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卡夫卡是誰(簡體書)
滿額折

卡夫卡是誰(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9 元
定價
:NT$ 234 元
優惠價
87204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卡夫卡是誰》由牛津大學聖約翰學院研究員里奇•羅伯遜撰寫,概述了卡夫卡波折四起的生活,細緻分析了他的寫作技巧以及他是如何反映現代主題的,以當代視角和易於理解的方式刻畫出了一位獨具魅力的作家。著名作家殘雪作序推薦。

 

《牛津通識讀本:卡夫卡是誰》概述了卡夫卡波折四起的生活,細緻分析了他的寫作技巧以及他是如何反映現代主題的:比如文化中身體的地位,機構對人的壓迫,尼采宣佈“上帝死了”之後宗教的發展前景。《牛津通識讀本:卡夫卡是誰》以現代視角和易於理解的方式刻畫出了一位獨具魅力的作家,向我們展示了該如何閱讀和理解卡夫卡那些令人迷惑的和引人入勝的作品。.

作者簡介

里奇•羅伯遜(Ritchie Robertson),牛津大學德語教授,聖約翰學院研究員。著述多圍繞卡夫卡、海涅和托馬斯•曼而展開。曾為“牛津英文經典”和“企鵝經典書系”翻譯過一些18世紀和19世紀的德國文學作品。

 

序言作者

1985年開始發表作品,至今已有四百多萬字,她的實驗小說和文學評論在國內外均有較大影響。殘雪的小說代表作有短篇《山上的小屋》,中篇《蒼老的浮雲》,長篇《五香街》,《最後的情人》等。殘雪的評論集代表作為《靈魂的城堡——理解卡夫卡》,已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和日本平凡社出版。

名人/編輯推薦

這位作家(指卡夫卡)具有水晶般的、明麗的境界。因為他身兼天使與惡魔二職,熟悉藝術中的分身法,他才能將那種境界描繪得讓人信服。

——作家 殘雪

卡夫卡的事業

(代譯序)

殘雪

 

 

二十多年以前,當我還是一個剛剛做了母親的家庭婦女時,在一個陰沉的日子裡,我偶然地讀起了卡夫卡的小說。也許正是這一下意識的舉動,從此改變了我對整個文學的看法,並在後來漫長的文學探索中使我獲得了一種新的文學的信念。那麼卡夫卡,對於我這樣一個寫特殊小說的人到底意味著什麼呢?這個問題一提出來,我腦子裡就會湧現出那個陰沉的下午的情景。全身心的如醉如痴,惡意的複仇的快感,隱秘的、平息不了的情感激流。啊,那是怎樣的一種高難度的精神操練和意志的挑戰啊。然而我深深地感到,這位作家具有水晶般的、明麗的境界。因為他身兼天使與惡魔二職,熟悉藝術中的分身法,他才能將那種境界描繪得讓人信服。

多年以後,我自己也成了那樁事業中的追求者。這時我才明白,這是一樁最為無望的事業。混亂無邊的戰場就如同一張陰謀之網,你像一粒棋子偶然被拋入其中,永遠摸不透你在事業中的真實作用。這就是自由人的感覺,卡夫卡在作品中以他睿智的目光傳達給我的真正的自由。這樣的自由,將人同他的世俗的外殼徹底剝離,進入本質的追求之中,而這個追求,是一場自相矛盾的戰爭。卡夫卡對於我意味著什麼呢?他意味著那既無比慘烈,又充滿快感的自由,如同他的小說《審判》中的K.所經歷的一切,神秘、恐懼、陌生,然而一舉一動無不出自原始的本能和崇高的意志。作為局外人和旁觀者,誰能理解K.的快感呢?難道他不是為了這個快感,為了精神人格的建立,才決計拋棄已經腐敗的肉體的嗎?實際上,從一開始,我就不是作為局外人和旁觀者來讀這樣的小說的,這是一種要改變人生觀的文學,她永遠不屬於局外人和旁觀者。 “你來,它就接受你;你去,它就讓你離開。”書中神父對於“法”的這種解釋就是這位作者的感知風度——一位自由人的感知風度。如果我們不相信自己這僵硬的肢體正在走向死亡,如果我們還想在鐵的桎梏之中表演異想天開的舞蹈,卡夫卡的作品就會給我們帶來力量。

