扛鼎大作!
•一段沒有石中劍、沒有湖中仙女、沒有阿瓦隆迷霧的真實亞瑟王傳奇!以歷史的真實面貌為起點,還原亞瑟披荊斬棘的開國史詩!
•《華盛頓郵報》等知名媒體傾力推薦。
與恢宏的戰爭場面、漩渦般的政治計謀密不可分的一名傳奇歷史人物,被描繪得如此真實生動。了不起的作家康威爾強勢襲來。
——《柯克斯書評》(特別推薦)
故事的力量在於,康威爾通過一群有血有肉的歷史參與者們,使這古老的傳說奇跡般地活起來了。
——《華盛頓郵報》

目次

第一部 冬之子/001
第二部 公主新娘/097
第三部 梅林歸來/193
第四部 亡者之島/283
第五部 盾牆/389
後記/455

書摘/試閱

後記

英國歷史中的亞瑟時代被稱作“黑暗年代”,這並不奇怪,因為我們幾乎不清楚那段歲月中的任何人或事。我們甚至不能肯定亞瑟是否存在,但總之,西元六世紀初,似乎真的曾有一位名叫亞瑟(或阿圖爾、阿托裏斯)的英雄短暫地拖住了撒克遜侵略者的腳步。有關那場衝突的一段歷史記載來自吉爾達斯於六世紀40年代撰寫的《論英國的毀滅與征服》,我們原本指望這部作品成為亞瑟成就的權威性證據,但吉爾達斯根本沒有提到亞瑟,這讓那些質疑亞瑟存在的學者津津樂道。

然而還是有一些古早的證據證明亞瑟是存在的。大約在六世紀中葉,吉爾達斯撰寫他的歷史期間,一些殘留的記錄顯示當時突然異常地出現了許多叫亞瑟的人,這暗示了一股為男孩起名的風潮,原名或許來源於一位有影響力的名人。這不是什麼確鑿的證據,同理還有最早提到亞瑟的文字資料。在著於西元600年左右的偉大史詩《戈多丁紀》中,記載了一場北不列顛人和撒克遜人之間的戰役,這首詩中曾粗略地提到亞瑟,但更多的學者相信那段關於亞瑟的描寫是後世的杜撰。

在《戈多丁紀》那存疑的提及之後,又過了兩百年,亞瑟的存在才被一位歷史學家載入史冊。這段空白歲月讓這證據的權威性大打折扣。然而不管怎樣,南尼厄斯在八世紀末編寫的不列顛歷史中,大量描寫了亞瑟其人。值得注意的是,南尼厄斯從未稱呼亞瑟為國王,而是形容他為戰爭領袖、戰役的首領——我將這頭銜譯為“軍閥”。南尼厄斯無疑引用了一些古老的民間故事,它們為越來越多亞瑟故事的重述提供了豐富的土壤。終於在十二世紀,這樣的改編到達了巔峰,兩個不同國家的作者讓亞瑟成為了永恆的英雄:英國蒙默思的傑佛瑞寫下了他輝煌的神話《不列顛諸王紀》,法國詩人克雷蒂安·德·特羅亞則特別將蘭斯洛特和卡米洛特加入了王室傳說。卡米洛特這個名字也許是純粹的原創(又或者是隨意地改寫自科爾賈斯特的羅馬名稱——洛杜努姆),否則克雷蒂安·德·特羅亞幾乎肯定是引用了法國布裏多尼傳說中某位古代英雄的真正事蹟,正如傑佛瑞撰寫的歷史來源於威爾士民間故事那般。之後在十五世紀,湯瑪斯·馬婁禮爵士寫下了《亞瑟王之死》,這就是我們華麗亞瑟傳說的原始版本,其中有聖杯、圓桌、輕盈的少女、嗥獸、強大的巫師和魔法劍。

也許人們無法在不理會五花八門傳說的前提下找到亞瑟的真相,很多人試過,之後無疑也會有很多人將持續嘗試。有人說亞瑟是英國北方人,有人說他是埃塞克斯人,也有人說他是個西方農夫。一份最新的研究斷言亞瑟是一名六世紀的威爾士統治者,名叫歐文·丹特格溫,但作者隨後就寫道“並沒有什麼關於歐文·丹特格溫的文字記錄”,這可算不上一個有力的佐證。卡米洛特曾被安置在卡萊爾、溫徹斯特、南卡德伯裏、科爾賈斯特和許多其他地方。我在這件事上的選擇很任性,我認為真正的答案根本不存在。我給了卡米洛特一個虛構的名稱——卡丹城堡——將它設置於薩默塞特郡的南卡德伯裏,並非因為我認定這是卡米洛特的地點(我不認為它是最可能的地點),而是因為我熟知且深愛英國的這一地區。不論我們如何深究,從歷史上能推測出的只有——曾經有一名名叫亞瑟的男子,大約生活在五六世紀,他是個偉大的軍閥,卻從未成為國王;他最偉大的戰役是對抗那些討厭的撒克遜入侵者。

我們對亞瑟所知甚少,但根據他傳說的生活時代可以推想出許多。五六世紀的英國是一個可怕的地方,羅馬保護者在五世紀初離開,拋棄了已經羅馬化的不列顛人。周圍強敵環伺,西方來了四處劫掠的愛爾蘭人,他們與不列顛人同為凱爾特血脈,但同時也是侵略者、殖民者和奴隸主;北方有蘇格蘭高地的陌生人,時刻準備著南下大肆搶劫。但這些敵人都沒有撒克遜人那麼可怕,他們先是洗劫、殖民、佔領了不列顛東部地區,最後佔據了不列顛的中心地帶,將它重命名為英格蘭。

