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好老師的課堂上會發生什麼事?探索優秀教學背後的道理!
滿額折

好老師的課堂上會發生什麼事?探索優秀教學背後的道理!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80 元
優惠價
90342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好老師並非天生,
跟著本書一探優秀教學的殿堂
人人都可以成為A+老師!
為了下一代好,
每位老師、父母,以及教育官員都應該要讀這本書!

★2014年《紐約時報》年度百大注目好書!
★國內外各界熱情推薦:
《紐約時報書評》(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今日美國》(USA Today)
《亞特蘭大》雜誌(The Atlantic)
《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
保羅・塔夫(Paul Tough),《孩子如何成功》作者
亞曼達・瑞普立(Amanda Ripley),《教出最聰明的孩子》作者
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給予》作者

秦夢群 政治大學教育系特聘教授
莊淇銘 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系教授
張輝誠 作家老師,學思達教學法倡導者
李政憲 新北市林口國中老師/數學輔導團
吳武典 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名譽教授
李崇建 教育工作者.作家
劉安婷 Teach For Taiwan(為台灣而教)創辦人
鄭國威 泛科學總編輯
蘇明進 《希望教室》作者

美國總統歐巴馬說:「我們的孩子從踏入教室的那一刻起,決定他們未來成就的關鍵因素不是膚色、出身、家世背景或財富,而是他們的老師。」

你打開門,走進去。你應該站著,還是坐下來?
這是屬於你的長方形擁擠空間。裡面擺了26張桌椅,還有黑板,以及午後陽光從窗外射進來,照亮了課桌。沒多久,這裡就會有26個五年級學生,他們的名字就在點名簿上……
你的名字是老師。

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曾遇過幾位好老師,為我們打開新的視野,甚至深刻改變了我們的人生。一位優秀的老師能產生極大的影響力,但我們始終不明白,為什麼這些老師這麼優秀?難道只是天生就很厲害,很會教嗎?優秀的教學需要什麼其他的條件?一名好老師的課堂上會發生什麼事?

本書介紹了一群美國的新世代教育者,探索他們的教學背後錯綜複雜的道理。
★一名前任校長在研究美國國內的明星教師後,發現一套幫助學童專注的共通技巧。
★兩名數學教師將一整年的課堂錄影下來,從中發展出一種讓九歲孩子寫出複雜數學證明的方法。
★一名前高中教師與頂尖英語講師合作,精確找出一位教師要帶動充實的課堂討論,應培養哪些關鍵互動。

作者透過時而逗趣、時而令人揪心的每日課堂故事,帶領我們進入這份任重道遠的職業的核心。

本書以一堂數學課上所發生的事情作為開場,課堂其實就是一場夾雜著迫切的決定與嫻熟的帶領的戲劇,進而闡明教學之中意想不到的複雜性。

作者聚焦幾個最重要的問題:教師如何做好準備,他們在踏入教室前應該了解什麼?如何讓學生年輕的心智進行推論、猜測、證明和理解?培養良好紀律的關鍵為何?作者融合來自認知心理學、教育專家、無畏的教室實業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提供教師與家長一種新的方法,判斷孩子需要怎樣的教學,思考如何發展好的想法。最重要的,她發現優秀的教學是一種可學習的技巧,優秀的老師是可以被教出來的!

或許十年後,台灣的孩子將愈來愈少,然而不變的是,教育愈來愈重要,畢竟他們就是未來。也因此,我們更應該為教師們打氣,一起來追求更好的教學、培育出更多的好老師!

作者簡介

非營利教育新聞組織Chalkbeat的共同創辦人、執行長暨總編輯。曾獲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研究所史賓塞教育新聞獎、安倍新聞獎學金(研究日本教育)。文章散見於《紐約時報雜誌》(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紐約太陽報》(The New York Sun)、《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等刊物。目前為教育作家協會董事。現居紐約布魯克林。

目次

'前言:好老師的條件(一)