追求是一種沒有盡頭的苦役,人必須同自身的惰性告別,從此將自己放在斷頭台前來審判。曾經有過的一切:面子、地位、良好的自我感覺,甚至親情和愛情,全都暴露在那種致命的光芒之下,產生變形,最後徹底瓦解。在這樣一個過程中,沒有人會甘心,於是人生成了競技搏鬥的場所。呆頭呆腦的城堡裡的土地測量員K.,就是這個競技場上的運動員。隱藏在迷霧裡頭的城堡,正是我們人類那深不可測的本性。在《審判》裡頭經歷了死亡考驗的K.,眼前出現了城堡的廣闊陰沉的天地,他決心向出現在眼前的這個自我本質之謎發起衝擊,以小人物不可戰勝的韌性和靈活性去奪取這場劃世紀的勝利。然而他要戰勝的神秘的龐然大物究竟是什麼呢?這個龐然大物是屬於誰的?問題的答案是無比曖昧的。陌生化了的對立面以強硬的姿態出現,扼制著人的一舉一動。渾身洋溢著野性,又善於異想天開的主人公在與城堡的多次交手中雖無一例外地遭到失敗,在他身上卻正在出現一種新型的人格。他富於進取和探索精神,百折不撓,從一而終。不僅如此,他還非常善於從對手身上學習深奧的知識,將其消化,轉化成行動的動力。在這種日復一日的操練與改造之中,始終陌生的城堡終於在沉默之中向他透露了某種精神生活中的規律性。當然這個規律並不能成為他下一輪搏鬥的武器,他仍然只能自力更生,用奇思異想來作為行動的前導。然而有規律和無規律在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規律不斷刷新人的認識,提高著主人公的境界,並使他有可能在最後看清人性的結構。

K.終於進入對於結構的切身體驗之中了。他與城堡之間的恩恩怨怨,就是一個具有意志的人對於自己出自肉體衝動的行為的約束,這個強制性的約束以城堡(有時是官員,有時是其他人)的面貌出現,卻正是主人公所具有的精神的化身。人一旦成為人,他的肉體便再也離不開精神。城堡因而在主人公的追求過程中成了他的鏡子,這面嚴厲的鏡子什麼都不放過,不放過他的虛榮,不放過他的懈怠,不放過他的僥倖心理,也不放過他的享樂企圖。那麼城堡要K.幹什麼呢?它要他“死”。但是這個死並不是消滅肉體的死,因為一旦消滅了肉體,K.也就產生不出精神來了。所以城堡要求的死,是活著來體驗死。既然活著是前提,那麼一切的出洋相、丟臉,被唾棄,被剝奪,絕望的掙扎,可恥的慘敗等等,全都是必要的了。這些烏七八糟的世俗肉體生活,正是產生純淨的境界,形成城堡式新型人格的土壤。只因為有了來自城堡上空那一束陰沉的白光,世俗的的污濁就被賦予了全新的意義。卻原來迷霧中的城堡就是人的自我意識,人所獨有的理性。在它的全盤否決似的觀照之下,人的所有的表演都只能是來自原始核心的爆發。鏡子不說話,鏡子僅僅明察秋毫,置你於欲生不可,要死不能的自我折磨的氛圍之中。而這個氛圍,是孕育一顆現代靈魂的子宮。結構變得清晰了:原始衝力與理性,肉體與精神,K.與城堡。這是同一個矛盾的幾種表明方式。

那隱藏的、K.一直拼死要進入的城堡,從來就屬於K.自己。只要世俗的掙扎還在進行,理念的城堡就不會消失。只要藝術家活一天,嚴厲的自審與大無畏的衝撞式的表演就不會停止。

