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你不可不知的老話(簡體書)
滿額折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你不可不知的老話(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9.8 元
定價
:NT$ 179 元
優惠價
87156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你不可不知的老話》由文德編著。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你不可不知的老話》講述了:老人言不同于名人之言、圣人之言,它更體現出一種草根性,草根智慧實實在在,草根智慧更接地氣。其實咱們大多數人,都是普通老百姓。
草根智慧有草根智慧的和藹可親——通俗、易懂、平易近人,不讓人感覺高高在上,而讓人感覺觸手可及。在咱們的生活中,處處有這樣的老人言,它可能就是我們的爺爺、奶奶不經意的某句話,當時咱們覺得“老土”,但突然某一天,就會覺得那些話說到了我們的心坎里!常常聽到身邊的朋友們感慨“早知道這樣就聽父母的了”、“還是老爸老媽有遠見啊”、“我當初怎么就沒想到呢”,諸如此類的話,其實不是沒想到,而是老人們早就說過了,我們沒有用心去聆聽,去感悟。如果多聽些老人言,那么在面臨選擇時我們將會知道如何取舍,少走一些彎路;如果多聽些老人言,一帆風順時我們不會洋洋自得,忘記風險;如果多聽些老人言,困頓無助時我們不會顧影自憐、一味消沉。
老人言是思想的火花、智慧的濃縮,雋永有味,字字珠璣。它們是立身處世的法則,是生活求索的啟迪。老人言內涵豐富,包羅萬象,且實用性強,飽含生活的智慧,可以為我們的人生指引航向。只要你能聽老人言,明白其中道理,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必然會讓你受益終生。

名人/編輯推薦

老人的老,不光體現在年齡的衰老,更體現在智慧的古老、經驗的老道、看待事物的深刻。文德編著的《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你不可不知的老話》從浩如煙海的老人言中精心摘選,運用生動的事例,使讀者可以聆聽“老人言”。用心體會這些口口相傳的智慧,人間的至理,我們就能從中吸取營養,發現生活的真諦。

中國有句老話叫“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為什么要聽老人言?因為老人的“老”,不光體現在年齡,更體現在智慧的古老、經驗的老道、看待問題的深刻。姜還是老的辣,很多時候,時間本身就是一種資本。經過的事多,走過的路多,吃過的鹽多,也就相當于在這個世界上接受過的歷練多,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就深刻,看人就能看到骨子里去。這些老人言都是來自于生活的經驗,是我們的祖輩們吃過虧、受過苦、交過了學費后一點點積攢下來的。那些口耳相傳的智慧,讓我們無法不去敬畏。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聽老人言,是一種智慧尋根。
