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如何養育男孩:男孩應該具備的8個關鍵能力(簡體書)
滿額折

如何養育男孩:男孩應該具備的8個關鍵能力(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6.9 元
定價
:NT$ 281 元
優惠價
87244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如何養育男孩》是一本全面了解男孩的說明書,在男孩的成長過程中充滿了無形的挑戰,安東尼饒博士列出了男孩成長道路上最易出現的8大類問題,包括不合群、霸道、多動、難管教、好勝、壞人崇拜、脆弱和厭學,并揭示所有男孩問題背后的心理根源。
在全面分析每個問題的同時,作者也針對性的給出了父母和孩子應對每個困難的措施和方法,培養出讓男孩受益一生的8大技能,即社交力、共情力、運動力、自制力、合作力、思維力、耐挫力和溝通力,幫助男孩順利度過童年危機。

作者簡介

安東尼·饒
男孩危機觀察者
安東尼·饒是美國知名的兒童心理學家,擁有范德比爾特大學的心理學博士學位,在波士頓兒童醫院接受兒童心理醫生住院醫師的培訓,在之后20多年的在時間里一直這里的心理科工作。同時,他也在哈佛醫學院任教,培訓心理治療師和醫生使用認知行為療法。
心理醫生界的“饒大炮”
饒博士認為,不可能有那么多孩子患有心理疾病,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部分是整個社會發展的節奏快,大人們對孩子的要求過高,孩子表現稍微落后就被懷疑“有問題”;另一部分就是醫生不負責任的草率診斷,只刻板地根據心理測量表上的標準提幾個問題就下診斷,并沒有充分了解孩子,而且許多醫生受到藥品供應商的影響,傾向于使用藥物這種效果明顯但副作用大的方法。
父母們的“百憂解”
饒博士在自己的個人網站和Facebook上熱情地回答父母的提問,也參加各種家長團體的活動,為家長們提供咨詢和建議,還受各大媒體邀請,介紹自己的觀點。
安東尼·饒
男孩危機觀察者
安東尼·饒是美國知名的兒童心理學家,擁有范德比爾特大學的心理學博士學位,在波士頓兒童醫院接受兒童心理醫生住院醫師的培訓,在之后20多年的在時間里一直這里的心理科工作。同時,他也在哈佛醫學院任教,培訓心理治療師和醫生使用認知行為療法。
心理醫生界的“饒大炮”
饒博士認為,不可能有那么多孩子患有心理疾病,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部分是整個社會發展的節奏快,大人們對孩子的要求過高,孩子表現稍微落后就被懷疑“有問題”;另一部分就是醫生不負責任的草率診斷,只刻板地根據心理測量表上的標準提幾個問題就下診斷,并沒有充分了解孩子,而且許多醫生受到藥品供應商的影響,傾向于使用藥物這種效果明顯但副作用大的方法。
父母們的“百憂解”
饒博士在自己的個人網站和Facebook上熱情地回答父母的提問,也參加各種家長團體的活動,為家長們提供咨詢和建議,還受各大媒體邀請,介紹自己的觀點。
美國A&E電視臺的《調查報告》和MTV電視網的《真實生活》都有采訪饒博士的專題。他的觀點文章還刊登于《紐約客》《父母世界Parents》《波士頓環球報》《華盛頓時報》《新聞周刊》《科學美國人》等知名雜志和報紙。
安東尼·饒在馬薩諸塞州萊克星頓市創立了“行為問題解決工作坊”,以不單靠藥物治療兒童心理疾病而聞名。

顯示全部信息

名人/編輯推薦

哈佛醫學院兒童心理學家、波士頓兒童醫院心理科專家安東尼饒20年實踐之作。
一本全面了解男孩的說明書,解決男孩成長中必然遇到的8個問題,發展男孩一生中必備的8個技能。
兒童情緒管理系列”已出版圖書包括《暴脾氣小孩》、《培養高情商的孩子》、《讓孩子遠離焦慮》、《教出樂觀的孩子》、《賴克林兒童情緒手冊》。
湛廬文化出品。

目次

PART1 不一樣的男孩子
第一章 他是男孩子
湯姆被幼兒園開除了,他打老師耳光,還把玩具 扔到小朋友臉上。他被醫生診斷為注意力缺陷多 動障礙。他真的有問題嗎?
被誤讀的男孩
男孩的挑戰:速度更快、要求更高
這就是男孩
第二章 與女孩不一樣
伊恩個子高,很活潑,但也更有攻擊性。他的智 商正常,在學習上卻面臨許多困難。而他的妹妹 乖巧伶俐,成績優異。這是為什么?
男女有別的大腦
男孩與女孩眼里的世界
不舒服的男孩
PART2 男孩的 8 個關鍵能力
第三章 他沒有朋友——不合群男孩 VS 社交力 025
埃里克在幼兒園不太合群,一個朋友都沒有。他總是一 個人拿著玩具,坐到角落里自己玩。他是不是有社交障礙呢?
