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夢想×熱情:青年創業家之路
滿額折

夢想×熱情:青年創業家之路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00 元
優惠價
90360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0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6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創業無疑是一個驚濤駭浪的歷練過程,不少人都害怕觸礁而選擇穩守本位。但創業蘊含的未知數,卻吸引了一群熱血青年,他們願意駛往這片神祕的領域,打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在充滿挑戰和機會的今天,對香港甚至世界上很多年輕人來說,找一份好工作,拿一份高工資,已經無法讓他們滿足。集結一班志同道合的夥伴,在廣闊天地開創一番事業,成為很多青年心中,實現自身價值的重要體現。

本書將詳細講述十多名香港科技大學在學生和畢業生的創業故事。這些主人翁來自世界各地,背景和經歷各不一樣,不論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卻同樣對創業充滿熱情和期盼,並且在香港實現了人生理想。在這些故事裏,充滿了創業路上的酸甜苦辣,亦有親情、友情和愛情故事穿插其中。本書從創業遇到的機遇、堅持夢想的毅力,以及發展鴻圖大業的野心等不同視角,詮釋各個青年創業家的夢想與熱情,主題和內容會因應時下年輕心態讀者的閱讀喜好。

現在就讓我們來感受這十位年輕人的創業熱情,跟他們一起踏上追夢的旅程吧!

名人推薦:
創業有如初生嬰兒學習適應新世界,逐漸學會步行,繼而看圖認字,慢慢由嬰兒成長為一個成熟的成年人。這過程不一定有父母提供悉心安排和照料,某程度上是要經歷各種形式的風風雨雨才能在殘酷的現實當中生存過來。此書收錄了多位年輕人創業的成與敗故事,藉此推薦從別人的故事經歷中學習,避免未來走更多冤枉路。由學習到適應,當中的轉折過程必然會遇上意想不到的難題,留待讀者細讀每位主角的故事。
──李子楓先生,勵志教育青年基金(InspireHK)創辦人兼主席

近年與很多成功或正在努力的創業者傾談,創業路往往比他們想像中困難十倍,而且最終成功與否仍屬未知之數,但當我問:「給你重來一次,你仍會選擇創業嗎?」答案最多的是:「會,因為賺到了寶貴的經歷。」
我特別欣賞大學生的創業者,因為他們沒經驗、沒人脈,所受的「冷水」,所遇到的困難比其他人更多,但往往他們的熱誠及堅持亦更多。因為沒有了「固有的框框」,大學生的思想空間往往更闊,亦更勇敢去嘗試新事物。
創業的路每個人都不同,成功的方程式也不同,只要「做好自己,其他的事自然會來。」大家共勉之。
──王嘉屏,香港互聯網協會秘書長

這書的作者Donny個子不大,但是夢想很大。作為一位公共事業從業員,他大可因循守舊地重複前人工作,準時收工陪家人,但他選擇把對創業的熱情投入在工作上,成就了不少創業界的盛事,令香港青年創業界得以高速發展。這回,讓我們與他一起發個創業大夢!
──唐志華,香港青年創業家聯盟會長

作者簡介

蕭觀明,為創業中心主任顧問,及學生事務處副處長,蕭觀明在香港科技大學工作二十四年,負責過不同學生事務工作包括學生就業服務。憑藉豐富的工作經驗、龐大的人脈網絡,以及多年觀察社會變遷的心得,他熟知最新的學生心態,亦了解學生對於創業的需要和困難。

為加強學生職場準備,籌辦了《卓賢匯》聚餐,每週邀請業界精英與學生進餐交流。他也策劃了《祖國職情》實習計劃,藉此增進學生對內地職場和生活的瞭解。蕭觀明同時十分關注中小企業發展,他深知香港缺乏針對年青人創業的支援。身為科大校董的他,對大學發展方向政策有充分的個人看法及了解。故此他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學生與大學及成功人士之間的重要橋樑,促進多方交流,拼發更多創新的點子。

目次

目錄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前言

第一章 轉珠狂戰士
第二章 數據獵人
第三章 文化變妝師
第四章 教育營養師
第五章 皮革角鬥士
第六章 時間魔法師
第七章 創投白武士
第八章 活動祭司
第九章 音樂狂人
第十章 人脈結界師

