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臺灣女性文學史(簡體書)
滿額折

臺灣女性文學史(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150 元
定  價:NT$ 900 元
優惠價:87783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臺灣女性文學史》共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包括三點:1、對臺灣原住民各民族神話傳說、故事歌謠等進行搜集整理,從中尋找女作者身影,鑒別其性別形象與敍事的文化含義;2、從明鄭至清治時期,鴉片戰爭至日據前期的地方文獻、歷史資料線索入手,盡可能挖掘並清理女作家作品,讓其浮出歷史地表,再現原貌與特定意義;3、從兩岸特有的海洋交通文化入手,再現並闡釋女性文學與女性形象在其間的表現形態與文化作用。第二部分是現代部分,主要是對新文學運動影響下的臺灣現代女性創作與作品,進行全面發掘與疏理。第三部分為光復後至今的當代部份。主要是對兩岸隔絕敵對狀態時期的北下作家,和本土作家在特殊生活境遇中產生的女性文學,進行文學傳統梳理與文化意義上的解讀。主要是對70年代以後受世界女性主義思潮影響下臺灣女性文學質的變化與飛躍進行深度描述,梳理其與大陸80年代後興起的女性文學間的內在關聯,以展示兩岸文化與學術關係在一個特定新時期下交相影響的狀況與效果。

一、 關於撰寫臺灣女性文學史之始由
自20世紀80年代始,臺灣文學既作為中華文化同根同源、淵遠流長的一部分,又作為海峽兩岸民間往來文化互通的破冰先河,受到海內外尤其是大陸相關學界與受眾的強烈關注,引發了一些研究者的學術興趣,經過數年的探討積累,1990年代以來陸續出現了一批頗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從史論方面來看,有黃重添等《臺灣新文學概觀》(1991)、劉登翰等《臺灣文學史》(1991)、 陸士清《臺灣文學新論》(1993)、朱雙一《近二十年臺灣文學流脈——“戰後新世代”文學論》(1999)、計璧瑞《臺灣文學論稿》(2001)、陸卓寧《20世紀臺灣文學史略》(2006)、朱雙一《臺灣文學創作思潮簡史》(2010)等;臺灣學界有施懿琳《臺灣文學百年顯影》(2003)、彭瑞金《臺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1997)、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2011);日本有岡崎鬱子《臺灣文學》(1997);從文類研究方面來看,有古繼堂《臺灣小說發展史》和《臺灣新詩發展史》(1989)、黃重添《臺灣長篇小說論》(1990)、樓肇明的《臺灣散文發展的一個輪廓》(1991)、徐學《臺灣當代散文綜論》(1994)、倪金華《臺灣散文新觀察》(2002)、張清芳和陳愛強《臺灣當代散文藝術流變史》(2011)、 劉登翰和朱雙一的《彼岸的繆斯:臺灣詩歌論》(1996)、陳仲義《從投射到拼貼:臺灣詩歌藝術六十種》(1997)、王金城《臺灣新世代詩歌研究》(2008)、古遠清《臺灣當代文學理論批評史》(1994) 、楊匡漢《中國文化中的臺灣文學》(2002)、呂正惠、趙遐秋主編《臺灣新文學思潮史綱》(2002)等等;臺灣方面則有許俊雅《日據時期臺灣小說研究》(1995)、梁明雄《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學運動研究》(1996)、邱貴芬等《臺灣小說史》(2007)、張瑞芬《臺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2007)等等。
從上述這些對臺灣文學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中可見,與從1950年代以來臺灣女性創作發展狀況相匹配的是,女作家與其作品從最早夾雜在以男作家為主體的主流文學史中的零星評介,到將其專辟章節給予展示與評述,它一方面顯示了臺灣女性文學存在的份量,一方面顯明瞭主流文學史對其不能忽略與不可回避。與此同時,“臺灣女性文學”作為一個獨立的研究物件與學術增長點,也越來越被海內外學者所重視,如大陸古繼堂、劉登翰、古遠清等人的女性詩歌研究;徐學、方忠等人的女性散文、戲劇研究;樊洛平等人的當代女性小說研究,劉紅林等人的女性主義文學研究;更有港臺及海外學者如鄭明娳、範銘如、邱貴芬、鐘玲、李元貞、何春蕤、呂正惠、子宛玉、蔡英俊、林幸謙、王德威、黃維梁等對臺灣女性文學各擅所長的研究。他們運用各種批評理論與方法,對臺灣女性文學所進行的從宏觀的寫作意義、思想內涵到具象的作家作品、文本個案在文化上、藝術上、語言上的研究,其細緻與精深的發掘、探析與闡釋,提升了該項研究的學術品格與品味。
