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王道劍(參):大戰天竺
滿額折

王道劍(參):大戰天竺

定  價:NT$ 280 元
優惠價:90252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8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以生花妙筆,揭秘明朝建文帝失蹤懸案,融廟堂爭霸與江湖傳奇而絲絲入扣;
以「王道劍」至高奇技,跳脫金、古,淬鍊新武學系出!

燕王朱棣舉旗清君側,發動「靖難之役」欲奪皇位。傅翔與蒙古女醫阿茹娜隱姓化名扶助燕城百姓,得燕王妃青眼有加,但彼此的殺父之仇卻橫亙在這對少年情侶心中。鄭芫之母遭峨嵋門人劫擄,章逸收下戰帖,新舊錦衣衛的幾次殊死惡鬥,和詭譎多變的南北軍戰事,同樣令人屏息!中土十三門派齊聚武當山,共推武林盟主,天尊、地尊突然現身邀戰,而老道士完顏宣明練就的不敗之身,能否扭轉局勢?……

封筆四十六年,武俠小說大師上官鼎,以長篇巨作《王道劍》重出江湖,全書約八十八萬字,共五冊。
以明朝「靖難之役」為創作背景,融史入俠,書寫出一段與真實歷史環環相扣的武俠世界,並根據近年學者最新考古發現,揭秘明朝建文帝失蹤大懸案。讀者閱讀此書,將感受兼集俠義、武藝、歷史、正邪、王霸之爭的武俠震撼。
上官鼎的創作一貫表達了從東方哲學和章回小說傳統所延伸的武俠史觀,《沉沙谷》彰顯少年英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理想信念,《王道劍》延續此脈絡,以儒學「王道之學」另闢蹊徑,創造武林至高境界「王道劍」,闡述「為武林繼絕學、為亂世開太平」的豪情壯志,除總結上官鼎的武俠抱負,也成為嶄新的書寫起點。
《王道劍》為遠流繼金庸之後,強力推薦的武俠小說。「武俠」是俠情義理,是社會善邪的分野,是談古論今的論理基礎,是韜光隱晦者捧讀之書,更是「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的精神體現。上官鼎《王道劍》具體展現武俠精神的豪情萬丈,堪稱近代武俠小說集大成並自闢新路的獨創作品。希冀再創華人讀者「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的武俠小說閱讀風潮!

作者簡介

上官鼎

六○年代新派武俠小說作家,為劉兆藜、劉兆玄、劉兆凱三兄弟集體創作之筆名,隱喻三足鼎立之義,著有多部武俠小說:《蘆野俠蹤》(1960)、《長干行》(1961)、《沉沙谷》(1961)、《鐵騎令》(1961)、《烽原豪俠傳》(1962)、《七步干戈》(1963)、《俠骨關》(1964)、《金刀亭》(1966)等,亦曾幫古龍接手代寫《劍毒梅香》(1960)。一九六八年宣告封筆,二○一四年以《王道劍》重出江湖,由劉兆玄獨立完成。
劉兆玄,一九四三年生,湖南衡陽人,臺灣大學化學系畢業,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化學博士,曾任清華大學校長、東吳大學校長、國科會主委、交通部長、行政院副院長,二○○八年出任行政院長,現任中華文化總會會長。
自幼嗜讀武俠小說,就讀師大附中期間,為了掙零用錢,便與四哥兆藜、六弟兆凱合寫《蘆野俠蹤》,自此成名。武俠小說評論家葉洪生曾撰文論:「在十八歲少壯之年能寫出《沉沙谷》這樣的傑作,真是天下奇才!」武俠小說大師金庸更盛譽:「台灣在全盛時代,前前後後有五百位作家在寫武俠小說,作品大概有四千部之多。而我個人最喜歡的作家,第一是古龍,第二就是上官鼎。」

名人/編輯推薦

◆學界
徐泓(暨南國際大學榮譽教授)‧徐富昌(臺大文學院副院長)‧林保淳(師大國文系教授)‧須文蔚(東華大學華文系系主任)‧陳世杰(文化大學戲劇系副教授)‧唐毓麗(靜宜大學台文系副教授)‧駱靜如(北一女中教師)‧陳立倫(高雄中學教師)‧許芝薰(正心中學教師)

