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西遊原旨(簡體書)
滿額折

西遊原旨(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78 元
定價
:NT$ 468 元
優惠價
87407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西游原旨》評點既有明確的指導思想,又有嚴密的邏輯體系, 為證道本中的上乘之作。由于其最終指向是先驗性的虛無之氣和人自身存在的藥物結合而產生的金丹,所以不可避免地落入無可印證的境地,而且,劉一明的評點帶有強烈的闡述金丹大道的目標,牽強附會之處在所難免。

作者簡介

劉一明 為清代著名內丹家。號悟元子,別號素樸散人。山西平陽府曲沃縣(今山西聞喜縣東北)人。龍門派第十一代傳人。其所著《會心內集》自述云:年十七(乾隆十五年,1750),身患重病,百藥不效。次年赴甘肅南安養病,愈醫愈重,喜遇真人賜方,沉疴盡除。十九歲外游訪道。二十二歲在榆中(今屬甘肅)遇龕谷老人授以內丹秘訣,遂師之。此后,為求參證,居京師四年,河南二年,堯都(今山西臨汾縣南舊平陽縣,為古之堯都)一年,西秦(今甘肅靖遠縣)三年,來往不定者四年。十三年間,三教經書,無不細玩。然于疑難處,總未釋然。乾隆三十七年,復游漢上,又遇仙留丈人,經其指點,十三年疑團始被解釋云云。后半生一直隱居甘肅榆中縣棲云山、興隆山修道,設壇傳教,著書立說,成為晉、陜、甘、寧一帶頗具影響之全真龍門派道士。
他精通內丹、《易》學,兼通醫理,撰著有《周易闡真》《悟真闡幽》《修真辨難》《象言破疑》《修真九要》《陰符經》注等,以發揮內丹之道。后被輯為《道書十二種》,流傳頗廣,為清代內丹學一大家。又撰有醫書《沙脹眼科》行世。其內丹學具有濃厚的三教合一思想。其《指南針序》以中正之道為"貫通三教之理",謂中正之道,"在儒謂之中庸,在釋謂之一乘,在道謂之金丹。"他撰《周易闡真》《孔易闡真》,以易學論金丹,以金丹釋儒門易學。其《修真辨難》稱:"大學中庸,俱身心性命之學,其中有大露天機處,特人不自識耳。至于贊易十傳,無非窮理盡性至命之學。"故其內丹理論中,頗多融合儒釋、特別是理學思想的言論。

名人/編輯推薦

作者是全真道龍門派第十一代的代表人物,本書是《西游記》傳播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清代眾多《西游記》證道本之一。評論者認為,本書對《西游記》做了一番試圖闡述金丹大道的工作,比其他證道本的評點更系統更廣泛。書中對小說中所反映出的關于儒釋道三教思想、陰陽五行以《周易》理論等中國傳統思想進行了闡發,對小說中的世俗人情等也有許多精辟的闡述。

目次

《西游原旨》序
棲云山道人《西游原旨》敘
讀法詩結序

悟元子注《西游原旨》序
《西游原旨》讀法
《西游原旨》詩結
《西游原旨》歌
百回詳注
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二回 悟徹菩提真妙理斷魔歸本合元神
第三回 四海干山皆拱伏九幽十類盡除名
第四回 官封弼馬心何足名注齊天意未寧
第五回 亂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宮諸神捉怪
第六回 觀音赴會問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
《西游原旨》序
棲云山道人《西游原旨》敘
讀法詩結序

悟元子注《西游原旨》序
《西游原旨》讀法
《西游原旨》詩結
《西游原旨》歌
百回詳注
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二回 悟徹菩提真妙理斷魔歸本合元神
第三回 四海干山皆拱伏九幽十類盡除名
第四回 官封弼馬心何足名注齊天意未寧
第五回 亂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宮諸神捉怪
第六回 觀音赴會問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七回 八卦爐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八回 我佛造經傳極樂觀音奉旨上長安
第九回 陳光蕊赴任逢災江流僧復仇報本
第十回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魏丞相遺書托冥吏
第十一回 游地府太宗還魂進瓜果劉全續配
第十二回 玄奘秉誠建大會觀音顯像化金蟬
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雙叉嶺伯欽留僧
第十四回 心猿歸正六賊蹤
第十五回 蛇盤山諸神暗佑鷹愁澗意馬收韁
第十六回 觀音院僧謀寶貝黑風山怪竊袈裟

