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死在香港:見棺材
滿額折

死在香港:見棺材

定  價:NT$ 490 元
優惠價:90441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死亡轉眼就在角落,喪事教人措手不及,哀傷撲面而來。
與其事後遺憾,不如生前準備?

三位作者皆是記者出身,一年來四出採訪長生店、殯儀館、紙紥鋪、進殮房、出墳場,訪問各行關於殯儀殮葬的人及喪親者、協助者,以自身體會及經歷呈現香港的死亡現況。

《死在香港》分兩冊:《見棺材》和《流眼淚》。
《見棺材》報導現代殯葬業改革,包括政府立法監理、學者研究、民眾有更大自主權,並考慮到對環境影響。香港一方面連基本殮葬設備都不足,同時卻漸多新人入行,不少行內第三、四代亦銳意帶來新氣象。書中亦解構香港的殮葬殯,訪問業內人士、學者、宗教領袖,並附有大量實用資料。
《流眼淚》關懷臨終者和喪親家屬,香港每年超過四萬人死亡,當中大約有一千人自殺,專家估計大約兩成喪親者一年半後依然抑鬱,喪父的中港兒童、嬰兒夭折的媽媽、喪偶獨居長者,自殺者的親友家屬更需要支援。面對香港醫療架構和社福制度處理死亡的不足,我們如何能安樂地,好死?

作者簡介

陳曉蕾,香港記者,1993年入行報導政治新聞,1999年轉寫專題報導,2009年開始獨立採訪,長期關注城市可持續發展議題,擅長撰寫人情故事。調查報導《剩食》取得2012年香港書獎、台灣開卷好書2011年十大最佳中文創作;過往的專題報導亦獲得2006年人權新聞獎、亞洲出版協會(SOPA) 2007年「亞洲最佳中文人權報道」大獎、2004年「亞洲最佳中文環保報道」大獎等。
出版著作包括:《好味》、《有米》、《剩食》、《香港正菜》、《6 ISSUE》、《低碳有前途》、《一家人好天氣》、《聽大樹唱歌》、《夠照》、《生命裡的家常便飯:任方利莎》、《香港第一》、《尋找香格里拉》、《教育改革由一個夢想開始》、《生命好傢伙》

周榕榕,中大新聞及傳播學院一級榮譽畢業,曾任商臺節目主持人、壹週刊人物專訪記者。畢業好幾年,大部份時間不務正業,四處浪蕩,曾用半年時間騎行滇藏、深入阿里,再往尼泊爾、印度,著有《死在路上也不錯》等書。

「人人都是天使」 主編及作者陳曉蕾

「我從來沒有設計過一本書,是關於所有人的。」設計師林偉雄一坐下來就說:「不是每個人都關心食物浪費,也不是每個人都會想環境的議題,可是死亡,每一個人都逃不掉。」

他想找不同的人們來拍攝,大家都同意了 。

可是真的要約人,卻又猶豫,設計和寫作團隊都不介意上鏡,可是開口約自己的父母?連我都不敢約老爸,就算他不介意,想像他一轉身拍照,已經想哭。(阿爸要健康啊!)將心比己,父母讓孩子拍這種會聯想到「身後事」的相片,會嫌不吉利嗎?

大家腦袋都曉得,死亡隨時發生,那些勵志說話:把每天都當成最後一天去過,聽得耳朵起繭。然而心底裡,死亡好遙遠,我們用相當多的時間和力量去活得好,卻很少想到如何死得好。

突然,死亡臨到,怎不會嚇得目瞪口呆?

是「護慰天使」的社工梁梓敦主動找我寫書的,這組織屬於聖公會聖匠堂長者地區中心,義工不但會陪人辦喪事,還會不斷家訪、打電話問候,對一些喪親家庭的幫助甚至長達五年。這群人,工作九年沒多少人知道,每次資助期結束都擔心不能繼續。梁梓敦希望出書幫助這組織,我很好奇,便去聽他主持的講座。

講座第一部份講殯儀,在座都是一般市民,反應非常熱烈,原來有這些選擇,那些分別,咁咁咁,這樣可以嗎?那樣能夠嗎?暄嚷如街市,入殮、出殯、下葬 … … 平時哪有機會可以這樣問長問短?一旦要辦喪事,心情壞,多是跟著做,遇有不同意見,紛擾爭執更傷心。