幾乎每個男孩都是正常的
PART1 不一樣的男孩子
第一章 他是男孩子
湯姆被幼兒園開除了,他打老師耳光,還把玩具 扔到小朋友臉上。他被醫生診斷為注意力缺陷多 動障礙。他真的有問題嗎?
被誤讀的男孩
男孩的挑戰:速度更快、要求更高
這就是男孩
第二章 與女孩不一樣
伊恩個子高,很活潑,但也更有攻擊性。他的智 商正常,在學習上卻面臨許多困難。而他的妹妹 乖巧伶俐,成績優異。這是為什么?
男女有別的大腦
男孩與女孩眼里的世界
不舒服的男孩
PART2 男孩的 8 個關鍵能力
第三章 他沒有朋友——不合群男孩 VS 社交力 025
埃里克在幼兒園不太合群,一個朋友都沒有。他總是一 個人拿著玩具,坐到角落里自己玩。他是不是有社交障礙呢?
幾乎每個男孩都是正常的
玩耍中學習社交
行動:與男孩最有效的溝通方式
鼓勵孩子察覺自己的情緒
“做”中學:男孩的學習方式
依戀與分離:理解男孩成長的基石
第四章 他是個“小霸王”——霸道男孩 VS 共情力
約瑟夫想要什么就去搶,甚至會因此推倒別的小朋友。 到了陌生人家里, 他也隨意地拿自己喜歡的東西。對于 這種“小霸王”,該怎么辦?
沖動控制
在家里做界線練習
讀懂社交暗示
如何讓男孩學會分享和輪流
男孩的共情力:晚開的花朵
校園小霸王
如何在學校里給男孩劃界線
第五章 他一刻也坐不住——多動男孩 VS 運動
大衛的體能似乎無窮無盡,總是揮舞胳膊亂蹦亂跳,侵 犯別的孩子的空間,一刻都不能好好地坐著聽老師講課。 怎么才能讓他安靜一會兒呢?
學會安靜
安靜地坐著:男孩需要學習的技能
到戶外去
他為什么總是動來動去
第六章 他不聽管教——難以馴服的男孩 VS自控力
瑞恩的媽媽他待在房間的角落里面壁思過,反省自己犯 的錯誤。但他根本不肯老老實實地待著,而是大叫著跑掉。 還有什么管教孩子的好辦法嗎?
“暫停法”奏效的前提
讓孩子看到后果
沖突延遲: 新的“暫停法”
從長遠考慮:憤怒不重要
第七章 他總要贏——好勝的男孩 VS 面對失敗的能力
加雷斯總想獲勝,不管干什么、不管玩什么游戲,他都 要贏,否則他就大發脾氣。這樣爭強好勝, 有好處嗎?
競爭:男孩的游戲
適合各個年齡段的游戲
如何面對輸贏
大大方方地面對失敗
與失落作斗爭
第八章 他就想當“壞人”——“黑暗男孩”VS奇幻思維 115
托馬斯特別喜歡《星球大戰》,最愛模仿黑武士達斯 維 達揮舞著光劍,自己還配上逼真的聲音效果。他為什么 想當“壞人”呢?
為什么喜歡做壞人
角色扮演游戲
暴力玩具
男孩的奇幻思維
當他越過界線的時候
第九章 突然脆弱——崩潰的男孩 VS 耐挫力
拉爾斯這陣子看上去十分脆弱,每當有人糾正他的舉止 時,他都畏畏縮縮、可憐巴巴地哭泣。可他原本是開朗活潑的孩子呀, 這是怎么了?
成長中的小故障
他想成為最好的
離不開媽媽的男孩
自我對話
發泄憤怒
給他大標題:簡要有力地說明他的情緒
第十章 討厭上學——厭學的男孩VS與老師相處的能力
杰克在學校門口又哭又叫,不愿意進教室。他說:“我討 厭上學,我們的老師很可惡”。這個學校真的不好嗎?
