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天下第一法術 王陽明心法(簡體書)
滿額折

天下第一法術 王陽明心法(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9.8 元
定價
:NT$ 239 元
優惠價
87208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王陽明的心學大致可分為三個部分:“心即是理”的人生論;“知行合一”的認識論;“致良知”的修養學說。他認為,心,乃是天地萬物的主宰,心外無理,心外無物,這也是其心學說的基本觀點。知行要合一,言行要一致,每個人都要踐行自覺的道德規范。任何外在的行動、事物都是受思想支配的,一切統一于心。善與惡產生的源頭是人們自己的心,從“良知”出發,人人皆是平等的,凡人也可以成為圣人。
本書包含了王陽明主要的心學思想,取其與現代社會相契合的精華,旨在將其與現代思想意識相結合,讓讀者在認識陽明心學智慧、掌握其根本精神的同時,還能在現實生活中有效實踐,修煉、強大內心,隨時排解生活中的煩憂。

作者簡介

弘逸
王陽明心學研究者,傳統文化研究者。對陽明心學和佛教禪宗尤有深切體悟,深知陽明心學集儒、釋、道三家之大成,擅長于日常生活挖掘人生的真諦,常以精粹語錄發人深思,深受大眾讀者歡迎。

名人/編輯推薦

★王陽明是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的“真三不朽”,其一生跌宕起伏,充滿傳奇色彩,其學說影響國人至今,并遠播國外。
★讓疲憊脆弱的現代人重獲強大內心的第一修心寶典。
王陽明的心學高揚主體意識,強調內心的力量,追求透明本心、灑脫胸懷,可以讓人重新獲得強大的內心、積極的精神狀態,在浮躁的社會中獲得內心的寧靜、充實與幸福。
★取陽明心學之精華,合現代思想之脈搏。
本書取陽明心學之精華,合現代思想之脈搏,將深奧之心學進行最通俗的解讀,并能讓讀者依之有效實踐。

目次


上篇:心外無理——強大自身好立德


第一章 成己無我:明辨善惡也是修行

1.人心本無善惡
2.善惡之分在于意動
3.心明眼亮分善惡
4.為善除惡方成己
5.百善孝為先
6.“無我”才可樹言
7.存養善心即修行
8.心強大,不為物擾

上篇:心外無理——強大自身好立德


第一章 成己無我:明辨善惡也是修行

1.人心本無善惡
2.善惡之分在于意動
3.心明眼亮分善惡
4.為善除惡方成己
5.百善孝為先
6.“無我”才可樹言
7.存養善心即修行
8.心強大,不為物擾


第二章 一體與樂:心樂觀人生得坦然

1.盡心擁有快樂心
2.心情好壞源自本體
3.意動則痛苦快樂皆生
4.淡欲存理樂自來
5.沒樂心,哪來樂“態”
6.潛心悟道,苦也是樂
7.萬物與心本為一體
8.人樂,萬物皆樂


第三章 不棄“良知”:做一個完整高尚人

1.“良知”即道德
2.人當有惻隱之心
3.無“良知”,改之為貴
4.不務空名存“良知”
5.“良知”出自見聞
6.無“執”乃大知
7.做人根本即“良知”
8.存“良知”,做高尚人


中篇:格物無動靜——參透人心能立言


第四章 止于至善:處世即是四處為善

1.處世先明心
2.心明才可參透他人
3.行善道,交善人
4.待人無偏頗
5.親近眾人即是善
6.誠意乃善之先
7.心善,萬人歸之
8.道無精粗,至善止焉


第五章 情法交申:有原則還要講情面

1.中正平和好友多 
2.同流世俗不合污 
3.不以貪功絕交 
4.重情就是留情面 
5.外有情,內有法 
6.情法可以兩盡 
7.多權宜,靈活處世 
8.明察就是“圣算” 


第六章 君子慎獨:為人定要謹慎戒懼

1.人前人后不違理 
2.山外有山不張狂 
3.處世學會克己 
4.面對未知多體察 
5.不愁不能盡知 
6.早察覺,慎待人 
7.不假外求即是“謹” 
8.內外一致不欺人 