經過海內外學者的積年努力,臺灣女性文學研究已頗具規模和成效。但不可諱言的是,迄今為止的研究,由於受到主、客觀條件的種種制約,存在著明顯的局限性:一是研究範圍多限於1945年以後,而對古代、近代和日據時代有可能的存在較少甚至無涉及;二是依附於整個臺灣文學史勾勒的女性文學面貌,很難得到與實際情況相對應的、在歷時性與共時性層面上全方位的詳盡體現;三是即便是在研究最多的近50年來的女性文學上,也存在著因對研究物件的特定界定,如特定時期時間內的,特定思潮思想傾向的,特定文體體式的……等等,而形成具有某種定向性的、單一性的研究成果,缺少一個整體性、綜合性的大型研究成果。此種狀況不僅與整個臺灣地區女性文學發展面貌與態勢不相適應,同時無論是在臺灣文學研究的框架內還是在女性文學研究的框架內都顯示出相對的滯後。
臺灣文學的實質是中華文化母體和文學傳統在臺灣地區延播所形成的區域形態,是一種亞文化形態和文學的地方特徵,而這一特徵是歷時性的,從女性文學的層面來呈現這種歷時性無疑具有深刻的文化與現實意義。因為我們一直認為,相對于政治,文學是一種更為深入社會和民心的普遍而穩定的文化因素,文學固然受制於政治,但又可以超出政治的種種限制,這種超越最典型地體現在更加關注人的日常生活、飲食男女、生老病死、血緣情感、習俗經驗的女性文學身上。換而言之,女性文學的創作雖然一方面不能不受制於當時當地的社會歷史下的文化語境,而另一方面,從古至今的女性創作中又綿延著一條相對游離于主流文化語境的而與女性性別獨特的存在方式密切相關的思想流脈。由於社會發展的不同形態和進程,兩岸女性創作儘管在時間上常常不同步,但在表達方式和演變的程式上卻有內在的一致性,通過對臺灣女性文學的歷史考察,發掘中華文化構成中一直被遮蔽的女性文化元素,呈現生生不息的女性文化流脈,更能彰顯兩岸文化精神與民族血脈的同根同源,相互影響。尤其是1970年代以來,在世界與臺灣 島內各種有利因素的推動下,女性文學呈現出獨特而繁榮的局面,越來越顯示出其獨特的審美價值與藝術貢獻,已然成為臺灣愈來愈重要的文化力量。因之,對臺灣女性文學史的研究,無疑將大大加強兩岸間的文化與學術之間的聯繫。中國大陸的女性文學史從1910年代至今的近百年,一直都有突破性的成果出現 ,但臺灣女性文學史至今仍鮮有人涉足,這無疑也影響到其在母體文學史中的呈現與表述,這應是中華文學與學術研究的雙重性缺憾。因此,補上這項研究,既是該項研究發展至目前的水到渠成,亦是當下海峽兩岸政治與文化形勢發展的必要、必須與必需。
二、關於什麼是女性文學概念之界定
什麼是女性文學,為什麼要對文學特別標識出“女性”這樣的性別概念範疇?時至今日,“女性文學”的合法性與合理性似已在人文學科內得到充分認同,但這並不代表包括男性與女性在內的一些閱讀者或研究者對此沒有困惑。究其基本原因,一是因為女性文學概念本身在形成過程中因國情族情等差異性而產生不可避免的多種闡釋或理解,使其呈現出某些不清晰乃至多重交合或混淆的情況;二是認知主體本身所具有的性別意識形態所起的潛性而顯性的微妙作用,譬如有的女性本身就意欲在以男性價值為普遍價值的主流文化中取得認可,以期不成為男性之“她者”而存在。而其最通常的理由就是為什麼沒有男性文學,為什麼要給文學標上“女性”之分?因此,故然身為女性,也並不樂意被位於潛意識中次價值的“女性”貼上標籤。因之,在理解什麼是“女性文學”之前,首先要理解為什麼要有女性文學之名,這是性別與文學研究中一個基本命題。
首先我們應該意識到,人類綿延數千年的父權宗法制君臨天下的統治地位與形態,在漫長的人類文明進程中,造就了以男權話語為中心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直至人的意識等無所不在的形態。男性執文化霸權之牛耳,男性意識直接侵蝕到男權社會中的每一個人,成為其與生俱來的人性意識。男性即是人類的主體(如human),男性取代或忽略人類其它性別而成為普遍性,男性思維、男性視角、男性立場、男性聲音、男性意識就是人類的思維、人類的視角、人類的立場、人類的聲音、人類的意識,就如人類歷史就是他的歷史(history)一樣,人類的文學史也即是男性文學史。男性不必標出男性之性別,就具有天然而成的國族身份,最貼近的例子就是,在人們的意會與理解中,中國足球就是中國男足的同義詞,所以才會產生當女足早已沖出亞洲時,人們還會不停地針對中國男足發問“中國足球何時沖出亞洲”。德國哲學家西美爾(GEORG SIMMEL)曾一針見血地指出:“男性不單比女性佔優勢,而且成了人的一般性,以同樣的規範方式支配具體的男性和具體的女性。這是由男人的權力地位以種種仲介造成的。” 可見:“人類文化可以說並不是沒有性別的東西,絕對不存在超越男人和女人的純粹客觀性的文化。相反,除了極少數的領域,我們的文化是完全男性的。……歷史上從未實現一種不問男女的人類文化的美妙想法。” 認識到了這一點,就可以理解:一、為什麼會有、要有“女性文學”之名;二、為什麼一廂情願地把女性混同于男性文學的想法與做法,其實就是在忽略或取消已然萌生的、或正在萌生的有別於男性的女性自己真實存在與她們自己的文學,即有別於既定的、既成的文學史。
