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中國文學十五講(第二版)(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文學十五講(第二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9 元
定價
:NT$ 354 元
優惠價
8730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國文學十五講》(第二版)以作家作品為中心,選擇中國古代文學史上若干閃光的亮點和精華,也就是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加以論述,以生動典型地反映出中國文學民族傳統的主要內容和思想藝術的高度成就。除了介紹有關作品的時代背景、作家的生活和思想、文學創作的基本特色等以外,還著重從審美的角度對作品做具體的賞析,幫助讀者獲得生動鮮活的認識,提高分析和鑒賞的水平,是一本很好的古代文學入門書。此次修訂糾正了部分訛誤,增加了部分重點作品的原文和解讀,內容更豐富、完整。

作者簡介

周先慎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特別是宋元明清文學的研究和教學。主要論著有:《古典小說鑒賞》、《中國四大古典悲劇》、《古詩文的藝術世界》、《明清小說》、《明清小說導讀》、《古典小說的思想與藝術》、《聊齋評賞大成》(合著)、《歷代小說選》(合著)等多種。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文學十五講》(第二版)以作家作品串聯中國古代文學史,回到文本,細讀文學作品。古代文學史專家與你一起閱讀文學,視野開闊、感受細膩。兼具知識性、趣味性、普及性。
《中國文學十五講》(第二版)以名家名作串聯起中國古代文學史,呈現中國古代文學發展脈絡,突出閃光點,是很好的入門讀物。

目次

“名家通識講座書系”總序
引言

第一講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
第一節《詩經》前的古歌謠形態
第二節《詩經》的地域、時代和編集、整理
第三節《詩經》開創的中國古典詩歌的思想傳統
第四節《詩經》的文學成就和在文學史上的影響

第二講屈原和楚辭
第一節楚辭產生的原因及其特點
第二節屈原的生平和思想
第三節《離騷》的思想和藝術
第四節屈原的其他作品
第五節楚辭的其他作家

第三講來自社會底層的歌唱:漢代樂府民歌
第一節樂府的概念及其演變
第二節漢代樂府民歌的思想內容
第三節《孔雀東南飛》的思想和藝術
第四節漢樂府民歌的藝術成就和影響

第四講田園詩人陶淵明
第一節陶淵明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節陶淵明詩歌的思想內容
第三節陶淵明詩歌的藝術成就
第四節陶淵明的散文和辭賦
第五節陶淵明的意義和影響

第五講詩國天空巨星之一:“詩仙”李白
第一節李白的身世、生活和思想
第二節李白詩歌的思想內容
第三節李白詩歌的藝術特色
第四節《蜀道難》的思想和藝術
第五節李白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第六講詩國天空巨星之二:“詩聖”杜甫
第一節杜甫的生活道路和創作道路
第二節杜甫詩歌的思想內容
第三節杜甫詩歌的藝術特色
第四節“三吏”“三別”的思想和藝術
第五節杜甫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第七講古典小說的成熟:唐代傳奇
第一節唐前的古小說形態
第二節唐代傳奇小說成熟的標誌和繁榮的原因
第三節唐代傳奇小說的思想內容
第四節唐代傳奇小說的藝術特色
第五節《虯髯客傳》的藝術構思和人物描寫

第八講藝術全才蘇軾
第一節蘇軾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節蘇軾的詩歌
第三節蘇軾的散文
第四節蘇軾的詞
第五節蘇軾的影響

第九講愛國詩人陸游
第一節陸游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節陸游詩歌的思想內容
第三節陸游詩歌的藝術成就
第四節陸游的詞和散文

第十講愛國詞人辛棄疾
第一節辛棄疾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節辛棄疾的愛國詞
第三節辛棄疾的其他詞作
第四節辛棄疾詞的藝術成就和影響