◆文化界
李家維(《科學人》雜誌總編輯)‧鄭丰(武俠小說作家)‧李偉文(作家)‧楊渡(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

◆影視界
侯孝賢(電影導演)‧王偉忠(電視製作人)

◆企業界
施振榮(宏碁集團創辦人)‧嚴凱泰(裕隆集團董事長)‧尹衍樑(潤泰集團總裁)


提筆揮舞「王道劍」
兆玄兄選靖難之變和建文君臣事蹟為小說的背景,應該不只是寧德之緣,而是身處國族認同混亂、政權輪替、天下動亂的今世,有感於跟隨建文帝出亡諸臣,不畏暴君之威迫,冒死隨君出亡之忠貞,是有為而發的。兆玄兄以闡揚俠義精神的武俠小說形式,「揭日月而闡幽潛」,彰顯先人的俠義忠貞,斥責暴政,嚮往王者,乃天下皆歸往之王道。也許這就是《王道劍》之所以作的緣由。
──徐泓(歷史學家,暨南國際大學榮譽教授)

上官重出,王道再現
《王道劍》在保持武俠小說的基本特性外,兼講歷史與文化。書中透過歷史懸案,彰顯人性情操;透過儒家之道與王道之劍,描述豪俠傳奇。可謂既紀實,又演史。在歷史與傳奇之間,虛實相生,真假參半,頗有似實而虛,似虛而實的藝術效果。這類手法,梁羽生、金庸等武俠大家,固已用之,上官鼎新作,運用亦頗自如。
看他寫史、寫俠,亦寫儒;寫政爭、寫人性,亦寫情操。於史,則考證精詳,展示歷史的真實和人性的真實;寫俠,則剛腸俠骨,躍然紙上;寫儒,則風骨獨標,正氣凜然。筆底生花,頗有語盡而意不盡,意盡而情不盡之妙。
──徐富昌(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文學院副院長)

「王道」與「儒俠」
《王道劍》最引人矚目的,應該是劉兆玄擷取金庸歷史的優長,又擅於發揮台灣武俠本就最拿手的「江湖爭霸」,冶歷史與武俠為一爐,做了巧妙的結合。
《王道劍》將明教、丐幫、全真教、少林、武當等中原各名門正派同仇敵愾,力挽武林危機的俠行義舉,描摹得十分出色,其中明教的方翼與章逸、丐幫的紅孩兒朱泛、全真教的完顏宣明,都刻劃得栩栩如生。尤其是藉少林寺中的楊冰(悟明)和武當派中的坤玄子兩個印度派遣臥底的兩兄弟作對比,突顯正義與邪惡的冰炭不同爐,更引人深思。至於邪惡的一方,天地人三尊各有所執,地尊癡迷於武學並藉由達摩《洗髓經》的洗滌,感悟到天下武學本應互有所補的道理,打破了舊有的邪派角色的格局,更值得讚賞。
──林保淳(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王道劍的三個超越
 首先,超越了大眾武俠小說中狹隘的中原與漢族觀點,上官鼎藉由明初多元族群在江湖的特質,讓漢人、蒙古人、色目人、天竺人的恩怨情仇,切磋辯證,以寬恕與人道精神跨越民族主義的鴻溝。
其次,超越中港台武俠小說遊俠、忠義、情愛的類型與主題,作者把孟子的生態觀「穀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做為貫穿全書的哲學,無論是為弱勢者醫病、為貧窮者融資、發展鄉村經濟,乃至創發生生不息的武功絕學,「王道」是新世紀又亙古的時代之音。
第三層超越是重新定義「俠」,上官鼎筆下的俠不再是以武犯禁,俠更不是快意恩仇,無論是俠客或帝王,在追求武功、征服與霸氣之餘,更要有偉大的寬容與同情心,「王道」絕對是華人在追求民族偉大復興的今日,應當一同省思的終極關懷!
我想大膽預言:《王道劍》將會收錄於當代華文文學的經典中,成為讀者與學者喜愛、沉思與啟發不斷的一部典律。
──須文蔚(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系主任)