第十七回 孫行者大鬧黑風山觀世音收伏熊羆怪

第十八回 觀音院唐僧脫難高老莊大圣降魔

第十九回 云棧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經
第二十回 黃風嶺唐僧有難半山中八戒爭先

顯示全部信息

書摘/試閱

第四回 官封弼馬心何足 名注齊天意未寧

悟元子曰:上回已言攢簇五行,和合四象,還丹成就,根本已固,即可脫死籍而注長生。然道未至于純陽,終為造化所規弄,而不能與天地同長久。故此回示人以火候之次第,運用之竅妙,使循序而進,歸于純陽無陰之處也。

夫金丹之道,有還丹、大丹二事。還丹者,只還得人生之初,良知良能本來物事耳。本來物事既還,如自下界而上天宮,登仙有分。急須將此物事溫之養之,不使一毫滲漏,別立乾坤,再造鼎爐,以煉大丹,至于打破虛空,方為了當。故悟空到天空,玉帝旨除御馬監正堂弼馬溫之職也。《乾》至陽為龍、為馬,御馬即所以養陽也。“晝夜不睡,滋養馬匹”,即《易》之“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也。“馬見了他泯耳攢蹄”,以法制之也。“到養得肉肥膘滿”,以恩結之也。“不覺半月有余”者,半月為十五日,有余者,陽之極也。還丹溫養已足,別有火候,別有功用,而御馬監可以離的矣,故悟空問其官銜品從,而知其為未入流,即“大怒道:‘不做他!不做他!我去也!’呼啦的一聲,把公案推倒。”何其脫然超群哉!獨可異者,弼馬溫代天養馬,是觀天之道,執天之行,而何以云不做他,推倒此席,豈不令人難解乎?

夫金丹大道,乃先天而天弗違之道,得其真者,包羅天地,與大虛同體。天且在包羅之中,而何能受執于天,終以御馬監之位限之乎?弼馬溫代天養馬,后天而奉天時之道。奉天時,凡以為真陽未足,而溫之養之耳。若真陽已足,還丹堅固,大本已立,正當別立乾坤,再造鼎爐,大作大為之時,非可以奉天畢其事。否則,以此為長久計,是直以大道起腳之地,而為神仙歇腳之鄉,何異以弼馬之職為大極乎?豈知人世之所謂大極者,而天宮則猶謂未入流,終非大道全始而全終。釋典云:“百尺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更進步,十方世界是全

身。”其曰:“不做他!不做他!把公案推倒”,是欲以百尺竿頭進步,大化而入于神圣之域也。

“你看他一路棒打出御馬監,直至南天門,眾天丁知他受了仙籙,不敢阻擋,讓他打出天門去了。”此非悟空去之,乃道使去之。提綱曰:“官封弼馬心何足”,誠不足也。試觀悟空回洞對眾言道:“那玉帝不會用人,封我作弼馬溫,原來是與他養馬,不入流品之類,因此推倒此席,走下來了。”蓋還丹之終,即大丹之始,大丹之功不到純陽無陰、壽與天齊之地,不得休歇,雖欲不推倒此席,而不可得。此兩個獨角鬼王來獻赭黃袍,叫做齊天大圣之所由來也。

“兩個”者,偶也。“獨角鬼王”者,陰在上也。“赭黃袍”者,黃帶赤色,黃之太過,高亢之義。此《夬》卦 之象。悟空為五陽,兩鬼王為一偶,非《夬》乎?

《夬》盡則為純陽,非齊天大圣乎?“托塔天王李靖為降魔大元帥”,《夬》之上卦也;“哪吒三太子為三壇會海大神”,《夬》之下卦也;“巨靈神為先鋒”,《夬》之一陰也。乃《夬》象。“猴王一棒將巨靈神斧柄打作兩截”,“剛決柔也”。猴王笑道:“膿包!膿包!我已饒了你,你快去報信”,是“健而悅,決而和”也。“哪吒變作三頭六臂,惡狠狠手持六般兵器,丫丫叉叉撲面來打”,即《夬》之九三:“壯予頄”,決而不和之象。“大圣也變作三頭六臂,金箍棒變作三條,六只手拿著三條捧架住,即《夬》之九三:“君子夬夬”,決而又決之象。“悟空趕至哪吒腦后,著左臂上一棒打來,哪吒著了一下,負痛逃去”,即《夬》之初九:“壯于前趾,往不勝,為咎”之象。“天王道:不要與他爭持,且去上界回奏,再多遣天兵圍捉這廝”,即《夬》之九二:“惕號,莫夜有戎,勿恤”之象。從容以緩,圖得中道也。