第十一講人民戲劇家關漢卿
第一節元雜劇的形成和體制
第二節關漢卿的生平、時代和作品
第三節《竇娥冤》的思想和藝術
第四節關漢卿的其他劇作

第十二講湯顯祖和《牡丹亭》
第一節南戲的發展和明代傳奇的體制
第二節湯顯祖的時代、生平和思想
第三節《牡丹亭》的思想基礎和反封建意義
第四節《牡丹亭》的藝術特色

第十三講古代第一部章回小說:《三國演義》
第一節章回小說的形式和《三國演義》的成書
第二節《三國演義》的思想內容
第三節《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
第四節《三國演義》的影響

第十四講古代文言短篇小說的高峰和總結:《聊齋誌異》
第一節蒲松齡的生活和《聊齋誌異》的創作
第二節《聊齋誌異》的思想內容
第三節《聊齋誌異》的藝術特色
第四節《王桂庵》的思想和藝術

第十五講古代長篇小說的高峰和總結: 《紅樓夢》
第一節曹雪芹的身世和《紅樓夢》的創作
第二節寶黛愛情悲劇的社會意義
第三節貴族之家的罪惡史和衰亡史
第四節《紅樓夢》的思想局限
第五節《紅樓夢》的藝術創造
第六節從“寶玉挨打”看《紅樓夢》的思想和藝術特色

