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墟之居:儒生庭園的誕生(簡體書)
滿額折

墟之居:儒生庭園的誕生(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0 元
定  價:NT$ 180 元
優惠價:87157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墟之居:儒生庭園的誕生》內容簡介:如果領你走進一個儒生的庭園,你會看到什麼?茶、蘭草、竹、玉、筆架、硯臺、筆舔、鎮尺、水丞、硯屏、筆洗、臂擱、印盒、供石、香,美不勝收的文人字畫,傷春悲秋的有故事的亭臺樓閣,淡然處世又胸懷天下的書生……
儒生的庭園,詩情畫意、繁花似錦,它已成了被歷史和文化塑造出來的一個完美境地,它被賦予太多美學意義,而其相對隱秘的精神內核,卻無人問津。藝術家洪磊從傳統文人與園林、文房四寶的關系出發,為我們厘清古代儒生為自己搭建的文化私空間,其間有扭曲,也有美的創造。

作者簡介

洪磊,1960年出生于江蘇省常州市,1987年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工藝美術系,1992年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學習。1994年在圓明園畫家村進行繪畫創作,是年底離開圓明園并輾轉于北京城內,1996年回到家鄉常州,開始嘗試使用攝影作為藝術表現的方式。代表作品《紫禁城的秋天》、《中國風景》、《仿梁楷<釋迦出山圖>》、《仿<鵲華秋色圖>》、《正大光明》等。

名人/編輯推薦

《墟之居:儒生庭園的誕生》編輯推薦:揣摩集權制度下的儒生心態。敲開裹挾文人靈魂的硬殼。精雕細琢機敏溫情。先鋒藝術家洪磊文字論道。藝術家洪磊以全新視角解讀“儒生庭園”的興衰更迭。詩意的語言配以翔實的圖片,為您掀開傳統文人優雅生活背后辛酸落寞的那一面。臺灣同步推出正體字版。

目次

壹 吃茶
1.網師園——2.妙玉讓茶——3.茶經

貳 蘭草
1.孔家的“幽蘭”——2.山濤——3.《閑情偶記》

叁 篡改
1.苦孝竹——2.養玉

肆 戀物
1.筆架——2.硯——3.筆筒——4.筆舔——5.鎮尺——6.水丞——7.硯屏——8.筆 洗——9.臂擱——10.印盒——11.供石——12.聞香

伍 寫意
1.“寫意”一詞由方言而來——2.八大山人——3.生宣

陸 屏風
1.韓熙載家的夜宴——2.三個屏風——3.千古之笑談

柒 傷春悲秋
1.杜麗娘和林黛玉——2.低溫憂郁癥——3.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4.只在庭 園里

