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新能源車輛儲能與控制技術(簡體書)
滿額折

新能源車輛儲能與控制技術(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9.9 元
定價
:NT$ 299 元
優惠價
87260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新能源車輛儲能與控制技術》論述了新能源車輛儲能與控制技術,是新能源車輛領域的一部學術專著。全書共八章,分上、下兩篇。上篇(前四章)介紹了新能源車輛儲能、電池理論、微納米損傷測試技術和新能源車輛能量實驗測試系統等,重點介紹的儲能技術包括鋰電池技術、非均質技術、石墨烯技術、燃料電池技術等。下篇(后四章)介紹了新能源車輛控制技術,包括電子控制系統技術、變速系統控制技術與整車仿真技術等。本書以控制與儲能技術為核心,重點圍繞新能源車輛的新能源進展與主動安全技術問題,闡述了新能源車輛的關鍵技術。本書具有完整的理論體系,為新能源車輛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
本書可以作為高等學校車輛、機械、機電、控制、力學及宇航等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作為相關工程技術與研究人員的參考書。

能源和環境問題是當今世界汽車行業面臨的巨大挑戰,巨大的市場需求與嚴峻的能源環境約束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因此研究替代傳統能源的新能源車輛、發展新能源關鍵技術就顯得極為迫切。高功率密度、高能量密度動力系統是新能源車輛是否可以真正替代傳統能源體系的重要指標。新能源車輛儲能與控制技術提高了車輛的核心技術,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和對能源的消耗。高效、安全的儲能與控制技術成為新能源車輛領域發展的助推器。
本書是在作者近年來有關新能源車輛儲能與控制技術系統研究的基礎上,加以提煉和總結而撰寫成的學術專著。書中既總結了新能源車輛上較為成熟的技術,還充分融入了國內外該領域研究的最新成果。主要內容包括新能源車輛儲能的鋰電池、非均質電池、石墨烯與燃料電池等能量技術;動力能源的損傷及測試技術;新能源車輛變速器系統控制技術;新能源車輛的電子穩定系統控制技術等。
本書在簡略介紹有關新能源車輛基本理論的基礎上,詳細地介紹了新能源車輛儲能與控制技術的實驗裝置、測試方法、數據處理與分析方法,在內容選材上突出了工程背景、實用性和新穎性,力求對讀者有所啟迪。
本書由北京理工大學李永、清華大學宋健著。
本書中提到的研究工作得到了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滾動的資助,有關新能源車輛非均質電池儲能技術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0972037)的資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本書中引用的文獻、報告與資料盡可能在參考文獻中作了說明,但由于工作量較大及作者不詳,對沒有說明的文獻作者表示歉意和感謝。
新能源車輛儲能與控制技術正在蓬勃發展,本書中的一些關鍵技術還處于研究中,希望讀者能提出和發展新技術。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當和疏漏之處,歡迎讀者不吝指正。

目次

前言
上篇 新能源車輛儲能技術
第1章 緒論
1.1 新能源車輛發展概述
1.2 新能源車輛鋰電池儲能技術
1.2.1 鋰離子電池濃度梯度儲能體系與微結構
1.2.2 鋰離子電池微結構儲能模型與功能設計
1.2.3 石墨烯鋰離子電池納米尺度儲能模型與功能設計
1.2.4 鋰離子電池組均衡儲能技術
1.2.5 鋰電池儲能技術展望
參考文獻
第2章 新能源車輛非均質電池儲能技術
2.1 非均質電池儲能模型
2.2 非均質電池儲能微觀損傷機理
2.3 微結構弱間斷界面沖擊損傷分析與計算模擬尺度
2.4 耦合沖擊加載及動態變形場高速測量的實驗測試方法與系統
2.5 非均質電池儲能技術展望
參考文獻
第3章 新能源車輛石墨烯儲能技術
3.1 非均衡狀態下石墨烯儲能材料的微結構儲能機理
3.2 大電流/大熱量非均衡狀態下石墨烯儲能的損傷機理
3.3 大電流/大熱量非均衡狀態下石墨烯微尺度性能儲能與表征技術
3.4 石墨烯儲能技術展望
參考文獻
第4章 新能源車輛燃料電池儲能技術
4.1 PEMFC工作原理與基本結構
4.2 石墨化有序介孔碳基納米結構
4.3 鉑系金屬催化結構的納米結構形態與納米尺度效應
4.4 納米尺度性能實驗裝置
4.5 燃料電池儲能技術展望
參考文獻
新能源車輛儲能與控制技術目錄下篇 新能源車輛控制技術
第5章 新能源車輛傳動控制技術
5.1 新能源車輛變速器概論
5.2 新能源車輛變速器總體技術進展
5.3 新能源車輛變速器的執行器控制技術
5.4 新能源車輛變速器系統的建模與分析
5.5 離合器動力學模型
5.6 離合器轉矩特性分析
5.7 新能源車輛同步器的動力學模型
5.8 新能源車輛的輪胎動力學模型
5.9 新能源車輛整車傳動系統的動力學控制策略
參考文獻
第6章 新能源車輛路面識別及換檔控制技術
6.1 AMT路面動力學特性
6.2 AMT路面識別特性
6.3 單片機運算實現技術
6.4 AMT綜合控制技術
6.5 執行機構與微控制單元
6.6AMT系統控制程序與整車匹配
參考文獻
第7章 新能源車輛主動安全控制技術
7.1 ESP系統概論
7.2 ESP組成與基本功能
7.3 ESP系統控制策略的基本原理
7.4 ESP液壓執行單元關鍵零部件功能與結構設計
7.5 ESP的液壓零部件設計
7.6 無背壓條件下主動增壓理論
7.7 吸入閥的結構與功能設計
7.8 ESP泵與閥的系統理論
7.9 基于AMESim的ESP液壓仿真模型
7.9.1 管路與主動主缸模塊的數學物理模型
7.9.2 單向閥的數學物理模型
7.10 ESP液壓仿真模型
參考文獻
第8章 新能源車輛制動系統的控制技術
8.1 DEHB的原理及其執行機構
8.2 執行機構性能測試
8.3 高速開關閥在Simulink中的仿真模型
8.4 ESP液壓執行單元試制和實驗驗證
8.5 ESP實車匹配實驗
8.6 ABS和ESP對比實驗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A 主要符號與縮寫對照表
附錄B 新能源車輛控制技術基本概念與定義
附錄C 新能源車輛控制裝置原理圖
附錄D 新能源車輛制動性能實驗內容及圖解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60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