豐富而強烈的戲劇感
立體活潑的畫面感,掌握得宜的張力和節奏,步步進逼的懸疑與衝突,小說本身就具備了豐富而強烈的戲劇感。我期待這部現代台灣人創作的武俠作品,有機會改拍成嶄新格局的影片或劇集;更希冀上官鼎跳脫傳統的中國框架和觀點,也能為台灣的四百年史,創作出一部屬於這塊土地的武俠小說。
──陳世杰(編劇,文化大學戲劇系副教授)

《王道劍》的俠義敘事
上官鼎這次重出江湖,依然帶來武俠迷熱愛的快意恩仇,透過巧合奇遇、驚險與懸疑,滿足大家對於「平不平」、「立功名」或「報恩仇」的期待。《王道劍》可視之為逞才識見之作外,歷經歲月與人事的淬鍊,作者較之年少前作,加入更多的歷史感與生命哲思,堂廡比前作更趨寬廣、深沉。
──唐毓麗(靜宜大學台文系副教授)

亦虛亦實,亦剛亦柔
武俠之趣,在武,也在俠;王道之義,在王,也在道。
《王道劍》扣著武俠、王道等關鍵字,以亦虛亦實的筆法橫寫詭譎多變的歷史,以亦剛亦柔的筆觸縱談波瀾壯闊的武林,大氣魄,大格局,上官鼎寶刀未老,愈磨愈利。
──駱靜如(北一女中教師)

武俠小說的新契機
什麼是一部精彩的武俠小說?也許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見地。然則若嘗試去勾勒與釐清,也許那得要在歷史與小說的涵融中,不著痕跡;也許得要在小說人物的刻畫上,鮮明而動人;也許得要在不同領域的描繪上,足以讓人大開眼界。當然最重要的莫過於,能否創造出讓人魂牽夢縈的種種武功招數,而這是難的。
《王道劍》不僅能夠成功地挑戰這樣的難,甚至還能跳脫過往的框架,帶入儒家的思維,進而賦予武學新的境界與可能。
──陳立倫(高雄中學教師)

王道需要有劍!
建文帝朱允炆、燕王朱棣,和傅翔、方冀、鄭芫等諸多武林高手再次登上歷史舞台,重新搬演一齣「削藩」和「清君側」的「靖難之變」。
武俠小說終究比史實有血有肉、有情有義多了,而「王道」也需要有「劍」!否則憑著「虛弱的王道」──婦人之仁,如何治得了國?憑著「劍」──武力霸道,如何「馬上治天下」?
對不嗜讀武俠小說的我,《王道劍》是這樣的一部書,會不知不覺跑到我的腦子裡來撩撥著我。
──許芝薰(正心中學教師)

名家出手,誰與爭鋒
《王道劍》除了是精彩的武俠小說外,更是本引人入勝的歷史小說,將考證與史實不著痕跡地融入在跌宕動人的情節中。
更令人佩服的是,劉會長還把他的政治理想,以「王道」之劍術,以及宛如《禮運‧大同篇》的境界,也就是著重環境永續的小康社會,具體地在小說中以鄭宅鎮的生活來呈現。這是一部久違了的、精彩好看、又引人深思的正統武俠小說。
──李偉文(作家,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不同於傳統武俠的風景
四十多年歲月,讓上官鼎的武俠小說,達到新的境界。
他筆下的官場進退、政治謀略、戰爭場面、武林攻伐有更寬廣的視野,更深入的刻劃。有趣的是,武俠世界在他的筆下有了「國際」的比拚。天竺僧與少林的淵源,武當派與道家的思想根源,丐幫與底層社會的網絡,鄭和航海的技術等,這些都成了他武俠世界的基底,構成了完全不同於傳統武俠小說的風景。
同時,現代性的政治鬥爭、化學知識、物理原理、航行方法等,也變成戰爭攻略、用毒殺人、飛行、航海的新傳奇。它在虛構中,有社會生活的真實,在真實中有武林豪俠的趣味。
不過,小說關鍵還是:好看。它,做到了!
──楊渡(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