結語
附錄 不為人知的秘密
後記
鳴謝

書摘/試閱

文化變妝師

 

公司:歷耆者(Eldpathy)

創辦人︰江穎敏(Samantha)

修讀學系︰工程系

創業範疇︰社會企業

創業座右銘︰「創業原本是一場持久戰,創立社企更要兼顧公益和可持續發展的營運模式,不過我相信自己和團隊,感受到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就能夠乘風破浪,走過崎嶇艱辛的創業路。」

 

其實當初江穎敏沒有想過創業,都是在機緣巧合下,才創立了「歷耆者」。在我眼中,江穎敏是個毅力非凡的活力青年,竟然可以堅持每晚十點睡覺,凌晨四點醒來開始工作。她那種謙卑又不失自信的態度,還有豐富的世界閱歷,都令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直到今天,在她的營運底下,「歷耆者」已經上了軌道,印證了我當時第一眼見到她的想法:「這年輕人絕非池中物」。一般人都會覺得在香港辦社企是吃力不討好的事,而江穎敏偏偏奮身一試,全為了一個信念,果然她那種幹勁十足的領袖個性,促使「歷耆者」誕生了。除了得到許多獎項外,她最近也開始出書分享個人經驗,本著辦社企的精神,為社會各界繼續帶來一點正能量。

 

香港的人口老化問題已經逐漸顯露,未來每個大學剛畢業的年輕人,踏足社會工作不久,可能就需要背負支持至少兩個老人的社會福利開銷。無論香港政府選擇做諸葛亮,能夠洞悉天機,先行改革現時的社會退休保障制度,抑或繼續做鴕鳥,把頭埋在沙土中,把問題視而不見。那一個舉動都無法消除現時人口老化這個不爭的社會現象。江穎敏曾做市場調查發現,老人會認為自己對社會沒有甚麼貢獻;她亦眼見不少年輕人會坐港鐵的優先座打機,要別人開口才懂得讓座給長者;甚至在學校舉辦活動時,發現學生會以「麻煩」和「嘈吵」來形容長者,因此她期望「歷耆者」能夠積極推廣長幼共融。現時「歷耆者」團隊更加入了一些長者為導師,促進與年輕人跨代對話。

雖然政府也經常忽略關顧老人的社會福利政策,不過在香港仍有古道熱腸的人,盡獻人間溫暖給老人家。就讀科大化學及環境工程三年級的江穎敏,從台灣引入一套特製衣物及裝備,開設了社會企業「歷耆者」(Eldpathy)。這個名字是結合了elderly和empathy兩個英文字,寓意重塑一份對長者的同理心,設計了一套高齡者體驗的課程,透過穿上這套特製衣物及裝備,年青人能夠親身感受長者彎背及視力模糊的處境。過去幾年間,江穎敏跟伙伴走訪各大院校展開工作坊,透過這套奇特的體驗衣,令學生完完全全設身處地,體會老人家日常生活的不便。這種另類的教育,或許能引起社會各界關注本土的老人問題。

創業無邊界,市場能容納無數天馬行空的新奇主意,讓人開闢一片片未曾有過的天地,「歷耆者」的誕生也絕不出奇。只是眾多創業類型中,創立社會企業的難度最高。社企之所以難於生存,在於營運者在企業最脆弱的時候,既要想辦法令企業有足夠的資金營運下去,也要留意企業發展是否顧及了創立時定下的社會價值。行動力過人的江穎敏,成功轉化了心中想要服務社會那團火,不但能夠持守自己的初衷,又能夠不斷擴張「歷耆者」在本港的版圖。

