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秋葉敲打的時光(簡體書)
滿額折

秋葉敲打的時光(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3.8 元
定價
:NT$ 143 元
優惠價
87124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雨亭編著的《秋葉敲打的時光》是“紫丁香唯美書系”之一。
關于土地,關于生存,關于轉型時期的鄉村。體現個人經歷以及生活的姿態,讓人自覺地體認卑微人物內心的堅韌、勇氣、散淡,乃至迷茫。《秋葉敲打的時光》語言雅致、詩意、澄凈、平和、曉暢,盡顯真淳,質樸的心靈之光。如《故鄉的水稻田》系列、《黃花香》《舊犁》等作品均來自情感與記憶的深處,再現了純樸的鄉野之風,具有充足的現實感,借此引發人們對轉型時期的鄉村進行深深的思索,亦傳達出自我靈魂深處最敏銳,最真實的觸動。

作者簡介

雨亭:女,本科學歷,湖南省作協會員,目前以散文,評論創作為主,作品散見《歲月》《散文詩》《散文詩世界》《長沙晚報》等刊物。現居湖南邵陽。

名人/編輯推薦

雨亭編著的《秋葉敲打的時光》是散文集。作品均來自作者情感與記憶的深處,關于土地,關于生存,關于轉型時期的鄉村,再現了純樸的鄉野之風,具有很強的現實感,借此引發人們對轉型時期的鄉村進行深深的思索。語言雅致、詩意、澄凈、平和、曉暢,盡顯真淳,質樸的心靈之光。