同一班聽眾,第二部份談喪親之痛,登時靜默無聲。「不要說『節哀順變』,家人的哀傷需要時間紆緩,急不來的。」梁梓敦細細解釋情緒會如何隨著時問變化;需要怎樣的安慰和支持,人們都好留心,聽到喪親家屬的經歷,更是感動。原本還有第三部份介紹護慰天使,有別於其他機構緊張宣傳,梁梓敦見大家似乎都若有所思,便請大家把機構資料回家看。

當下便決定合作,書店有大量育兒書籍、如何成功、如何改善人際關係 … … 生命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少學問和經驗可以參考,可是去到人生最後一頁,該如何面對?

謝謝護慰天使資助這次的採訪計劃和設計費,並且同意不限制採訪和報導範圍,這次採訪大量過來人、專家學者、宗教領袖,橫跨醫療界、社會福利界、殯葬業界,被訪者數目和資料相當多,特別感謝邀請到作者蘇美智和周榕榕協力。

《 死在香港 》 分兩冊:《 見棺材 》 和 《 流眼淚 》 。

想像一條時間線:死亡來到,得把喪事辦好,然而儀式過後,人靜下來,哀傷撲面而來,情緒高高低低,不同人需要不同的時問才可平伏。死亡如此令人措手不及,可否提早準備?回到生前。若能好好善終,逝者減少遺憾,親友安心,哀傷也就比較可以放下。

《 見棺材 》 上篇報導現代殯葬業改革。政府立法監理、學者研究、民眾有更大自主權,並且考慮到對環境影響。香港一方面連基本殮葬設備都不足,同時卻漸多新人入行,不少行內第三、四代亦銳意帶來新氣象。下篇解構香港的殮葬殯,訪問業內人士、學者、宗教領袖,附有大量實用資料。

榕榕主要撰寫下篇內容,上篇本地殯儀業內人士和引子陶國璋教授的訪問,都是她寫的。

《 流眼淚 》 上篇關懷喪親家屬,香港每年超過四萬人死亡;專家估計人約兩成的親友在一年半後依然抑鬱,喪父的「中港」兒童、嬰兒夭折的媽媽、喪偶獨居長者,更需要支援。香港每年也大約有一千人自殺,當中超過三成是長者。下篇探討醫療和社一福制度處理死亡的不足,死在醫院、死在院舍、死在家裡… 如何能安樂地,好死?

我和美智分別訪問社福界和醫護界,下篇除了第十二章,第計及十三章部份內容,都是美智寫的,她亦從母親的角度,介紹如何跟孩子談死亡,及採訪嬰兒夭折的母親。

這次採訪,威受相當深刻。榕榕曾經獨自騎自行車上西藏,好幾年都在旅途上, 她出版的遊記 《 死在路上也不錯 》,書名教媽媽非常不滿:「我怎拿去送親戚?」榕榕無懼訪問殮房、仵工、殯儀業內人士 · · · 有晚卻在靈堂哭了:「白頭人送黑頭人,真淒涼。」她WhatsApp我們:「唉,最好還是死在阿媽後面。」

美智寫過 《 我們的同志孩子 》 ,份外明白母親失去嬰兒的悲痛,書寫期間亦正值親人離世,採訪醫護人員和輔導專家,額外身同感受。「在走向死亡的路上,臨終病人和照顧者,原來都好孤單。」她不禁慨歎。

而我,當記者早慣了忙起上來六親不認,然而在殮房看著那女兒對著媽媽的遺體大哭;父母欣慰跳樓的女兒容貌沒有太大破損;姐姐對自殺妹妹由生氣到體諒… 有些訪問長達六、七小時,深深感受一個人的死也許是落幕,但對親友卻是痛苦的序幕。

也開始瞭解喪禮的意義;暫時計劃:如果我比父母早死,會在靈堂聚會,讓朋友讀者來告別,拜托大家幫我安慰父母,假如兩老都不在,那就直接由醫院出殯,什麼儀式都不用辦,甚麼人都不用來,骨灰撒海,不佔地球一分地。

從心知道生命有終點,重新看到甚麼重要甚麼不。

但願這本書,可以帶來啟迪。《 見棺材 》 第一版的版稅,會捐給護慰天使,但社工梁梓敦很坦白:假如大家都可給喪親者多一點體諒,親戚、朋友、同事、鄰居 … … 其實人人都可以是「天使」 ;社會網絡和家庭結構支離破碎的香港,才需要組織陌生人去當義工,關懷臨終病人和親友。

也許第一步,請包容區內的殯葬設施,也別太快說「節哀順變」?