下篇:知行合———走出困境事功先行


第七章 權變之道:做事別鉆牛角尖

1.莫將環境拒之心外
2.立功業必先順應環境
3. 學會迂回做事
4. 蠻干損己不利事
5. 兩害相權取其輕
6. 過于疾惡無益于事
7. 虛己應物,重事輕己
8. 在位謀事別逞能 


第八章 先“知”后“行”:心中有志“事功”成

1. 做事有“主一之功”
2. 不求“知”,做事即徒勞
3. 求“知”未“行”,哪來“事功”
4.“知行合一事功成”
5. 成事必先克其私
6. 志乃動力不可缺
7. 心所向,挫折也是臺階
8. 不以“事功”而名 


第九章 唯求其是:功夫用在刀刃上

1. 做事當盡一己之責
2. 莫從心外下功夫
3. 功夫差別定成敗
4. 不謀利,做正確事
5. 明辨之,篤行之
6. 分清主次事易成
7. 不做無用功
8.“求是”之路不可移 


書摘/試閱

上篇:心外無理——強大自身好立德
第一章成己無我:明辨善惡也是修行
在社會這個“醬缸”之中,我們原本純凈的心已經被利益、仇恨、嫉妒、焦慮等完全侵蝕成了黑色。病入膏肓的心靈需要救治,而王陽明心學則是亂世之中的最后一劑解藥。若想成就自我,首先就要明辨是非,這既是自身的修行,也是立言的最起碼的保證。
1.人心本無善惡
人性本善惡的問題作為中國傳統哲學之重大命題,千年來一直聚訟紛紛。《三字經》開頭四句就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前兩句語出《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什么是“初”?就是“始”的意思。所以“人之初”是指人剛生下來的狀態。什么是“性”?就是與生俱來的東西。“性”的本義就是如此。古籍中“性”有時作“生”,即為明證。
“性相近,習相遠”出自《論語陽貨》:“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習”是后天環境的影響。任何人,不管他父母是什么民族、種族,也無論他的父母是貧賤還是富貴,是好人還是壞人,其與生俱來的“性”,都如素練白絹,沒有顏色,沒有善惡的痕跡—這就是“性相近”的意思;而人既生之后,環境影響各異,性隨之而變,如素練白絹沾染了各種顏料,逐漸變得差異越來越大,有了善惡的區別—這就是“習相遠”的意思。從“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可以看出,其實傳統的中國思想是把“性”和“習”明確分開的:先天為性,后天為習。而歷來論“性”,不辨“性”“習”,以致混“習”為“性”—性善、性惡的爭辯皆由此而生。
作為一代哲學大師,王陽明對人心本來是善是惡也有自己的觀點。王陽明將這種思想凝成四句話:“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王陽明認為,人的“良知”才是心之本體,無善無惡就是沒有私心、物欲遮蔽的心,這是“天理”,是“無善無惡”的,也是我們的本心。只有當人們產生意念活動的時候,把這種意念加在事物上,這種意念才有了善惡的差別。
當惡念抬頭時,人的判斷往往會出現錯誤,也就是“意之動”出現了錯誤。即不能正確地分辨善和惡,把惡當作善,把善當作惡,那么他的“良知”也會出現錯誤,從而“格物”也會誤入歧途。這時就要反求諸己,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只有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了,才能有正確的“良知”,才能找到心中的理,而這其實也就是世間萬物的理。
由此可見,王陽明也認為人心是本無善惡的,而是“習”有善惡。在人們初生的時候,一切都是空白的、本真的、善良的:沒有私欲,沒有貪念,沒有嗔欲。而在后天的社會環境當中,人們逐漸形成了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關系,一切欲望和惡念便隨之產生。