讓心靈獲得久違的安寧
——雨亭《秋葉敲打的時光》序
海葉
一件好的藝術品,如同一縷皎潔的月光。她純凈、清朗的光亮能洗刷塵世的銅臭味、市井氣,能蕩滌斑駁的靈魂。在這個精神逐漸走向荒蕪的年代,那些源自心靈的文字,就是山澗的清流,能滋養安寧與詩意。而我所熟知的能把詩意與安寧匯集于一處的這個人,她的名字叫雨亭;匯集著詩意與安寧的地方,是一本名叫《秋葉敲打的時光》的散文集。
賈平凹在談論當代散文現狀時指出,散文發展到眼下,最缺失的不是作者的才華,缺失的往往是作者最寶貴的激情。因為缺乏激情,讀者在其作品中不能感觸時代和生活的脈搏,不能觸動心底沉睡的生命之弦。讀雨亭的散文,讀者能從字里行間捕捉到一種蓬勃的生命活力,一種淋漓的真氣與靈氣,能讀出作者對生活充滿了熱情、對生命充滿著敬畏。
故園,無疑是雨亭人生之旅中最為傾心的一處驛站。她筆下的鄉村風物,無論是散發著清香的糍粑,還是充滿神秘氣息的獅燈,抑或懸掛于墻頭的一張舊犁和村邊一株披風沐雨的老槐,這些沉浸在時光中的風物,都能在作者心靈深處涌動起無邊無際的情感潮汐。關于鄉村與城市,美國文化學者威廉斯分析說:“鄉村匯合了一切關于自然的生活方式的觀念:和平、率真、純樸的品質。城市則匯集了一個建設完善的中心的觀念:知識、交通、光明。強烈的厭惡的聯想也同時發展起來:城市是一個充滿噪音、市儈、野心的地方,鄉村則是一個充滿落后、無知、閉塞的所在。”雨亭的鄉土散文,也大抵吻合了威廉斯關于鄉村的文化概念,作者筆下的鄉村與喧囂的城市基本上處于對立的狀態,自然使作者筆涉的人物、景物、農事、民俗,或顯或隱,時時刻刻在和城市的繁華進行著不見血光劍影的搏斗。
近年,再也沒有看到父親使用過犁。每次回家,犁總是孤獨地,安靜地斜躺在墻角。蒙塵頹敗的樣子,如一幅蒼涼的畫,令人驚心。那些不能復制的情節,如一叢青草,葳蕤地齊刷刷地鋪在歲月的深處,只要我一抬眼就能望見。
多次與父親談起犁的事情,脊背佝僂,面頰消瘦的父親總是說:“這犁閑了多年,派不上用場了,如今種田的少,況且人家根本不用犁了,都是機械侍弄了。”父親的眼里滿是落寞,那種落寞像極了犁的落寞。根本看不到當初發現犁時的眼神里那別樣的火花。當父親俯下身子去扶犁的時候,看著他重重地趔趄了兩下,我的心里突然涌上來一種酸酸的東西。
犁雖舊了,可覆蓋在犁身上的綿綿光陰卻歷久彌新,足夠我回望一生。
以上是雨亭筆下的一張《舊犁》的縮影,其實也是故園的背影——溫暖而落寞。
而作者可貴的地方則體現她不是在奉命行事,這種心靈的感召與自然流露,更深刻彰顯出鄉土與她的命運是有著直接關聯的,不必去乖違現實,只需聽從自己的內心召喚。作者也只需緊靠在土地上,用筆端的文字就能保持正常的體溫、呼吸和心跳。這樣的鄉土散文,不僅是生存的印記,還成了生命的無法泯滅的痕跡。倘若一旦去了文字的恣意表達,我們就將失去可傾訴的親人、親密的伙伴,生活將因此變得黯淡許多。
“時間真是一個謎,沉寂,豐厚,綿長,從不忘記清點紅塵里的每一個物件”。除卻鄉土鄉情外,作者還善于用其他的方式表達著自己的發現與悲憫。被一片又一片秋葉敲碎的時光里,有愛的詠嘆,有云起云落的悠然,更有世情的從容、恬淡以及滄桑。
采摘黃花一般是在午后,陽光正旺之際。母親說,這時候的黃花收斂了日月的精氣,闌入了大地的靈氣,采摘時,要用心,不要開口,否則,一語道破,原本的花蕊就會嘩嘩在你眼前打開。一旦打開,就賤了。我不明白,打開了不是更好看嗎?別的花是用打開來綻露美麗與芳香,而黃花,打開則意味著失去。就如某些結局,一旦拆破,瞬間就會愴然老去。原來它的珍貴,都是藏在內里。——《黃花香》
這便是作者筆下的“黃花”,多么賦有感召力。通過物與物之間細微而巧妙的呼應,從而讓大自然一種常見的物件,一下子變得有了自己的姿態與情韻。“不粗糲,不聲勢浩大,任時光靜靜的漂染,不沾一丁點潦草委頓的氣息。只是將往日的盛開與茂盛一絲一絲地往內里藏,往骨子里退。不難過,也不流淚。只將素樸的心呈給歲月,一點一點地泛紅,如花蕊,如朝陽”(《楓紅》)。作者這一讓人驚異的“漂染”與頓悟,又將平凡普通的楓葉寫出了新意。書中像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大凡熱愛生活的人,心靈會在光陰的打磨下越來越豐盈、飽滿,終能彈奏出高貴、快樂的音符。從本書《青苔》和《白蝴蝶低飛》兩輯作品里,可以真切感受到雨亭不僅是一位赤誠的鄉村歌手,而且是一位對生活充滿激情的歌者,她用文字構筑起自己的心靈世界,演繹著生命靈性的舞蹈。
一路讀來,心隨文走,跟隨著作者的腳步便走進了《一穗燈花照詩情》的意境里。這一輯的篇什都是美文,閃爍著詩性的魅力。且欣賞雨亭的《海之深藍》:
雨的魂,是站立的海。
如此靜謐的深藍,任何人也找不到悲傷的理由。世界何其遼闊,只有你才藍得如此徹底、純粹。也只有你,才能洗凈天空的污漬,撐高天空的高度。
諸多心理的沉疴被你的藍一次又一次地摧毀。通向你,其實是通向一條朝圣的路。橫在齒間的鄉音,以及鄉音里的愛戀,開始抽芽、變綠,開出素馨的花朵。
每顆雨滴是大海的一部分,就如每個人是這個世界的一分子。雨滴能從蒼白抵達深藍,人呢?好多的抵達,最終是悲慘地離開,疼的更疼,傷的更傷。
鷗鳥開始發聲,藍在藍中轉彎。我已經習慣適可而止。
海的唇,是嶄新的。哪怕被云朵吻過無數次,在我看來,依然如此。他的內心藍有多么深,唇就有多么新。俯首,親吻生命的匆匆輪回。
作者筆端的“大海”,已成為懸掛在生命中的一面鏡子,渾濁的靈魂將在這里顯影,讓人在感懷之余,更領悟到生命的幾許溫暖與深情。讀雨亭的文字,讀者必須丟棄自己的面具,裸著一顆真純的心,跟隨作者的筆墨,徜徉在用文字構筑的自然或精神故園,即感受著塵世的悲喜,又感嘆著文字的奇妙。
在物欲橫流的當下,靜讀雨亭這些頗具渾然之氣、鮮活之氣、清正之氣的作品,能讓讀者的心靈獲得久違的安寧。

