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錢文忠解讀《三字經》(簡體書)
滿額折

錢文忠解讀《三字經》(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56 元
定  價:NT$ 336 元
優惠價:87292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作者簡介

錢文忠,1966年6月出生,籍貫江蘇無錫。1984年,考入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梵文巴利文專業,師從季羨林先生。大學一年級起,開始撰寫并發表學術論文,獲“季羨林東方學獎學金”一等獎。1980年代中期,留學德國漢堡大學印度與西藏歷史文化學系,主修印度學,副修藏學和伊朗學。1990年代,居家自修文史之學五年。1996年,入復旦大學歷史學系任教。現為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中國文化書院導師,華東師范大學東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電影學院客座教授,季羨林研究所副所長,北京大學《儒藏》精華編編纂委員會委員。著作有《瓦釜集》《末那皈依》《季門立雪》《天竺與佛陀》《國故新知》《人文桃花源》《玄奘西游記》《巴利文講稿》,譯作有《繪畫與表演》(合譯)、《唐代密宗》、《道、學、政》,另有資料編集與古籍整理十余種,發表各類論文一百余篇。

名人/編輯推薦

“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三字經》與《百家姓》、《千字文》并稱為三大國學啟蒙讀物,被譽為“蒙學第一書”。
《錢文忠解讀三字經(精)》中錢文忠教授潛心三年,以其深厚的國學功底重新解讀《三字經》,融匯歷史,貫通現代,將積淀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用生動的語言、鮮活的事例演繹成當今社會生活道德規范的寶貴鏡鑒;并通過《三字經》,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了一次認真、詳細的梳理。