為什么男孩不喜歡學校
自我封閉的布萊恩
讓家更像學校
與老師建立良好的關系
標簽不總是答案
與老師保持積極的聯系
夏末綜合征
后記 從男孩到男人
當年調皮搗蛋或害羞的小家伙,最后都長成了健康的年 輕人。每個媽媽都應該盡力向前看,想象兒子和朋友們 在大學宿舍里的情形,想象他出去做第一份工作,想象 一個真正美好的未來。
男孩我最大
頑固先生
憂慮的人
崩潰先生
最后的建議
附錄A 男孩行為測試
附錄B 當孩子被貼上標簽時

顯示全部信息

書摘/試閱

第三章他沒有朋友
不合群男孩 VS 社交力
寡言的瑪勒在幼兒園參加完家長會之后打電話給我,想預約一個時間讓 我看看她的兒子。這是她的第一次求診。在家長會上,老師出于好意,一遍又一遍地跟瑪勒說她的兒子埃里克不合 群,因為他在幼兒園沒有朋友,而且他從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埃里克走進 教室,挑出一件玩具,然后就坐到角落里自己玩了起來,”老師說道,“我們非 常擔心他。”老師認為3歲的埃里克應該和其他的孩子一起玩游戲,比如他可以 和小朋友們一起編排一些游戲的情節,在玩耍當中互相遷就,這對孩子今后的發 展非常重要。瑪勒和兒子埃里克一樣,有著一頭淺棕色的頭發和一對綠色的眼 睛,和兒子的性格也相似,聽了老師的話,她感到很吃驚,也有一點兒難為情。 她問老師兒子有沒有擾亂課堂秩序,有沒有欺負別的孩子或者不愿意做手工,不 想參加各類活動。老師搖了搖頭,說道:“我們讓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但是他 根本不抬頭看我們,也不跟我們說話。”老師還說,當其他的孩子一起玩的時 候,埃里克總會在他們周圍,但是并不加入他們,而是保持一定的距離,坐在一 個可以聽見他們說話的地方。不管老師怎么哄他,他都不愿意跟小朋友們一塊兒 玩。當老師鼓勵他加入大家的時候,他就把臉扭到一邊,不再理人。在音樂課 上,當所有其他的孩子都在唱歌跳舞的時候,埃里克就只在一邊看著。
瑪勒承認自己在上學的時候就很害羞,而且也不是很快就能交到朋友。她特 別羨慕她的丈夫可以和鄰居們閑聊,在聚會上談天說地。她問我埃里克會不會跟她一樣,這輩子都會在交友方面有困難。她這個問題問得很好,把這次的談話推 到了高潮。我用一個問題回答了她:“是埃里克不會和別人交往,還是他不愿意去 交往?”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區別,很少有大人們會考慮到這點。
社交能力:最受關注的男孩能力
經常會有人問我有關社交方面的問題。父母們特別關心他們的兒子能不能成 熟地使用各種社交技巧,讓他們在之后的人生里獲得成功和幸福。有的母親跟我 抱怨說她們的兒子總是橫行霸道或者特別喜歡賣弄(這些我將在下一章里講到), 他們不懂得和別人分享或者去輪流做一些事,總覺得每一個人都不喜歡他們。這 些母親總是跟我說,她們想象著兒子在之后的 20 年里還會繼續和別人打架、吃獨 食,或者可能會孤單地坐在一邊,沒有一個朋友。她們問我,兒子長大之后會是 什么樣?憑她們的想象,兒子長大成人之后要么在宿舍里和別的孩子打架,要么 就是在公司里不合群,沒有人理他。
這種擔憂確實在最近的 20 年里有所增長,孩子在幼兒園和托兒所里需要達到 和適應的各種標準創下了空前的最高記錄。孩子的家長常常被告知,男孩得在小 時候特別擅長社交,這樣他們在長大之后才能獲得成功。因此很多人相信,男孩 必須早早學會交際,這樣大家才會覺得他是個正常的孩子。這樣看來,那些行為 古怪的孩子就不需要再上幼兒園和托兒所,也不用再和大家一起做游戲了。因為 生性膽小、攻擊性強或暫時存在發展問題的男孩更有可能會被診斷為患有像亞斯 伯格癥候群、孤獨癥、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甚至是躁郁癥這樣的疾病。家長們 擔心孩子會患上這些病癥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幾乎每個男孩都是正常的
我先要告訴大部分母親的是,從界定正常行為的標準來看,她們的兒子在社 交方面做的并不差。那么標準是什么呢?首先,我們先不要去理會那些“好心人” 隨口說出的判斷詞,他們想把每個人都分門別類。這些詞包括:亞斯伯格癥候群 患者、多動癥兒童、不合群的孩子、橫行霸道的家伙、搗蛋鬼、害羞的男孩、叛逆的孩子、愛挑釁的家伙——這里面沒有一個詞和你的兒子沾一點兒邊。我告訴 父母們,可以去問問任何一個給孩子貼上這些沒用的標簽的人:“你那么說是什么 意思?你注意到了什么?特定的行為是指什么?”只有當你聽說那些特定的行為影 響到其他人的時候,再去采取行動幫助孩子改變這些行為,或是讓你的兒子自己 努力應付過去。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考驗是一件好事,這其中就包括社交方面的 各種考驗,它們通常是孩子成長的絕好機會。不要讓別人評判你的兒子在發展過 程中遇到的考驗,尤其是那些評判僅僅是基于孩子的某些行為或是所發生的某些事件。