老人與我的結連

在資訊科技發達的年代中,前輩的人生歷練已經不如以前那樣值錢。只要手指一按滑鼠鍵,許多有用的資訊就會從網絡裡活現眼前,這自然令年輕一代有種不求人的心態。從前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現在則是「家有一腦如有一寶」,有些轉變在不知不覺間出現了。江穎敏也是「九十後」,但她的想法跟一般青年不同。小時候她生活在六人的大家庭,父母經常出外工作,大部份時間她都是跟爺爺嫲嫲相處,不知不覺間跟老人家的相處會倍感親切,還過著一種「非典型」的童年生活。「小時候我已經會做一些服務老人的義工,到老人院擔任鋼琴伴奏,陪老人家彈琴和唱歌。而爺爺嫲嫲跟我一起住,所以我自小已經覺得跟老人家的關係很緊密。」

變幻原是宇宙永恆的運轉定律,有趣的地方是江穎敏沒有隨著人生階段的轉變,而沖淡了她與老人相處之間的情誼。反而小時父母播下的種子,終於結出果實,令她繼續想要貢獻自己,來服務更多老人。「會考完了,我在馬來西亞讀高中,認識了一群不同國籍的同學,我們試過一起去兼職打工,然後將賺回來的錢,拿去買幾張老人椅,送到老人院那邊。」

「我讀大學之前,加入了香港青年大使,期間我也會服務一些老人家,了解香港與外國一些文化差異。我到過香港欖球七人賽幫忙,我見到外國的老人家非常熱情參與,能夠跟年輕人有傾有講。對比香港的情況,我覺得很奇怪,本地年輕人為甚麼總覺得老人家只懂對他們囉唆!」江穎敏參與青年大使活動時,一直醞釀和構思服務老人的想法。「讀大學時,我了解創業這回事之後,曾經希望可以做一個apps幫助盲人。因為我平時在九龍塘地鐵站上下班時,經常看見一個情境,那裡有幾枝大柱,總是看到有些盲人會碰到,我就很想幫助他們。」創業的念頭慢慢在她心中萌芽。

相比起其他學生,江穎敏有多次出國留學的機會,她的課室早已搬到科大之外,而外國交流的經驗豐富了她對於社企的認識。「二○一二年,我在大學一年級的暑假到三藩市交流,去了美國史丹福大學。在交流計劃中,我上了不少關於企業家的課堂,認識多了社企這回事,也接受了很多領袖訓練。」

「我意識到社會服務不僅僅是服務時間的問題,而是用自己學過的知識去解決問題。」同時,她覺得現在的年輕人提及老年人便會有很多負面的印象,傾向覺得老人家是麻煩的傢伙。「『歷耆者』的『長者模擬體驗課程』可讓參與者體驗八十歲長者的身體狀況,讓青年感受長者的生活難處,增加同理心,促進青年與長者的關係。」

在三藩市交流期間,一個社企體驗工作坊,深深觸動了江穎敏,也燒紅了一股銳意營辦社企的決心。「當時我參加了一個體驗窮人生活的活動,那天我們被安排要穿上窮人衣服,然後搭車外出,並需要完成一些特定的任務。整個過程中,我還要應變不同的處境,才能完成任務。我覺得stimulation這種遊戲形式很有效,能夠令參加者親身體驗遊戲想要帶出的訊息。」回到香港不久,翻開報章,江穎敏看到了人口老化問題的新聞,又發現社會對老人的支援不太足夠,無依無靠的長者未必安排到入住避寒中心。種種因素拼湊一起時,江穎敏覺得自己收到天上的候召,終於坐言起行,衝去參加香港社會企業挑戰賽。

鑄造老人盔甲的實驗

當年江穎敏在找社企創業支援上苦無頭緒,直到參加了「香港社會企業挑戰賽」之後,一下子得到了主辦單位提供的培育工作坊,完善歷耆者的構思,同時得到針對社企發展的專業指導,更贏得十四萬元的創業啟動資金,令歷耆者這副「老人盔甲」終於成功面世。只要任何人把盔甲穿上身,就能幻化成一位恍如「七老八十」的長者,感受當上老人的體驗。

初到企業挑戰賽這個搖籃裡,江穎敏只有一股熱心服務老人的傻氣,沒有完整的創業概念就結伴參賽。「辦Eldpathy初期最大的困難,是我自己還是個大學二年級學生,那時我根本不太了解創業是甚麼一回事,只是一心抱著成功的心態,就開始了這件事。辦社企是講求心入面有團火,想創造甚麼社會價值,或是想要提升社會哪方面的持續性,這兩方面都是我最關注的。」