人性分裂成兩個部分,各自為陣,互不相識。但任何時代都有那麼一些自我意識極強的人,他們要探索人性的底蘊,找回人的另一半,使人成為真正的“人”,大寫的人。而那些生性極為敏感的藝術家就在這些人當中。他們那前赴後繼的事業,那藏在雲山霧海中,像城堡一樣難以言說的事業,直到今天仍在暗地裡發展著。今天的人,是在生存搏鬥中學習分裂自身的技能的人。分裂給我們帶來劇痛,精神的現實將我們逼到藝術家的極境之中,在此處我們便同卡夫卡相遇了。世紀末的鐘聲已經敲響了,如果我們不甘心死亡,那就只有奮起加入這場自我變革的事業,讓被割裂的、僵死的肉體運動起來,煥發起來,踏上人生的萬里征途,去追尋各自心中已有的,早就屬於我們每一個人的城堡。

卡夫卡沒有明白地告訴每一個人他的事業究竟是什麼,因為沒人做得到這一點。藝術家說不出,他只能在反复的“說”當中讓那樁事業如同城堡一樣“偶爾露崢嶸”,從而觸動讀者的原始記憶,使得讀者有可能撞開自身的地獄之門,放出禁閉已久的幽靈,加入到由他導演的那場好戲中去充當角色。這是卡夫卡的作品也是一切純文學、純藝術作品的特徵。你必須表演,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讀者。

目次

1 生活與神話

2 閱讀卡夫卡

3 身體

4 社會機構

5 終極之事

索引

英文原文

書摘/試閱

弗蘭茨•卡夫卡生平的基本情況比較平常,甚至毫無特色。他1883年7月3日出生於布拉格,其時他的父親赫爾曼•卡夫卡、母親尤莉•卡夫卡在布拉格開了爿小店,賣些新奇物品、傘之類的東西。卡夫卡兄妹六個,他排行老大,兩個弟弟不幸幼年早夭,不過三個妹妹壽命都比他長。讀大學時他修讀法律,畢業後經過一年實習正式開始工作。他先就職於一家總部位於特里雅斯特的保險公司名下的地方分公司,一年後進入國立的工人事故保險事務所,工作職責包括處理工傷索賠事宜,還有察訪工廠,進行設備和安全措施檢查,以預防工傷事故的發生。空餘時間裡,他就寫些散文隨筆和故事在雜誌上發表;以1912年的《沉思錄》為開端,這些隨筆和短篇小說還以小書的形式出版。

1912年8月,卡夫卡與從柏林來訪的菲莉斯•鮑威爾相識。菲莉斯比他小四歲,在柏林一家生產辦公設備的公司工作。他們的關係,包括兩次婚約,在很大程度上靠書信來維持(他們總共只見過十七次面,最長的一次是在1916年7月,兩人在一家旅館待了十天)。最終,這段關係結束了。當時,卡夫卡在1917年8月體內大出血,後來查出是結核病所致;他只好到農村修養,自己也不知道還能活多久。後來的日子裡,短期工作和療養院休養先後交替,就這樣一直到他1922年提前退休。 1919年,他和二十八歲的女職員尤莉•沃律切克有過短暫的婚約。但後來,卡夫卡又遇到已婚的密倫娜•波拉克(娘家姓耶申斯卡),於是他和沃律切克的關係破裂了。波拉克是個活躍的記者,她的丈夫曾將卡夫卡的部分作品翻譯成捷克語,丈夫是個粗心人,因此和他在一起生活得不甚如意。由於密倫娜住在維也納,卡夫卡和她見面的次數很少,兩人的關係在1921年初結束。兩年後,卡夫卡最終離開了布拉格,和朵拉•笛亞芒——一個從極度正統的波蘭猶太家庭逃離出來的年輕女人——定居柏林。然而,卡夫卡的健康狀況急劇惡化,他輾轉於維也納附近的幾家診所和療養院之後,於1924年6月3日與世長辭。卡夫卡生前出版了七本小書,還留下了三部沒有完成的小說與大量的筆記和日記。卡夫卡曾經指示他的朋友馬克斯•布羅德將這些筆記和日記銷毀,幸而布羅德沒有按他的意思執行,所以我們今天才得以看到它們。