面對這些敵人的不列顛人非常不團結。比起抗擊侵略者,這些王國似乎花費了更多精力互相作戰;從意識形態而言,他們無疑也有很大區別。羅馬人留下了遺產,法律、工業、學識和宗教,但這遺產必定與本土的傳統相對立。那些本土傳統在羅馬長期的佔領中被壓制,但從未完全消失,它們中最重要的就是德魯伊教。因為德魯伊教與不列顛(也就是反羅馬)民族主義之間的聯繫,羅馬人將其狠狠摧毀,然後用其他宗教取而代之,其中當然就包括基督教。學者認為,在後羅馬時代的不列顛,基督教傳播得很廣(當然不是我們現代人認為的基督教),但異教毫無疑問依然存在,尤其在鄉村一帶(“異教徒”這個詞就來源於拉丁語中的“鄉下人”),而隨著後羅馬政權的搖搖欲墜,人們只能抓住超自然假說提供給他們的救命稻草。有現代學者認為,基督教和殘餘的不列顛德魯伊教之間很和諧,兩者和平共處,但教會一向不太能容忍其他宗教,所以我對那位學者的看法存疑。我相信,亞瑟時期的不列顛受累於宗教衝突,正如它被侵略和政治所折磨。毫無疑問,亞瑟的故事隨著時間變得越來越有基督教色彩,尤其是對聖杯的執著。我們可以懷疑,亞瑟可能並沒見過這樣的杯子。然而,“尋找聖杯”的傳說未必全然是後來捏造的,因為這些傳說和流傳已久的凱爾特民間故事“戰士探尋魔法聖鍋”非常相似。正如其他許多亞瑟傳說中的事物,這異教的故事被後來的基督徒作者虔誠地改頭換面,於是掩藏了一個古早的亞瑟傳說——到如今,這傳說只存在于一些古老無名的凱爾特聖徒的生平中。令人驚訝的是,這傳說將亞瑟描述成一個惡人,一位基督教敵人。凱爾特教會似乎並不喜歡亞瑟,從那些聖人的生平中可以得知,那是因為亞瑟徵收了教堂的錢來支持自己的戰爭。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身為教徒和與亞瑟時代最接近的歷史學家的吉爾達斯,拒絕將不列顛短時間抵禦住撒克遜侵略的勝利歸功於亞瑟。

神聖荊棘很可能存在於懷君島(格拉斯頓伯裏)——如果我們相信傳說中在西元63年,亞利馬太的約瑟曾將聖杯帶到過格拉斯頓伯裏的話。然而這故事直到十二世紀才真正出現,所以我在《凜冬王》中寫到神聖荊棘,是一個故意犯下的時代錯誤。我剛開始寫這本書時,決心要排除每一個時代錯誤,包括克雷蒂安·德·特羅亞的潤色,但這樣就不會有蘭斯洛特、加拉哈特、誓約勝利之劍和卡米洛特,更不用說像梅林、莫甘、妮慕這樣的人物。梅林存在嗎?他存在的證據比亞瑟還要不可靠,而且這兩人身處同一時代是不大可能的,然而他們兩人密不可分,我意識到不可能不寫梅林。但是,有不少時代錯誤我愉快地捨棄了,五世紀的亞瑟不可能穿著板甲或手持中世紀長槍;他沒有圓桌,但在凱爾特傳統中,他的戰士們(並不是騎士)的確會在地上坐成一圈用餐;他的城堡是由泥土和木頭建造的,而不是高大的石頭塔樓。我遺憾地認為,不可能有什麼神秘或神奇的手臂,身著白色的錦繡,自薄霧籠罩的小河中將他的佩劍奪走,帶去來世。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一位偉大領袖的個人財寶,在他死後會被扔入湖中,獻祭諸神。

書中大多數角色的名字來自十五和十六世紀的文獻,但我們幾乎不知道這些人物的任何故事,正如我們不知道後羅馬時代的不列顛到底是怎樣的,現代歷史甚至對那些王國的數量和它們的名字都有爭議。德莫尼亞是存在的,波伊斯也是。在一些古老的傳說中,這個故事的敍述者德瓦是亞瑟的一位戰士,後來成為了一名修道士,但我們不知道他任何別的事情。其他人,像是桑森主教,肯定是存在的,而今也被認為是聖人,不過對於那些早期的教士來說,美德似乎也並不是那麼重要。

《凜冬王》是一個關於“黑暗年代”的故事,那一時期的歷史記載太少,只能用傳說和想像去彌補。只有一件事,我們可以明確地肯定,那就是大的歷史背景。那時的不列顛還存在著羅馬城市、羅馬道路、羅馬建築和一些羅馬習俗,但它很快就被侵略和文化衝突所毀滅。一些不列顛人已經放棄了戰鬥,前往阿莫里凱和布列塔尼,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亞瑟的傳說會在法國的那些地區留存至今。但對於那些還留在他們心愛島嶼上的不列顛人,那是一段絕望地尋求精神和軍事救贖的時代。就在這痛苦的情形下,出現了一個人,至少在一段時間內,擊退了敵人。那個人就是我的亞瑟,一位偉大的軍閥,一位英雄。他在勝機渺茫的情況下英勇作戰,甚至讓他的敵人都在五百年後,還愛戴敬畏著他。

伯納德·康威爾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3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