書摘/試閱

第五講第二節李白詩歌的思想內容
李白今存詩九百多首,內容極其豐富。大略說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要看到,李白是一位時代的歌手。他生活於開元盛世,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他的詩歌反映了盛唐時代的盛世氣象和時代精神,同時也反映了唐代由盛轉衰前夕時代的矛盾和時代的痛苦。
這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歌頌盛世的清平景象和描寫潛伏其中的矛盾。如《君子有所思行》中寫帝京的壯觀景象,《贈清漳明甫侄聿》中寫農村經濟的繁榮和人民生活的安樂,都充滿了祥和的氣氛和喜悅的心情。但他並非粉飾太平,因為他所寫符合當時的事實,同時還看到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和危機,並表現出憤懣的感情和深切的憂慮。如他的《古風》其三十四:“白日曜紫微,三公運權衡。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寫的是開天盛世的一片昇平景象,而同時又針對開邊戰爭帶給人民的痛苦,進行了憤怒的控訴和揭露:“渡瀘及五月,將赴雲南征。怯卒非戰士,炎方難遠行。長號別嚴親,日月慘光晶。泣盡繼以血,心摧兩無聲。”據史載,天寶十年,楊國忠為邀軍功固寵,遣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征討南詔,大敗於瀘南,後以捷報欺騙皇帝,繼續募兵征討,連續大敗,致使百姓行者愁怨,哭聲震野。詩中所寫可以說完全是紀實,充滿了詩人憤怒的感情。
又《古風》其四十六雲:“一百四十年,國容何赫然!”開頭這兩句的讚嘆,就已經包含了一種惋惜和追憶的感情在內,接著就揭露宮中幸臣們鬥雞蹴鞠的享樂生活和弄權時的得意氣焰,同樣表現了對國事深深的隱憂。
另一方面,他詩中所表現出的那種意氣風發的昂奮精神和充滿自信的遠大理想,都是那個時代積極進取、欣欣向榮精神的表現。在長風萬里中搏擊的大鵬形象,是李白恢宏的精神世界的形象寫照:“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上李邕》)連他筆下的黃河,也都充滿一種排山倒海的氣勢:“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進酒》)這是李白精神的表現,也是那個偉大時代富有力量的表現。“在那時代的巨浪中,他乃是一個翻江攪海的弄潮兒。他的天真,天真得就是一顆赤子之心;他的熱情,就是一股不能抑止的力量。”林庚:《中國文學簡史》,第224頁,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試讀他的《長歌行》:
桃李待日開,榮華照當年。東風動百物,草木盡欲言。枯枝無醜葉,涸水吐清泉。大力運天地,羲和無停鞭。功名不早著,竹帛將何宣?桃李務青春,誰能貰白日?富貴與神仙,蹉跎成兩失。金石猶銷鑠,風霜無久質。畏落日月後,強歡歌與酒。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長歌行》乃樂府古題,此題古意以植物為喻,言榮華不久,應該及時行樂。李白襲用古題,自然也包含這方面的意思,如詩中寫富貴神仙,蹉跎兩失,就不免有追求功名而不得的身世感嘆在內。但從全詩看,所表現的人生態度卻是奮發而進取的,寫出了在春風的吹拂之下,世間萬物一片欣欣向榮的氣象,詩中湧動著一種意氣風發的精神,就完全是屬於盛唐時代的。李白是將盛唐氣象表現得最充分的一位詩人。
過去我們一般都比較注意李白抒發個人情懷的詩歌,而對他反映時代和歷史的作品重視不夠,其實他通過各種角度和各種方式對那個時代的反映,還是相當真實而且富有深度的。《古風》五十九首中的一些作品,如其三(秦王掃六合),借秦始皇的歷史教訓,對唐玄宗追慕道教、希求長生進行了諷刺。而《登高丘而望遠海》一詩中的“窮兵黷武今如此,鼎湖飛龍安可乘?”亦明顯地針對現實而發。對後一首詩,王夫之曾評雲:“後人稱杜陵為詩史,乃不知此九十一字中有一部開元、天寶本紀在內。”(《唐詩評選》)能從反映歷史的深度來評價李白的詩歌,是很有眼光的。
第二,抒寫自己的壯志和理想,是李白詩歌的一個重要內容。
李白是一個極富於個性的詩人,在詩中表現自己的感情、個性非常突出,而對一生執著追求、至老不衰的政治理想和雄心壯志,表現得尤為充分。在《塞下曲》(六首)中他抒發了願為保衛祖國而建立邊功的志願:“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其一)“握雪海上餐,拂沙隴頭寢。何當破月氏,然後方高枕。”(其二)“彎弓辭漢月,插羽破天驕。……功成畫麟閣,獨有霍嫖姚!”(其三)“橫行負勇氣,一戰靜妖氛。”(其六)熱愛祖國,藐視侵略者,以西漢名將霍去病和李廣自勵,願為保衛邊疆建功立業,充滿一種意氣風發的戰鬥精神。這種理想、志氣和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在古代文人中是不多見的。