一、 教育界的先進
美國當時有數十個大學教育學程,專門招募、培訓和認證美國未來的老師。然而不知為何,這些學程的教授竟然對教學本身毫無建樹可言,而這還算是有涉獵教學議題的教授,至於那些聲譽卓著的學者則是完全忽略教學。
二、 好老師如何誕生
瑪德蓮把課室當成培養皿,公開讓旁人觀課研究。一名密西根州大學的研究生建議,不妨錄下她一整年的上課情形,翔實記錄第一天到最後一天的課程。瑪德蓮和黛博拉本來就有寫教學日誌的習慣,但影片更能大幅提升資料的保存與傳遞,畢竟影片可以暫停和倒帶。如果想重看特別有教學成效或出人意表的片段,觀察人員只需要按個鍵,即可辦到。
三、 斯巴達的悲劇
證明出色教學的存在是一回事,但如何傳授給那些缺乏瑪德蓮和黛博拉優異教學能力的老師,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四、 琢磨而後精進
雖然讓全美國教師都變成黛博拉和瑪德蓮的願望落空,但並不代表絕對不可能成真。實際上,有群老師的教學方式幾乎和瑪德蓮如出一轍,只不過他們剛好都住在日本。
五、 教育創業家
教育界創業家的當務之急,不是把民主帶入課堂,而是讓學生具備基礎能力。許多學生出身清寒,程度落後家境富裕的同儕好幾年。他們需要的是閱讀、寫作和算術能力,沒有打好這些基礎,其他諸如批判思考能力、想像力、創造力等崇高的目標更不可能實現。
六、 道格.勒莫夫分類法
學習教學技巧時,老師也需要明確的指示。道格需要一個傳達願景的方式,點明「零藉口」這項教學理念的所有細節,以確保任何人看了都一目瞭然;他需要更適合的詞彙來表達一切。
七、 紀律至上原則
規定和處分的初衷,是教導學生成功所需的紀律。但實務上,原本要幫助學生成功所祭出的處分,卻也可能讓他們萬分焦慮甚或不滿。研究學校紀律的專家發現,懲罰通常會造成「憎恨、仇視或阻礙學習的負面情緒」。
八、 教育政策須具連貫性
不連貫的政策損害教學品質。如果教學是必須精通的能力或專業,那麼老師和學生一樣,都在慢慢摸索學習,必須自行弄懂教材或向人請益。如果教育主管機關各行其政,這些老師就好比無法就教於一位師範,而被迫接受多位拙劣教書匠指導,教學內容南轅北轍。
九、 教育終極使命
要老師深化教學之所以困難,並非是因為要把複雜概念變得淺顯易懂。如果老師只挑簡單的部分來教,就只會學到教學技巧的皮毛。重點在於要求新手教師一開始就抱持嚴謹的教學態度。
十、 播下希望種子
如果教學是教育介入手段最重要的環節,唯一合理的推論就是,教育工作者得建立一套連貫的基礎建設──明確的目標、精準的測驗和訓練有素的教師──以傳授教學的能力。

尾聲:好老師的條件(二)
後記:好老師會做的五件事

書摘/試閱

好老師的條件

你打開了門,走進教室,心想是要繼續站著,還是應該坐下?
眼前擁擠的長方形教室是你的舞台,現在有26張連桌椅和一面黑板,午後的陽光從窗外灑落桌面。再過不久,教室裡就會有26名五年級學生,點名冊詳列著每個人的名字:理查、凱瑟琳、安東尼、艾迪、瓦若娜、誼余夫、阿華德、唐娜.魯斯、提隆、艾莉、伊諾亞、 樂堤莎、夏綠蒂、卡林姆、莎諾塔、米希瑪、桑卓拉、朵樂達、艾文、康妮、伊莉娜、雅蘇、芮巴、茱瑪娜、甘迪絲、沙魯克。
根據所在的州別和支薪的學區,你的任務就是確保一小時後,學生能夠掌握「速率」的觀念。舉例來說,一台時速55英哩的汽車,15分鐘後跑了幾英哩?兩小時後又跑了幾英哩?學年結束前,學生應該要學會分數、負數、線性函數、長除法、比和比例、指數等觀念。你還要教導他們成為高水準的公民,並巧妙把民主的原則融入課程(沒錯,即使是數學課也一樣)。如果有剩餘時間,記得指引學生跨越一道道人生關卡(無論是種族、經濟、家庭或讀書相關的問題皆然)。你也必須把現實世界給美化,證明唯才是問的美國夢並非遙不可及。
準備好了嗎?
呀的一聲,教室門開了。學生利用上課前剩餘的精力,衝到衣帽間重新打理衣服,爭先恐後地搶著喝飲水機。你先看到來自肯亞的瓦若娜,她的姿態優雅,有著黝黑的肌膚。誼余夫是日本人,身高122公分,向來沉默寡言。凱瑟琳非常用功,平時留著髮辮。艾迪滿臉雀斑,有點過動傾向,挑了教室後方的座位。提隆剛從南卡羅萊納州搬來,上課常常不專心,但坐在前排,離你特別近。
別光站在那裡發愣,開始上課啊!理查也坐在前排,旁邊就坐著提隆,兩人都是今年才轉學過來。開學第一天自我介紹時,理查就主動表示數學是他「最爛的科目」。
半小時後,全班坐得歪七扭八,有的喃喃低語,有的彼此聊天。他們正在練習你在下課時所寫的數學題目。
應用題:有一台汽車以55英哩的時速行進,經過下列時間後,汽車位置會在哪裡?請畫圖說明:
A:1小時後
B:2 小時後
C:0.5小時後
D:15分鐘後
想想看要怎麼讓全班安靜下來。你旁邊的桌子上有個小型按鈴。要不要按鈴呢?還是應該舉起一隻手,另一隻手遮住嘴巴或是用那句以前老師愛說的話:「看到我舉起手來,就自動閉上嘴巴。」你最後選擇按鈴,幸好效果不錯。接著進行分組討論。
很快又過了十五分鐘,眼看就快下課了。目前為止,學生都是分組討論,每組有五到六人。過程中,你在教室內四處走動,探頭觀察各組的解題技巧,思考著插嘴的時機、點頭的時機,還有當學生搞笑時,努力憋笑的時機。而全班已一起做過A、B、C三個選項了。
你在黑板上畫了條直直的水平線,上面是前進的距離,下面是經過的時間。水平線右端的交叉線代表兩小時行進110英哩(B);中間點的交叉線代表一小時行進55英哩(A);另外還有一個比較短的交叉線位於0和55中間,代表半小時行進27.5英哩(C)。
如下圖所示:
p.15圖