老人言是祖輩留給我們的財富,只不過它沒有以實物的形式存在,而是一種以口耳相傳的方式傳播的智慧,也正因為如此,老人言才顯得更加的寶貴。因為口耳相傳實際上是一個通過歲月大浪淘沙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歲月幫我們淘汰掉那些并不值得流傳的經驗,而留下來的就都是能夠指導我們人生的至理名言。
翻開歷史我們能夠看到,每一個勝敗興衰的故事背后,都有我們中華民族的老人之言曾作出預測、作出總結。一些成功的人身上,我們總能夠看到他們遵循老人之言的特質;那些失敗者的身上,我們則可以清晰地察覺他違背老人之言的行為。“忍得一時,風光一世”,這是老人之言。韓信遵之而忍胯下之辱,終成一代名將;項羽未遵而烏江自刎,終令天下英雄扼腕嘆息。“得意之時不可忘形”,這是老人之言,曾國藩遵之自裁其軍,終于得保天年;年羹堯未遵居功自傲,落得被賜自盡的下場。“身輕失天下,自重方存身”,這是老人之言,朱元璋遵之以廣積糧、緩稱王,終于雄踞天下;袁術未遵而奪玉璽、僭君位,終為天下所不容。歷史上這些一正一反的事例實在值得我們思考。其實即便是不講歷史,就看我們當代的成功者與失敗者,其背后不一樣有老人之言在起作用嗎?“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這句老人言是對馬云、俞敏洪這樣的成功者最好的詮釋;而“十個空想家,抵不上一個實干家”,這句老人言不也正好是那些天賦過人卻耽于幻想而最終一事無成的失敗者的注腳嗎?由此可見,對于老人言這簡單而樸素的生活智慧,我們是不能不重視的。
“取敵之長,補己之短”、“吃水不忘掘井人”、“想人所想,急人所急”之類俗語更是一個人能夠立足于社會的處世箴言。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一定要懂得如何做人,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不懂做人,那么,還沒有和人比賽,便已經輸了。大凡成功的人,無一例外都深深地明白做人的重要性。除了處世做人之外,老人言還教我們要注重細節,如“針尖大的窟窿斗大的風”、“大船只怕釘眼漏,粒火能燒萬重山”;教我們要善于學習,如“井淘三遍吃甜水,人從三師武藝高”、“刀不磨要生銹,人不學要落后”;教我們知足常樂,如“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世事本無完美,人生當有不足”等。
老人言不同于名人之言、圣人之言,它更體現出一種草根性,草根智慧實實在在,草根智慧更接地氣。其實咱們大多數人,都是普通老百姓。草根智慧有草根智慧的和藹可親——通俗、易懂、平易近人,不讓人感覺高高在上,而讓人感覺觸手可及。在咱們的生活中,處處有這樣的老人言,它可能就是我們的爺爺、奶奶不經意的某句話,當時咱們覺得“老土”,但突然某一天,就會覺得那些話說到了我們的心坎里!常常聽到身邊的朋友們感慨“早知道這樣就聽父母的了”、“還是老爸老媽有遠見啊”、“我當初怎么就沒想到呢”,諸如此類的話,其實不是沒想到,而是老人們早就說過了,我們沒有用心去聆聽,去感悟。如果多聽些老人言,那么在面臨選擇時我們將會知道如何取舍,少走一些彎路;如果多聽些老人言,一帆風順時我們不會洋洋自得,忘記風險;如果多聽些老人言,困頓無助時我們不會顧影自憐、一味消沉。
老人言是思想的火花、智慧的濃縮,雋永有味,字字珠璣。它們是立身處世的法則,是生活求索的啟迪。老人言內涵豐富,包羅萬象,且實用性強,飽含生活的智慧,可以為我們的人生指引航向。只要你能聽老人言,明白其中道理,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必然會讓你受益終生。