有一位單身女子剛搬了家,她發現隔壁住了一戶窮人家,只有一個寡婦與兩個小孩子。房東太太告訴她:“你可千萬別招惹這樣的鄰居,這樣的人家就愛占別人便宜,手腳都可能不干凈的。”
女人聽了之后,對這樣的鄰居滿心懷疑,準備敬而遠之。雖然從來沒跟這一家人打交道,也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像房東太太說的那樣的人,但為了安全起見,還是不想跟他們發生任何關系。
有天晚上,那一帶忽然停了電,女人措手不及,手忙腳亂之后終于找到了小半截蠟燭。剛點上沒一會兒,忽然聽到有人敲門,原來是隔壁鄰居的小孩子。小男孩怯生生的,小臉胖乎乎的,眼睛明亮。只見他緊張地問:“阿姨,請問你家有蠟燭嗎?”
女子一下子就反感起來,心想:他們家窮到連蠟燭都沒有嗎?別說我沒有了,就是有,也千萬不能借他們,免得被他們賴上了!于是,對孩子吼了一聲說:“沒有!”
正當她準備關上門時,那個窮小孩展開純真可愛的笑容說:“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沒有!”
說完,竟從懷里拿出兩根蠟燭,說:“媽媽和我怕你一個人住又沒有準備好蠟燭,所以我帶兩根來送給你。這下你就不用擔心了家里太黑了……”
女子的心瞬間被震撼了,她為自己的勢利、多疑感到羞愧和自責:這是多么純潔的童心和善心,自己居然因為輕信他人的話就否定了別人,還用狹隘的想法來衡量別人的言行。她的心被融化了,感動得熱淚盈眶,將那小孩子緊緊地抱在了自己懷里。
提到善惡,正如一千個人眼中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心目當中也會有一千個善惡標準。但是,歸根到底,人們還是懷抱著心靈的真善美,渴望著人情溫暖,踐行著愛與奉獻。
人性本無善惡,而是“習”有善惡。我們不敢說所有人,但是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后天生活環境的影響,始終是人們流于“惡”的決定性因素,也是抹滅人性中真善美的萬惡之源。
故事中的女子對寡婦一家開始就抱有警惕之心,加上他人的讒言,更加產生了厭惡、懷疑的情緒。因為個人的偏見,使自己對某些群體或個人形成了先入為主的印象:窮人就一定愛占人便宜,富人才會懷有善心,因為名聲就代表了一個人的形象。這真是社會的一大詬病。
在私有制形成之后,人們產生了個人財產和占有的觀念。在追求個人發展的環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變得復雜而多變了:人們傾向于向能為自己帶來利益和好處的人靠攏,輕視和貶低弱勢群體以及財富、地位不及自己的人群,借此來追求更多的利益,最后甚至有了階級和等級之分。
人之本性,在一代代的制度和觀念的塑造中,逐漸迷失了最初始的美好和作為擁有智慧和“良知”的人之神性。但是我們的這個世界并沒有在人欲橫流中毀滅,這是因為人們懂得思考和擁有辨明善惡的能力。雖然社會告訴我們要追求個人的滿足,但是我們的道德感和理性在呼喚著我們做出正確的選擇。
人性可以通過后天教化加以改造。當人的欲望傾向無限向外擴張的時候,如果社會屬性向同一方向推波助瀾,那么人性就會更加墮落;相反,如果我們整個社會倡導揚善避惡的觀念,那么人性就可能會向善的方向發展。這也是王陽明的重要觀點之一,即人的“良知”。
在王陽明看來,“良知”是是非之心、好惡之心,是判斷是非的唯一標準;“良知”人人俱在,自圣人以至愚人,無不相同;人人同具“良知”,人人有個判斷是非善惡的自家標準。因此,他強調,“良知”就是人人所具有的“心之本體”,它先驗地存在于人們的心中,人們依“良知”而行便會產生正確的道德行為,故而無需向外尋求道德行為的來源。所以,他相信人性初始本無善惡之分,只是個人對生命和外界觀念的選擇和判斷,導致了善與惡的區分。
陽明心學點睛之言