你指著黑板問道:有沒有人能在這張圖中畫出(D)的位置呢?學生踴躍地舉手。然後,坐在你前方的理查也舉起手來。你相當了解其他學生的程度,很清楚他們對於「速率」的理解有多少,至少曉得他們會怎麼解題。然而,理查卻讓人猜不透。繼他說數學是自己「最爛的科目」之後,你開始每週末收回他的數學課筆記(其他學生當然也要繳交)。但他幾乎沒寫什麼筆記,舉手發言的次數更是少之又少。現在,他主動想回答這題最困難的部分,你又完全不知道他會說什麼。
怎麼辦呢?

看看時鐘,只剩十分鐘了。還有時間給他答錯嗎?理查又會怎麼想?如果他的答案差很多怎麼辦?假設答錯了,身為一名非裔美國人,面對族群多元的同班同學,他會不會就此閉嘴、不敢再發言了呢?另一方面,如果不點他回答,這又反映出什麼樣的態度呢?
「理查。」你終究點他回答。他站了起來,把筆記本轉到另一邊,好讓自己可以從黑板那裡看清楚,然後慢慢走向前方。所有人都在等他,課堂鴉雀無聲。
請畫出時速55英哩的汽車15分鐘後的位置。
理查的手伸向水平線上方的「英哩」區塊,粉筆停在0和27.5中間,寫下「15分鐘」,然後在水平線下方的零分鐘和半小時中間,寫下「18」。如下頁圖所示:
p.30圖
「呃⋯⋯18。」他說。

啥?他不但把時間(15分鐘)寫到距離的區塊,還說了「18」這個數字,完全不合邏輯。時速55英哩的汽車,不可能在15分鐘內就跑了18英哩。什麼樣的計算過程才會得到18呢? 不是27.5除以2,不是110除以4,也跟黑板上的數字都沒有關係。
怎麼辦呢?
你可以快速交換時間和距離,盡量不要引起學生的注意,當作是理查一時粗心。但如果不是粗心呢?你決定不要預設立場。「18英哩,還是18分鐘呢?」你終於開口。
然後進一步說明:「你在分鐘旁邊寫了18。你本來想表達18英哩和15分鐘嗎?」理查點點頭,擦掉重寫。現在兩個數字交換:18英哩和15分鐘。但還是不曉得「18」這個數字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怎麼辦呢?應該直接告訴他答錯了嗎?理查到底想表達什麼呢?
你望向全班問道:誰可以解釋一下理查的思路呢?
學生再度踴躍舉手。你努力記住誰真的想發言、誰只是把鉛筆插在手指間玩。別忘了,你教育的對象不只有理查,還有其他25名學生。他們在想什麼?真的有學到東西嗎?
你看了看時間,只剩幾分鐘了,很可能無法準時下課,乾脆放棄好了,反正明天檢討也可以。但看到理查依然相信「18」合理,不了解自己哪裡沒弄懂。
你點向來用功的凱瑟琳回答。「嗯⋯⋯我有不同的答案。」她遲疑了一下又說: 「呃⋯⋯」
你開始思考,凱瑟琳想說正確答案,但你問的是誰能解釋理查的思路,不是要大家發表自己的答案。凱瑟琳好像也知道這樣不妥,一邊支支吾吾,一邊看你,希望能夠直接講答案。
你應該答應嗎?或許吧。只要點個頭,就有正解了。凱瑟琳這麼聰明,一定回答得簡單明瞭,然後就可以準時下課。但看看理查吧。凱瑟琳身為白人女生,如果立即伸出援手,這會對理查產生什麼影響?另一方面,如果不讓她說下去,這對全班又會有什麼影響?無論決定為何,這班學生對於種族、性別(當然還有數學)會有什麼樣的認識呢?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二十日星期一,瑪德蓮.蘭伯特(Magdalene Lampert)憑著十多年的教學經驗,迅速下了決定。她金色的直髮盤在後腦杓,不苟言笑、眼神銳利,指著黑板上的「18」問道:「有沒有人同意這個答案?」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42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