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教子誤區(簡體書)
滿額折

教子誤區(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9.8 元
定價
:NT$ 179 元
優惠價
87156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父母心甘情愿地為孩子做著能做的一切,孩子卻似乎并不領情。苦口婆心得不到孩子的諒解,滿腔愛意換來的只是無奈和失望。那么,父母們就需要靜下心來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究竟怎樣做才能達到親子共贏呢?本書講述了關于愛孩子、跟孩子溝通、心態、情商、獨立、性格、錢財、學習等方面的教子誤區,通過對這些誤區的了解,幫助父母避免走進這樣的誤區,改進自己的教子方法,達到親子教育的目的。

作者簡介

木木,本名柴寶輝,東北男人,1989年開第一家書店至今。對書情有獨鐘。熱愛時尚、音樂和冒險。曾策劃和主編《人生要耐得住寂寞》《人生別留遺憾》《人生何必太計較》《人生需要忍耐和等待》》等暢銷書。

名人/編輯推薦

★只陪伴,不設限,才是對孩子最大的信任和最好的愛。
★暢銷書《淡定的人生不寂寞》主編木木老師的親身教子指導。
★《教子誤區》用生活中的常見事例指出父母所犯的幾大教子誤區,并通過這些誤區帶來的負面影響,幫助父母意識到錯誤的教育方法給孩子帶來的危害,最后用簡單可行、效果極佳的建議指導父母,幫助父母育兒。

作為父母,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將來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可是越來越多的父母發現,孩子并不像自己所想的那樣懂事、聽話、愛學習等;相反,任性、逆反、厭學等一系列的問題都相繼在孩子身上出現。對此,很多父母在大失所望的同時又迷惑不解:為什么我們給孩子提供了這么優越的物質生活,可他還是這么難教?
于是,很多父母把指責朝向孩子,朝向老師,卻從沒想到,其實是自己的教育方法出了問題!父母本應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試問,有多少父母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又有多少父母以自己的言行為“鏡”,為孩子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孩子犯了錯,父母不問青紅皂白就責罵孩子;孩子口吐臟話,父母一邊嚴厲管制一邊卻對別人說臟話;孩子不想報補習班,父母卻為了趕“潮流”而逼迫孩子去學……這些情形,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常見,但是有多少父母對自己的教育方法進行過反省,甚至對自己的不良言行進行過糾正?一味地把注意力集中到孩子身上,卻忽視了自己所犯的教育誤區,這樣怎會讓孩子健康成長,長大后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
著名教育家盧勤老師曾經說過:“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問題出在孩子身上,但‘病根’很可能出在父母身上。”的確,日常生活中,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可能一個不經意的動作、一個誤會的眼神,就會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很大的影響,成為阻礙孩子健康成長的絆腳石!所以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父母一定要先自己“過關”,避免一些常犯的錯誤,然后再拿正確的方法教導孩子,這樣才有可能使孩子沿著正確、科學的軌道茁壯生長。就像種花,即便你給它再適宜的環境,再精致的花盆,如果缺乏正確的日常護理方法,必然會把鮮花養成蔫花,直至最后枯萎凋零!
基于此,本書分別圍繞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常犯的錯誤,分為八個方面進行詳細講解,給父母們敲響警鐘。這八個方面分別為:愛孩子的誤區、與孩子溝通的誤區、培養孩子心態的誤區、培養孩子情商的誤區、培養孩子獨立性的誤區、培養孩子性格的誤區、在錢財方面的誤區以及引導孩子學習方面的誤區。這些錯誤,可以說是我們身邊最常見的情形,會讓父母們在閱讀之中恍然大晤:原來我之前的那些教子方法竟然都是錯誤的!
另外,本書每一節的結構也很新穎:先列舉生活中的常見事例,然后圍繞事例分別指出父母所犯的幾大誤區,以示警醒;接著再講述父母所犯的這些誤區對孩子成長的負面影響,能夠讓父母更深刻地認識到錯誤的教育方法對孩子造成的危害;最后,在如何糾正誤區上,書中給出了幾條簡單可行、效果極佳的建議,以便父母在日常教子過程中加以運用。除此之外,本書語言通俗簡潔、精辟凝練,并且視角獨特、富有智慧,對我們為人父母者有極大的指導和幫助作用。
最后,衷心祝愿每一位讀過此書的父母,都能從中受到啟發,接受科學的教育理念,并在實踐中靈活運用,這樣孩子就會在你的轉變下,健康成長,發生很多讓人意想不到的改變!
編者
2013年10月1日