靈魂依舊在深山
眷村的孩子都在反共抗俄的氣氛中長大,當爸爸們看報紙上反共大陸的進度,我們關注的是小說連載何時可以反攻武林。上電影院看的是蕭芳芳、王羽、姜大衛、狄龍演的武俠片,每個孩子都想練點功夫,都相信真有個武俠世界存在,只是得靠臥龍生等作者領路。因此每個眷村裡都會有間小小陰暗的租書店,太多孩子都曾在路燈下看書,遲遲不肯回家吃飯,讓爸媽追著打回家。
劉會長能在四十六年後重新啟動他的武俠世界,讓上官鼎重出江湖,毫無疑問必定大力推薦。各位不妨在見到會長時,問問他小時候是不是曾為了看小說讓媽媽追打回家?是不是也用手刀砍過同伴?是不是曾上山拜師學藝?說實話,我相信他靈魂的一部分應該還在某深山裡修練,至今沒想要回來!
──王偉忠(電視製作人)

王道是更高境界的尋求
 上官鼎的「王道劍」,不只是武術劍招,而是一種境界;競爭要能勝出,用的是「境界思維」。小說中的主角傅翔武功很好,但如果想要更上層樓,就要尋求更高的境界──生生不息的王道劍。
我在大學時期對武俠小說十分著迷,同學都叫我「施大俠」,畢業後忙於工作,就沒機會再看武俠小說。過年前我拿到小說文稿後,利用過年期間一口氣就拜讀了大半,不僅內容精彩,許多隱含在小說中的意涵與境界,也值得進一步思索推敲。相信對於個人的人生與企業的經營定將有所助益,在此推薦給各位讀者。
──施振榮(宏碁集團創辦人)

武俠之夢,江湖之義
鄭丰(武俠小說作家)

上官鼎先生既是武俠前輩,也是我師大附中的學長。去年十二月初,學長經由家父跟我通了電話,告知他即將出版一本八十多萬字武俠小說的大好消息。聽聞學長寶刀未老、重出江湖,我這個晚輩兼學妹真是又驚喜又感動,心想老前輩在人世間遊戲了一回後,終於「迷途知返」,「重歸本業」了。
二月時收到書稿,興奮極了,花了一週的時間,一鼓作氣讀完了二十八章、八十八萬字。幾個感想歸納如下:

歷史武俠,完美結合
我一直很欣賞金庸大師在武俠小說中運用大量的歷史人物和背景,使故事更具有真實感、厚重感。看了《王道劍》後,不得不承認這是一部將歷史和武俠完美結合的上乘之作。靖難之役的史實我們都讀過,但是能將當時的各方人馬勢力、各場大小戰爭、各般曲折謀略都交代得清清楚楚、翔實精彩,正是《王道劍》的難能可貴之處。
然而歷史武俠總不免讓人遺憾唏噓。武俠世界固然可以暢快淋漓、邪不勝正,歷史卻無法改變,而且往往是正不勝邪。仁善單純的建文帝註定要失敗逃亡,野心勃勃的燕王朱棣註定將奪得帝位,大肆殺戮。人們為何嚮往武俠,就是因為武俠世界中有公道正義,有天理人心。當武俠遇上真實歷史,不管俠客們的武功有多強、內力修為有多深,也扭轉不了歷史的軌跡。當我讀到傅翔和完顏老道聯手去刺殺朱棣,竟然失敗而歸,想起歷史的不可改變,不免掩卷長嘆,滿心沉重和失落。

故事曲折,引人入勝
武俠小說一定要好看。《王道劍》在「好看」這一點上,絕對無可挑剔,能讓讀者一拿起書便無法放下。情節從頭到尾都能抓住讀者,懸疑曲折,高潮迭起,幾場武林大戰更是暢快淋漓,令人逸興橫飛,驚嘆不已。

人物精彩,武功離奇
《王道劍》中最讓人難忘的人物該是老道士完顏宣明。這老傢伙真正可愛,武功高到號稱「完顏不敗」,卻為老不尊,一派天真,行事說話總讓人絕倒,比老頑童周伯通少一分胡鬧任性,多一分純真義氣。