理解了這一點,現在就可以來理解女性文學的概念內涵之所指。在中國,“女性文學這個概念,最初出現於五四新文化運動中,1980年代之後,再次浮出歷史地表,時至今日,已然成為在學界廣為流行且為全社會所接受的一個概念。但如何理解與界定這一概念,學界卻頗多歧義。” 然而,對以下我們的表述來說,“女性文學”一點歧義也沒有。“女性文學”,顧名思義,就是女性所創造的文學。顯而易見,這是以特定性別符號作為“文學”的定語而構成有特定性別之所指的詞語,因此,我們首先要理解的是“女性”。這裡的“女性”之所指,它既是生理層面意義上的本質性“女性”,又是社會性別意義上的非本質性的“女性”。之所以這樣界定,是因為男權社會的男尊女卑等一系列性別成規最先針對的就是本質性的性別物件,從而才引發、延伸到社會的文化的等諸層面上非本質化的系統性的性別歧視。也正因為成了“人的一般性的男性”規範所造成的性別不平等的社會文化,才使得女性的寫作具有了有別於他之普遍性的特殊意義。在歷來由佔有主要教育與文化等社會資源的男性為主導的社會中,在以男性為主導的文學史中,女性寫作會呈現出什麼樣的狀態與狀況,女性寫作會給自我,會給固有的政治關係、經濟關係、社會關係、文化關係、家庭關係、性別關係等帶來何種變化,這是研究女性文學與寫作意義的一個基本考察點與重要內容。西方女性主義考察並總結有史以來的女性寫作狀況,提出兩個很實際、也很重要的觀點,那就是,針對於女性被書寫的歷史狀況,女性必須拿起筆來,打破沉默的狀態,打破文學史中沒有她們的狀態。這就是要女性必須寫自己,把自己寫進作品中去。 從歷史上來看,儘管女性寫作從來不被男權文化所鼓勵,但女性從來就沒有徹底放棄過執筆書寫的欲望和要求。 如果說文學創作是因為人類心靈的需要而產生的話,那麼這也是女性心靈的需要。呼應心靈,聽從自我生命的召喚,追求文學的表達,這幾乎也是一個有思想、有活力的生命的本能。這也正是寫了《尋找人們母親的田園》的愛麗絲.沃克的感覺:我們所拯救的正是自己的生命。 生命既然存在,就會發出她自己的聲音,發不出聲音的生命會窒息在歷史的黑洞中。而文學,就是這樣的一種聲音。當她們把自己寫進文學時,文學也把她們寫進歷史中去。
女性介入寫作,從客觀上來說,便意味著被他人書寫,被他人塑造,被他人代言的歷史狀況的結束,這不僅是女性寫作的歷史意義,更重要的是它既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也是人類認識自我進步的標誌,同時也是促進文明進步、人性完善的必需。但在寫作實踐過程中卻並非如此簡單,由於女性在長期的歷史文化形成中,並未有自己獨立的意識與獨立的話語體系,被他人塑造與代言的歷史,通過社會與文化生活,沉澱在每一個女性個體生命中。她的思維與思想,她的立場與視角,她的語言與表述,無不源于並受制于既成與既定的規範與模式。這種規範與模式,帶著男權話語的烙印,在不同出身與經歷的女性個體上,烙下不同的痕跡,產生不同的反應,有的可能抵觸它乃至反抗它;有的可能順從它甚至還可能強化它。我們通常還能在日常生活與文化生活中看到一種現象:當一個女性有可能介入傳統上由男性主宰的領域裡一展身手時,她甚而會比男性更變本加厲地複製或履行男權成規與程式。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情況,它與“為什麼會產生女性主義文學”一樣,都構成了有別於作為人類普遍性的男性文學存在的內容,都應該成為女性文學研究的物件。況且,如果一個女性在寫作,那麼她寫什麼,怎麼寫,相對於男性寫作與男性文本有何相同還是不同,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相同還是不同,除了藝術品在生產與接受過程所含有的普遍特性外,無需諱言,性別的生理與文化等因素,都會從各種層面上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地發生正面或負面、隱性或顯性的作用。這種作用不僅使作品本身具有意識形態和文化形態的色彩,同時還直接作用於作品的藝術品質,這其實也涉及到女性批評的另一個考察:女性寫作,儘管會始於一個較長時期的對統治傳統的流行模式的模仿 ,但只要她們在寫,她們就不會永遠耽於模仿,她們就會不斷地尋求真正屬於自己的表現與表達,這是人性的規律,也是藝術性的規律。