在學期間的交流機會,令江穎敏見慣世面,而寫報告一事,她也是得心應手,「我個人比較active,在學校又參加很多leadership programme,而我寫report又ok。因自己喜歡寫文章,也有寫專欄。」因此,就社企挑戰賽的基本要求,她和組員都能輕易解決,唯獨當中提及的外國法制難倒他們。「我們的服務計劃需要引入一套台灣的體驗衣。這下子我們就遇到了法律問題需要處理,例如知識產權的問題。」幸好比賽單位能補足他們這方面的難題,提供了法律顧問。

有錢齊齊賺,有利可圖時,實在不難找拍擋。不過,說到要同擁一個夢,去追尋共同的社會價值時,就會困難重重。幸好,江穎敏也碰到她創業路上的伙伴。她和合作伙伴結識於以前參加過的交流計劃,她憶及能在參賽前遇到志同道合的拍檔,都覺得是一份最意外的禮物。「他們讀商業出身,我自己就是讀工程,計數那些可以交給他們,他們的強項是寫financial statement。我就負責寫報告,並檢討有沒有甚麼遺漏,然後再作修補。」從江穎敏的形容中,看到他們似乎是一拍即合,並且可以互補不足。

「我負責辦課程,主要跟學校和學生溝通,而我的拍擋只需負責商業運作和推廣之類的工作。以前聯絡統籌都是我們一腳踢,不過現在團隊規模大了,我不須干涉太多工作。始終一個健康的企業應能夠自動運作下去,沒理由一直都是我們三個營運下去。我自己也開始要工作,根本沒有時間繼續投放全副心機,所以我只是處理企業的發展大方向,工作細節則交由團隊的工作人員去辦。」江穎敏擔任無數領袖角色,似乎間接令她更明白達到合作無間的最佳工作方式。

雖然江穎敏自認是個要求非常高的人,想要做到一件事,就會推動自己直到完成為止,無人相助也不會驚慌,但是她跟伙伴竟然未曾試過有溝通問題,更沒有令對方覺得超出工作負荷。「我一定會事前跟我的拍檔商討各人可投入的時間,同時確定工作團隊都有能力去做到整件事,才會去接job,做不到就直接說出來。合作以來,我和成員在溝通上幾乎沒有甚麼爭拗,平時都會傾電話,一個月開一次會,見面時會更新一下進度。可能比賽那時我們日日見面,太熟絡了,現在甚至WhatsApp幾句就交代了工作的事情。」

鐘樓駝俠的體驗

自從歷耆者投入服務之後,現時已有五十至八十間中小學的學生,穿過這副老人家盔甲,化身成鐘樓駝俠,穿越室內外的場地,感受老人家的世界。歷耆者不單提供體驗工作坊,也安排了玩法多樣的活動。既有室內外體驗,也有長者老師的指導工作坊,令參加者身心感受老人的生活。歷耆者能夠生存至今,有賴他們度身訂做的貼心服務,得到學校一致好評。不論為了符合「其他學習經歷」的條件,抑或幫助學生了解本土老人問題,江穎敏跟學校的溝通也毫無難度,總能一一滿足他們的需要。

畢竟一次性的體驗工作坊未必可以徹底改變人心,江穎敏深信社企應納入為通識教育的範疇。同理心還是需要日積月累來灌溉,當初江穎敏從父母的身教言行中,知道了教育的重要性,更明白本地跨代溝通的失敗同樣在於教育方式的差別。「父母是我的學習對象,他們能夠身教很多東西,令我明白教育很重要。我辦Eldpathy都是源於對教育的重視。現在父母比較年輕,接觸老人的經驗不多,所以我發現他們不太懂得教育子女。我到中學辦課程時,更明白到教育方式同樣影響了他們怎樣對待老人。」