四個年輕主角各有特色:傅翔正直古板,鄭芫天真伶俐,朱泛調皮搞笑,阿茹娜善良多謀,但都比不上完顏老道的別樹一幟。他每一出場,就令人滿心期待,等著看下一場精彩有趣的對話或對打。其餘重要配角如明教軍師方冀、浪子錦衣衛章逸、丐幫幫主錢靜,以至於歷史人物如建文皇帝、燕王朱棣、徐皇后、道衍和尚、胡?、鄭洽等,都各有特色,性格鮮明。難得的是壞人中也有如地尊這等憨直而執著之人,由堅持追求至高武學之境而悟入正道,際遇不可謂不奇特。

上官鼎筆下的人物複雜而多面,成熟而世故,反映出作者豐富的人生歷練。同為明教倖存者的方冀和章逸都是熱血多智的好漢子,兩人間卻不免有暗中互疑的時刻;親如父子的方冀和傅翔也有難言的苦衷:方冀期望弟子加入明教,為振興明教出一分力,卻始終難以啟齒明言;傅翔雖明白師父的心意,卻也猶疑難決,直到不得不做出決斷之時,才毅然入教。人物間的關係錯綜複雜,不斷在親情、友情、愛情、道義、利害、衝突之間搖擺抉擇。這些複雜世故的人際關係,反襯出傅翔和完顏老道之間這場忘年之交的珍貴可愛:他們之間沒有利害關係,既不彼此相求,也不互相依賴。這段單純而真誠的友誼,該是故事中最動人的亮點之一。
《王道劍》中的武功五花八門,讓人看得眼花撩亂,目不暇給。不管是「明教十大絕學」、「少林洗髓功」、「少林十八羅漢陣」等傳統武功,或是「後發先至」、「生生不息」、「王道劍」、「借力」等新創的武學原理,都讓人耳目一新。這些武功不但創意十足,其中更包含著深厚的哲理,發人深省。
上官鼎在《王道劍》中講述的不只是一段真實的歷史,一群活生生的江湖武林人物,各般奇特的武功和習武的境界,其中還含藏著更深一層的東西:那是作者在現代「江湖」中走過一遭後,對人世和生命的深刻領悟和體會。作者在自序中講述寫作緣起,著實令人動容,看得出上官鼎先生乃是真正的性情中人。不管相隔四十年還是五十年,武俠之夢、江湖之義仍在作者的心中洶湧澎湃,從未止息。
願世間多幾位如上官鼎這般的性情中人,多一分「王道」!