從己丑年正月初二(2009年1月27日)起,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陸續播出了總長四十三集的《錢文忠解讀(三字經>》。在此,我愿意就節目錄制、圖書編撰過程中的一些感想,向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匯報,也借此機會向大家請教。
在絕大多數中國人心目中,《三字經》可謂是再熟悉不過的了。有誰會承認自己不知道《三字經》呢?然而,真實情況又是什么樣呢?傳統的《三字經》總字數千余,三字一句,句子也無非三四百句。但是,恐怕絕大多數人都只知道前兩句“人之初,性本善”;知道緊接下去的兩句“性相近,習相遠”的人數,也許馬上就要打個大大的折扣了;可以隨口誦出接下來的“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的人,大概就更少了。同時,我們心里卻都明了:這只不過是《三字經》的一個零頭罷了。也就難怪,在近期出版的一本列為“新世紀高等學校教材”的教育史專著里,竟然連《三字經》都引用錯了。這只有用自以為爛熟于
僅此一點,難道還不足以說明這么一個事實:《三字經》是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甚至可以說,是我們自以為熟悉其實非常陌生的一部書?
說“熟悉”,在過去則是不爭的事實,在今天無非只是一種自我感覺而已。《三字經》是儒家思想占據主流地位的傳統中國社會眾多的兒童蒙學讀物里最著名、最典型的一種,且居于簡稱為“三百千”的《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之首。宋朝之后的讀書人基本上由此啟蒙,從而踏上了或得意或失意的科舉之路。讀書人對于它,當然是縈懷難忘的。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就連那些通常認字無幾,甚或目不識丁的底層百姓,起碼也對《三字經》這個名稱耳熟能詳,時常拈出幾句,掛在嘴邊。
說“陌生”,情況就比較復雜了,需要分幾個方面來講。在中國,《三字經》被廣泛采用,真到了家喻戶曉、影響深遠的程度。但是,倘若據此認為,中國人都對《三字經》有通透而徹底的了解,那也未必。證據起碼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正是由于身為童蒙讀物,《三字經》才贏得了如此普遍的知曉度,然而,卻也正因身為童蒙讀物,《三字經》從來沒有抖落滿身的“難登大雅之堂”“低級小兒科”的塵埃。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正此之謂。中國傳統對兒童啟蒙教育的高度重視和對童蒙讀物的淡漠遺忘,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其間的消息,似乎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更不必說透徹的闡釋了。確實,清朝也有那么一些學者探究過秦漢時期的童蒙讀物,比如《史籀篇》《倉頡篇》《凡將篇》《急就篇》等等,但是,他們的目的乃是滿足由字通經的樸學或清學的需要。至早出現于宋朝的(《三字經》自然難入他們的法眼,絕不在其關注之列。久而久之,即使在中國教育史上,也難以為《三字經》找到適當的位置。這大概很讓中國教育史的研究者尷尬。在一般的教育史類著作里,我們很難找到《三字經》的蹤跡,起碼看不到和它的普及度相匹配的厚重篇幅。陳青之先生的皇皇巨著《中國教育史》中依然難覓《三字經》的身影。這是很能夠說明問題的。
其次,當然也是上述原因影響所致,如此普及的《三字經》居然連作者是誰都成了問題!這是很值得我們深思的。傳統中國的版權概念本來就相當淡漠。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三字經》的作者也許還因為它只不過是一本兒童啟蒙讀物,而不在意,甚或不屑于將之列入自己名下,也未可知。后來的學者,即便是以考訂辨疑為時尚的清朝學者,大致因為類似的緣故,也沒有照例將《三字經》及其作者過一遍嚴密的考據篩子。關于《三字經》的作者問題,當代最重要的注解者之一顧靜(金良年)先生在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三字經》的“前言”里,作了非常穩妥的交代。《三字經》甫一問世,其作者已經無法確指了。明朝中后期,就有人明確地說“世所傳《三字經》”,是“不知誰氏所作”的。于是,王應麟、粵中逸老、區適子都曾經被請來頂過《三字經》作者之名。可惜的是,此類說法都不明所本。到了民國,或許是因為“科學”之風彌漫了史學界,就有“高手”出來,將《三字經》的成書看成是一個過程。說到底,無非是將可能的作者來個一勺燴:由王應麟撰,經區適子改訂,并由明朝黎貞續成,如此而已。現在,還有很多人傾向于認為《三字經》的作者是宋朝大學者王應麟。當代另一位傳播《三字經》的功臣劉宏毅博士在他的《(三字經>講記》里就是持與此相近的態度。不過,我以為,可能還是以顧靜先生概括的意見為穩妥:“世傳”“相傳”王應麟所撰。
再次,也許是最重要的一點,古人蒙學特別看重背誦的功夫,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蒙學老師基本不負講解的責任。《三字經》等童蒙讀物主要的功能就是供蒙童記誦。更何況,古時的蒙學老師,絕大多數所學有限,未見得能注意到《三字經》文本中的問題,更未必能夠提供清晰有效的解說。偶或也會有博學之士為孩童講解,但是,又絕無當時的講稿流傳至今。因此,面對童蒙讀物《三字經》,我們并沒有完全理解的把握。這方面的自信,倘若有的話,那也終究是非常可疑的。
當然,貌似熟悉實則陌生,并不是我們在今天還要讀《三字經》的唯一理由。我們還有很多其他的理由。
劉宏毅博士算過一筆很有意思的賬。就識字角度論,小學六年畢業的識字標準是2450個漢字。實際上現在很多孩子早在幼兒園里就開始學習認字了。照此算來,平均每天還學不到一個字。《三字經》一千多個字,背熟了,這些字也大致學會了,所花的時間應該不用半年。
不過,更重要的還是如顧靜先生所言:“通過(《三字經》給予蒙童的教育,傳統社會在一定程度上規定了一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內在價值取向與精神認同。”
已經有幾百年歷史的《三字經》依然有著巨大的生命力。在過去,包括章太炎在內的有識見的學者,多有致力于《三字經》的注釋和續補者。文化部原常務副部長高占祥先生還創作了《新三字經》,同樣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三字經》早就不僅只有漢文版了,它還有滿文、蒙文譯本。《三字經》也不再僅僅屬于中國,它的英文、法文譯本也已經問世。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譯本更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人“兒童道德叢書”,在世界范圍加以推廣。這一切,難道還不足以說明,《三字經》及其所傳達的思想理念,既是中國的,又是世界的;既是傳統的,又是現代的嗎?
改革開放三十余年的中國,在經濟、社會等領域都取得了令世界為之矚目的巨大成就。民族的復興、傳統的振興、和諧的追求,都要求我們加倍努力增強文化軟實力的建設。我們的目光緊盯著遠方的未來,正因為此,我們的心神必須緊系著同樣也是遠方的過去。未來是過去的延續,過去是未來的財富。
不妨,讓我們和孩子們一起,懷著現代人的激情,讀一讀古代人的(《三字經》。
錢文忠