人人最怕遇上講書佬,然後對自己滔滔不絕大談人生道理,曾經當過學生的江穎敏很清楚學生受不了這一套。為了參與者更加投入活動,她刻意推出不同的歷耆者計劃,同時請教資深社工,希望從一個課本以外生動有趣的形式,帶領學生了解有關老人的社會議題。「我們以遊戲方式為主,以室外體驗計劃為例,假設活動範圍為黃大仙區,學生需要跑checkpoint,然後做一些任務,例如他們需要跟婆婆聊天,但是過程需要穿上我們安排的體驗衣進行。」

跟學校的合作機會多了,江穎敏更懂得怎樣切合學校提出的需要。「曾經有學校計劃了安排學生到老人院服務,他們會在服務前一個月,安排學生上Eldpathy的計劃。希望透過我們的服務,讓學生提前學習對待老人家的方式。所以我們會持續舉辦一些活動,特別是體驗形式的計劃,令參加者感受老人所面對的身體上的限制。」

收窄代溝的工程

如果以為擅於寫報告,或者擁有極強的領袖能力,就能夠令江穎敏輕易守過剛創業的艱難歲月,那就低估了創業的難度。事實上,江穎敏勝出了社會企業挑戰賽後,事情尚未完結,主辦組職還設下其他關卡。「贏了比賽之後,我主要都是靠主辦單位,他們會協助我們,教我們社企的營商技巧。我們雖然有funding,但主辦單位沒有直接將那筆款項一次全數給我們,反而是分六期發放。我們需定時記錄關於營運的里程碑,主辦單位知道我們完成甚麼task,才會發款。」一份二十頁紙的參賽商業計劃書,並不是打開創立個人社企的搖錢樹;江穎敏笑言若沒有另外補上六份滿意的工作報告,向比賽機構索取資金是難過登天的事情。

若要扭轉社會普遍的跨代溝通形式,江穎敏很清楚關鍵是無論如何也要延續歷耆者的壽命,這也是社企的生存方法。實際的市場定位一定不可少,但是不能只是紙上談兵,服務必須推出市場,才會知道實際價值所在。江穎敏沒想過他們的服務令一眾老師受惠,至少他們不用頭痛要挑選哪些適合學生參加的課外活動,老師變成他們極為穩定的客源。「就這類型的社企服務,我們都算是先鋒者。而且,在找參加者方面沒有大問題。學校老師對我們的計劃很受落,始終他們每年不能夠叫學生參加過往同樣的計劃,而我們的計劃算是創新又好玩,所以很對他們的口味。」

「我們會招募很多義工幫忙,他們主要負責帶活動,管理上不太困難。人多了令整件事運作更暢順,可能因為我們分工夠仔細,令他們清楚自己負責的工作,又掌握到如何控制遊戲的流程。」義工只是課程中部分的工作單位,老人竟然也有發揮的舞台。「長遠來看,我們會繼續致力提供一個全面的老人體驗,所以未來都會安排更多長者導師加入我們的計劃,一方面幫手帶活動,一方面跟參加者對話。」

歷耆者創造了史無前例的老人體驗,參加者竟然超乎江穎敏的估計,而且大部分人的迴響都非常正面,曾經試過有一位家長體驗過後,竟然感動得當場落淚。「參加者大多覺得我們的活動有意義,甚至想加入做義工。有些客人會每年找我們做些活動,亦有些可能半年一次。」學校方面同樣表示一試難忘,不過覺得歷耆者還可以更上一層樓。「有些參加我們服務的學校表示,希望遊戲時間可以靈活一點,因為不是每個參加的團體都可以騰空兩至三小時,對他們來說,三小時的活動時間太長了。」

假如創業後經營了一段日子,看不到成效,又賺不到錢時,不如早日結業止蝕離場,這是人之常情。即使是社企方面的創業,沒有資金營運時,手握崇高的社會理念,也不會得到其他人可憐。因此,社企需要建立持續的收入,才能解決現實的金錢問題。「我和成員很早已經考慮過收入問題,始終我們提供的老人體驗衣都已經花了一筆費用,我們需要在計劃上收取費用,才能令我們繼續經營下去。至於收費方面,我們會釐定一個合理水平,以每個人來計算,參加室內體驗需要七十元,室外體驗則是八十元。要營運下去,收費始終少不免,但我們同時會考慮學生可以支付的價格水平。」