我還認為 , 為每一位家長和老師列出真正影響社交的因素是很有用處的。為了 構建社會意識,你的兒子需要掌握一些很復雜的技巧。我們把這些技巧拆開來一 個一個地看,一旦看清了每一個小零件,就可以好好地研究它們了。到那時,你 也會意識到社交并不像看起來那么簡單。社會意識和社交行為需要很多年的發展 才能形成。
1. 語言
他需要弄明白別人對他說了什么(通常稱之為“接受性語言(receptivelanguage)”),而且他也要說話,讓別人理解他的意思(我們稱之為“表達性語 言 (expressive language)”)。孩子們心里所理解的往往比他們嘴上說的要多得多。 對于男孩來說,這之間的差異會非常大。我認識一位母親,她的兒子在學校里總 是很害羞,因此有人鼓勵她讓年僅 3 歲的兒子接受心理測試。他們讓孩子把復雜 的試題從頭做到尾,題目涉及從情緒調試到入學準備的各個方面。在其中一項測 驗中,考官讓孩子說出卡片上寫的是什么字母。小男孩把臉一扭,就好像他根本 沒看見那個字母。然后考官把一串字母貼在了帶有磁性的寫字板上,問他:“哪 一個是 G ?”男孩掃了一眼黑板之后,指出了那個正確的字母。事實上,當考官 允許他可以不用語言來回答的時候,他一看就能認出所有英文字母的一多半。他 沒有什么不足,只是很害羞,不喜歡和陌生人說話。
2. 聆聽與觀察
當有人和他說話的時候,男孩要去注意這個人的言語和非言語暗示,包括語調、面部表情,甚至肢體語言。此外,他還要理解它們所表達的意思。這并不是說他必須要和對方一直有目光接觸或者總是用大家所能預料到的方式回應周圍的 人。正如我們所見,很少有男孩會和別人有持續的眼神接觸。他們可能會瞥一眼 對方的臉,然后馬上把眼神移開,但是他們能記住所看到的并迅速用大腦進行處 理。男孩通常會用大家意想不到的方式展現出他們在社交方面的觀察力是多么敏 銳。比如,很多母親跟我抱怨她們的兒子在受到懲罰的時候會沖她們微笑或是“咯 咯”地傻笑,有的孩子哪怕只有三四歲大就會這么做。媽媽們想知道這是不是說 明孩子在社交方面有問題——他是不是一個不愛和別人交往的孩子?我保證,他 不是那樣的,并對媽媽們補充道:“你有個很聰明的兒子,他不僅明白你為什么 生氣,而且還在試著惹你發火。”
3. 社交參照
有的時候光靠觀察和聆聽還不夠。在復雜、混亂的社會情境下,男孩們還得觀察別人,看看他們是怎么做的,這樣他就知道自己該做什么,該如何表現。比如, 在家庭聚會上,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孩子在有人想抱他的時候會先看看媽媽的臉來 判斷這個人是不是朋友。因為如果不是,他媽媽的臉上就會露出緊張的神情。在 孩子們慢慢長大以后,他們會通過觀察更多的人來判斷周圍到底發生了什么。這 些人可能包括保姆、祖父母、哥哥姐姐和老師。到孩子上一年級的時候,他會在 社交當中更多地觀察他的同齡人,了解他身邊正在發生的事情。
孩子們的這種社交參照(social referencing)和你在生活中讀懂社交暗示 的方式是一樣的。比如,你走進一個房間,如果里面正在舉辦派對或者正在開會, 你馬上就能知道氣氛是友好的還是緊張的。即使男孩們的年紀很小,他們也能讀 懂你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甚至是你不想傳達出來的東西。比如,你和兒子一 起在一家雜貨店里碰上了一個你不喜歡的人,這時你的兒子可能就會有相應的表 現:要么緊跟在你身后,要么開始大叫或者馬上跑開。在那一刻,他可能是參照 了你的緊張情緒。緊緊跟著你和迅速跑開看起來可能不像是一種社交技巧,而實 際上它們是的。有些男孩會比其他孩子更早也更容易學會這種類型的技巧。那些 很少和別人有眼神接觸的男孩,以及那些害羞、粗心大意和好斗的孩子有時會在 這方面的發展比較滯后。在剛入學時,如果教室里的活動很多、秩序混亂,那么 孩子們使用社交參照就會更加困難。
玩耍中學習社交