目次

第十四回 靖難之役
第十五回 大戰天竺
第十六回 神農試藥
第十七回 殊死之鬥
第十八回 完顏不敗

書摘/試閱

天剛亮,鄭芫已經盤膝坐在床上運氣一周天。她的少林內功紮實無比,吐納之間,那股真氣浩浩蕩蕩,在經絡穴脈之間通行無阻,一周天後愈行愈緩,愈凝愈厚,直到凝聚於頂,從百會穴緩緩釋出。一個少女能以純陰之氣從諸陽經脈交會之穴湧出,實是奇事。鄭芫自己毫不感覺有任何異處,她任督兩脈皆通,練完這一周天,真氣又走遍諸陰經脈,直到遍體舒暢,全身真氣鼓盪,沛然宛如巨流,她不自覺地發出一聲長嘯。
隔壁傳來鄭娘子的聲音:「芫兒呀,妳又在發什麼怪聲,怪嚇人的。」鄭芫一躍而起,應道:「娘,您醒了?」鄭娘子道:「沒醒也讓妳給吵醒了。早上娘要到城外『萼梅庵』去,妳陪娘去。」鄭芫問道:「幹麼要去萼梅庵?」鄭娘子道:「前幾日萼梅庵來化緣的小尼姑說,從峨嵋山來的白梅師太,正在庵裡開講祈福,約我今日去庵裡燒香許願。我自幼拜普賢菩薩,便答應了。」鄭家娘子一面說著,一面推門走進女兒的房間來。
鄭芫見娘早已梳妝整齊,著了一身白裙,上身一件灰色的開襟短褂,對襟處鑲了兩條淺紫色的細邊,又素淨又雅緻,襯著她雪白的膚色和如雲的青鬢,極是亮眼。髮髻上插了一枝烏木如意釵,釵尾繫著一條紅穗編的墜子,是她身上唯一的豔色,卻比別人一身大紅還要顯得豔麗。
鄭芫歎道:「從來也沒看過那麼漂亮的媽媽。今天要不是有城防警備會報,便該要章叔叔陪妳去燒香。」鄭娘子輕輕搖了搖頭,低聲道:「芫兒,妳記得今天是啥日子?」鄭芫一怔,道:「我那知道是啥日子?」鄭娘子道:「七月十九,妳爹爹的忌日呢。芫兒,今天妳別提章逸的名字。」鄭芫嚇了一跳,連忙摟著娘道:「看我整天忙得糊塗,爹的忌日都忘了。我梳洗一下,這便陪您去燒香。」鄭娘子道:「聽你們談的好可怕,又要打仗了。我要去求菩薩保佑,還要求妳爹保佑。」
鄭芫出房門到後面去梳洗,不一會便穿戴整齊。鄭娘子早將兩碗熱麵放在桌上,母女倆對坐吃了,相偕上路。
萼梅庵在城西「三山門」外的莫愁湖畔,面北對著莫愁湖,背後一帶小山丘,丘後又是一帶水域,當地人喚作「南湖」。這庵子隱藏在一大片梅林裡,每年冬春交替之季,白梅開遍庵前庵後,若是剛巧來一場大雪,那梅花和白雪便分辨不清了。花落之時,梅萼梅瓣鋪了厚厚一層,讓人進出庵門不忍踏過,儘找空處落腳,卻三寸空處也難尋。
鄭芫母女在秦淮河畔雇了一艘竹篷船,那個和鄭娘子約好的小尼姑著實熱心,竟在河畔等著。於是三人上船,一路搖到三山門,出了城門洞,進入外秦淮,河面陡然變寬,這段河再往北去便匯入長江。小船在莫愁湖邊靠了岸,鄭芫從腰間掏出自己的餉袋,付了船資,也不要找零。船夫千恩萬謝,小尼姑也合十行禮,鄭芫少年心性,甚是自豪。
才一大早,那萼梅庵裡居然婆媽姑嫂信女聚了上百人。自從峨嵋山的百梅師太,率徒弟從峨嵋金頂華嚴聖舍請了普賢菩薩的心經,來為萼梅庵的菩薩加持,便每日在庵裡為南京的信徒們開講祈福。峨嵋山乃是菩賢菩薩的聖地,峨嵋來的師太立刻吸引京師的女眷們成群結隊而來,從七月初開始,已足足熱鬧了半個多月。
那同船來的小尼姑解釋道:「或許是這庵名起得好,『萼梅』兩字不僅是指庵左庵右幾千株的梅花樹,更與『峨嵋』兩字諧音呢。是以峨嵋山的師太都願意來庵開講祈福,庵裡的菩薩就如峨嵋山金頂的菩薩分身一般,格外法力宏大,百求百應。」鄭娘子連忙合掌口唸善哉,鄭芫也跟著合十,只是動作有些生硬。
