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太空不再遙不可及(全彩版)(簡體書)
滿額折

太空不再遙不可及(全彩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6.8 元
定價
:NT$ 161 元
優惠價
87140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青少年科學探索第一讀物》的宗旨是使讀者全面、系統、及時、準確地了解當前各領域科學技術和未來發展。融技術性、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向廣大青少年讀者展示了一個豐富多彩的科學天地。把復雜的科學知識用簡明、通俗的語言加以描述或說明,深入淺出,同時配有大量和正文匹配的圖片或示意圖,讓版面更活潑、閱讀更有趣、學習更輕松。
本叢書是為廣大科學愛好者精心策劃的一份厚禮,也是為青少年提供的一套精美的拓展式科普讀物,是青少年了解科學知識的科普知識館!本書是叢書分冊《太空不再遙不可及(全彩版)》。
《太空不再遙不可及(全彩版)》融技術性、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在對科學知識詳細介紹的同時,我們還加入了有關它們的發展歷程,希望通過對這些趣味知識的了解可以激發讀者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從而也能讓讀者在全面、系統、及時、準確地了解世界的現狀及未來發展的同時,讓讀者愛上科學。

名人/編輯推薦

《青少年科學探索第一讀物》是為廣大科學愛好者精心打造的一份厚禮,也是為青少年提供的一套精美的新時代科普拓展讀物,是青少年不可多得的一座科普知識館!本書是叢書分冊《太空不再遙不可及(全彩版)》,為了使讀者能有一個更直觀、清晰的閱讀體驗,本書精選了大量的精美圖片作為文字的補充,讓讀者能夠得到一個愉快的閱讀體驗。本書由楊昀編。

科學技術是人類文明的標志。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新科技,從火藥的發明,到指南針的傳播,從古代火藥兵器的出現,到現代武器在戰場上的大展神威,科技的發展使得人類社會飛速的向前發展。雖然隨著時光流逝,過去的一些新科技已經略顯陳舊,甚至在當代人看來,這些新科技已經變得很落伍,但是,它們在那個時代所做出的貢獻也是不可磨滅的。
從古至今,人類社會發展和進步,一直都是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向前發展的。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更是為社會生產力發展和人類的文明開辟了更加廣闊的空間,科技的進步有力地推動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事實證明,新科技的出現及其產業化發展已經成為當代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閱讀一些科普知識,可以拓寬視野、啟迪心智、樹立志向,對青少年健康成長起到積極向上的引導作用。青少年時期是最具可塑性的時期,讓青少年朋友們在這一時期了解一些成長中必備的科學知識和原理是十分必要\的,這關乎他們今后的健康成長。
科技無處不在,它滲透在生活中的每個領域,從衣食住行,到軍事航天。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普及,為人類提供了像廣播、電視、電影、錄像、網絡等傳播思想文化的新手段,使精神文明建設有了新的載體。同時,它對于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更新人們的思想觀念,破除迷信等具有重要意義。
現代的新科技作為溝通現實與未來的使者,幫助人們不斷拓展發展的空間,讓人們走向更具活力的新世界。本叢書旨在:讓青少年學生在成長中學科學、懂科學、用科學,激發青少年的求知欲,破解在成長中遇到的種種難題,讓青少年盡早接觸到一些必需的自然科學知識、經濟知識、心理學知識等諸多方面。為他們提供人生導航、科學指點等,讓他們在輕松閱讀中叩開絢爛人生的大門,對于培養青少年的探索鉆研精神必將有很大的幫助。
科技不僅為人類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更為人類創造了豐厚的精神財富。科技的發展及其創造力,一定還能為人類文明做出更大的貢獻。本書針對人類生活、社會發展、文明傳承等各個方面有重要影響的科普知識進行了詳細的介紹,讀者可以通過本書對它們進行簡單了解,并通過這些了解,進一步體會到人類不竭而偉大的智慧,并能讓自己開啟一扇創新和探索的大門,讓自己的人生站得更高、走得更遠。
本書融技術性、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在對科學知識詳細介紹的同時,我們還加入了有關它們的發展歷程,希望通過對這些趣味知識的了解可以激發讀者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從而也能讓讀者在全面、系統、及時、準確地了解世界的現狀及未來發展的同時,讓讀者愛上科學。
為了使讀者能有一個更直觀、清晰的閱讀體驗,本書精選了大量的精美圖片作為文字的補充,讓讀者能夠得到一個愉快的閱讀體驗。本叢書是為廣大科學愛好者精心打造的一份厚禮,也是為青少年提供的一套精美的新時代科普拓展讀物,是青少年不可多得的一座科普知識館!

