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國商法年刊:法治國家建設中的商法思維與商法實踐(2013)(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商法年刊:法治國家建設中的商法思維與商法實踐(2013)(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80 元
定價
:NT$ 480 元
優惠價
87418
領券後再享91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今年年會的中心學術議題是“法治國家建設中的商法思維與商法實踐”,年刊的內容也是商法思維問題。今年年刊的任務不是揭示法律思維的共性,而是解釋商法思維的個性。可以說,特殊的商法思維是商法的財富,商法的法律職業者要加倍珍惜它。而加倍珍惜商法思維,就是重視運用它。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商法年刊:法治國家建設中的商法思維與商法實踐(2013)》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目次

研究綜述
2012~2013年商法基礎理論研究綜述
2012~2013年公司法研究綜述
2012~2013年證券法研究綜述
2012~2013年破產法研究綜述
2012~2013年商業銀行法、信托法、證券投資基金法研究綜述
2012~2013年票據法研究綜述
2012~2013年保險法、海商法研究綜述
2012~2013年電子商務法研究綜述
2012~2013年商事仲裁法研究綜述
商法思維與商法理論體系構建
試論商事思維及其價值
商法新思維——商事合同、商事組織與商事交易的視角
關于商法思維特性的分析——基于起點與路徑的展開
商法的實踐屬性與中國商法學的現實使命
試論商法思維
商法思維下商法基本原則的確立
輕商誤國 重商興邦——中國夢與興商興市
商業道德的法律化與商人思維評判
非商法思維的入侵以及商法的回應
論加重責任理念的司法應用與立法構想
我國商法體系構建的若干思考
論我國的交易習慣——商法的視角
商法思維的現代特征
論商法思維——與經濟法思維的比較
商法思維與我國商主體認定的標準
企業職員的代理權研究——商法思維與民法思維的異同
商法上的物
保險法思維之特殊性與理論構建——以被保險人為中心
商法思維與商事立法
商事立法模式的選擇——美國統一商法典的啟示與借鑒
論我國商事立法模式之選擇
商法思維:基于商事立法的檢視——以清末民國時期為視角
商法思維下的慈善公益資金運營思考
商事登記制度“先照后證”改革的商法思考
商法思維下我國商事登記審查形式之選擇
商法思維下的我國商事個人立法完善
商法思維下的公司僵局司法救濟制度立法審視
商法思維與期貨市場立法的若干思考
商法思維下對金融法安全觀的再認識——從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法制安全觀的啟示說起
票據法立法思維的嬗變
商法思維與強制拍賣立法研究
商法思維與網絡技術環境下公司法律制度的創新——以電子股東論壇為例
商法思維與商事裁判
論商事裁判的基本原則——以股權轉讓協議效力的認定與裁判為視角
商法外觀主義與商事裁判思維
外觀主義在商事裁判中的適用
破解商事審判的困惑——商法的營利理念及其司法適用
國內商事審判中交易習慣的認定及適用
試論商法思維在股東訴訟中的應用
我國商事訴訟機制之完善:理念重構與路徑選擇
從個案看商法思維對司法裁判的價值維度
公司僵局訴訟裁判思維和裁判方式的審視
有限公司股權無權處分辨識——兼析商法上的外觀主義
檢討企業重整制度——制度價值的再審視
破產金融機構處置:商事審判權與行政權的平衡
商法思維與交強險糾紛裁判
指導案例15號裁判思維評析
論海事審判思維及理念在海事審判中的應用
商法思維與商事法律解釋
商法思維與商事法律解釋
商法思維、規范技術及解釋方向——以2009年修訂后《保險法》第12條、第49條為樣本
商事“軟法”價值論——一個解釋、適用立法的視角
商法思維與商事合同違約金
商法思維視野下的食品企業社會責任研究
商事理念下我國公司股東出資形式的制度檢視
論公司法律規范適用的類型化思維
商法思維下我國公司董事勤勉義務法律制度研究
思維差異的客觀存在與《公司法>第177條的立法與解釋
商法思維下公司擔保規范適用困境之化解
商事思維下的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
論自治與強制協調之下公司自治的邊界
從金融衍生工具的法律屬性看物債二分的局限性
商法思維票據行為成立要件解析
商法思維下的票據轉讓方式解析
論“票據行為誠信”原則對票據法技術性的現實背離

書摘/試閱



不過,也正是在商業主體和立法者的共同擠壓下,形成了商法學的獨特生存空間。一方面,盡管商業從業者接觸的實踐問題更頻繁,甚至更新奇,但因其未必進行過系統梳理,尤其是對于已有的和不斷出現的立法者提供的法律規范,心中未必了然,遇事仍有求助于方家的必要。
面對什么是商法學(或說是商法學教育)的貢獻的追問,一個可供選擇的回答是:為立法、司法機關輸送從業者,為實業界輸送與之合作的商業法律方面的律師甚至提供部分從業人員。為此,商法學界需要幫助學生掌握商事法律的基本原則與規則,形成共通的話語圈,同時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懷疑探究的精神,懂得并能夠做到“從無字句處讀書”,從而為其將來的職業生涯做好準備。
另一方面,現實中,業界對西方的商業實踐做法、具體業態、商業模式的學習模仿,并非總是唯唯諾諾,亦步亦趨,而會有改變和更易,并由此形成自己的慣習、傳統與特色。馮象教授引用的《巴比倫大藏·中門篇》59b中的一段文字或可借用來說明其中的道理:有位叫艾利澤的猶太教拉比(rabbi,教師),學識淵博,常與學堂讀經的師生論辯圣法。一日,窮究法理,駁斥一切反論,諸生卻仍舊不服。拉比最后發誓,如吾真理不真,愿蒼天見證!天上遂陰云密布,雷聲隆隆:既然你們都駁不倒拉比,為何不聽他的話?同日在學堂講經的圣人約書亞也舉手向天,高聲道:“可是主啊,你說過的,‘誡命不在天上!(《舊約·申命記》30:12)’”于是,烏云散開,陽光遍地。圣人向諸生解釋道:“你們忘了,圣法既已在西奈山降世,真理傳給了子民,蒼天打雷就不能作數了。”因此,國內業界所作的新貢獻、形成的新傳統,亦應歸為商法學的論域。
美國Donald C.Clarke(郭丹青)教授在討論公司治理問題時提到:
在西方關于公司治理的研究中,流行著一種達爾文式的(Darwinian)見解:即我們所見到的結構和制度是經過激烈的市場競爭而留下來的,所以我們就可以推定它們是效率最高的。學者的任務就是分析和解釋其效率所在。當然,對于這種方法,有人曾提出批評,稱其過于樂觀——“只要它存在,它就是高效率的”——而中國政府卻從來不肯坐下來,慢慢觀察何種公司治理模式能夠經過市場的優勝劣汰,最終勝出。相反,他們馬不停蹄地制定措施,來鼓勵或者要求公司以及其他商業組織建立內控系統。
既然政府(立法者)無暇,而學者可以有閑,那么學界的另一件工作便可以是在“分析和解釋”移植、借鑒過來的規則之余,“慢慢觀察”本國商業市場對各種規則的反應,進而選出其中的優良者。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1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