他有時還通過詠史的形式,借歌頌古代的傑出人物,以寄託自己的思想和抱負。如《古風》第十:
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曜。卻秦振英聲,後世仰末照。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吾亦澹盪人,拂衣可同調。
這首詩是藉歌頌魯仲連以抒己志的。“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曜。”這是對魯仲連的歌頌,也是基於高度自信而對未來的期望。“開光曜”,是指魯仲連“卻秦振英聲”那樣的偉大事業,這正是李白所追求的,他相信自己傑出的才乾一定能夠做到。“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講的是功成而不受祿,這也是李白自己的思想和品格。類似的思想他曾多次地表達過:“待吾盡節報明主,然後相攜臥白雲”(《駕去溫泉宮後歸贈楊山人》);“功成謝人間,從此一投釣”(《翰林讀書言懷呈集賢諸學士》);“所冀旄頭滅,功成追魯連”(《在水軍宴贈幕府諸侍御》);“願一佐明主,功成返舊林”(《留別王司馬嵩》);“滅虜不言功,飄然陟方壺”(《贈張相鎬》其二),等等。在求仙歸隱思想的背後都閃耀著理想的光輝。
在他求仕不得,政治上處於失意時期所寫的詩中,儘管醉酒放誕,表現出一種及時行樂的思想,也仍然沒有放棄大濟蒼生的理想。如《梁園吟》,一方面寫“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持鹽把酒但飲之,莫學夷齊事高潔”,似乎將以飲酒為樂,度此餘生而不再關心政治了,但到了詩的結尾,卻又一轉折,振起了積極進取的精神:“歌且謠,意方遠,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經世濟民的理想雖然很難實現,但在李白卻是不能輕易放棄的。又如《將進酒》,全詩表現的是人生短促應及時行樂的思想,甚至還帶一點醉生夢死的意味:“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可是整首詩卻寫得氣勢磅礴,一點沒有給人消極頹廢的感覺,因為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中就已透露出他對生活的追求與自信。《行路難》抒寫了他極度悲憤的感情:“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卻仍然堅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第三,與此相聯繫的,是他在詩中常抒發壯志難酬的悲憤,以及對社會危機的憂慮和對黑暗現實的憤慨。
最著名的如《行路難》其一:“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行路難》其二:“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在《梁甫吟》中,他通過歷史上一系列人物的不幸遭遇,表現了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心情。又如《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李白懷著“上天覽月”的逸懷壯志,卻不為世所用,這就是他的“愁”和“煩憂”產生的原因和內容。
但是,李白內心的悲憤也並不全由於個人的懷才不遇,還與他的憂國思想分不開。他在詩中表現出對社會危機的擔憂和對黑暗政治的不滿。如《古風》其二十四:
大車揚飛塵,亭午暗阡陌。中貴多黃金,連雲開甲宅。路逢鬥雞者,冠蓋何輝赫!鼻息幹虹霓,行人皆怵惕。世無洗耳翁,誰知堯與蹠?
這首詩揭露和諷刺玄宗寵幸宦官,他們驕奢淫逸,生活腐化,鬥雞不僅是權貴們的愛好,也是最高統治者的愛好,因而形成了一種普遍的社會風氣,致有“生兒不用識文字,鬥雞走馬勝讀書”之譏(見《東城老父傳》)。同樣的意思,在《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中也有類似的表現:“君不能狸膏金距學鬥雞,坐令鼻息吹虹霓。君不能學哥舒,橫行青海夜帶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寫這詩時已是安史之亂的前夕,詩人敏銳地感受到社會危機的到來,對政治的腐敗黑暗表現出強烈的不滿和深切的憂慮。
第四,李白長期漫遊各地,與下層勞動人民有較多的接觸,了解了他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與他們建立了親切的關係。在他的一部分詩中,表現了對人民生活的關心、同情和與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意。