目次

序 今天,我們為什么還要讀《三字經》
第一講 人之初,性本善
第二講 昔孟母,擇鄰處
第三講 子不學,非所宜
第四講 香九齡,能溫席
第五講 一而十,十而百
第六講 曰春夏,曰秋冬
第七講 曰仁義,禮智信
第八講 父子恩,夫婦從
第九講 論語者,二十篇
第十講 孟子者,七篇止
第十一講 孝經通,四書熟
第十二講 有典謨,有訓誥
第十三講 大小戴,注禮記
第十四講 詩既亡,春秋作
第十五講 經既明,方讀子
第十六講 五子者,有荀揚(上)
第十七講 五子者,有荀揚(下)
第十八講 經子通,讀諸史
第十九講 唐有虞,號二帝
第二十講 夏有禹,商有湯
第二十一講 湯伐夏,國號商
第二十二講 周武王,始誅紂
第二十三講 周轍東,王綱墜
第二十四講 始春秋,終戰國
第二十五講 嬴秦氏,始兼并(上)
第二十六講 嬴秦氏,始兼并(下)
第二十七講 高祖興,漢業建
第二十八講 魏蜀吳,爭漢鼎
第二十九講 北元魏,分東西
第三十講 迨至隋,一土宇
第三十一講 唐高祖,起義師
第三十二講 二十傳,三百載
第三十三講 梁唐晉,及漢周(上)
第三十四講 梁唐晉,及漢周(下)
第三十五講 炎宋興,受周禪
第三十六講 至元興,金緒歇
第三十七講 明太祖,久親師
第三十八講 傳建文,方四祀
第三十九講 迨崇禎,煤山逝
第四十講 昔仲尼,師項橐
第四十一講 頭懸梁,錐刺股
第四十二講 蘇老泉,二十七
第四十三講 謝道韞,能詠吟