簡而言之,拋卻五花八門的對女性文學的理解與界定,穿過極其複雜的各種成因,它的概念內涵應該是如此簡單明瞭的:女性文學是也只能是女性所創造的文學。女性文學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社會背景、不同的文化語境、不同的人文思潮、不同的國家地區、不同的國族群體乃至不同的女性個體間,會有著各種不同的表現與呈現,包括主體文本是很有性別意識與立場的還是毫無性別意識與立場的,是形有而實無的還是形無而實有的,是明晰準確的還是模棱兩可模糊不清的,甚至是有悖於自己性別利益與立場的,是極端還是中庸的……所有這些情況與狀況,都是也正是女性文學本身所經歷的歷史過程與事實,也都是正是女性文學研究需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的內容與物件,也都是正是我們要對女性文學進行性別研究的原因與意義之所在。
三、關於撰寫本史的原則與內容之說明
根據以上“女性文學”的定義,本部臺灣女性文學史的入史的對象與範疇主要為:外籍或原籍臺灣的但主要在臺灣生長或生活的女作家與其發表的作品,以及與此相關的文學活動和文學現象。而編寫本史的基本出發點首先是要對臺灣女性文學從古至今的發展過程進行初步的梳理與厘清,在此基礎上,呈現與勾勒被男性敘述所忽略的、埋沒的、遮蔽的或曲解的、誤讀的女性文學作品和女作家,從女性自己的書寫中發現被意識形態所壓抑、藏匿、扭曲了的女性的生存體驗和生命存在的真實,發現並闡釋女性寫作與其文本的價值與意義。
從臺灣女性文學歷時性變化的現象與面貌的實際出發,也為了更明晰的呈現與陳述,時間的維度將成為本史敘事的基本依託與架構。年代作為史構的一個時間維度,並非僅僅只是外在的時間標識,同時也與人們的心理認知發生密切的內在聯繫;年代不僅是時間的標識,同時也是一些重要事件的標識。因此,我們將在時間的縱向結點上,發現事物的結點並對其進行橫向的拓展性觀照,形成一個歷時性與共時性的網點,再對其展開專題性闡釋,力圖兼有對史實層面上的挖掘與描述,和在史觀層面上的發掘與表述。
為此,本史大致分為兩部份來呈現臺灣女性文學的歷史分期與發展脈絡,第一部份包括遠古直至1945年光復前的臺灣女性文學。由於女性文學發生的特殊性,這一部份的主要內容與工作,是從臺灣原住民各民族的古代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歌謠等線索入手,在搜集與整理的基礎上,對其典型文本進行性別分析,從中尋找女作者身影,鑒別並呈現其性別形象與敘事的文化含義,以及對後世的敘事影響;其二是從明鄭至清治時期、鴉片戰爭至日據前期的地方文獻、歷史資料線索入手,盡可能挖掘並清理女作家作品,讓其浮出歷史地表,再現原貌與特定意義。由於明鄭至清治時期所具有的封建男權宗法制統治的社會背景,固然因為家族文學的興起而出現女性創作,醞釀著女性文學的未來,但此時的女性創作仍為鳳毛麟角寥若晨星,為了呈現男性文學敘事的既定成規,這部份的考察除了女作家及其代表性作品外,主要還納入了與之關聯的男作家創作的女性形象情況。其三是從兩岸特有的海洋交通文化入手,再現並闡釋女性文學與女性形象在其間的表現形態與文化作用,這部份的考察納入了媽祖文化,重點關注兩岸海洋/媽祖文化中所折射出的女性色彩,對兩岸女性形象與女性創作的影響,突出閩台文學/文化間的親緣關係。其四是鴉片戰爭爆發至甲午海戰後清政府割讓臺灣後的日據時期,其間膠合著中國現代文學的發生,這部份主要納入二個層面的內容,一是臺灣女性文學興起中所蘊含的母體傳統文化的影響與跡象;二是其現代性萌芽中所蘊含的新文學運動的影響與痕跡。
第二部份則重點考察1945年光復後至21世紀初年的臺灣女性文學,其最基本特徵是真正運用現代漢語進入現代語境中的女性寫作,二是這種寫作即將呈現井噴式的湧現。對這部份的內容,本史將進行較全面的疏理與厘清,按主要文類分門別類地梳理與呈現,首先是對臺灣光復後卻因為政治意識形態而進入兩岸隔絕時期時的外來與本土作家,在其特殊的社會背景與生活境遇中產生的女性文學進行梳理與文化意義上的解讀,從中揭示承繼與創新,區別與共融。其二是對1970年代以後受世界女性主義思潮影響的臺灣女性文學質的變化與飛躍進行深度描述,關注其與大陸1980年代後興起至今的女性文學間的內在關聯,從而揭示兩岸女性文學內在特質,以及在特定新時期下交相影響的狀況與效果。考慮到臺灣女性戲劇與女性主義理論這二大文類所屬學科領域的相對獨立性,以及其產生與存在狀況的整體性,我們對這二大文類另辟專章呈現。
