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中國製造業發展研究報告2012(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製造業發展研究報告2012(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88 元
定  價:NT$ 528 元
優惠價:87459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國製造業發展研究報告2012》是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03JZD0014)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於資源約束和自主創新的中國製造業發展路徑研究”(70573045)、“全球氣候變暖的碳減排壓力下我國製造業發展研究”(70873063)的後期研究成果,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環境規制下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研究”(71173116)的重要成果,是《中國製造業發展研究報告》系列成果的第九輯。
《中國製造業發展研究報告2012》評價了中國製造業發展的總體狀況,研究中國製造業二氧化碳排放趨勢的改變點和週期發展規律;研究中國製造業發展的區域特徵,排出了製造業的“十大強省”和“十大強市”,分析中國東部、中部、西部三大區域的製造業發展狀況,並對東部三大都市圈製造業的發展狀況進行比較分析;研究中國勞動密集型製造業的發展歷程及其現狀,從產業規模、產業結構、投資類型、進出口狀況、空間佈局、技術創新等方面研究高技術製造業發展狀況,並對高技術產業政策及其效應進行分析;評選出規模最大的50家製造業企業、效益最優的50家製造業企業、成長性最快的50家製造業企業,以及最受尊敬的30家製造業上市企業;從經濟創造能力、科技創新能力與資源環境保護能力等方面比較了中國與世界主要國家的製造業發展水平;綜述了2011年度國內外研究製造業的學術文獻,推薦了最值得閱讀的20篇國內外優秀學術論文。
《中國製造業發展研究報告2012》是一部彙集中國製造業發展數據的權威工具書,是一部解析中國製造業發展的年度報告,是一部研究製造業發展動態的學術導讀資料。
《中國製造業發展研究報告2012》適合政府機關工作人員、企業領導、相關專業的研究人員以及關注中國製造業發展的所有人員閱讀。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制造業發展研究報告(2012)》編著者李廉水。
本書共分為六章:第一章評價了中國制造業發展的總體狀況,研究了中國制造業二氧化碳排放趨勢的改變點和周期發展規律;第二章研究了中國制造業發展的區域特征,評價出制造業的"十大強省"和"十大強市",分析了中國東部、中部、西部三大區域的制造業發展狀況,并運用SS分析法對東部三大都市圈的發展狀況進行比較分析;第三章不僅總結了我國制造業產業發展的總體情況,而且還專門分析了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和高技術產業的發展歷程及其現狀等;第四章評選出規模最大的50家制造業企業、效益最優的50家制造業企業、成長性最快的50家制造業企業,以及最受尊敬的30家制造業上市企業;第五章從經濟創造能力、科技創新能力與資源環境保護能力等方面比較了中國與世界主要國家的制造業發展;第六章綜述了2011年度國內外研究制造業的學術文獻,推薦了最值得閱讀的20篇國內外優秀學術論文。

目次

前言
第1章中國製造業發展:總體評價
1.1中國製造業2010年的總體發展
1.2製造業新型化總體評價(2005~2010年)
1.3中國製造業二氧化碳排放的改變點分析及週期劃分
1.4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2章中國製造業發展:區域研究
2.1中國製造業"十大強省"
2.2中國製造業"十大強市"
2.3東、中、西部製造業發展研究
2.4東部三大都市圈製造業分析
2.5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3章中國製造業發展:產業研究
3.1產業發展總體情況
3.2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研究
3.3高技術產業發展研究
3.4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中國製造業發展:企業特徵分析
4.1中國製造業上市企業發展總體特徵
4.2規模最大的50家製造業企業
4.3效益最優的50家製造業企業
4.4成長最快的50家製造業企業
4.5最受尊敬的30家製造業企業
4.6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中國製造業發展:國際比較
5.1製造業經濟創造能力國際比較
5.2製造業科技創新能力國際比較
5.3製造業資源環境保護能力國際比較
5.4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全球製造業:2011年研究動態綜述
6.1國內製造業研究動態
6.2國際研究製造業文獻動態