書摘/試閱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的兒童識字課本,是傳統中國的兒童啟蒙讀物,成書大約在九百多年前的宋朝。《三字經》一經問世即廣為流傳,實際上成為傳統中國通用的兒童啟蒙教材。而在與《百家姓》(《千字文》合稱的“三百千”中,只有《三字經》被尊稱為“經”。為什么這樣一本小書被歷代人奉為經典?錢文忠先生又會以什么樣的方式來解讀這部傳統啟蒙經典?在看似簡單易懂的字句背后包含著什么樣的深意?而對于今天的人們,《三字經》又有著什么樣的啟發意義呢9
每到開學的時候,我們都會看見很多可愛的孩子,背著很大的沉甸甸的書包,里邊裝滿了各種各樣的課本:語文、數學、外語……印制精美,由國家教育部門統一編纂,統一發放。這是現代的孩子。那么在傳統中國,孩子們用什么東西來做教科書呢?用什么樣的教科書來啟蒙呢?當然毫無疑問是有教科書的,只不過,當時沒有一種政府統一安排的啟蒙教科書!
早在秦漢時期就有大量這樣的教科書,比如說《倉頡篇》《凡將篇》《急就篇》等。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用非常整齊的語句,比如四個字成一句,讀起來朗朗上口,比較容易記誦。這樣教孩子們識字,傳達一些最基本的道理。但是這些書,都沒有能夠留用到今天。在今天,這些有的人即使成了大學教授,花費一生時間都未必能讀懂的書,當時卻是小孩子的啟蒙書。
到了宋朝以后,突然出現了一部《三字經》,來歷不明,我們連它的作者是誰都不知道。而這部《三字經》,從宋朝開始,一直流傳到今天。這部書從內容到形式,都有自己的特點。從形式上看,三字一句,朗朗上口,非常易于記誦,在古代是可以吟唱的。在今天很多地區,比如客家人——主要居住在廣東梅州或者福建一帶,對《三字經》還是可以像歌謠一樣唱的。從內容來看,它用最簡單的語句,最凝練的方式,把中國漫長的傳統社會所集聚下來的最重要的道德、知識,匯聚在里邊。也正因為此,《三字經》一直流傳不絕。在宋朝以后流行的傳統啟蒙書,主要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三百千”,即(《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這些都是孩子的啟蒙讀物。但是,為什么只有《三字經》稱“經”呢?為什么《百家姓》不叫《百家姓經》呢?為什么《千字文》不叫《千字經》呢?這就彰顯了《三字經》的重要性。
在傳統文化中,把一部書稱為“經”,這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榮譽。古往今來,無數兒童就是靠(《三字經》啟蒙,開始了他們的求學生涯,而更多的人,也許未必識字,也許沒有機會接受教育,但是他們從小也聽誦《三字經》,對《三字經》耳濡卻不一定目染,也從中汲取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三字經》就是這么重要的一部傳統啟蒙經典。
也許大家會說,既然是給兒童看的書,那它一定很簡單,有什么值得講的呢?這種看法是不對的!(《三字經》的確非常簡明扼要,但是正因為此,它以最簡潔明快的方式凝聚了最深厚的文化傳統。所以,我們必須用心去閱讀,用心去體會,才能真正理解《三字經》所要傳達給我們的文化信息,才能理解《三字經》為什么能夠流傳到今天,才能夠理解《三字經》對于中國人來講,特別是對今天還在學習過程中的孩子們來講,有什么不可替代的意義。
為什么一本兒童啟蒙讀物被大家尊稱為(《三字經》?在看似簡單易懂的文字背后都包含著什么樣的深意?
《三字經》開始的六個字是什么,我想中國人都知道。“人之初,性本善。”就這六個字,從字面意思看,就是人出生的時候,天性本來就是善的。在這貌似簡單的六個字背后,有著非常豐富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它講的是一個關于人性本質的哲學問題。人性究竟是什么樣的?人的本性究竟是善的還是惡的?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化傳統都繞不開人性論的問題。因為無論如何,我們必須首先認識我們自己,認識人。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關于人性論的討論豐富多彩。在先秦的時候,儒家傳統當中就有三派說法。
一派,孔子的說法。儒家的創始人孔子的說法是什么呢?就是接著的后六個字,“性相近,習相遠”。孔子認為,人的本性并無太大差異,但由于后天的熏染,環境的影響,差別會變得越來越大。換句話說,孔子并沒有告訴我們,人性是善的還是惡的,他置而不論,留個懸念。
一派,荀子的說法。荀子也是儒家非常重要的一位思想家,他和法家有極深的關系。荀子的看法是“人之初,性本惡”。人的天性本來是惡的,這個看法比較容易理解。比如,一個小孩子呱呱落地,他餓了就要吃奶,他會管母親很勞累嗎?他會管母親有沒有乳汁嗎?他會考慮母親是不是在生病嗎?不會的,他非要吃奶不可。從這個角度來看,人的本性談不上善良。
那么“人之初,性本善”究竟是誰的思想呢?是“亞圣”孟子一派的思想,但卻不準確。孟子并沒有說過“人之初,性本善”。他的確切意見是,人性向善。關于人性善惡,實際上,中西文化就在這里開始踏上了不同的發展軌道。我們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說明這個問題。
在西方文化傳統當中,認為每個人都是有罪的,人都有原罪,只有上帝是無罪的,也就是說“人之初,性本惡”。正因為每個人都是有罪的,所以誰都不能相信。從社會管理運作上來講,不能把所有的權力交給某幾個人,因為誰都是有缺點的。所以必須把管理的權力、運作的權力予以分散,相互監督,彼此獨立,創設出一套嚴格的制度來限制彼此,西方的文化傳統就這樣發展下來。而中國文化傳統的主流,就是《三字經》開始的六個字,也就是疑似孟子的思想走了下來。“人之初,性本善。”我們相信每個人天性是善良的,每個人都有覺悟,所謂滿街都是圣人,人人皆可為堯舜,那還需要制度嗎?每個人都是自覺的。每個人都知道不在紅燈的時候橫穿馬路,每個人都知道不隨地吐痰,每個人都知道不損害別人的利益,應該教育他、引導他、培養他,而不是用制度去規范他。所以千萬別小看這六個字,里面的精義非常深。P3-6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9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