“女性文學”概念的提出,實際上已描述出一個不僅在意識內涵上,而且在表現形式上存在的與“男性話語”文本特徵相互區別的事實。過去30年來,西方一些人文學者運用女性主義社會性別分析的方法,對人文學科包括哲學、宗教、歷史、社會學、心理學、文學等經典文本進行重讀,發現並揭示出以男性話語為主導的文本所內涵的歷史文化資訊。近年來,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影響越來越大,它導致人們用一種全新的角度去審視文學的歷史、現狀及未來。 對文學文本的性別研究與解讀,改變甚至顛覆了傳統閱讀中文學形象的意義與價值,對人們習以為常的認知體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與此同時,這種研究也挖掘並發現了不同於男性話語形態的女性文本的存在,及其價值與意義。饒有意味的是,這種研究活動與研究成效,同時也極大地激發與鼓勵了女性對文學藝術創作活動的投入,推動更具有主體性與自覺性的女性文學的產生。歐美國家有關學者對文學與性別關係問題的研究與思考,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文本解讀上已然相當深入與精闢,發表並出版了一批可堪經典的著述與成果。我國在上世紀80年代後在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可喜的進展,產生一批公認的研究成果。毫無疑問,本史將採用社會歷史批評與性別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同時借用神話原型批評、解構主義、後殖民主義、文化研究等理論資源,突出兩岸文化同源性與兩岸女性創作比較的視角,參照經典性與歷史性,現實性與審美性的原則,對臺灣女性文學進行盡可能的全面考量,不僅梳理與呈現不同時代女性創作的歷史流變、沿革,更凸顯不同時代女性創作中延續著的思想流脈。同時我們也關注並呈現相關學者對女性文學的研究,提供閱讀者在各種差異性的解說之間,發現差異,補充斷裂,重新尋找,啟發識別和認知的可能。
本史將突出以下特徵:其一,始終把臺灣女性文學的發掘、整理、解讀、闡釋工作置放在中華母體文化與母體文學的視角下比較進行,以期在性別視域中發現並揭示兩岸文化的同源同根,同秉同性;其二,臺灣文學中存在著豐富的女性文化資源,女性創作一方面受制於社會歷史文化語境,一方面又綿延著一條相對遊離於此而與自己這個性別群體的存在方式密切相關的思想流脈與表現形態,因此,突破歷來在主流文學史與女性文學研究中的瓶頸,開展對臺灣光復以前直至遠古女性書寫的尋找與描述,對原住民民間文學、明鄭以來大陸去台士人階層女眷文字的清理,發現被淹沒在歷史塵埃中的女性創作,呈現被遮蔽的女性文化元素;其三,臺灣文化中的漂泊心態與孤兒意識恰與女性的文化處境相似,對這種相關性的呈現,是本書所涉臺灣女性文學史述有別於它的一個重要內在邏輯;其四,兩岸女性寫作儘管在時間上不同步,但在思想資源、演進歷程、文化處境等方面上卻有著驚人的相似,對這種相似性的深度揭示也是本史有別於它的創意所在。總之,我們力圖在資料的完備上,思想的闡釋上,研究的立意上,達到一個新的突破點與出發點,形成既能集結並提升既往研究成果又能反映臺灣女性文學整體風貌的史類著作。這是我們撰寫此書的初衷與目標,雖然我們的寫作會沿著這樣設定努力去做,但理想與現實總是有差距的,儘管參與撰寫的成員都是相關方面的研究者,但仍然會因本人水準與條件的種種所限而有力所不逮之處,故本史在完成初創使命的同時,也一定會留下諸多缺漏遺憾乃至謬誤的地方。但如果因之而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則是我們由衷欣喜的,其實這也是我們潛在的期望。

目次

前 言
一、關於撰寫臺灣女性文學史之始由 1
二、關於什麼是女性文學概念之界定 3
三、關於撰寫本史的原則與內容之說明 5
第一章 臺灣遠古文化與原住民口頭文學中的女作者身影及其訴求 8
第一節 概述 8
第二節 臺灣原住民神話與傳說的性別分析 9
一、始祖神話 9
二、關於生殖器官的困惑 10
三、人與動物的愛情婚姻 13
四、近親間的婚姻 15
五、關於食物的由來 16
第三節 臺灣原住民歌謠創作的性別分析 17
一、反映愛情生活 18
二、反映婚姻、家庭生活 21
三、女性生活的艱辛 23
四、母愛與童趣 24
第二章 明鄭至清治時期臺灣文學中的女性形象 28
第一節 概述 28
第二節 濡染異域風情的人物特寫“番女” 29