到了庵前,只見庵門外用布縵搭了一座大棚,若信徒來得多了,庵裡便擠不進去,是以在庵外搭棚,遠遠也可看得見師太的開講祈福。此時人還不算多,鄭娘子和女兒攜手擠進了庵內,對著普賢菩薩上香三拜,跪下祝禱:「求菩薩保佑國泰民安,保佑我母女平安無災,信女我生生世世在紅塵中以身弘菩薩的大法。」她拜完了,就從手袋中拿出一面鑲金的銅鏡。
那銅鏡製作得十分精緻,鑲金的周邊都是蓮花,右角還有一個菩薩坐像,打造得寶相莊嚴,精巧可愛。鄭家娘子用一條絲巾在鏡面上拂拭了兩下,只見鏡中的容顏依然嫵媚俏麗,一雙杏眼含著淚光,更是楚楚動人。鄭娘子默默祝道:「鄭郎,這面鏡子是我保留你送給我唯一的東西了,你看,你鏡裡的娘子可老了多少?」她默禱著,終於忍不住淚水流了下來,對著鏡子喃喃地道:「芫兒已經長大了,還當了朝廷的錦衣衛,大家都說她聰明能幹,又喜仗義打抱不平,名聲好著呢。我瞧她的模樣,倒是像你的分兒多些,我很高興。」
身邊的鄭芫見媽媽對著她那面最寶貝的鏡子喃喃自語,又淚流滿面,一面掏出手絹替她擦拭了淚水,一面低聲問道:「娘,妳在說什麼?」鄭娘子輕輕推開了鄭芫,低聲道:「芫兒,妳走開一會兒,讓我單獨和妳爹講兩句話。」鄭芫覺得媽媽今天怪怪的,也沒說話,便起身走開。
鄭娘子抱著鏡子,對菩薩又叩了一個頭,默默祝道:「鄭郎啊,自你走了,我一個人帶著芫兒離家在外流浪,一度就要淪為乞食,總算盧村好心的傅家救了我母女,在盧村賣酒度日,之後又被一場毀村大火逼得到南京投靠舅舅,總算自立更生,開了家酒店做營生。這些年的情形,鄭郎你在天上都看著、顧著……」她說到這裡,低下頭來看著鏡中的自己,喃喃地說下去:「芫兒長大了,又嚮往行俠仗義的生活,終將離我遠去。現有一個官人章逸,待我十分體貼,我若要跟了他,鄭郎你是否容許呢?」她拿起一副筊杯,默默祝道:「鄭郎,鄭郎,你若允許我,我便擲個聖筊。」她拜了再拜,將一副筊杯在香頭上的煙裡繞了一圈,便要向地上擲出。
站在庵門口的鄭芫閒著四面張望,只見一群信女擁著幾個皂衣尼姑走過來,為首的一個師太年約四旬,生得面如滿月,眉清目秀,如不是緇衣削髮,便十足是個美而福泰的富家太太。眾信徒見她走過,全都合十下跪。
鄭芫心知,這師太必是峨嵋山來的百梅師太了,正暗忖道:「這師太生的好相貌。」忽然發現一名小尼姑緊跟在師太身旁,正在師太耳邊低聲細語,鄭芫從她的側臉瞧得清楚,正是方才搭船一道來萼梅庵的小尼姑。她心中不知為何忽然閃過一陣不安,便不由自主地跟著走向前方。
這時那師太已走到鄭娘子的身邊,而鄭娘子正將手中筊杯擲下。師太後面跟隨了四個皂衣尼姑,和師太的衣著完全一樣,想來都是峨嵋山來的,這四人一擁而上,鄭芫的視線就被擋住,待她擠上前從人叢間隙中看去時,卻正好瞧見鄭娘子全身癱軟倒在地上。只見兩個尼姑抱起鄭娘子,叫道:「讓開,讓開,有位施主暈倒了!」便扶持著鄭娘子,快步向佛桌後的側門走去。
鄭芫心中大急,一時搞不清楚究竟發生了何事,連忙伸臂推開人叢向前追出,同時大聲叫道:「師姐且慢,妳們要把我娘帶到那裡去?」她心急之下,一躍而起,越過了幾個信徒,伸手便向皂衣尼姑的衣袍抓去。
此時一股柔和但凝重的力道忽然襲向自己左脅,鄭芫吃了一驚,連忙單掌護身,單掌發力相禦,兩股力道一碰而散,鄭芫退落在鄭娘子先前擲筊的地方,而峨嵋來的師太已在眾人簇擁之下向前台走去。鄭芫不敢確定方才以掌力襲己的是這個百梅師太還是她的門徒,低頭看時,地上兩個筊杯一陰一陽,正是一個「聖筊」。