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孩子的工作就是玩。”玩是孩子成長和情感發展的 主要途徑。掌握了以上那些技巧之后,孩子們主要在玩當中學習如何和別人交往。 他們由一個人玩開始,我們稱之為“單獨游戲”(solitary play)。即使在一個人玩 的時候,他們也是在學習基本的社交技巧。他們是如何學習的呢?就是靠傾聽和 觀察周圍的人,并熟悉他們的社交模式來學習的。
一段時間以后,大約在孩子 3 歲之前的某個時候,他們開始坐在離彼此不遠 的地方玩。他們做的可能是相同的游戲——玩生面團、用彩筆給一張紙涂上顏色 或者是搭積木,但他們不會花很多時間去互相觀察和交談。我們把這種情形稱為“并行游戲”(parallel play)。在這個時候,他們通過身邊的小朋友來熟悉另一個孩 子的社交行為和技巧。
很多男孩從 3 歲以后的某段時間或更晚的時候開始進入到一種新的、更高級 的游戲模式——合作游戲(cooperative play)。在這個階段,他們已經接受了其他 的孩子,并和他們交談,讓他們和自己一起玩。“咱們玩機器人游戲吧。”一個小 男孩說,另一個孩子說:“你當壞人我當好人。”那些外向、特別愛說的孩子會更 早地進入到這個階段,而那些不太愛說話、害羞的孩子會等到他們再大一點,有 的時候甚至要等到幾年以后才會做這樣的游戲。如果你的兒子沒有在 3 歲甚至 4 歲的時候進入到并行游戲階段并不能說明他本身存在嚴重的社交問題或者是他得 了什么病,比如亞斯伯格癥候群或者孤獨癥。這并不是說孩子在技能上必定有什 么不足,而更可能是一種偏好。他的社交風格會在以后的幾年里逐漸形成。隨著 孩子不斷地生長發展,他在社交方面會有巨大的改變。
有些家長問我為什么他們的兒子很害羞,不擅長交際。我說,不是每個人都 是一樣的。每一個集體和每一種社會環境,比如教室和工作環境,都需要一系列 不同的社交類型。我還想提醒家長們,他們害羞的兒子是在為那些一刻也閑不下 來的“社交達人們”樹立榜樣,遏制他們的喋喋不休。“他是在做正確的事。”我告訴這些家長。我們有時需要從孩子身邊撤出來,仔細觀察,摒棄來自我們周圍的社會刺激。
游戲風格決定社交類型
此外,游戲可以被分為裝扮游戲和非裝扮游戲。裝扮游戲需要假裝并大量運用 想象力,這通常被認為是健康的兒童游戲的標志。不過,我們也不要低估非裝扮游 戲。非裝扮游戲包括玩土、玩小汽車、搭積木、攀爬、蕩秋千和跑步。它的特點 是做現實的事情多于去想象。很多男孩,特別是那些好動的孩子,喜歡去做多于去想,這并不讓人感到意外。
裝扮游戲和非裝扮游戲哪個更好?很多人問過我這個問題。有些男孩偏愛有實體的活動,比如把玩具排成排,或是在沙灘上玩沙子、挖洞, 一坐就是幾個小時。也許他們還喜歡把水從一個瓶子倒到另一個瓶子里,或是把 玩具拆開,看看那里面有什么。我認識的一個男孩總愛把一個玩具放到另一個玩 具上面讓它保持平衡,當他不能讓一個玩具在一個球上待住的時候他就會很生氣。有些男孩則對裝扮游戲情有獨鐘。他們得為機器人殺手、火山噴發和宇宙飛 船里的鯊魚編排出具體的故事情節。在沙灘上,當大部分孩子都在挖洞、堆沙子 玩的時候,他們卻因為沒有帶那些可以發揮他們豐富的戲劇幻想的小道具而看起 來特別失落和煩躁。
這兩種游戲風格都是健康且正常的,每一種風格都能反應出一個男孩的大腦 與生俱來的偏好。玩非裝扮游戲的孩子喜歡關注事情的細節,處理他們周圍一些 零碎的信息,觀察事物之間的細微差別,然后把它們系統地組織在一起。玩裝扮 游戲的孩子能夠更靈活的看世界,他們想要操縱頭腦中的目標和想法,把身邊的 事物作為探索和表達他們內心思考和想象的工具。也許前者將來會成為工程師或 科學家,后者則會成為有創意的廣告策劃人或是作家。最讓媽媽們擔心的是,這 兩種類型的男孩都排斥其他的孩子,而且都不會輕易地加入到合作游戲當中。不 過事實上,幾乎所有的男孩最終都會敞開心扉,加入到其他類型的游戲當中,并 在社交中接受他人。
瑪勒告訴我,她的兒子叫不出白天和他一起在幼兒園里玩的小朋友們的名字。 他的老師也告狀說,他在幼兒園里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堆積木,玩樂高玩具。當瑪勒問兒子白天在幼兒園都做了些什么,或是午餐吃了什么的時候,他只會說“什 么也沒干”,或者“我不知道”。在開車回家的路上,有的時候他完全不理會媽媽 的問題,只是一直盯著窗外看。
很顯然,埃里克的游戲類型屬于非裝扮游戲。瑪勒接受了兒子將會慢慢準備 好加入到其他孩子當中的事實,但是埃里克不和她聊幼兒園里發生的事還是會讓 她感到很沮喪。我告訴她,很多男孩都不喜歡聊天。把他們在三四歲,或是任何 一個年紀聊天的多少作為評價他們的社交能力的標準是一個嚴重的錯誤,這是一 種誤導。我自己整天和男孩打交道,這些孩子自身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極度恐懼、 強迫行為,或是因為有學習障礙而不能順利地完成作業,需要通過交談來進行治療。 我要和他們聊天,聽他們講自己的感受。不過,我告訴各位母親,如果她們聽到 我和孩子們聊天的內容,她們會對我們之間說的話如此少而感到驚訝(另一方面, 父親們可能會驚異于我們之間的對話竟然那么多)。