第三節 滲透著雙重意志的“偶像”烈女 32
第三章 鴉片戰爭至日據中期的臺灣女性創作(1840-1937) 39
第一節 概述 39
第二節 宦游和本土文人的女眷與文學 43
第三節 日據前期漢學振興與女性創作 46
第四節 日據中期詩社興盛與女性詩人 57
第四章 兩岸文化親緣在臺灣女性創作中的投影 68
第一節 概述 68
第二節 跨越海峽的文學對接 71
一、從傳衍到交融:大陸來台文人與臺灣女性創作 71
二、內渡、流寓和求學:臺灣女詩人在大陸 74
第三節 臺灣女性創作中的歷史、風俗和宗教信仰 77
一、家國幽思與英雄情結 77
二、移墾社會女性生活風貌 79
三、興盛不衰的女神崇拜 82
第五章 臺灣現代女性文學的發生與興起(1920-1945) 87
第一節 概述 87
一、臺灣現代女性文學產生的歷史動因 87
二、臺灣現代女性文學的敘事主題及風格 91
第二節 臺灣現代女性小說創作 93
一、日據時期臺灣女性作家的小說創作 93
二、“皇民化”時期臺灣女性作家的小說創作 99
第三節 臺灣現代女性散文創作 106
一、婦女解放與1920年代女性散文寫作主旨 106
二、性別覺醒與1930、40年代女性散文寫作熱 108
三、日據時期臺灣女性散文寫作的歷史特徵 113
第四節 臺灣現代女性詩歌創作 113
一、日據時期“皇民化運動”和日語現代詩 114
二、萌芽狀態的女性現代詩歌 116
第六章 1945至1950年代的臺灣女性文學 119
第一節 概述 119
第二節 1945至1950年代的女性小說創作 129
一、“反攻複國”的同聲應和 130
(一)潘人木:逃離大陸的蓮漪表妹 131
(二)孟瑤:愛情雜燴意識形態的“美虹” 131
(三)謝冰瑩:參軍複國的受挫青年 133
二、懷鄉思舊的異地書寫 133
(一)林海音:蒼涼悠遠的北平記憶 134
(二)孟瑤:大陸體驗的文學省思 135
(三)張漱菡:大家庭裡的故事 138
三、觀照現實的多方描寫 139
(一)林海音、孟瑤、張秀亞、琦君等:背井離鄉的生活之苦 139
(二)郭良蕙等:重回困境的主婦之怨 142
(三)鐘梅音、繁露、孟瑤、林海音等:複雜多元的性別之戰 145
(四)張秀亞、郭良蕙、孟瑤等:溫情脈脈的人性之美 148
第三節 1945至1950年代的女性散文創作 149
一、“五四”女作家新文學經驗的傳承 150
(一)蘇雪林:打雜文壇的歸鴻憶語 150
(二)謝冰瑩:女兵理事的文章典範 152
二、青年女作家臺灣視野與體驗的拓展 153
(一)張秀亞:大時代裡的詩情愛夢 153
(二)艾雯:文化沙漠裡的青春流年 155
(三)徐鐘珮:駐外記者的中性特質 158
(四)鐘梅音:鄉居主婦的閒情細語 159
(五)琦君:初試啼聲的琴心夢痕 160
第四節 1945至1950年代的女性詩歌創作 162
一、現代詩“橫的移植” 162
二、男性主流詩後的女低音合唱 164
(一)蓉子:作為新女性的“維納麗沙” 165
(二)林泠:“與頑石鑄情”的理性 170
(三)從張秀亞到李政乃:林鳥飛翔 172
第七章 1960年代的臺灣女性文學 176
第一節 概述 176
第二節 1960年代的女性小說創作 181
一、大陸情結的深沉釋放 182
(一)林海音: 女性歷史的深情回顧 182
(二)聶華苓: 直面現實的含淚的笑 184
二、留學海外的深刻體驗 187
(一)於梨華:負笈海外的無根代言 188
(二)歐陽子:文化鐘擺下的心理探尋 189
三、臺灣現實的深入觀照 191
(一)陳若曦:現代文學裡的臺灣鄉土 191
(二)施叔青:奇異瘋狂醜怪的美 193
(三)張秀亞:現代氣息裡的空虛與苦悶 195
(四)瓊瑤:純美愛情反襯現代人性 197
第三節 1960年代的女性散文創作 197
一、懷鄉憶舊純粹個體情感 198
(一)琦君:溫柔敦厚的如煙輕愁 199
(二)張秀亞:北窗下的曼陀羅 201
二、海外見聞拓寬孤島視野 203
(一)林海音:作客美國的異域體驗 204
(二)鐘梅音:放眼世界心存故國” 205
三、臺灣視角呈現時代變遷 206
(一)羅蘭:知心姐姐的哲思與情懷 206
(二)張曉風:地毯那一端的理性反思 207
四、精緻文化帶來修養散文的萌起 209
(一)張秀亞:即使得不到人愛也須愛人 209
(二)胡品清:紅塵中的愛情獨白 209
第四節 1960年代的女性詩歌創作 210
一、現代派大行於世,現實主義“鄉土”應聲而起 210
二、《創世紀》的現代派女詩人 212
(一)羅英:超現實主義的感覺飛行 212
(二)朵思和古月:傳統的背叛者 216
三、對現代派的反思 219
(一)敻虹:由新古典轉向新禪詩 219
(二)胡品清:反對現代主義、表現女性特質 224