人性本無善惡,王陽明的心學告訴我們,人的“良知”才是區分人心善惡的根本:“良知”告訴人們是非黑白的道理,“良知”指導人們如何面對萬物和內心。人們對生活的思考和態度,就是一支畫筆,在本來純白無色的人之本心,畫上了各不相同的風景。在歷史長河的綿綿不息中,很多人都在思考人之本性善惡的問題,有的人終其一生也未尋得一個滿意的答案,而有的人也在實踐中總結出了自己的想法。無論怎樣,每個人都在踐行著自己的處世觀和價值觀,而王陽明給出的答案,或許能為大多數人帶來共鳴。
2.善惡之分在于意動
雖然王陽明告訴我們人心本無善惡,但是“良知”仍然將善與惡在人們身上區分開來。這一點可以在王陽明關于善惡的四句總結中表現出來:“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由此可見,雖然心之體無善無惡,可當人們產生了意念活動,并把這種意念加以實踐,這種意念和行為就有了善惡的差別,從而產生兩大對立的陣營。人區別于動物的地方,就是我們懂得是非黑白的道理。社會發展到今天,已經不再是原始社會那種刀耕火種,以滿足溫飽為生活主要目的的生存環境。但可以看見,即使在最原始、野蠻的年代,人們也會形成一定的行為規范乃至法律,這就是人們尊重天理、辨明善惡的行為表現。
馬克思說過:“即使再好的工程師也無法造出像蜂巢那樣神奇的建筑,但是即使最差的工程師也比蜜蜂高明的地方就是,我們在動手前心里有計劃、有藍圖。”這其實是人們一種主觀能動性的表現。蜜蜂雖然有著神奇的建筑能力,但是人類具有優越性的頭腦永遠能夠讓我們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如何做成。同樣的,區分善惡也是人們運用自己的理性和價值觀的表現。這是一種被廣泛認可的辯證思想,而王陽明的樸素心學觀點也與這種理論有異曲同工之處。
在王陽明看來,“良知”就是“知善知惡”。天理和天道在人們的心中,天理的昭明靈覺就是人心之虛明靈覺。通過它,人們便能很自然地感覺或判斷出人的行為的善惡是非,從而推動“良知”,并使它充分發揮自己的機能,以善念支配人的道德行為的過程,此便是“致良知”的工夫。
意念有其主觀能動性,能影響和指導人們的實踐活動和看待事物的方法,那么既然善念能支配人們堅持道德感和一顆正義心,不可避免的,一些惡念和違背道德與個人原則的想法,也會讓一個人誤入歧途,做出錯誤的決定,走上不歸之路。譬如說,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無疑是孩子接觸世界的啟蒙老師。當他們開始有了記憶和認知的能力之后,父母經常會處處偏愛自己的孩子,將自己的東西毫無保留地給予孩子,用來滿足孩子的需求,而且會時刻告誡他們不要將自己的東西送給別人,因為這是你個人、私有的,你有權獨占。久而久之,孩子們為了得到更大的滿足,就竭力想要獲取更多的東西,而不想與他人分享。這種心理就和私有制度一樣,最終形成了人們對個人利益的追求和排他的特性。
當然這只是一個很樸素的思想和心理行為,“自私性”雖然已經在每個擁有正常理智的人的頭腦中植根,但是我們仍然可以通過教育、學習等其他眾多方式,以更加成熟、全面和理智的思想抵制那些簡單、腐朽的原始想法。我們逐漸學會判斷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不合情理的,什么是有益集體的,什么是危害他人的,逐漸地,道德感形成,是非觀念形成,正邪與善惡有了區分。可以說,這些都是意念,是王陽明的“良知”的作用。
重病室里住著兩個病人。房間很小,只有一扇窗戶可以看見外面的世界。其中一個病人在治療中被允許下午坐在床上一小時,這也是很難得的,因為有儀器在他的肺部抽取液體。他的床靠著窗戶,但另外一個人終日都得平躺在他的床上。
每當睡在窗邊的病人在下午的那一小時內坐起來的時候,他都會描繪窗外的風景給另一個病人聽:窗外是公園,有一池碧綠晶瑩的湖水,湖水里有鴨子,還有美麗的天鵝;孩子們在湖邊撒面包渣喂魚,放出他們自己做的模型小船;年輕的戀人在樹蔭下攜手悠閑地散步,在鮮花盛開、綠坪如織毯的地方,人們嬉戲著,玩著排球,后頭一排的樹頂上,是白色的云、藍色的天……