關于埃里克,現在有兩個問題。一個是,因為他的游戲風格,老師擔心他沒 有在練習他應該練習的社交技能。另一個是,瑪勒想和兒子有更徹底的思想交流。 媽媽們喜歡傾聽和交談。對她們來說,交談是任何一種健康人際關系的基礎,也 是她們教育孩子的主要方式。好消息是,是有方法可以讓母親鼓勵兒子對她們暢 所欲言的。
行動:與男孩最有效的溝通方式
瑪勒希望能很容易地和埃里克交談,讓兒子主動告訴她在幼兒園里發生了什 么事,這樣就不用每天放學以后盤問他了。我提醒瑪勒,很多男孩都會對正式的 面對面的對話感到不自在,特別是在埃里克這么小的年紀。以我多年的治療經驗, 有些男孩永遠都不會習慣這種談話方式。這并不是說他們覺得沒有必要去談論他 們自己、他們的問題和感受。有時他們確實需要交談,只是不知道該怎么去談。 而在其他的一些案例中,他們只是對聊天不那么感興趣。
我在診所里用一些簡單、重復的動作和那些有心事卻沒有辦法說出來的男孩 進行對話。他們往往會默不作聲,這時可以給他們一個球玩,讓他們在沉默的時候有點事情做。有些男孩喜歡玩簡單的填字游戲、給一張畫涂上顏色或者是搭積木。 我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坐在他旁邊看著他,或者時不時地遞上一塊積木。我不會對 他做很多的目光接觸,也沒期望他這樣做。盡管如此,我們仍然是在進行社交活動。 因為我們在一起做一件事情,一起完成一個任務,而交談會在這當中產生。記住, 和男孩的溝通不僅僅局限于思想和情感的交流,還要和他們一起努力做一些事情, 一起看看事情的結果如何。社交就是朋友幫助你一起做一件事,然后一起分享成果。 社交有時是利用你的朋友和他的技能,去得到你想要的東西。這是男孩們團隊合 作游戲的開始。
在男孩們再大一點甚至成年以后,他們在和別人的交往過程中仍然會使用這 些做法作為最初的社交方式。問題是,一個渴望了解兒子內心世界的母親該如何 鼓勵孩子和她分享一些事情呢?以下是一些建議。
1. 重復
我認識幾位有不錯的籃球基本知識的母親。如今有很多辦公室里的垃圾桶口都是圓形的,有不少男員工喜歡團一張紙丟進去練投籃。小男孩們也喜歡這么做。 各位媽媽可以嘗試改良這個方法。我認識的這幾位媽媽和兒子坐在一起,往紙質 的購物袋里投乒乓球(或者其他的什么球,那些由很輕的泡沫塑料制成的球效果 最好)。 其實不一定非要用球。有位媽媽使用泡沫塑料塊,還有一位媽媽把毛絨 玩具扔進洗衣筐里。你也可以把紙牌丟進帽子里。這是一個簡單、重復性的動作, 可以馬上收到明確的反饋。男孩們很愛玩這個游戲(其實媽媽們也喜歡這個游戲, 這是一個和兒子一起玩,并成為一個有意思的媽媽的好機會)。
2. 合作
和兒子一起搭建一個什么物體。我不是說讓你把樂高玩具或是其他什么模型帶回家,而孩子坐在那兒看著你在旁邊指手劃腳,他只能很無奈地試著把一些小 塊拼在一起。我要說的是,問問孩子想要做什么。他說出自己的想法之后,就讓 他充分地發揮想象力。你可以給他提一些建議:“城堡周圍是不是應該有一條護 城河?它應該是什么樣的?”或者干脆放手讓他自己去做。通常,一些無關的談 話會在這當中產生。你問他“護城河里有鯊魚嗎”,他可能會回答說今天中午喬伊 給它們喂過食了,他可能還會問“如果沒有大腦你能不能活”。你可以隨著他的思路繼續和他交流。媽媽們需要注意的是,在游戲的過程中,當孩子正在靜靜地 思考的時候,請不要去打擾他。
3. 并行游戲
一些有關童年時期發展的書籍中說,孩子應該從并行游戲過渡到更高級的游戲階段,并行游戲即到 3 歲的時候,兩個孩子挨著坐,但是各玩各的。事實上, 很多男孩不會準時脫離這個階段,他們中的很多人會一直喜歡并行游戲的狀態或 是它的一些其他形式。你應該試著坐在孩子旁邊,他畫畫的時候你也畫,或是在 他搭的積木旁邊你再建一座塔樓。待在他旁邊但不強迫他說話是一種引導他開口 的不錯的方法。
父母們嘗試了這個方法,他們在兒子獨自玩游戲的時候坐在他身邊,很溫和 地給他提供一些指導,偶爾問幾個關于游戲的問題,起到的效果令他們吃驚。開 始是一些點滴,“這是一條鯊魚,它吃人”,然后孩子的話就像消防水槍里的水一 樣噴出來,開始給你描述整個故事,“后來機器人來了,抓住了它們”。之后,問 題就像潮水一樣涌來了:哪個星球是橙色的?全世界一共有多少條鯊魚?機器人 真的存在嗎?我們可以造一個嗎?