捌 隱忍
1.甲午海戰——2.《馬關條約》

玖 慎獨與見獨
1.《薦季直表帖》——2.《蘭亭序帖》——3.三百多年的戰爭

拾 扭曲
1.“丁香花案”——2.不合時宜的政治主張——3.梅以曲為美

拾壹 迂回
1.滄浪亭——2.淑春園——3.網師園

拾貳 戀尸癖
1.祥龍石——2.石玩之好——3.不去描繪悲劇場景的山水畫

拾叁 翼然
1.漸江的亭子——2.醉翁亭

拾肆 鏡靜
1.靜觀而得——2.中空——3.智者樂水

拾伍 骼
1.片石山房——2.環秀山莊——3.獅子林

拾陸 時間流
1.動與靜——2.借景——3.情與景——4.時間——5.故事

拾柒 壓抑
1.園子里沒有桃花——2.壓抑為官

拾捌 陰翳
1.李少紅版的《紅樓夢》——2.漆器——3.想象中的幽暗情境——4.窗欞

拾玖 戲劇性
1.多余的橋——2.出世與入世的臨界點——3.美人靠

貳拾 兩條并行的線
1.紫砂壺——2.顧繡——3.計成的《園冶》

貳拾壹 還鄉
1.華不注山——2.退思園——3.《水村圖》

貳拾貳 參禪
1.湛然居士——2.六只柿子——3.東坡參禪

貳拾叁 《溪岸圖》
1.董源懸案——2.山水精神——3.《畫禪室筆記》

貳拾肆 竹林行走
1.正始之音——2.《與山巨源絕交書》——3.“阮”是一種樂器——4.一個設定佯裝的人和一個聰穎過人的人

貳拾伍 《輞川圖》
1.《輞川圖》——2.半官半隱——3.山水詩

貳拾陸 漁隱
1.隱作為借口(假寐的隱)——2.摹寫的建造——3.幻象的可居可游

貳拾柒 隱逸
1.金谷澗——2.中隱隱于市——3.東方朔

貳拾捌 意義缺席的庭園
1.儒生——2.盲域——3.現世享樂——4.假面

貳拾玖 印章
1.《二金堂印譜》——2.1873年 ——3.“四王”的山水畫——4.沒有了意味的山水詩

叁拾 借尸還魂
1.只剩下了詩意的名字——2.網師園——3.招魂

書摘/試閱

我奶奶是宜興河橋鎮人。奶奶性格直爽豪邁,這在江南人看來是不好的脾氣,所以二十多歲才嫁給我的爺爺。按當時的習俗看,已經算是個老姑娘了。奶奶家家境富裕,陪嫁也多,而當時我們洪家已經衰落了。在我小的時候,時常會翻看奶奶藏在大櫥里的那些陪嫁細碎物什。有一次,我看到了一只花碗(現在想來是只粉彩碗),色彩非常明麗。我喜歡極了,捧著碗細看。記得上面描畫著一個花園,有一處池塘,周圍滿是林木,鮮花盛放。是春天的景色。還有一座開敞的屋,門前的一棵大樹下坐著兩個人。連接著這畫面的還繪著許多房舍的遠景,以及一座漆著朱紅色欄桿的橋。我喜歡得緊,可是不到一天時間,卻不小心打破了這只碗。于是那座花園便瞬息破碎了,四分五裂碎了一地。奶奶聽到碗破聲就過來,以為奶奶肯定要罵我的,卻沒有,她盯著一地的碎瓷片,自言自語道:唉,又一個陪嫁沒有了。晚上我在睡夢里,努力想補好那只碗,卻一點辦法沒有。我無論怎樣著急,還是不能完全恢復那個花園的原貌。夢里那懊惱和緊張,焦慮和不安,至今仍在內心潛伏著,仍在夢里催促我,在之后的人生中可能出現的我的每一個夢境里,去拼湊那座花園。夢里常要被碎瓷片劃破手指,這樣的不安還有揮之不去的夢魘,讓我產生了一種難以完成拼湊的沮喪情緒。或許一輩子,我也無法解讀完成這個花園,即使是彌留之際的最后一個夢,也依舊不可能復原那個花園。這是一部不能完成的書,因為那個花園在我的夢里存在了幾十年,早已不是原來的模樣。她因為支離與破碎,失卻了原來的格局,已經與我家明代的祖宅,以及之后遇到的網師園、留園還有滄浪亭等庭園糅合在了一起。在夢里,我總是從網師園的萬卷堂邁入,轉了一個彎,卻來到滄浪亭起伏的回廊,穿過祖宅,最后卻迷失在留園的池塘里了。我知道我注定不能寫完這部書,因為從一開始,那個花園就已經是碎瓷片了。掬取碎瓷片,我不知如何是好。

