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只要出發,就能到達(簡體書)
滿額折

只要出發,就能到達(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6.8 元
定價
:NT$ 221 元
優惠價
8719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在這個時代,通往成功的道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有著前所未有的機會。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努力經營取得成功。人生的路雖然長,但關鍵的只有那麼幾步,把關鍵的幾步經營好,你就是成功者。風靡全美的最年輕勵志偶像,總結通往成功路上的5大階段,以及用社交媒體加速成功的10大方法。這本書會改變你看待工作以及你的生活的方式。

作者簡介

喬·阿卡夫是一位美國屌絲,8年時間換過8份工作,一年最多做過26份兼職,他為生存而掙扎,他更換工作的頻率,比你我都頻繁。然而,他靠著自己的一步一步用心經營,成為《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美國個人發展領域最炙手可熱的人物,最受美國年輕人追捧的自由創業者。而他最大的成功便是,他的成功你我都可以復制。

名人/編輯推薦

1.美國亞馬遜5星好書。這本書能有效縮短你成功的時間。
2.現實很殘酷,但也不能沒有底線地去忍耐。每個人都需要對自己的人生做種種嘗試,失敗、孤獨、焦慮、尷尬,都會過去。重要的是,不怕失敗,敢于出發。敢于出發,你的成功率將增至90%。 3.從屌絲到精英,阿卡夫的成功之路,是離你我最近的一條。 4.語言機智幽默。他舉辦了幾百場演講,場場爆滿。因為他幫助迷茫中的年輕人找到屬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目次

Part 1 
當你沒有了不去追逐夢想的任何藉口,你會怎麼做
前所未有的情況:成功隨時可得
每個人在某個時間點上都是成功的

Part 2 
既是一個現實主義者,又是一個夢想家
生活所帶來的意外,總是好於你認為會看到的
別像安排演講那樣去規劃你的生活 這個想法花了我2310美元——請仔細閱讀
誠實地去做夢

Part 3 
一旦找到了目標,連食物吃起來都會不同
關於目標的秘密
捷徑:縮短你在每個階段所花費的時間
踢倒權利的梯子
忽略這些聲音
對於恐懼的最後思考

Part 4 
找到自己的學習時間
我們全部需要的是30分鐘
早晨5點,只為自己 早晨5點往往優於晚上11點的一個原因
做好一切的5步秘訣
空 難
華而不實的道路
成為你自己的學生
學習階段的最後一站

Part 5 
完善是在做減法
為迷茫的人給出提示
你可以提出的最大的問題
如果你喜歡飛盤,就不要去建公園長椅
成功不是一個工作職務 摧毀你的記分牌
鑽石礦井
尋找你自己的鑽石
多種愛好所帶來的問題
還是有很多愛好
蹺蹺板
登山者
當你進入精通階段的時候,你需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Part 6 
精通技能,耐得住寂寞
你準備好在酒吧裡打鬥了嗎
我花了些時間來恢復
獲得經驗
現在,做重復動作
有些事情是業餘愛好,這就足矣
暫時,忽略那些擴音器
會有仇恨你的人
批評者公式
精通階段的最後一站

Part 7 
收獲後,新開始
如何成為一個成功的公共演說家
15分鐘會讓你付出一生的代價
啊呸呸呸
如何失去所取得的99%的進展
收獲期的自負男人
一系列支持的圈子
不要不去追求成功而去追求更多
不要不去追求成功而去追求業績
別害怕收獲

Part 8 
善於指導
如何將新聞標題變成墓誌銘
啟動週期
遠方沒有邊界的領域
如何指導
快跑者
接下來你要做的是

Part 9 
接下來怎麼辦?行動勝過意向
給恐懼以迎頭痛擊 擺脫平庸
學習階段 完善階段 精通階段
收獲階段 指導階段

附錄A 利用社交媒體加速成功的10種辦法
附錄B 失業時你要做的10件事

 