目次

第一章如何給孩子愛——在愛孩子方面的教子誤區
“孩子,打你罵你我心里也痛,可這都是為你好”——孩子不打不罵不成材
“媽媽愛我,爸爸不愛我”——當爸爸的不主動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愛
“寶貝,媽媽多愛你啊,要什么給什么”——對孩子的要求無條件滿足
“乖乖聽話就是好孩子,爸爸媽媽就喜歡你”——把“聽話”作為愛孩子的前提
“誰欺負你了?走,媽媽找他算賬去”——不問青紅皂白就幫孩子出氣
“孩子還小,不懂事,我來替他收拾爛攤子吧”——替犯錯的孩子承擔責任
“現在讓你上輔導班,是為你以后的前途著想啊”——以未來的名義愛孩子
“放心吧,只要考得好,給多少錢媽媽都樂意”——用錢對孩子進行獎賞
第二章如何說孩子才會聽——在與孩子溝通方面的教子誤區
“不要再說了!就按我說的去做”——不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
“你怎么這么笨!簡直就是豬腦子”——批評孩子不注意言辭
跟孩子說‘對不起’,這多沒面子啊”——父母犯錯卻不肯跟孩子道歉
“我是你媽,還有什么不能讓我知道的”——隨意偷窺孩子的隱私
“媽,你整天這么嘮嘮叨叨,煩死了”——和孩子溝通嘮叨個沒完
“哦,你剛才說什么?我沒注意聽”——孩子說話時不用心傾聽
“寶寶,你太聰明了!誰都不如你”——不會表揚孩子
“你那個同學家里真窮,還這么不愛學習,以后別跟他玩了”——當著孩子的面議論別人
第三章如何讓孩子更自信更樂觀更上進——在心態方面的教子誤區
“爸爸媽媽總是說話不算數”——父母答應孩子的事從不兌現
“你看×××,人家又考了個第一,為什么你就不能呢”——總是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做比較
“孩子,你已經做得夠好了,爸爸媽媽很滿足”——不懂得激發孩子的競爭意識
“他要是先打你,你也打他”——教孩子以牙還牙,不能吃虧
“這點進步算什么”——對孩子的進步不給予贊美
“唉,完蛋了!你看你,這次又考砸了”——不教育孩子樂觀面對挫折
“再不聽話,晚上怪獸就來抓你”——利用恐懼心理嚇唬孩子
“你這個孩子今天也跟我過不去”——心情不好時拿孩子當發泄對象
第四章如何讓孩子更懂事——在情商方面的教子誤區
“媽媽,你不表揚我,我就不努力了”——不會引導孩子學會自我激勵
“當班長?出什么風頭!把學習搞好才是正事”——不注重培養孩子的領導力
“哭!就知道哭!你在這哭吧,我走了”——不引導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
“媽媽,都怪你!早上沒準時喊我,害得我遲到挨老師批”——不懂得引導孩子學會自我反省
“你只管做好自己的事情,管別人干什么”——強調個人主義,忽略對孩子進行合作意識培養
“少說話多做事,沒人會把你當成啞巴”——只注重孩子的學習,忽略了培養其溝通能力
“媽,你病了關我什么事,我才不給你做飯呢”——從沒想到讓孩子學會感恩
“為別人想那么多干嗎!還是多為自己的利益考慮吧”——(父母)言行自私自利,扼殺孩子的同情心
第五章如何讓孩子更獨立——在獨立方面的教子誤區
“孩子這么小,讓他自己做還不如我替他做省心”——處處替孩子包辦
“別怕,寶貝,有媽媽在這呢”——處處保護孩子,不教育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作業寫完了?別閑著,抓緊畫畫吧”——不給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
“既然不喜歡這里,那以后就別去了”——不舍得讓孩子試著適應新環境
“孩子的事都是我說了算,讓他干什么就必須干什么”——做什么都不跟孩子商量
“不知道答案?聽著,爸爸告訴你”——忽視了對孩子進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
“就這一個寶貝,怎能再舍得讓他受罪”——不舍得讓孩子吃苦
“既然這么困難,就別再做了”——不鼓勵孩子勇敢去嘗試
第六章如何讓孩子擁有良好的個性——在性格方面的教子誤區
“好了好了,別哭了,是爸爸輸了,你贏了”——故意輸給孩子,使孩子驕傲自大
“瞎逞能!你自己還是個小孩子呢,怎么去幫助別人”——不懂得呵護孩子的同情心
“媽,您別說了!我早就知道自己太笨”——教育不當,導致孩子不自信
“憑什么他比你強?你一定要超過他”——激勵不當,引發孩子的嫉妒心
“氣死我了!你這孩子怎么老和爸媽對著干”——總跟叛逆的孩子較勁,不依不饒
“別出去玩了!還是老老實實在家待著吧”——圈養孩子,導致孩子性格孤僻
“其他同學有什么,咱也得有!不能比別人差”——盲目攀比,使孩子愛慕虛榮
第七章如何樹立孩子的金錢觀——在錢財方面的教子誤區
“孩子這么小,跟他談錢會讓他沾染‘銅臭’”——從小不注重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
“給你的零花錢都到哪去了!一分不漏地給我講清楚”——不懂得利用零花錢教孩子理財
“兒子,想買什么就買什么,反正咱家也不缺錢”——不教孩子制訂合理的理財計劃
“我才不舍得讓我的孩子勤工儉學呢,吃苦受累多受罪”——不鼓勵孩子去掙錢
“你這么小就玩投資,長大了不鉆進錢眼里才怪”——不鼓勵孩子嘗試投資理財
“你同學穿名牌了,媽媽也給你買”——鼓勵孩子在“名牌”上攀比
第八章如何讓孩子更優秀——在學習方面的教子誤區
“快給我好好學習!不然就揍你”——誤導孩子,讓孩子以為學習是為父母而學
“學習好就是好孩子,誰都喜歡”——過分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
“別人都給孩子請家教,我也得給我孩子請家教”——盲目從眾,給孩子聘請很多家庭教師
“別問了,讓媽媽清靜會兒!真煩”——對孩子提出的問題敷衍或制止
“必須和標準答案一模一樣!一點兒都不能差”——盲目相信“標準答案”,限制孩子的思維
“去臥室寫作業吧,爸爸正在和人打麻將”——不注重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五個指頭還伸不齊呢!偏科很正常,沒什么大不了的”——忽視了孩子偏科的危害

