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知識溢出與產業集聚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知識溢出與產業集聚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6 元
定價
:NT$ 336 元
優惠價
8729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如火如荼發展的空間經濟學對技術知識外部性的研究似乎與其本身所具有的重要性是很不相稱的。《新型制造業管理論叢:知識溢出與產業集聚研究》通過系統探索知識溢出與產業集聚的關系發現:?雖然由于建模技術的困難,知識溢出一直處于被忽視的境地,但知識溢出的確是產業集聚的重要機制之一。集聚和知識溢出的互動關系既促進了創新,也促進了增長。?制造業在我國各區域的分布呈現一定的集聚態勢,東部地區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具有地方化比較優勢,而中西部資源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具有地方化比較優勢;區域研究顯示長江三角洲擴容后核心區專業化水平提高,外圍地區專業化水平下降。?省級層面數據表明是地方專業化麗不是多元化促進了區域創新和增長。DEA方法評價區域創新系統效率時顯示評價指標選擇對結果影響較大。

名人/編輯推薦

《新型制造業管理論叢:知識溢出與產業集聚研究》可供區域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專業的碩士生、博士生使用,也可供相關領域的高校教師和科研工作者參考借鑒,書中包括了知識溢出和集聚的微觀機制;知識溢出和產業集聚的理論模型;創新、產業集群與區域創新系統等內容,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本書是在我的博士學位論文的基礎上修改完成的,也是我的首部學術專著。在南京大學四年多的博士生涯已經遠去,回首過往,不勝唏噓。當時剛剛畢業參加工作便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在完成教學工作的同時,還要兼顧博士課程的學習和畢業論文的撰寫,我深深體會到了人生的艱辛與不易。
幸而得到眾多師長的鼎力相助,才一路上磕磕絆絆,走到今天。期間,既經厲了在茫茫學術之海艱辛探索的痛苦,也獲得過初窺經濟學真諦的欣喜和快樂。在我學習的日子里,我的導師梁琦教授帶給我極大的幫助和啟迪。在我面對前沿的空間經濟學而茫然迷惑的時候,是她及時為我指明了研究的方向和目標,引領我走進引人人勝的空間經濟學殿堂,也是她讓我對學術的認識從幼稚和盲從逐漸轉向成熟與自主。梁老師嚴謹的治學作風、一絲不茍的治學態度以及循循善誘的師德風范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并激勵著我,使我終生受益。我還要感謝劉厚俊老師、張二震老師、趙曙東老師、于津平老師、黃繁華老師、柴忠東老師等,感謝他們課堂上的精辟言論和獨到見解,感謝他們為本書的撰寫和完成提供的寶貴建議與指導。
感謝很多給予我無私幫助的博士生同學和師弟師妹們。尤其是吳俊博士,他強烈的學術探索精神和對空間經濟學濃厚的興趣深深地感染著我,感謝他給予我的幫助和鼓勵。無論研究計劃制定還是資料收集方面他都無私地跟我分享他彌足珍貴的學術觀點和學術資料,同時在自己繁忙的研究工作中抽出時間為我在計量分析方面遇到的技術問題排憂解難。
感謝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李廉水校長、經濟管理學院的吳先華院長、曹杰書記、楊春瑰副院長以及中國制造業發展研究院周彩紅副院長的關心與支持,他們為本書的出版及在日常工作中給予的指導與幫助,使我深受教益。
最后,還要感謝我的家人,他們一直以來的關心和支持,是我求學至今的重要精神力量。感謝我可愛的兒子馬錦宸,雖然他的出生一度打亂了我的學習和工作計劃,卻讓我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的歡聲笑語時刻激勵著我,讓我樂觀向上、滿懷信心地生活。
段會娟
2013年7月15日