“猴王得勝歸山,叫六弟兄亦以大圣稱之,七大圣自作自為,自尊自大”等語,總以明修持大丹,以陽決陰,趁時而動,先天而天弗違,自主而不由天主也。但金丹之道,須要剛柔相當,若獨剛無柔,陽極必陰,難免得而復失之患。故金星奏道:“那妖猴只知出言,不知大校。”大為陽,小為陰。知大知小,有剛有柔謂之圣;只大不小,剛而不柔謂之妖。圣妖之分,即在知大小、不知大小之間耳。又曰:“就叫他做個齊天大圣,只是加個空銜,有官無祿便了。”即《乾》之上九,象辭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也。陽剛過盛,燥氣未化,自滿自足,只知有己,不知有人,何得有民乎?金星領旨到花果山見大圣,說出:“凡授官職,皆由卑而尊,為何嫌小?”可知能卑者方能尊,能小者方能大,不得尊而不卑,大而不小也。玉帝道:“孫悟空過來,今宣你作個齊天大圣,官品極矣,自此切不可妄為。”是示其陽進于至極,須要知進退存亡,而不得妄動致悔也。“在蟠桃園右首,起一座府,府里設個二司:一名安靜司,一名寧神司。”陽極須當以陰接之,安靜寧神,以陰而養陽也,此提綱“名注齊天意未寧”之旨。因其亢陽太燥,如意之未寧,而故使安心定志以寧之。“猴王信受奉行,與五斗星君,同眾盡飲。”是五行混合,燥氣悉化,“健而悅,決而和”矣。“他才遂心滿意,喜地歡天,在于天宮快樂,無掛無礙。”陰氣盡而陽氣純,功成人間,名注天上,大丈夫之能事畢矣,故曰:“仙名水注長生箓,不墮輪回萬古傳”也。此回由還丹而修大丹,演出決陰歸《乾》之妙用,其中有口決存焉,讀者須要深玩其味。詩曰:歸根復命是還丹,養到純陽再換壇。不曉個中消息意,圣基雖入道難完。

第五回 亂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

悟元子曰:上回已言由還丹而修大丹,體歸純《乾》, 即可壽與天齊,名登紫府矣。然金丹有陽火陰符之妙用,當進陽而即進陽,當運陰而即運陰,陰符陽火,不失其時,方能金丹成熟。若知進陽而不知運陰,縱金丹在望,未許我認。故此回緊接上回,細演陰符妙用耳。

“大圣在齊天府,日食三餐,夜眠一榻,無事牽縈,自由自在。”是心處事外,靜以待時耳。《文言傳》曰:

“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許旌陽啟奏:‘齊天大圣日日無事閑游,恐后來鬧中生事。’”是明示其陽極必陰,若不防閑,得而復失之患,勢所必有。“不若與他一件事管了,庶免別生事端”者,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也。“玉帝宣猴王,與一件執事,權管蟠

桃園,使早晚在意”者,是“一日內,十二時,意所到,皆可為”,朝《屯》暮《蒙》,須臾不離也。但“權管”二字大有妙義,學者不可不玩。大圣乃先天至精,為陽之主,其管齊天府久管也,管蟠桃園權管也。久管者,進陽以決陰,陽火之事;權管者,借陰以全陽,陰符之事。大圣知其時之不可失,故歡喜謝恩,朝上唱喏而退也。

“蟠桃三千六百樹”,《坤》卦全體,六六之數。“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體健身輕”,即《坤》中所生一陽《復》、二陽《臨》, 二六一十二,陰變為陽之果,陽氣方生,故花微果小也。

“中間一千二百株,層花甘實,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舉飛升,長生不老”,即《坤》中所產三陽《泰》、四陽《大壯》,二六一十二,陰變為陽之果,陽氣壯盛,故居在甘實也。“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紋細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與天齊壽,日月同庚”,即《坤》中所產五陽《夬》、六陽《乾》,二六一十二,陰變為陽之果,陽氣純全,故紫紋細核也。由《坤》而復《乾》,自六而歸九,陰變成陽,故后面之桃九千年一熟。“桃”者,實也,其中有仁,屬純陽。陽氣純全,即是桃熟;桃熟,即是金丹成熟;金丹成熟,采而服之,勢不容已。