需要種植的社會價值

經營了近三年的歷耆者,江穎敏悄悄地種植社會價值,她以此為樂。工作時,開始看見當日撒下的種子,終於萌芽長苗。她看到學生有得著時,也會感到非常欣慰。而街上老人家對於體驗衣的見解,更是一份肯定,令她不枉當日決定創立歷耆者。「有次進行室外體驗時,學生需要做指定任務,主動找婆婆聊天。那個婆婆不知道我們的體驗會造成『駝背』的效果,便很擔心學生這樣彎腰,會養成不良習慣,影響日常生活。當時那個學生跟婆婆解釋,自己正在進行體驗活動。這件事很觸動我,因為我們的體驗衣真的能夠模擬老人真實的身體狀況,所以那個婆婆才會誤以為學生跟自己有類似的生活惡習。」

走社企這條路是一點也不容易,特別香港政府要捍衛核心經濟價值,根本懶理社會底層人士的聲音。如果財力雄厚的港府不帶頭推動,社會機構就算想幫助辦社企的有心人,受惠者也很有限。畢竟社企創造的價值難以衡量,那似乎只能以市民對相關社會議題的關注度來釐定。這種苦況令江穎敏想起創業初期時無人問津的辛酸,「我辦Eldpathy那半年,科大的創業支援是零。我覺得即使籌辦創業活動,也要從了解創業的心態入手。始終學生營運社企的例子不多,而學生一般都覺得社企是做不成的。同時,學校都需要推廣社企這個概念,因為老師自己本身可能都不了解這個範疇。」

「我個人比較喜歡推動教育方面的發展,我真的希望令更多人親身了解社企的實際運作。最近我舉辦了一個專為中學生而設的社企比賽,就好像當年我去美國史丹福大學參加的交流計劃,希望能夠令中學生更了解社企這個概念,又能夠知道辦社企的真實營運狀況。另外,坊間也有很多團體辦這類型比賽,不過參加者全部限於大學生。我們算是比較年輕的企業家,我相信可以透過我們的角度,用一個中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來分享。」江穎敏非常重視教育,她相信良好教育才是解決跨代溝通不足的治標之本。

創業風氣的熱潮近期變得火熱,年輕人為了脫離沉悶的打工仔生活而自求多福,政府為了創造職位空缺,振興經濟,才決定幫創業家一把。不過,政府的創業支援多以提供資金為主,至於提供其他類型支援,或是切合行業的創業支援,港府還是一隻盲頭烏蠅,只是剛剛沾到上邊。「相比起美國和其他外國情況,香港政府沒有投放太多資源來推動社企。雖然施政報告提及將會有大筆款項撥入創業方面的支援,但仍是沒有提出一些針對社企發展的措施。如果是資金支援,香港政府在這方面尚算足夠。不過,辦社企不是光靠錢來衡量。」

「我認為要真正推動社企發展,還是需要教授實際的營商技巧,所以我才想舉辦社企比賽,至少學生可以實實在在學東西,例如寫business plan是甚麼一回事,又或者參觀社企的日常營作,令他們不是單純從概念上知道社企這回事,更重要是打開他們的眼界。學生會知道有些創業可以是自負盈虧的,而創業不一定只有跨國企業那種,賺很多錢才算。」

「始終辦社企非常講求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架構,而且營運開支很多時需要自負盈虧。假如營運架構做不好,就會極容易拉閘收場。其次,社企不容易賺錢,營運之後,很難確定甚麼時候回本,所以沒有幾多個人肯去搏。再者,社會看重金錢價值,social value永遠不會放在最前,所以社企關注度一直都不高。」

香港政府做事總是慢半拍,少做少錯依然是官員慣常的行事作風,政府在施政報告上對創業家許下的承諾,有多少個可以兌現,仍然是未知數,遑論將來有更多適切幫助社企發展的措施。行動力過人的江穎敏,經歷了近三年的社企之路,似乎沒有耐性等下去,只想透過自身經歷,務實地走入學生群,繼續默默耕耘,一邊袋著政府的期票,一邊播下教育的種子。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6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6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