對現今醫療制度,除了推廣紓緩治療,亦應更積極推動死在社區,院舍和家人若有適合的配套,大家都可比現在死得安樂:香港要有基本足夠的殯葬設備以外,還得令殯葬行業更專業化-「你想死在醫院無人理,或者葬禮被人漫天開價嗎?就得快快把這書做好啊!」我曾經這樣「恐嚇」設計師林偉雄和王銳忠。

謝謝書中每一個被訪者,沒有你們也就沒有這本書。特別謝謝三聯副總編李安和編輯莊櫻妮,額外付出心力。今年的清明節,我們整個工作團隊,包括編輯、作者、設計師、社工一行九人到沙嶺公墓,拜祭遍山無人認領遺體者的墓地,大家都衷心希望:「死在香港」可以更有尊嚴。

目次

引子 死亡數字
陶國璋教授:香港怕死

PART 1 改革殯儀

第一章 殯儀有未來
亞洲殯儀及墓園博覽暨會議
全球大生意
台灣產官學聯手
尉遲淦博士:研究十五年

第二章 生無屋 死無地
骨灰位不足
培訓無監管
吳耀棠:行業要專業
莫羽彤:推動殯儀教育

第三章 誰是主角?
不只生前契約
蕃薯藤帛花
天堂第一紙紥
歐陽秉志:最真實的土匪雞翼

第四章:歸於自然
周兆祥:別了爸爸
低碳殯儀
自然葬

第五章:新派話事人
駱敏儀:一道彩虹
黎曉洋:網上辦後事
馬莒茜:生前契約

第六章 一個人的喪禮
榕光社 夕陽計劃
聖雅各福群會 後顧無憂


PART2 港式殮殯葬

第七章 那冷冷的殮房
最後一面
仵工:行內萬能俠
十四間醫院出殯

第八章 殯儀館紀事
哀傷無處放
七間殯儀館巡禮
消費者委員會建議

第九章 心理輔導破地獄
喧嘩與孤寂
喃嘸在唱什麼?
周樹佳:新界道教鄉俗
陸毅道長:道教靈魂拯救

第十章 當基督撞上佛教
周雯教授:喪禮的衝突
郭鴻標牧師:泛基督教永恒生命
了一法師:佛教放下執著

第十一章 撒落在四周
骨灰龕 終於等到上位
海葬 自由無牽掛
花園葬 淡淡不留痕
土葬 竟找不到墓碑
沙嶺 只得一串數字

附錄:
手續須知
自然死亡VS非自然死亡
法律遺產
殯葬Q&A
長生店:殯葬用語

書摘/試閱

上篇 殯葬的未來

第三章 香港區區殯儀?

 

生無屋,死無地

在香港,死了,親友還要折騰好久。

遺體火化爐嚴重不足,遺體要冷藏輪候長達半個月才可以送去火化。香港有六個火葬場,但長洲火葬場太遙遠,全港每年大約有四萬遺體火化,絕大部份都在等這五個火葬場,食環署數字說只有百分之一不能「達標」在十五日內訂到火化設備,可是想想要等十五天的標準已經比世界各地都要長,還有約四百遺體要等超過半個月!如果親友從外國回港奔喪時間有限,可以拿著飛機票去申請提早火

化,行內叫這做「飛機位」,遇上趕著農曆新年前或者在指定日子辦喪事,一些家屬甚至會特地花錢買機票。

天冷,死亡人數增加,火葬場需求更人,未能送去火化的,就先擱在醫院或公共殮房。「那些屍格有時耍擠兩具、甚至三具遺體。」殯儀業商會永遠會長吳耀棠說,有次伙記找來找去都找不到遺體,連醫院的工作人員也慌了,卻原來要找的那位婆婆遺體被夾在兩個成年男人中間,個子太小看不見!雖然公共殮房已經陸續大裝修,增加設施;不少醫院亦重新裝修殮房增加屍格,醫院還是會出通告通知喪親家屬:殮房內有機會兩個遺體共放一格。

殮房屍格不足、遺體火化設施不足,政府都沒有計劃增建,因為在香港更急切的需要是骨灰龕-火化後的骨灰還要等上大約兩年,才可以放進公眾永久的骨灰龕!