“大圣聞言歡喜,當自查明回府”者,喜其時候已到,而查明火候也。“三五日一賞玩”者,三五合一,先天陽氣圓滿也。“見枝頭桃熟,要嘗新”者,伏陽于陰之未發也。“忽設一計,使仙吏出外,脫了冠服,摘桃自在受用”者,是見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見,在不睹不聞處下手也。

“將熟桃吃了一飽”者,食其時,百骸理也。“三二日,又去設法偷桃,盡他享用”者,三二為一候,一時六候,只于一候之頃,奪天地之造化為我有,其盜機也,天下莫能見,莫能知也。

“王母娘姆大開寶閣,做蟠桃勝會”者,陽已極而陰即遇會也。“著七衣仙女摘桃”者,《姤》卦之象,即七日一陰來姤也。“叫尋他出來”者,《姤》之“女壯”也。“大圣變二寸長的人兒,在大樹梢頭濃葉之下睡著”者,二寸為陰,上一陰下五陽,《夬》之象。“前摘三籃,中摘三盤”,二三為六,《姤》之一陰之象。“后樹花果稀疏,只有幾個毛蒂青皮的,原來熟的都是猴王吃了”者,真者已藏,不妨示假也。“將枝一放,驚醒猴王,大圣即現本相,耳朵內掣出金箍棒,咄的一聲道:‘你是那方怪物,敢大膽偷摘我桃’”者,此由《夬》而《乾》,由

《乾》而《姤》之象。《夬》者,以陽決陰也;《姤》者,以陰遇陽也。陽決陰,則陰以陽為偷,謂怪;陰遇陽,則陽以陰為偷,謂怪。總一盜機,只在順逆之間耳。順之則由《乾》而變《姤》,逆之則借《姤》以全《乾》。故《夬》反為《姤》,《姤》反為《夬》,而《乾》居《夬》、

《姤》之間也。七衣仙女說出王母娘娘做蟠桃勝會,又說出請客上會自有成規。以見陽極必陰,一定成規,而不能更移也。但不能使陽而不陰者,天地之氣機;而能借陰保陽者,圣人之功用。

“大圣使定身法,把眾仙女定在桃樹之下”,即《姤·初六》:“系于金柅,貞吉”也。陰來遇陽,能以傷陽,如金柅之能止車。然初陰微弱,防之于早,逆而制之,兇可化吉,亦即《彖傳》“勿用取女,不可與長也。”“大圣賺哄赤腳大仙通明殿演禮,變赤腳大仙至瑤池,卻未有仙來,吃八珍,飲瓊漿”一段,即《姤》之九二:“包有魚,無咎,不利賓”也。九二以剛乘柔,柔下剛上,故謂赤腳大仙。以陽防陰,如魚在包中,先發制人,不但陽氣不能為害,而且能盜彼殺中之生氣以為我有,故利于我,不利于賓。“自揣道:‘不好!不好!再過會請的客來,卻不怪我?一時拿住,怎生是好?’”即九四“包無魚,起兇”也。夫陽來交陰為好,陰來姤陽為不好,不能防陰于早,客氣乘間而來,必傷正氣,如包中失魚,魚無拘束,放蕩橫行,起兇之道也。“不如回府中睡去”者,即《姤·九三》“其行次且,厲無大咎”也。陰氣未發,雖不能去陰,而陰亦不能傷,“回府去睡”,正厲而無大咎之義。

“信步亂撞,一會把路走差,不是齊天府,卻是兜率宮,頓然醒悟。道:‘兜率宮是三十三天之上,乃離恨天太上老君之處,如何錯到此間?’”齊天府,《乾》之上九也。兜率宮,《姤》之九五也。悟空醒悟有差,差者自差,悟者自悟,差正可以見悟,悟正可以止差。差者順也,悟者逆也,以逆行順,何差之有?“直至丹房,見五個胡蘆里邊都是煉就金丹,傾出來就吃了。”即九五:“含章,有隕自天”也。含藏章美,內剛外柔,陰氣不得用事,自消自化,天心常照,金丹成熟,可以由漸而頓,虛心而能實腹矣。“一時間丹滿酒醒”,正由漸而頓,虛心實