另一個病人靜靜地傾聽著,享受著每一分鐘。一個孩子追著小狗差點摔倒了,一個漂亮的女孩穿著顏色艷麗的夏裝……窗邊的病人生動的述說,似乎讓他感覺自己就在親眼目睹著窗戶外面正在發生的一切。
但是后來,在一個晴朗的午后,一個不好的想法卻在他心中產生了:為什么睡在窗邊的人可以有獨自欣賞外面風景的權利呢?為什么我沒有這樣的機會?他越想越覺得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越是這么想,就越想換位子,他一定得換才行!
這天夜里,他正在盯著天花板胡思亂想,窗邊的病人突然驚醒了,并且開始拼命的咳嗽,似乎馬上就要喘不上氣來了。那個人一直想要按病床之間的門鈴叫護士,可是就是沒辦法夠到。而他的“朋友”卻只是旁觀,并沒有幫忙。就這樣,等護士來的時候,這位病人已經停止了呼吸,遺體被靜靜地抬了出去。
過了一段時間,這個病人便請求照顧他的護士,把自己調換到臨窗的位置。護士答應了他,他很高興。護士離開后,他艱難地用手肘支撐起自己的身體,吃力地向窗外望去……他看到了,窗外,只有一堵空白的墻。
故事的結局讓人如此意外,卻又發人深省。睡在窗邊的病人在每天的那一小時,用他善良的心靈和高尚的靈魂,為自己和病友勾畫著美麗的風景。要知道,對于只能每天躺在床上的人來說,那不是一句句簡單的描述,而是為他們帶來快樂和精神動力的源泉。善念和愛心讓這位窗邊的病人變得如此偉大。
然而,他的病友卻并沒有感恩這一切,他產生了邪惡的想法,他開始嫉妒,他不滿足于聆聽外面的風景,而想要獨自欣賞和占有那一片窗外的世界。面對病友的求助,他選擇了無視和冷漠,就因為一個想要獨享美景的自私想法,讓他失去了善良的朋友和“觀賞”窗外風景的機會。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你就是你所想的那樣。”擁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有什么樣的品質和生活,你就是什么樣的人,你就會做出什么樣的事。
人是社會性的人,我們個人的觀念與這個社會的性質和主流是息息相關的。我們有道德楷模,有感動人物,這些都是激勵我們向上的精神力量。在現代社會,物質的大發展帶來了貧富差距,這導致人們對財富與地位的狂熱追求。人人都渴望成功,渴望做人上人,渴望為自己帶來物質上的無限享受。所以,一些不良思想和墮落情緒腐蝕了很多純真、樸實的心靈。他們忘記了自己曾經的理想,在追逐物質和金錢的道路上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最終,惡念、欲念占據了他們的頭腦,他們就被這些不好的想法扼殺了。
既然意念對一個人的影響如此之深,人們就要學會面對自己的不良情緒和念頭,正確看待自己內心的需要和追求。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條件是無可厚非的,但是要告訴自己: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必羞于做一個敢于追求的人,但是要用正確的方法。用積極的、正面的思路引導自己做出正確選擇,用別人的成功激勵自己,而不是一味地嫉妒;學習別人的方法、經驗,而不是急功近利。或許這就是我們在面對“惡念”的時候,最有效的抵制辦法。
陽明心學點睛之言
古人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一個不好的念頭就可能將一個人引向不歸路,一個小小的善念和善舉就可以創造出偉大和奇跡。
3.心明眼亮分善惡
善惡存于天地之間,給了人們判斷是非和行為處事的標準。順應天理、于人有益的就應當被推崇和信奉,而那些違背事物發展規律的行為,就應當遭到人們的摒棄和抵制。但是,做到這一切的前提,是要學會如何心明眼亮地找到自己的道德心與善惡標準,建立個人的原則,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惡。