書摘/試閱

為迷茫的人給出提示
我在亞特蘭大的朋友蒂姆經常錯過早餐會議。
他并不想這樣,事實上他屬于我所遇到的最為善良、最為認真的那種人。他在我們家吃過晚餐后會送上手寫的表達謝意的便條,我妻子會舉著他寫的便條說:“看見沒有?看見沒有?這才叫彬彬有禮的紳士呢。”
不過,他很難準時或者說根本就不能參加早餐會議。
一天早上,由于他的蘋果手機電池沒電了,鬧鐘沒有響。
還有一個早晨,由于他的蘋果手機放在另外一個房間,他沒有聽到鬧鈴。
還有一個早晨,由于他把聲音調得過低,因此沒有聽到鬧鈴。
還有一個早晨,由于……好吧,不說了,你應該明白怎么回事了。
解決這個困境的辦法并不難想到,它不復雜。你不需要召開集體討論會議來找到可能的應對措施。
解決辦法就是購買一個10美元的鬧鐘。
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它自動解決了他用蘋果手機的鬧鐘時所遇到的所有問題。那么,蒂姆為什么沒有在他的蘋果手機鬧鐘首次出問題的時候就想到這個簡單的辦法呢?
因為我們喜歡復雜的問題,害怕簡單的辦法。
我們往往令我們所面臨的挑戰復雜化,原因在于,如果這個問題很好解決,那么我們就必須做出改變,而改變是令人害怕的。因此,當我們面對挑戰的時候,我們其實并不是真的想去解決問題,我們往往會把問題過分復雜化。我們抱怨蘋果手機沒有把我們鬧醒。在擁有帶鬧鐘的手機之前,我們又是怎么做的呢?
這就是完善階段所要面臨的巨大誘惑。當我們處于這個階段的時候,我們會變得有點兒緊張,會發動煙霧器。我們沒有去完善我們的生活,比如開始做出決定,而是讓我們的道路布滿煙霧,并假裝路上有復雜的煙霧擋道。在這種天氣里,你怎么可能指望我們有任何進展呢?在這樣的夜晚,甚至外出都是危險的。也許,成功這個事情就是個錯誤,我們應該返回到熟悉的平庸之路。
就這樣我們撤退了,回到我們一直所熟悉的生活中。這一切都有著令人壓抑的撫慰效果,放棄并不容易,我們在電視上看到那些囤積鲇魚和報紙的人,他們并不比我們這些感情上的囤積者占優勢,最起碼他們拒絕放棄的東西在他們眼前創造出了一大堆實實在在的東西。它們多得令人厭煩,造成了無法被忽視的一個場景。
從另外一方面來說,你一直擁有但拒絕為之付出實際努力的那些夢想,往往會造成隱藏起來的堆積物。這些東西是你不必去看的,除非你真的強迫你自己去看。你拒絕加以完善以及學會精通的那些希望實際上并不會失去活力——最起碼一開始的時候不會。你可以隨心所欲地過上幾十年,也沒有任何一位家人知道。不過,有一天你將會在飛往巴爾的摩的航班上偶然遇到我,就像我在第1章里所寫到的那個婦女一樣。
我們相遇的那個夜晚,她給我提的問題,實際上正是我在越南的幼兒園問我自己的。我是怎么到這里來的?我怎么可以活到72歲的時候,還只有這么幾件事是順著自己的夢想做的?
我咋到這兒了?
你在生活中也會說到這句話,每個人都會的。身處在一段糟糕的關系或職業生涯中,你感覺它正在偷走你的光陰,你將會說:“我咋到這兒了?”
第一次地方媒體采訪你,讓你談談你極為成功的事業,或者有人希望你在所寫的書上簽名的時候,你將會說:“我咋到這兒了!”
唯一的差別就是標點符號。
如果你選擇變得成功,你將會追求更多的感嘆號、更少的問號,因為這并不是你是否會說這句話的問題,而是你將如何說出這句話的問題。
你是否會像那個大吃一驚的博客作者那樣,在越南的山上發出一段宣言?
你是否會像那個坐在飛越巴爾的摩的航班上、已度過幾十年人生的退休人員那樣,提出那個問題?
我找不到那次航班上坐在我旁邊的那個婦女,互聯網也仍舊有其局限性。不過,如果我現在還能找到她的話,我知道如何回答這個問題了。我同樣會告訴她我將要告訴你們的內容。
今天就啟動吧,無論你的年齡多大。關掉煙霧器,按照你在之前的目的地所了解的那些夢想去生活,這并不復雜。在完善的階段繼續前行,這并沒有恐懼和懷疑一直試圖告訴你的那樣復雜。實際上,它就是從一個問題開始的。
你可以提出的最大的問題
一天早晨,有幾個面包店的老板請我幫他們規劃一下他們的成功之路。