在《宿五松山下荀媼家》一詩中,表現了詩人和下層勞動人民之間的親切關係:
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詩中一面對農家的辛勤勞動表示深切的同情,同時對他們在這樣艱苦條件下給予自己的熱情款待感到慚愧和感激,寫得十分誠摯親切。
又如《丁都護歌》:
雲陽上徵去,兩岸饒商賈。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水濁不可飲,壺漿半成土。一唱都護歌,心摧淚如雨。萬人鑿磐石,無由達江滸。君看石芒碭,掩淚悲千古。
這是一首寫船夫的詩歌。在炎熱的夏日,船夫們拖著船逆流而上,十分吃力。水流又很渾濁,連喝的水也沒有。他們的勞動和生活都是非常艱苦的,詩人對此寄予了深深的同情。“一唱都護歌,心摧淚如雨。”流淚的是船夫,也是詩人李白。如此淒苦的作品,在李白的詩集中是不多見的。《丁都護歌》是南朝樂府吳聲歌曲的曲調名,本來聲調就極哀切,詩人選用這一曲調來表現船夫們的生活,他的感情是同作品中的主人公融合在一起的。在《秋浦歌》十七首中,也有兩首是描寫勞動人民生活的,如其十四寫煉礦工人的勞動,其十六寫農民的漁獵勞動,都寫得很有感情而又顯得平易親切。
詩人對人民生活和命運的關心,在對戰爭災難的描寫中,得到了更為真切的表現。安史之亂造成的國家殘破、人民承受巨大災難的情景,多次在李白的詩中得到表現。《猛虎行》一詩,真實地反映了安史之亂中叛軍攻占洛陽後人民遭受塗炭的情景:“旌旗繽紛兩河道,戰鼓驚山欲傾倒。秦人半作燕地囚,胡馬翻銜洛陽草。一輸一失關下兵,朝降夕叛幽薊城。巨鰲未斬海水動,魚龍奔走安得寧?”在長詩《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中,他帶著極大的憤懣和同情,描寫了安史之亂帶給人民的深重災難:“炎涼幾度改,九土中橫潰。漢甲連胡兵,沙塵暗雲海。草木搖殺氣,星辰無光彩。白骨成丘山,蒼生竟何罪?”在《經亂後將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一詩中,也有類似的描寫:“中原走豺虎,烈火焚宗廟。太白晝經天,頹陽掩餘照。王城皆盪覆,世路成奔峭。四海望長安,眉寡西笑。蒼生疑落葉,白骨空相吊。連兵似雪山,破敵誰能料?”對人民的死難表達了深切的同情,對朝廷的無能和戰爭的前景表現了極大的不滿和憂慮。
在《古風》其十四中,他懷著沉痛的心情描寫了邊疆人民在戰爭中承受的苦難,對唐玄宗開邊戰爭進行了激烈的抨擊:“胡關饒風沙,蕭索竟終古。木落秋草黃,登高望戎虜。荒城空大漠,邊邑無遺堵。白骨橫千霜,嵯峨蔽榛莽。……三十六萬人,哀哀淚如雨。且悲就行役,安得營農圃?不見徵戍兒,豈知關山苦?李牧今不在,邊人飼豺虎。”《唐宋詩醇》評雲:“此詩極言邊塞之慘,中間直入時事,字字沉痛,當與杜甫《前出塞》參看。”所評極是。《古風》其三十四也表現了同樣的思想感情。《北風行》則從出征戰士戰死後,家中妻子無比悲痛和對丈夫深切思念的角度,反映了同樣的反對開邊戰爭的主題,詩末極其沉痛地寫道:“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李白描寫動亂現實和人民痛苦生活的作品,數量雖然沒有杜甫多,但在關心民生疾苦方面,確有同杜甫相通之處。
第五,漫遊和尋仙訪道是李白一生中的重要生活內容,他曾寫過:“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因而歌頌祖國壯美的山河,描寫自然風景的作品,在李白詩中也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廬山是李白曾經隱居之地,他說:“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是廬山的美景激發了詩人的詩興。他多次歌唱過廬山壯美迷人的風景,最著名的是《望廬山瀑布》二首,其一是一首五古,其二是一首七絕,廣為讀者傳唱的是後一首。其實,兩首互有異同,各有精彩,可以取來並讀: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掛流三百丈,噴壑數十里。歘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初驚河漢落,半灑雲天裡。仰觀勢轉雄,壯哉造化功!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空中亂潈射,左右洗青壁。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而我遊名山,對之心益閒。無論漱瓊液,且得洗塵顏。且諧宿所好,永願辭人間。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兩詩都寫出了廬山瀑布壯美奇麗的景象,有許多共同點。一是都是遠望,而不是近觀,視點都是在廬山西北面的香爐峰。二是由於視點相同,所見的景象和所得到的感受是大致相同的:猶如白練懸空(都用了“掛”字),流瀑的落差很大(“三千尺”或“三百丈”)。