目次

叢書序
第1章 導論
第2章 知識溢出概述
2.1 知識創新、知識溢出及其空間有限性
2.1.1 知識生產甬數
2.1.2 知識溢出
2.1.3 知識溢出與空間的關系:地方化知識溢出
2.2 地方化知識溢出的影響因素
2.2.1 影響地方化知識溢出的區域因素
2.2.2 影響地方化知識溢出的產業因素:產業的知識密集度
2.2.3 影響地方化知識溢出的時間因素;知識資本的時問累積性
2.2.4 小結
2.3 知識溢出的主要機制
2,3.1 非正式交流
2.3.2 人員流動
2.3.3 產品流動
2.3.4 企業衍生
2.4 知識溢出的測度方法
2.4.1 技術流量法
2.4.2 成本函數法
2.4.3 生產函數法
2.4.4 文獻追蹤法
2.4.5 小結
第3章 知識溢出和集聚的微觀機制
3.1 一個知識創新的動態過程
3.2 水平知識差異、知識溢出與集聚
3.3 垂直知識差異、知識溢出與集聚
3.4 知識溢出關聯與集聚的擴展研究
3.4.1 知識創新與集聚
3.4.2 知識擴散與集壤
3.4.3 知識積累與集聚
3.4.4 小結
第4章 知識溢出和產業集聚的理論模型
4.1 研究基礎
4.2 外商投資、知識溢出與集聚:一個基本模型
4.2.1 基本假設
4.2.2 短期均衡
4.2.3 長期均衡
4.2.4 模型的基本特征
4.3 基本模型的擴展
4.3.1 區域內存在知識溢出障礙
4.3.2 區域間時閘偏好率不同
4.4 人力資本流動、知識溢出與集聚的理論框架
4.4.1 基本假設
4.4.2 小結
第5章 地方專業化、知識溢出與區域創新能力
5.1 兩種知識溢出與創新
5.1.1 兩種知識溢出
5.1.2 兩種知識溢出的經驗研究
5.2 地方專業化的測度指標
5.2.1 地方專業化指數
5.2.2 產業集中度指數
5.2.3 區域間專業化指數
5.2.4 區域專業化指數
5.2.5 赫芬達爾指數
5.3 地方專業化現狀
5.3.1 長三角地區的地方專業化及其分工
5.3.2 我國各省市地方專業化現狀
5.4 地方專業化與區域創新能力的實證分析
5.4.1 計量分析
5.4.2 實證結果
5.4.3 小結和政策建議
第6章 創新、產業集群與區域創新系統
6.1 產業集群
6.2 創新與區域創新系統
6.2.1 創新是一個系統過程
6.2.2 區域創新系統的概念
6.2.3 區域創新系統的主要特征
6.3 產業集群與區域創新系統的關系
6.3.1 產業集群是區域創新系統的重要實現方式
6.3.2 區域創新系統的有效運行會加速產業集群的形成
6.3.3 產業集群與區域創新系統的關聯分析
6.3.4 構建基于產業集群的區域創新系統
6.4 我國區域創新系統的效率評價
6.4.1 區域創新效率評價的關鍵問題
6.4.2 分析工具和指標選取
6.4.3.DEA實證分析
6.4.4 小結
第7章 產業集聚、知識溢出與經濟增長
7.1 我國制造業空間集聚的特征性事實
7.1.1 地方專業化指數分析
7.1.2 制造業區位商分析
7.1.3 行業加權區位商分析
7.2 產業集聚與經濟增長的相關研究
7.2.1 國際上的研究
7.2.2 同內的研究
7.2.3 關于“專業化”與“多元化”的爭論
7.2.4 述評
7.3 集聚與區域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
7.3.1 計量模型
7.3.2 估汁結糶
7.3.3 小結和政策建議
7.4.FDI技術溢出與產業增長:以江蘇為例
7.4.1 問題的引入
7.4.2 相關研究
7.4.3 理論基礎,計量模型與估計方法的選擇
7.4.4 江蘇省FDI溢出效應的實證分析
7.4.5 小結與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A 各省市地方化優勢產業
附錄B 制造業區位商
附錄C 制造業全行業加權區位商
附錄D 制造業高技術行業加權區位商
附錄E 制造業低技術行業加權區位商
后記

書摘/試閱

第1章 導論
1991年以來,經濟學領域關于經濟活動的區位選擇和產業的空間分布問題研究受到了廣泛關注。以克魯格曼為首的一大群研究國際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發展經濟學以及經濟增長的學者們紛紛把自己的研究興趣轉向空間經濟問題,并逐漸形成一個令主流經濟學家滿意的關于空間經濟問題——以“規模經濟、運輸成本、壟斷競爭、多重均衡”為特征的研究范式,成功地實現了空間經濟問題研究回歸主流的夙愿,也因此現代空間經濟學鼻祖——保羅·克魯格曼(Pau Krllgman)被授予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2000年以來,空間經濟學理論與主要經濟思想已在我國得到廣泛的認可與傳播。在經濟實務部門和各類經濟媒體中,產業集聚、產業集群等空間經濟學概念被廣泛應用,成為指導區域經濟發展的一個基本思維范式。由于“集聚是經濟活動空間分布的基本特征”等基本空間經濟思想與我國“兩步走”發展戰略驚人地吻合,因此空間經濟思想在各級政府或經濟活動的各個層面都受到廣泛的歡迎。毫不夸張地說,就連鄉政府的一個小辦事員也會時常把“產業集聚”等空間經濟學核心詞匯掛在嘴邊。
在改革開放和“兩步走”發展戰略實施3。年來,從經濟活動的空間分布來看,我國經濟出現了如下主要特征:?改革開放使得生產要素和產業逐漸向沿海集聚,沿海經濟獲得了極大的發展,并擴大了東中西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以政策優惠、空間集聚和不平衡發展為特征,特區經濟和園區經濟得到迅速的發展;?在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以及中部崛起等“經濟運動”中,沿海許多產業紛紛向中西部轉移,使得中西部獲得良好的發展機會;?在改革開放的“領頭羊”深圳成功實現了經濟轉型之后,東部許多地區紛紛把建立高技術開發區作為區域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載體和主要陣地。中國經濟發展的特征軌跡與階段性特征既證實了空間經濟理論的解釋力,也給空間經濟理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問題。
通過簡單的回顧與總結空間經濟理論發展、主要內容與結論,不難看出在中國經濟最需要深入探索的產業集聚與經濟增長問題上,需要我們進一步、系統化探索。
新古典主流經濟學主要討論和回答經濟系統“生產什么?如何生產?為誰生產?”三個問題。實際上,經濟活動的地理分布是十分重要的,也可以歸結為“在哪里生產”問題。為什么這個重要的問題一直被主流經濟學忽視呢?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9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