在王陽明看來,理在人們的心中,天理的昭明靈覺就是人心之虛明靈覺。通過它,人們便能很自然地感覺和判斷出人們行為的善惡是非,從而推動“良知”與人的善惡判斷。這也是人們的精神本體。
王陽明思考善與惡的標桿,他的心學包含著很多樸素的關于人與外界事物之間的關系和處理的方法。王陽明也“格物”,也主張通過觀察形成自己的認知,但與當時盛行的程朱理學不同,他有了很多的革新。朱熹的“格物”說強調知識在人的道德修養過程中的作用,忽視了人心在此過程中的能動功能。
按照這樣的說法,先讓我們思考一個生活中常見的問題:高尚的人一定知識淵博嗎?一般來說,通過掌握書中的道理,人們不斷地提高自己的修養,包括知識水平、道德修養。也就是說,知識淵博的人更容易培養高尚的情操。可是在中外歷史上,又有多少“大惡人”是知識淵博,卻心懷鬼胎之人啊!
被世人唾棄的秦檜就是進士出身,二戰中的“三大戰犯”之一的東條英機也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他們學識不可說不淵博,但做起壞事來更壞、更毒辣。既然知識不一定能培養高尚的情操,那么怎樣才能做一個正直高尚的人呢?作為萬物之靈—人,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化的今天,都非常值得思考一個問題:怎樣做一個高尚正直,對社會有用的人?
對于朱學的這一內在欠缺,很多人都有不同意見,以為朱學的這一原則實在是支離破碎。王陽明在這一問題上,對朱熹反復強調的“格物”論進行了一番新的解釋,即將“物”釋為“事”,將“格”釋為“正”。這樣,“格物”便是在意念發動處的件件事情中為善去惡,避開主觀意念中惡的認識,接近善的感覺。王陽明“格物”、分辨善惡,其實就是窮究人心之“良知”。
蘇章是出了名的清官。他為官清正、公私分明,從來不為自己的個人利益而冤枉好人,或放過任何一個壞人。無論遇到什么樣的情況,他都會仔細斟酌,詳細判斷其中原委、正誤,一直秉持著公正、公道的心態來做事,因此,他深受百姓的信任和愛戴。
有一年,蘇章被委任為冀州刺史。上任伊始,蘇章便運用自己的才智和膽識,積極處理政事,辦了好幾件頗為棘手的案子,一時為人津津樂道。可是有一天,卻發生了一件讓蘇章自己也頭疼的事情。
原來蘇章在當地處理政務的時候,偶然發現記載當地事務的幾個出納賬本記得含糊不清、雜亂無章,不由得起了疑心,就開始派人詳細調查起來。很快,調查的人就呈上了調查的結果,原來是清河太守貪污受賄,有私吞公款的行為,而且數額巨大,賬目自然就大有紕漏。蘇章聞言大怒,決定馬上將這個膽大妄為的清河太守逮捕法辦。
可是,當他的目光落在這位太守的名字上時,不由得呆住了。原來這個清河太守不是別人,正是他以前一位很要好的同窗。兩人當時總是一桌吃、一床睡,形影不離,無話不談,簡直情同手足。這位昔日好友今天怎么品行墮落到如此地步,這讓蘇章非常痛心。法不正難以自平,可自己又怎么能對老朋友下得了手呢?難道要親自把他送入大牢?左思右想,蘇章感到十分為難。
而那位清河太守得知自己東窗事發,驚恐萬分。當他聽說負責辦案的刺史是自己的老朋友蘇章時,又開始心存僥幸起來。他希望蘇章可以念及舊情,網開一面,借此逃過一劫。但是他又聽說了蘇章清廉公正的名聲,吃不準這位朋友究竟會怎樣處置自己,因此感到惴惴不安,惶惶不可終日。而就在這時,蘇章派來了手下人請他去赴宴。
蘇章一見到老友,忙迎上去拉著他的手,領他到酒席上坐下。兩個人相對飲酒說話,痛痛快快地敘著舊情。飲酒過程中,蘇章絕口不提案子的事,還不停地給老朋友夾菜,氣氛很是融洽。
這時,這位清河太守心里的一塊石頭落了地,他不禁得意地說:“蘇兄啊,我這個人真是命好,別人頂多是有一個老天爺照應,而我卻得到了兩個老天爺的庇護,實在是幸運啊!”
聽了這話,蘇章馬上推開了碗筷,站直了身子,整理了衣冠,一臉正氣地說道:“今晚我請你喝酒,是盡私人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8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