(三)張香華:草根詩社的寫實主義 228
(四)其他女詩人:回歸婉約為主的風格 229
第八章 1970年代的臺灣女性文學 234
第一節 概述 234
一、政治經濟及文化背景 234
二、三種走向及各自發展 237
第二節 1970年代的女性小說創作 241
一、吾鄉吾土與吾國吾民 241
(一)謝霜天:傳統“地母”式的鄉土想像 242
(二)蕭麗紅:演繹“桂花巷”裡獨活的女性 245
(三)聶華苓:不僅僅是一個中國人的尋根 248
二、現實人生之本島版與海外版 252
(一)曾心儀:期待她自汙血中站起 254
(二)季季:都市化進程中的眾生相 258
(三)陳若曦:在大煉獄中體悟深邃 261
(四)荻宜:旋渦中的地獄之花 264
三、女性主義理論與女性經驗 266
(一)李昂:從花季到人間世的鹿城故事 267
(二)施叔青:呈現兩性關係問題的邏輯基礎 271
(三)心岱:弱小者的視角與處境 273
四、情愛幻想與殘酷言情 276
(一)瓊瑤:臺灣生活經驗的出場 277
(二)玄小佛:特立獨行的反言情書寫 282
第三節 1970年代的女性散文創作 283
一、五四余緒的承繼者 284
(一)琦君:永遠唱著懷鄉的歌謠 284
(二)張秀亞:有情世界有情天 287
(三)林文月:通過苦痛經驗的澄明 289
二、唯我唯美唯心的“私寫作” 293
(一)三毛:我的故鄉在遠方 293
(二)胡品清:尋找自我的流浪者 298
三、主流文化的變形與突破 301
(一)張曉風:家國意識風雲氣概 301
(二)趙淑敏:小人物看大世界 305
(三)羅蘭:清新小語滋養心智 305
(四)杏林子:在病痛中開出的生命之花 305
(五)丘秀芷、謝霜天:像樹葉生長一般自然 306
第四節 1970年代的女性詩歌創作 307
一、回歸對鄉土的想像與籲求臺灣精神 307
(一) 陳秀喜:臺灣的玉蘭花 309
(二)杜潘芳格:鄉土女性詩的新發展 313
二、現代派對“情欲”的重新抒寫 316
(一)馮青:與席慕蓉不同的境遇 316
(二)蘇白宇、斯人:獨立女詩人的都市感悟 319
三、現代派與古典派的融合 321
(一)淡瑩和尹玲:華僑女詩人筆下別種情致 323
(二)劉延湘等:現代主義的觸角 324
(三)塗靜怡等:本土詩人的古典風 326
第九章 1980年代的臺灣女性文學 330
第一節 概述 330
第二節 1980年代的女性小說創作 332
一、張愛玲、“三三”與閨秀文學 333
(一)袁瓊瓊:女人要有自己的天空 337
(二)蘇偉貞:世間女子的情愛紅塵 341
(三)蕭麗紅:唯美傳統詩化民俗 344
(四)朱天心:眷村邊緣生活的未了情 346
二、新女性主義小說 347
(一)李昂:以性易食的殺夫與暗夜 348
(二)施叔青:外來者眼光中開出香港故事之奇葩 353
(三)廖輝英:一筆寫盡女性的油麻菜籽命 356
(四)朱秀娟:建構不脫傳統的現代女強人 360
(五)呂秀蓮:借這三個女人提出女人的問題 363
(六)陳燁:女性記憶中的家族記憶 364
三、都市小說和希代小說族 365
(一)蕭颯:都市女性的情愛情仇 366
(二)張曼娟:寫出都市新人類的熟悉氣味 369
(三)吳淡如:撥動都市生活的敏脆弱神經 369
(四)黃子音:都市欲望與愛情的浮世繪 370
第三節 1980年代的女性散文創作 370
一、性別與文體的雙重突破 372
(一) 龍應台:一把燒向劣根與弊端的野火 372
(二)李昂:從島嶼政治到女性生存的尖刻解剖 375
二、美文傳統的傳承與突破 376
(一)陳幸蕙:樸實理性地把愛還諸天地 377
(二)席慕蓉:安靜而美麗地沁人心脾 379
(三)喻麗清:闌幹拍遍依然茉莉香 380
(四)洪素麗:守望古典與現代主義的魚 383
(五)劉靜娟等:來自村俚鄉俗的人間味 386
三、新女性主義散文 386
(一)簡媜:獨特鮮明地浮在空中 387
(二)曹又方:特別的妙方給特別的女性 389
四、報導文學與生態環保散文的相生 390
(一)心岱:回歸自然的完整生命 391
(二)韓韓 、馬以工: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393
第四節 1980年代的女性詩歌創作 393
一、中生代與詩歌的多元化 393
(一)詩歌的多元化格局 394
(二)女性主義詩歌逐漸進入主流 395
二、婉約與浪漫兼具的新閨怨派 397
(一)席慕蓉: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397
(二)方娥真等:只當賦為尋愁而寫 403
三、都市女性的女性主義情欲表現 406
(一)夏宇:女頑童的粉紅色噪音 407
(二)曾淑美、陳斐雯:貓一樣的愛欲之枵渴 411