書摘/試閱



如何給孩子愛
——在愛孩子方面的教子誤區
“孩子,打你罵你我心里也痛,可這都是為你好”
——孩子不打不罵不成材
家庭故事
一天深夜,朋友給我打電話,驚慌失措地說他孩子離家出走了。
原來,朋友的孩子上午在學校和班上一個同學打架,班主任發現后不僅狠狠批評了他們一頓,還讓雙方的家長到學校去。結果,朋友匆匆趕到學校,看到倆孩子身上都被抓傷,惱羞成怒,就當著老師的面狠狠扇了兒子幾個嘴巴。
走出學校后,兒子含淚大聲質問他:“是他先打我的,你憑什么不問清楚就打我!”
朋友怒不可遏:“誰先打誰都不對!你說你,不好好學習,經常跟別人鬧矛盾,害得我低三下四跟老師說好話!你真是給老子丟人!滾!哪遠滾哪去!”
聽完爸爸的一頓訓斥,兒子沒說話,頭也不回地朝另一個方向跑開了。
朋友當時正在氣頭上,看到兒子跑開也沒去追,覺得他晚上會自己回家。結果,一直到晚上10點多,也沒見兒子的影子。朋友給老師打電話,老師說下午孩子都沒來上課……
了解了事情的經過,我對朋友說:“倆孩子打架,你不問清誰對誰錯就對兒子大打出手,還當著老師的面,這樣做肯定會讓孩子覺得丟面子。再說了,孩子最后也跟你說是別人先出手打他的,你為什么還要訓斥孩子呢?”
朋友爭辯道:“不管怎么說,我也是為了孩子好啊,我打他罵他,自己心里也難受,可是不這樣,孩子能改嗎?”
我反問朋友:“如果我經常罵你,你愛聽不?就算我是為了你好,你心里肯定還是不能接受。孩子也是一樣啊。所以愛孩子,就不能用打罵對待,否則會傷了彼此的感情……”
聽我這么一說,朋友在電話那頭沉默了。
過了不久,朋友打電話悲喜交加地告訴我,在家附近的網吧找到了孩子,現在正和他一塊吃肯德基呢。
教子誤區一:
有些父母教育孩子總是秉承老一輩的模式,以打罵來對待孩子所犯的錯誤,認為這是愛孩子的一種方式,所謂“打在兒心,痛在母心”“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其實也是為了孩子好,能讓孩子更聽話。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