五十萬骨灰

世界各地的殯葬改革:政府監管、專業證書、自主殮殯、環保喪事……通通離香港公眾好遙遠,因為我們連最基本的設施都不足夠。

香港人火葬的比例大約是九成,二零一零年政府就骨灰龕政策檢討,作出公眾諮詢,報告指出由二千年至二千零九年,由政府提供的公眾骨灰龕位在內佔同期火葬宗數約百分之十四。連同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的骨灰龕位在內,共佔約百分之四十。而未來情況會更嚴峻:估計二零一零年至二零二九年,毎年平均死亡人數是五萬二千六百人,接受火葬數目大約是四萬九千二百宗。

二零一二年和合石靈灰龕大樓和擴建的鑽石山靈灰安置所新落成,令公眾骨灰龕增加超過五萬個,合共可放八萬個骨灰甕,可是這數目仍無法安放全數等候已久的骨灰甕,需要抽籤決定。「為甚麼不是按死亡時間輪候?」親友都急了 ,可是政府認為抽籤比輪候更公平。曾經陪過喪親家屬去和合石靈灰龕大樓,那設計好漂亮,並且取得香港建築師學會建築大獎,然而家屬的反應是:「那麼大地方,為何不再建多些龕位?」

二零一三年所有和合石和鑽石山的骨灰龕均抽籤分配完成,短期內唯一即將落成的長洲的骨灰龕位,僅僅提供給長洲當地原居民、原居民子女,或者已在離島連續居住不少於十年的居民。

接著比較有機會成事的公眾骨灰龕,可能是五年後的屯門曾咀,提供十一萬骨灰龕、或者十年後的粉嶺沙嶺,可提供二十萬骨灰龕,但兩者都還沒落實,未來十年,近五十萬名逝者的骨灰,都要找地方放。

 

下篇 港式殮殯葬

死亡總是來得「不合時宜」,傷心之餘還得處理大量身後事。

這部份希望解釋香港現行的入殮、出殯、下葬的過程:第七章介紹仵工包括在內的殮房各事,如淨身、化妝、穿衣等入殮工作;第八章介紹全港七間殯儀館,簡介在香港出殯的選擇。

宗教可以是殯葬儀式中的核心價值,然而在香港,卻往往是衝突的源頭,第九章嘗試介紹道教破地獄,「喃嘸」到底在唱甚麼?原來背後大有道理。第十章是常見的基督教和佛教的分歧,我們專訪了陸毅道長、了一法師、郭鴻標牧師、民俗研究者周樹佳,解釋不同宗教儀式背後的生死觀念。

第十一章分別介紹火葬、海葬、花園葬、土葬;附錄並有大量窗用資料及延伸閱讀。

 

第七章 那冷冷的殮房

最後一面

她就躺在那。底下是一張長方形的鐵床,由一個帶輪子的活動鐵架支撐。

先生走過去,只看了一眼他母親的臉,那張臉已經枯萎,失去了當初的紅潤和水份,嘴巴也張開著,輪廓於是變得突出。一張深灰色的、乾乾的臉,有點像久掉在灰塵裡的枯葉。

伊利沙伯醫院的殮房在G層,穿過被便利店和咖啡館夾住的大堂,一下子就到了門口 。幾歩路的距離,人流卻一下子安靜下來,偶爾經過的人都一副「我路過而已」的表情匆匆離開。

 

死亡的顏色

當親屬先生帶著妻兒趕來,推開殮房的門,闖進眼的倒是一片亮堂堂的橘黄,白熾燈打在黄色牆紙和幾幅掛牆油畫上,一派溫暖的氣息,告示板上的標語卻是冷的,寫著不得行賄及造體處理的三種類別。