吃茶。吳語喝茶的意思。一種延續已久的與自身孤獨的演示。于不完美的現世去享樂一點美與和諧,在剎那間體會永久。
1.網師園
我再次回憶起那次在網師園吃茶的經歷,回憶轉換成了清爽而精確的畫面。這讓我重返一個故舊的時間,一個可以溫習日常美學的時刻,而不是心曠神怡的愉悅的滋味。其實,那也就是一次普通的吃茶,卻奇怪地非常清晰地常常會回憶起。那次,在網師園的茶室要了一杯茶,園子里只有我一個人,便端著茶杯去竹外一枝軒,看疊石假山浸淫在雨霧里,雨水飄落,洇入池塘水面,樹木青翠欲滴。雨水極細,扯起了一道輕浮的霧簾。庭園很安靜,我能聽到自己的心臟緩慢地,一下一下在抖動。在寂靜的庭園里,自己聽來恍若轟鳴,飲一口茶,又會在喉哽處聽到一聲巨響。那一刻,滾燙的茶水頃刻間通過喉管洶涌地奔赴腸胃,那種暢快淋漓,是只有中國式的腸胃才會感覺到的舒適。西歐人是不會喜歡這樣的滾燙的,而且現代醫學
認為,這樣的滾燙有害于喉管和食管的健康。不過,這樣的滾燙,讓我感到了自己強壯生命的存在,一個仿佛無限放大了的自我的存在。記得那次飲的是當年的碧螺春,獨自一人看眼前這番景色,覺著是從來沒有過的體驗,突然懂得了吃茶的意味。現在想來,那只是片刻的自我肯定,或許過去的儒生也會有這樣的片刻吧?(儒生群體是服務于歷代皇權體制的官僚群體,他們崇尚孔孟學說,以儒學治國,并且左右著千百年來中國的精英文化。)儒生群體最早可追溯到漢武帝,這個群體粘附在歷代皇家集權體制之上,百般嬌柔,時而沉醉時而沮喪,這就是之后被稱為“文人”的群體。這些被雅稱為“文人”的群體,需要優雅而有趣味的細節填補日常生活,以及精心細膩的略帶做作的日常享受。滿清之后所謂的文人士大夫群體,也就只剩下個概念了,或許殘存著一些做派?1949年之后,這種做派也難以維持了。
借由吃茶,仿佛可以體會一下“文人”意味?可是,我很害怕使用“韻味”或“意境”來描寫那次吃茶的經歷,因為那會流于簡單化,好像帶有訓誡的意味。想來吃茶應該是在周作人所說的“瓦屋紙窗下”的環境里,獲得片刻優游。為什么網師園里的那次吃茶總是不能忘卻呢?或者因為之前乃至以后的吃茶,從來都沒有得到那樣靜謐的環境吧。其實也就是一次普通的吃茶經歷而已,那么這個記憶深刻在腦中,到底是我喜歡吃茶,抑或喜歡在網師園里吃茶,還是僅僅喜歡網師園呢?
2.妙玉讓茶
《紅樓夢》第四十一回里,妙玉邀寶玉、黛玉、寶釵吃茶,見妙玉另拿出兩只杯來,一個旁邊有一耳,杯上鐫著“瓟斝”三個隸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王愷珍玩”;又有“宋元豐五年四月眉山蘇軾見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斟了一斝遞與寶釵。那一只形似缽而小,也有三個垂珠篆字,鐫著“點犀”。妙玉斟了一與黛玉,仍將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綠玉斗來斟與寶玉。寶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他兩個就用那樣古玩奇珍,我就是個俗器了?”妙玉道:“這是俗器?不是我說狂話,只怕你家里未必找得出這么一個俗器來呢!”吃茶用那么昂貴的器皿也真是做作,而且上面還有名人銘文,吃茶時想必也不會放松心情,反要擔負起無形的壓力。這在妙玉也是難怪,就妙玉的身世而言,也不過是讀書仕宦之后,本沒有清高的資本。但妙玉想要攀附豪門,所以沽名釣譽自高身價,她的內心那樣羸弱,又要裝扮出非下帖禮聘不入公侯之門的傲氣。這樣雙重的心情也只有AB血型的人可以擔當。由此看來,吃茶也可以用來裝扮門面,以示風雅。曹雪芹這樣花費濃墨寫少男少女們這次偶遇吃茶,無非是要夸大奢靡場景,也為對比之后賈府的衰敗之用。或者,曹雪芹在他曾經的少年生活里,確實有過許多相知相愛的女孩,而他落墨《石頭記》,總也難割舍往時那些不能忘卻的記憶,那些繁復啰唣的日常瑣碎的描寫,以及被夸大的奢靡,或許就是《紅樓夢》的優雅迷離?
3.茶經
聽丁山的朋友說,陸羽寫《茶經》的地方現在已經很荒涼了。據說唐朝的時候,陸羽住在宜興和長興交界處的杼山妙喜寺(位于浙江湖州市西郊妙西鄉寶積山,天寶十五年,陸羽為避“安史之亂”來到湖州,并與杼山妙喜寺主持僧皎然成為“緇素忘年之交”),離丁山不遠,陸羽在那里用三年時間完成了《茶經》(也有說用了三十年,但僅僅三卷十章七千余字,恐怕用不了這么久吧)。我不能理解陸羽為什么要寫《茶經》這樣的一部書,或者他根本不是想要去傳播一個吃茶的法則。陸羽是一個棄嬰,口吃,相貌丑陋,他的成長過程想來一定是非常難熬的。好在他自小生活在廟宇,日日可聞“梵音”,心境想必不會多添煩亂。可是陸羽并不愿意削發為僧,據載,有一次智積禪師要他抄經念佛,陸羽卻拒絕了,并稱“羽將受孔圣之文”。十二歲,陸羽就離開寺廟,之后做了優伶。天保五年,竟陵太守李齊物在一次州人聚飲中,看到了陸羽出眾的表演,十分欣賞他的才華,修書推薦他到火門山的鄒夫子那里隱居學習。陸羽在火門山的六年閉門學習,使他的人生得到了徹底的修正。天寶十一年禮部郎中崔國輔貶為竟陵司馬,這一年陸羽也揖別鄒夫子下山。他們兩人認識后常一起出游,品茶鑒水,談詩論文。這時的陸羽開始覺察到,少年于寺廟學習的茶事,也可以交往名流。陸羽的時代正是“安史之亂”前后,在中國文化史上屬儒釋道三家并行時代,南方則儒禪匯流,這樣的思潮正好成就了陸羽。天寶十五年,陸羽為考察茶事,遍歷長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各地,考察搜集了大量茶葉的生產和制作資料,并積累了豐富的品泉鑒水的經驗。陸羽不皈依佛門,志向儒學,但朝廷幾次征召錄用,均未前往就職。或者他更喜歡游走的生活?我猜測陸羽是因為幼年的遭遇,更想讓人們承認他于現世的價值,而他精湛的茶藝手法,以及品泉鑒水的天賦,更能顯示其魅力。他寫《茶經》,或許是想達到孟子所說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那般令人敬仰的地位吧。《茶經》的一些章節,今天看來似乎有些矯揉造作,譬如“二十四器缺一則茶廢矣”這一句。