目次

第一章 知識積淀:求學無笨者,努力就成功——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好記性比不上爛筆頭
不怕學問淺,就怕志氣短
若得驚人藝,須下苦功夫
常說口里順,常做手不笨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天才出于勤奮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工多出巧藝
第二章 求知益智:生活是知識的源泉,知識是生活的明燈——激活心中的無盡寶藏
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
咬著石頭才知道牙疼
要知山下路,須問過來人
一遭生,二遭熟
頭回上當,二回心亮
餓出來的聰明,窮出來的智慧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自以為是,就什么也不是
第三章 準則培養:習慣成自然——品質生活來自良好的準則
挨金似金,挨玉似玉
白沙在涅,不染自黑
百人百姓,各人各性
喝慣了的水,說慣了的嘴
習慣成自然
今日事,今日畢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要埋頭苦干,不好高騖遠
第四章 事理規律:風不來樹不動,船不搖水不渾——掌握規律,從容人生
強將手下無弱兵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行得春風,便有夏雨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好鋼要用在刀刃兒上
人多計謀廣,柴多火焰高
大船只怕釘眼漏,粒火能燒萬重山
針尖大的窟窿斗大的風
第五章 世態人情:世事如棋局局新——完善自身,掌握主動權
取敵之長,補己之短
人見利而不見害,魚見食而不見鉤
身輕失天下,自重方存身
與其苛求環境,不如改變自己
想人所想,急人所急
不管閑事終無事
禮下于人,必有所求
少些書生氣,多點世態心
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
退一步,才能進十步
第六章 修養哲學:謙則能和,傲則易怒——放低姿態,積極進取
生氣不如爭氣,翻臉不如翻身
學會低頭,才能出頭
多做事,少抱怨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放下身段,不言自高
危行言遜,不落禍患
得意之時不可忘形
笨鳥先飛早入林
不會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來
不怕人不請,就怕藝不精
第七章 生活處境:得意失意莫大意,順境逆境無止境——花開花落,順逆有常
得意不可再往
心安茅屋穩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冬長三月,早晚打春
不經冬寒,不知春暖
弓硬弦常斷,人強禍必隨
寵辱不驚,去留無意
有求皆苦,無欲則剛
第八章 個人涵養:茶也醉人何必灑,書能香我不須花——為人若君子,不可當小人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誠信無須假于筆墨,美麗無須假于粉黛
別讓陋習成自然
常善人者,人必善之
虛懷若谷,謙恭自守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大智若愚
說話要誠實,辦事要公道
第九章 立身處世:信者行之基,行者人之本——修煉自己,把握人生福禍之密鑰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信譽重于泰山
與善人居,擇善而從
飲水思源,緣木思本
居上以仁,居下以智
少指責,多認錯
生活要“老成”
過頭飯不吃,過頭話不說
名譽是把雙刃劍
第十章 言行智慧:一嘴莫生兩舌頭——做了再說,說了就做
學會傾聽
玩笑之時有分寸
謠言止于智者
藏不住事,不成大事
嘴上得有個把門兒的
會表達,易成功
留點余地
第十一章 為人胸懷:造房要余地,做人要余情——眼界決定境界,氣度造就高度
得放手時且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君子記恩不記仇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人不在大,要有本事;山不在高,要有景致
多一些寬容,少一些隔膜
凡事留一線,他日好相見
第十二章 待人接物:敬人者人恒敬之,愛人者人恒愛之——有禮才會有理
重視別人的名字
打人莫打臉,罵人莫揭短
吃水不忘掘井人
辱人者必自辱
心口如一終究好,口是心非難為人
反駁也要給別人留面子
第十三章 自我修煉: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人必自重,才能讓他人尊重
井淘三遍吃甜水,人從三師武藝高
千招要會,一招要好
千般易學,一竅難通
不擔三分險,難練一身膽
以德立身,以德服人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行不行,先嘗試
想喝甜水自己挑
忍得一時,風光一世
第十四章 社交生活: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做好自己,提高情商
禮多人不怪,多笑惹人愛
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
主雅客來勤
蚊子遭扇打,只因嘴傷人
情誼不可透支
花香不在多,室雅不在大
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抵對門
濟人須濟急時無
第十五章 工作態度:活著一分鐘,戰斗六十秒——節制但不保守,進取但不冒進
竅門滿地跑,就看找不找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刀不磨要生銹,人不學要落后
工作宜趕不宜急
三分苦干,七分巧干
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喪氣
不怕千著巧,只怕一著錯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第十六章 行思之道:休將我語同他語,未必他心似我心——思而不行則無用,行而不思則無功
老馬識途
姜老辣味大,人老經驗多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傷人之言,深于矛戟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忍一時風平浪靜
無聲勝有聲
三思而后行
第十七章 放下得失: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鎖住目標,有的放矢
疑人莫用,用人莫疑
呼蛇容易遣蛇難
吃一塹,長一智
選對行業,成就一生
做事要分輕重緩急
眼望高山,腳踏實地
十個空想家,抵不上一個實干家
再精巧的算盤也有算錯的時候
失敗是塊磨刀石
只有大意吃虧,沒有小心上當
第十八章 機遇把握: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善于捕捉時機,敢于果敢出手
逢強智取,遇弱活擒
將計就計,其計方易
機會從來不等人
不打無準備之仗
善用現有資源
磨刀不誤砍柴工
求人不如求己
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
第十九章 成功創業:人憑志氣虎憑威——經營自己,創造無愧無悔的事業
不怕無能,就怕無恒
大膽天下去得,小心寸步難行
寧走十步遠,不走一步險
守信者先守時
保持謙遜才能邂逅成功
朋友可廣交,但不可濫交
頭腦要比手腳更勤快
一寸不牢,萬丈無用
卒子過河能吃車馬炮
第二十章 喜怒哀樂:人逢喜事精神爽,悶上心來瞌睡多——追求寧靜,享受快樂
日圖三餐,夜圖一宿
歡娛嫌夜短,寂寞恨更長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攢錢好比針挑土,敗家猶如水推沙
蠶絲作繭,自縛其身
養生先養德,德高人自壽
人生最大的滿足是付出
知足者常樂
世事本無完美,人生當有不足