四、本土女詩人筆下的身體與鄉土 415
(一)利玉芳:女人的水稻不稔症 415
(二)洪素麗等:為了嚮往一個天空 417
(三)筱曉:水龍頭下的母親和鄉土 422
五、女性詩學與女性經驗 424
(一)鐘玲:陛下的深情也刺痛我 424
(二)洪淑苓:為什麼忘不掉玻璃鞋 426
第十章 1990年代的臺灣女性文學 430
第一節 概述 430
一、1990年代臺灣的社會文化語境 430
二、1990年代臺灣女性文學的總體概況 433
第二節 1990年代的女性小說創作 434
一、女性書寫的以性言政治或其它 437
(一)李昂:性政治的歷史迷園或魔鬼 437
(二)朱天文:感應中的世紀末華麗 445
(三)朱天心:眷村記憶的文化鄉愁 452
(四)蘇偉貞:眷村情結的孤島魔幻 459
(五)袁瓊瓊:恐怖日常化的恐怖時代 462
二、超越傳統鄉土敘事 464
(一)李元貞:愛情私語與身體新倫理 464
(二)淩煙:畫眉失聲與角色僭越性體驗 465
(三)蔡淑芬:鹽田兒女與性別化鄉土經驗 467
三、挑戰性別規約的同志小說 471
(一)邱妙津:無法互舔傷口的鱷魚 472
(二)陳雪:尋找天使失落的翅膀 476
(三)洪淩:不見天日的向日葵 477
四、另類的歷史書寫 478
(一)施叔青:性別東方主義的殖民吊詭 478
(二)陳燁:泥河般的本省族群記憶 482
(三)平路:寫在百齡箋上的隱喻 483
第三節 1990年代的女性散文創作 485
一、風起雲湧的女性散文與其變革 485
二、臺灣女性散文的代際圖譜 489
三、席慕蓉的草原系列散文 493
四、龍應台的雜文 494
五、簡媜1990年代女性散文的地標 500
第四節 1990年代的女性詩歌創作 503
一、女性詩歌與後現代主義的融合 503
二、新世代的身體詩 504
(一)羅任玲:在果菜市場遇見白雪公主 507
(二)零雨:在掌聲中一躍而出 509
(三)顏愛琳:女性成長中的“骨皮肉” 514
(四)亞媺等:執著一分古典的美與距離 519
三、後現代的破碎與自由 520
(一)吳菀菱:做一個女巫般的壞女孩 521
(二)丘緩:不知如何當中知道如何 526
(三)劉毓秀等:雖然世界倒著站 528
(四)網路女詩人:共用一張臉 534
第十一章21世紀初年的臺灣女性文學 541
第一節 概述 541
第二節 21世紀初年的女性小說創作 543
一、蘇偉貞《日曆日曆掛在牆上》與朱天文《巫言》 546
二、施叔青《臺灣三部曲》及其他 549
第三節 21世紀初年的女性散文創作 555
一、林文月、張曉風、季季等人的創作 557
三、淩拂等人的自然書寫以及龍應台的創作 559
三、簡媜、張曼娟以及更年輕世代作家的創作 561
第四節 21世紀初年的女性詩歌創作 564
一、21世紀初的婦運和新新世代視詩如歸的多重寫作 564
二、女鯨詩社的詩歌革命 567
(一)江文瑜:情色的反情色詩 568
(二)張芳慈:從身體寫作到生態女性主義 571
(三)李元貞:作一個“英雌” 575
(四)陳玉玲和沈花末:女人以惡露寫詩 578
三、女性主義詩歌的新發展 580
(一)楊佳嫻:“美人魚”的現代版本 580
(二)廖之韻、林婉瑜和楊久穎:新新世代的清醒的童話公主 590
(三)植物園詩社的女詩人:反思消費文化 593
(四)蔡秀菊、蔡宛璿等:女體之抒寫 597
(五)網路詩《詩次元:2001詩路年度詩選》:女性詩的多元發展 603
第十二章 臺灣現代女性戲劇 609
第一節 概述 609
第二節 戲劇導師李曼瑰 612
第三節 佈道者張曉風 618
第四節 汪其楣領航“邊緣”實驗 629
第五節 從實驗走向先鋒 638
第十三章 臺灣現代女性主義批評 649
第一節 概述 649
第二節 歐陽子:新批評的典範之作 651
第三節 龍應台:新批評的“實用批評” 656
第四節 鐘玲:為臺灣女詩人塑像 660
第五節 李元貞:“女性詩學”的建構 664
第六節 張小虹:後現代女性主義 666
一、解構女人國 666
二、女性主義與通俗文化 669
第七節 何春蕤:性權派女性主義 672
第八節 邱貴芬:臺灣•女人•文學史 676
第九節 施淑:馬克思主義的文學分析 681
一、盧卡契的意義 682
二、日據時期文學知識份子研究 683
三、女性文學與社會歷史 684
第十節 劉紀蕙:臺灣文化症狀的精神分析式解讀 686
第十一節 範銘如:從女性到空間 690
附錄 臺灣女性文學大事記 694
後 記 719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78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