他們頭上沒有戴著又大又垮的帽子或是帶著手工面包,這令人有點兒沮喪,不過我克服了。在一次商業活動中,他們在酒店的大廳攔住了我。他們已婚,然后告訴我他們的故事:
“我們討厭得克薩斯,我們想再次經歷四季,以及擁有高山和綠樹。我們在鎮上有一家小小的面包店,大家很喜歡,我們做出不同的面包和三明治。它在發展,我們已經準備在當地再開一家,不過現在我們想要搬到愛達荷,但我們不知道當我們到那兒的時候應該做什么。我們應該再開另外一家面包店嗎?我們應該專做批發業務嗎?我們是否應該做餐飲?我們是否應該開一家小餐廳?
當我們交談的時候,有一點很明確,那就是當他們經歷完善階段的時候,他們完成了一個長長的問題列表:
做什么最能賺錢?
愛達荷的城市需要什么呢?
他們做什么生意能夠發展得最快?
做什么生意的日常開支最少?
什么計劃所需設備最少?
他們已經提到了一個詳細的問題列表,但就是沒有問到在完善階段最為重要的那個問題,于是在大廳里我就對他們說:“嗯,什么給你們帶來最大的快樂?”
你也許會認為我是在故意搗亂。幾個星期以來,他們一直在爭論搬到愛達荷的事情。他們很努力地面對搬家所帶來的挑戰,他們進行了研究和爭論。當我遇到他們的時候,他們正在參加一個只面對高績效企業家召開的商業活動,他們已經從每個可能的角度看過這個問題,除了一個方面,那就是:快樂。
我們大多數人從未想到這個,我們從未問道:“什么給你帶來最大的快樂?”
我想,我們中有些人甚至連大聲說出這些詞都會覺得充滿罪惡感。似乎考慮一下什么給我帶來快樂,都是一個自私的事情。也許只有在周末極少的情況下或是度假時在令人驚訝的夕陽照耀下,快樂才是可以被接受的,而現實世界中,它并沒有真正的目的。認為我們可以擁有更多快樂,這是自私的。(事實在于,真正的生活變化以及做你打算成為的那個人,總是會導致無私,而非自私。)
我的一些基督教的朋友會將這個想法視作原則問題而加以延遲。我們會難以承受成功福音,或者說“命名并宣告它”,以至于我們走到了鐘擺的另外一端。在那個有關浪蕩子的寓言故事中,一個年輕的兒子要求從其父親那里獲得遺產,他將這些錢揮霍一空,回家的時候本來想著他那極度失望的父親會讓他去做仆人。與此相反,他被帶到一個豪華、奢侈、歡樂的酒會。在那個時候,有些基督徒也許會拒絕參加這個酒會,會說:“不,不,這太過了。是否我能有機會為農場服務?也許辦一個洗足禮的場所?這個酒會帶給我太多快樂了。”
不過,無論你是不是基督徒,關鍵問題在于,當談到理解我們的人生的時候,我們和快樂存在一種令人不舒服的關系。
因此,我們不是問“什么帶給我最大的快樂”,而是問了一個更簡單的問題:“什么能讓我賺到最多的錢?”這個問題并不糟糕,從根本上說這是個很好的問題。我對賺錢沒有意見,我寫本書所用的筆記本電腦就是我用錢買的。我喜歡錢。
不過,錢并不是使命,它是結果。
這就是問題所在,我們大多數人問的是有關結果的問題:
什么可以賺錢?
現在的就業市場上可以找到什么工作?
哪個行業在發展?
我做什么最有經驗?
這些都是很好的問題,不過它們不是首先要問的正確問題,因為它們并沒有顯示出你令人驚嘆的地方。
無數的事情都可以讓你掙到錢,可是卻讓你變得很悲催,那不是成功。
你的畢業證告訴你“加入商船隊”,你最大的快樂告訴你去做“顧問”。
如果鋼鐵廠在你所在的城鎮招聘,而就業市場的形勢又很不好,這并不意味著鋼鐵廠就可以讓你成功。
你也許30年間都在做一名牧師,你的快樂仍舊會對你說:“咱們也做個養蜂人吧。”
這些都不是虛構的例子,他們都是我所認識的全都敢于提出“什么帶給我最大快樂”的人。
我打賭你不敢問這個問題。
成功不是一個工作職務
有一天,在俄克拉何馬舉行的一次會議上,一位先生試圖在問答環節中為難我。他在屋子后面舉起了手,然后問道:“如果每個人都找到了他們理想的工作,那么誰來為我收拾垃圾呢?”
本來我想用電影中柔術團隊柯普拉·凱(Cobra Kai)的招式給他一個掃堂腿,可是他是老人家,甚至從臺上我都可以看到他的骨頭容易破碎。因此,我結結巴巴地給出了一個荒謬的回答。當我幾個小時后獨自駛往機場的時候,我想到了那個完美的回答。確實如此,這就是我所想到的:
你把成功和工作職務混為一談了。成功是你這個人的核心,它是你的心靈、你的靈魂、你的存在之根基。工作職務只是你成功生活的一種后果。我不是要試圖告訴大家出去尋找新的工作職務,我是在告訴他們要避免平庸。
在那時,如果他們不是因為我冒汗的樣子猜測我即將爆發,而將麥克風從我面前奪走,我本來是想繼續說:
我曾經有一次被迫給蘋果公司技術支持部門打電話,因為云工具破壞了我的iTunes賬號。我卡在了最高檔,隨即我過去10年所購買的所有音樂都沒了,因此我打給他們,花了1個小時在電話里和客服代表交談。
當我們等著她接收來自其他部門的信息的時候,我們開始了交談。我問她:“你的工作難做嗎?我在以往的工作中挨著客服部門,看起來是不太好做的。”
這是一個相當保險的假設,她的工作在我看來似乎有點兒悲慘,她所接到的每一個電話都是來自于一個不高興的人。她從未接到過電話對她表示感謝或是說:“我喜歡我的新筆記本電腦!它太棒了!我只是想告訴你這一點!”
大家只有在電話壞了,或是硬盤驅動壞了,或是筆記本電腦的電池過熱而在膝蓋上引起小型火災的時候才會打給她。(或者是——當然這是假設來說——他們把咖啡灑在了筆記本電腦上,希望能夠有某種鍵盤快捷方式,按下去之后能夠打開筆記本電腦的艙底泵。也許,是Ctrl+Alt+3?)
想想上周你工作中接到的最糟糕的電話,然后將其乘以40個小時,這樣你就對于她的工作獲得了一個明確的認識了。或者,我以為最起碼她會這樣說。可是我錯了。
她說:“我喜歡我的工作!”
“真的嗎?”我回答說,“為什么喜歡?”
“這樣的,有兩件事是我喜歡的:學習新東西和幫助他人。我整天都有機會做這些!”當她繼續談論她的工作時,整個人都煥發著光彩。
“每天我都有機會幫助大家解決問題,這充滿樂趣。我有機會學習到新的東西,技術日新月異,每天都各不相同,我有機會學習這一切。”
那天我掛斷電話以后,意識到我一直都局限于在特定應用的背景下來看待成功。
那個女孩兒的成功就是幫助大家并學習新的東西。一旦她學到了,一旦她弄明白這些,她就能夠用無數種不同的方式來應用它。她會接受一份許多人會認為“做起來肯定很難”的工作,并從中獲得極大的樂趣。她已經走在了完善的途中,她不是去尋求某個特定的工作職務,而是發現了兩種快樂——學習新東西與幫助他人。這樣她每天都在尋找方式來更多地對其加以應用。
她明白,要取得成功就是要找到你之為你的核心以及讓你快樂的事物。一旦你發現了它,你可以做無數種不同的工作。
拿我來說吧,現在我是唯一在寫這本書的人。一旦我對我的生活加以完善,我就意識到我所真正關心的是分享觀念,這樣,突然就有了無數種理想的工作可以做。我可以成為一個寫博客的人、一名作家、一個播客的發布者、一名公共演講家、一個電臺節目主持人、一個咨詢師、一個顧問,或是一名廣告文案撰稿人。
當我明白了我所熱愛的工作的核心時——此時我鑿掉了我在學習階段所發現的大塊的大理石,發現了我內部的那個大衛雕像——一個有著理想工作的世界開始展現出來。一旦我發現了這一點,我的工作就只是我應用自己的發現的另外一種方式。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把事情弄反了,我們從未花時間經歷完善的階段。相反,我們在學習階段花了一點兒時間就會說:“現在我需要去找一份完美的工作。”可是,我們很少知道在那個階段我喜歡做的工作是什么,因此,也就不可能找到合適的工作。我們通常最終是受挫,并決心讓工作只是為了掙錢支付賬單。
我現在的工作職務是“洞察力創造者”。我承認,這聽起來有點兒做作,甚至就連敲下這個詞多少都會讓我心生疑惑,這么說自己的這個家伙是不是個傻瓜呢?(答案是肯定的,不過我們將會在本書的后面部分涉及這一點。)不過,你是否能夠想象,在離開學習階段的時候,我會這么說:“我不是要尋找我內心的成功,而只是要尋找一個聘用洞察力創造者的公司。這會有多困難呢?全國到處都有為這種人提供的公開職位。”
不要只是尋求工作職務,要尋求成功。一旦你明白了這一點,你就算是一個客服代表,也仍舊是成功的。
摧毀你的記分牌