書摘/試閱

好記性比不上爛筆頭
民間有句諺語叫:“好記性比不上爛筆頭。”說的是不管一個人記憶力多好,都會有忘事的時候,如果能養成在紙上多寫幾遍,或遇事記下來的習慣,就會好很多。其實,這句話出自我國明朝著名文學家張溥的故事。
話說張溥年少的時候,天資愚笨,記憶力很差,在學堂讀書的時候,老師說過的話,張溥經常是這個耳朵進那個耳朵出,一轉眼就忘個干凈。但張溥并沒有為此氣餒,反而讀書愈加刻苦認真,心想:“別人讀一遍就能記住,那么我就讀兩遍。”一段時間之后,張溥發現這個方法雖然有效,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有一次,張溥又把老師教過的文章,忘了個干凈,一個字也想不起來,老師氣極了,罰他把文章抄寫十遍。張溥心中十分不情愿,覺得抄寫十遍也沒什么意義而且浪費時間,但是最終他還是認真按照老師的要求做了。沒有想到的是,到了第二天,張溥竟然能流利地背誦出了自己抄寫的文章。張溥非常高興,發現原來動手把文章抄多遍對加強記憶有這么好的效果。從此以后,凡是重要的文章或是自己認為很優美的段落,他都會主動的抄寫幾遍,這樣很快都能背出來,而且以后寫文章時,一些語段也能信手拈來。
無論對于學習還是對于日常工作而言,勤動筆做記錄都是一個良好的習慣,做筆記有利于整理自己的思維,幫助我們學習和記憶。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及時地做筆記,可以使注意力更加集中到學習的內容上,同時做筆記的過程也是一個積極思考的過程,可以充分的調動眼、腦、手一齊活動,促進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做筆記還有防止遺忘、方便查詢等功能。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巴納特為了研究在聽課學習的過程中,做筆記的學生與不做筆記的學生學習效果究竟有多大的區別,曾經以大學生為對象做了一個實驗。他提供給大學生們一份大約有1800個單詞的介紹美國公路發展史的學習材料,并且以每分鐘大約120個詞的中等語速讀給他們聽。實驗過程中,他把參加實驗的大學生平均分成3組,要求每組學生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學習。第一組為做摘要組,即要求他們一邊聽課,一邊摘出要點;第二組為看摘要組,即首先給他們提供已經做好的學習要點,他們在聽課的同時就可以參考這些學習要點,而自己不用動手做筆記;第三組為無摘要組,只是要求他們聽講,不給他們提供學習要點,也不要求他們自己動手做筆記。當三組學生完成學習之后,統一對所有的學生進行回憶測驗,檢查對文章的記憶效果。
實驗結果表明:第一組學生在聽課的同時,自己動手寫摘要做筆記,考試成績最好;在學習的同時有學習要點可以參考,但是自己不用親自動手做筆記的第二組學生考試成績次之;而單純聽講而不做筆記,也看不到學習要點的第三組學生考試成績最差。
通過這樣一個實驗可以充分表明做筆記對學習的重要作用。也許有人會說“我的記憶力好用不著這么做”,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親自動手去做筆記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為學習過程中,當一個人拿起紙和筆思考問題時,注意力很自然地高度集中,這樣就有助于更全面地考慮問題,不但可以把學習的要點條理清楚的羅列出來,而且,還可以引出許多細節,幫助對所學內容更加深入的理解。相反,如果一個人只是呆呆地坐那兒想問題,思維就會很容易發散,不由自主就走神了,那么他就難以深入,全面地思考問題。
有這樣一個視頻,飛機正在機場跑道上滑行,做起飛前的加速,副駕駛員手中捧著飛行手冊,依照手冊上的順序逐條朗讀飛行指令,旁邊的駕駛員則依照順序,一邊復述聽到的飛行指令一邊按照自己復述的指令執行動作,操縱飛機。其實每個駕駛員都可以說是身經百戰,經歷了無數次的起飛和降落。對于這樣操作指令絕對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可是他們為什么還要這樣死板地對著飛行手冊一邊朗讀,一邊復述,然后才去執行動作呢?這就是我們俗話說的“好記性比不上爛筆頭”。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個道理已經說得很清楚,在日常的工作、學習中,做筆記不但可以加深你的記憶,提高你的學習效果,而且,還可以幫助你成為一個工作高效、辦事有條理的人。所以從現在開始,讓你的雙手變得勤快,不要再吝惜你的紙和筆,隨手記下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這些點點滴滴匯集起來必將成為你人生當中最寶貴的一筆財富。
P3-4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