關鍵是家長要克制住內心的沖動,不要說得太多,不要替他去做,也不要問 太多的問題,要堅持說一些實質性的話題,例如,“它看起來真不錯”,或者“還要 再來一塊嗎”。他是要搭好他的塔樓、要畫畫或者完成填字游戲,而不是去總結經驗。 他會用自己的方式,按自己的節奏向你敞開心扉。在此期間,你要按他的意思和 他一起玩,一起度過一段時光。盡管他嘴上不說,其實他很喜歡這種安靜的一對一的時間。
鼓勵孩子察覺自己的情緒
埃里克的幼兒園老師擔心他的社會意識沒有發展到應有的程度,因為他不和 其他的孩子說話,也不和他們一塊玩。瑪勒仍然在為兒子擔憂,害怕他得了亞斯 伯格癥候群或者自閉癥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這類病,因為他和 幼兒園里的小朋友沒有任何情感上的交流。她問我,在家里應該怎么做才能幫助埃里克在情緒上有更多的意識。我告訴她,基于我在診所里和他們會面的這段時 間的觀察,我懷疑孩子確實有什么癥狀,我會留心的。
在我們談話期間,我發現瑪勒的丈夫戴夫試著用睡前故事幫助埃里克把里面 的人物聯系起來。戴夫會在故事讀到一半的時候停下來問埃里克:“你覺得好奇猴 喬治現在是什么感覺?”起初埃里克沒有回答,可能是不知道在這時候他該說什么, 或者是覺得沒有說話的必要。然后戴夫會給他一些選擇:“你覺得喬治是高興還是 害怕?”埃里克有時會回答,有時會用小拳頭鑿著那頁書大喊:“接著講!”他只 想聽故事。在吃午飯的時候,瑪勒會問他看過的一些電影和演出。那時他愛看《海 底總動員》(Finding Nemo),每天晚上他都喜歡看一點。于是瑪勒問他:“尼莫和 多莉碰到鯊魚之后發生了什么?”埃里克想了想,然后用手比劃著說:“它追它們。” 這對瑪勒來說是不尋常的一刻。埃里克已經進入到他的記憶當中,把他知道的那 個故事的片段進行了重組,當時埃里克自己也特別興奮。在后來的幾個星期里, 埃里克主動問了很多關于那些故事甚至關于整個世界的問題。當問到他幼兒園里 發生了什么時,他也能講述一些簡短的趣聞軼事。
說實話,這樣的結果可能是一種巧合。很可能是埃里克的大腦正準備在社會 意識和情緒察覺方面有一個新的飛躍,開始用語言描述自己的感受,講述故事當 中的因果。不過,練習是引發所有發展變化的基礎。在父母給他講故事時,埃里 克和他們之間簡短的對話以及白天在幼兒園里的游戲很可能促進了這些變化的產 生。至少,它給了埃里克一個機會——去練習如何把語言和情感搭配在一起。
他為什么一個人玩
經常有媽媽問我,為什么她的兒子不和別人一塊玩。很多育兒書上說,合作 游戲,即和別人一起玩,應該從 3 歲左右開始。看了這個之后,大部分家長和老 師都會想,小男孩們到了 3 歲就不會再不理睬其他的小朋友,開始大家一起玩了。 男孩的確會從并行游戲階段過渡到合作游戲階段,但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在 3 歲或 是 3 歲以前完成這個過渡。而且,當這個過渡真的到來的時候,家長和老師有時 并不會覺察到。要知道,互相爭搶玩具的男孩是在彼此磨合,向另一個孩子身上 扔沙子是希望自己能被允許加入到游戲當中——盡管這不是很多母親希望看到的友好的方式。
此外,男孩們的合作游戲可能看起來和女孩們的不太一樣。我想讓各位媽媽 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想想那些大男孩甚至是男人之間的社交是怎樣的。男人通 常是如何和他的朋友交往的呢?他們肩并肩地坐著,打撲克,玩電子游戲,看棒 球比賽,看電影,很少有語言上的交流,除非是想炫耀他們的學問或是強調一些 特別“酷”的事。在我和朋友交往的時候也是這樣,盡管我的職業是以說話為主。 當男孩們肩并肩地坐在一起,做著相似的事情但不怎么說話的時候,他們其實是 在進行社交。他們的情感是連結在一起的,這種類型的游戲對男孩來說非常有意 義,盡管這并不是很多女孩和女人之間的社交方式。很多父子在聯絡感情和一起 外出活動的時候都是不使用語言交流的。他們一起去看體育比賽,一起參觀博物 館,打撲克、下跳棋、玩傳接球游戲、看電視、釣魚,好幾個小時都不怎么說話——這些活動的一個共同的主題就是,男孩和伙伴們一起做一件事,而不是去談論一 件事或是分享對那件事的感受。然而,這的確是在社交。不論是男孩還是男人, 這種游戲的方式都沒有錯。