三是都比擬和想像為河漢由天而降,造成一種如夢如幻的感覺(“驚”“疑”二字,詞異而義同,都真實地再現了詩人當時的真切感受)。四是都創造了氣勢磅礴、壯美奇麗的意境。但由於詩體的要求不同,五古寫得較為鋪陳具體,而七絕卻寫得更加精練含蓄。五古除了“掛流”和“河漢落”的比喻之外,還有“飛電”和“白虹”之比,想像更為豐富。七絕中須依靠讀者自己的想像去補充的內容,五古都加以拓展和延伸,作了具體的描繪,如:三千尺的流瀑,能夠“噴壑數十里”;從九天下落的銀河,用“海風吹不斷”到“流沫沸穹石”等六句作了具體的描寫。不過七絕第一句“日照香爐生紫煙”,卻為五古所無而顯得十分精彩,這一筆從開闊的背景上渲染出廬山瀑布奇幻而略帶朦朧的氣氛,不是直接寫瀑布,卻為寫瀑布預添了精彩的一筆。另外,詩人對廬山瀑布的讚嘆,七絕中沒有直接寫出來,都蘊含在四句二十八字的描寫之中;而五古則抑止不住自己的感情,直接抒發出來:“仰觀勢轉雄,壯哉造化功!”五古在結尾處,還抒寫了自己的心境和人生感悟。這樣,兩首同時寫的、歌頌同一景觀而又表現了詩人相同感受的詩作,放到一起來讀,就有了互相依存、互相補充、互相輝映的藝術效果。不過這首七絕之所以千古以來為讀者所傳唱,而同題的五古卻鮮為人知,是有原因的。這就在於詩歌藝術的基本要求是精練含蓄,不把意思寫盡而讓讀者自己去品味、咀嚼,就更容易進入到詩的意境中去,也更能領略到詩歌的韻味和藝術美,而七絕更符合這樣的要求。
李白描寫廬山的詩作還有一些,如《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望廬山五老峰》等,都是既能傳達出廬山的神韻而又能表現出作者個性的佳作。前者比較全面地描寫了廬山之美:奇峭高聳的山峰,色呈青黛的明湖,形似金闕的石門山,銀河倒掛的三疊泉,凌越高空的回崖疊嶂,等等。總之寫出了廬山秀、險、奇、峻的壯美景象。五老峰是廬山著名的山峰,李白曾隱居於此,後一首就是寫五老峰的峭拔險峻的,說五老峰很高,站在上面可以隨手摘取九江一帶的秀麗景色,並點明他在五老峰築巢隱居的原因。
天門山也是李白極為欣賞的名山,他曾作過《天門山銘》,其中有句云:“梁山博望,關扃楚濱。夾據洪流,實為吳津。”關於天門山,李白也有兩首膾炙人口的寫景佳作。其一是《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另一首是《天門山》:
迥出江上山,雙峰自相對。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參差遠天際,縹緲晴霞外。落日舟去遙,回首沉青靄。
天門山在安徽境內,兩山夾長江對峙(李白因天門山屬楚地,故稱流經這一段的長江為楚江),東邊叫博望山(又叫東梁山),西邊叫西梁山。因為相對如門,故合稱天門山。這兩首詩都著眼於寫江和寫山,但前一首開頭從寫江落筆,說長江之水奔流而下,好像是將雄偉險要的天門山劈開了。但在寫江中又含寓著山的形象:由大江從中將山劈開,不難想見那壁立千仞的山峰屹立兩岸的雄姿;而奔騰的長江至此也不能不迴旋流轉,也可以想見它的峭拔和險要。後兩句就直接寫山了:“兩岸青山相對出”,顯然是行舟所見,是動景。行舟在長江中由遠而近,所見天門山由小而大,由朦朧而清晰,直至如迎面撲來,兩山相對,呈現在眼前,好像是迎接西邊飛流而來的一片孤帆。描寫和感受都非常真切。而後一首則是從寫山落筆,但山是“江上山”,寫山就自然地又含寓了江。接著岸上松寒是寫山,而“浪花碎”又是從江關合到山。後四句也是從江上行舟著眼,是流動的、變化的,最後回首遙望遠去的天門山,則沉迷於一片青靄之中。兩詩構思相近,卻從相反的角度落筆,寫舟行中對天門山的真實感受,都能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
李白的寫景詩,常常滲透進他的求仙學道思想,有的甚至直白地表現他這方面的追求。如前面分析過的《望廬山瀑布》其一,在寫完廬山的壯麗景色後,這樣寫道:“而我遊名山,對之心益閒。無論漱瓊液,且得洗塵顏。且諧宿所好,永願辭人間。”另一首歌唱廬山的名作《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在詩的最後也歸到學道求仙:“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遙見仙人彩雲裡,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願接盧敖游太清。”又如《西嶽雲台歌送丹丘子》,在描寫了華山的崢嶸景象、黃河的奔騰氣勢之後,就化入神仙境界:“白帝金精運元氣,石作蓮花云作台。雲臺閣道連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明星玉女備灑掃,麻姑搔背指爪輕。我皇手把天地戶,丹丘談天與天語。九重出入生光輝,東求蓬萊復西歸。玉漿儻惠故人飲,騎二茅龍上天飛。”《古風》其十九甚至入題就寫遊仙:“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恍恍與之去,駕鴻凌紫冥。”其他如《夢遊天姥吟留別》《登泰山》 《望終南山寄紫閣隱者》《登峨眉山》等都是如此,這使得李白的寫景詩,尤其是描寫名山的詩,多帶有一股縹緲之氣。