蘭草。那若即若離的淡雅香氣,并不完全是為自己悄然神傷,而是一種期待,抑或韜光養晦?
1.孔家的“幽蘭”
芝蘭生于深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故曰: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處者焉。又曰:不以無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瑣;氣若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
——《孔子家語?在厄》
孔子將蘭花與君子的人格相聯系,著力獨立思想,及獨立人格訓誡。孔子寫蘭,是對自身不能實現理想,過著顛沛流離生活的窘狀作自我肯定,也是堅韌性格的寫照。儒教是被不斷疊加和放大的學說,從漢武帝開始,董仲舒將儒學轉換為儒教,成為之后歷朝歷代的立國之本,經唐朝的韓愈鼓噪之后,儒家學說干脆變為支持皇權的工具,唐朝之后的儒生便不再有議論皇帝是非的自由了。孔子其實是被歷代儒生曲解之后,人為造成的一尊偶像。芝與蘭的意義,在儒生的官場生涯里,僅是短暫的躲避,偶或的贊美,很難有真正意義的潔凈和芳香。
2.山濤
關于山濤,《世說新語》里不過十二三條,且無一貶抑之詞。山濤未入仕之前,常與嵇康、阮籍等人行走竹林,自視不俗。入仕后,從不張狂自大,他于官場仍堅持老莊的“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的信條。后來,他辭官回家,重又歸隱山野。可能因為嵇康的一篇《與山巨源絕交書》,聲名當然就不完美了。史書上記載的山濤,沒有過于出格的行為,大都清心寡欲。王戎有評價說,“如渾金璞玉,人皆欽其寶,莫知名其器。”描寫山濤自有高貴潔凈的內心,藏于懷中從不張揚,且能于相貌儀態、舉手投足間溢出心胸,恰似蘭花的品質。中國文人花了將近千年的時間馴養蘭花,獨有了植物的文化價值,目的不是散播欲望,只在柔和里透出一點遲緩到來的香味。不宣揚苦行,而是要在富貴享樂時刻保持警惕。幾千年的儒生官僚群體中,山濤或許是少有些許“蘭”意味的官僚。與山濤絕然不同的嵇康,卻更像是梅花,必定要在嚴寒的時候絢麗綻放,香氣逼人。
3.《閑情偶記》
讀李漁的《閑情偶記》,他對日常生活的細節柔情到點點滴滴,每一個類別關照出驚艷,這顯然是儒生文人才會有的情懷。然而,李漁從未做過官。(李漁自幼聰穎,二十九歲應杭州鄉試卻名落孫山。之后再去杭州應試,遇清軍鐵騎橫掃江南,求取功名之路被阻斷,李漁心若死灰,便再無仕途之想了。)李漁是一個獨立于皇權體制之外的知識分子,著《閑情偶記》是為了發幽蘭之香。此種儒家主流文化之外的文人清高獨立,自有他的世界。這份清高,仍是孔家的清高和孤傲,可稱得上是真正的“不以無人而不芳”者。李漁在《閑情偶記》里有專門一節寫“蘭”,其寫“蕙”曰:“不在花香而在葉。”這一句我甚是喜歡。我不喜歡蘭草的花型,花瓣的樣子類似棗核剪影,不好看。聞其香味更是不容易,只在不經意的時候,香氣才會出現,很是惱人。也只有蘭草葉,那么一盆安靜地置于書案,無論何時瞥一眼,總是那樣靜謐無聲。