目次

第一輯 遙寄村莊
故鄉的水稻田
舊犁
酒香杯寬
故鄉的梨樹
糍粑白如雪
鄉村年味
故里獅燈
麥秸垛,在時光之上
古槐
麥子
故鄉的那片油茶林
雪花飄過我的村莊
第二輯 黃花香
黃花香
青苔
楓紅
白菜花開
竹園
外婆的煎炸魚
馬齒莧
艾草青青
最美人間四月天

聆聽春雨
鏡子
看云
看雪
美麗的退守
第三輯 白蝴蝶低飛

一張微笑的卡片
一條藍底的碎花裙
秋行
水墨富陽
觀音山,一朵絕世的青蓮
隆回漫記
兩棵漂泊的樟樹
情系大圍山
金滿地
隔壁的啞女
秋葉敲打的時光
窗外,月色正濃
時光深處的竹
第四輯 一穗燈花照詩情
春之韻
海之深藍
從花瓣的邊緣開始
初夏情思
葉,夢想的羽翼
飄飛的玉蘭(外一首)
春天的落葉
一穗燈花照詩情

書摘/試閱

酒香杯寬
到了夏季,楊梅成熟,一顆一顆暗紅的果子在枝葉間放著光,散發出陣陣香味。樹邊的牽牛花在飛揚的香氣中,鬧騰騰地開了,那喧嚷的樣子,像俏皮的姑娘,丟下一串串銀鈴般的笑聲,亮麗的色彩,望一眼,舒服極了。
母親提著一個竹籃,小心地繞開那片開得正扎眼的牽牛花,望著綠葉叢中串串光澤迷人的楊梅,專注而入迷,看得出來,她的內心里有多么渴望。兒時的我非常清楚,母親渴望采摘一籃鮮美的楊梅,為父親釀一壇馥郁醇香的楊梅酒。
母親只讀過三年私塾,成天忙的也是喂豬打狗、稻田菜畦里的事。可鄰居都說,母親屬通達事理,精明能干之人。
想想,也是。譬如母親釀楊梅酒的本事,村子里的那些阿嬸阿嫂,沒幾個人能比上。楊梅年年熟,母親年年釀。沉淀日久,壇子一掀開,噴香的酒氣噴涌而至,繼而綿香不絕,猛吸一口,可掀翻人的腸胃,讓人恨不得捧起壇子一口氣喝個精光。大家都說父親有福,娶了個會釀酒的堂客,又有淑女之德,那是祖上積了厚德。
記得那時,一壇楊梅酒,是家里唯一的最美庫存,縱使四壁空落,冷雨寒風,想起母親藏在床底下的那壇楊梅酒,便舌尖生香,心底溫暖陡生,覺得生活處處遍布甘醇的真味。想必,在父親眼里,那鐘鳴鼎食的排場也是抵不過母親親手釀造的一壇楊梅酒的。長期地愛著一東西,那東西也真是愈加可愛了。
母親采摘楊梅也是很有講究的。向陽的楊梅一般色正,味更甘醇,背陰的則略酸且個小,所以母親每次將摘下的楊梅分成幾個小袋,然后經過細心地揀擇,入酒的楊梅都是從向陽的那邊精選下來的,個個都是圓潤飽滿,色澤鮮亮,清香味醇。《茶錄》里說:其旨歸于色、香、味,其道歸于精、燥、潔。母親精選入酒的楊梅好似懂得了這話的真諦,每次都是躬下身子,安然靜默,認真挑選,如一位古典女子,俯下身去,撥動琴弦,美意橫生。年少時的我,一邊吃著母親選剩的楊梅,一邊看著母親垂眉的樣子,便想:此刻的母親,該有一顆溪水洗亮的心,多么虔誠而圣潔。突然明白,靜謐安詳,原來蘊藏著那么大的力量。
母親將揀擇好的楊梅輕輕倒進盛有井水的桶里,緩緩地攪動。紅色的楊梅泊在清澈的水里,更加的好看。如一粒粒紅色略帶毛邊的水紅色珠子,微微顫動,發出夢一般迷人的光。夏日的陽光打在上面,紅彤彤的,斑駁艷麗,一派誘人光色。
去塵后的楊梅被母親攤在簸箕里,要晾干水汽才能入酒。不像現在,有的人除了放楊梅,還要倒進許多的白糖,為了增添酒的甜味。母親不這樣,除了楊梅便是酒。她說:好的楊梅到了酒里,數日后,定能放出糖來。那種甜,不與其他味混淆,如老井里的水,干干凈凈,清清明明。如咱鄉人待客的心。我想,母親的意思就是說,那種甜,才是真正的濃情蜜意的甜了。