除了上面提到的五類外,李白還有一些歌頌友情的作品,也寫得十分真摯動人。如《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一個比喻就寫出了汪倫情意之深,千古以來,引起了無數讀者的共鳴。又如《贈孟浩然》: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讚美孟浩然清高超逸的品格,實際就是抒發自己的人生理想和高潔的情志,這裡表現的就不僅僅是個人之間的情誼,而是寫出了兩位詩人間格調相通的更高的精神境界。其他如《送友人》(“青山橫北郭”)、《廣陵贈別》《餞校書叔雲》《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白雲歌送友人》等詩,都從不同的側面,以不同的風格,表現了與朋友之間的真摯友情。
另外,李白詩歌中對婦女生活和命運的關心、對婦女形象的塑造,也很值得我們重視。《長干行》二首是其代表。其一云: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裡,兩小無嫌猜。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台?十六君遠行,瞿塘灩澦堆。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八月胡蝶來,雙飛西園草。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這首詩,假擬婦女的語氣,敘述了一個純樸的女子愛情婚姻生活的不幸。她和一個男子自幼生活在長干裡,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十四歲嫁過去做新婦時,還那麼天真爛漫,羞澀得頭都抬不起來。她本來期待並堅信丈夫是深愛自己的,卻沒有想到剛16歲時,他就遠行到長江上游經商去了。《長干行》其二有“那作商人婦,愁水復愁風”之句,據此可知丈夫遠行是出門經商。她在家期盼、寂寞、傷心,無心出門,門前台階上都長滿了青苔,可是丈夫卻一去就杳無消息。她悲傷、愁苦,連青春容顏都因此而凋謝了,可仍然癡情地盼望著丈夫歸來,希望他一旦確定歸期,就捎一封書來,她一定要到很遠的地方去迎接他。這是一首敘事性很強的詩,作品沒有也不必要寫出最後的結局,但悲劇的氣氛非常濃厚。這樣的悲劇在封建時代是帶有普遍意義的。全詩深情綿邈,寫得柔婉清麗,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相似的主題還有《妾薄命》《白頭吟》等詩。前者藉歷史上漢武帝與陳皇后事,傾訴了不幸婦女的哀怨,對統治階級在婦女一旦色衰時就無情地加以遺棄的罪惡行徑進行了斥責。後者則從古時“丈夫好新多異心”的普遍情況出發,傳達了婦女“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的期望。
《北風行》則是寫出征犧牲戰士妻子的痛苦呼號,不重在敘事,而重在抒情。因涉及邊塞和戰爭,風格又與上一首迥異。全詩感情奔湧,境界開闊,雖然是寫婦女心中的哀怨,卻顯得氣勢磅礴,力透紙背。看他寫婦女心中的悲傷痛苦,是:“惟有北風號怒天上來。”“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李白對婦女不只是同情,他還為她們唱出了熱情的讚歌。如《子夜吳歌》四首:
秦地羅敷女,采桑綠水邊。素手青條上,紅妝白日鮮。蠶飢妾欲去,五馬莫留連。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五月西施採,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長安一片月,萬戶擣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
四首分寫春、夏、秋、冬四季,從采桑、採蓮、擣衣、絮袍四種與季節相關的勞作,表現了不同婦女的美麗、純貞、勤勞和多情,以極簡練的語言,創造出幾個優美動人的婦女形象。《越女詞》五首,內容和風格與此相似,都是很值得一讀的好作品。不僅在唐代,就是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寫婦女寫得這麼多、這麼好,都是極為少見的。
李白詩歌反映的生活面和思想內容是十分廣闊的,上面只是就大的方面作了一些介紹,而每一個方面所涉及的作品也很有限;實際上同一類題材的作品,在李白的筆下,其思想風貌與藝術風貌也很不相同。偉大的詩人總是豐富的,我們只有讀更多的作品,深入到他所創造的藝術世界中去,才能認識到他的豐富,也才能認識到他的偉大。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