6.3最值得閱讀的20篇中外文學術論文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制造業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性產業,它直接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生產力水平,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依托。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伴隨著原材料成本上升、生產資料短缺以及環境承載力逐步削弱等困境的出現,制造業從發展理念到發展模式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制造業改變了過去僅僅依靠低廉的勞動力和豐富的資源的發展模式,向著技術升級、產業升級和創新驅動的方向發展。這就要求建立一套完善的制造業評價與預測體系來管理和引導制造業按照新的發展模式來運行。本章基本的分析方法與歷年報告類似,我們分析中國制造業總體新型化狀況的發展脈絡,時間區間為2005~2010年,即在新型制造業概念正式提出來之后,依據中國制造業總體新型化發展的軌跡,揭示當前中國制造業總體發展的狀況。本章旨在重點分析2010年中國制造業在經濟、科技和資源環境方面的總體狀況。
我國是世界制造業第一大國,目前多數制造行業都是高能耗高污染行業。在能源消費約束及溫室氣體減排雙重壓力下,我國政府出臺的能源消費及溫室氣體減排政策對我國制造業能源消費結構調整與科技革新極為重要。國家政策與制造業能源消費特征、消費強度及溫室氣體減排之間的關聯研究也是國內學術界、能源界、環境界等長期關注與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本章將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討。
1.1中國制造業2010年的總體發展
本節著重勾畫2010年中國制造業的概貌,以便為后文針對不同側重點的分析做鋪墊。在經濟創造、科技創新以及資源環境保護方面,2010年中國制造業的總體發展現狀表現出如下特點。
1.1.1制造業就業人數增長較平穩
制造業涉及物料、能源、設備、工具、資金、技術、信息和人力等多個領域,按照市場要求,通過制造,轉化為可供人們使用和利用的工業品與生活消費品。制造業主要包括扣除采掘業、公用業后的所有30個行業。目前,制造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是我國經濟增長的主導部門和經濟轉型的基礎;同時,制造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依托,也是我國城鎮就業的主要渠道和國際競爭力的集中體現。2010年中國制造業的就業人口再創新高,達到8391.47萬人,環比增長8.70%。中國制造業吸納的就業人數情況如圖1-1所示。
1.1.2制造業經濟總量迅速增長
2010年中國制造業在經濟總量上依然取得了較大的增長,如圖1-2所示。2010年制造業總產值較上年增長20.34%,可見中國制造業依舊保持快速的增長勢頭,而且中國制造業上市公司發展迅速。制造業上市公司是制造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所實現的一種較為先進的企業組織形式,是我國制造業在WTO背景下參與國際競爭力的主力軍。制造業上市公司通過上市這種形式,可以有效地組織生產資源,促進制造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水平的提高。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制造業上市公司的比重越來越高。
1.1.3制造業科技投入較快增長
科技創新引領制造業發展是新型制造業的內在要求。科技投入反映了制造業對科技創新的重視程度。圖1-3顯示近年來中國制造業的R&D經費投入一直保持較快的增長勢頭,2010年已達3771.33億元。2010年R&D人員全時當量達到127.54萬人?年(圖1-4),說明中國制造業重視科技創新,一直努力加大科技投入。
1.1.4制造業三廢排放情況有所好轉
2010年中國制造業廢水排放達1766872萬噸,比上年減少19629萬噸,減幅為1.11%;廢氣排放達1472.91萬噸,減幅為0.68%;固體廢棄物排放為80209.9萬噸,環比減少3.79%。可見中國制造業近年來的三廢排放增速過快的弊病得到扭轉,三廢排放控制初見成效。另外中國制造業三廢排放強度更是有明顯降低,如圖1-5所示,充分反映了中國制造業三廢排放狀況的好轉。
1.1.5制造業能耗強度持續降低
2010年中國制造業消耗的能源總量已達188497.85萬噸標準煤。自2005年以來,中國制造業的能耗強度就呈降低態勢,這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制造業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制造技術水平的提高。制造業單位產值能源消耗如圖1-6所示。
總體而言,近年來以制造業為支柱,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貿易大國。但是中國仍然處于國際產業鏈的較低環節。中國制造業還未產生世界一流的跨國公司。制造業缺乏規模,導致國內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不高。由于技術創新不足,中國制造業遠離“世界技術創新中心”。
1.2制造業新型化總體評價(2005~2010年)