目次

第一章 廣袤的星空
眺望銀河
群居的恒星
行星狀星云
麥哲倫云
本星系
河外風光
星系撞車
活動星系群
星系的形成
第二章 河外星系
河外星系的發現
河外星系的分類
河外星系的性質
第三章 恒星風采
恒星王國
雙星世界
恒星星團
變星風采
新星與超新星
恒星的生死
中子星
巴納德星
第四章 類星體
類星體的發現
類星體的性質
類星體光譜
第五章 活動星系
活動星系的發現
塞佛特星系
星系核
第六章 黑洞
黑洞是什么
尋找黑洞
第七章 星空之謎
銀河系之謎
銀河系核心之謎
恒星產生之謎
恒星“臉譜”的奧秘
火星之謎
金星之謎
彗星產生之謎
夜空黑暗之謎
地球的奧秘

書摘/試閱

在廣袤無垠、浩瀚遼闊的宇宙海洋中,肉眼所見的天體,絕大多數是銀河系的成員,那么,銀河系就是通常所說的宇宙嗎?遠遠不是!人類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觀測工具的進步,對宇宙的探索逐步邁向深處。現在人們已經認識到,在宇宙中存在著數以億計的星系。所謂星系,是由幾十億到幾千億顆恒星及星際氣體和塵埃物質組成的龐大天體系統,它的空間范圍達到幾千秒差距到幾十萬秒差距。我們的銀河系就是一個普通的星系,銀河系以外的星系稱為河外星系,簡稱星系。因此,銀河系并不是宇宙,它只是宇宙海洋中的一個小島,是無限宇宙中的很小的一部分。
河外星系(圖20)的發現和研究在人類探索宇宙的進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天文學當中,它是意義深遠而且很有新意的課題之一。無論從廣度和深度上,它都極大地擴大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使人類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
真正肯定河外星系的存在,不過是60年前的事,但在這半個多世紀中,無論對星系本身的整體性質,還是星系核心的高能活動,以及由星系構成的更大尺度的宇宙結構,都有驚人的飛速發展,這些進展是長時間的觀測、資料積累、分析研究的結果,付出了大量的艱辛勞動。當然,也有偶然的發現,或許,與此同時,伴隨著這些進展的,是更多的錯誤和迷失——人類邁向宇宙深處的道路是曲折的。
在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進程中,一些重大的發現往往來自起初不被人們注意的一些天體,河外星系的發現和研究也是如此。18世紀初,人們已經發現天空上有十幾個云霧狀的光斑,但并未引起太多注意。當時,牛頓力學在天文學的應用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特別是哈雷(E.Halley)經過推算指出,1531年、1607年和1682年出現的彗星是同一顆彗星的三次出現,并預言這顆彗星將在1758年底或1759年初再度回歸。果然,1759年哈雷彗星又回來了,這是天文學史上的一個驚人成就,它激起了探測彗星的熱潮。但是,天空上的云霧狀光斑卻成了早期觀測彗星(圖21)的障礙,為了避免混淆,需要把它們的位置記錄在案,法國天文學家梅西耶(C.Messier)在他的一生中有30多年一直搜尋彗星,正是他第一個把云霧狀天體的位置記錄了下來,并編制成表,這就是著名的流傳后世的梅西耶星云星團表。當時,這只是搜尋彗星的副產品,但卻包括了構成宇宙的基本單元——星系的最初信息,并一直沿用至今。
由于觀測手段和科技水平的限制,當時還無法回答這些云霧狀天體是什么,它們具有什么性質等等問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它們成了猜測的對象。
康德是一個有著豐富想像力的哲學家。他推測,既然有盤狀的銀河系,為什么在更遠的地方就不能有其他類似的盤狀物呢?如果有的話,在我們看來它們就會像一片片小的云霧,而且,云霧會因和我們傾斜的角度不同而呈現不同的形狀,但大體上應該是橢圓形。就這樣,在很粗淺的初步的觀測事實的基礎上,憑借想像力和哲學觀念,康德首先斷言,在銀河系外還有類似的系統存在。
與康德不同,赫歇耳在用自己制造的望遠鏡縝密細致地觀測銀河系結構的同時,還對星空中的云霧狀天體或星云作了觀測。他通過望遠鏡發現,有些星云狀的天體實際上是由許多恒星組成的星團。這個事實使赫歇耳相信星云可能都是遙遠的恒星系統(圖22),只是需要用更大的望遠鏡,才能看到更遙遠的星云中眾多的恒星。1785年赫歇耳斷言,星云“可能是與銀河系一樣大甚至更大的恒星系統,在那些系統的恒星所具有的行星上居住的居民,也將和我們看到銀河系在天空一樣,看到類似的現象。”但是,在1790年,赫歇耳發現了一些行星狀星云,它們圍繞著一顆明亮的恒星。這些錯綜復雜的情況使赫歇耳感到迷惑。赫歇耳一生作了大量的觀測研究,對天文學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但由于受當時研究水平的限制,直到死,他都未能解開星云之謎。
1845年,羅斯(W.P.Rosse)制成72英寸(合18.288米)反射望遠鏡,發現某些星云具有旋渦結構,但也由于無法估計星云的距離,無從確定星云的性質,即無法鑒別星云是恒星系統,還是氣體云。
后來,對星云的觀測事實逐漸增多,根據這些事實,人們開始觸及與星云(圖23)有關的一些重大問題。首先,旋渦星云究竟離我們有多遠,它是在銀河系之內還是在銀河系之外。這牽涉到銀河系之外(河外)是否存在著大量星系的問題,也就牽涉到當時在能觀測到的范圍內我們的“宇宙”應該擴展到多遠的問題。要正確地回答這個問題,關鍵在于距離的測定,與此相關的是旋渦星云的組成,即它是由恒星和氣體組成的,還是只包括氣體,換句話說,旋渦星云是氣體云還是與銀河系類似的星系,如果是后者,那么就應該稱之為“旋渦星系”。P20-23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4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