篡改。篡改的目的是想要讓自身不光彩的處境合理化。
1.苦孝竹
曾經,我在工作室園子四周種植了苦孝竹,竹子生長得特別快,兩三年時間便把整個園子侵占滿了。因為聽信了蘇軾的“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受了這話的感染,便常要坐在露臺上,看竹葉搖曳。
看久了,就要尋思古代的儒生為什么對竹子有那么多溢美之詞。古人有贊美“竹十德”文,其一云:“竹身形挺立直,寧折不彎,曰正直。”但是,看竹子作為植物的自然形態,這樣的贊美很是可疑,因為當風吹來,竹子便隨風倒去。竹子的挺立,是在完全沒有任何外來力量作用的時候。2008年大雪,積雪覆蓋滿園子里低伏的竹子,一派凄涼。我觀察,竹子隨風飄搖,遇危機寧可彎腰,此只證明竹子的物理柔韌性能極佳,也恰恰是儒生生存狀態的真實寫照。“竹十德”還有“竹一生一花,死亦無悔”,“竹載文傳世,任勞任怨,曰奉獻”,等等,均是對皇權俯首形態的描繪。有一首鄭板橋題畫詩卻不然,是非常寫實的描繪,詩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讀了這詩句,感到他很有些悲憤的樣子,似乎不是在贊美竹子,而是在發泄憤恨。身為官僚,首先要吃定官飯,也深知仕途艱辛,鄭板橋的這首順口溜,表達的正是對官場生涯不滿,但又無可奈何的復雜心情。原因或在于,“咬定”皇家這座青山,“立根”官場,才是儒生的生存狀態。
2.養玉
玉的發音通“域”,指王者統領已有的國土。玉在遠古是用于規范社會關系的指示標志,是象征身份、地位的器物。明清時候,理學泛濫,玉的意義也隨即擬人化了,如“走過滄桑,心如玉石”云云,既要有玉的溫潤細膩,還要有玉的淡定從容。這些描述要義是比喻官場儒生的溫潤如玉,所代表的處世哲學為:無論怎樣波瀾起伏,也都淡定從容。于是“玉”的外延不斷伸展,甚至到了迷信的境地。
然而,將堅硬無比的石頭打磨成為細膩光滑之物,對于制玉的工匠,可是一項令人窒息的繁瑣勞作,且日復一日。玉石,本來是一種密度極高的硅酸鹽,重力砸開后多是銳角,制玉工匠雕鏤打磨之后,才變成圓潤柔軟的樣貌,供雅士把玩于掌中。這樣消除堅硬石頭表面質地,篡改石頭的做法,也只有儒生歡喜。他們藉以掩飾自身游走于官場的苦痛,磨平自己稟賦里的所有銳角,而后贊美自己有精心加工后的溫潤和柔軟。
不過,我很病態地喜歡精心雕鏤過后的玩玉,尤其是明清以來的纖弱無力的柔軟和精巧,那樣的矯揉造作的纖細,似乎可以撩撥我脆弱神經的末梢。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7
絕版無法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