我國現行制造業評價體系適用于一般的評價,沒有針對制造業的行業特殊性設立評價指標,存在重經濟績效、輕環境保護和社會績效的缺點。這些缺點使得現行制造業評價體系有可能誤導有關部門作出錯誤的發展決策,對制造業的可持續發展產生影響。制造業評價是經濟體系中的核心部分之一,也是政府部門進行宏觀調控的工具,為企業所有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所關注。
因此,本報告依據新型制造業的概念內涵對我國制造業的綜合發展狀況展開評價。本研究報告在構建針對中國制造業總體的三維評價指標體系時沿襲了前幾年報告的一貫做法,故選擇的具體過程在此不再贅述。本報告同樣關注中國新型制造業整體最新的發展態勢,為此我們將評價的時間定為近6年,即2005~2010年,以求反映中國制造業“新型化”的最新特點,以便更好地為中國制造業未來的發展把脈。
本研究報告的選擇結果是構建了一套由3個主指標、20個子指標構成,從經濟、科技、環境三個角度全面分析制造業發展程度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1所示。
表1-1區域制造業發展程度評價指標體系
總指標序號主指標序號子指標
A1制造業總產值
A2就業人口
A3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
A經濟創造能力A4對外貿易依附度
A5全員勞動生產率
A6利潤總額
A7制造業效益指數
B1大中型企業R&D經費
B2制造業R&D人員全時當量
區域制造業B科技創新能力B3制造業消化吸收經費
新型化程度B4人均專利申請量
B5新產品產值率
C環境資源保護能力C1制造業廢水排放指數
C2單位產值廢水排放指數
C3制造業廢氣排放指數
C4單位產值廢氣排放指數
C5制造業固體廢棄物排放指數
C6單位產值固體廢棄物排放指數
C7能源消耗總量
C8單位產值能源消耗指數
1.經濟創造能力評價指標
衡量制造業的經濟創造能力是評價制造業整體“新型化”程度的重要一維。只有中國制造業經濟創造能力保持長期穩定的提升,才能為制造業乃至整個中國經濟在各方面的發展提供物質支撐。反映制造業經濟創造能力的主要指標如表1-2所示。
表1-2制造業經濟創造能力指標集
序號新型制造業經濟指標單位
A1制造業總產值億元
A2就業人口萬人
A3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
A4對外貿易依附度%
A5全員勞動生產率萬元/(人?年)
A6利潤總額億元
A7制造業效益指數%
注:對外貿易依附度=制造業進出口總值/制造業總產值比重,制造業進出口總值按地區進出口總值折算;制造業效益指數=制造業利潤總額/制造業總產值;全員勞動生產率=制造業總產值/制造業就業人口。
2.科技創新能力評價指標
歷年報告中也充分重視制造業發展過程中的科技作用。未來制造業的發展必然要走新型制造業道路,必須依靠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來實現自身的跨越式發展。反映制造業科技水平的主要指標如表1-3所示。
表1-3制造業科技創新能力指標集
序號新型制造業科技指標單位
B1大中型企業R&D經費億元
B2制造業R&D人員全時當量萬人?年
B3制造業消化吸收經費億元
B4人均專利申請量件/萬人
B5新產品產值率%
注:新產品產值率=制造業新產品產值/制造業總產值。
3.資源環境保護能力評價指標
制造業的發展必須要充分考慮資源環境因素,在發展的同時必須考慮節約資源及保護生態環境,從而實現制造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在資源日益短缺、環境日益惡化的情況下,資源環境對制造業發展的約束作用日益凸顯。反映制造業資源環境狀況的主要指標如表1-4所示。
表1-4制造業影響環境資源狀況指標集
序號新型制造業環境指標單位
C1制造業廢水排放指數萬噸
C2單位產值廢水排放指數噸/萬元
C3制造業廢氣排放指數萬噸
C4單位產值廢氣排放指數噸/萬元
C5制造業固體廢棄物排放指數萬噸
C6單位產值固體廢棄物排放指數噸/萬元
C7能源消耗總量萬噸標準煤
C8單位產值能源消耗指數噸標準煤/萬元
注:固體廢棄物排放量指的是固體廢棄物產生量。
這些指標分別體現了制造業生產活動過程中產生三廢(廢水、廢氣和固體廢棄物)的強度以及資源消耗的強度。資源環境指標從環境污染總量、單位產值環境污染量和資源消耗率三個方面進行研究。下面本報告將首先從不同維度評價2005~2010年中國制造業整體的“新型化”狀況,進而在此基礎上進行綜合評價。
1.2.1中國制造業經濟創造評價
根據多元統計分析方法,采用統計軟件SPSS,對中國2003~2009年相關數據處理結果的置信度達到100%,前2個主成分的累計方差貢獻率達到95.346%。主成分與指標相關系數矩陣如表1-5所示。
表1-5主成分與指標相關系數矩陣
指標序號主成分1主成分2
總產值/億元A10.9940.014
就業人口/萬人A20.983-0.178
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A30.9640.150
對外貿易依附度/%A40.940-0.252
全員勞動生產率/[萬元/(人?年)]A50.9130.284
利潤總額/億元A6-0.1140.965
制造業效益指數/%A7-0.115-0.958
根據主成分與相關指標的系數(表1-5),可以發現,第一主成分中A1~A5的系數較大;第二主成分中A6、A7的系數均明顯大于同列中其他指標的系數。表明第一主成分主要代表制造業的規模情況;第二主成分主要代表制造業的經濟效益水平。根據兩個主成分的綜合,匯總排序結果。地區制造業經濟創造能力綜合評價如表1-6所示。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5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