卡夫卡的文化偶像地位,就是根據上述材料以某種方式製造出來的。這個神話般的卡夫卡,在彼得•卡帕爾帝的短片《弗蘭茨•卡夫卡的美好生活》(1994)中的病態隱士身上有典型體現。好不容易寫出了《變形記》的第一行,結果這個“K.先生”被吸引到聖誕慶典中,變得非常平易近人,甚至讓人家“就叫我F好了”。倍受折磨的卡夫卡之於20世紀(以及現在的21世紀),猶如那個憂鬱的拜倫之於19世紀。 “卡夫卡式風格”,和曾經的“拜倫式風格”一樣,是個很有力的形容詞。但是,拜倫的形像是個險惡而性感的貴族,他鄙棄社會和宗教禁忌。卡夫卡的形象則與此形成對照:他是個民主的形象。卡夫卡的凡俗生平本身 證明他是我們當中的一個:紮根於普通生活,因此經歷過或者想像過慣常的恐懼、痛苦和絕望,且達到了我們所有人都可以感同身受的程度,這個程度即使和我們的實際經驗不太相當,也和我們的種種憂慮乃至夢魘中的情形是相當的。

卡夫卡神話,就像拜倫神話一樣,是作者自己塑造的。其基礎即使不是作者的經歷,也是他思考、撰述自身經歷時塑造、闡述它們的方式。思考、撰述那些經歷,一則為了自己,再則為了大眾消費。兩種情況下,作者本人和他小說中的自我投射都很難分辨。拜倫的讀者把拜倫想像成他筆下主人公恰爾德•哈羅德和曼弗雷德。

那樣幻想破滅而憂悶的人。把卡夫卡和他小說中的主人公分開也一樣難,這些人物的名字被一步步壓縮(如卡爾•羅斯曼,約瑟夫•K.,到《城堡》僅剩一個字母K.)。卡夫卡自己就曾碰到這個麻煩。 1922年1月,他在一家山區旅館登記住宿時,發現裡面的工作人員因為看錯他的預訂記錄而把他的名字寫成了“Josef K[afka]”。 “我是該讓他們糾正過來呢,還是讓他們把我糾正過來呢?”他在日記裡問道。既然卡夫卡這個文化偶像從根本上是他自己塑造的,我們就沒有可能越過這個偶像去發掘出真正的卡夫卡。那個焦慮的日記作者、那個無休止地給菲莉斯•鮑威爾和密倫娜•耶申斯卡寫著發於痛苦而又讓人痛苦的書信的人,和那個極有才幹的職業人士、那個熱心的業餘運動者、那個不時快意忘情於成功寫作中的小說家一樣,都是真實的卡夫卡。問題的關鍵不在於糾正卡夫卡的偶像形象,而是要回到卡夫卡的作品裡,去發現他如何將自身經歷和生活情境轉化成這個形象。與此同時,還有很多關於卡夫卡的事實性錯誤在流傳,其中有的可以追溯到早期傳記和回憶錄作者們的歪曲說法。只要對他的生平和所處的歷史背景做一個準確、全面的呈現,就可以修正那些歪曲的說法。但是,我們還是從卡夫卡其人開始。

卡夫卡是個很有自我分析精神的作家,有時候甚至沉迷於自我。他在日記和書信裡對自己的生活以及生活出了什麼問題做了許多反思。他的小說創作則是較為間接地塑造、理解個人經歷的方式。 1914年10月15日,他從工作中暫時停下來集中精力寫《審判》時,他記道:“這半個月的工作很棒,一定程度上對自身情況是個徹底的(!)認識。”雖然有無數的線索將他的經歷和他的小說聯繫起來,而且辨識這些線索確實也有一些價值,但是卡夫卡的作品和別人的作品一樣,不能歸結到那些可能的生平背景。正是因為卡夫卡的小說遠遠超越了其創作的起因,我們才不得不去注意卡夫卡。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