有時人們會問我:“你說每個人都能找到他們的夢想,并變得成功。如果我的夢想是贏得格萊美獎,可是我對唱歌又感到恐懼,那該怎么辦?”
這是一個很好的挑戰,也是大家經常會當面質問一些人的問題,后者會說:“你可以成為你想成為的任何人。”如果我不喜歡唱歌,你怎么能說我將會贏得格萊美獎呢?
簡單的回答就是,自動調諧。
更長也更為誠實的回答是,你可能不會贏得格萊美獎。
你不會成為“你想成為的人”,不過你可以成為某個更好的人:最佳狀態的你。比起試圖強迫自己成為你并不打算成為的人,這樣總是要更愉快一些。(請參考我想要參加美國國家籃球協會的夢想。)即使你沒有音樂才能也想要贏得格萊美獎?這樣的事可能不會發生。不過,這樣也沒問題,因為贏得格萊美獎并不是你所夢想的成功。它也不是任何人的成功目標,它只是記分牌上的一個結果。因此,如果你的成功夢想是歌唱,那么情況會如何?如果你的成功目標是表現你內在的那種天生的歌唱才能,你多年來一直讓其靜默的那種沸騰著的、充滿激情的才能,如果你不需要格萊美獎來證實你的夢想,那么會怎樣?
如果對于成功的真正界定就像“今天比昨天唱得更多”那樣簡單,那么會怎樣呢?
那聽起來也許很傻,不過我可以向你保證這樣是有效果的。
依靠這個界定,你每次歌唱的時候都在開始取得成功。每次你張開嘴,敞開心,釋放極其渴望見到陽光的那種才能,你就開始取得成功了。
你要成為塞恩(Seryn)。
塞恩是來自得克薩斯州丹頓市的一個樂隊。他們會讓我想起芒福德父子樂隊,不過他們的樂器更多,英國口音更少。每個成員會演奏大約37種樂器,他們在演奏歌曲的過程中經常變換它們。
我首先是見到他們在一次會議上面對13000人表演。我對他們那天為整個舞臺所灌注的那種力量感到震驚。他們充滿激情,無拘無束,似乎他們不相信他們是在人前演奏音樂。
我在Facebook上寫下了他們的事情。幾天以后,住在我們隔壁鎮上一個名為拉里的人給我寫了封電子郵件,他說:“我看到你喜歡塞恩這個樂隊,他們將在我的客廳里舉行家庭演唱會,你與你的妻子是否愿意來看看他們?”我們去了。
在我們到達之后的1個小時,塞恩從紐約趕到了,在拉里的客廳里擺起了之前所提到的所有樂器。他們為所有樂器調好音,喝了口水,然后就進入了他們的狀態。
如果成功是以1到10的等級來衡量的,我預期他們的演奏會是3或4。對于這種在雙人沙發旁邊的褐色地毯上演奏的音樂,不管怎樣說,這都是一個合適的級別。我錯了。
曾經占據擁有13000名觀眾的那個舞臺上的快樂,再次出現在一個裝滿了80位朋友的房間。就像是塞恩樂隊情不自禁只能以這種方式演出那樣,那就是他們內心的東西。在那一刻,我學到了有關成功的一個簡單道理:始終要迎合你心靈的容量,而非觀眾的規模。
成功不會讓人群來決定演出的規模。無論是兩個人還是兩百人,成功都會做好準備。成功會寫下偉大的書籍,即使沒有一個人會讀它們。成功會掃過無人駐足的倉庫地板。
成功無法抑制自己。
成功有著廣大的心靈,這就是它始終迎合的東西。
人群的規模并不重要。
觀眾的掌聲也不重要。
你唱歌所掙的錢也不重要。
不要誤解我的意思,我希望你能夠得到所有這一切。我希望你會有龐大的觀眾、尖叫的粉絲,錢比唐老鴨的錢柜里的錢還要多。不過,不止如此,如果你對于成功的定義是能唱歌,那么你要經常去唱,一路上你會意識到,經常去唱才是真正重要的。
如果你以這種方式生活,由此所產生的就會成為增進你喜悅的笑料,而不是令你的喜悅缺失的要素。如果你能抓住這個觀念,你此刻就可以開始過一種成功的生活,你無須格萊美獎來證明你的成功模式的合理性,哪怕有一天它們能夠做到。這種情況就發生在我的朋友大衛·巴恩斯(Dave Barnes)的身上,他寫的一首歌得到格萊美獎的提名,我們全都為他感到興奮不已。不過更令人感到驚訝的是,10年來他一直在做他每天想做的音樂。格萊美獎的提名是他一直在過著的那種成功生活所帶來的一個喜人的結果,而不是對這種生活的一個證明。這兩者有著根本差異,無論你是音樂家、主婦、企業主,或是一身兼任這三種角色。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