“做”中學:男孩的學習方式
男孩在學校里和其他的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玩的方式,看起來和很多成年人 想象的不一樣。當瑪勒向埃里克的幼兒園老師詢問兒子和其他的孩子具體有哪些 接觸的時候,老師開始向她抱怨埃里克經常惹麻煩。埃里克有時會悄悄跟在別的 孩子身后,或是當別人正在畫畫的時候從他們的手里把蠟筆搶走。有時,他還會 和另一個小男孩一起把其他小朋友最喜歡的玩具藏起來。
我對瑪勒說,這就是社交。它不是一場茶話會,也不是通過閑聊來交流思想 和情感,而這也是社交方式的一種。慫恿別的孩子去干壞事讓那個孩子惹上麻煩, 或者搶走同學的鉛筆看著她發怒,這些都不會在他 40 歲的時候讓他成為辦公室里 的社交明星,不過那時他的技術可能已經有所進步了。埃里克通過和幼兒園里其 他的孩子一起合作,得到同齡人的回應和他想要的東西。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 要和別人有目光接觸,要提出一些初步的計劃,找一幫同伙跟著他一塊干。雖然我很同情這位老師,但是我不同意她的看法。埃里克不是一個不合群的孩子,雖 然他很害羞,但他是一個思想更獨立的孩子,可以不動聲色地把事情挑起來。他 可以和別人一起玩,表達自己的需要,也懂得社交暗示。當他準備好的時候,他 會向學校里越來越多的孩子敞開心扉。同時,他也會明白(通過同學們的厭惡) 為什么不能把打擾其他的孩子作為吸引他們注意的唯一的方法。
這位老師反映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她之前提到過的——埃里克有藏在距離一 群小朋友不遠的地方觀察他們的習慣。很多害羞的孩子都會這樣做。在不了解社 會規則的前提下,他們沒有信心直接加入一項活動,所以他們在外面徘徊,偷聽 別人說話。觀察其他人社交實際上是孩子們練習社交的一種非常好的方式。那些 在群體當中玩得很高興的孩子們往往沒有意識到有人正在觀察他們,或者他們根 本不在乎被人觀察。我發現,反倒是家長和老師對這種安排感到最不舒服,覺得 他們應該幫助孩子們組成一個更大、更開放的群體,所有的孩子都在一起玩,沒 有一個人坐在外面看著。如果我能給大人們提些建議,我會讓他們把干預的程度 降到最低。
男孩是在“做”中學。如果,瑪勒看到埃里克在一個派對上或是在幼兒園里 藏在一邊觀察別人,然后走過去向其他的孩子介紹她的兒子或者鼓勵他們帶她的 兒子一起玩,那么她就是在告訴兒子(或其他的孩子),埃里克需要別人幫他和大 家打招呼。相反,如果不去管他,就是在給他創造嘗試各種方法去融入到集體當 中的機會。他可能會打攪其他的孩子,或是偷拿他們的玩具。那時,他會發現怎 么做有用,怎么做沒用。他也可能會繼續藏在一邊,直到他覺得無聊,然后主動 要求加入到其他孩子的游戲當中。記住,三四歲的男孩不會對彼此有很高的期望, 他們能容忍別的孩子的很多奇怪的行為。

如果你不能忍受你的兒子藏在其他孩子周圍眼巴巴地看著他們玩,我建議你 去和那些圍成一圈做游戲的孩子們說:“埃里克會在你們玩的時候坐在你們旁邊, 這樣可以嗎?”孩子們通常會說可以,然后你就可以離開了。在大部分情況下,會 有一個孩子把圓圈擴大,讓新來的小朋友加入進來,允許他坐在他們中間直到他 自己想要加入進來。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4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