這一切都發生在電光石火之間,鄭芫待要再追,只見兩個皂衣女尼已挾持著鄭娘子從側門走出。她連忙跟到側門,推門一看,門外是一道長廊,她向兩面望去,卻不見一個人影,兩個女尼帶著一個鄭娘子,怎會一眨眼就消失了?這長廊似乎環繞著大殿,往前殿的方向約有十多丈長,往後殿的方向約有五六丈長,鄭芫心想:「那兩個尼姑動作再快,也不可能這會兒工夫就走出十多丈,我還是向後殿去找尋。」她略一沉吟,便決心向庵後追去。
轉了一個彎,眼前是一條狹長的長巷,頂上卻有天光透入,鄭芫知道這是兩爿庵舍之間的防火巷,她別無選擇,只有繼續向前疾走。再轉一個彎,卻進入一處天井,兩個盛水的大缸放置在兩棵老梅樹下,天井中卻是不見一人。
鄭芫愈追愈是心慌,光天化日之下,眼睜睜地看著娘讓人架走,自己還算是什麼錦衣衛?她飛快地穿過天井的側道,只見一個圓門通到庵外,庵外是一片梅林,也是不見人影,看來是萼梅庵三進寶殿的後院。
鄭芫告訴自己,千萬不要慌了手腳。她停下身來,仔細回想方才事情發生的經過,明白問題定是出在那百梅師太及她身後的皂衣尼姑身上,多半是其中一人出手點了娘的穴道,另一人立刻半扶半攙地把娘架出大殿,自己躍身追趕時,那百梅師太或她的門徒反手暗襲了自己一掌。而架持娘的女尼一定另有暗道,此時不知隱匿到何處去了。
「要尋找娘的下落,就落在那峨嵋來的百梅師太身上。看來峨嵋山來的女尼都有一身武功……聽潔庵師父說,峨嵋是名門正派,和少林派還有一些淵源,怎會……怎會來南京擄我娘?」
她想到這裡,立時便想要去庵裡找住持及百梅師太理論,於是循原路退回庵內,豈料才走過天井,便發現通往防火巷的小門已經從裡面鎖上了。這一來,鄭芫更確信這座庵子大有問題。她既無路可入,心中反而篤定了,立刻退出庵外,縱身一躍上了屋頂,便要直接從屋頂跑到前庵,心想:「你們總不能把前面大門也反鎖了吧。」
她上到屋頂居高下望,只見人潮都在庵前的院子裡,萼梅庵的兩側及後院全是大片密林,數千株梅花將庵子包住,林子中反而只有寥寥數人,看上去甚是冷清。她忽然想起錦衣衛通訊聯絡用的燄火,抬頭看去正是朗朗晴空,不知道大白天用這燄火是否管用?但她此刻實在需要援助,於是一揮手,一道亮麗的紅色燄火直上天空,在大白天確實不夠顯眼,但是燄火升到頂點時,「碰」的一聲爆開,宛如打了一個響雷,倒是十分驚人。那紅色火燄隨著爆破聲,化為數十條白光閃落天際。
鄭芫也不知道這燄火通信是否能讓章逸他們看見,她輕飄飄落下屋頂,正好落在庵前山門邊。眾信女見有人忽然從天而降,嚇得齊聲尖叫。鄭芫不再客氣,從人叢中推開阻擋在前的信徒,一路衝進了大殿。
此時殿中信徒都在聆聽那百梅師太開講,她一口四川話講得極是精神,娓娓道來像是在與眾信徒閒聊,模樣甚是親和。她身邊坐著一個六旬老尼,瘦得全身只剩骨頭,便如幾根竹竿架起一件尼姑袍般,卻坐得比誰都挺直,瘦臉上神情有些落寞,看來應就是萼梅庵的住持。她的身邊站著一個門徒,便是同船一道來庵的那個小尼姑。
百梅師太的身後則站著兩個女尼,鄭芫暗道:「原來分明有四個皂衣尼姑隨著百梅師太走進來,此刻卻只有兩人在場,另外兩個想必便是挾持了我娘,不知躲到那裡去了?」她繼而一想:「反正妳們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我就先守著再說!」忽然想到這可是「跑得了尼姑跑不了庵」,本該覺得好笑,此時卻完全笑不出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52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