酒壇啟封的日子,父親定要邀來鄰居,共同品嘗。不像現代人,手機一打:喂,喂喂,朋友,什么什么酒店咱去喝一杯。在故居,朋友這個詞好像用得極少,鄉人心里的朋友無非就是鄰居、族人。當然親戚就另當別論了。鄉人喝酒,無須舟車勞頓,浪費話費,只扯開嗓子一喊:他大爺,娃二叔,來來,今日落雨,閑著無事,碰巧酒壇開封,咱呷幾杯。
父親吩咐母親炒一碟自家種的花生米,整一碗青辣椒炒雞蛋,外加點青菜,便喝開了。
起初,大家都是一派閑氣地坐著,說說自家土地里的事,哪塊地的包谷長勢兇猛,哪塊田長了稗草,誰家的牛前幾日下了崽……我觀察過,大人說話時,都是頂著桌子中央的酒壇子說的。語調雖拙樸簡單,可朗潤自然,溢出泥土的香味。與現今的某些酒局完全不同,他們說的一般是錢、權,甚至女人。有幾個人請人喝酒,是懷著滿滿的敬意或者開心?要不就是有求于人。尤其是一些關鍵性的酒局,說一句話,都要反復斟酌,敬一杯酒都想爛腦殼,先敬誰呢?按年齡,還是權位?這樣的酒喝得人心驚啊,可又無法退避。
可我看見父親他們喝酒,恣意得很,也簡單得很。都是鄉里鄉親的,想說啥就說啥,無須杯盞碰得叮當響,喝干了自己倒。沒有內心里的兵荒馬亂,亦不必擔心如何償還這“酒債”,瓷杯里那淡紅飄香的楊梅酒家家都會釀的。
近日讀了一篇老貓的《大宴無味》,頗有感觸。他說:無論古今,吃大宴都不是件輕松的事情。真正的吃客,對那些場面上的酒宴都是敬而遠之。真正的美食在自家的廚房。的確如此,看見父輩們那么暢快淋漓地喝著楊梅酒的興致,我就深有體會。即使喝到高處,放開嗓子罵幾句朝天娘,也無人過問。也絲毫不損喝酒的樂呵勁兒。父親喝醉了(定不是強勸而醉),愛吼幾句老掉牙的京劇,嗓音震得面前的瓷碗丁零零地響。母親便趕快走上去,低低絮語:他爹,穩當些。旁邊的小孩們看見大人歡暢,有的便也冷不丁湊上前去抿一小口,然后偷偷地從桌子底下鉆出來,好像撿了個金元寶,滿臉緋紅。
想必這樣的楊梅酒,沾一丁點也是醉人的呢。就算只聞著那香味,也是心曠神恰的。
生活如同一杯酒,有的甘洌,有的淡純,有的香甜,有的酸苦,有的秋水一般明亮,有的渾濁不堪。可我覺得眼前的父輩們喝的這杯生活的酒如楊梅的明媚和圓滿,攢著后勁,余香綿延。
他們喝得自在,喝得舒心。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游記》里言: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這樣的酒宴,簡單而素凈,令人喜悅欣然。
想起一個叫黃永玉的老頭,畫作特棒,字句功夫也甚厲害。他曾擬過一對聯:六根不能清凈,五味常在胸中。細細想來,簡單的幾個字里,包涵了生活的機趣。五味常在,只要擁有一顆去塵的心,其中的五味怕是也來一點點那芳香的醉意。小橋流水,清風淡月的農家生活也能過出楊梅酒的醇意來。正如先生一畫作《鄉酒杯寬》的場景:畫中數人,或坐或臥,隨意自由,輕松閑適,或舉杯暢飲,或袒胸酣睡,各得其所,全是一片鄉人勞作后安逸欣然之狀。畫里家酒飄香,杯寬人爽,真是令人艷羨不已。 P17-19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2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