登記、辦手續,然後又等了一會。想像李老太太的軀體就陳列在一格格冷凍櫃內,或者只有她一個人,或者和他人屍首合放。那道櫃門被拉開,光透進來,老太由仵工搬到活動鐵床上,白布蓋到下巴,然後推到隔壁房間。

「可以進去了 。」人家被這麼通知。

白色的小房間,沒有多餘的裝飾,李老太就躺在那,嘴巴張開,沒有了假牙,嘴唇緊裹住牙床,眼睛閉著,下陷的臉上有種深深的灰敗-不需要解說就明瞭的,死亡的顏色。

先生走過去,瞄了他母親一眼,便抿住嘴抬頭看牆上的電腦屏幕,上面寫著老太的姓名和身份證號碼。人死了 ,音容體溫氣息統統消失,最後留下的一串別人加上去的符號。

「沒錯吧?」職員問。

他點頒,沒有猶豫地在文件上簽名,然後帶頭走了出去。

殮房外就是停車場,靠牆的地方擺放了一張小摺疊桌,兩根紅燭在桌上火光閃爍,前面是三個酒杯、一碟雞、幾盤乾乾的水果-像極了飲食節目中「因為時間關係已經準備好了」的快速製成品。停車場的石屎將一切綠意連帶春天明晃晃的陽光阻擋在外。

 

七層壽衣

道士也已經準備好了,手中的鈸「鏘鏘」響起,緊隨著是一連串開路經文,吟唱、奠洒,「拜!」仵工手一壓,先生帶著妻兒深深地鞠躬,「再拜-三拜!好,香給我,我幫你們燒!」忤工指揮著大局,先生則像一個順服的兵卒,順著儀式

的流程走。

有人遞來一小盆水,讓他丟五塊錢進入,他就將背包翻了個遍,最後找人借了 ,丟進去;有人給他一條白色毛巾,他便按指示放水中沾濕了、擰乾,走進房間。

入殮的房間就在領屍房隔壁,同樣小小的面無表情的一間房。李老太已經淨身換衣,躺在西式棺木中,因為撲了粉化過妝,嘴巴台起,臉色好看了一些。她的整個身軀埋沒在層層金銀紙和子孫被底下,輕而薄,倒顯得棺木有點寬大。

「來,幫先人抹面。」

先生拎著毛巾兩頭,懸空在老太面容上方輕拂了三下-往日由長子嫡孫幫先人淨身的傳統儀式,到今日簡化為一個象徵動作。

「好,麻煩你望望嘞!」仵工唰唰唰地翻層層衣被,「七層壽衣清不清楚?手執扇、身上子孫被清不淸楚?撒金銀衣紙在旁邊,跟身衣物都壓在底了清不清楚?好!望望先人兩堂眉中間,印堂位置平整謂之安詳自然了 ,沒問題現在幫她『掟口』放入金銀珠。」

先生在一連串的「清不清楚」中倉促點頭,終於仵工又問了句「東西都齊備了吧?」他點頭,表情一片空白。

「封-棺-」仵工將兩個字拉得長長的,道士的鈸又響了起來,棺蓋合攏,從此這具身軀再不能相見,不論牽掛與否。

 

棺木送行

靈車載著棺材和人,去了富山火葬場。偌大的一個禮堂只伶仃站了幾個人。儀式早就做完,就差先生按鈕,送棺木入內室。

他將手沉重地放在棺上,開口 :「好走了,阿媽。」說著左手按下紅掣,棺木緩緩滑向布簾的另一邊,他的右手卻還擱在棺上,像太沉重了,一下子抬不起來,木棺一寸寸滑過他的手掌,終於要沒入另一邊,他垂下手,又喚一聲:「好走了阿媽,好走!」

出禮堂,依照不能坐兩次靈車的習俗,大家去等小巴。先生的小兒子這時終於醒過來,對著馬路另一邊的兩隻猴子尖叫:「馬騮馬騮!」李太趕緊過去抱住,叫兒子不要招惹猴子。

「三歲多了 。」先生看著小兒子笑得非常溫柔:「出生時九磅多,都不敢讓他順產,怕太大……」妻子抱住兒子走了過來,他伸過手,抹去兒子額上那層薄汗,有點自言自語:「孩子大得很快呀!」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41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