腹之效。蓋靈丹入腹,陰氣悉化,如醉初醒,即歸大覺,一時之功,神哉!妙哉!“又自揣道:‘不好!不好!這場禍事比天還大,若驚動玉帝,性命難保,不如下界為王去也。’”即上九:“姤其角,上窮吝也。”遇《姤》不能藏剛而持剛,金丹得而復失,大禍臨身,性命難保,吝所必有。“不如下界為王”,是不姤于角,保丹之善法也。

以上數百言,皆演借陰保陽、竊奪造化之妙用。偷桃、偷酒、偷丹,俱在人所不知而已獨知處用手段,純是盜機,雖天地神明不可得而測度,正提綱“亂蟠桃大圣偷丹”之旨。蟠桃會由《乾》而《姤》,順也;亂蟠桃借《姤》還《乾》,逆也。不亂不能偷,惟亂而偷之,所以遂

心應手,無不如意也。

“不行舊路,從西天門使隱身法逃去,回至花果山。”

此金丹口訣中之口訣,天機秘密,后人誰能識的?惟悟一子注曰:“上天而下山,曰天山《遁》”,可謂仙翁知音矣。但遁則遁矣,何以不行舊路,從西天門隱身法逃去乎?此中妙意,須當追究出來。“舊路”者,《姤》也。“西天門”者,《夬》也。“使隱身法逃去”者,《遁》

也。又自天而回山,亦為《遁》象。由《姤》而《遁》,陰氣浸長,陽氣受傷,后天順行之道;自《夬》而《遁》,陽氣不亢,陰氣難進,先天逆運之道。不行舊路,從西天門逃去,所以順中用逆耳。使隱身法,即是竊奪陰陽之盜機。惟其有此盜機,故大圣回山之后,“又翻一筋斗,使隱身法徑至瑤池,人還未醒,揀大甕,從左右脅下挾了兩個,兩手提了兩個,回至洞中,就做仙酒會,與眾快樂。” 上天下地,從心所欲不踰矩,真取諸左右逢其原矣。

“王母備陳偷吃蟠桃,仙官來奏偷吃仙酒,老君道出偷吃仙丹,玉帝見奏驚懼。齊天府仙吏奏道,孫大圣不知去向,五帝又添疑思。赤腳仙又奏遇齊天大圣,言有旨著眾仙先演禮后赴會等語,玉帶越發大驚。”即佛祖所云:

“若說是事,諸天及人皆當驚疑”者是也。驚疑者何?驚疑不順天而逆天也。順天者,后天而奉天時之道。逆天者,先天而天弗違之道。因其先天之道,逆而不順,故提綱謂之“反天宮”。因其反天宮,與天爭權,則天神不悅,必以逆為怪,故提綱謂之“諸神捉怪”。然先天之道,所以能反天逆天,而不順天者,總在一《遁》之妙,《遁》卦健于外而止于內,以止運健,健本于止,雖行健而健無形跡可窺矣。

“玉帝差普天神將,共十萬天兵下界,把花果山圍困,捉獲大圣。大圣公然不理道:‘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門前是與非。’”即《遁》之初六:“遁尾厲,勿用有攸往”也。《遁》之在初,恐有遁而不回之厲,若能莫管門前是與非,不往,何災也?及“九個兇神,惡言潑語,門前罵戰,大圣笑道:‘莫采他,詩酒且圖今日樂,功名休問見時成。’”即六二:“執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說。”以中正自守,境遇不得而遷,患難不得而移,如牛革之固。“功名體問幾時成”,正所以固志也。“九個兇神把門打破。大圣大怒,命獨角鬼王帥領七十二洞妖王出陣,被九曜惡星一齊掩殺,抵住在鐵板橋頭,莫能得出。”即九三:“系遁,有疾厲”也。圣妖相混,為陰所牽,不能遁而以剛自

用,如有疾憊,放在鐵板橋頭,莫能得出也。“九曜星數罵偷桃、偷酒、亂會、竊丹,此處享樂。大圣笑道:‘這幾樁事兒,實有!實有!你如今待要怎么?’”即九四:“好遁”也。惟其能遁,所以能偷,偷之遁之,境遇在彼,

造命在我,天關在手,地軸由心,造化何得而拘哉?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07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