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孔叢子譯注(簡體書)
滿額折

孔叢子譯注(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9.8 元
定價
:NT$ 239 元
優惠價
87208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國古典文化大系(第5輯):孔叢子譯注》是一部儒學著作,也是孔氏家學的一種。篇幅雖然不長,內容卻頗為豐富,記載了上自孔子下至孔子第二十三世孫季彥等十六位人物的事跡和言論。全書共七卷二十三篇,第一至第五篇記孔子言行,第六至第十篇記子思言行,第十一篇《小爾雅》則是解釋詞義的訓詁學之作,應該是孔氏家學舊有藏書,也正是依靠了《孔叢子》才得以流傳至今。第十二至第二十一篇記載子高、子順、子魚的言行,第七卷《連叢子》上下篇記載子順以下的世系、孔臧幾篇作品和書信、子建和季彥等人的言行。

《孔叢子》是一部儒學著作,也是孔氏家學的一種。篇幅雖然不長,內容卻頗為豐富,記載了上自孔子下至孔子第二十三世孫季彥等十六位人物的事跡和言論。全書共七卷二十三篇,第一至第五篇記孔子言行,第六至第十篇記子思言行,第十一篇《小爾雅》則是解釋詞義的訓詁學之作,應該是孔氏家學舊有藏書,也正是依靠了((孔叢子》才得以流傳至今。第十二至第二十一篇記載子高、子順、子魚的言行,第七卷《連叢子》上下篇記載子順以下的世系、孔臧幾篇作品和書信、子建和季彥等人的言行。
《孔叢子》最早的著錄,始見于《隋書·經籍志》,題“陳勝博士孔鮒撰”,序錄稱“((孔叢》《家語》并孑L氏所傳仲尼之旨”。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唐代李善的《<文選>注》、宋初的《太平御覽》、司馬光主編的《資治通鑒》都曾引用過《孔叢子》中的材料,說明此書至少在北宋中期之前并未被疑為偽書,且被列為儒家的重要著作。自北宋的宋咸為之作注之后,關于此書的真偽、作者和成書年代等的爭論開始出現,此后持續不休,成為學界的疑案。目前較為一致的觀點是此書并不是偽書,但也不是舊題所說的孔鮒一人所撰,應該是經多人之手陸續成書,而且有著很長的編纂、改動、增補過程。宋咸注中說:“此書蓋孔氏子孫所集,故多不書其名。”這個看法是有道理的。從該書后部著重記載子順第三子孔?后代的言行和文章來看,很可能出于孔季彥以下一代孔氏子孫之手,最終編定的年代大約是在東漢桓帝永康元年(167)至靈帝建寧元年(168)之間。李學勤、黃懷信和李零等先生則從材料來源的角度對《孔叢子》的成書問題作過詳細的考證,認為其中前三卷可能是先秦孔氏遺文,有先秦的可靠資料,也有孔鮒的記述,但更多的是后人的編訂。至于作者,可能是孔鮒與其弟孔騰開始編纂此書,而孔仲淵即孔扶是今本七卷二十三篇《孔叢子》的最后編訂者。但筆者以《后漢書·儒林列傳》((孔僖本傳》對照《孔叢子》最后一篇《連叢子》下中關于子和、長彥和李彥等人的記載,發現字句大同小異,而《孔叢子》見諸著錄,又遠在《后漢書》之后,所以懷疑《孔叢子》的最后成書可能比上述學者的判斷更晚。此書的最后兩篇可能是南北朝時附于《孔叢子》-書之末的,這也許就是為什么最后兩篇取名《連叢子》的原因,即“附連在((孔叢子》之后”的意思。

目次

前言
卷一
嘉言第
論書第二
記義第三

卷二
刑論第四
記問第五
雜訓第六
居衛第七

卷三
巡守第八
公儀第九
抗志第十

卷四
公孫龍第十二
儒服第十三
對魏王第十四
卷五

陳士義第十五
論勢第十六
執節第十七

卷六
詰墨第十八
獨治第十九
問軍禮第二十
答問第二十

卷七
《連叢子上》第二十二
《連叢子下》第二十三
附錄

書摘/試閱

魯穆公向子思問道:“立太子的事有常規嗎?”子思回答說:“有,就在周公所制定的《周禮》這部典籍里。”魯穆公又問:“從前周文王舍嫡長子伯邑考而立次子姬發為太子,微子啟也不立長孫而立自己的弟弟,這遵循的又是什么禮法呢?”子思說:“殷人質樸,敬重尊長,因此立其弟為太子;周人文雅,親愛自己的親人,所以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這只是殷周各有的禮法而已。殷和周因為有質樸與文雅的不同特點,他們的禮法也就自然有所區別。周文王舍棄嫡長子而立其次子,這是因為武王更加賢能才予以變通的結果。”魯穆公說:“如果可以變通,難道只是圣人才能變通嗎?只要國君認為是賢能的人或者國君自己喜愛的人就可以立為太子。”子思說:“圣人并不把臨時變通作為規則,所以才制定禮儀制度讓后人遵守,后人只有遵從這些禮儀制度才是難能可貴的。如果非要破壞禮法不可,那和臨時變通還有什么不同呢?”魯穆公又問:“如果國君在立太子時舍棄賢子而立圣子,舍棄愚笨之子而立賢能之子,這樣行嗎?”子思說:“圣人立圣人為太子,只有文王才能做到!那些不如文王的國君,就只會把他自己所寵愛的人視為賢能,在他眼里,自己所寵愛的人和嫡長子沒什么兩樣,還怎么能做到以賢愚來作為區分的標準呢?如果國君自己實在難以區分誰賢誰愚,那就請父兄群臣到祖廟去占卜,這也算是一種變通的辦法吧。”
孟軻問:“牧民何先??”子思日:“先利之。”日:“君子之所以教民,亦有仁義而已矣,何必日利?”子思日:“仁義固所以利之也。上不仁則下不得其所,上不義則下樂為亂也,此為不利大矣。故《易》日:‘利者,義之和也?。’又日:‘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此皆利之大者也。”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8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